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在公寓楼屋顶被掀翻打人抢手机怎样定性

作为高校教师被人殴打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近闻某高校的一位著名哲学学者被同事殴打,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大家听说过有学者被人打的事情吗?都是什么原因?最后施暴者受到了怎样的惩罚?
按投票排序
更新:两位学者对此事看法徐友渔:陈伟:注:评论中已有人通过中大同学求证当事人,说这事是真的更新(据传甘阳被打事件最新官方资讯):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识教育部、博雅学院)原定日下午2:30在东南区241栋一楼会议室召开2015年度全院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会议。但在会议即将开始之际,本院教师李思涯突然冲到甘阳院长座位附近,不由分说即殴打甘院长,直至被强行拉开,而自始至终甘阳院长没有还手。在李思涯动手打人时,本院另一名教师谢肃当场开始散发与会议内容无关的材料,同时有非本院人员到现场进行拍摄。事发突然,我院办公人员立即向校保卫处报警,保卫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请当事人李思涯往保卫处询问情况,新港街派出所也已立案调查。学院有关人员送甘阳院长往医院检验治疗。同时,我院亦向学校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此事。但我院2015年度考核工作会议因此被迫取消。在场教职工目睹此事,极为震惊,强烈谴责人身暴力攻击之行为,此等行为完全违背了大学教师应有的师德和行为规范,相信并期待学校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此事,还大学校园以斯文,保教师人身之安全。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识教育部、博雅学院) 日原答案:传言中的甘阳被打事件事先声明:我也不能确定以下消息真实性,希望权威人士予以核实。
行啦都散了吧,我只是花式黑一发你科而已,谁叫你们天天发导弹打紫金港……两校日常相爱相杀(1/1)不过事情是真的有的,只是发生在一个小二本学校里面,主角也不是我,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原文—————————没被打过,打过老师。女朋友当时被导师纠缠,大约就是想让她当情人+免费劳动力吧,然后威胁不给毕业。我找到他以前带的研究生拿到了他的黑材料,就是在一个什么原子相关的研究上面学术造假啦……(兄弟我是学电的,不是很懂这个)拿着这个东西去揍了他一顿,他眼镜都碎了,乖乖写了保证书。材料我现在还留着。评论问我是什么学校……USTC看了一眼评论,好吧我解释一下,这个是中科大的英语缩写……(居然有人不知道?)
我辅导员有天晚上要我帮他到学校的沙坑“拿”点沙子放到他的沙袋里面,我很害怕,费了半个小时偷了三分之一沙袋就回去了。他还给了我很多我们学校发给学生的献血补品,就是麦片棒!现在忽然想起来他用沙袋是练拳击的恐怕。
多年以前,有俩长辈在系办吵架,其中一位拿起茶杯就丢过去了,另一位没有还手,被人拉开了。半年后,甩杯子那位有机会去美帝做访问学者,被甩的那位很专业地给美国大使馆写了封信,告知其有暴力倾向。拒签。
你是甘阳吧!
跑个题,谈一下如何殴打高校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解决殴打高校教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传统观点认为,知识分子打架是一种拿不上台面的行为,甚至有人会抛出“斯文扫地”、“做人最根本的尊严”、"不管怎么说,打人就是有错在先"之类似是而非的观点给被殴打者洗地。然而这些观点细究起来都站不住脚。诚然,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是不应该被殴打的;然而有少数高校教师,滥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公然剥削、压迫学生和低年资同事;更有极少数高校教师,利用自己微不足道但在某些角度能决定学生能否毕业的“权力”,大搞权色交易;还有某些高校教师道德缺失,上课用激光笔晃学生眼睛、在实验室楼道占用公共空间饲养小白鼠。对于此类高校教师,对其进行正面教育往往效果不彰。德国牧师、神学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说过,愚蠢是一种道德缺陷;“蠢人不可能靠教育来拯救。他所需要的是救赎,此外别无他法。”对此类道德缺失、荣辱观淡薄的高校教师进行适度殴打,正是一种救赎的方式。要记住,殴打高校教师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一定要科学殴打、文明殴打、理性殴打。殴打时,要遵循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才能做到无往不胜。一定不要因为报复、泄愤而殴打高校教师。有朋友举的例子非常好:大苦瓜勋贤写文章攻击辛老师,学生甲愤愤不平,把大苦瓜勋贤揍了,这样的话连辛老师都不敢给学生甲撑腰,而只能不得不声明反暴力。不要为了昨天的事情而使用暴力,要为了明天的事情而使用暴力。