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比是5:3:10,要改善土壤,使其氮磷钾配比为2:1:12,应该施

转贴:五大因素影响化肥氮磷钾消费比例合理化
五大因素影响化肥氮磷钾消费比例合理化
化肥氮磷钾比例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特别是化肥生产部门,期望通过了解合理的氮磷钾比例来规划氮磷钾肥的生产。此外,氮磷钾比例也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比例合理,不仅有利于地力的发挥,而且能使农作物高产,为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创造好的条件。相反则会影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  
  发展中与发达国家化肥氮磷钾消费比例趋于一致  
  根据FAO资料分析,发展中国家化肥氮磷钾消费比例与发达国家正趋于一致。世界化肥磷钾消费比例总的趋势是在下降,N∶P2O5∶K2O从1961年的1∶0.94∶0.75到2002年的1∶0.40∶0.27,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从1994年至2002年平均为1∶0.40∶0.28;发达国家磷和钾的下降幅度更大,从1961年的1∶1.05∶0.88到2002年的1∶0.37∶0.36,而且还在持续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磷的比例是先降后升,并于90年代中期达到平衡0.4左右,而钾的比例在1997年以前一直在0.2以下波动,1997年开始上升到0.2以上,并保持缓慢的增长趋势。就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磷的比例基本一致,但钾的比例仍是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从发展趋势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比例趋向一致,即1∶0.35-0.4∶0.3。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不同国家有各自的氮磷钾养分消费比例,同一国家的不同作物之间的氮磷钾比例差异也很大,如林继雄对我国主要作物的养分配比进行研究,介绍了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瓜果作物需肥情况,指出这些作物所需适宜养分配比及其施肥技术随作物种类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各国要依据本身情况确定合理的氮磷钾消费比例,不能生搬硬套某国模式。  
  我国化肥氮磷钾的消费比例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与世界许多国家不同,我国化肥消费的磷钾比例一直在上升,20世纪60年代之前以氮肥为主,磷钾很少,到1993年磷的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到2003年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而钾的比例增长较慢,目前钾氮比仍然较低。  
  影响合理氮磷钾消费比例的因素  
  影响氮磷钾养分消费比例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作物种植业结构、作物产量、作物品质、氮磷钾养分特点、环境因素,这众多的因素决定了合理氮磷钾比例趋向。 
  种植业结构调整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蔬菜、瓜类和果树种植比例增加,提高了磷钾的消费比例。比如山东寿光以蔬菜生产为主,氮磷比达到1∶0.87,氮钾比为1∶0.37,栖霞以水果生产为主,氮磷比为1∶0.59,氮钾比为1∶0.30,磷钾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县(市)。研究山东、甘肃、福建和河北四个省主要作物2000年化肥投入情况也可以知道,在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种主要的粮食作物投入的磷钾的比例比较低,而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磷钾的比例投入较高。这说明种植结构的调整将影响氮磷钾消费比例,提高蔬菜、瓜类和果树种植比例会增加磷钾肥需求量和消费比例。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种植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果树、蔬菜、瓜类、桑等的面积逐渐加大。如1981年到2000年的20年间,我国果园面积增加了近5倍,桑园、瓜菜面积增加了2倍左右,由于这些经济作物产投比高,农民从以前的不施肥到现在多施肥,因此今后对于磷、钾的需求相对氮来说,作物需求比例会进一步加大。  
  作物高产需求  
  氮磷钾肥用量的快速增长会带来作物产量水平的同步增长,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由于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氮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在逐渐下降。据全国化肥试验网年在29个省(区)18种作物上完成的6000个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千克化肥养分平均可增产粮食9.4kg。而按年部分试验资料统计,现在氮磷钾肥效降低约20%,即目前每千克化肥氮磷钾养分平均可增产粮食7.5kg。对照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施用历史,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氮磷钾施用应由单纯扩大数量向氮磷钾养分平衡供应转变,作物高产要求合理的氮磷钾比例均衡供应。  
