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卡里,签名错误?

医疗O2O到底要多重?听听平安好医生和医生怎么说--百度百家
医疗O2O到底要多重?听听平安好医生和医生怎么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未来我们可能看到的并不是重塑医疗体制的改革先锋,而是和传统医疗若即若离的“平安好医生”。
19日,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好医生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5亿美元,估值30亿美元。
平安好医生在2015年4月正式上线,定位是O2O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其针对用户的主要价值和其他医疗平台听上去并没什么太大不同:都是试图重构医疗服务流程——以医生资源为核心, 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医患的实时沟通。不过平安好医生宣称自己与众不同的竞争力是“重”。
重的根本是医生资源:首先,自聘1000人的全职医生团队,作为核心服务圈层,通过7*24小时的全天候图文及视频在线咨询,为用户提供辅助诊断、康复指导和用药建议,这就多少有点虚拟医院的味道;其次,签约5万名社会化医生作为服务外圈,分布在线下3000家定点医院、完成后续分诊转诊、线下首诊及复诊随访服务,这是平安好医生的万家诊所计划。当然,名医预约环节也有,平安好医生汇集了5000名三甲医生,可以实现一键呼叫。
以医疗资源整合为基础,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涛宣布了2016年的几个重要战略举措:
1、智慧医院。与国内大型医院合作,建立更有效率的分诊、转诊平台,简单说就是让一家大型的三甲医院带动医联体,把县级、乡级的卫生医务室、社区医院充分调动起来,使他的患者可以在基层医院看到三甲医院的医生,方便他的转诊。
2、家庭医生。这是平安好医生自建医生团队的核心价值,在家庭健康时做健康管理服务;在成为患者后做辅助诊断,与智慧医院结合起来。
3、和医疗保险、商业保险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争取解决一些我国人民在医疗保险方面的一些痛点,比如移动支付。
4、打造O2O闭环。线上通过快速咨询、健康计划、健康商城、健康社区及送药上门五个产品,实现线上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合一,打造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流量入口平台;线下接入辅助诊断治疗、医药器械、健康管理及护理等领域的垂直合作伙伴,打造平安好医生O2O产业链,实现服务落地。
最终,通过改善供给,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以上算是对平安好医生A轮后战略发布的简单梳理,坦率地讲,作者看到新闻稿时用心读了好几遍,只看一遍也看不太懂,因为确实看上去盘子铺得很大,模式很重,但凡和普通人医疗体验相关的,平安好医生都涉及到了一些,医疗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如果再把健康管理算进去,基本可以说盘子已经大的没边儿了。产业很大,但每一个细分的口,水都很深。 所以也就先零散地谈一点感想和见闻。
先说自建医生团队。平安好医生的高层宣布自建医生团队的规模在以后还要增加,这一点作者是支持的。作者一直坚定地认为,凡是属于重度、非标的服务,只做平台的体验一定不好。
作者在一些移动医疗平台咨询过医生,虽然也花钱买过服务,对方回复态度也很客气,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因为医生回复间隔总越来越久,打字越来越少,去找平台告状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所以,不自有服务团队,在管理和体验控制上,平台一定是缺失的。这和我网购喜欢买“京东配送”道理差不多,当然,医疗团队的建设难度和快递难度不能同日而语,比如第一个问题是:患者是否足够信任平安好医生的自建团队。
第二个问题是:在线服务究竟能解决患者的多少问题,虽然不会有任何人指望患者能在线就把自己面对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但是既然要自建医疗团队,那么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作者有一位亲戚在东部沿海某县的一甲医院做医生,姑且称呼他为A。作者拿到新闻稿后的第一时间就转给他看了,抛出一个问题:对你们有威胁么。A微微一笑,说你想多了。为什么?废话,因为我们是医院。