还要注意殴打的后果。这儿主要讲非法律后果,法律上的注意事项在后面说。对于无意在学术共同体谋职的人员,或在传统上更加重视实力而不是关系的学科从业的人员,殴打高校教师可谓无后顾之忧。如上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А·Н·柯尔莫哥洛夫就有殴打高校教师的习惯,连他博士研究生导师Н·Н·鲁金都被他殴打过,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由于其超强的学术实力,此类殴打行为并未产生任何后果。然而对于在诸如生物学或国内某些人文、社会学科之类具有“以贩养吸”特性的学科从业的人员来说,也许及时止损改行是比殴打高校教师更明智的选择。法律上的底线是一定不要造成轻微伤及以上的伤害,否则可能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而且打完之后如果警方介入,一定要积极主动赔偿、在警方调解下达成协议;否则即使未造成实质性伤害,警方也有权将打人者处以拘留和/或罚款的行政处罚。相关法律依据请参考《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第四十三条和《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二百九十三条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医鉴定标准。当然在殴打之后的私下调解或警方介入调解阶段,殴打者一定要使其诉求为被殴打的高校教师所深刻了解,并使其明白其挨打原因。否则打完了自己进去了,人家该干啥干啥,那就白打了。如果被殴打的高校教师曾有学术不端行为,那殴打起来更无后顾之忧。此类事例,偶有耳闻。然而必须要先掌握学术不端的确凿证据,使其意识到如果闹大,则其学术不端行为将会被天下周知。此类取证对理工科比较容易,对人文社会学科可能较难。另外,进行此类殴打也要注意不要突破法律底线,否则万一真造成伤害或死亡,或对方拉下脸皮,不在乎自己的学术不端行为被曝光的话,法律责任是逃不掉的。人都死了,“名声”也没什么卵用了。另外威胁他人人身安全是违法行为,所以在上面那个例子里,如果学生甲提前得知大苦瓜勋贤要写文章攻击辛老师,于是提前找大苦瓜勋贤谈话,声明如果他写文章攻击辛老师就会被揍的话,那么也可能被警方处以相应的处罚。这也属于“自己进去了,人家该干啥干啥”的范畴。殴打高校教师,还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现在这帮学者身体太弱,扇一耳光扇出脑溢血来,瘫痪在床三十年的护理费,你得出得起;或者至少得考虑到这种可能。如果除了以贩养吸的所谓“学术”之外没有别的谋生手段,那么受剥削并不值得同情。楼上回答中有匿名用户提供了教科书级的殴打方法,从目的、方法、手段、善后措施上说,都堪称典范。特附在下面(版权归原匿名作者所有):
我来讲一个985高校博导被打死的故事。日18:40-19:0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南京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志明教授遭受歹徒都晓元父子暴打,约19:50,在陈志明教授到达梅园派出所接受调解时突然倒地,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20:00死亡。犯罪嫌疑人都晓元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日被刑事拘留。但蹊跷的是,仅仅只过了7天,即日便在交了伍万元保证金后被取保候审,罪名也由立案时的“故意伤害罪”变更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犯罪嫌疑人都晓元“逍遥法外”120天之久,直到日才由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改变为执行逮捕。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正式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向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法院于日正式开庭公开审理此案。南京东南大学博导生导师陈志明被江苏省的九名法医“激动死”,即“过失致人死亡”,还是是“被故意伤害暴打致死”成为备受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2012年6月22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锁金法庭外,聚集了近3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原陈志明教授的学生、南京东南大学的各级领导、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他们在被法院以公开审判的法庭太小拒绝进入法院后情绪激动,纷纷拉起“请求法律公平正义”、“请求还原事实真相”、“严惩杀人犯都晓元”、“坚决反对杀人犯都一凡逍遥法外”等布标和受害人陈志明教授生前照片,希望公检法机关严惩犯罪嫌疑人都晓元。