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百姓读是什么意思

攘外必先安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攘外必先安内
上传于||文档简介
&&近​代​史​论​文​一​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查看: 4809|回复: 31
最后登录积分16132精华40
文读是zan呢还是zaon呢
假使讲nae歇政策放开个闲话,吴语是会得像希伯来语能复兴呢还是像爱尔兰语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最后登录积分20159精华3
缘起缘灭,花开花谢,被遗忘的地方
母语上海话,苏州话
最后登录积分2304精华8
Kwaag Kwaag
niang.........
最后登录积分18327精华5
至于那段英语的问题。我解释过了,我请当时在巴黎读硕士的美国籍女友编辑的(那女孩好赖在美国读完高中才了法国读大学的)。吴协做出权威认定语法不通,那我就不知道了。
齐郡旧曰济南,其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能使骨腾肉飞,倾诡人目。俗云&齐倡&,本出此也。
激动是生理问题
最后登录积分16132精华40
原帖由 guoguo 于
18:11 发表
niang.........
假使讲nae歇政策放开个闲话,吴语是会得像希伯来语能复兴呢还是像爱尔兰语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最后登录积分16132精华40
土壤 呢?也念 土娘?
假使讲nae歇政策放开个闲话,吴语是会得像希伯来语能复兴呢还是像爱尔兰语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最后登录积分255精华0
跟“讓”讀就沒錯
最后登录积分18327精华5
原帖由 吴人 于
18:16 发表
土壤 呢?也念 土娘?
土zan,但是攘要狠一点重一点,通感让我念成niang
至于那段英语的问题。我解释过了,我请当时在巴黎读硕士的美国籍女友编辑的(那女孩好赖在美国读完高中才了法国读大学的)。吴协做出权威认定语法不通,那我就不知道了。
齐郡旧曰济南,其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能使骨腾肉飞,倾诡人目。俗云&齐倡&,本出此也。
激动是生理问题
最后登录积分16132精华40
同学们,我就是要知道文读的时候韵母是an还是aon。。。
假使讲nae歇政策放开个闲话,吴语是会得像希伯来语能复兴呢还是像爱尔兰语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最后登录积分18327精华5
襄阳没有听到siong阳的
我区别前后阿的办法就是回忆下有没有念宁波腔ong的情况,没有就前
至于那段英语的问题。我解释过了,我请当时在巴黎读硕士的美国籍女友编辑的(那女孩好赖在美国读完高中才了法国读大学的)。吴协做出权威认定语法不通,那我就不知道了。
齐郡旧曰济南,其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能使骨腾肉飞,倾诡人目。俗云&齐倡&,本出此也。
激动是生理问题
最后登录积分12226精华2
忒空飽壘 脫底棺材 塌扁夜壺 ... ...
唸niang吧,想想寧波閑話“地壤”發音
??★☆○●◎◇◆□■
最后登录积分16132精华40
继续问,场 商 尚 伤 裳 是an还是aon
假使讲nae歇政策放开个闲话,吴语是会得像希伯来语能复兴呢还是像爱尔兰语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最后登录积分18327精华5
尚裳是后的吧
至于那段英语的问题。我解释过了,我请当时在巴黎读硕士的美国籍女友编辑的(那女孩好赖在美国读完高中才了法国读大学的)。吴协做出权威认定语法不通,那我就不知道了。
齐郡旧曰济南,其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能使骨腾肉飞,倾诡人目。俗云&齐倡&,本出此也。
激动是生理问题
最后登录积分3692精华13
个人&场 商 尚 伤 裳&全是an.
注音分别是:zhan/shan/zhan/shan/zhan,全翘舌.
最后登录积分18327精华5
至于那段英语的问题。我解释过了,我请当时在巴黎读硕士的美国籍女友编辑的(那女孩好赖在美国读完高中才了法国读大学的)。吴协做出权威认定语法不通,那我就不知道了。
齐郡旧曰济南,其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能使骨腾肉飞,倾诡人目。俗云&齐倡&,本出此也。
激动是生理问题
最后登录积分255精华0
前後a和粵語的 oeng/ong 對應關係有多好?
最后登录积分9436精华2
没有对应关系,粤语的oeng/ong是有无介音之分。
最后登录积分255精华0
对头&&就是和介音那部分的前后a的字有关系
iang uang介音丢掉的话都是后a
以前一直没注意这个介音问题~
最后登录积分9436精华2
可以这么说
理论上来讲宕江摄中古齐齿的吴语应该折合到前a,合口都是后a,但是具体到各地就不一样了,因为很多地方介音很早就脱落了,比如 伤 上 商 等字我处都是后a。
还有一部分前a来自于梗摄白读,这部分跟介音关系就更远了。
最后登录积分18327精华5
张国荣倩女幽魂第一句仰桑漏
至于那段英语的问题。我解释过了,我请当时在巴黎读硕士的美国籍女友编辑的(那女孩好赖在美国读完高中才了法国读大学的)。吴协做出权威认定语法不通,那我就不知道了。
齐郡旧曰济南,其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能使骨腾肉飞,倾诡人目。俗云&齐倡&,本出此也。
激动是生理问题
2010感谢一路同行
感谢各位与吴语协会患难与共,一路走来!
