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四倍体AAaa自交后产生显性个体与连续自交淘汰隐形个体体的表现型比为多少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遗传学习题含答案.doc6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遗传学》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遗传与变异? 2、遗传变异? 3、遗传学
二、填空题:
1、1883年,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提出 。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 年,由三个植物学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植物上,得出与孟德尔相同的遗传规律,这时遗传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3、1903年 和 首先发现了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因子的行为很相似,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的假设。
4、遗传学诞生后,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 教授提出来的。
5、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 创造了 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 和 概念。
6、1910年, 和他的学生 用果蝇做材料,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出 ,确定基因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创立了以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为核心的 。
7、1940年以后, 以红色面包霉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生化合成与基因的关系,于1941年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8、1944年, 等用肺炎双球菌做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1951 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因子。
10、1961年,法国分子遗传学家 以E.coli为材料,研究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提出了 。
11、分子遗传学时期以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 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 提出的 为开始。
三、选择题:
1、遗传学有很多分支,按(? ??),可分为宏观与微观,前者包括群体遗传学 Population genetics 、数量遗传学 Quantitative gentics ;后者包括细胞遗传学
Cytogenetics 、
核外遗传学
Extranuclear? G. 、染色体遗传学 Chromosomal G. 、分子遗传学 Molecular genetics 。
A、按研究对象分 B、按研究范畴分??? C、研究的层次分?? D、研究的门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考查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情况。配子的比例为:AA:Aa:aa=1:4:1。利用棋盘法:
则后代基因型期望比值为:1/36AAAA(四显性组合):8/36AAAa(三显性组合):
18/36AAaa(二显性组合):8/36Aaaa(显性组合):1/36aaaa(无显性组合)。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 种,____________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__。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__________ 。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4分)I.如图为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回答(1)进行a过程所需的酶是&&&&&&&&。(2)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填标号);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密码子:AUG一甲硫氨酸、GCU一丙氨酸、AAG一赖氨酸、UUC一苯丙氨酸)(3)研究者用某一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得到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此药物作用于细胞的分子机制是:通过&&&&&&&&&促进基因的表达。(4)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图中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2分)。Ⅱ,西瓜是雌雄同株的单性花植物,无子西瓜是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若该四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aa,二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则获得的三倍体植株可能有&&种基因型,杂交当年在母本上结出的西瓜果肉细胞基因型为&&&&&&&&&。(2)请在右面空白处写出四倍体植株(AAaa)作母本与二倍体植株(Aa)作父本杂交的遗传图解(3分)(3)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以用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但不宜用其&&&&&细胞进行培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三上期第四次阶段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三粒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植株的种子,其中正常株高植株(A)对矮生株高植株(a)为显性,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这三粒正在萌发的种子后,分别得到基因型为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形成过程中,秋水仙素起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B.将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aaa=1:2:1
C.若已知在未用秋水仙素处理前,该二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将题干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的植株,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1
D.在C选项的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正常植株或矮生植株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典型试题精练之四
题型:综合题
基因型AAaa的同源四倍体,通过四分体的随机分配只形成二倍体配子。设位点A离着丝粒很近,所以在该区的互换可忽略不计。(1)确定通过自交产生合子的频率& (2)与基因型Aa的自交二倍体比较,该四倍体自交后代的隐性表现型频率减少到多少?