  彭建伟等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及氮用量对水稻光合特性、养分吸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配比(N、P2O5、K2O的质量比为206.3-105-180)和氮低量配比(N、P2O5、K2O的质量比为186.3-105-180)两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乳熟前、后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和对照相比,早稻增产幅度为8.2%-12.0%,晚稻增产幅度为3.7%-12.1%。张洪树等(2003)研究适宜施氮水平下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指出磷肥以中量施用水平(每公顷施用P2O5120kg)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未施磷、低量施用水平(每公顷用P2O548kg)增产30.82%、20.27%。钾肥对小麦的增产效应小于磷肥,只有在施用磷肥的基础上配施钾肥,才能使钾的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小麦全生育期氮磷钾施用比例1∶0.5∶0.5为最佳;汪森富等研究也表明,合理的氮磷钾配比能显著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和水稻产量。针对这些研究结果现在可得出,在氮磷钾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认识上,对氮磷钾养分平衡施用在作物高产中作用的评价最为一致。  
  品质改善需要  
  有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比单施氮肥籽粒中粗蛋白、粗脂肪和胶稠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和钾肥配施时,能使甜味增加,适口性好,商品价值高,所以氮磷钾配施可以协调土壤供肥和作物需肥的供求关系,使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结合,从而满足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各生长阶段对各种养分的需求,达到改善作物内在和外在品质的目的,提高农产品的商品性。  
  赵会杰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及其配比对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kg/hm2的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提高;在0-150kg/hm2的范围内,随着磷和钾的用量增加,也可使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提高,适当增加氮、磷、钾的用量均可明显改善小麦的品质,但当磷、钾用量过大时,品质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甚至有所下降。刘克礼也指出氮磷钾比例可影响春小麦的营养特性,合理氮磷钾施用比例才能提高小麦的品质。所以平衡施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均衡供给作物养分,才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另外有机肥料含有较多的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以缓解不合理施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现行的平衡施肥技术,就是在施有机肥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氮素营养,增强磷、钾与微量元素的合理配合的施肥措施。  
  氮磷钾养分特点  
  氮素活跃,不容易在土壤累积,因此对于氮肥来说需要经常施用。磷、钾施入土壤中后除被作物吸收外,主要在土壤累积,长期大量施用将逐渐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进而减少需求,磷钾需求比例要下降。因此针对氮磷钾养分元素要区别对待,对于氮素来说,要不断调控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对于磷钾来说考虑其肥料后效,注意其在土壤中的累积,防止造成过量。  
  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一定量的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质等,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促进生长,而且肥效长。尽管近年来我国有机肥的投入已明显减少,但有机肥在钾素供应上仍起主要作用,应予以足够重视。另在农家肥用量不足的情况下,秸秆还田已成为增加土壤有机物投入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是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影响;另外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全氮和全钾,特别是增钾作用十分明显。但是,有机粪尿肥磷养分比例一般高于作物吸收,长期使用也容易导致磷积累,例如,在猪粪中氮磷比为1.5∶1,而玉米生长需要的氮磷比为6∶1,这样过量的磷就会逐渐地积累,渗透到土壤中,所以长期施用有机肥则会降低磷的需求。 
  农业环境承载要求  
  施用氮磷钾肥也对农业环境造成影响,一方面,由于在氮、磷、钾肥投入上存在比例失调,重氮、轻磷、施钾少的现象,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到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另一方面,施于农田的化肥其营养成分氮、磷、钾等溶解于水中一部分随农田的水流入江河、海洋、湖泊或随水渗入地下水,使水中氮、磷的含量明显增加,使水的质量下降,造成水污染。  
  大量施用氮肥使土壤中的氮素积累不断提高,但真正起作用的肥效尚不到一半,特别是在蔬菜生产上,氮肥用量相当大,其结果是土壤钾的急剧消耗,作物生长不良,且有NO3-的积累,其次氮肥过量施用将引起土壤酸化,使土壤农业化学性质变劣,又可使土壤中病原菌数目增多和生活能力增强。另氮肥施于农田中经植物吸收后,硝酸根离子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后最终生成氨基酸类化合物,若生化反应受阻,硝酸根离子就积累在植物的根、叶等器官中,人畜食了这些植物的叶、茎和根就会引起亚硝酸根离子中毒。  
