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永和傅永马说阐述了什么道理一个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阳人。...”,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②,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③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选自《北史》,有删改)注: ①鞍桥:马鞍。②汉祖扪足: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为了不动摇军心,就装作被射中了脚趾头,摸着脚趾头而向士兵喊话,激励他们对敌作战。③马援、充国:马援,东汉名将,有“马革裹尸”的典故;赵充国,西汉名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规定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让:责备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逆:迎击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听:接受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三军莫不壮之C.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D.晓而获其尸&&&&&&&&&&&&&&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3.下列属于表现傅永“善用谋略”和“勇猛坚毅”的一组是(  )A.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B.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C.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永乃分兵付长史&&&&& 贾思祖,令守营垒 D.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表现了傅永从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的转变。傅永年轻时没什么文化,连一封信也不会答复。后发奋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B.涡阳之围时,傅永提出抗敌措施,因不为其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虽处败势,傅永仍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由此,傅永后来虽被免官,但很快又被诏任官职。C.义阳之战,再次显示了傅永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性格。他以“汉祖扪足”的典故激励士兵,一句“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D.晚年的傅永对自己担任的恒农太守一职很不喜欢,常发牢骚,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长,因此在任期间没有什么声誉。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见还是一个被肯定的人物。5.断句和翻译。(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②,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③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选自《北史》,有删改)&&& 【注】 ①鞍桥:马鞍。②汉祖扪足: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为了不动摇军心,就装作被射中了脚趾头,摸着脚趾头而向士兵喊话,激励他们对敌作战。③马援、充国:马援,东汉名将,有“马革裹尸”的典故;赵充国,西汉名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规定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让:责备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逆:迎击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听:接受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三军莫不壮之C.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D.晓而获其尸&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3.下列属于表现傅永“善用谋略”和“勇猛坚毅”的一组是(& )A.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B.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C.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 D.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表现了傅永从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的转变。傅永年轻时没什么文化,连一封信也不会答复。后发奋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B.涡阳之围时,傅永提出抗敌措施,因不为其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虽处败势,傅永仍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由此,傅永后来虽被免官,但很快又被诏任官职。C.义阳之战,再次显示了傅永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性格。他以“汉祖扪足”的典故激励士兵,一句“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D.晚年的傅永对自己担任的恒农太守一职很不喜欢,常发牢骚,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长,因此在任期间没有什么声誉。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见还是一个被肯定的人物。5.断句和翻译。(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①为能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平东将军、光禄大夫。熙平元年卒,年八十三。赠安东将军、齐州刺史。注:①斫营:偷袭敌营&&&&&&&&&&&&&&&&&&&&&&& &(《北史·傅永传》,有删节)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②投之以桃,报之以李B.①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C.①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②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D.①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②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②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③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⑤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20多岁时因给朋友回信向洪仲求教,被洪仲责备拒绝而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南齐入侵之敌的心理,巧置疑标,妙设伏兵,一战而大获全胜。C.解涡阳之围时,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然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拾残兵,利用伏击转败为胜。D.傅永既善于征战冲锋,又长于政务民事管理,两方面都有显赫的功劳,因此,还京后被朝廷授予光禄大夫,死后又被追赠为齐州刺史。4.翻译下列两个句子.①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能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答:&&&&&&&&&&&&&&&&&&&&&&&&&&&&&&&&&&&&&&&&&&&&&&&&&&&&&&&&&&&&&&&&&&&& ②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答:&&&&&&&&&&&&&&&&&&&&&&&&&&&&&&&&&&&&&&&&&&&&&&&&&&&&&&&&&&&&&&&&&&&&24、1.B (B项两个“置”都是“放置”的意思;A项①为“给回信”,②为“报答”; C项①为“率领”,②为“将要”;D项①为“给予”,②为“交往,相处”。)
2.B(B项中的“且”与例句中的“且”都是副词,意为“暂且”;A“在┅┅方面”/“对于”;C项“被”表示被动/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以翻译为“我”;D项“就”/“竟然”。) &&
3.C(排除②⑤)
4.A(“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理解有误,应为“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 会回信”。)
5.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曾在崔道固那里担任城局参军,和崔道固一起降北魏,成为平齐郡百姓。
王肃做豫州使的时候,朝廷任命傅永做王肃的平南长史。南齐将领鲁康祖.赵公政侵犯豫州的太仓口,王肃命令傅永抗击他们。傅永考虑吴.楚的军队喜欢以劫营为能事,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傅永设下埋伏之后,仍然秘密地派人用壶盛着火油,渡到河南岸,在水深的地方安置下,嘱咐他们说:“如果有火起,就把这火油点着。”这天夜里,鲁康祖.赵公政等果然亲自率领部队来劫营。东西两边的伏兵一起夹击,鲁康祖等人向淮水逃奔。火起后,便无法标记他们原来渡河的地方,于是他们便向傅永所放置火油的地方争渡。河水很深,淹死很多人,斩首的有几千人,活捉了赵公政。鲁康祖连人带马掉进
淮河里,早晨找到了他的尸体,斩下脑袋后连同赵公政一起送到了京师.
