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瓜不好用,就要用盗墓笔记电影西瓜下,那句话叫啥

宝典马基最终笔记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宝典马基最终笔记.doc
宝典马基最终笔记.doc
宝典马基最终笔记.doc
简介:本文档为《宝典马基最终笔记doc》,可适用于IT/计算机领域,主题内容包含宝典马基最终笔记终极笔记:马哲一、唯物论(个核心、大原理)个核心:物质、意识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92e0b05acf45c6977c3ffabd96d225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92e0b05acf45c6977c3ffabd96d2251_r.jpg&&&/figure&&p&【多图预警,流量党请先关注,有WIFI再看】&br&&/p&这是一份写给吃瓜群众的西方绘画找北指南。对,有西有北有南没有东,那就由我做这个东,请大家吃瓜。咱们一边吃一边唠嗑吧!&p&错过往期的吃瓜群众,请关注本专栏就可以阅读往期文章了~&br&&/p&&p&首先我对之前的文章该用顿号的地方用了逗号表示诚挚的歉意,因为我今天才学会怎么打顿号,来顿一下、、、、、、以后的文章就会有顿号了。&/p&&p&今天内容比较多,前言废话部分就省略了。&/p&&p&-------------------------------------------------------------&br&&/p&&p&&b&吃瓜群众曰:“素描是个什么玩意儿?总听说,但是也不太明白。”&/b&&/p&&p&素描,它是一个深深的坑……我再写十篇都写不完。在这里我不想像美术基础教材一样,一板一眼的讲给吃瓜群众们听,我只希望能简单解释一些观念上的问题,能够把大家对素描的理解,或者误解,给稍微按摩按摩,松动松动,如果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有一点点新的思考,我就算做了个好东了。&/p&&p&在咱们国家的语境里,素描的概念在不同人的观念里有着很大的差别。&/p&&p&在没有学过美术的吃瓜群众中,素描可能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a3f72dd3d622a44b9dd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a3f72dd3d622a44b9dd1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dhll.net/rea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zeze.com/thread-.html&/a&)&/p&&p&在美术考前班里刚刚开始学画画的艺考生同学眼中,素描可能是这样的:&/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1b732bf4d060abee76ecab4ebef4d73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1b732bf4d060abee76ecab4ebef4d73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ediatrics9.com/Article/wsxx/smzp/4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几何体素描作品&/a&)&br&&/p&&p&艺考生学了一段(可长可短的)时间之后,在他们眼中的素描可能是这样的:&/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1acde462834ceec315c3adb3ad0da3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1acde462834ceec315c3adb3ad0da38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jttour.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jttour.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素描头骨步骤/)&/p&&p&到了高考之前,艺考生眼中的素描可能是这样的:&/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fb205a487c4e8ad2b4d_b.jpg&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1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fb205a487c4e8ad2b4d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qdhll.net/rea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术高考素描头像优秀作品欣赏&/a&)&/p&&p&而这个时候,艺考生的吃瓜朋友亲戚知道他会画画,就想找他给自己画张画。他们心目中的素描可能是这样的:&/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a3d461d2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a3d461d21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growabrain.tumblr.com/post//todays-fetching-adoras-butterfly-illustratio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growabrain.tumblr.com/p&/span&&span class=&invisible&&ost//todays-fetching-adoras-butterfly-illustratio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考上美院之后,一二年级学霸画出来的素描留校作业可能是这样的:&/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ab9a30ef197dae899f246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5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ab9a30ef197dae899f246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uadaoshuishu.lofter.com/post/1d06de94_6dd12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喻红大卫-花盗睡鼠&/a&)&/p&&p&进了美院,过了基础部之后就有非常多的不同了,请到这个连接里看一看,看完再回来继续&/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toutiao.com/p/17fCbDW.