当日,南京东南大学博导生导师陈志明被都晓元“过失致人死亡”一案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都晓元父子暴打陈志明教授致人死亡后“逍遥法外”120天2011年9月30日18:40-19:00,都晓元在南京市太平北路122号东南大学宿舍区8幢201室岳母家吃过晚饭,准备驾驶轿车携其子返回自己家中。恰逢住在该宿舍区18幢1203室的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志明教授驾驶轿车回家拿东西,陈志明教授将轿车停在8幢与18幢的前方路口。都晓元为车辆让道问题与陈志明发生口角,继而发生打斗。打斗过程中,都晓元拳击陈志明头部、脚踹陈志明腹部,致陈志明口鼻当场出血。陈志明一方报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将双方带至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梅园新村派出所大厅。在大厅等候处理期间,陈志明突然栽倒在地,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案件发生后,犯罪嫌疑人都晓元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日被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刑事拘留。但蹊跷的是,仅仅只过了7天,即日便被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取保候审。顿时,这一事件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受害人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志明所在的东南大学师生通过各种形式纷纷表达不满和愤慨。直到日,经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批准逮捕,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才再次对犯罪嫌疑人都晓元执行逮捕,中间犯罪嫌疑人都晓元“逍遥法外”120天之久。2012年5月11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正式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向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法院于日正式开庭公开审理此案。东南大学博导生导师陈志明的死因被江苏省的窦国宴等九名法医鉴定为主要是因为“因纠纷后情绪激动,促发有病变的心脏骤停而死亡”?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显示,“经江苏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鉴定,陈志明存在高血压性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头面部(鼻根部)受外力作用等导致机体应急反应,促发有病变的心脏骤停而死亡。”这一认定,无非表明东南大学博导生导师陈志明的死因主要是因为陈志明教授原来就有心脏病,因被打“激动”,心脏病猝死,而犯罪嫌疑人都晓元父子暴打教授的行为仅仅只是诱发陈教授“激动”而已。庭审中控方向法庭出具的:1. 陈志明的东南大学教职工体检表记载:血压:0/90mmHg,0/80 mmHg, 0/90mmHg;X线胸透:2009年5月、2010年5月、2011年5月均为“心胸透视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2009年5月、2010年5月(一),2011年5月正常。2.苏公物鉴字【号《江苏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第2页“锯开颅骨,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隙均未见损伤和出血,左侧缘上回、角回见斑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范围8cm×4 右侧缘上回附近见斑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范围6cm×5cm”;第3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Ⅱ级”;第6页“冠状动脉左主干长2.5cm,左主干和右支局部管壁见粥样斑块沉积,局部狭窄为25%左右。”被害人妻子邵利对这一认定坚决不服。她认为陈志明一向身体很好,从来没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史,东南大学连续3年的身体检验资料证明陈志明多年体检未发现此类疾病,就在遇害4个月前的体检都正常。而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原因”一栏中清楚地写着“颅脑外伤”。被害人陈志明弟弟陈志宏还说,他两次在法医鉴定现场都看见陈志明头颅顶部有一肉眼可见的颅骨凹陷,没有记载和分析,要求对陈志明的死因重新鉴定。陈志明教授的家属始终对尸检报告存在一系列疑问:“尸检现场检出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颅内蛛网膜分别有8*4厘米和6*5厘米出血,头顶有接近拳头大小的血肿和皮下淤血;肋骨断6根,胸骨骨折。