  过量施用磷肥,经作物吸收后残留在土壤中的磷也易于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所以长期施用磷肥会使镉在土壤中积累起来,对动植物造成危害。虽然钾通常不会直接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目前为止也尚未发现钾对河流或饮水水质有任何不利影响,但欧洲还是对饮水中的钾含量制定了限制标准,即饮水中的钾不应超过12mg/L。总之,在氮磷钾3种元素中,氮磷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因子,因此,许多国家对其用量加以限制,甚至制定最高施用限量,这也影响氮磷的数量和比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土壤氮磷钾分析仪技术说明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土壤氮磷钾分析仪技术说明书
上传于||文档简介
&&土​壤​氮​磷​钾​分​析​仪​技​术​说​明​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上传于||文档简介
&&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测定后的数据分析与讨论(讨论结论)
共找到 <font color="#FF 条 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测定后的数据分析与讨论(讨论结论)
土壤氮磷钾测试,土壤氮磷钾测试 土壤元素含量分析 土壤全,山东,青岛,市北
土壤氮磷钾分析仪,土壤氮磷钾分析仪TPY-8A的分析准确度,浙江,绍兴,诸暨
VBA在数据分析,VBA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广东,深圳,罗湖
全氮、全磷、全钾检测,土壤肥料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检测分析,广东,深圳,福田
土壤氮磷钾测定仪,标准型土壤氮磷钾有机质快速测定仪,河南,郑州,管城
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建设选址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山东,莱芜,莱城
土壤氮磷钾分析仪,供应土壤氮磷钾分析仪,四川,成都,成华
土壤氮磷钾分析仪,供应土壤氮磷钾分析仪,四川,成都,成华
土壤氮磷钾分析仪,土壤氮磷钾分析仪TPY-6A特点指标,浙江,绍兴,诸暨
测土配方施肥仪,土壤养分测试仪,土壤养分测定仪,土壤养分速测仪,土壤养分快速测试,土壤化肥检测仪,土壤化肥测试仪,土壤成分分析仪,土壤氮磷钾分析仪,土壤氮磷钾检测仪,测土配方施肥仪在工作中分为哪几步骤?,浙江,杭州,拱墅
土壤分析仪,供应土壤氮磷钾分析仪,四川,成都,成华
土壤分析仪,供应土壤氮磷钾分析仪,四川,成都,成华
土壤氮磷钾检测仪,土壤氮磷钾检测仪TPY-6PC使用的方法,浙江,绍兴,诸暨
土壤测试,碳酸盐分析,钾测试,全磷测试,供应土壤碳酸盐、钾、全磷、全氮检测,广东,深圳,福田
土壤养分检测仪,土壤肥料检测,测土施肥,土壤分析仪,土壤养分速测仪,氮磷钾的速测仪,化肥检测仪,土壤化验仪,北京有测土仪吗,北京的测土仪,土壤测试仪、土壤分析仪、土壤化验仪、,北京,北京,海淀
种植em菌,em菌,em菌种,用什么肥料可以改善土壤氮磷钾含量,河南,郑州,金水
石油,氮含量测定,石油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山东,青岛,四方
SQL,SQL Server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广东,深圳,罗湖
测土仪,土壤化肥检测仪,土壤成分分析仪,土壤元素检测仪,土壤氮磷钾检测仪,土壤测定仪,供应顺龙测土仪 测土施肥仪,北京,北京,海淀
土壤养分检测仪,土壤分析仪,测土仪器多少钱,土壤养分分析仪器,土肥仪,土壤肥料检测仪,测土施肥仪器,测土施肥仪,测土仪,土壤养分分析速测,TC-300北京测土仪,检测氮磷钾的仪器,北京,北京,海淀
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测定后的数据分析与讨论(讨论结论)供应分类导航
咨询培训认证相关类别
相关分类导航:土壤固体废弃物监测
主题:【第六届原创】常规方法与速测方法检测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对比性报告
浏览 |回复7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subo01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发表于: 14:50:41
维权声明:本文为subo01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常规方法与速测方法检测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对比性报告一、原理1.& & &
常规法:检测水解氮用的是碱解扩散滴定法,检测磷是用的钼锑抗比色法,检测钾是用的火焰光度法。2.& & &
速测法:检测水解氮用的是碱解酸吸收转化为铵态氮用的纳氏比色分光光度法,检测磷用的是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检测钾用的是四苯硼钠比浊法。二、实验所用仪器及主要器皿1.& & &
YN-2001土壤肥料速测仪2.& & &
火焰光度计3.&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 & &
微量滴定管5.& & &
扩散皿等三、主要操作步骤1.& & &
常规法检测水解氮的测定[参照《土壤分析技术规范》中7.2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常规法检测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参照GB12297-90《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常规法检测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参照《土壤分析技术规范》中9.3土壤速效钾的测定(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2.& & &