吴协三周年纪念章
吴协三周年纪念章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一切要从日北伐战争开始谈起。   在北伐中,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北伐军仅有10万人,为壮声势编成8个军,实则才3个半军兵力),蒋介石拉拢直系的叛将冯玉祥(此人原系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手下,北伐前夕,吴佩孚为报冯的背叛之仇正全力进攻冯玉祥)、桂系军阀李宗仁、雄踞山西的阎锡山等多路军阀联合进攻吴佩孚、孙传芳(这两个军阀都属直系,总共拥兵50万人)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此时,虽然孙传芳、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已被消灭,但在北伐中新加入国民党的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等原旧军阀拥兵自重,对中央权力暗怀觊觎之心。   1929年4月,蒋介石联合冯、李、阎等大小军阀发动二次北伐进攻张作霖,6月张作霖战败退出北京,两天后被炸死。12月,张作霖之子学良为求自保(南京政府和日军哪一方都可能打他),宣布易帜。   1930年4月,冯、阎等多路军阀进攻蒋介石,中原大战爆发,张学良保持中立。由于蒋介石的收买冯、阎多路将领被蒋策反,加上冯、阎等军阀之间也矛盾重重,8月蒋军占领济南之后,形势发生大逆转。到9月初蒋介石基本确立胜局,9月18日张学良通电宣布武装调停。不久,冯、阎投降,其军队接受张学良的改编,张的势力范围从东三省扩张到了8省。   1930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成为了全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但是更多的名义上的。国内实际依然四分五裂,而蒋介石实际只能得到其嫡系中央军所控制的东南5省的税收。中国的统一之路依然艰巨而漫长。   经过了长期战争,国家已是满目疮痍,国力极度衰弱,非常需要休养生息,以便开始和平建设。然而,就在国家刚刚安定下来时,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面对着这样的危机局面,蒋介石该如何决策呢?   他应该像个愤青那样,立即对日宣战,率领全国军民与日寇血战到底吗?这样做固然痛快,固然顺乎一部分民意,但是,此时蒋介石根本没有与日本交战的能力,全国军队人数虽多,但武器装备与日军相差太远,综合国力与日本有非常大的差距。更主要的是,他实际可以调遣的军队并不多,其中央军从24年黄埔建军,经过发展7年发展到31年时兵力只有20多万,既没空军、也没海军,甚至还不及张学良(张学良经过他父亲张作霖20年的经营还拥有200架飞机,几百门大炮)如果此时与日军全面交战,恐怕各路军阀会不会来相助存疑,张愿不愿战也是个问题(张的易帜也只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否则中原大战时他不会一直坐山观虎斗),如果仅靠中央军去抵抗无疑是螳臂当车。   蒋介石的选择是攘外必先安内,理由是1、他名为领袖,实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军阀联盟的盟主,几次大战都是收买利诱各军阀卖力的(包括与人家结拜兄弟),或是军阀基于自己利益与他联合。2、要想与日军一战,必须先统一中国,集全国之力抵抗。3、请求德国援助建立60个德械师(实际到37年,连一半都没建成)4、利用几年和平时期发展下经济,当时蒋政府的财政很困难,只有5省税收可供使用。   而实际上的操作就是借剿共之名,来统一全国,利用红军削弱各路军阀,一石二鸟。同时利用中央军的追击,把国民党的势力真正向全国扩展,而这个计划实施后一开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南诸省被中央军一定程度上控制。   但是,这个计划在实施中引起了杨虎城、张学良等一些军阀的警觉,最终在西安事变下破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4、利用几年和平时期发展下经济,当时蒋政府的财政很困难,只有5省税收可供使用。   而实际上的操作就是借剿共之名,来统一全国,利用红军削弱各路军阀,一石二鸟。同时利用中央军的追击,把国民党的势力真正向全国扩展,而这个计划实施后一开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南诸省被中央军一定程度上控制。   但是,这个计划在实施中引起了杨虎城、张学良等一些军阀的警觉,最终在西安事变下破产。    这个观点很新颖。不过,一竿子就把杨虎城,张学良打成阴谋伪善家了
  蒋介石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过全中国。别说诸侯不尿他,西藏新疆外蒙根本当它是个P。他满世界追着TG跑,其实后面的目的很明确,削弱诸侯,借机做大。诸侯也不傻,你老蒋玩阴的,这谁不会啊。对TG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蒋一生弄权。最终也败于集权。搬起石头终砸自己的脚。。
  攘外必先安内,思路是正确的,采取的做法是错误的。委员长把内锁定为GCD,真正该他安的内是国民党内部,他若能把国民党搞成铁板一块,他不会去台湾。
  抗日是面好旗,他举的太晚了。
    老蒋要剿共,高喊攘外必先安内;    老毛不想再被围剿,提出一个攘外必先联内;    都是各自的政治利益为出发点的,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yuxi-27 16:59:29    攘外必先安内,思路是正确的,采取的做法是错误的。委员长把内锁定为GCD,真正该他安的内是国民党内部,他若能把国民党搞成铁板一块,他不会去台湾。   -----------------------------  像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等军阀都是自己在清末和民国初年自己努力发展起来的,不会因为你蒋介石给发了个党员证就真心效忠你。再说人家也明白,你让人家加入国民党是拉拢他们的手段而已,而且人家雄霸一方的时候,你老蒋的军队还没影呢!  难道你4楼有好办法?
  将心比心,攘外必先安内是个常识问题!
  客观的说蒋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pxp1-12-27 14:53:00   一切要从日北伐战争开始谈起。   在北伐中,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北伐军仅有10万人,为壮声势编成8个军,实则才3个半军兵力),蒋介石拉拢直系的叛将冯玉祥(此人原系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手下,北伐前夕,吴佩孚为报冯的背叛之仇正全力进攻冯玉祥)、桂系军阀李宗仁、雄踞山西的阎锡山等多路军阀联合进攻吴佩孚、孙传芳(这两个军阀都属直系,总共拥兵50万人)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    蒋有大将之才, 可以做一个优秀的总司令; 可惜他偏偏不甘心于军权, 非要去占那总统的空名, 结果恰恰是阻碍了民国政府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民主义迟迟得不到实施. 如果蒋安心做一个总司令, 专心于通过军事手段统一全国, 消灭各地军阀, 将民国的控制力真正覆盖大西北和大西南, 而让那批更适合搞行政和经济的人去管理国家, 或许, 一切都不一样了.     抗日胜利本来就是必然, 无需多说; 三民主义真能贯彻起来, 国民党内部的分裂或许不会那么严重, 而且更重要的是, "平均地权"和后来共产党提出的"土地改革"实质上都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则共产党的民心优势势必要失去, 解放战争岂能真的再打起来?    一言以蔽之, 蒋此人的权欲和名利欲过于庞大, 终于走上兵败覆亡之路. 如果不是台湾有美国护着, 那就是亡党亡国, 身死为天下笑了.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如果国民党成了最后的赢家,现在应该不会房价飞涨,民不聊生,腐败横行,民主自由遥不可及吧
  常公的能力,先干哪个都没戏。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现在看来当然是“文安”好!蒋介石的失误恐怕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武安”,,,,,  蒋介石如果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文安”,忍辱负重,把东北的全部、西北大部,华北的北部,华东华中的小部,让给TG统治,  在军事上取守势:抵御TG发动的“武装进攻”,巩固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让TG一定要依靠“选票”来取得政权,,,  在经济上取攻势:逐步实行类似“台湾土改”的土地政策,节约军费开支、引进美援、轻徭薄赋、修生养息,让“国统区”人民过上类似台湾人民的富裕生活,,,,  不出十年,TG统治区域迫于经济压力,必将效法“国统区经验”,实行“改革开放”,  如此则中华民族幸矣!中华民国幸矣!可惜呀,,,,,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918事变时蒋根本命令不了张,否则中原大战时张也不会中立了。
  @pxp1-12-29 09:27:12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918事变时蒋根本命令不了张,否则中原大战时张也不会中立了。  -----------------------------    晕,中原大战中,张学良支持蒋介石,不然蒋介石也不能赢吧。    至于先前所谓“中立”,张小将投了国民政府,忽然国民政府一分为二了,他总该先瞧瞧,那个是西贝货,那个才是真货吧!
  @wuwei-28 08:42:23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九不搭八,四六不靠。抗战都胜利了,还用攘外吗?
  楼上......
