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最新消息今天早上上的巨响是怎么回事伊宁市

当前位置:
成都多地听到爆炸声是怎么回事?成都三声巨响最新消息现场图片
成都多地听到爆炸声是怎么回事?成都三声巨响最新消息现场图片
来源:中国网
  今天午后13时30分左右,许多成都市民听到几声巨响,有网友怀疑是成都西郊发生了爆炸,并在网络上热烈讨论。14时57分,成都警方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截至当时公安机关未接到发生爆炸案(事)件的报警。
  许多网友反映,三声巨响来自成都城区以西,许多市民表示被吓了一大跳,并在网络上迅速热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向成都市外宣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情况时,对方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有关爆炸或其他突发事件的报告。他们向消防部门询问时,对方也表示没有接到重大事故报警。
  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成都&于14时57分发布微博称,对于市民反映的听到巨响的情况,截至目前,公安机关未接到发生爆炸案(事)件的报警及人员伤亡的报告。目前,成都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至于市民听到的巨响声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报告。
  巨响后,有网友晒出的贝森路的火灾图片,有消防人士指出是以前的照片。有市民表示,自己在双玺小区并没有看到异常,声音不是来自小区内。
  网传照片被证实为假消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东之窗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东之窗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本月点击排行
总编信箱:
法律支持: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刘云海律师 粤ICP备号
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推荐到广播
40158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特工Sean)
(豆瓣里被狗咬了)
(给你两耳光)
第三方登录:微信扫一扫,优惠全拿到
当前位置: &
漳州爆炸了?刚才轰隆一声巨响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导读]刚才轰隆一声巨响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今天早上九点多,漳州突然发生轰隆一声巨响,你听到了吗?
图中画圈处均有网友表示听到巨响
很多市民朋友们纷纷表示被这巨大的响声吓了一跳。巨响来得很突然,大约两三声,轰隆隆作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对此,大家众说纷纭。
网友@骑猪去看戏:什么爆炸了?很大声!我在水仙大街解放路这里,窗户都震动很厉害!
网友@ef2000mk:我也听到了,我在这边,非常大声!!!我朋友在九龙公园也表示声响巨大!!
网友@江畔听风:建元路感同身受。以为地震。震感很强!
网友@mice:我在蓝田也听到了,房子都抖了一下,怎么回事?
网友@Richard:我也听到了,很大声,在新城国际这边,玻璃窗户都震得发抖~不知神马情况!
网友@牛狼:群裕小区这儿也听到了,茫然中!
网友@民臣:夜市这边也听到了,与爆立交桥声音差不多。。
网友@咖啡加盐:我在中山公园这边也听到很大声,吓一跳!还以为是哪里爆炸了?
网友@miller:打雷吧,晴天霹雳~
网友@easy0423:可能是飞机音爆,因为刚刚也有飞机。
据悉,目前暂无关于此次巨响的相关报道,小编将继续跟踪此事动态!
1. 免费看房专车
2. 购房优惠 会员独享
3. 一站式购房专业指导
本期蓝房网看房路线
[编辑:陈小凤]
户型101-143㎡城央空中墅
首付5万买铺
存1千抵1万
地段漳州市芗城区丹霞路与北环城路交汇处
户型60㎡起刚需“肥”铺
特色低门槛、投入低、丹霞北的唯一商业街、享有40000人的消费群体
温馨提示:蓝房独家返现将以手机号作为唯一认证标示。《伊犁河》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联主办的一份纯文学期刊,先后两度更名(前为《小小说读者》,后为《作家文摘·典藏》),2009年恢复原刊名。复刊后的《伊犁河》杂志仍为综合性文学双月刊。复刊后刊发作品先后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读者》等报刊转载。地址:(835000)新疆伊宁市解放南路72号《伊犁河》(汉文)欢迎投稿至:
(36)(7)(1)(36)
欢迎订阅《伊犁河》
《伊犁河》杂志创刊于<span STYLE="FonT-FAMiLY: CoLor: #79年,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联主办的一份纯文学期刊,先后两度更名(前为《小小说读者》,后为《作家文摘·典藏》),<span STYLE="FonT-FAMiLY: CoLor: #09年恢复原刊名。复刊后的《伊犁河》杂志仍为综合性文学双月刊。复刊后刊发作品先后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读者》等报刊转载。
《伊犁河》6
邮发代号:58-74
&单价:8元,全年价:48元。
&2016年《伊犁河》第三期杨凤喜的小说《我和玛丽的合影》被2016年《小说选刊》第5期转载。谢谢作者和《小说选刊》。
关于作品抄袭与一稿多投问题的联合声明
&&&&原创首发稿源是文学期刊品牌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石,稿件的原创性更事关作者信誉,抄袭和一稿多投的发生会极大破坏行业规则和创作生态,基于此,我们希望作者和刊物互相尊重、共同自律。而近期多家文学期刊遭遇抄袭和一稿多投事件,为了抵制和杜绝这种不端行为,我们严正声明:
&&&&1.再次重申文学期刊“原创、首发”的原则。
&&&&2.我们承诺稿件一旦留用,及时通知作者本人,作者须确认稿件专投及原创性。请作者对文学秉持敬畏之心,对自己负责,切勿一稿多投,更严禁抄袭。
&&&&3.存在抄袭行为的作者,一经发现,将予以公布谴责,刊物将拒绝刊发其任何作品。
&&&&4.存在一稿多投行为并刻意隐瞒不告者,一经发现,若未刊出,立即撤稿,若已刊出,扣除全部稿酬,并予以公布,两年内不再刊用该作者作品。
&&&&敬请广大读者共同监督。
《花城》《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清明》《收获》《延河》《上海文学》《长江文艺》《长城》《小说界》《天涯》《当代》《中国作家》《湖南文学》《十月》《世界文学》《野草》《山花》《江南》《西湖》《文学港》《作家》《青年文学》《天津文学》《大家》《诗刊》《随笔》《广州文艺》《作品》《钟山》《红岩》《青春》《广西文学》《芙蓉》《滇池》《芳草》《百花洲》《新疆文学》《芒种》《民族文学》《雨花》《福建文学》《西部》《伊犁河》《创作与评论》(按加入顺序排名)
&2016年《伊犁河》第一期钱红丽的散文《孤独症》被2016年《散文海外版》第2期转载。谢谢作者钱红丽和《散文海外版》李跃老师。
《伊犁河》2016年第3期目录
新疆作家漫像
欢迎订阅《伊犁河》
开尽桃花春又来
——《伊犁河》杂志2016年第二期刊评
古人说“三月莺时”,大概是指江南草长莺飞的景象。西域边地辽阔,人们只有通过天空的颜色和风的速度知晓春天到达了哪些地方。
我在办公室拆开第二期《伊犁河》牛皮纸信封的时候,收到一条短信“斯大林街五巷的山桃开花了”,这是一个很少见面的老朋友发来的,她在正好经过那个路段的时候目睹了春临边城的一个画面。每年都是那几株山桃树最先传递春天来了的讯息,我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总是比别的树木更早地苏醒。那些花蕾开得很含蓄,顶端的花瓣慢慢展开,中下部是密密的蓓蕾,带着一丝试探人间的意味。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当看到山桃一树的绚烂,我的心好像是放下来了——漫长的冬天真的过去了。
阳光正好,窗外一树桃花开得绚烂,低头看书,抬头观花,实在太美妙了。
或许是一种不经意的巧合,这一期四篇小说,都是关于少年的青春与成长,还有迷茫与痛楚。少年也正是人生的春天,思想的爆裂,也如花蕾的绽放,风雨都压不住。《小萍的雀斑》里小萍的单纯与境遇,《赶往聚会的下午》中王东的压抑与迷途,《幻觉》中“我”的亲历与失落,《洗头少年林树》中林树的困境与寻爱,无不是少男少女的成长史与蜕变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身边有无数个小萍和林树这样的伙伴陪伴我们一起长大,包括自己隐秘的心理路程,一言难尽的故事,都在岁月里随风飘零。青春少年时,谁不是迷糊地追逐着永不止息的饥渴,拼命挣脱约束的家园,心中认为总有一天能证明我们可以凌驾于它给予的负重。终于有那么一天,我们带着所谓“胜利”的孤寂回去时,一切已然改变。那个记忆中的时态早已不复存在,那种压迫着我们的无形重量已经变质。这使我们困惑如昔,无从解放,那个长久在梦中呼唤着我们的世界,已经消失在现实之中。曾经共同度过青春的那些人,终究变成了路人甲乙丙。青春终究会逝去,唯有对青春的回忆不会腐朽,而这,或许就是最圆满的结局。