速测法采用的是联合浸提剂法浸提土壤中的有效磷和速效钾,通过浸提后分别加入相应的试剂后采用比色和比浊进行定量检测。其中水解氮的速测法是通过简单地蒸馏装置(本公司的专利产品)将土壤中的水解氮蒸馏出来后,经过酸吸收转化成铵态氮,通过纳氏比色来进行定量检测的。四、实验结果1.有效磷的对比常规方法是用0.5mol/LNaHCO3浸提后用钼锑抗试剂显色后,在分光光度计880nm处检测;而我们的是用联合浸提剂浸提后加入我公司有效磷试剂显色后在我们的YN-2001土壤肥料速测仪上检测的,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如下:样品编号12345678910常规(mg/Kg)2.911.378.456.096.793.363.632.721.90.63速测(mg/Kg)2.372.3616.1712.537.206.515.844.132.711.46两者相关性除去1号和5号土样两者测值(实际上两者的测值很相近)外,常规和速测还是有一定的很好的相关性的。2.速效钾的对比常规方法是用1.0mol/LNH4OAc浸提,浸提后用火焰光度计来检测;而我们用的是用联合浸提剂浸提后加入我们的速效钾试剂后在我们的YN-2001土壤肥料速测仪上检测的,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如下:样品编号12345678910常规(mg/Kg)375.8368.91281.91434.7300.3214.614673.9221.4156.2速测(mg/Kg)231229762.4874.6196.6193.2142.471.2151.8109.4两者相关性速效钾的常规检测和速测有很好的相关性。3.水解氮的对比常规方法是用碱解扩散滴定法来检测的,而我们是经过蒸馏、吸收转化为铵态氮加入我们的铵态氮试剂显色后在我们的YN-2001土壤肥料速测仪上检测的,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如下:样品12345678910速测(mg/Kg)15.4914.69179.0351.57.2813.6316.8410.4443.4913.63常规(mg/Kg)27.315.4154.7365.451.151.826.63.541.337.8两者相关性水解氮的速测值与常规值有较好的相关性。五、总结1.& & &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常规和速测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一般的指导施肥有重要意义;2.& & &
速测采用的是联合浸提,大大缩小了单独浸提的时间,速测检测一个土样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时间为四五十分钟(包括前处理的时间);而常规检测要单独浸提,所以检测一个土样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时间各自分别为四五十分钟;所以速测比常规检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3.& & &
水解氮的检测速测只需四五十分钟,而常规前处理的时间就要24个小时,所以速测检测时间才是常规检测时间的1/24。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绿洲 加 10 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原创!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1644370 jietielvname_zhw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速测方法测量的精确度方面与常规方法有差别吗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subo01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zhw(zhw) 发表:速测方法测量的精确度方面与常规方法有差别吗应该差别不大吧,这都是我们的比较成熟的方法,我没有做精确度方面的计算。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qingqing0212005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1626660 jietielvname_qingqing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支持支持中
天涯就是天地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tianyamzn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为什么不参加原创大赛?不错的东西。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subo01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天涯就是天地(tianyamzn) 发表:为什么不参加原创大赛?不错的东西。[/quot参加了呀。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v2832953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2832953 jietielvname_v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对于速效磷的测定,为什么速测法的结果偏高?而速效钾的测定,速测方法结果偏低?没看这个帖子的结果之前,认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应该接近,不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作者能给出一些解释吗?谢谢!另外,对于水解氮的测定,本人认为速测法可能不适合。作者您怎么看?谢谢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subo01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liulexian(v2832953) 发表:对于速效磷的测定,为什么速测法的结果偏高?而速效钾的测定,速测方法结果偏低?没看这个帖子的结果之前,认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应该接近,不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作者能给出一些解释吗?谢谢!另外,对于水解氮的测定,本人认为速测法可能不适合。作者您怎么看?谢谢磷的检测结果偏高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标准调值时,将标准调值本来该调48的而调值56;另一个仪器里面又加入了磷温度校正功能,避免了检测磷的时候浸提的温度影响。至于钾的检测受比浊法线性范围的影响比较大,100以下的检测不准确,误差大,好的线性段在300――1000mg/kg。至于水解氮,我不是学的资环专业的,我是半路出家。你认为速测法可能不合适,还请你发表以下看法,以便本人更好的学习和了解。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