  @诸葛龙腾
12:07:14        -----------------------------    蒋公后人玩精神胜利法啊??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wuwei-28 08:42:23  现在看来当然是“文安”好!蒋介石的失误恐怕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武安”,,,,,  蒋介石如果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文安”,忍辱负重,把东北的全部、西北大部,华北的北部,华东华中的小部,让给TG统治,  在军事上取守势:抵御TG发动的“武装进攻”,巩固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让TG一定要依靠“选票”来取得政权,,,  在经济上取攻势:逐步实行类似“台湾土改”的土地政策,节约军费开支、引进美...........  -----------------------------    你这就天真了。  老蒋的政治基础是江浙地主和英美买办集团,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大陆搞土改。这是在挖他自己的根。  黄埔军校本来是苏联人出钱出枪办的,老蒋敢搞412,其实就是在江浙找到了新的资金来源,不用看苏联人的脸色了。在国民党统治的历史上,建议土改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当年拿下中央苏区就有人这么说了,也有人建议要惩治还乡团的暴行,但是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老蒋也不敢得罪整个地主阶层,这是他的衣食父母啊。。。  到了台湾,土改的对象变了,是台湾当地的地主,反而是老蒋的嫡系手里没有土地,需要安置。土改当然就没多大阻力了。
    @yuxi-27 16:59:29  攘外必先安内,思路是正确的,采取的做法是错误的。委员长把内锁定为GCD,真正该他安的内是国民党内部,他若能把国民党搞成铁板一块,他不会去台湾。   -----------------------------  @pxp1-12-27 17:25:05  像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等军阀都是自己在清末和民国初年自己努力发展起来的,不会因为你蒋介石给发了个党员证就真心效忠你。再说人家也明白,你让人家加入国民党是拉拢他们的手段而已,而且人家雄霸一方的时候,你老蒋的军队还没影呢!  难道你4楼有好办法?  -----------------------------  正解。蒋介石这个人权术第一,但是说到其他的,就算了吧。
  榔外没有安内的结果就是造成了中华民族20年的灾难,中正先生眼光卓绝,可惜张学良不争气
  就好比现在的维稳费用超过军费,高层对国内局势控制的决心以及热情远远高于收复孤悬海外的岛屿
  这一百年目前是说不清的,还是让下一百年的人来说清了。
  @wuwei-28 08:42:23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如果按照你的这观点 分而治之,意味着中国将像德国一样分裂,德国最后统一了,但是蒋担不起分裂祖国的后果……
  @wuwei-28 08:42:23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攘外必先安内肯定是对的 这点不用怀疑
  作者:wuwei1027 回复日期: 08:42:23  回复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现在看来当然是“文安”好!蒋介石的失误恐怕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武安”,,,,,    蒋介石如果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文安”,忍辱负重,把东北的全部、西北大部,华北的北部,华东华中的小部,让给TG统治,    在军事上取守势:抵御TG发动的“武装进攻”,巩固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让TG一定要依靠“选票”来取得政权,,,    在经济上取攻势:逐步实行类似“台湾土改”的土地政策,节约军费开支、引进美援、轻徭薄赋、修生养息,让“国统区”人民过上类似台湾人民的富裕生活,,,,    不出十年,TG统治区域迫于经济压力,必将效法“国统区经验”,实行“改革开放”,    如此则中华民族幸矣!中华民国幸矣!可惜呀,,,,,   ----------抗战后的国民党,五子登科,要依靠“选票”,国民党自己都没有信心
  即使是当时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即后来所谓的民主党派,绝大部分也都对国民党的腐败深恶痛绝,相比之下,凡是在抗战期间去过延安的,无不对当时中共的相对廉洁、朝气充满好感,而且当时中共内部斗争等负面消息还不怎么为人所知,因此中共的形象比国民党要好得太多,如果真是选票说话,即使蒋能借助抗战胜利,五大国之一的光环保住执政地位,也是暂时的
    作者:wuwei1027 回复日期: 08:42:23  回复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xqoj
14:03:17  现在看来当然是“文安”好!蒋介石的失误恐怕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武安”,,,,,  蒋介石如果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文安”,忍辱负重,把东北的全部、西北大部,华北的北部,华东华中的小部,让给TG统治,  在军事上取守势:抵御TG发动的“武装进攻”,巩固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让TG一定要依靠“选票”来取得政权,,,  在经济上取攻势:逐步实行类似“台湾土改”的土地政策,节约军费开支、引进美...........  ----------抗战后的国民党,五子登科,要依靠“选票”,国民党自己都没有信心  -----------------------------  傻话!教科书上的说的也相信?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
  傻话!教科书上的说的也相信?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   ----------你就只看教科书,别的书都不看,所以只知道教科书上才有这些话。况且,因为教科书说了,你就不信,这是什么逻辑?这和教科书说得全都信有什么区别?教科书还说面是白的,煤是黑的,你也非要反过来?滑稽。  至于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你可以去看唐德刚写得李宗仁回忆录
  @xqoj  09:44:02    傻话!教科书上的说的也相信?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    ----------你就只看教科书,别的书都不看,所以只知道教科书上才有这些话。况且,因为教科书说了,你就不信,这是什么逻辑?这和教科书说得全都信有什么区别?教科书还说面是白的,煤是黑的,你也非要反过来?滑稽。    至于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你可以去看唐德刚写得李宗仁回忆录  -----------------------------  傻话怎么还越说越来劲啦?  连唐德刚写得李宗仁回忆录都没有看明白?  李宗仁的“副总统”当然是选上去的呀!   莫非你还以为林彪的“接班人”是林彪自己选上去的呀?  莫非你还以为李宗仁的“副总统”是蒋介石的“提名”?
  老蒋的错误在于他没有投靠老毛子
  作者:wuwei1027 回复日期: 13:03:42  回复
      @xqoj  09:44:02      傻话!教科书上的说的也相信?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      ----------你就只看教科书,别的书都不看,所以只知道教科书上才有这些话。况且,因为教科书说了,你就不信,这是什么逻辑?这和教科书说得全都信有什么区别?教科书还说面是白的,煤是黑的,你也非要反过来?滑稽。      至于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你可以去看唐德刚写得李宗仁回忆录    -----------------------------    傻话怎么还越说越来劲啦?    连唐德刚写得李宗仁回忆录都没有看明白?    李宗仁的“副总统”当然是选上去的呀!     莫非你还以为林彪的“接班人”是林彪自己选上去的呀?    莫非你还以为李宗仁的“副总统”是蒋介石的“提名”?   ----------这是在排除了中共及大多数自由主义者的选举,就好比是美国共和党排除了民主党或民主党排除了共和党的选举
  @wuwei-30 13:03:42    @xqoj  09:44:02      傻话!教科书上的说的也相信?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      ----------你就只看教科书,别的书都不看,所以只知道教科书上才有这些话。况且,因为教科书说了,你就不信,这是什么逻辑?这和教科书说得全都信有什么区别?教科书还说面是白的,煤是黑的,你也非要反过来?滑稽。      至于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你可以去看...........  -----------------------------    呵呵,笑话。要不是怕“友邦惊诧”,蒋介石就直接指名孙科来干了。    根据黄绍竑的说法,当年国民政府副总统大选,蒋介石最后还真直接打算指名孙科,结果引起李宗仁等候选人的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这次选举,本就是因为美国将“美援”和国民政府的“民主化”捆绑而不得以为之,蒋介石怕得罪美国舆论界,影响美援,才勉强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    
  @羊也凶猛
13:20:03    老蒋的错误在于他没有投靠老毛子   -----------------------------    晕,他投靠过至少两次,第一次养出一个“尼古拉”,到现在还在台湾被骂。第二次则是被人忽悠去了蒙古,偷鸡不成蚀把米。  
  @giga_fans
15:50:41    @wuwei-30 13:03:42      @xqoj  09:44:02        傻话!教科书上的说的也相信?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        ----------你就只看教科书,别的书都不看,所以只知道教科书上才有这些话。况且,因为教科书说了,你就不信,这是什么逻辑?这和教科书说得全都信有什么区别?教科书还说面是白的,煤是黑的,...........  -----------------------------  哈哈哈哈,“李宗仁等候选人”还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刘少奇、林彪也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    蒋介石能够勉强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  老毛什么时候能够“勉强容许副主席选举姑且“民主””?    储安平早就说过这么一句名言:蒋介石的“民主”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毛泽东的“民主”是有和没有的问题!    
