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空调会不会把街上汽车尾气吸进的反义词是什么屋内

汽车停车后开启空调是否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有网站上说:停车后使用空调时间不能过长。有的车主为凉快,关紧车门窗,打开空调在车里休息,这样极易导致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而中毒。是否为谣言,请从原理上说明。
按投票排序
不是谣言。早些年我曾经见过在实验间室内做整车排放试验时抽尾气的排气管意外脱落,导致驾驶员一氧化碳中毒送医的事故。理论上来说,现在的新车都搭载有三元催化剂,热车状态下即使怠速,一氧化碳的排放水平也是接近零的。但这个情况的前提是氧气充足。在室外其实倒也没啥关系但在室内就不一样了。发动机运转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当在密闭空间时,氧气会越来越不足,发动机氧气不足会排放更多的一氧化碳。三元催化剂就无法起到正常净化一氧化碳的效果。这是一个负循环…结果就是屋子里最后氧气消耗完,充满有毒气体…车里的人必挂无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车比较老,那就算是室外最好也不要怠速开空调在里面休息。比较老旧的车其一是排放水平差一氧化碳排放量高,再加上催化剂老化,一氧化碳是新车的几十上百倍都有可能。其二是老车很多车内密封性也不行了,即使你开内循环毒气也能从别的地方窜进来。坐里面还是有风险的。总体来说,室外,车越老旧风险越大。室内(包括通风不畅的车库),绝对危险。
谢邀其实确实会发生中毒,但也不是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夏天经常要出去在户外拍片,没我事的时候就在采访车内开着空调睡一会。另外,我又是那种停好车,还要在车内发会呆,听完两首哥再走的人。好像也没中毒嘛。问了下4S的技师,他们说现在新车都有三元催化剂,一般怠速情况下,一氧化碳的排放非常低。只要在空旷的户外,不要待非常长的时间,问题是不大的。但是对一些比较老的车、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下,那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我把同事的MG3开出来,做了一个小实验,仅供参考。把车开到烈日底下,开启空调。把车开到烈日底下,开启空调。检测仪器显示,车内氧气浓度是21%,一氧化碳浓度为0.关上车窗,我小睡一会。过了半个小时候再来看。关上车窗,我小睡一会。过了半个小时候再来看。一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到了1PPM。一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到了1PPM。又睡了一个小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依然维持在很低的1ppm。这样的浓度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国家标准,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安全线是10毫克/立方米,相当于8ppm。我测试了内循环、外循环,甚至把车子停在坡道增加发动机负荷,但车内一氧化碳的浓度一直没有上升。单从这个来看,通风情况下,不管(空调)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问题都不大的。因为一氧化碳浓度总的来说不会很高,外面通风条件比较好情况下,它肯定就飘散在空气里面了。接着我又做了一个更简单粗暴直接的测试,把这个仪器对准汽车尾气排放口,直接来测一下这个汽车怠速时一氧化碳的浓度。熏死宝宝了,结果在一分钟内,一氧化碳浓度迅速从0飚升到熏死宝宝了,结果在一分钟内,一氧化碳浓度迅速从0飚升到104PPM接着,我又把汽车顶了起来。加油门,把车速提到50码,再来看看一氧化碳浓度。接着,我又把汽车顶了起来。加油门,把车速提到50码,再来看看一氧化碳浓度。仪器显示,在车子启动的瞬间,排放的一氧化碳浓度飙升到仪器显示,在车子启动的瞬间,排放的一氧化碳浓度飙升到174ppm,但随着车速的迅速提升,一氧化碳浓度也迅速下降,最终维持在10ppm左右。也就是说,车子在怠速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浓度是车子正常行驶状态下的10倍多。这是由于发动机怠速时,造成不完全燃烧。所以导致了一氧化碳的浓度稍微高一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其实是一个燃烧的原理。理论上来说,发动机的空燃比应该是1比14.7,也就是完全燃烧一公斤的汽油,需要消耗14.7公斤的空气。而汽车在怠速状态下,为了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它的空燃比会有所下降,这样的话,汽油就不能充分燃烧,从而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如果车子停在密闭、狭小的空间内,一氧化碳可以通过汽车空调的外循环,以及车底下的通风口进入车内,这就非常危险了。很多在车库“车震”,发生意外死亡的案例或许都与此有关。