《西陲笔会》栏目刊发的都是散文作品,苏北的《车子想回家呀!》道出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公务缠身社会责任等等无奈,而这“无奈”里却包含着深沉的爱。熊红久的《我被一条路领回家》则写出了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再度踏上归乡路上的感受——路所测量的不是人的脚步,而是岁月的深度和生命的高度。阿拉提·阿斯木的《那些玫瑰》还是他那维吾尔式思维与汉语笔法相结合的独特表达,玫瑰是新疆大地最骄傲的风景,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挚爱——“那些玫瑰,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的曙光”。是的,玫瑰不仅仅是院中的花卉,它是精神曙光,也是地域之魂。车前子先生的《礼让》读来别有韵味。“礼让永远是中国书画不露声色的激情”,何止是书画,人间处处都得礼让方才和谐美满。他还说“散文随便怎么写,还得有妙句”。对此,我深有感悟,散文好写,写好很难。散文讲的是真性情,时间永远是旁观者,一个人经历的所有过程和结果,都需要自己承受,尝遍百味的人,写出的散文会更加有厚度有滋味。
《一家之言》是从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来阐述个人思想精华。沈苇对新疆的看法,张春梅对网络写作的看法,诗人吉尔对另一个诗人亚楠的诗歌评述,诗人松龄读《雪花集》的思考和感悟。新疆是我们的家园,是地理上的一个支点,一个灵魂停泊的所在。在这里,我们跟随沈苇的笔尖,追寻我们的精神地理坐标。跟随吉尔诗意的点评品味亚楠散文诗所表达的那种“所有的生命都在自己梦中腾飞”的激越之情。
诗歌栏目《行云流水》和散文诗栏目《散文诗页》,有本土诗人的地域抒怀,如亚楠的《新疆记忆》,李凌的《深秋在沉思中走来》。有外省诗人在新疆的遇见,如李满强的《西域诗章》,还有《抱恙之年》《遥寄》《风吹着我的辽阔》等人生的感触与生命的体验。诗歌是一条河流,在繁华人间流淌过每个人的精神领域,涤荡着风雨飘摇的灵魂。每一个写新疆的诗人,写伊犁的诗人,没有不写河流的。“河水用遗忘恢复了/记忆
&而岩石之上老树/回到了春天/”
(《新疆记忆》)。河流对于伊犁,不是文明史上的象征,不是古代的传说,而是越过时间传布到我们生命中的轰轰巨响,河流把生命带向遥远,但这遥远不是静止的,而是永生不息的流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我无法找寻到我命运的答案”(《深秋在沉思中走来》)。诗歌的力量来自于河流,诗歌却是文字的,河流本身并不在场。伊犁这方天地就是滋生诗篇的摇篮,而这些诗篇吟咏在河流之上,是与生俱来的恩赐。
世间万物悄然移动,思想同样在移动,而春天从不移动,它只是在该来的时候在了而已。
04&小苹的雀斑&/&刘慧敏
14&赶往聚会的下午&/&杨仕芳
23&幻觉&/&范墩子
30&洗头少年林树&/&李剑
37&礼让&/&车前子
43&那些玫瑰&/&阿拉提·阿斯木
46&“车子想回家呀!”&/&苏北
51&我被一条路领回家&/&熊红久
55&凤凰:你把花冠戴在我头上(外一篇)&/&安歌
59&寻找我们的精神地理&/&沈苇
63&文化自觉:立足我们的田野&/&张春梅
68&所有的生命都在自己梦中腾飞&/&吉尔
71&岁月如歌&/&松龄
74&天山行色(节选)&/&汪曾祺
80&新疆记忆&/&亚楠
86&西域诗章(组诗)&/&李满强
88&抱恙之年(外一首)&/&柴画
89&遥寄(五章)&/&谢明洲
91&风吹着我的辽阔(外一章)&/&亚男
93&深秋在沉思中走来(四章)&/&李凌
95&孤独的青春(六章)&/&董喜阳
封二&李娟漫像&/&黄永中作
封面、版式设计&/&金晶
温暖的文字引领我们提前入春
——伊犁河杂志2016年第一期刊评
&作者: 李凌
《伊犁河》杂志2016年第一期的卷首语是我们走上心灵之旅的向导。通过这些文字,尽管塞外仍然雪花飘飘,寒意不减,也同样感受到了文字带给我们的温暖,是这些文字让我们提前走进了春天。
老实说,读董立勃老师的小说也不少了,比如《白豆》、《烈日》、《青树》、《天边炊烟》、《米香》等等。他的小说几乎都离不开下野地,下野地作为他构建小说王国的疆域,这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厚土。他写这里的爱情、写人的生老病死,写这里的风土人情,都是娓娓道来。而之所以喜欢这些作品,是因为语言。一部小说能否使人读下去,主要取决于语言,至少,好的语言是让人读下去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他笔下的爱与恨,生与死,始终在对立中保持了一份温情。一部小说围绕一个宏大的故事,里面又环环相扣,循序推进的小故事,是支撑和推演人物命运的催化剂,加上人物形象与命运的相互映照和补衬,丰满了小说的血肉。本期“一读为快”栏目的短篇小说《日光渗进了厚土》仍然是立足于下野地,看似简单却极具匠心设置的结构或场景,呈现出作者高超的小说驾驭能力。小说承袭了他一贯的平白无华、家常式的的叙述,朴实可信的乡村生活,即使对坏人中的坏人的叙述,也是克制而节制的,着墨不多,却让读者感觉到了丑恶与善意相较的朴素人性。小说去伪存真,悲剧感与人性命运的悲悯并存,给人以温暖。小说一开始讲述了刘井材的工作和生活,在读者印象中,刘井材是一位踏实、素朴可信的大龄男。可贵之处是闲暇时,他一直坚持着到远处的沙漠边缘捡拾柴火,用于集体食堂做饭烧用。我一直以为,一个人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值得信赖的,是会得到好报的。