  斯时斯情,蒋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以名义领袖的地位,号召各军阀一致抗敌,他没能领悟这点,也缺乏这个魄力。
  @wuwei-31 00:26:38     -----------------------------    呵呵,貌似新中国搞民主集中制,你也有意见?    蒋介石当年的副总统选举,之所以引起候选人抗议,是因为蒋介石打算下令国民党控制下的党团全部投孙科的票,而李宗仁等人,名义上也是国民党的代表,自然不干了。就像新中国的选举,如果没有党中央的决议,某人忽然直接下令党团代表投票,也是违反常识的吧。你不妨指出是否存在有越过党中央,直接指定的例子?    当蒋介石发现孙科可能甚至无法获得国民党团内部的多数时,居然打算超越国民党团。虽然平时他是独裁惯了的,却忘了这次选举,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却是监督着的,作为是否继续“美援”的考量!    
  @wuwei-31 00:26:38    -----------------------------    顺便教教你,民主制下的政党政治常识。即如果党决定选举某人,党团的选举人(代表)应该投此人的票。但是如果党没有决议选举某人,则党团代表可以按照自己的常识去投票。这是英国议会政党制度创立的,现在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党政治所采纳(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蒋介石在副总统选举中玩的丑的是,他当时即无法使国民党中央决议选举孙科为副总统,却想以自己“领袖”的地位搞直接指定!        
  没有“攘外必先安内”,蒋的原话是“攘外必需安内”  
  @wuwei-28 08:42:23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1,所见略同!
  作者:xqoj 回复日期: 14:03:17  回复
      作者:wuwei1027 回复日期: 08:42:23  回复             @sxh180  21:49:39      历史已经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是对的!      -----------------------------      @驳伪真相
23:12:27      那要看“文安”还是“武安”了。      -----------------------------      现在看来当然是“文安”好!蒋介石的失误恐怕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武安”,,,,,      蒋介石如果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文安”,忍辱负重,把东北的全部、西北大部,华北的北部,华东华中的小部,让给TG统治,      在军事上取守势:抵御TG发动的“武装进攻”,巩固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让TG一定要依靠“选票”来取得政权,,,      在经济上取攻势:逐步实行类似“台湾土改”的土地政策,节约军费开支、引进美援、轻徭薄赋、修生养息,让“国统区”人民过上类似台湾人民的富裕生活,,,,      不出十年,TG统治区域迫于经济压力,必将效法“国统区经验”,实行“改革开放”,      如此则中华民族幸矣!中华民国幸矣!可惜呀,,,,,     ----------抗战后的国民党,五子登科,要依靠“选票”,国民党自己都没有信心   -----------------------------  下野没你想得这么难,你要明白,对手政治经济也一样是很无能的,就像民进党!
    @wuwei-31 00:26:38  -----------------------------  @giga_fans
16:14:34  呵呵,貌似新中国搞民主集中制,你也有意见?  蒋介石当年的副总统选举,之所以引起候选人抗议,是因为蒋介石打算下令国民党控制下的党团全部投孙科的票,而李宗仁等人,名义上也是国民党的代表,自然不干了。就像新中国的选举,如果没有党中央的决议,某人忽然直接下令党团代表投票,也是违反常识的吧。你不妨指出是否存在有越过党中央,直接指定的例子?  当蒋介石发现孙科可能甚至无法获得国民党团内部的多数时,居然打算超越国.....  -----------------------------  哈哈哈哈,别再哪壶不开提哪壶啦!  问你呐:  你不是说“李宗仁等候选人”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嘛,那么问问你:刘少奇、林彪也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吗”?      你不是说蒋介石能够勉强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嘛。  那么问问你:老毛什么时候能够“勉强容许副主席选举姑且“民主””?       告诉你吧! 储安平早就说过这么一句名言:蒋介石的“民主”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毛泽东的“民主”是有和没有的问题!    这话说得再明白也不过了!蒋介石的“民主”是可能会少一点,但是蒋介石还是讲“民主”的,  毛泽东满脑子的“帝王思想”,根本就没有“民主”!
  因为蒋介石是靠政变上台的,原来只是北伐第一军司令  靠政变和屠杀上台  不仅TG反对他,GMD内部也没几个支持    他不安内,早下台清算了
  @城管PK拆迁办
20:05:47    因为蒋介石是靠政变上台的,原来只是北伐第一军司令    靠政变和屠杀上台    不仅TG反对他,GMD内部也没几个支持        他不安内,早下台清算了  -----------------------------  瞎扯!    蒋介石曾经下野三次,三次“复职”,那次“复职”是靠“政变和屠杀”的?      
“GMD内部也没几个支持”?“GMD内部也没几个支持”蒋介石靠什么“复职”?        蒋介石“下台”遭谁的“清算”了?  
连教科书上的胡扯都能拿来当话说,可真是傻透了!
  @wuwei-01 19:04:37    -----------------------------    李宗仁等人能登报罢选,是因为当年国民党中央没有提出副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是有的,就是蒋介石)。所以李宗仁程潜孙科等人都是国民党的副总统候选人。    如果当年国民党中央已经决议孙科作为国民党唯一候选人参选,那么国民党团的所有代表一致投孙科的副总统票,就是政党政治的常识了!    说白了,你去研究下干吗当年蒋介石无法在国民党中央指定孙科为候选人---那是因为对他的独裁,侧目的太多了。而蒋介石先前还打算让二陈出面指定孙科,孰料却帮了倒忙----国民党内碍于蒋介石的威望,不敢明反,打打CC这条落水狗的勇气还是有的!    而如果党中央指定了代表党参选的候选人,请问个别党员凭什么再来反对党的决议?    反对也可以,按照政党常识,党的决议形成后,在反对就要脱党,或者开除党籍。参见日本自民党的田中真纪子,虽然身为前首相田中角荣的政治继承人(田中派是自民党内的最大派系),就因为反对已经形成的自民党的决议,被自民党开除出党!  
  @wuwei-01 21:00:35    @城管PK拆迁办
20:05:47      因为蒋介石是靠政变上台的,原来只是北伐第一军司令      靠政变和屠杀上台      不仅TG反对他,GMD内部也没几个支持      ......  -----------------------------    当然不都是了。    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复出靠的是和日本达成妥协(青山会议,蒋介石和田中达成“日本允许蒋介石北伐,北伐到长城为止,不损害日本在满洲的利益”)从而以“继续北伐”为由复出;    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复出靠的是1932年日本的侵华,“中央军”和张学良以蒋介石不出,不听从号令为由要挟,且日本发动淞沪战役,国民党中央不得不同意蒋介石复出。    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后,因“代总统”的军事力量失败,而“中央军”残部拥戴而复出。    蒋介石是真正的“枪指挥党”的典型吧。    
  腾讯在所谓《共和国词典》专题纪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不是一个极权主义政党,它代表的是中国近代的工商文明。大陆时代,蒋介石没有解决“为谁而战的问题”,其独裁是“无效独裁”,这是继某公知美国腐败是“可控腐败”之后的又一大创举,原文链接/zt2011/ghgcd/61.htm    有高手帮解释解释什么的蛋疼的无效独裁吗          ---------------------------------------------------------    那萨达姆、卡扎菲。。。岂不也是“无效独裁”????