我百度“偷情”、“车震”、“致死”这几个关键词搜索,就会发现,大多悲剧是与车库有关。汽车库成为偷情、车震的场所,这不难理解,它的隐蔽性好么!夏天车库内又闷又热,不开空调,谁受得了呀!车震时开着空调,就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虽然大家都能想明白,为什么在车库车震致死的案例还是屡见不鲜呢?我想,有二个可能性:一、临时起意,找不到更隐蔽的场所了;二、心存侥幸,觉得速战速决,出不了事。一氧化碳的毒性,是竞争性地和血红蛋白结合,使细胞缺氧比较明显。一氧化碳中毒出现的症状,首先是头疼头晕,然后就会出现四肢无力,接着就是呕吐,等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已经丧失了自救和求救的能力。我把一辆2.0T的车子开进车库。把三只小白鼠放在汽车的后座(目测又要被喷...)。我把一辆2.0T的车子开进车库。把三只小白鼠放在汽车的后座(目测又要被喷...)。这时车内的氧气浓度为21%,一氧化碳0ppm。这时车内的氧气浓度为21%,一氧化碳0ppm。接着,开启空调,关好车窗,放下车库转闸门。3分50秒的时候,检测仪就有了反应。车内的一氧化碳变成了1ppm,氧气浓度下降到了17.7%。22分55秒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上升到400多ppm,这时候其中一只小白鼠似乎已经不行了,待在角落一动不动;仅仅又过了几秒钟,第二只小白鼠也趴在角落不动了;剩下最后一只虽然还在活动,但动作和喝醉一样,三步一倒,还伴有抽搐。实验表明:1.在车库内怠速开空调,仅仅8分10秒时,一氧化碳浓度就到了8ppm,氧气浓度是17.4%。《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规定,公共场所的一氧化碳浓度必须低于10mg/m3,相当于8ppm,如果高于8ppm的话,就需要对该场所进行通风处理。如果仅仅维持这样的浓度,是不太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2. 19分23秒时,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上升至101ppm,氧气浓度下降至16.7%。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指的就是一氧化碳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浓度,它是判断人体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依据。如果长时间吸入100ppm的一氧化碳,人体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就会超过10%,导致昏迷。车震的危险是从20分钟左右时降临的。3.发动机怠速时,空燃比会有所下降。汽油浓度相对较高,不能充分燃烧,从而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4.排出来的一氧化碳弥散在车的周围 ,主要以后部为主。进入车内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外循环。如果开起空调外循环,外界的空气不停地往里抽。第二个途径是车的座位底下有一些通风口,这一部分当然不是有动力在抽,但是通过自然的对流也会往车里走。5.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曲线。从100ppm开始,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的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仅仅又过了2分钟,浓度突破了300ppm。由于车库内氧气被汽油燃烧持续消耗,而通过汽车尾气排放出的一氧化碳又源源不断,所以,某个时间节点后,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就会暴涨,危险系数成倍增长。当时间到了36分08秒的时候,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800ppm。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800ppm的时候,人虽然不会马上中毒身亡。但是,极有可能丧失意识,失去呼救或者自救的能力。而且,这时候,一氧化碳浓度又是指数性的增长,所以,我们可以认为800ppm是一氧化碳让人致死的浓度。也就是说,车库内,在开着空调的车里玩车震,只要半个小时左右,死亡危险就已经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只要发动机在运行着就会有尾气,尾气中就会有一氧化碳。如果尾气不及时散掉就会传入车内,如果开着空调+外循坏就更是作死的节奏。在空旷的地方没关系,如果在密闭空间(车库,地库等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即使不开外循坏尾气仍然会侵入车内,因为车辆毕竟不是完全密封的。综上:如果等人10来分钟内的还没太大关系,如果时间太长还是停车熄火找个K记,M记,P记等有空调的地方凉快凉快吧,实在不行去24小时ATM也行啊。毕竟长时间高负载怠速对发动机也不太好不是?