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太牛了!全国九大美院素描大比拼,你会为谁点赞?&/a&&/p&&p&这里插播一段。由于我国国情,有一个特殊的素描画种,叫做炭精画。我的家乡广东把它叫做炭像,说白了就是如果家里有人逝世了,要画个炭像,在家里供起来以表追思。老一辈人有的一生也没有留下多少照片,这个炭像对后人就非常地有意义。&br&&/p&&p&比如像这样的:&/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41fddde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41fddde2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59bvr9u.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画像师晁岱良_贾云峰&/a&,原文里并没有提到转载需授权之类的信息,于是我就用了,如果有什么问题请立刻告知我)&/p&&p&有的吃瓜群众可能会觉得我很不靠谱,怎么说素描先说到这个了。请你耐心听我再说说。&/p&&p&正因为炭像和死亡这件事情有某种联系,它对许多人,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伯伯老奶奶们来说,是一个比较禁忌的事情。在我们年轻一辈人看起来可能觉得他们迷信,但是在他们的眼里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p&&p&我爸是摄影师,以前外出采风,特别在一些相对民风淳朴的地区的时候,会碰上很多觉得摄影会把人的灵魂勾走的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觉得很好笑,但在我们还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年代,很多小孩子还是在我爸的手里第一次看见了照相机。同样的,在我刚学画的时候,外出写生经常会遇上状况。不知道现在的艺术生是不是这样的,反正当时出去画个速写,要画人的时候经常是偷偷摸摸地画,装着写作业或者看书之类的,有时还戴着个墨镜隐藏目光方向,就是尽量不能让被画的人发现你在画他。&/p&&p&然而总是会有好奇的吃瓜群众发现你在画画,就围在你身边看,看看你的画,又看看被画的人,这样就很容易被目标发现。如果在一些村子里之类的地方,看的人跟被画的那个认识,还会招呼目标过来看。被画的人大多数都比较好奇,想看看你画他画成了什么模样,于是你就要摊开本子给人家看。这一看,有的人觉得挺好,挺开心,从没被画过今儿也算得了个新鲜事。有的人就不高兴了,不高兴的分两种,一种是觉得你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另一种就是觉得你怎么给他画了个炭精像,真是晦气到家了!&/p&&p&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画一位老人家,背后来了一个人看,看着看着就嚷嚷起来,原来被画那人是她老伴儿,结果俩人非常极其生气,大声斥责我不应该给他画炭像,这是在诅咒他快死,太不吉利之类的。我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大家的逻辑不一样是吧。最后没办法当着两人面把画擦了然后撕了,瞅了个空赶紧抽身逃跑。&/p&&p&说这么个事情,是想说明素描这个东西在咱们国家人眼里,认知是有极大偏差的。艺术生知道素描速写是什么,但是不要忘了有很多人民群众是没有听说过素描速写这种词语的,更不要说知道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即使知道,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中唯一见过&b&算得上素描的画&/b&就是炭像。大家不要觉得我是夸大了,如果你去过一些信息不发达地区的偏远小地方并且留意一下,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p&&br&言归正传,上面我们已经看了五花八门的素描,加上你如果之前有看到过的一些素描作品,我们得知素描其实是没有办法给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的。吃瓜群众的观念里有一种素描,艺术生观念里又有一种素描,也就是说&b&素描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认知有极大偏差&/b&,那么我国&b&艺术生&/b&的认知和西方绘画中的认知是否就没有偏差呢?&p&如果你是我国培养出来的艺术生,你或许会听说过,&b&我国的素描教育体系是向前苏联看齐的&/b&。所谓的向前苏联看齐,潜台词就是说我们的素描学习方向是向神圣不可侵犯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看齐的。比如下面这本书的题目,在艺术生的眼里分明就是四个大字,《素描圣经》。&/p&&p&我们刚刚看了一堆有好有坏的素描,现在来洗洗眼定定惊,看几张标准的俄罗斯学院派素描:&/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e89b53d8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e89b53d89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ndulgy.com/post/fBaUiKBfn2/repin-state-academic-institute-portrait-draw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pin State Academic Institute &Portrait Drawing& (Chinese)
Repin State Academic Institute&/a&)&/p&&p&最最最典型的&b&俄罗斯学院派素描&/b&,也就是国内艺术生学习素描的最高典范,长这个样子:&/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ccaaabc50e77fee039ba_b.jpg& data-rawwidth=&2612& data-rawheight=&3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ccaaabc50e77fee039ba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usings-on-art.org/repin-his-early-wor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pin