【解析】考查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情况。配子的比例为:AA:Aa:aa=1:4:1。利用棋盘法:
则后代基因型期望比值为:1/36AAAA(四显性组合):8/36AAAa(三显性组合):
18/36AAaa(二显性组合):8/36Aaaa(显性组合):1/36aaaa(无显性组合)。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同源四倍体AAaa自交后产生显性个体与隐形个体的表现型比为多少_百度知道
同源四倍体AAaa自交后产生显性个体与隐形个体的表现型比为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AAaa自交后代产生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5:1。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四倍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09级遗传学练习题 (2)-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09级遗传学练习题 (2)
导读:2、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AaBaCc)自交,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是遗传的惰性部位,13、三体的遗传表现与二倍体不同,可见颖色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26、三体的遗传表现与二倍体不同,可见是属于伴性遗传,40、DNA分子的遗传信息是贮存在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中,41、重复的遗传学效应比缺失缓和,42、重复区段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遗传效应,1、果蝇多
1、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2、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AaBaCc)自交,F2基因型为AaBBcc?的频率4/64,而表现型为A-B-cc的频率是9/64。(
3、后的性别是由环境决定的,成熟的后在海里产卵,发育成不具性别的幼虫,如果幼虫落到海底,则发育成雌虫,如果落到雌虫的口吻上,就发育成雄虫。(
4、某生物染色体2n=24,理论上有24个连锁群。( ×
5、对于果蝇常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检出,常采用平衡致死品系。(
6、同源四倍体AAaa自交后,产生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表型比为5:1。( ×
7、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8、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
9、常染色质着色较浅,呈松散状,分布在靠近核的中心部分,是遗传的惰性部位。(×
10、在不同的杜鹃花中,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6, 39,52,78,104,156,说明杜鹃花的染色体基数是13。(
11、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β链发生突变所致,这种突变属于移码突变。( ×
12、真核类基因的编码顺序由若干非编码区域隔开,使阅读框不连续,这种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或者说真核类基因的外显子被不能表达的内含子一一隔开,这样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 √
13、三体的遗传表现与二倍体不同,当一个显性三体(AAa)与隐性二倍体(aa)进行则交,后代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分离比为5:1。( ×
14、在细胞分裂将结束时,核内出现一个到几个核仁,核仁总是出现在次缢痕处,所以次缢痕又叫核仁形成区,所有的次缢痕都可叫核仁形成区。(
15、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后期Ι,如果从DNA含量上看,达到单倍化的程度发生在后期Ⅱ。(
16、马铃薯的2n=48,是个四倍体,曾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检查,发现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可知马铃薯是个同源四倍体。(
17、同一基因在同种不同个体中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每个基因突变方向是漫无边际的。(
18、玉米从雌雄同株转变为雌雄异株,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9、果蝇属XY型性决定的生物,但它的雌雄性别通常取决于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即性指数(
20、同源多倍体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泛的多倍体类型。( ×
21、用白颖与黑颖两种燕麦杂交,F1为黑颖,F2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可见颖色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在基因表达上属显性上位作用。(×
22、颠换指得是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替换;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置换。( ×
23、在任何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中,不论它的基因成员有多少,在任何―个二倍体生物中只能是其中的两个成员。
24、两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越紧密,交换率则越大;连锁的越松弛,交换率则越小。
25、一条染色体的一段搭到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去的现象叫易位。(×
26、三体的遗传表现与二倍体不同,当一个显性三体(AAa)与隐性二倍体(aa)进行则交,后代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 × )
27、互补实验时,如果反式结构有互补作用,说明两个突实位点是等位的,如果没有互补作用,则说明两个突变位点是非等位的( ×
28、椎实螺的右旋对左旋是显性,当含有纯合右旋和含有纯合左旋基因型的椎实螺交配后,F1代为左旋,当F1自交后,F2代出现右旋:左旋=3:1的分离。(×
29、在接合的过程中,Hfr菌株的基因是按一定的线性顺序依次进入F-菌株的。基因位点离原点愈近,进入F-细胞愈早。(
30、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的时期,分别来自父母本的同源染色体逐渐成对靠拢配对,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二价体(四分体),二价体中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换,所以交换与重组也发生在此期。( ×
31、人类的秃顶只在男性中表现,可见是属于伴性遗传。( ×
32、中断杂交技术可用于精确确定细菌染色体DNA上任何基因间的距离(
33、同源多倍体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泛的多倍体类型。(×
34、核心酶能在DNA模板上合成RNA,但不能在正确位置起始转录。(
35、基因的碱基序列通常指非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
36、但在细菌中,一种RNA聚合酶几乎负责所有mRNA、tRNA和rRNA的合成。(
37、原核细胞的1个mRNA(包括病毒)有时可以同时编码几个多肽。(
38、茎环结构后的模板链没有重复A序列时,ρ蛋白的结合可以破坏模板和转录产物间的碱基对,从而终止转录。(
39、同义密码子越多,生物稳定性越强。(
40、DNA分子的遗传信息是贮存在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中。(
41、重复的遗传学效应比缺失缓和,但重复太大,破坏了基因组固有的平衡体系,也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表型甚至引起死亡。(
42、重复区段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遗传效应。(
43、易位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节段转移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44、相互易位杂合体半不育。(
45、杂合体雌果蝇(W+/w)复眼呈现红白嵌合的花斑表型是W+易位的结果。(
46、决定人性别表现型的是人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分化有关的基因,故性染色体增减或性分
化有关基因突变都会引起人的性别畸形。(
47、外祖父法可以确定人类X染色体上两个连锁基因间相对距离。(
五、问答与计算:
1、果蝇多线染色体(唾腺染色体)有何特点和遗传研究的价值?