如果说刘井材捡拾到一只受伤的叫虎子的猫,是命运给他的福报,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巧合,那么,在沙漠边缘捡到一个叫叶小彩的女人并做了他的老婆,就是一个传奇。叶小彩的命运也因为她的被捡拾而改变。被家族式仇恨追逐的叶小彩和他的恋人逃到了新疆人烟稀少的沙漠边缘,雪上加霜的是他们遭遇了坏人中的坏人,恋人为了叶小彩能活下来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已经怀孕的叶小彩能否活下来,能否融入另一个人的生活,是小说推进和刘井材的命运出现拐点的关键。在证实了叶小彩生下的孩子并非自己的骨血后,他们的感情出现了裂痕。而当真相大白后,孩子二虎是幸运的,刘井材视其为亲生,以至于他们一家在水库边捡拾柴火时,二虎为了抓住一条红尾巴的大一点的鱼不慎滑入了深水区,不会踩水的刘井材用自己的身体将二虎托出了水面,二虎得救了,而刘井材的生命却再也没有浮出那个深水区。随着刘井材的死去,那只被他捡拾到的叫虎子的猫,为了报答他的恩情,也跟着他走了,消失在了墓地,再也没有与二虎他们一起回到村里。整篇小说读来令人心情跌宕起伏,在感动中悲悯,在悲悯中体验生活与人间的大爱,满满的正能量令人掩卷沉思。在当今都市小说和下半身小说、盗墓、玄幻小说泛滥的时代,《阳光渗进了厚土》无论是爱情,还是乡村生活,都是一道淳朴美丽的风景。悲情和凉意遮蔽不了温暖,直抵人的内心深处的是一种清新美丽的乡土文人文关照。
&&&&该栏目安庆的《夜空》、张好好的《寿司的故事》、西洲的《春风怨》,都给读者呈现出了各自的生活体悟,充满了社会变革过程中人性的善恶美丑,具有浓厚的当代生活气息,无论是爱情,还是生活,还是生活的对立面,就像张好好的“没有烟火气的淡淡冰凉的寿司”,就像安庆笔下“穆三丹的相亲路”,就像西洲笔下杭平的“惨绿愁红,日上花梢,莺穿柳带”,都为读者展示了生活的真实。应该说,这些作品都具有浓厚的地气,人性的丑恶与美好并存,生活的美感跃然纸上,寒冬之中,绽放的是暖意融融的春天。
而“天山南北”和“重读天山”两个栏目是2016年的创新,“天山南北”本期推出的两篇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译小说,少数民族聚居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耳熟能详的少数民族语言特色在翻译者的精心翻译下,是生活场景的再现,尤其是对话,情景和谐,真实动人。在《蚂蚁》中:“看来,你过得还很好,有几头孩子了?”,回答是“只有一个。”对方的疑问继续:“怎么才一头?”,回答是:“看来,你的孩子已经有了一牛圈了。”在这里,量词的“异化式”使用,充满调侃,又有生活的风趣诙谐,表达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态度,生活气息浓郁。而“眼皮跳”这种生活中有着某种预兆的说法,在少数民族同胞中同样适用,反映了劳动了人民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得将某些巧合当成了生活的经验,尽管缺乏科学依据,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卡斯木大叔》中的那些毫无意义的生活琐事,是一个小村庄的生活现状。其实,普通百姓,每天也基本没什么比过好日子更大的大事,正是这些生活琐事才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卡斯木大叔只是十字路口或者说街巷生活的一粒充满糖的元素,只要将这种糖元素掺入到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中,琐事就会被传播和放大。“有的人很精明,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却能把你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作者语),这是一种生活中的欲擒故纵,甚或是笑料的引子,引出的每个事件经过讲说者的再加工,就成了十字路口的“闲生活”。“重读天山”栏目选取的是前辈作家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重读经典的同时,对新疆天山南北正在坚持“两个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建设美丽新疆提供了启示和思考,笔者以为,无论是经济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文学不能缺席,“揭出病疼,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如果文学不紧跟时代发声,文学还有何用?相信这个栏目如果持续开设下去,必定起到积极作用,至少,让那些总是沉醉在“新疆原生态”自恋模式中不能清醒的决策者是一种自省和警醒。