His Early Work&/a&)&/p&&p&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d6ab4e4069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d6ab4e40695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pinterest.com/pin/39133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interest.com/pin/46809&/span&&span class=&invisible&&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对于国内艺术生来说,这样的俄罗斯学院派素描基本上就是我们在美院里学习的最完美的范本。用专业术语来说,这种素描叫做“&b&全因素素描&/b&”,或者“全调素描”。&/p&&p&全因素素描,顾名思义就是在画面里表现出了客观对象的全部因素:结构,动态,空间,光影,甚至颜色等。吃瓜群众就会问了,哪里有颜色啊?不是黑白的吗?我们可以回过头看看上面那张双男人体素描,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白色是画纸本身的颜色,再对比着这块白色,看看人物皮肤和头发的颜色,你是不是能从这种黑白的关系中&b&感觉&/b&出颜色?&/p&&p&我个人喜欢“全因素素描”这个叫法多于“全调素描”,就是因为前者强调了“全部因素”,后者仅强调了“调子”。&b&调子&/b&,是一个美术专业名词,它指的不是音乐里的CDEFABC等调,而是指素描里的黑白关系。&/p&&p&那么调子是怎么实现的呢?看起来一片一片的调子,就是由一排一排的线组成的,这种画一排一排的线的方法叫做“&b&排线&/b&”。&/p&&p&下图的前两条,就是学院派素描标准的排线。第一种的线是平行的,第二种是交叉的。(后两条的技法在学院派素描种一般不使用)&/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b96ba516caa327aded4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b96ba516caa327aded4a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ashionaptitude.com/art-and-craft-classes/workshop-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kshop 1 - NIFT|NID|SOFT|PEARL|SRISHTI Coaching Classes and Study Material&/a&)&/p&&p&前面几期我们简单了解了轮廓线和边线,现在我们讲的排线,跟前两种的“线”不是一个意思。轮廓线和边线是我们视觉感知到的线,排线的线是实在画出来的线,是一种技法。&/p&&p&&b&排线的目的&/b&,最表层的是通过调子表现物体颜色的深浅和质感;进一步地又可以通过线组成的面,表现物体的空间和体积;再深层的是通过面的种种暗示,表现出物体的内在结构。&/p&&p&虽然是用排线的手法,但是我们在前苏联学院派素描里面,反而是很难看到线的。我们看到的,是排线组成的一个个面。换而言之,&b&线被藏起来了&/b&。为什么线被藏起来了?请吃瓜群众回顾一下我们之前讲过的几个知识点:写实绘画是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的幻觉,轮廓线和边线是我们能感知到,但在三维空间不实际存在的线。&/p&&p&既然轮廓线和边线在三维空间不存在,那么存在的是什么?是轮廓线和边线之内的&b&形体&/b&。这里的形体不是舞蹈所说的形体,而是&b&形状和体积&/b&。&/p&&p&&b&前苏联学院派素描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形体,弱化边线,用形体去暗示边线。&/b&&/p&&p&下面再看一次这张画,由于我们还是在讲线,所以还是先从线的角度去欣赏一下。形体可以先感受,以后再讲。&/p&&p&请把你的视线想象成一支铅笔,在人体的外轮廓线上兜一圈,特别是画面右边的手臂到大腿的轮廓线:&br&&/p&&p&你是否能看到一根线?你是否能感知到一条线?&/p&&p&这条感知到的线,你是否感觉它是附着在形体之上的?&/p&&p&&b&对比&/b&:&/p&&p&画面左边从肋骨到小腹的边线,和画面左边大腿的边线,它们哪条强,哪条弱?这种强弱,是否能让你感知到空间的前后?&/p&&br&&p&画面右边的手臂左右两条边线,它们哪条强,哪条弱?这种强弱,是否能让你感觉到手臂肌肉的力量强弱?(摸摸自己的手臂感觉一下哪边硬哪边软)&/p&&p&画面左边的手和右边的手,在完整的程度上有何不同?完整的程度如何影响了空间的前后关系?&/p&&p&左右两条腿共计四条边线,它们都是腿上的线,但各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是否能暗示出各种因素的不同?&/p&&p&用这种对比的方法,你还能找出哪些有意思的线条对比?&/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ccaaabc50e77fee039ba_b.jpg& data-rawwidth=&2612& data-rawheight=&3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ccaaabc50e77fee039ba_r.jpg&&&/figure&&br&&p&&b&总结&/b&一下,前苏联学院派素描的典型是全因素素描,使用排线上调子的手法来表现客观对象的全部因素,但是它又是强调形体而把线隐藏起来的一种素描。&br&&/p&&p&经历了我国前苏联学院派素描的洗礼,艺术生面对其他欧洲素描的时候,就会显得一脸懵逼。因为我们虽然学习的范本是这种全因素素描,但是由于国情(对,又是国情),我们并没有完全地接受这种把线藏起来的设定。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我国传统艺术&b&国画&/b&对用线非常登峰造极,&b&用线去表现形体&/b&这种完全反过来的造型方法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二是我们国家引进西方艺术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了&b&素描和速写&/b&这两种分类,导致很多人都有一个概念:素描就是慢慢磨调子,速写就是快速用线画。&/p&&p&实际上素描和速写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是国内的这个分类直接导致艺术生在看到欧洲古典素描的时候会有种三观崩坏的感觉。&/p&&p&&b&又有调子又有独立的快速线条,算素描还是算速写?