答:多线染色体的特点:⑴巨大性(巨型、多线)。比一般染色体长100-200倍,粗倍,每条多线染色体由上千条染色质纤维(染色线)构成,间期核中也呈染色体形态,光镜下清晰可见;“多线”原因:由于反复内复制(染色体复制而细胞不分裂)造成。⑵体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体细胞联会)。是研究染色体畸变的好材料。⑶有深浅间隔的、恒定的横纹结构。①即用碱性染料处理,染色体呈现明暗相间的带纹。带即深度染色部位―横纹区,浅色部分―间带区。②“横纹”成因:每条染色线的绊环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而形成带。③基因表达时,带处的绊环会松懈而形成局部膨大称胀泡(puff) (染色体疏松)。用3H尿嘧啶处理细胞,发现胀泡被标记,说明胀泡是基因活跃转录的形态学标记,故唾腺染色体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好材料。
2、减数分裂过程与生物变异有关的机制有哪些?
答:(1)前期Ⅰ联会使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成为可能,交换带来基因重组,产生于亲本不同的新类。(2)后期Ⅰ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使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组合是自由的,必然产生许多遗传基础不同的后代。
3、举例说明如何区别某一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答:取直毛雌雄果蝇与非直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排除母系遗传,如是母系遗传多进行几代繁殖可以观察出)。
10、正反交在F1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可以是⑴伴性遗传 ⑵细胞质遗传 ⑶母性影响。如果得到这样的一种结果,怎样用实验方法来决定属于哪一种范畴?
答:1)如果亲本的不同表型在F1中都有表现,但正交F1表型象母亲,反交F1表型雄性象母亲,雌性象父亲,即F1表型有性别之分,可判断为伴性遗传;2)如果正反交F1表型只与母亲一样,说明是细胞质遗传或母性影响。3)如果让F1自交得F2 ,F2自交得F3,F2、F3只与母本一样,说明是细胞质遗传,如果F3中又出现了孟德尔分离比,即孟德尔分离比推迟一代出现,即可判断为母性影响。
11、一野生型的雄果蝇与一个对白眼基因是纯合的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雌果蝇具有白眼表型,你怎样决定这个结果是由于一个点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缺失造成的? 答:让这只雌蝇与正常雄蝇交配,若后代中雄蝇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并且雌雄比为1:1,是由于点突变所致;若后代中雄蝇为白眼,雌蝇为红眼,但雌雄比为2:1,则是由于缺失所致。
12、果蝇中,正常翅对截翅(ct)是显性,红眼对朱砂眼(v)是显性,灰身对黄身(y)是
显性。一只三隐性(ct,v,y)雄蝇和一只三杂合雌蝇(+++/ct vy)交配,得到的子代如下:
黄身朱砂眼截翅
黄身朱砂眼 50
朱砂眼 300
朱砂眼截翅470
(1)写出子代各类果蝇的基因型。
(2)分出亲组合,单交换,双交换类型。
(3)写出ct v y 基因连锁图。
(4)并发系数是多少?
(2)野生型,黄身朱砂眼截翅是亲组合;黄身,朱砂眼截翅,朱砂眼,黄身截翅是单交换类型;黄身朱砂眼,截翅是双交换类型。
(3)ct-v间FR=13.3%,
ct-y间RF=20%,v-y间RF=29.16%
(4)并发系数= (55+50)/5075
13.3%×20%
13、玉米种子的有色(C)与无色(c),非蜡质(Wx)和蜡质(wx)胚乳,饱满(Sh)与皱粒(sh)是三对等位基因,用三隐性个体与这三个基因均杂合的植株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数量如下:
无色非蜡质皱粒
无色非蜡质饱满
无色蜡质饱满
无色蜡质皱粒
有色蜡质皱粒
有色蜡质饱满
有色非蜡质皱粒
有色非蜡质饱满
确定这三个基因是否连锁。
假定杂合体来自纯系亲本的杂交,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如果存在连锁,绘制出连锁遗传图。
是否存在着干扰?如果存在,干扰程度如何?
(1)这3个基因是连锁的。
(2)cwxSh和CWxsh为亲本型,cwxsh和CWxSh为双交换型,亲本的基因型应该为ccShShwxwx和CCshshWxWx,sh位于中间。
(3)双交换频率为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计划方案、党团工作、人文社科、工作范文、旅游景点、经管营销以及09级遗传学练习题 (2)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同源四倍体AAaa自交后产生显性个体与隐形个体的表现型比为多少
ioZG52CJ28
15比1,除了aaaa全是显性个体,亲本产生aa配子的概率为四分之一,所以子代aaaa个体的概率为十六分之一,所以是15比1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交符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