该伤情属什么类型伤情?”2011年11月14日第一次法医鉴定结论是“潜在性心脏病变”,而在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停尸房存放了130天后的日,陈志明的尸体怎么还会患上“高血压性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呢?“口鼻喷血而亡属颅内出血死亡症状还是心脏病死亡症状?”为什么陈志明在被打当场不“激动死”,而是到派出所坐在椅子上听候处理时却被“激动死”?“明显的外力致伤不是诱发陈志明死亡的原因,为什么检出了“情绪激动”等精神因素的诱发原因?”为什么承办都晓元过失致人死亡案的警察和法医都以外出办案为由拒绝出庭接受法庭质证?窦国宴法医在检察院的调查笔录上也确认,都晓元打在陈志明鼻子上的一拳也有可能导致其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什么还在法医鉴定书上写着是陈志明倒地形成?为什么在宁公玄鉴通字【号《鉴定结论通知书》上明明写着“如果你对该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提出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申请”,但是当我一再申请送到外省再次鉴定时,却口头告诉我,不可能,这已经是最终鉴定?陈志明教授的家属和部分师生始终怀疑尸检报告被行凶者家属一方利用社会关系人为操控,虽然发现了一些线索,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只盼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立案调查。陈志明教授被打时大喊:“我是教授,我不跟你们打!”网络上广泛流传着陈志明教授学生写下的一段文字,记载了陈志明教授被打后的情境: 2011年9月30日晚17::00点多,当陈老师跟学生们调试完刚到的仪器,从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驱车赶到四牌楼校区的家门口时,悲剧就开始了。从陈老师第一次打110至最后一次打110,间隔四十分钟。其间,很多人听到陈老师说“我是教授,我不跟你们打!”邻居钱教授(女)看到陈老师口、鼻中均有鲜血流出,拿出纸给陈老师擦,陈老师对钱教授说头晕,打人凶手则侮辱似的叫嚣“头晕就躺下来!”,当钱教授提出送陈老师去医院时,陈老师说“我要等警察来评理!”,并连续自言自语几次。从家中下来之后,师母邵老师看到“他们两个不知道手里拿了什么东西,对着(陈志明)头上捣来捣去,像拨浪鼓一样,使劲打,还用脚使劲踹他肚子……”,听到他们狂叫着“打的就是你!以后见一次打一次!”,她跑过去拉架,却被对方那个据说尚不满16岁还在上初中的孩子一拳打退回去几米远,倒在地上!警察到后,陈老师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自己开车到梅园新村派出所,在车上数次对师母说头晕,到派出所后口喷鲜血,倒在师母身上不省人事。最后尸检发现肋骨断了6根、胸骨断了2根!究竟是什么人如此嚣张?如此暴戾?如此心狠手辣?……陈老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者,如果他稍微跟对方对打几下,凭他的身高和体重,决不至于到这种程度。陈老师是一个相信人间有公义的人,否则也决不至于坚持要等警察来评理!据东南大学网站,陈志明教授,东南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个人经历则是:1996年获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教授,2009年聘为镇江市创新领军人才。研究方向则是:精细化学工程,材料化学工程, 生物质能源化学工程。据报道,陈志明教授是东南大学一名年富力强的科研骨干,得过多项国家级大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参与研发的纳米亲水铝箔覆材料制备与工业涂覆技术,使我国空调业的生产告别了需要进口防水防腐材料的历史。在研发过程中,陈志明还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是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打破了国外对该项技术领域的垄断。陈志明教授的突然离去,让东南大学倍感痛惜。陈志明教授生前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中国曾经出现过“躲猫猫死”、“口角死”,如今南京又出现“激动死”,广大网民禁不住诸多疑惑,不断发问:南京东南大学博导生导师陈志明为何会被江苏省的九名法医“激动死”?陈志明教授家属查询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后,认为凶手明显受到了袒护,因为两罪的罪责差异较大,同样是致人死亡,但法官根据不同定性判的判决结果也会大不相同,更为重要的是,只要被定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当时参与共同殴打陈志明的年满15周岁的都一凡也必须承担刑事责任。