&/b&&br&&/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449cdc1fa6aec6c3f2cccc2_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449cdc1fa6aec6c3f2cccc2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rtistdaily.com/blogs/drawing/drawing-basics-learning-the-lesson-of-line-draw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rawing Basics: Learning the Lesson of Line Drawing&/a&)&/p&&p&&b&头是素描,衣服是速写?&/b&&/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92e0b05acf45c6977c3ffabd96d225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92e0b05acf45c6977c3ffabd96d2251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rttattler.com/archiverembrand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chiverembrandt&/a&)&/p&&p&&b&速写以上,素描未满?&/b&&/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d6a9403f7fdf5bf3c75c772e0337a99_b.jpg& data-rawwidth=&903& data-rawheight=&9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d6a9403f7fdf5bf3c75c772e0337a99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chawedrosin.wordpress.com//ingres-pencil-drawing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chawedrosin.wordpress.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ingres-pencil-drawing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于是很多时候,当老师叫艺术生去看、去临摹欧洲大师素描的时候,大部分人是满头黑人问号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绕开这个“算什么”的问题。&/p&&p&素描是什么,速写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p&&p&这篇已经写了挺久的,本来以为本篇可以写完,结果素描果然很坑,这个问题就留到下回分解了。敬请关注!可以关注我这个号,也可以关注专栏,没有公众号,良心吧?&/p&&p&错过往期的吃瓜群众,请关注本专栏就可以阅读往期文章了~&br&&/p&&p&谢绝转载!工作忙恕不回私信,请善用评论!&br&&/p&&p&----------------------------------------------&/p&&p&课后作业:&/p&&p&&b&推荐书籍&/b&&/p&&p&陆陆续续有吃瓜群众表示想要我推荐一下入门的书籍。我已经在国外定居很久没有回国了,所以现在市面上有什么书籍我不清楚。但在我读过有限的书里,我还是重点推荐两本大砖头:&/p&&p&&b&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b&,每一个负责任的内行人士都会推荐给吃瓜群众的入门书。这本书是三观极为正确的必读书,保证吃瓜群众不会跑歪。虽然题目是艺术的故事,但它绝不是某某聊绘画之类胡扯的艺术八卦,而是严谨而通俗的正史。建议吃瓜群众通读,艺术生要精读。就是注意一下因为它是正史,有些东西历史上存在感不够别的强的,篇幅就不会太大(比如新古典主义和拉斐尔前派等我个人喜欢的东西),这时候请记得本系列开篇时说的顺藤摸瓜之法,自己再去探索。&/p&&p&(我不知道这书现在国内有什么版本,但一定就是这么大部头的才对,如果很薄的应该就买错了。千万别买成作者是房龙的那本。)&/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3e496fc3048cfe134bb8ee1ba701071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p&艾柯《美的历史》,这本没有上面那本那么正经,装帧精美,图片质量高,湾湾人翻译得挺优美的,非常适合作为睡前读物或者休闲阅读。比较起上面那本艺术史,这本可以说是美学史,跟上面那本对照阅读,会有极大的提高。&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32d53bf0445a6cec85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32d53bf0445a6cec852_r.jpg&&&/figure&艺术入门就看这两本,应该就可以了。但请各位吃瓜群众记得,艺术是一门极其综合的学科,很多看似无关的文学、哲学作品都可能对艺术欣赏带来启发,所以有机会的话(特别是在校的艺术生),大家可以多多通读西方文学和哲学,说不定哪天就触类旁通灵光一闪了。好,谢谢大家支持,别忘了点赞!&/p&
【多图预警,流量党请先关注,有WIFI再看】 这是一份写给吃瓜群众的西方绘画找北指南。对,有西有北有南没有东,那就由我做这个东,请大家吃瓜。咱们一边吃一边唠嗑吧!错过往期的吃瓜群众,请关注本专栏就可以阅读往期文章了~ 首先我对之前的文章该用顿号…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abbd60b9c58_b.jpg& data-rawwidth=&831& data-rawheight=&5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abbd60b9c58_r.jpg&&&/figure&&p&【多图预警,流量党请先关注,有WIFI再看】&br&&/p&这是一份写给吃瓜群众的西方绘画找北指南。对,有西有北有南没有东,那就由我做这个东,请大家吃瓜。咱们一边吃一边唠嗑吧!&p&错过往期的吃瓜群众,请关注本专栏就可以阅读往期文章了~&/p&&p&本期和上期其实本来是一篇,后来实在觉得内容太多就斩成了两期。写完这期之后我应该会稍微休息个一周左右,因为!模拟人生4出了新的资料片!我要去玩游戏!哈哈哈但是我仍然会在脑子里酝酿好下一期,争取尽快跟大家见面的!&/p&&p&上回我们开始接触到素描和速写这两个概念,这两个词到底是指什么?虽然在艺术生的学习过程中,这两个东西属于不同的科目,甚至考试也要分别考,但是它们之间真的有很大的差别吗?差别在哪里?