裴叔业又围困涡阳,当时皇帝正在豫州,派遣傅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 一起解围。傅永说:“挖很深的沟壑,筑坚固的壁垒,然后图谋解救涡阳之围。”高聪等人不听从他的意见,结果一交锋就失败了。高聪等丢盔弃甲逃到悬浮瓦壶的地方,傅永独自收拾了散兵慢慢地返回,贼兵追来,他又设下埋伏还击,打击了敌军的锐气。后来刘藻充军边远地区,傅永仅仅是被免官而已。还没过十天,傅永被诏为汝阴镇将,兼任汝阴太守。
中山王元英征讨义阳,傅永是宁朔将军.统军,他担当包围任务来阻遏义阳的南门。齐将马仙碑扎营相连,逐渐挺进,谋划着解救围困。傅永于是分出一部分军队给长史贾思祖,命令他坚守兵营堡垒,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南迎击马仙碑。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敌阵,于是大败敌军,马仙埤烧毁营寨卷起盔甲逃跑。中山王说:“您受伤了!还是回营寨吧。”傅永说:“以前汉高祖摸着脚趾头,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伤了。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于是和众将士一起追赶敌人,深夜才回。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将士没有不认为这件事情是豪壮的。
后来他担任恒农太守,但这不是他心里所喜欢的职务。当时,中山王元英向东征伐钟离,上奏请求让傅永担任将军,朝廷没有接受。傅永常常说:“东汉的马援.西汉的赵充国,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唯独我这老将被拘束在这里!”但他在管理人方面不太擅长,所以在任时没有特别好的名声。后来担任南衮州刺史?年纪已经过了八十,还能驰骋射箭,骑马挺矛,蕴常避讳说老,总说自己是六十九岁。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日:“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碑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碑。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碑烧营卷甲而遁。英日:“公伤矣!且还营。”永日:“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日:“马援,充国,竞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注】马援.充国:马援,东汉名将,“马革裹尸”创始人,为国尽忠,殒命疆场;赵充国,西汉名将,他在对匈奴、羌、氐的战争中,审时度势,每战必胜,威名远扬,被册封为后将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置杯焉则胶
C.自将马步千人&&&&&&&&&&&&&&&&& 而后乃今将图南
D.&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于御人非其所长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B.公伤矣!且还营,&&&&&&&&&&&&&&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C.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永乃发愤读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③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⑤永每言日:“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②③⑤ &&&&&&&&& B.①②④ &&&&&&&&& C.①④⑥ &&&&&&&&&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南齐入侵之敌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拾残兵,利用伏击转败为胜。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5.翻译下面的句子:
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苏教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
  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庆殊命。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宋国建,奉常郑鲜之举为博士,仍迁世子舍人。高祖受命,补太子舍人。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庐山,儒学著称,永初中,征诣京师,开馆以居之。高祖亲幸,朝彦①毕至,延之官列犹卑,引升上席,上使问续之三义,续之雅仗辞辩,延之每折以简要。既连挫续之,上又使还自敷释,言约理畅,莫不称善。徙尚书仪曹郎,太子中书舍人。
  时尚书令傅亮自以文义之美,一时莫及,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亮甚疾焉。庐陵王义真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徐羡之等疑延之为同异,意甚不悦。少帝即位,以为正员郎,兼中书,寻徙员外常侍,出为始安太守。领军谢晦谓延之曰:“昔荀勖忌阮咸,斥为始平郡,今卿又为始安,可谓二始。”黄门郎殷景仁亦谓之曰:“所谓俗恶俊异,世疵文雅。”……
  世祖登阼②,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子竣既贵重,权倾一朝,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旧。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③,即屏往道侧。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得酒必颓然自得。常语竣曰“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竣起宅,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表解师职,加给亲信三十人。
  孝建三年,卒,时年七十三。追赠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如故。谥曰宪子。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人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所著并传于世。
(节选自《宋书选译·颜延之传》)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祖亲幸      幸:皇帝驾临某地
引升上席      引:被引领
奉常郑鲜之举为博士 举:举荐
寻徙员外常侍    寻:寻找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颜延之文才卓著的一组是
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
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
续之雅仗辞辩,延之每折以简要
言约理畅,莫不称善
⑤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颜延之从小丧父,家庭贫寒,但他不为困境所限,勤奋读书,写出的文章在当时无人可比。
宋武帝曾亲临学馆,把颜延之升坐上席,让他与周续之谈论三义,颜延之依仗能言善辩,说了许多道理。
颜延之恃才自负,得罪了人,后来还是被排挤出京,调任始安郡太守。
在儿子官位贵重、权势显赫之时,颜延之仍不改当年的器用服饰、居室屋宇,并表示不喜欢见达官贵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初中,征诣京师,开馆以居之。
译文:________。
(2)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亮甚疾焉。
译文:________。