A说,和很多人看病就想到医生不一样,从医生的视角看,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医院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医生的“望闻问切”,是“检查”。换句话说,这个核心价值不是人,是机器。这个观点好像和痛恨一去医院看医生2分钟检查2个小时的群众们想得到的答案不同,但在A的视角来看,确实如此。医院有专业、科学的检查流程,这是诊断的前提,脱离了这个前提,医生所能提供的服务其实更接近“咨询”。“咨询”能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
再说药品领域。作者曾经咨询过一位医生,谈药品的流通问题。他说在其他行业,互联网平台还可能找到厂家直接对接,把流通环节绕过去,但是在这个行业绝对不可能。因为药厂一定要给代理活路,所以只要医生本身是正常的,那么外面买药的成本真低不到哪里去,况且医院还有报销的优势。
再再说医疗器械领域。作者曾经采访过康复之家的创始人。康复之家应该是国内早期比较大的医疗器械连锁机构,早期说要做国内医疗器械零售的国美和苏宁。前些日子见到作者时,说已经不提那个概念了。医疗器械实体零售早些年一直在政策、水货、网络冲击下,颇有点夹缝中生存的味道。比如正规军要在网络销售医疗器械,必须要有药房资质,非常复杂。后来康复之家尝试一些医疗器械出租服务,也在探索。比如出租一台呼吸机,可能一天也就几十元,但呼吸机面罩是耗材,不能出租,呼吸暂停患者要租用呼吸机就必须花几百大洋购买面罩,这在体验上非常不好,但没办法。总之,这些小细节真的是医疗领域的一个缩影,谁都知道改善了哪一个环节都是刚需,都有市场,但做起来,就知道有多难了。
所以,虽然吹牛是企业新闻稿的常态,但读下来平安好医生的想法,必须说他们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比较克制和客观的。而且在不同的业务介绍上有不同的话术,这说明触角虽然多,但也是有重点的。
比如介绍全天候的医生服务时,提到的价值是“诊断辅助”,“康复指导”和“用药建议”。也就是说,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比如普通感冒不同的症状对应不同的药物。再比如解决一些病人讳疾忌医的问题。平安认为自建团队能够比纯平台提供更好地辅助诊断、治疗、康复建议,但纯平台“不包治病”这个根本问题,虚拟医院也解决不了。
所以平安好医生除了强调线上医生资源的重,也强调了线下的重。就是他们的“万家诊所”和“分诊平台”计划,只是目前两个计划都是整合资源性质。A先生看到这里笑着说平安好医生很鸡贼:“这不是最后还要回到医院吗?这些互联网平台不可能脱离我们这些传统医院独立解决问题,除非你自己盖医院买设备,不过这就太重了吧。”
不过作者在和平安好医生的人交流时,他们倒是说起过要线下自建,虽然不是医院。一个是要开设15万家自营、认证、或加盟诊所;一个是利用平安租赁铺设连锁独立诊断中心。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盖医院,下文再说。
诊所、家庭医生是诊疗链上的前端,要做闭环,药品这一块儿当然也要涉及——而且即便只从互联网思维来讲药品到家这也是流量入口啊!如前说,药品这一块儿水也很深,所以平安好医生强调的也不是重塑供给,而是改善供给,2小时送药到家才是表达的重点,这是外力能有效作用的体验。
至于医疗器械,平安好医生只是提了一句会以整合资源的形式有所触达,没多说,作者估计这个吃力不讨好的领域也不会是平安好医生的重点,起码短期内看不到自营的必要。
以上谈得比较散,如果要缕清楚平安好医生的核心愿景,可能是要先听听医生怎么说。
回到作者把新闻稿发给A时的场景,A回复的第一句话是:其实我们也在做这些事儿啊。然后A把他们所在医院的运行体系描述了一遍。
前文说过,A所在医院是东部沿海某县城的一甲,地方财政状况比较宽裕。近些年地方一直在做医疗改革,其中的关键词有三个:报销、分诊(转诊)、数据,核心精神是,尽可能把医疗资源有有效率地覆盖到基层:他们医院下管辖着几十个基层诊所,诊所可以下沉到农村,最小的诊所配备2-3名医生就可以了,由地方财政拨款,A所在医院进行管理;其核心原则是,把能在基层解决的问题就消灭在基层,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转诊到A所在的医院。至于报销就不用多说了,诊所下沉后医疗资源有了,财政配合着给基层老百姓解决钱的问题,基本就把两大核心痛点解决了。
而A和同事们这几年还肩负着辖区患者和潜在患者,尤其是老人的健康摸底和备案工作。用互联网企业的话说就是进行大数据建设。A对我说:你们那些互联网O2O平台辅助解决你们城市青年看病可能靠谱,但是在农村基层,还得靠我们,基层哪里有那么完善的上网条件和移动医疗环境。
这是A和A所在医院的对下职能。对上,他们和三甲医院也在进行信息化对接,A举了个例子,“比如你在我们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你的每一个数据,我们对接三甲医院的医生都看得到,远程会诊非常方便。”