    归根到底一句话,老蒋格局小了点。有些事可以策略,但原则、大事却苟且不得。GMD从孙炮起就经常玩苟且的事。当初为了民主总统大位,就与鬼子商谈出卖东北。其实这与“攘外安内”一个道理。现在的马英九不是也为了丁点小利,连“中华民国”也不敢喊大声吗?见到奥巴马就恬着脸说:我是台湾总裁。  
  比手段,老将比不过老毛。比策略,老将还是比不过老毛。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老将没老毛那么深入普通老百姓中扎堆。
    @wuwei-01 19:04:37  -----------------------------  @giga_fans
21:22:09  李宗仁等人能登报罢选,是因为当年国民党中央没有提出副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是有的,就是蒋介石)。所以李宗仁程潜孙科等人都是国民党的副总统候选人。  如果当年国民党中央已经决议孙科作为国民党唯一候选人参选,那么国民党团的所有代表一致投孙科的副总统票,就是政党政治的常识了!  说白了,你去研究下干吗当年蒋介石无法在国民党中央指定孙科为候选人---那是因为对他的独裁,侧目的太多了。而蒋介石先前还打算让二陈出.....  -----------------------------  呵呵呵呵,你看看你是不是有点“文不对题”呀?    你说“李宗仁等候选人”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很对,那么问问你:刘少奇、林彪也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吗”?你就回避了!  因为你也知道就是像刘少奇、林彪等高级领导人,也根本没有通过舆论表达自己“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真实意愿的可能!        你不是说蒋介石能够勉强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嘛。    那么问问你:老毛什么时候能够“勉强容许副主席选举姑且“民主””?你也只好回避了!           其实这一切都不出储安平早年说过这么一句名言:蒋介石的“民主”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毛泽东的“民主”是有和没有的问题!        蒋介石萧规曹随,按照孙中山的“民主”理想,实行的是“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的“军政”、“训政”时期的做法,蒋介石的“民主”与成熟的“民主国家”相比,“民主”内容当然可能会少一点,但是,其政权的基本架构和理念是“民主”的,  
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储安平说蒋介石的“民主”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含意很清楚:储安平认为蒋介石还是“民主”的!  
尽管蒋介石来自于封建社会,还是知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理想中的中国应该是“民主、自由”又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国家!      而毛泽东则截然相反,他满脑子的“帝王思想”,根本就没有“民主”的观念!尽管他也意识到:民主比封建进步!公开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类的东西,袁世凯就是前车之鉴!所以斯大林的“专制集权”正合他“清一色”的胃口!  
至于说他喜欢“平和”,那是他还没有“和”,他“和”了以后,马上就大搞特搞“清一色”还美名其曰“阳谋”了!  
现在把刘斐追问毛泽东“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的话摆出来,怎么看都像是在揭老毛“言而无信”的疮疤!    
他也不管什么“政党常识”不“政党常识”,“党的决议形成后”对他来说就是“废纸”一张,党章的规定也是一纸空文!先把刘少奇“打了个半死”再来“永远开除党籍”!已经把人弄死了也没有罢免他“国家主席”的手续!  
“政党常识”是“党的决议形成后”再“反对就要脱党”,可老毛倒好,要是不同意他反对“党的决议”,他就要“上井冈山”!  
所以储安平说毛泽东的“民主”是有和没有的问题!!含意很清楚:储安平认为毛泽东根本是没有“民主”的!  
这一点也很重要!
  作者:SUNMORE2211 回复日期: 00:06:38   回复     强烈推荐:国军抗日战争真相,战死三百多万军人,二百多位高级军将    凤凰网百集视频 (共一百小时左右!)国军抗战全纪实    /documentary/military/c436b6-b30a-4f7d-abba-4c43decb34b3.shtml        /v?ct=&word=%B9%FA%BE%FC%BF%B9%D5%BD%C8%AB%BC%CD%CA%B5&db=0&ty=0&rn=20&nf=0&cl=0&du=0&pd=0&sc=0&order=0&old=&pn=0         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     迄今最全面的一部抗战影像大记忆     迄今最真实的一部抗战史实大揭秘     1937年到1945年,     国军发动大会战22次、战役1117次、普通战斗28931次。     3211419名官兵壮烈牺牲,     206名将军殉国。     4 321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     国军海军全军覆没,104艘舰艇全部打光。  ===================  国军惨烈无比,当我还是不喜欢用敌人的战绩来当做自己的荣耀!!
  蒋的策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施的有问题,他的那种安内不但不能安内,反而会乱内。    让非嫡系做炮灰,迟迟不敢打出抗战旗号,只能让中立派和敌对派团结起来对付他,注定了他失败。    
  正确做法是攘外以安内,建国后的毛就是这样干的。看看陈璧君、溥杰、以及功德林里的国民党军官,因朝鲜战争产生的思想变化,很有感触啊。
  说到底,蒋还是能力不足,他有意识到大方向的能力,但没有实施大方针的能力,更没有主动创造局面的能力。
  作者:wuwei1027 回复日期: 00:26:38  回复
      @giga_fans
15:50:41      @wuwei-30 13:03:42        @xqoj  09:44:02          傻话!教科书上的说的也相信?李宗仁的“副总统”怎么当上去的?          ----------你就只看教科书,别的书都不看,所以只知道教科书上才有这些话。况且,因为教科书说了,你就不信,这是什么逻辑?这和教科书说得全都信有什么区别?教科书还说面是白的,煤是黑的,...........    -----------------------------    哈哈哈哈,“李宗仁等候选人”还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刘少奇、林彪也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        蒋介石能够勉强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    老毛什么时候能够“勉强容许副主席选举姑且“民主””?        储安平早就说过这么一句名言:蒋介石的“民主”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毛泽东的“民主”是有和没有的问题!    ----------你不觉得你是在偷换概念吗?蒋和毛谁更民主一点,是另一个问题,现在明明说的是,在1945年,蒋有没有可能走民主的道路,如果真的按照民主的方式,当时的国民党有没有可能保住执政地位。你用后来毛更不民主就能证明当时的蒋很民主?把40年代的蒋来和70年代的毛比,你这是什么标准?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
  出卖东北,他南下剿共,这是1927年他就跟日本定好了的.拿了黑龙会4000万,不能白拿.
  对外越强硬越好,而完全不顾自己的实力如何,好面子而完全不懂的忍辱自强。只要对外示弱,哪怕是为了赢得时间,或者是为了权宜之计,都被看成是汉奸卖国。这种民族性格在1644年,1900年,1936年,都是一览无余。蒋介石和崇祯都是这种民族性格的牺牲品,
  一个想和小日本谋和的东西......