(3)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往道侧。
译文: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0128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写文章B.再迁为太史令——又 C.中有都柱——大D.又多豪右——豪族大户 2.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连词,表转折 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副词,才 C.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连词,表顺承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代词,代指张衡 3.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张衡深谙祸福相依的道理,常常考虑皇上安全的事,不用实话回答皇帝就是很典型的表现。 B.文章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反衬了张衡的政治才干。 C.文章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的表现了张衡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D.张衡在管理了三年政事之后,请求卸职,体现了他的明智。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第2、4段文字介绍张衡在科学方面的成就,详细描写了他在浑天仪与候风地动仪制造方面的情况。  B.第5段文字写张衡对时政的思考,因受皇上的重用而遭嫉恨,以及在那种特定的处境中作赋寄情的情形。 C.第6段重点写张衡在政治方面的才干,当时的皇帝骄奢淫逸,不遵守典章法制,张衡整饬法律制度,严明法纪,政绩卓著。 D.文章在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时,详略得当,既有概括说明,又有重点介绍,语言绮丽精美。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粤教版 学年 第38期 总第194期 粤教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於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欲何为?”禹曰:“但愿名公威德加於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说曰:“更始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帛,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从至广阿,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乃始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光武悦。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诸将豪杰皆劝禹径攻长安。禹曰:“不然。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夫盗贼群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安能坚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蓄,吾且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弊,乃可图也。”于是引军北至枸邑。禹所到,击破赤眉别将诸营保,郡邑皆开门归附。
  十三年,天下平定,帝以禹功高,封弟宽为明亲侯。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居岁余,寝疾。永平元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
  论曰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邓公赢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可谓识所从会矣。
(节选自《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能诵诗,受业长安     受:同“授”,教授
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悦:高兴
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  当:适当
邓公赢粮徒步       赢:背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
朝夕自快而已
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前无可仰之积
光武笑,因留宿闲语
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
以观其弊,乃可图也
天下郡国如是,今乃始得其一
下列句子都是省略句,省略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时光武亦游学京师
于是引军北至枸邑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邓禹比较聪明,十三岁就能作诗,当光武帝在京师游学时,他虽然年纪小,但看见光武帝,知道不是平常人,于是和光武交好。
邓禹志向高远,他追随光武帝只想为光武帝的威望和德行遍及四海效点力,自己在史书上留下功绩和名字罢了。
邓禹知人善任,每次他举荐的人才,都与那人的才华相符,光武帝也认为邓禹能知人善任。
天下平定之后,光武帝因为邓禹功劳高,封他为明亲侯。显宗即位,因为邓禹有建国之功,授予太傅的官职。可惜他在五十七岁时去世,谥号“元侯”。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文言文段断句。
论曰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邓公赢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可谓识所从会矣。
(2)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
①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________________
②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
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③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⑥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范晔《张衡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从容淡静&&&&&&&&&&
(从容,休闲舒缓。)
B.不好交接俗人&&&&&&&&
(俗人,世俗之人。)
C.举孝廉不行&&&&&&&&&&
(不行,没有去。)
D.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特地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B.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D.而无骄尚之情&&&&&&&&&&&&&&&&&&
妙尽璇玑之正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张衡的科学成就的一组是(3分)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衡&&&&&&&&
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
④著《灵宪》《算罔论》
⑤复造候风地动仪&&&&&&&&&&&&