你也想学下木大叔?︿( ̄︶ ̄)︿
更新回答:有人回答现代车辆安装了三元催化,能够去除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所以不会造成中毒。这个答案基本概念没错,但漏掉了题中的条件∶“原地怠速”,所以和实际状况还是有很大分歧(@滕腾的实验数据已经可以清楚的说明这一点)。 原因就是三元催化的转化效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和空燃比息息相关。针对一氧化碳一种成分的净化而言,需要空燃比大于等于14.7(理论空燃比或稀空燃比)才能达到最大净化效率。 其实也很好理解:三元催化对一氧化碳的作用是使一氧化碳和尾气中的剩余氧气反应变成二氧化碳。如果空燃比浓(燃油多而氧气少),尾气中没有足够的氧气,三元催化自然也无法净化一氧化碳了。~~~~~~~~~分割线~~~~~~~~~ 目前最高赞答案回答基本正确,我再补充关键一点:原地怠速时发动机空燃比浓,导致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大大高于正常驾驶状态。概念解释: 空燃比: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下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和喷射的燃油的质量比。空燃比控制用途:汽车工作状况非常复杂,比如炎热/寒冷天气不同,加速/匀速的不同,爬坡/平地/下坡的不同。而在不同情况下对于发动机控制的目标也是不同的,比如有时需要更大扭矩,有时需要更经济省油或更环保等。为了达成这些不同目标,重要的控制途径之一就是空燃比控制。简单来说浓一些(燃油比重更多)的时候扭矩更大,但排放较差。稀一些的时候油耗更低但发动机扭矩较小。 而和大家感觉不同的是,怠速(车辆原地停车不踩油门)时空燃比为较浓空燃比(简单来说为了弥补发动机低转速时活塞对混合气吸入不足)。这种情况下燃油(碳氢化合物)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后燃油有剩余,继续同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这就导致怠速时更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其实长时间怠速不光增大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同时也会因为发动机空燃比长期过浓导致发动机积碳等其他不良影响。所以驾驶员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怠速。 手机码字不易,许多概念简化了,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继续深聊……
1、发动机关闭+空调内循环+空旷环境\小型车库=长时间可能会造成一定缺氧,实际问题可能不大2、发动机关闭+空调外循环+空旷环境\小型车库=长时间电池没电3、发动机打开+空调内循环+空旷环境=长时间可能会造成一定缺氧,实际问题可能不大4、发动机打开+空调外循环+空旷环境=没问题,耗油而已5、发动机打开+空调内循环+小型车库=长时间会造成尾气中毒6、发动机打开+空调外循环+小型车库=不久可能就会尾气中毒7、不开空调+室外烈日+小孩=数小时即可导致死亡以上~请指正!知友提醒:发动机关闭,很快你会发现空调是仅吹风,不制冷的哦~
买特斯拉就好了。特斯拉停下后,电机不转了,空调和车灯都能打开。
曾经半年每天在地下车库开着暖气睡觉的我现在想想,能活着还真是命大
停在室外,开外循环没事,内循环可能因为空气不新鲜而感到不适大型室内车库,一般都有通风,问题也不大小型室内车库,绝对作死,无论是否内外循环,无论车库开不开窗,都是作死。冬天要热车的话必须先开出车库
密封停车不熄火,车库中,开空调。屋子里的氧气被发动机烧啊烧,人就中毒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页&&1&&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楼&&
回复:4 &查看:5290 &
开空调车内有股发动机里的尾气味道,前面没车也有。。
财产: 430 爱卡币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共获得爱卡币
开空调车内有股发动机里的尾气味道,前面没车也有。。
如果这条回答帮助了你,请点击下面的按钮~
[每日热点]:
财产: 94855 爱卡币
来自: 天津市|天津市
已被选为最佳答案
如题,开了空调车内就有股汽车发动机尾气的味道,前面没车也一样,开了内循环马上气味少了很多,好很多,这个是什么问题 如果车底的排气管路没有渗漏,那就是你停在了下风口。
发动机冷态时,尾气排放都超标,所以你启动车子后,先别开空调或暖风,等起步行驶后,再开就没有尾气味儿了。
明白的越多,越寂寞......
[每日热点]:
财产: 430 爱卡币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需要换空调虑吗 去年刚换过 开的很少 市区开的多
[每日热点]:
财产: 874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共获得爱卡币
这个问题呢,我家的一款国产旧车有过这样的问题。问题是更换排气管时候,发动机排气部分和排气管连接的垫片损坏,漏气,导致尾气漏进发动机舱,然后空调外循环吸进车内。
当然也有可能是排气管有漏气点。小问题。检查一下就OK了。
[每日热点]:
财产: 94855 爱卡币
来自: 天津市|天津市
需要换空调虑吗 去年刚换过 开的很少 市区开的多 这个和空调滤芯没任何关系。
明白的越多,越寂寞......