&&&&“西陲笔会”栏目刊发的都是散文作品,程静的散文《因为秋风因为寒凉》读来是那么熟悉,边地早晚寒凉、白日春秋温暖、夏日炎热的气候特点,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菜地,葡萄,以及葡萄架下的居民、生活习俗等,作者笔墨经过之处,独到的见解和思考,文字细腻,读来令人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也为那些被人们逐渐淡忘的乡土风貌召回了魂魄。农夫的《雪的思念》、以及李新立的《刃》等散文同样写西部异的乡土风貌,在他们的叙述中,既有原处故乡的细腻,也有第二故乡的粗犷和隐忍,是他们心中一种独特的西部精神指向,有了这些,也就有了两个故乡的相遇和重逢。
&&&&诗歌栏目“行云流水”和散文诗栏目“散文诗页”,是生活的精加工和提炼,呈现出来的思想精华,给人以高雅、美的享受。而利用生活场景书写心灵,新疆新生代诗人杨钊、王新鑫、宋雨、焦晓燕的作品令人欣喜,旷野、湖泊、地理、时令为我们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疆时间”。内地诗人周庆荣、蒋志武、风荷等诗人的作品是“他山之玉”,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智慧和启示,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抒写和表达的可能。
立足新疆&&面向全国&
欢迎订阅《伊犁河》
&&&&《伊犁河》是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出版的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曾刊发过巴金、顾城、北岛、贾平凹、周涛、刘亮程等知名作家作品;是文学新秀的摇篮。
&&&&《伊犁河》刊发的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读者》《诗选刊》等选刊转载。
新的一年征订已经开始,请订阅汉文《伊犁河》。邮发代号:58—74;单价:8元,全年价:48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您也可以直接寄款至《伊犁河》编辑部订阅。
邮购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南路72号《伊犁河》汉文编辑部&&邮编:835000&&&联系人:曾海霞&&&&电话:0999—8030522
《会走路的花》选载自本刊第五期。谢谢《散文选刊》的关注&
&&&&&&&&&&&&&&&&&&&&&&&&&&&&&2015年12期《散文选刊》(上半月选刊版)目录
文学的性情&&&&&&&&&&&&&&&&&&&&&&&&&&&&&&&&&&
绝&&地&&&&&&&&&&&&&&&&&&&&&&&&&&&&&&&&&&&&&&&&&&&&&&
&&郑彦英&&
实力散文家
席慕蓉散文特辑&&&&&&&&&&&&&&&&&&&&&&&&&&&&&&&&&
席慕蓉&& 11
与师父喝茶的时光&&&&&&&&&&&&&&&&&&&&&&&&&&&&&
滴血的眼神&&&&&&&&&&&&&&&&&&&&&&&&&&&&&&&&&&&&&&
& 赵晏彪&& 31
相&&亲&&&&&&&&&&&&&&&&&&&&&&&&&&&&&&&&&&&&&&&&&&&&&&
&&单振国&&
乡&&巫&&&&&&&&&&&&&&&&&&&&&&&&&&&&&&&&&&&&&&&&&&&&&&&
&林渊液&& 35
月满西楼&&&&&&&&&&&&&&&&&&&&&&&&&&&&&&&&&&&&&&&&&
&&杨仕芳&&
心&&愿&&&&&&&&&&&&&&&&&&&&&&&&&&&&&&&&&&&&&&&&&&&&&&&&
刘庆邦&& 48
父亲的荣与辱&&&&&&&&&&&&&&&&&&&&&&&&&&&&&&&&&&
&梁晓声&& 51
祖母即将死去&&&&&&&&&&&&&&&&&&&&&&&&&&&&&&&&&&&
塞& 壬&& 55
深夜的火车&&&&&&&&&&&&&&&&&&&&&&&&&&&&&&&&&&&&
&&陶丽群&&
时光里的疼痛&&&&&&&&&&&&&&&&&&&&&&&&&&&&&&&&&&&
林纾英&& 67
文字透露的世界&&&&&&&&&&&&&&&&&&&&&&&&&&&&&&&
芦花满天&&&&&&&&&&&&&&&&&&&&&&&&&&&&&&&&&&&&&&&&&
&吴光辉&& 76
汉代告诫我们的&&&&&&&&&&&&&&&&&&&&&&&&&&&&&&&&&穆&
你会想念你自己吗?(外一篇)&&&&&&&&&&张小娴&&
会走路的花&&&&&&&&&&&&&&&&&&&&&&&&&&&&&&&&&&&&&&&&毕
消&&遣&&&&&&&&&&&&&&&&&&&&&&&&&&&&&&&&&&&&&&&&&&&&&&&&
孤单的人声(外一篇)&&&&&&&&&
(白俄罗斯)阿列克谢耶维奇& &87
&&&&&&&&&&&&&&&&&&&&&&&&用户名/邮箱/手机号
请输入密码
下次自动登录
亲历1997年新疆伊犁东突暴乱
导读:亲历1997年新疆伊犁东突暴乱 ——专贴,已经不知道谁是作者了。
我是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人,快22岁了,每当想到97年,总会有一种寒冷的感觉从心底有油然而生。那应该是我一辈子最恐惧的时期了.