⑥乃作《思玄赋》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1段,作者用了“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了张衡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B.第4段,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检测地震的准确无误。
C.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而“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则表现了他的政绩卓然。
D.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与文学方面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由衷敬仰之情。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分)
②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③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⑥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范晔《张衡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常从容淡静(从容,休闲舒缓。) B.不好交接俗人(俗人,世俗之人。) C.举孝廉不行(不行,没有去。) D.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特地征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B.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D.而无骄尚之情妙尽璇玑之正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张衡的科学成就的一组是(3分)①遂通五经,贯六艺衡&&&&&&&&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③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④著《灵宪》《算罔论》⑤复造候风地动仪&&&&&&&&&&&&⑥乃作《思玄赋》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第1段,作者用了“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了张衡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B.第4段,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检测地震的准确无误。 C.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而“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则表现了他的政绩卓然。 D.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与文学方面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由衷敬仰之情。 【小题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分)②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江门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③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⑥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范晔《张衡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从容淡静&&&&&&&&&&
(从容,休闲舒缓。)
B.不好交接俗人&&&&&&&&
(俗人,世俗之人。)
C.举孝廉不行 &&&&&&&&&&(不行,没有去。)
D.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特地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B.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D.而无骄尚之情&&&&&&&&&&&&&&&&&&
妙尽璇玑之正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张衡的科学成就的一组是(3分)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衡&&&&&&&&
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
④著《灵宪》《算罔论》
⑤复造候风地动仪&&&&&&&&&&&&
⑥乃作《思玄赋》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1段,作者用了“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了张衡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B.第4段,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检测地震的准确无误。
C.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而“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则表现了他的政绩卓然。
D.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与文学方面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由衷敬仰之情。
5.断句(2分)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分)
②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傅琰字季圭,北地灵州人也。祖邵,员外郎。父僧祜,安东录事参军。
琰美姿仪,解褐宁蛮参军,本州主簿,宁蛮功曹。宋永光元年,补诸暨武康令、广威将军,除尚书左民郎,又为武康令,将军如故,除吴兴郡丞。
泰始六年,迁山阴令。山阴,东土大县,难为长官,僧祜在县有称,琰尤明察,又著能名。其年爵新亭侯。元微初,迁尚书右丞。
遭母丧,居南岸,邻家失火,延烧琰屋,琰抱柩不动,邻人竞来赴救,乃得俱全。琰股髀之间,已被烟焰。服阕,除邵陵王右军咨议,江夏王录事参军。
太祖辅政,以山阴狱讼烦积,复以琰为山阴令。卖针卖糖老姥争团丝,来诣琰,琰不辨覆,缚团丝于柱鞭之,密视有铁屑,乃罚卖糖者。二野父争鸡,琰各问何以食鸡,一人曰粟,一人曰豆,乃破鸡得粟,罪言豆者。县内称神明,无敢复为偷盗。琰父子并著奇绩,江右鲜有。世云“诸傅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
升明二年,太祖擢为假节,督益宁二州军事、建成将军、益州刺史、宋宁太守。建元元年,进号宁朔将军。四年,征骁骑将军,黄门郎。永明二年,迁建成将军、安陆王北中郎长史,改宁朔将军。明年,徙庐陵王安西长史、南郡内史,行荆州事。五年,卒。琰丧西还,有诏出临。
《南齐史·卷四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为武康令,将军如故
如故:仍任原职
B.山阴,东土大县,难为长官
难为:使他为难
C.琰股髀之间
股髀:大腿
D.已被烟焰。
烟焰:(火)烧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年爵新亭侯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缚团丝于柱鞭之
②虽有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C.①邻人竞来赴救,乃得俱全
②乃罚卖糖者
D.①以山阴狱讼烦积
②子孙相传,不以示人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傅琰处事艺术的一项是(