吃瓜群众如何去判断一张画是素描还是速写,甚至说,这个判断是否有必要?&br&&/p&&p&&b&吃瓜群众曰:“全因素素描,画的都是什么因素?”&/b&&br&&/p&&p&我们在上期着重看了几张全因素素描,全因素素描可以说是“最典型的素描”,因为它力求摹仿出绘画对象的&b&所有&/b&因素。在绘画(素描也好油画也好)里,所有因素指的是什么?我自己做了个非常大概的分类供吃瓜群众参考了解(终于能用上顿号了囧):&/p&&p&&b&客观因素:&/b&&/p&&p&物体的外部环境:光影&/p&&p&物体的外在表层:颜色、质感、个体特征&/p&&p&物体的空间属性:前后、比例、体积、透视&/p&&p&物体的运动属性:静止、动态&/p&&p&物体的内在属性:内部结构、内在精神气质&/p&&p&(我们一直说的摹仿是在摹仿什么?大概就是以上的东西。)&/p&&p&&b&主观因素:&/b&&/p&&p&绘画者的视角:看对象的角度、选取对象的范围、决定画面的焦点等&/p&&p&绘画者的理解:(暂略)&/p&&p&绘画者的再现:(暂略)&/p&&br&&p&以上的每一条,都能引申出一大串小的分支因素。&/p&&p&比如说,光影:光是以什么角度投下的?这个角度的光造成了什么样的阴影形状?光的边界和影的边界在哪里?光造成的物体亮部里面是否有更亮的地方?……&/p&&p&颜色:颜色是物体固有的还是受到外界影响的?从亮部到暗部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自然光和人造光对颜色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人体血流集中的部位皮肤颜色和其他部位比较有什么变化?……&/p&&p&内部结构:骨头是什么样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是什么样的?肌肉哪里厚哪里薄?肌肉的厚薄如何影响皮肤的外观?肌肉在放松状态和紧张状态有什么形状的变化?关节在人体运动的时候如何影响形体?……&br&&/p&&p&吃瓜群众可以从上面的一堆问题中大概窥见,全因素素描是一件多么坑爹的事情。而且不要忘记了,这么难搞的一个个问题,在全因素素描里仅仅是用“线组成面”这一个手段解决的。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手段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p&&p&还记得前面讲过的“&b&线是一种记号&/b&”的结论吗?&b&不论是素描或速写,其本质就是用记号去标记对象的各种因素。&/b&&/p&&p&用这张画作为例子,你能感受到画家都标记了什么吗?&/p&&p&仅仅用单独的几根线,就可以标记出物体的边缘,比如帽子;&/p&&p&用排线,就可以标记出物体的光影,比如额头和帽子交接处的排线;&/p&&p&用排线,还可以标记处物体的内在结构,比如画面左边脸和头发交界处,排线标记了脸部的咬肌结构(同时反衬出颧骨)&/p&&p&用排线组成的面,就可以标记出物体的颜色,比如嘴唇,虽然画面是黑白的,你是否也能感觉到那似乎是粉嫩粉嫩的嘴唇颜色?&/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1c58b6af221dbb12de3cc_b.jp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10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1c58b6af221dbb12de3cc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risties.com/features/Old-Master-Drawings-Collecting-Guide-7455-1.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llecting Guide: Old Master Drawings&/a&)&/p&&p&既然素描和速写就是用线去做标记,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素描和速写是&b&图示性&/b&的。什么是图示性?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份对客观对象的&b&说明书,&/b&或者说&b&示意图&/b&。举个例子,你问我最近的麦当劳怎么走,我可以跟你说,你出了门往左拐直走几百米过马路右转第三个路口。我也可以画个示意图。你画示意图的这个过程,就是你&b&把自身的理解通过图示传达给别人&/b&。你可以画寥寥几笔画几个简单的图形线条,也可以画出几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关键之处,还可以把从出门到麦当劳中间的种种因素全画出来。&/p&&p&明白了图示这个观念,会极大地帮助我们对素描速写的理解。&/p&&p&比如艺术生最常犯的一个事情就是喜欢画明暗调子,追求画面看起来很“素描”,画面效果猛一看挺好,结果老师说你没理解。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理解调子附在形体上,形体附在结构上,结构反过来影响调子。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但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你没有理解素描的图示性。如果理解不到位,你对各种因素的标记就不能到位,就像你不知道怎么去麦当劳你就不可能把地图画对。你虽然也可以画出来一个像模像样的地图,看起来跟正确的地图差不多,但是你的标记是错误的,你的传达必然就错误。所以有时候老师宁愿你画得老实,画得笨拙,宁愿你画得不那么“好看”,只要求你理解,就是这个原因。&/p&&p&所以要让观众理解图示,首要的条件是你自己得理解。&/p&&p&你理解到位了,几根线就能说明问题,比如这个鼻子和头发:&/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d7c107c288a0bae31b9fd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d7c107c288a0bae31b9fd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nxiaodong333.blog.163.com/blog/stat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素描速写】尼古拉·菲钦头像素描作品欣赏【26P】&/a&)&/p&&p&你如果糊里糊涂,就知道画调子的话,就算把线用铅笔画得黑出反光那也是没讲清楚,同样是头发和鼻子,这个跟上面的比较一下,什么是理解什么是不理解,很清楚。&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f48bd7bbc7f74ca8e5929401eec8bf9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f48bd7bbc7f74ca8e5929401eec8bf9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ingxingsumiao.sokutu.com/tupia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è? 1/4 AE?