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陈志明教授家属委托的代理律师坚持认为,本案性质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性质,本案被告人的殴打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有直接因果关系;但鉴定结论“因纠纷后情绪激动,头面部(鼻根部)受外力作用等导致机体应急反应,促发有病变的心脏骤停而死亡”将影响案件定性;此外,法医鉴定中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事实仅认定为外力作用而不做成因分析,也直接影响案件定性;本案被告人的殴打行为并非是一般性殴打行为,而是一种致人死亡的伤害犯罪行为。陈志明的亲属以及陈志明家属聘请的律师与陈志明一样坚信“法律是公正的”!教授是被故意伤害暴打致死还是过失致人死亡成争议焦点2012年6月22日,南京东南大学博导生导师陈志明被都晓元“过失致人死亡”一案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但未对媒体公开开放,诸多媒体记者被挡在法庭外。庭审从上午9点30分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才休庭。庭审中,陈志明究竟是被故意伤害致死还是过失致人死亡成为控辩方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及其代理人争议焦点。辩方律师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及其代理人双方都对公诉机关质证的尸体检验报告提出了质疑。合议庭当场无法解释清楚。合议庭因此建议择日开庭,并将要求法医当庭作证。转自西祠胡同
李思涯老师跟我同年进入博雅学院。那时,学院办公楼还在马应彪堂。李老师的办公室就在马应彪堂进门的地方。我比较喜欢在学院的地下室自习,所以常常能看到他。有一次我们聊天,李老师说自己对先锋文学很有研究,我就说,我也喜欢啊。(我高中的时候就喜欢写小说自娱,常常模仿他们的写法。我一下子觉得找到知己了,想跟他敞开了聊。)他突然跟我说:“你看过先锋文学吗?”我被他这么一问,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我都说我喜欢了,怎么可能没看过呢?我说:“看过啊,XX和XX我都很喜欢。”李思涯老师问:“你能说出来他们的书名吗?”我一下懵了,怎么会有这种问题?当即跟他说了一长串我喜欢的书名,还说了中篇集里每个中篇的名字。然后我们就冷场了,他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我出了马应彪堂,觉得浑身不适,好像接受了一次面试一样。又有一次,他问我,有没有看过仓央嘉措。我说没有啊。他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那时我是个大一的小毛头,听不懂那些神采飞扬的话,但我相信他一定很有才华,他说的那些道理,虽然我听不出来逻辑,但一定很有道理。所以他的话,我都真真地刻在心里。那时他提到福柯的一个概念,我就把那个概念写在手上,去图书馆找福柯的书看。有一次,我捧着福柯那本书问李老师什么意思,他说我现在积累太少了,跟我讲也讲不明白,同时叫我去看阮籍和嵇康。他说,阮籍和嵇康最懂他,然后开始抱怨院长。可我那时候还想着福柯的事,又拿书里一些细节问他,他就神色匆匆地走开了。我很不识时务地追着他问,似乎搞得他很恼火。还有一次和李老师聊天,是关于论文的事。他很得意地跟我和同级的几个学生传授写论文的经验。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发表论文。他说,这些都是他这么多年做学术的心得,通通告诉了我们,好像给了我们很大的恩惠。他这番话,与我对博雅学院的想象真是天差地别。来博雅是为了求知,关发论文什么事呢?后来上了李老师的科幻电影与后现代的课、楚辞课。我就觉得在李老师那里学不到什么东西了。科幻电影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电影,看完电影讨论。李老师会说一些高明的后现代理论、佛学术语,会反复解释一些最简单的概念,说得你不但能背下他的话,还能背下他说到哪里会停顿,说到哪里会露出一个怎样的眼神。而一些我们真正困惑的概念,李老师就说:这个东西你们现在还没法明白,等以后读的书多了就懂了。因为上了他的一些课,我对博雅学院的感受很不好。那段时间我上了李思涯老师、李长春老师、谢肃老师的课,我不知道我学他们的课有什么意思,所以都是常常自己看书。有一次,李长春的课,他很严厉地批评了我,期末给了我倒数第一的成绩。我现在知道李长春的课其实很有意思,他在中大做了这么多年的讲师,但是他的学问和人格让我深深敬佩。李思涯也给了我倒数第一,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没有好好上他的课。谢肃的课我多少花了一点心思,不过最后也给了我倒数第一,让我觉得很诧异。幸好那学期有一些别的课,我的成绩是第一名,这么一平衡,才不至于太丢人。每学期结束,甘院长都会几个人几个人地找过去吃饭聊天。当时一个老师问,感觉博雅学院怎么样?我说,糟糕透了,来的时候你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培养大思想家,大学问家的地方,进来之后发现根本不是这样。我还透露了对李思涯老师的不满。甘院长非常生气,很重地责备了我。那段时间是我本科四年最灰心丧气的时期了。本以为博雅学院是一个世外桃源,没想到也是个追名逐利的地方。可是后来我才发现,学院里有太多好老师了。