[每日热点]:
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
1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_down').value)页楼
相关论坛:
2199 爱卡币
53 元99.00
299 元1280.00
已有 226 人申请车内开空调睡觉 小心被“毒气”熏|车内空调_科学探索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车内开空调睡觉 小心被“毒气”熏
  实验显示,使用内循环2小时,一氧化碳浓度上升,氧含量低于警戒线19.5%
  警惕被毒气熏
  {1}日,海口市府城高登西街一辆小车内惊现一具男尸,经现场勘查,发现死者横卧在驾驶室司机和副驾驶座位上,死亡时间近30个小时。后经警方调查,该男子是在密闭的车内长时间开着空调休息,导致死亡。 海口晚报
  {2}日,安徽一男青年在高速服务区休息时,靠在轿车驾驶室内打开空调睡觉,结果一睡不醒。经警方调查,该青年因吸入一氧化碳过多导致中毒,不幸身亡。 新安晚报
  “坐在车里睡个午觉,结果差点就拿过去了!”近日,市民夏先生开车送家人就医,在车内等候的夏先生一直开着空调怠速。睡了一个多小时后,“头昏沉沉的,还有些恶心。”夏先生说,他赶紧下车透气,这才有所缓解。“我应该就是中毒、缺氧了。”夏先生说。
  为什么在车里开空调睡觉这么危险?在西华大学汽车交通实验中心的指导下,借助专业气体检测仪,商报实验室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密闭的汽车内长时间使用空调,无论使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缺氧”都是一大风险。
  ■实验课题:密闭汽车内长时间使用空调(内外循环),车内氧气和一氧化碳含量变化等
  ■实验地点:红星路二段159号,室外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场
  ■实验时间:8月6日-7日
  ■实验工具:普通汽车三辆―――日产逍客,车龄3年;雪铁龙爱丽舍,车龄12年;大众捷达,车龄7年
  气体检测仪两部―――英思科M40 Pro多气体检测仪、英思科MX4多气体检测仪
  | 实验一 |
  开空调2小时 内循环氧气逐渐减少
  8月6日上午,实验在红星路二段展开。首先,新车在室外停车场使用内循环情况下,测试车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分别使用了两部不同型号的气体检测仪。英思科公司的工程师配合记者进行实验。测试前,工程师首先测试了停车场的本底值。两部测试仪都显示,此时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0(单位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而氧气体积含量为20.9%。
  发动汽车打开空调,选择内循环方式,风速调到2档,关闭车窗,车内温度很快凉爽。30分钟内,检测仪上的一氧化碳浓度始终保持0。
  然而,车内氧含量却在下降,几乎每10分钟下降0.15%。1小时后,车内氧含量下降到20.1%;2小时后,氧含量跌破19.5%警戒线,测试仪开始报警。根据《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国家标准,19.5%是缺氧危险作业氧气浓度。“若继续下去,车内氧含量还会下降,几个小时后,甚至危及生命。”工程师杨继贵表示,使用内循环长时间吹空调或在车内睡觉,确实有缺氧的危险。
  | 实验二 |
  室内、室外 一氧化碳浓度区别大
  打开日产逍客的全部车门,待车内外空气完全对流后,进行第二项实验―――使用外循环。
  同样将空调打开,风速调到2档,车门窗紧闭。一小时过后,检测仪上的一氧化碳浓度仍然保持0,而与内循环的方式相比,在外循环情况下,车内氧气含量只是略有下降,整整一个小时后,也只下降到20.7%。
  接下来,我们在雪铁龙爱丽舍上重复了上述实验。这辆车行驶里程已近40万公里,但在精细的日常保养下,车况尚佳。该车实验结果显示,没有故障的老车,长时间使用空调,车内空气情况与新车并无明显区别。
  随后,记者将实验地点换在地下车库,实验车辆还是车龄为12年的雪铁龙爱丽舍。在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PPM,而在开启外循环10分钟后,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就上升到了15PPM,数字的变化比在露天停车场时要明显得多。而在内循环的情况下,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并无明显变化。
  | 实验三 |
  空调出风口 朝上比朝下冷得快
  第三个实验,我们针对的是一个更为生活化也更为直观的说法: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让空调出风口往上吹,让车内冷热空气上下对流,能更有效降温。