  想当汉奸,可又不敢迈出这一步,这就是蒋介石.....
09:41:10    作者:wuwei1027 回复日期: 00:26:38  回复          @giga_fans
15:50:41        @wuwei-30 13:03:42          @xqoj  09:44:02......  -----------------------------  你不觉得你已经“理屈词穷”了吗?    以上已经举出了很多事实证明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    再去扯什么“在1945年,蒋有没有可能走民主的道路,如果真的按照民主的方式,当时的国民党有没有可能保住执政地位”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    40年代的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还有一部分人不相信,70年代的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已经没有多少人不相信了,怎么到了21世纪,还有人不相信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呢?  结论也简单!傻瓜年年有!
   以上已经举出了很多事实证明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  ---------你用70年代毛不民主就能证明40年代的蒋有民主?这是哪门子的事实和逻辑?      再去扯什么“在1945年,蒋有没有可能走民主的道路,如果真的按照民主的方式,当时的国民党有没有可能保住执政地位”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  ------ 现在看来当然是“文安”好!蒋介石的失误恐怕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武安”,,,,,    蒋介石如果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文安”,忍辱负重,把东北的全部、西北大部,华北的北部,华东华中的小部,让给TG统治,    在军事上取守势:抵御TG发动的“武装进攻”,巩固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让TG一定要依靠“选票”来取得政权,,,    在经济上取攻势:逐步实行类似“台湾土改”的土地政策,节约军费开支、引进美援、轻徭薄赋、修生养息,让“国统区”人民过上类似台湾人民的富裕生活,,,,    不出十年,TG统治区域迫于经济压力,必将效法“国统区经验”,实行“改革开放”,    如此则中华民族幸矣!中华民国幸矣!可惜呀,,,,,     以上这些话是不是你扯得?既然没意义,你扯这些算什么?        40年代的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还有一部分人不相信,70年代的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已经没有多少人不相信了,怎么到了21世纪,还有人不相信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呢?    结论也简单!傻瓜年年有!   ----------蒋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没有民主,即使有选举也仅仅是个形式,你总不会认为蒋的每一次当选总统都是民主的结果,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就无可理喻了。至于毛有没有民主,那是另一个问题,毛固然无民主,就能证明蒋有民主吗?好比斯大林不民主,就能证明希特勒有民主吗?滑稽
  内部不统一,是没办法抵御侵略的,这是常识。大明朝倒是对外一直强硬,可后来不但灭亡,还让异族统治,民族独立和生存不是儿戏,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忍辱负重
  @xqoj  =============  废话 希特勒必然有民主的
    你以为全世界都是GC主义??
  @SUNMORE-02 00:06:38    强烈推荐:国军抗日战争真相,战死三百多万军人,二百多位高级军将    凤凰网百集视频 (共一百小时左右!)国军抗战全纪实    /documentary/military/c436b6-b30a-    -----------------------------    好一个:    败仗越大越伟大,死人越多越光荣      
  @wuwei-02 11:04:50      @wuwei-01 19:04:37    -----------------------------    @giga_fans
21:22:09    李宗仁等人能登报罢选,是因为当年国民党中央没有提出副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是有的,就是蒋介石)。所以李宗仁程潜孙科等人都是国民党的副总统候选人。    如果当年国民党中央已经决议孙科作为国民党唯一候...........  -----------------------------    回帖给删了。    政党政治常识,如果党中央决定支持某人作为党的候选人参选,全体党员党代表就有责任支持此人。以美国2008年大选为例,民主党内曾经出现奥巴马和希拉里两个候选人,斗的死去活来。但是民主党中央一旦决定奥巴马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参选,希拉里立即要求其支持者全部转投奥巴马的票以和共和党候选人对抗。    同样,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55年体制后日本到80年代前几乎是“一党制”(自民党占国会绝对多数)。只要几个自民党派系首领推选的党首,肯定就是内阁总理(日本采用责任内阁制,由国会多数派出面组阁),但是如果党内出现无法协调的争议,就会采用二级选举制选举产生党总裁(参见佐藤首相下台,虽然其指定福田赳夫继任,但是未得到党内多数拥护,以此出现了福田,田中,大平,三木竞选的事件),而最后全体自民党议员一致选举党首为首相,请问由国会多数党推选执政者,是“民主”还是“独裁”?    以此,不管毛和蒋本人如何观点,如果其观点最后能得到党中央的多数通过。只要毛的观点和执政党团多数派的观点一致,就不牵涉什么“独裁”的问题。即如国会多数派的党首,的确是“除了将男人变成女人,将女人变成男人外,无所不能”。    而蒋介石在“副总统选举”中之所以丢脸,是因为他既然不能控制国会,甚至不能控制执政的国民党选举团多数派,却指望用自己的权势去指定候选人!    也就说,副总统选举一事,显示出蒋介石全无政治头脑!        
10:22:57     以上已经举出了很多事实证明蒋有民主而毛无民主,  ---------你用70年代毛不民主就能证明40年代的蒋有民主?这是哪门子的事实和逻辑?  再去扯什么“在1945年,蒋有没有可能走民主的道路,如果真的按照民主的方式,当时的国民党有没有可能保住执政地位”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  ------ 现在看来当然是“文安”好!蒋介石的失误恐怕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选择了“武安”,,,,,  蒋介石如果在“...........  -----------------------------  呵呵呵呵,你一开口就是结论:“蒋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没有民主,即使有选举也仅仅是个形式”,可是事实呢?事实全无!“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就无可理喻了”。    我可以从“蒋介石萧规曹随,按照孙中山的“民主”理想,实行的是“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起,举出“李宗仁等候选人”还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等事实,证明蒋介石政权的基本架构和理念是“民主”的,也不违言蒋介石在“军政”、“训政”时期的做法,与成熟的“民主国家”相比,“民主”内容当然会少一点,,,,  但是,孙中山、蒋介石都不会在《宪法》里把国民党规定为“中华民国”的领导当,更不会把某某人规定为“中华民国”的“接班人”!    到台湾以后,蒋介石成了“终身总统”毋庸违言,但那是基于台湾面临“解放”的特殊情况!以“国家处于紧急状况”实行的“戒严法”为法律依据,  要知道,二战期间罗斯福也是“终身总统”呀!    “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开始放弃了“解放台湾”的企图,释放出“和平”的意愿,所以台湾不久就根据台海现状和国际环境,解除了“戒严法”,“戒严法”一解除,民进党马上可以成立,而且不久就通过“选票”取得了政权!    民进党通过“选票”取得政权的这些事实都是在毋庸修改《宪法》的条件下的发生的,这充分证明了蒋介石1947年制定的《宪法》是一部“民主”的《宪法》,至今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你能够认识到“毛固然无民主”,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至于那是,还是不是“另一个问题”,能,还是不能“证明蒋有民主”,你可以再想一想,    再说“斯大林不民主,就能证明希特勒有民主吗”?哈哈哈,这可真是“滑稽”啦!    斯大林与希特勒搞得都是“社会主义”,无非是叫法有那么一点差异,一个叫“共产”、一个叫“工人”,,,,,两个人一路货色!