总之,这套逻辑核心也是改善供给,把医疗资源分层、疾病诊断分层,逐级解决。否则人们一有点病痛就跑向大医院,那绝对是严重的医疗资源浪费。对患者治病体验也不好。当然,A也承认,这套体系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运行还是会有点障碍的,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财政投入和医院投入的博弈问题。东部沿海富裕城市尚且如此,中西部一些地方面对的问题可能就会更大一些。但毫无疑问,国家这种医疗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都是正确的,只要执行好就行。
所以回到平安好医生的战略,正如A说“他们和我们做的事儿一样啊。”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一定是跟着国家在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走,这是前提。平安好医生计划里确实有整合集团保险资源的规划,但如果如某些评论认为的只是借助前端流量卖点保险,那不但格局太小,而且估计也离完蛋就不远了。
在这个前提下,平安好医生的业务核心其实是分为C端和B端两个部分,其基本精神是改善,而不是重构。
在C端,所谓自建医生团队和线下诊所实际上是把A医院分诊转诊体系链条的纵向和横向延伸,而且互为补充。比如基层医院解决的是农民看病问题,那么平安好医生短期内解决的一定是城市青年的基层看病体验,辅助他们做更有效的诊断和就医,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平安自建诊所计划真的得到有效执行,那么普通小病甚至就能在平安系自我流转。
这听着好像不太令人激动。我们可能都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平安好医生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若干大医院,从此老百姓看病再也不用担心了。这种故事当然是童话,还需要解释的读者也不用看这篇文章了。事实上,如果平安好医生能把在线诊断,和线下诊所、诊断中心两个事情做好,就真的还不错了。
正如大城市解决堵车,从路网角度最要紧的思路是毛细血管的疏导而不是新修主干线(也修不起了),解决医疗资源的最优方案不是建设新的三甲,而失去中心化,把既有的资源尽可能地高效利用甚至重构,分散,沉降。坐落在基层的一个个毛细血管及背后的医疗网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为一个企业,在这么大的盘子里其实如果真的能够解决部分问题就很牛了。这不是一家企业能单独完成的,也不是孤立在体制外能搞定的。所以,在平安好医生对战略的描述中,可能有一句话容易被忽视:“以线上健康管理服务联动线下实体医院的方式,从数据共享及慢病管理切入,帮助各地政府打造专属健康云,助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以及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与医疗协同等流程的优化,为各地方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信息化、数据化平台与技术支持。”这就是在B端的布局了。
如前所说,地方医改在大方向上目前是比较明确的,但基层执行中一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执行问题,这可能是比C端更有想象空间的市场(事实上以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风气,C端基本看不到不补贴的可能性)。如果平安好医生想真正在医疗领域做出成绩,长远发展,而不是只是冲着上市圈钱,这部分的业务必然是重点。所以,未来我们可能看到的并不是重塑医疗体制的改革先锋,而是和传统医疗若即若离的“平安好医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6014
阅读:10万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美业上门O2O行不通,但美业O2O需求却真实存在。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王涛:“平安好医生”四大特色详解|医生|病人_凤凰财经
王涛:“平安好医生”四大特色详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月21日,在平安健康医疗战略暨平安好医生上线仪式上,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介绍说,“平安好医生”有“快”、“慢”、“多”、“广”四大特色。
