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泽慧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视频

学而64期精彩版面【校内风云】“十年后”网站制作团队专访
因为青春本身就是最奢侈的东西
&&&十年后&网站制作团队专访记者 周明芷、刘韦卓、邹泽慧、李宇轩、田云茹 报道记者 田云茹 主笔&&&&&&&&&&&&&&&&&&&&&&&&&
和与梦想有关的一切&&& 日,名为&十年后&的梦想社交网站测试版上线。6天之后,啜雪冬在自己的梦想盒子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你想的越多,顾虑就越多;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反而能一往直前。你害怕的越多,困难就越多;什么都不怕的时候反而一切没那么难。别害怕别顾虑,想到就去做。这世界就是这样,当你不敢去实现梦想的时候梦想会离你越来越远,当你勇敢地去追梦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虽然这话很俗,但道理就是这样。&啜雪冬是复旦2008级药学的毕业生,现在负责网站的推广,他的十年后资料显示&待业&。&&& 对这个网站的第一印象当然是界面非常漂亮,这是他们的首席设计师常晓蔚的作品。界面划分合理,颜色搭配清新。网站的主创团队大部分来自复旦,尽管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人来有人往,来自复旦2008级的毕业生笪兴、啜雪冬、程诚和嵇若桉始终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如今,公司的一切步入正轨,他们把落脚点选在了创智天地,这个距离复旦只有步行一刻钟的"智慧聚集地"。&&& 时间轴则是被团队奉为核心产品的项目,也是在任何其他社交网站都不存在的项目。在这条长达十年的时间轴上,每位用户可以创建最多8个梦想盒子。团队希望自己的用户在社交的时候基于的是一种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和考量而非仅仅娱乐。如笪兴&&十年后网站的总负责人所言,无论你发布的内容是什么,真实的自己或者想象的未来,这些内容都是按照自己的梦想一个一个组织起来的,带着自己很明确的目标&&我觉得人生应该怎样。在这样的心情下去结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长,去感知一种有未来感的社交方式。&&& 每一个梦想都有一个容器,十年后将其命名为盒子。在盒子中,用户可以写下自己灵感所及之随笔,可以和自己的友人分享自己实现梦想的进度,亦可分享与梦想相关的资料和链接。并且,通过这样的一个社交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搜索到并结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名为&南方来的燕子&的用户在自己&阅读好书&的梦想盒子中分享着自己阅读《瓦尔登湖》和《乌合之众》的随笔,她觉得自己和十年后的遇见很奇妙,拒绝微信、微博只关注了十多个人的她享受着自己在十年后的际遇。&梦想盒子&越来越多,于是,界面的右下角多出了&标签&和&想让你看到的&两个栏目。热门标签中列出了阅读、旅行、爱情、生活和坚持等等;而&想让你看到的&则是十年后团队挑选出来的直接梦想的箴言,比如:When it is obvious that the goals cannot be reached, don't adjust the goals, adjust the steps. - Confucius&&& 网站设计者非常注重用户的粘性。在中国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网络用户经常会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之间转换。比如QQ刚推出的时候大家纷纷注册,甚至注册不止一个号码,而微信推向大众的时候又转而走向了微信。这些非常相似甚至抄袭的网站往往会促使用户毫不犹豫的选择转身而去,&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东西不酷了&,笪兴说,&有用户给我们发邮件说很喜欢我们网站,但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人给新浪微博或者人人发邮件。因为我们并非为了创业为创业,而是想要去传递和创造一些社会价值。而一些网站让我们看不到价值也看不到思想。&&&& 运行至现在,十年后拥有了35,000多名用户,网页端各项功能都基本具备,手机端的开发也接近了尾声。很多其他社交网站上的&大号&如&奶茶妹妹&(网络红人章泽天,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推荐也让这个网站拥有了更高的人气。但是十年后并不准备此时就开展大规模的宣传。&一是网站自身的设计还没有完全实现,可能承载不了突然涌进的用户,另外,资金也不允许我们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投资,现阶段还是主要和高校建立联系,做好口碑,积淀自身&,程诚这样说到。