&/a&)&/p&&p&因此可以说素描和速写,它的功能就是研究分析各种因素,在研究过程中理解,并将这种理解传达给观众。这种分析和理解在传统意义上的目的,是&b&为下一步的油画做准备&/b&。&/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35580ddeb5ce9669928ae_b.jpg& data-rawwidth=&1107& data-rawheight=&16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35580ddeb5ce9669928ae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pinterest.com/pin/29147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interest.com/pin/41278&/span&&span class=&invisible&&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ef33eaa1b8d9d40ec29df6_b.jpg& data-rawwidth=&722&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ef33eaa1b8d9d40ec29df6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tapletonkearns.blogspot.com/2011/03/ingres-drawing-in-his-painting.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tapletonkearns.blogspot.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2011/03/ingres-drawing-in-his-painting.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为什么素描和速写很多时候都被称为习作?它就像是你把数学题写在卷子上之前的草稿纸,&b&是一个准备步骤&/b&。这个定位,决定了&b&素描和速写在欧洲传统艺术的地位是次于油画的&/b&。这又是一个大话题,暂不展开,吃瓜群众只要记得这个结论就可以了。&/p&&p&&b&吃瓜群众曰:“你说了半天,到底素描和速写有什么不同?”&/b&&/p&&p&上一期我们讲到,素描和速写这个分类,算是我国引进西方艺术时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欧洲的传统艺术对此并没有特别严格的分类,更不像现在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这样是两个独立的学科。&/p&&p&因为莫名其妙地分了科,就出现了种种&b&人为的&/b&区分,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观点:&/p&&p&素描主要画调子,速写主要画动态(这一点是很多艺术生的迷思);&br&&/p&&p&素描主要画石膏像、静物和人像,速写主要画人和场景(又是一个因为国情课程设置导致的迷思);&/p&&p&素描是用了很长时间的,速写是短时快速的;&/p&&p&素描重视形体,速写重视线条;&/p&&p&素描是用铅笔或者炭笔,速写可以用更多种多样的材料;&/p&&p&素描是黑白灰或者有限的几种土系颜色画的,速写则可以用更多的颜色;&/p&&p&素描是整体的理性的,速写是局部的感性的;&/p&&p&……&/p&&p&再比如我随便搜了一个艺术考试网站给初学者做的介绍:&/p&&p&&i&“在西方绘画中,速写是素描的一个分支,两者享有相同的知识结构和作画体系,其实同根生。而在我国现在的美术考试中,素描与速写是两种明确分开的不同概念。&/i&&/p&&p&&i&速写  顾名思义,……时间较短、表现方式灵活,重在表现人物的动态、……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速写是素描的基础。&/i&&/p&&p&&i&素描  广义的素描包括速写。狭义的素描,指时间较长、表现光影效果、透视和虚实现象、表现物体的结构这样的单色绘画。……&/i&&/p&&p&&i&区别  速写和素描的区别主要在于概括性的表达。速写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应该是高度概括的;而素描则是有的放矢,对于重点的部分要进行细致的描绘,概括性远不及速写。”&/i&&/p&&p&&i&(&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zyikao.com/1433.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jzyikao.com/1433.html&/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i&&/p&&br&&p&以上种种此类言论,不能说完全不对,但都有局限。可怕的是,这种人为的区分经常出现在各种西方绘画入门技法书籍里,从一开始就把祖国的花苗带跑了,再加上前苏联素描和中国传统国画的两面观念夹击,素描和速写分家的观念就牢牢植入了,过了一段时间回头看欧洲传统素描,就出现了上期所说的一脸懵逼。&/p&&p&对于素描和速写的英文翻译更是黑人问号,由于国外并没有像我国一样的分科,Drawing和Sketch的概念也不是人人能分清楚。一开始的时候有些人可能觉得Drawing这个词看起来很儿戏,毕竟小孩子的画也叫Drawing,不如Sketch听起来专业,于是就把素描翻译成Sketch。久而久之这个翻译也是深入人心,害我等留洋人士初来乍到要买Sketch paper,店员说我们没有,你要买个Sketch book吗……&/p&&br&&p&素描和速写的概念,跟Drawing和Sketch的概念不完全一样。像上文说的小孩子的画可以叫Drawing,古典大师的作品也可以叫Drawing,你能把儿童画叫做素描吗?好像不行;Sketch可以是设计草图,你能把设计草图叫速写吗?好像也不能。其实就英文来说,这两个词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程度,Drawing就是比较完整的,Sketch就是比较潦草的。所以我们在国内分科这个语境下说的话,素描算是Drawing,速写算是Sketch。&/p&&p&回顾一下本文前半部分的内容,我们提到了&b&种种因素,线的标记作用,素描速写的图示性,作为准备步骤的功能,以及素描速写区分的人为性&/b&。虽然实际上并没有区分的必要,然而如果硬要分的话,&b&算素描还是算速写,在于标记的因素的多少,以及对这些因素的研究程度&/b&。&/p&&p&像这张,主要标记了视觉中心、人物动态、颜色这几个因素,且每一个因素的程度都不算很深入。