想到97年,大家心里会想到什么?香港回归?邓公去世?或者还有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事情,我在这里给大家叙述一下我那段时期的经历。
97年的二月五日恰逢大年三十和穆斯林的库尔班节,一场血腥的惨无人道的事件发生在我的家乡。据我父亲事后的回忆,当时他们正在开会部署防范计划,正当要散会的时候接到电话,当时所有人的面
亲历1997年新疆伊犁东突暴乱 ——转贴,已经不知道谁是作者了,此文应为2002年所作。我是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人,快22岁了,每当想到97年,总会有一种寒冷的感觉从心底有油然而生。那应该是我一辈子最恐惧的时期了.想到97年,大家心里会想到什么?香港回归?邓公去世?或者还有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事情,我在这里给大家叙述一下我那段时期的经历。97年的二月五日恰逢大年三十和穆斯林的库尔班节,一场血腥的惨无人道的事件发生在我的家乡。据我父亲事后的回忆,当时他们正在开会部署防范计划,正当要散会的时候接到电话,当时所有人的面色都凝重起来。后来我父亲仅用一句话总结这个事件“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父亲时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我记忆中,那天我去办一些年货,中午两点回家的时候,发现大院门口已经架好了沙袋和机枪,两边办公楼顶也已经有狙击手就位,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等回到家以后,我母亲看到我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抱住我就一顿痛哭。(PS:当时我只有12岁,还没有上中学。我家住在局家属院,和机关在一起)从那天起,我有半个月没有见到我父亲。整个正月,整个大院都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气氛中,几乎天天都有追悼会,也不知道谁的父亲明天就回不了家了。一个单位十七个烈士,只是因为某种政治性因素,没有媒体报道,后来消息解禁之后,媒体也只是关注三股势力的动向,没有人来关注一下这些为国捐躯的人们。当时政府只是一味的叫民警们说服教育,不许动武,有什么用处呢?我一个朋友的父亲就是在游行现场被人一刀割断喉管。还有一个朋友的父亲为了追逃,在山路上被石头路障拦住,结果没有等人反应过来,巨石句从山上滚落,把车子撞下了悬崖。现在的新闻都是经过处理的,911之后国家才对这些事情解禁,媒体上才陆陆续续的有过一些报道,我虽然不清楚具体的伤亡人数,但绝对不是新闻上所公布的死两人,伤十七人。当时的东突势力的嚣张气焰绝对是你们所不能想象的,潜入家属院杀死一家保姆,然后又去医院杀害了一名干警的妻子一名医生两名护士,然后将那位干警不到半岁的孩子劫持,最终装进皮包,丢进了伊犁河里。一个对我非常亲的阿姨,前一天还给了我压岁钱,嘱咐我要好好学习,第二天就失踪了,最后尸体是在城郊的一个破砖窑里发现的,已经被烧的不成人型了。不光干警的人身安全十分危险,连家属和孩子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威胁。当时我父亲的大名已经上了他们的黑名单,连带我母亲和我也一样,我爸当时还开玩笑说“咱们全家的命,加起来可以买辆奥迪了,你个小兔崽子都值辆夏利”。但是说归说,我父亲还是很紧张我跟我母亲的安全的,每天都亲自开车接送我跟我母亲,还好我就是在我母亲教书的学校上学。虽然有些假公济私,但是局里其他的人也很理解,毕竟没有人想再流血死人了,但是不幸还是发生了。日礼拜一,这一天几乎终结了我们一家人的性命。我记得那天下午放学,像往常一样和母亲等到父亲来接我们回家,同时在我们学校上学的还有一个我们大院的小丫头,同路也就一直坐我父亲开的车上学放学。我父亲驾驶的是一辆213 ,我母亲坐在副驾,那个女孩坐左边,我坐右边,和往常一样准备回家,当车开到伊犁宾馆那个丁字路口的时候我仿佛一下就失去的意识,当时感觉就是一声巨响,然后就失去了重力一样。