与此同时,他们已经成功招收到了来自复旦的实习生和志愿者。&&& 不过,他们也并不讳言自己的艰难。他们介绍说网站的前1000名用户,基本上都是一个个找来的。而就在采访前一天,统筹整个网站技术的嵇若桉还在会议室的地板上睡了一晚上,不仅仅是他,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备着睡袋。甚至在申请到创智天地的项目之前,他们的工作地点就是自己在南京西路的&基地&。与此相适应,十年后在追梦网上发起了&众筹计划&,因为现实中那令人窒息的压力。说到成本的时候,程诚告诉我们,人力成本是最高的,因为青春本身就是最奢侈的东西。而相对于成本,十年后的盈利将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获得:定制型的广告和开放网页应用插口。通过对于梦想的把握,十年后可以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譬如将外语辅导机构的广告显示给想要通过雅思或者托福考试的用户。但是不管是广告的投入还是网页插口的开放,都必然需要建立在用户量的基础之上,所以,短期之内的盈利显得异常艰难。的确,记者注册帐号至今,从未见过页面上出现广告。但是幸好,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尚好的青春和一颗愿意打拼的勇敢的心。&&& 谈到创业者的感觉时,语速很快的笪兴形容说这很像是在吃玻璃。很难有什么里程碑一样的事情,你永远不可能高枕无忧,会不停的出现问题。&我想坚持下去的动力是来源于一种理性的判断,我通过逻辑上的思考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付出的有前景的事物。那么只是现在它是一个新事物,别人可能会怀疑,但我相信它。&而网站做大之后所可能面临的问题,复旦商科出身的笪兴表示其实早有考虑。&我们甚至还讨论过日后在哪个板上市&,啜雪冬笑言。但相对于微信、QQ等上亿的用户量,十年后清楚表示,现在还是做好自身,增加用户量。&&
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
而是用来一步一步接近的&&& 在十年后的企划书中,他们写到:&大多数人都在被身边的密集网络所钳制,被周围人所&洗脑&。&&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选择最安全的道路,然后30-40岁的时候经历危机,追悔青春。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更可悲的是,社会环境和社会流行的社交网络在&&鼓励或引诱大家立足于当下,分享实时的快乐,用琐碎的时光填满人生,然后在碎片信息中荒度青春。&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的认同开心就好的观念,很注重活在当下。但是&十年后&团队认为我们应该思考的更多。&网站针对的用户是15-30岁的迷茫的年轻群体,不过并不只是如此&,啜雪冬说,&迷茫每个人都会,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选择了打游戏去沉浸在现时的所谓开心中,那么你不会找到&十年后&。人生不应该仅仅是满足当下源源不断的笑点,而应该更具备未来感。&他们希望用户可以从未来的角度来审视现下的自己,而不是被现实紧紧缠绕。&&& 负责网站运营的程诚则用&马斯洛需求模型&来解释&十年后&的存在,或者我们可以认为&十年后&正在提供的是一种稀薄地带的氧气。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层:由底层向上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上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和超越的需求。&十年后&的用户80%为30岁以下,其中20-30岁的用户占70%。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个年龄层次的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温饱和安全的诉求。因而,对他们来说更进一步的自我实现变得重要,但是经历过艰苦年代的很多成功人士无法体会到这种需求。所以,&十年后&希望帮助有这种需要的人。&&& 登录&十年后&的时候,界面显示的第一行字是&「十年后」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匿名社交网络。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地分享关于未来与梦想的真实想法,并探索其他人的梦想,以及背后的故事。&不管你是想要获得诺贝尔奖还是仅仅去吃一次霸王餐,都不会有人知道背后的你究竟是乳臭未干或者功成名就。你在资料中提供的信息仅仅包括年龄、所在地和职业,而即使是这些信息,也可以是虚拟的方式。而用户头像只能是1-4个字符,同时&十年后&承诺绝对不会绑定任何其他社交网站的帐号。&&& 啜雪冬说,因为中国文化是含蓄内敛的,所以我们面临着一种巨大的熟人压力,而之前的社交网站大多是基于一个人的熟人网络,这种社交方式在事实上对于梦想的剥蚀远远大于支持。