视觉中心刻画得很深入吗?没有,但是标记清楚了;颜色画了很多吗?没有,只是标记出了大概的黑白布置。作为一个准备步骤,画家觉得把该研究的问题研究清楚了就停下笔来,因素比较少,研究程度不深,姑且可以算速写。&/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c9f46cc7fac55e13e537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c9f46cc7fac55e13e537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pinterest.com/pin/72046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interest.com/pin/53128&/span&&span class=&invisible&&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这一张,研究的因素多了,研究的程度也深了,主体人物部分研究的因素有:动态、结构、光影、体积、前后关系等,而且每一个因素的研究都较为深入,所以这个主体人物姑且可以算素描。而右边画的这个膝关节的研究,就基本上只研究了一个因素:结构,那么这一小块姑且可以算作速写,同理还有左下角的脚部结构研究。&/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2a4df930d2bf3d81eacc_b.jpg& data-rawwidth=&1034&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2a4df930d2bf3d81eacc_r.jpg&&&/figure&(图片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lassicalpulse.blogspot.com/2013/06/michelangelo-figure-drawings-part-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lassicalpulse.blogspot.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2013/06/michelangelo-figure-drawings-part-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请注意我用的都是“姑且可以算作”,因为这是没有办法完美定义的,素描和速写的区分是我国特殊国情,如果你用英文来搜索的话,上面几张统统都是Drawing。所以,我也只能从素描速写图示性和历史功能的角度,来为吃瓜群众做这个区分。但是是否区分素描速写,我个人认为对于吃瓜群众来说没有太大必要,了解一下即可,不影响我们去欣赏;而对于艺术生来说,从标记和因素的角度去理解,更有利于素描和速写的学习,对自己在干什么,画这张画有什么意义有更清晰的认识。&/p&&p&这期就到这里啦,算是把素描速写的概念交待了一下,告一段落!下一期应该会讲到光影明暗。请继续资瓷我!没有公众号,想收到更新,或者补看往期文章,请关注这个号或者关注专栏,如果觉得有用请点赞!我最近看到了一大波只关注不点赞的吃瓜群众!你们下次没有瓜,哼!&/p&&p&-------------------------------------&/p&&p&课后作业:&/p&&p&下面是上一期和本期出现的两幅画,请各位用比较的方法,重点观察:&/p&&p&两幅画在手臂的处理上,有何差异?有何共同点?&/p&&p&大腿的四条边线,有何差异?有何共同点?&/p&&p&两幅画是两种不同的人物动态,但它们给你的感觉是否有一些相似?有哪些因素相似?(构图、视觉中心、力量……)&br&&/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ccaaabc50e77fee039ba_b.jpg& data-rawwidth=&2612& data-rawheight=&3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ccaaabc50e77fee039b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2a4df930d2bf3d81eacc_b.jpg& data-rawwidth=&1034&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2a4df930d2bf3d81eacc_r.jpg&&&/figure&最后,你是否已经通过这几篇文章的简单介绍,逐渐能摆脱看画先看“像不像”的迷思?是否开始觉得你不需要通过知道艺术家是谁,作品叫什么名字来入门欣赏艺术作品?是否明白为什么就算知道了某画家割了左耳还是右耳、某画家的情妇是朋友的老婆这类艺术八卦,对于你如何欣赏作品毫无营养?&/p&&p&如果你开始若有所思,我的文章就值得了,谢谢!&/p&&p&谢绝转载!工作忙恕不回私信,请善用评论!&br&&/p&&p&(题图来源:&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ayandgluckman.co.uk/oldmasterdialogu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ld Master Dialogues&/a&)&/p&
【多图预警,流量党请先关注,有WIFI再看】 这是一份写给吃瓜群众的西方绘画找北指南。对,有西有北有南没有东,那就由我做这个东,请大家吃瓜。咱们一边吃一边唠嗑吧!错过往期的吃瓜群众,请关注本专栏就可以阅读往期文章了~本期和上期其实本来是一篇,后…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c7ded6b2e6ccf0db4217fb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c7ded6b2e6ccf0db4217fb_r.jpg&&&/figure&1.&br&360网盘关闭后,我的一个朋友就受到了影响,最近他忙着把收藏的大量盗版电子书转移到别的网盘上。&br&&br&这些电子书是他过去陆续收集到的,有数百本之多,堪比一个小型图书馆。书都是与他兴趣有点关系的,比如推理小说、《盗墓笔记》等一些畅销小说、《从0到1》这类经管互联网创业类的、《拖延心理学》这些提高自我的,还有些文史哲和名人传记。&br&&br&过去,当他偶尔发现盗版书论坛时,他就会疯狂下载,下载时他能感受到脑袋热了起来,那感觉就像意外捡到钱了一样。&br&&br&之所以我能理解他,是因为每个老网民好像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感叹过互联网造福人类。&br&&br&兴奋一方面因为不花钱占了便宜。另一方面,知识的海市蜃楼刺激到他了,给了他一种幻觉,仿佛下载了这些书自己就能一本本去看完,变得更睿智,他仿佛看到不远处的自己因为有了这些书会更加的成功。&br&&br&其实如果身处图书馆,我也会有那种下载盗版书一般的兴奋,这些书也不花钱可以看。