①密视有铁屑,乃罚卖糖者
②琰各问何以食鸡
③琰抱柩不动
④乃破鸡得粟,罪言豆者
⑤子孙相传,不以示人
⑥琰丧西还,有诏出临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傅琰年轻时容貌美丽风度翩翩,初出仕时曾任宁蛮参军,功曹及本州的主簿等职。后来,又做过建成将军、骁骑将军、宁朔将军。
B.傅琰父子都曾在山阴县任过官职,并在县里有好的名声,傅琰尤其能明察政事,又以精干著称,后来,傅琰被封为新亭侯。
C.傅琰母亲亡故后,他家曾失火,火势蔓延时,他却抱着母亲的灵柩安坐不动,邻居们争相来解救才得以脱险,这时他的大腿已被烧伤了。
D.永明五年,傅琰去世。当他的灵柩西还时,皇上还亲自下诏,举行出临之礼,来接他的灵柩。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二野父争鸡,琰各问何以食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琰父子并著奇绩,江右鲜有。世云“诸傅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考三人行 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6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城。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超守檠橐城,与忠为首尾,士吏单少,拒守岁余。肃宗初即位,以陈睦新没,恐超单危,不能自立,下诏征超。超发还,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佮弇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因以刀自刭。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超恐于阗终不听其东,又欲遂本志,乃更还疏勒。疏勒两城自超去后,复降龟兹,而与尉头山连兵。超捕斩反者,击破尉头,杀六百余人,疏勒复安……龟兹等国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
①焉耆(q0)、龟兹(qi& c0)、姑墨、疏勒、于阗(ti2n)、尉头:皆为西域国名。
②槃橐:p2n tu$。
③弇:y3n。
1.下列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诣:到,赴任。
B.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书:抄书,抄写。
C.又欲遂本志      遂:实现。
D.超捕斩反者      反:通“返”,逃返。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复”意思不同,两个“余”意思相同。
B.两个“复”意思相同,两个“余”意思不同。
C.两个“复”意思相同,两个“余”意思相同。
D.两个“复”意思不同,两个“余”意思不同。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B.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C.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D.疏勒举国忧恐
4.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家贫,久劳苦,超不堪忍受,想追求富贵,所以“投笔”。
B.都尉黎弇不忍心看班超离开,于是自杀身亡。
C.于阗百姓依从汉使像小孩依从父母一样听话。
D.班超根据实际情况,又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壮志,最终返回疏勒,平定了叛乱。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与班超是兄弟。
B.班固和班超的父亲是班彪。
C.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纪传体史书中的第一部断代史。
D.《汉书》在描写人物方面继承了《史记》的手法,在思想倾向上比《史记》更进步。
6.翻译下面一段话。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黄冈重点作业·高三语文(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耿)恭字伯宗,国弟广之子也。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愿遣子入侍。……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遂解去。
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卒击走之。……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时肃宗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遣秦彭……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攻交河城,……北虏惊走,车师复降。……羌固请兵迎恭,……遂相随俱归。……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传弇附耿恭》)
1.下列各句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檄乌孙,示汉威德 移:传递。
B.以毒药傅矢 傅:涂抹。
C.笮马粪汁饮之 笮:“同榨”,用力压出。
D.恭厉士众击走之 厉:磨砺。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B.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乃整衣服向井再拜,有顷,飞泉奔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下面四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耿恭“义重于生”的一组是
①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
②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
③笮马粪汁而饮之
④恭厉士众击走之
⑤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⑥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
A.①②④B.③⑤⑥
C.②④⑥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恭是东汉名将耿弇的后代,有将帅的才略。永平十七年参与攻打车师,使之归降。担任戊己校尉,驻屯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他到了那儿,就移檄乌孙,显示汉朝的威德,乌孙人很高兴,献上名马,并派儿子到汉朝入侍。
B.第二年三月,匈奴北单于派两万骑兵攻打车师,杀了车师后王安得,又来攻金蒲城,耿恭登城搏战,用毒箭射敌人,中箭的伤口都沸腾起来,敌人大惊。又加上暴风雨,耿恭随雨进击,杀伤很多,匈奴很害怕,于是撤了兵。
C.五月,耿恭迁到疏勒城,七月,匈奴又来攻打他,在城下断绝涧水。耿恭在城内打井十五丈深,还没见到水。将士口渴难忍,榨马粪汁喝。耿恭整理好衣服向井下拜,井中飞泉涌出,敌人以为是神明护佑,就退军了。
D.当时显宗逝世,车师又背叛汉朝,与匈奴一起攻击耿恭。过了几个月,粮食吃光了,他们煮铠革弩筋而食,但没有人有二心;但是人渐渐死亡,最后只剩几十人,匈奴单于对他很敬重,要投降他,耿恭不接受,斩杀了他的使者。
5.下面对文后评论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苏武在穷海边上茹毛饮雪,坚持气节,没有使大汉蒙羞。
B.作者看了耿恭在疏勒的事迹,喟然感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眼泪。
C.作者将耿恭与苏武相比,认为耿恭超过了苏武。
D.作者十分感叹苏武、耿恭诸人之所以能这样坚忍不屈,是因为信奉孟子“义重于生”的道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傅永字修期阅读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