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了,我母亲头上包这绷带,抱着我就哭,那个女孩已经死了,幸好有她作缓冲,我的命才保了下来。但是我右脚踝骨断裂,胫骨骨折,头部也受到撞击从此落下了神经性偏头痛的病根。还好我的父亲母亲都只是擦伤,没有大碍。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用一辆卡车撞击我们的车,当时他们一直潜伏在岔路口,当时经过的丁字路口是向左开岔,我们的车是走直线,他们撞过来的时候有一些偏差,只撞到了车的后门位置,谢天谢地。我对97年暴乱的了解,除了当年我自己的所见所闻的一小部分以外,其余大部分的了解来自于我父亲对当时情况的叙述。所以先讲讲我父亲吧。我父亲原籍兰州,56年生人,74年因为承受不住社会压力以及经济的困窘(70年我祖父被打倒,扣上了旧军阀的帽子,我祖父原籍辽宁,曾为东北军军官,投身少帅麾下,七七之后隐居兰州)远走新疆投靠兄长,同年加入公安队伍,成为一名人民警察,83年建立武警部队,我父亲成为全中国第一批武警军官,时任伊犁州昭苏县塔什布拉克边防检查站站长兼政委(没办法当时人力紧张),曾经拦截过牧民判逃以及后来的难民回流事件,不过等到92年难民回流事件的时候我父亲已经升任成为新疆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武警边防支队政委兼伊犁州公安局国家安全保卫处某职务(具体是什么我记不清了)。93年我父亲结束了10年的武警生涯,转业到伊犁州公安局任办公室机要秘书95年升任为办公室主任,后调任监管处处长,去年9月退休可能有的网友有疑问,我父亲怎么才50就退休了,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我父亲身上3处枪伤N处刀伤,还有冻伤和烧伤,双膝严重风湿。这些都是那些苏联特务,走私商,东突恐怖份子留下的,我父亲的风湿就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一次蹲点监控目标时候落下的,据我母亲说,我父亲是在雪挖成的洞里足足蹲了47天没退岗,所以一到变天下雨我父亲的双膝就没法活动。乱扯了这么多咱们言归正传吧。97年的时候还是小,不懂事,不明白事态到底有严重,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是后怕。政府接连下了四道戒严令,持续了将近三个月的宵禁,大街上全部都是全副武装的公安和武警。电视上不断的播着“伊宁市政府第一号戒严令”或者是“伊犁州公安局第一号通缉令”,当时真是人心惶惶,那阵势真的跟911以后的纽约有一拼,或者可以说大街上就跟03年巴格达一样。据我住在事发地区的同学后来的讲述,当时那片城区中破坏最严重的两条街道已经跟战场一样了,到处是烧毁的房屋街道上随处可见被砸毁的汽车和燃烧的轮胎以及大片的血迹。我估计在座的各位绝大多数都没有甚至以后也不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时的自治区自治州以及市政府不敢下令开枪,一切要等中央命令,但是政府命令全局局级以上干部必须全部亲临现场,在一线指挥疏导,这简直就是让人去送命,但是警察的天职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当时的李局长带头在五号事发当天就赶到暴乱现场,当时各局处一把手都在现场指挥,甚至去执行更危险的任务。(伊犁州为副省级建制,伊犁州公安局建制为副厅级局,但人事行政级别与一般公安厅一样,局长为正厅级,向下依次类推,我父亲当时为正局级与一般地级市公安局长一级,你也可以理解为伊犁州公安局相当于一省的公安厅),在座的各位也别说什么“公安封路,武警冲锋”的话,当时所有的人都要上前线。当时东突恐怖分子的火力有多强你们知不知道?我父亲一次带队剿灭了一间东突的仓库以后缴获了30余支苏制AK以及数千枚制式与自制手雷,还有十余公斤的TNT和若干雷管,足够让一个城市鸡飞狗跳的了。