  @pxp1-12-27 14:53:00   一切要从日北伐战争开始谈起。   在北伐中,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北伐军仅有10万人,为壮声势编成8个军,实则才3个半军兵力),蒋介石拉拢直系的叛将冯玉祥(此人原系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手下,北伐前夕,吴佩孚为报冯的背叛之仇正全力进攻冯玉祥)、桂系军阀李宗仁、雄踞山西的阎锡山等多路军阀联合进攻吴佩孚、孙传芳(这两个军阀都属直系,总共拥兵50万人)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  老蒋是吸取了大明王朝灭亡的教训。最后亲手灭明的,还是李自成
  蒋介石忠实的履行着慈禧太后"宁赠友邦,不与家奴"。晚清和外国签订了不少割地赔款的条约,这就是慈禧太后对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的说词。宁可给日本人,也不能便宜GCD,因为日本人来了只要我的土地和金钱,而GCD,又要土地,又要我蒋介石的命~~~      所以,“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宁愿一辈子剿共,也要把深入中国的日本狗听之任之。
  作者:wuwei1027 回复日期: 13:26:13  -----------------------  白痴,希特勒也是选票上台的。是民主的产物。
  呵呵呵呵,你一开口就是结论:“蒋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没有民主,即使有选举也仅仅是个形式”,可是事实呢?事实全无!“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就无可理喻了”。        我可以从“蒋介石萧规曹随,按照孙中山的“民主”理想,实行的是“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起,举出“李宗仁等候选人”还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等事实,证明蒋介石政权的基本架构和理念是“民主”的,也不违言蒋介石在“军政”、“训政”时期的做法,与成熟的“民主国家”相比,“民主”内容当然会少一点,,,,    但是,孙中山、蒋介石都不会在《宪法》里把国民党规定为“中华民国”的领导当,更不会把某某人规定为“中华民国”的“接班人”!        到台湾以后,蒋介石成了“终身总统”毋庸违言,但那是基于台湾面临“解放”的特殊情况!以“国家处于紧急状况”实行的“戒严法”为法律依据,    要知道,二战期间罗斯福也是“终身总统”呀!  ----------你看看你自己举的这些例子,凡是有利于证明蒋的民主的,都是些理想,宪法规定云云,要么是脑子里的想法,要么是纸上的字句,相反,蒋的行动呢?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台湾,反正是以种种借口不照着理想和宪法去做,也就是说,说一套做一套,说得比谁都好听,实际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就是蒋的民主。
   再说“斯大林不民主,就能证明希特勒有民主吗”?哈哈哈,这可真是“滑稽”啦!        斯大林与希特勒搞得都是“社会主义”,无非是叫法有那么一点差异,一个叫“共产”、一个叫“工人”,,,,,两个人一路货色!   --------斯大林和希特勒是否都是社会主义,并不重要,据这个例子只想说明,一个人的不民主并不能证明另一个人就有民主。如果我的论点是希特勒是民主的,论据却是斯大林更不民主,你认为说得通吗
   但是,孙中山、蒋介石都不会在《宪法》里把国民党规定为“中华民国”的领导当,更不会把某某人规定为“中华民国”的“接班人”!  --------你还是在把40年代的蒋和70年代的毛在比,不是一个时代,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你怎么不把蒋和雍正去比,不更能彰显蒋的“民主”吗?45年的国民党和中共,谁相对更腐败?谁的丑闻更多?即使在当时的大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里,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吧,蒋自己恐怕也很清楚。那么你前面所谓让国民党和中共用选票去竞争,蒋真有这样的底气吗
  老蒋没有学习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占领南京后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结果枪打出头鸟,成了众矢之的。  过早的走上前台有某些好处,比如可以代理美英在华的利益,或是吸引中国在海外的那些精英。  但是同时也承担了旧中国的那些主要的敌人,阶级矛盾的化身共产党,民族矛盾的化身日本,自然会以其为主要进攻目标,谁叫你自称中央呢
  @brood-05 15:26:58    老蒋没有学习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占领南京后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结果枪打出头鸟,成了众矢之的。  过早的走上前台有某些好处,比如可以代理美英在华的利益,或是吸引中国在海外的那些精英。  但是同时也承担了旧中国的那些主要的敌人,阶级矛盾的化身共产党,民族矛盾的化身日本,自然会以其为主要进攻目标,谁叫你自称中央呢  -----------------------------  蒋介石过于迷信武力,以为用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OVER了。
    @brood-05 15:26:58  老蒋没有学习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占领南京后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结果枪打出头鸟,成了众矢之的。  过早的走上前台有某些好处,比如可以代理美英在华的利益,或是吸引中国在海外的那些精英。  但是同时也承担了旧中国的那些主要的敌人,阶级矛盾的化身共产党,民族矛盾的化身日本,自然会以其为主要进攻目标,谁叫你自称中央呢  -----------------------------  @薰衣草的愤怒
15:32:44  蒋介石过于迷信武力,以为用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OVER了。  -----------------------------   你难道说主席就不迷信武力??? 枪杆子出政权 这是什么话?
      @brood-05 15:26:58  老蒋没有学习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占领南京后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结果枪打出头鸟,成了众矢之的。  过早的走上前台有某些好处,比如可以代理美英在华的利益,或是吸引中国在海外的那些精英。  但是同时也承担了旧中国的那些主要的敌人,阶级矛盾的化身共产党,民族矛盾的化身日本,自然会以其为主要进攻目标,谁叫你自称中央呢  -----------------------------  @薰衣草的愤怒
15:32:44  蒋介石过于迷信武力,以为用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OVER了。  -----------------------------  @孙小米的美丽迷梦
15:43:42  你难道说主席就不迷信武力??? 枪杆子出政权 这是什么话?  -----------------------------  毛是被逼迫的,有着国民党第一届代理宣传部长干干,谁没事情愿意拿枪玩,纵观毛的一生,无数次的重大抉择都是被逼无奈之下的选择。蒋杀共,毛起义,蒋围剿,毛反围剿,抗日期间,蒋搞摩擦,毛搞不翻脸不妥协,抗战结束后,蒋开打内战,毛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一切的一切,毛都是在一种被逼无奈的情况之下的无奈选择。蒋介石一生迷恋武力。而毛在最后的忍无可忍之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薰衣草的愤怒
14:02:38    作者:wuwei1027 回复日期: 13:26:13  -----------------------  白痴,希特勒也是选票上台的。是民主的产物。  -----------------------------  希特勒在日上台后,做了如下反民主行专制的事:  1,他通过冲锋队、党卫军、秘密警察和集中营,进行残酷的种族和政治清洗,实施恐怖统治;  2,取缔除纳粹党外的所有政党,并立法规定纳粹党“是德国的唯一政党”;  3,取缔了工会和一切结社自由;  4,禁止一切罢工;  5,取消言论表达自由权利,并完全控制传媒和舆论;  6,扼杀了司法独立;  7,取消了联邦制,摧毁了在德国历史上一直有地方独立自治权的邦政府和他们的议会。       希特勒掌权后彻底地剥夺自由和人权,取消民主与共和,破坏法治和传统(希特勒这些作为我们是多么熟悉啊!)。同时也就完成了其专制独裁的历程。
14:47:30    呵呵呵呵,你一开口就是结论:“蒋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没有民主,即使有选举也仅仅是个形式”,可是事实呢?事实全无!“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就无可理喻了”。  我可以从“蒋介石萧规曹随,按照孙中山的“民主”理想,实行的是“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起,举出“李宗仁等候选人”还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等事实,证明蒋介石政权的基本架构和理念是“民主”的,也不...........  -----------------------------  哈哈哈哈,“李宗仁等候选人”还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等可都是你说的“事实”吧?    莫非“李宗仁等候选人”还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都是你“脑子里的想法,要么是纸上的字句”?    我很厚道,真不愿意看见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打耳光!