很多时候一个人吐露自己内心的雄心壮志之际都会收到诸如&呵呵呵&、&洗洗睡吧&、&明天记得好好上课,别迟到&之类的戏谑之语,这种话像是一盆冷水,是一种告诉你不会成功的消极心理暗示,于是梦想的期望值被大大降低。所以很多中国人其实并不会在自己的熟人面前讲出自己的梦想,相对于接受打击,我们更愿意去埋藏自己的梦想。而就像博物馆中的古木,梦想本来漆色饱满,表面光滑,但被埋藏之后再出土的时候可能只是一段朽木,毕竟人生没有很多的十年。十年之后我们回首,发现自己原来曾经拥有这样的梦想,遗憾的是那真的只是曾经,因为岁月经不起这样随意的蹉跎。但如果告诉了别人,你就像是许下了一个承诺,就会去执行。然而,因为实名社交网站的存在,我们的社交也充满了熟人的影子。程诚分享了自己在上海交大演讲时候的故事,当时参与的人并不多,但是结束之后一位同学拍着肩膀对他说&加油&。你不知道这有多温暖,他说。&& &事实上,&十年后&想提供给用户的是一种氛围,在这里大家不把梦想视为天方夜谭,而是踏踏实实用来追求的东西。发表自己的梦想,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然后一起努力,仅此而已。&&& 当然,梦想不是说出来就结束的,实现梦想远比表达更艰难。我们希望&十年后&可以为大家找到自己的规划,找到资料和经验,找到类似梦想和前辈。这时程诚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学法语,一门新的语言可能会觉得很枯燥,但是如果你遇到了和你一样在学习的人,那么这种影响就会是非常积极的,尽管你们可能处于不同的时空,可你们彼此知道对方存在。当我们觉得自己孤独的时候很容易就放弃了,因为这件事情好像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有价值了。有志同道合的人来陪伴,梦想之路会坚定很多。&&& 他们当然也知晓榜样的力量,在&十年后&你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前辈,梦想去法国学电影的啜雪冬就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先行者。他说,我们的情况很相似,但是他早走了两步,这样你就觉得梦想切实了很多,因为就在你的身边有和你一样的人成功过。&&& 同时,&名人时间轴&也在开发之中,这个团队想从已经发生的梦想中为用户找到努力的价值。将名人的几个时间点标出,从已经发生的人生中发现梦想的轨迹,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个时间点上,这个人势必会有挫折但是也势必会成功。程诚和来自复旦大学2012级行政管理的实习生王同学(应受访者要求省略全名)负责名人轴的推广。比如乔布斯,比如李安。&1984年,李安从纽约大学毕业,那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但是从这个时候到1992年《推手》拍出来之前,他过得很不如意,赋闲在家6年做家务,甚至练出一手烧菜的好手艺。这段时间里他偷偷学过计算机想以此谋生,但太太林惠嘉说全世界那么多学计算机的,又不少你一个,但却只有一个会拍电影的李安,时时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最后李安成了现在的李安。所以你看,梦想就是这样,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到时候,名人时间轴的也会开放给用户编辑。&我们也在考虑做出虚拟人物比如路飞的时间轴,虽然最后他不一定能真正成为海贼王,但路飞一直很努力。&&&& 然而梦想不会永远是轻盈飘逸的,&能成功吗&与&会不会太不负责任了&是他们必须被不断追问的两大问题。&&& 就比如说你很喜欢唱歌,你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歌唱家,你一直努力了十年,在这十年中,你生活中一直飘荡着响遏行云的歌声,但是最后你没有成为歌唱家或者没有赢得某次很重要的比赛。那么,对于这个时候的你,对于你这十年的经历,成为那个被社会认可的歌唱家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之前在&知乎&上有一个很厉害的人叫程浩,他20年的生命都只在床上度过。他说&我自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不幸的是,他去年离开了我们。他说过:&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一步一步接近的。&过去不会重来,未来无法预知,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不要让今天成为明天的遗憾,程诚解释到。而十年后官网的新浪微博最新一条状态转自京华时报: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已怯懦,愿十年后的你,不会讨厌现在的自己。&&& 责任则显然是一个更沉重的话题,是热血无法解决的难题。从萌生这个想法到最后实现,十年后的组成人员有出有进,很多人不堪现实的压力离开,笪兴说这完全可以理解。其实现在的团队中也...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