张卫红老师,陈探宇老师,吴宁老师,朱振宇老师,他们的学问做得很好,这还是其次,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学生的关爱,都是我们做人的榜样。上完李思涯的两门必修课后,我就没再听过他的课。每日跑到马应彪堂自习,路过他的办公室,他一定在玩CF游戏,常常激动地把鼠标摔出声响。他知道我以前也玩过,嘲笑我级别低,炫耀自己的枪法准。我又开始觉得他蛮可爱的。他的一言一行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穿着得体,生活不错,做自己喜欢做的学问,有一些游侠气质的人。尽管和他不是一路人,尽管很多人都认为他在吹牛,但我觉得他也许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他也常常跟别人讲,他做事情不图名利,洒洒落落,不会为了评职称这种事情做不喜欢的学术。后来我读了好久的书,才知道原来李老师的好多话都在吹牛,都说错了。他原来一直是在跟我炫耀。我觉得他很可怜。读了这么久的书,还在香港读了博士后,现在却要愁生计。我们这些读研的人,很多都和李老师一样啊,没有太多学术天赋,满怀理想和欲望,以后毕业出来了,生活一定很窘困,工资还不如快递小哥,我们应当设身处地地同情他。后来他做过一次关于牡丹亭的茶话会,讲的真的非常好,很有才华。总的来说李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有很多毛病,但也专注地做过一些事的人。我相信甘院长一定也是很心疼李老师的,外面都知道,甘院长的文风很犀利,讲起课来酣畅淋漓,刀刀见血,可是当过他学生的人才明白,他心里对我们是满满的爱。博雅学院毕业的这几级本科生,对甘阳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是“老爸”或者“老爹”。他是一个院长,但是却会批改每一个本科生的作业,他看你的报告可以知道你现在学业出了什么问题,会给你很多有帮助的建议;他把博雅每一个人的名字写在便条上,贴在墙上,天天看,这一个学生什么方面有天赋,那一个学生应该怎样培养;他连为每一个老师安排课代表和助教,都煞费苦心地去看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合不合适。我刚进入博雅学院时,甘老师给大家介绍谢老师,王老师,李老师。他说,他们都是河南人呀,谢老师的声音很好听啊!那种语气是对晚辈满满的疼爱。过去中大的宿舍条件不好,钻了老鼠,甘院长会为这个问题去跟学校沟通,不愿意让学生吃苦。谢老师自己住房有问题,甘院长都为他的住宿问题操了不少心。现在这个事情出来,我太震惊了。当时李老师打了院长,院长说,博雅学院是斯文之地。院长并不是像对待一个仇人一样跟李老师说这句话,李老师说,我见你一次打一次,他把院长当仇人。院长没有把他当仇人,他在告诉李老师,你在博雅学院呆了这么多年,本该被博雅的气息感染,做一个文雅的人。甘院长至此都是在教导李老师。我相信院长并不想报复李老师,他甚至希望李老师从这件事情中走出来,做一点正儿八经的学术,不要像现在这样吹牛,投机取巧,斯文扫地。我知道李老师在我们学院这些年里做了不少让大家非常愤慨的事情,很多人都向我抱怨过他的人品,他做过的一些奇葩的事情,但大家仍是把李老师当做同伴。(补充一点:虽然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是高级黑,但从博雅学院成立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将所有老师和同学当做同伴和家人看待,彼此之间有了多年的亲密感情,这是一般院系很难体会的。而李老师只是一个背离了家庭的成员,即使我们气愤,也是有修复关系余地的气愤。)我希望李老师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走出来。我想这些天,甘院长被袭击的事情,在网上已经成了大家抱怨社会不公正的一个契机。但这两天在学校里,李思涯老师和谢肃老师的日子一定是很难熬的,很多学生和年轻的老师在路上看到他,一定忍不住要打他的。甘院长为我们学院,为我们学校做了多大的贡献,多少人受到他的恩惠,所以李和谢的处境一定很窘迫。希望大家不要再对他俩落井下石了。如此谢老师和李老师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人生,他们的学术生涯才刚刚开始,而且各自都有一些独到之处,甘院长一定也是希望他们日后的人生可以一帆风顺的。————————本文作者:鉴于评论中有人觉得我在瞎编,做个声明。我是博雅第二届毕业生,目前在学院读研,学号.本人对此文负全责。文中对李老师多有冒犯,得罪了。回应评论中说作者是水军的质疑,带成绩说话。
过去一个客人是名校教员,经常和我唠叨他们那帮同事各种斗争,包括吵啊打啊,甚至因为男女关系闹到家里半夜打110,教授也是人,人性如此为人师表也就是在学生面前……哦不,课堂上而已
打人的人,不是脑子里有屎,就是他爸是李刚!前些天单位里一牛人,因为看不惯领导恶心的嘴脸。然后,打了领导一巴掌。我们都拍手称快,英雄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等等,事情才刚刚到了高潮。这位英雄,大家都懂得。直接被解除合同,工资全无,扭送公安机关。最后,还要赔偿精神损失费五千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是我的战争小公寓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