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牛蒡解肌汤方解作用相同的汤剂吗

牛蒡解肌汤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niú bàng jiě jī tāng2 英文参考Niubang Jieji Tang[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3 概述牛蒡解肌汤为名,出自《·方汇》。
4 组成、、、、、、、、。5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治,或痰毒,风热等症。
主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初起,脉紧弦数,,肤红,结痹肿腐,遍身隐隐。6 用法用量服。7 附注方中夏枯草,《喉科家训》作“”。8 参考资料 [1] 李经纬等主编.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开放分类: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牛蒡解肌汤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一 15:46:24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推荐专题:
您的位置:
>>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牛蒡子的简介
  牛蒡子,中药名。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牛蒡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汤含漱。
  牛蒡子的禁忌注意
  本品能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不宜服。
  牛蒡子的选方
  1.牛蒡汤(《证治准绳?幼科》),用治小儿,发热烦躁,气喘,痰嗽惊啼,及诸疮赤紫,丹毒,咽喉肿痛。
  2.牛蒂甘桔汤(《外科正宗》),用治颐毒表邪已尽,耳项结肿,微热不红而疼痛者。
  3.清肝汤(《医部全录?头门》),用治少阳经虚,肝火风热上攻而致的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穴等处,或寒热晡甚,胸满口苦舌干。
  4.启关散(《普济方》),用治风热客搏上焦,悬壅肿痛。
  5.牛蒂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用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
  6.治头痛方(《方脉正宗》),用治连睛,并目昏涩不明。
  7.治风热瘾疹方(《养生必用方》)。
  8.治喉痹方(《广济方》)。
  9.治咽膈不利方(《本草衍义》)。
  扩展阅读:牛蒡子的显微鉴别
  瘦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大小不等的类方形薄壁细胞,壁弯曲,多破裂;外被角质层。中果皮厚薄不匀,细胞壁稍厚,棕黄色或暗棕色,微木化;于棱脊处常有小形维管束。内果皮狭窄,为棕黄色的颓废细胞层,细胞界限不清,为1列草酸钙方晶所充填。种皮最外为1列棚产太细胞,多扭曲,排列紧密,长75-120μm,直径10-30μm,壁甚厚,层纹明显;营养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常颓废不清。胚乳细胞数列,内含脂肪油。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并含有细小的草酸钙簇晶,偶见小方晶。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
下载积分:680
内容提示: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82|
上传日期: 15:11:2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医方剂学习题集与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汤剂可以保存多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