  昨日下午,我们使用一辆大众捷达轿车进行了实验。为杜绝发动机转速对空调制冷效果的影响,在测试前,我们先发动汽车热车,待水温稳定后再熄火,打开所有车门通风,温度计最终稳定在34℃上。
  实验开始,我们先将所有空调出风口调至向上位置,发动汽车并开启空调,使用内循环,风速2档。5分钟后,放置在左后座上的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28℃,而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仪表台表面温度为27.9℃。
  我们关闭空调并熄火,打开所有车门,直至车内温度恢复至34℃,把空调出风口调至向下位置,重复实验。同样5分钟过后,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29℃;仪表台表面温度29.4℃。
  由此可见,让空调出风口往上吹,确实能够更有效降温。
  专家点评
  车辆密闭也易导致缺氧
  西华大学汽车交通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李跃平介绍说,怠速时,汽车容易产生一氧化碳。若在车库等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而车窗又关着,中毒机率就会增加。加上,氧气量本就不充足,流动性也不好,汽车排放的尾气很容易通过外循环进入车厢,从而导致中毒。
  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开内循环相对比较可取。内循环可把外部的进风切断,使车内空气反复循环。不过,实验结果也证明,若长时间使用内循环,则应经常开窗换气,否则易导致氧气减少,同样可能发生危险。
  小护士
  夏季开车,别这样开空调
  一、长时间怠速时开空调乘凉
  发动机长时间处于怠速运转状态,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进入车内后致乘客中毒。当车内温度适宜时,最好将空调和发动机都关闭一会儿,还能省油。
  二、内循环一开到底
  很多车主考虑到用外循环会让车内冷空气跑光,哪怕跑长途也会紧闭门窗内循环一开到底。其实,长时间使用内循环,易致乘客头晕缺氧。开空调刚时,最好先用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至内循环,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
  三、空调出风口对着自己吹
  一直让空调出风口对着自己吹,一是对身体不好,二是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造成空气不对流,更加闷热。应该让空调出风口往上吹,让车内冷热空气上下对流,才能有效降温。
  四、汽车发动后立即开空调
  很多车主一发动汽车就立刻启动空调降温,这样会增加发动机负荷,长此以往会损害发动机。应先把车门车窗打开,启动外循环,释放车内积聚的热气。
  五、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
  长时间吹太冷的空调,容易得肩周炎、关节炎、感冒等疾病。如果对着脸吹的时间长了,还有可能吹成面瘫。车内温度以25摄氏度左右为宜,如果车上有老人和小孩,最好不要超过27摄氏度。此外,还要兼顾车外的问题,一般车内外温差不超过5~6摄氏度。
  (桑田 范亚男 刘海韵)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隔壁空调的室外机就在我家窗户的的旁边,那么他一开空调,我如果开着窗户,室外机的灰尘会不会飞到我的屋内呢_百度知道
隔壁空调的室外机就在我家窗户的的旁边,那么他一开空调,我如果开着窗户,室外机的灰尘会不会飞到我的屋内呢
提问者采纳
空气中的粉尘可能会被吹进来如果是正对着的。更重要的是夏天的时候。你还是不开窗吧。以前装空调那师傅太坏了,让他把外机转个方向,或者和他友好的商量一下,那热风吹来更烦啊
不是正对着呢
不是正对着关系不大吧,邻里间相互理解下。如果有别的地方可放,他不会这样装吧。呵呵。
我是说室外机本身在外面就有很多的灰尘,每一次开机是不是都会把机子里的粉尘吹出来,你说会不会跑到我的房间里来呢‘谢谢了
不会每次开机都有的
你是不是说,长时间不用一开机会有许多灰尘,天天用就没有了呢,谢谢
天天用,灰都吹没了呢。空调蒸发器间隙很密,他前面吹风出来。后面回风进去,灰尘大多被粘在空调机上。很久不用,空调机外壳周围,风扇等地方的灰尘就积累多了。所以第一次用时会很多灰。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的耐心解答,好详细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汽车尾气利用--吸收式制冷空调 设计说明书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汽车尾气利用--吸收式制冷空调 设计说明书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茄吸进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