14:54:45     再说“斯大林不民主,就能证明希特勒有民主吗”?哈哈哈,这可真是“滑稽”啦!  斯大林与希特勒搞得都是“社会主义”,无非是叫法有那么一点差异,一个叫“共产”、一个叫“工人”,,,,,两个人一路货色!  --------斯大林和希特勒是否都是社会主义,并不重要,据这个例子只想说明,一个人的不民主并不能证明另一个人就有民主。如果我的论点是希特勒是民主的,论据却是斯大林更不民主,你认为说得通吗  -----------------------------  你能够认识到“毛固然无民主”,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你要是能够证明“蒋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没有民主”也可以,    可惜,你只是说出了“论点”,论据呢?
        @brood-05 15:26:58  老蒋没有学习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占领南京后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结果枪打出头鸟,成了众矢之的。  过早的走上前台有某些好处,比如可以代理美英在华的利益,或是吸引中国在海外的那些精英。  但是同时也承担了旧中国的那些主要的敌人,阶级矛盾的化身共产党,民族矛盾的化身日本,自然会以其为主要进攻目标,谁叫你自称中央呢  -----------------------------  @薰衣草的愤怒
15:32:44  蒋介石过于迷信武力,以为用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OVER了。  -----------------------------  @孙小米的美丽迷梦
15:43:42  你难道说主席就不迷信武力??? 枪杆子出政权 这是什么话?  -----------------------------  @薰衣草的愤怒
15:53:49  毛是被逼迫的,有着国民党第一届代理宣传部长干干,谁没事情愿意拿枪玩,纵观毛的一生,无数次的重大抉择都是被逼无奈之下的选择。蒋杀共,毛起义,蒋围剿,毛反围剿,抗日期间,蒋搞摩擦,毛搞不翻脸不妥协,抗战结束后,蒋开打内战,毛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一切的一切,毛都是在一种被逼无奈的情况之下的无奈选择。蒋介石一生迷恋武力。而毛在最后的忍无可忍之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你可得了吧,还逼迫,中山舰之后,毛就一直有那种握紧枪杆子的思想了,话说这种思想一直存在于他的心底,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厉害的原因,不盲从,话说回来,要是真正的逼迫,国共和谈的时候你老哥往东北渗透啥啊,不还是有那种赌博赢赌资筹码的心态吗?中山舰过后毛马上就找陈延年和季山嘉了 商量搞蒋, 至于你说抗战时毛不翻脸不妥协,不妥协是真,但不翻脸是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实力不够,第二:苏联方面要求配合国府抗日,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军事力量. 而主席他老人家,在打抗日战争的时候就已经在脑中开始筹划以后的路了
   哈哈哈哈,“李宗仁等候选人”还能够“一致抗议,扬言登报罢选”、“容许副总统选举姑且“民主”等可都是你说的“事实”吧?  --------1、都是国 民 党党内的,说穿了,无非自己关起门来玩过家家,这也叫民主?充其量也就是内部民 主,能损害国民党一 党 专 政的分毫吗?  2、就是党内,也只能拿着副总统这个鸡肋吵架,不管谁当,有丝毫实权吗?还不是蒋的摆设?这样的“民主事实”能对蒋的独裁有丝毫损害吗?也好意思把这当作“民主的事实”,脸皮真够厚的。当时就有人说过:曹锟贿选,好歹是花了钱的,现在居然副总统都要内定。如果说这就是蒋的民主的话,北洋军阀相比可是民主得太多了
  南京城遭屠城,30万人遭虐杀,民族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不怕死的话怎么会跑得比兔子还快
  我一直觉得老蒋应该通过攘外来安内,TG的生存空间其实是老蒋给的。
  怎么扯到“民主”去了,遮羞布?
    @城管PK拆迁办
20:05:47  因为蒋介石是靠政变上台的,原来只是北伐第一军司令  靠政变和屠杀上台  不仅TG反对他,GMD内部也没几个支持  他不安内,早下台清算了  -----------------------------  @wuwei-01 21:00:35  瞎扯!  蒋介石曾经下野三次,三次“复职”,那次“复职”是靠“政变和屠杀”的?  “GMD内部也没几个支持”?“GMD内部也没几个支持”蒋介石靠什么“复职”?  蒋介石“下台”遭谁的“清算”了?  连教科书上的胡扯都能拿来当话说,可真是傻透了!  -----------------------------  说得不像光头,倒像是腊肉
  45年之后国共实力已经颠倒,老蒋对形势判断失误,北极熊全力支持毛,美帝因二战结束,在援蒋问题上犹豫不决。  老蒋当时应千方百计把美帝拉过来做靠山,把主力拉到南方,避免决战,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如此则汉人之大幸。
    @yuxi-27 16:59:29  攘外必先安内,思路是正确的,采取的做法是错误的。委员长把内锁定为GCD,真正该他安的内是国民党内部,他若能把国民党搞成铁板一块,他不会去台湾。   -----------------------------  @pxp1-12-27 17:25:05  像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等军阀都是自己在清末和民国初年自己努力发展起来的,不会因为你蒋介石给发了个党员证就真心效忠你。再说人家也明白,你让人家加入国民党是拉拢他们的手段而已,而且人家雄霸一方的时候,你老蒋的军队还没影呢!  难道你4楼有好办法?  -----------------------------  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刘湘、龙云在抗战中都立下了功勋,36年的时候两广事变,刘湘的川桂红计划,内斗的厉害,但抗战一爆发,都把自己看家底子拿出来用,尤其龙云、李宗仁、刘湘,四川广西和云南的地方军队全部出动,除了阎锡山,没有人保存实力
  @zzhaojichao
16:41:23      @yuxi-27 16:59:29    攘外必先安内,思路是正确的,采取的做法是错误的。委员长把内锁定为GCD,真正该他安的内是国民党内部,他若能把国民党搞成铁板一块,他不会去台湾。    -----------------------------    @pxp1-12-27 17:25:05    像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等军阀都是自己在清...........  -----------------------------  但抗战一爆发,都把自己看家底子拿出来用,尤其龙云、李宗仁、刘湘,四川广西和云南的地方军队全部出动,除了阎锡山,没有人保存实力 ,,,,=====================  呵呵呵,你在“影射”谁呀?
  回复第23楼,@多空无间2011    榔外没有安内的结果就是造成了中华民族20年的灾难,中正先生眼光卓绝,可惜张学良不争气  --------------------------    +1  
  @yuxi-27 17:00:33    抗日是面好旗,他举的太晚了。   -----------------------------  共军35年到陕北,36年还没弄死,校长圣明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攘外必先安内是谁说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