据我父亲的叙述,五号暴乱开始,政府要求说服教育,等待中央下达命令,中央的命令是将近一周以后才从自治区下达,我父亲由于是办公室主任,所以是第一批接受到命令的人。但是没有想到允许开枪之后,工作进行的难度更加困难了。本来参加暴乱游行,打砸抢的都是些受到鼓惑的普通维族青年(媒体原话),说白了就是些极端民族主义的愤青(看来愤青现象是是各民族都存在的),政府开枪了,小愤青不是被吓跑了,就是被爹娘撵回房子打屁股去了,幕后的大头本来是坐在旁边吃着烤肉喝着奶茶看热闹呢,这一下,可要自己动手了。根据调查,东突的头目大多数都是海归派人士,都是阿富汗基地组织学校的高才生,怀里都揣着拉登签了名的文凭,这些人要是动了手那么后果可是很严重的。中央下令开枪了,但是形势更严峻了,我在第一篇里所说到的那些针对性的暴力恐怖事件就是从此之后发生的。当时从二月五日开始我有半个月没有见到我父亲直到有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听见有敲门或者可以说是砸门的声音,我就过去开门,谁知开门之后我就看到一个黑影直愣愣的就往卧室走(当时房间没有开灯),我当时已经吓傻了(刚满12岁的孩子,可以原谅),然后就听见卧室传来一声闷响。当时我母亲正在阳台上做饭没有看到,但是听见敲门声了,就喊我说“飞飞,是谁啊?”当时我没有吭声,我母亲感觉事情不对劲,就来到客厅看见我眼睛直楞楞盯着卧室,我母亲警觉的拿出随身的电击棒又揣起一个铁锅走进卧室,才发现是我父亲回家了。当我母亲进到卧室以后发现我父亲已经睡的很沉了,身上的作训服防弹衣靴子甚至配枪都没有脱下来就睡着了。我母亲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叫醒,说洗一洗睡的安稳些,然后我父亲就进到卫生间去洗澡,但是我父亲把靴子脱下来的时候我母亲的泪水都已经快流下来了,袜子已经磨通了,脚趾和脚跟都在渗血,但是由于半个月没有脱鞋,袜子已经跟脚粘连在了一起,撕也撕不下来,我母亲只好打了一盆热水让我父亲先连袜子一起泡泡。当天我父亲在家里只休息了不到6个小时,然后我又有半个月没有见到他。第二天我母亲在清洗我父亲换下来的作训服时发现了衣服上的血迹还有一些灰白色的斑点。这就要说到前一天晚上我父亲办的一个案子了。后来我偷听我父亲跟我舅舅聊天才知道那天晚上有多危险。那天中午接到举报,说是汉宾乡某大队有间民房中有可疑人员出入,我父亲接到命令带领一队民警和武警去围剿,当时经过喊话无效,投掷催泪弹无效之后(他们还使用自制手雷反击)。我父亲请示上级强行歼灭,经过上级同意之后,我父亲派狙击手依次清除反抗人员,后来没有动静了,就带人进入清理现场。狙击手上报击毙人数为六人,我父亲在勘察现场的时候发现了那六具尸体,那六具同在一间房间并且致命处均发现枪眼,谁知另外一间房间中又发现了一具尸体,表面没有外伤,我父亲心起疑惑,端起枪(81)去顶那具尸体的下颌。果不其然,那家伙是在装死,起身抱住枪口。在当时一般执行任务时要求枪支是上膛但是锁住保险的,我父亲一把将保险打开,不料想用力过猛调到了连发档,扣住扳机一梭子子弹全部从下颌向上灌进了那个狗娘养的脑袋里,据我父亲向我舅舅的阐述,当时的景象何其壮观,脑袋就跟碎西瓜一样。喉结以上就没有东西了,早知道这个下场还不如让狙击手击毙,还能留个全尸。再来说说我父亲对几个烈士的评价吧,毕竟他们都是同事,我父亲更有发言权。我父亲他们局的就不说了,就谈谈被我们那里媒体热炒的龙飞吧。我父亲的原话就是说“他就是一个二杆子,他以为现在执行的任务都跟以前打黄扫非抓赌抓毒一样啊,蠢的要命。把门踹开就往里冲,你以为是在抓聚赌的,他们都是受过训练的恐怖分子,活该挨枪子。一点专业素质都没有。”这里并不是说污蔑烈士,毕竟他们都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但是有谁会希望流血牺牲,虽然恐怖分子防不胜防,但是专业素质也是要提高的,我父亲他们执行的任务要比龙飞他们还要危险,但是伤亡率要比他们少的多,这就需要思考思考了。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兴吧今天早上杀人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