4月21日,在平安健康医疗战略暨平安好医生上线仪式上,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介绍说,“平安好医生”有“快”、“慢”、“多”、“广”四大特色。王涛介绍说,第一个字就是“快”。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去医院看病,至少三个小时。从挂号、候诊、收费、排队、再收费、再排队,再拿药,三个小时都是短的,一般大家都要请假半天去看病。“平安好医生”通过自建的家庭医生团队,全职为平安的互联网用户提供健康咨询。客户的等待时间是零等待,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们要自建医生团队?让医生成为我们的全职员工,我相信做移动医疗的公司比我们做的早的有很多家,但是像我们这样的模式还是非常独特的。我们的医生可以保证7×24小时在线咨询的时间,客户无需等待,直接进入咨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平安好医生”里面的线上医生的工作室,这里面医生分了很多个科室,其中有外科、儿科、妇产科、心血管等等几十个科室。然后医生有上百名的医生来给大家作为选择,这些医生一般都是在三甲医院里面有多年经验的主治医生为主。所以第一个特点是“快”,无需等待,指尖上就可以做健康咨询。第二,除了快之外我们还有“慢”,在医院里面看病,我们有很多医生朋友会讲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天要看一百多个病人。所以每个病人的就诊时间可能平均只有3分钟的时间,“平安好医生”的咨询我们是保障每个用户能有15分钟的咨询时间。而且我们家庭医生和我们的互联网用户可以有一个绑定的关系,等你第二次、第三次咨询的时候,他就非常了解一些基础的问题,以前的病例、以前一些咨询的问题尽在他的工作台上面,非常了解。这是我们咨询的页面,我们咨询的页面首先支持文字和图片,就像微信一样的体验。同时,我们还支持语音、电话、视频咨询的模式,有多种模式。我们医生提供的咨询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给予一些专业的指导,大量需要做面对面的检查、治疗的话,我们会和我们的几千家三甲医院、优秀的私医院进行合作,把我们这些用户推荐到最适合他们诊治的线下的医疗机构,所以我们是对传统医疗的补充。第三个关键字是“多”,多是怎么讲呢?大家看一组数据,首先我们将全职招聘1000名家庭医生,这个数据是到今年年底,我们现在大概已经有了300多名家庭医生,到年底我们想发展到1000名家庭医生。第二个,我们通过8个月的时间,在和各地知名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签订了战略合作。目前我们合作的大概有2000多位,今年年底我们希望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包含一些省会城市,全国的几十个省会城市,签订约5000名名医,这些名医都是在这些知名的三甲医院知名的科室,专家级教授级的人物。同时我们还将签约5万名的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作为我们的兼职医生,我们希望这些医生能够成为我们互联网用户未来身边的医生、附近的医生。不光光可以在线上提供咨询,同时还可以见面。所以我们“平安好医生”非常重点的就是发展我们的医生网络,通过自建,通过和名医的合作,通过外部医生的合作,来建立一个强大的医网,让用户打开“平安好医生”,足不出户,立刻有很多的选择。除了多之外,还有一个“广”,为什么说广?再看一组数据,首先平安集团有着中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客户群。平安健康险成立已经五年多了,这五年多的时间里面,我们签约合作的医院有2500多家。这些医院已经在为平安的保险客户在服务,我们并且提供其中大部分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第二个是我们已经签约了1000家以上的合作的体检机构,其中这些上市公司都是我们平安的合作体检机构。未来我们还将签健身、中医理疗、专科等各种线下的医疗机构,希望发展为“平安好医生”的医疗网络。没有这些医疗网络,我们是没有办法来服务于这么多的互联网用户的,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治疗,所以我们和线下的医疗机构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893827
播放数:440822
播放数:47011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声明:本网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所有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仅学习交流,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渝ICP备号-1 渝网警备87程序支持:宝妈们你们在平安好医生里咨询过吗_是免费的吗?_宝宝树
宝妈们你们在平安好医生里咨询过吗
是免费的吗?
宝妈们你们在平安好医生里咨询过吗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好医生步步夺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