关键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囤积,囤再多的书不看有什么用呢?&br&&br&大部分下载的书下了就下了,几乎就没有被看过。那个朋友过去到现在一直就在囤积的过程中无法自拔。&br&&br&没时间看总是借口。&br&&br&与下载这种省时省力即刻可见结果的事相比,读书和学习多费劲啊。&br&&br&&br&2.&br&有的人囤电子书,有的人囤英语、考研、公务员考试材料,有的人是下电影,有的人是下喜马拉雅FM上面的音频。我们碰到资源池时的心态就是:不管是否能真用得上,先下下来再说。&br&&br&每个人都有囤积的倾向,只是轻重不同、占有的东西种类不同而已。人类亿万年的进化在人性中种下了一个为未来做储备的基因,可是现在是丰饶富裕的物质社会,我们的大脑还是拐不过弯来,以致于断舍离都是反本性的,需要刻意修炼。&br&&br&我们在刷微博、刷朋友圈、刷知乎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把看着不错的文章点收藏,囤积下来。我看了下自己的微博收藏,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发了一万七千多条,收藏了一万五千多条,吓了一跳,平均每天收藏7条!这些虽然不花钱,但是花费了巨大的时间,收藏的都没怎么再看过。&br&&br&当初收藏时想,这个可能会有点用,留着以后再看。可下一次再拿起手机,刷的还是最新的消息,旧闻哪有新东西有趣刺激呢?&br&&br&这不就是狗熊掰玉米,一边走、一边丢吗?&br&&br&停留在囤积资料这一步,往往有巨大的幻觉,让人自满,觉得学习有巨大的进展,把物理占有误认为是在学习的进度条中完成了一大半。可实际上连1%都不到,“剩下的很简单啊,一页页翻就可以了,这么简单随时可以做。”&br&&br&可随时,就是根本没有时间,任何时间都不配!&br&&br&我们更是高估自己,觉得需要用时可以回来再看。&br&&br&需要用时可以去电子书店买正版,第一时间下来看,去解决问题,比到处收集还快,还省时间。可问题依然是,需要用时你真的会看囤积的东西吗?会想的起来自己有什么吗?&br&&br&下的多了,肯定会忘记有什么。我正版书都出现过前后买两次买重了的问题。&br&&br&&br&3.&br&学习是苦的,一点都不爽。下完了资料,囤积癖患者到学习时就能拖延就拖延。&br&&br&学习不单有输入,还要有输出才能说完成整个学习过程。&br&&br&可占有,下载和收藏,甚至都称不上输入。有收藏癖的人甚至都没有对内容看过一遍,仅凭标题和简介,快速判断对自己有用就收藏了。&br&&br&止步于收藏或简单看一遍,你的收获将寥寥无几。&br&&br&不要相信自己接下来会有时间回过头来整理,3分钟能搞定的当时就该搞定。&br&&br&不要相信自己的幻觉,认为都理解了就等于学会了。无法用自己的话总结复述出来就别指望它能留存在脑中。&br&&br&输出要求做笔记、要求不断地在生活中去思考以及去实践和感受。&br&&br&不光是读书要记读书笔记,看过的好文章也要总结作者的意思,配上相关的资料来读透,比如在知乎上搜搜相关问答看一看。一个概念,要从多个角度去全方位转着圈地看,从前后左右上下正反面,构建一个知识网去看,才能真正理解透彻。我们都会有幻觉,读单一一篇文章时能理解,但实际上离开了那个语境根本就不会用,甚至大多数时候记都记不住。&br&&br&除非你能做到输入和输出,否则自己的幻觉不可信。&br&&br&&br&4.&br&如果你翻看朋友圈收藏的文章,仔细整理一遍的话,会发现所收藏的东西是可以分成几大类的。在知乎上,也许你是建了几个文件夹来收藏,在微博上,也许你打了tag。总之,是可以分成几个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大类。你肯定都有自己的词汇来描述这些分类。&br&&br&而收集的这些文章,如果读一遍,会发现有很多重合的地方。&br&&br&谈论心理学的可能会反复提到童年经历、原生家庭和弗洛伊德等等,谈论自我成长的可能会反复提到时间管理、自控力、拖延症、情商等等。而这些散落的信息,一篇篇文章,看得多了就会发现,它们是源自少数基本经典的书籍。那些开创这个学派的著作中,早就谈及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看到的还觉得异常新鲜,打开了视野的这些事。&br&&br&看这些碎片不可避免地在反复浪费时间,只有收藏就是在浪费时间,肤浅地看一遍没有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也是在浪费时间。如果有输出,把内容吸收了,寻着线索去溯源找它的源头,找到相关的知识网络,那么你就不用再收藏和看很多垃圾文章了,一篇下来,扫一下是不是看过的理论,哪些是新东西看看即可。&br&&br&但如果没有深入看进去哪怕一篇文章,一本书,结果还是对重复的新东西感到很新鲜,继续收藏。&br&&br&真正的好方法,还是去看那几本“源头性的经典书”。看完了这些,所有的文章在书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都是补充性的知识。&br&&br&定期处理收藏囤积的信息,养成习惯。比如按周来处理囤积物。定期给自己学习时间,来看书、听音频,看TED视频。&br&&br&&br&5.&br&囤积的欲望来自我们害怕缺乏和错过,源于我们内心的不踏实,囤积最终给我们安全感。&br&&br&日常生活中,父母那一代人很多都会囤积大量没用的东西舍不得丢掉,家里到处都满当当的。他们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穷怕了,也养成了思维习惯,什么都留下。哪怕是你的衣服都还要留着也许你的孩子还能穿,能有一堵墙那么厚的90年代电视和超薄液晶互联网电视一起放在家里,更别提环保袋和鞋盒子了。&br&&br&那也就是一种感觉上踏实了,安全了,可是当囤积多了之后,它又会溢出,反过来给你造成压力。 你凝视着深渊,深渊最后也凝视着你。&br&&br&一堆破烂在自己家里,眼里不都是自己所喜欢的,其实扔掉就能改变这一切,让你的生活品质变得更好。&br&&br&不能心动的衣服再也不会穿了,值得纪念的校服拍张照片存起来,丢掉也没关系。你怀念的是那段时光,那个自己,没有了衣服,有图片依然可以纪念,不影响。&br&&br&数字世界也如此,虽然它们不占地方,但是大量囤积毕竟花了时间专门收集,如果不看则会焦虑,怀疑那个傻傻的自己为何做那么多无用功搞出一堆废墟来,任何一本都没有动力再拿起来看,进而转变成对自己愤怒的攻击,“你这个没用的东西”!&br&&br&如果不用真正有益的知识、每天一点点的进步充实自己,对抗焦虑,那心底还是空虚的。囤积的欲望还会愈发驱动你囤积更多的东西,补充你的安全感。&br&&br&曾国藩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当下做好当下的就够用了,将来不缺那一点提前囤积的准备。&br&&br&&br&&br&&p&*&/p&&p&&strong&相关主题荐书:&/strong&&/p&&p&《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断舍离》,这两本书主要是讲怎么整理你的生活居所,进而获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操作性强,如果你要学习整理房间和生活,可以从这两本书入手。断舍离的理念就是后者这本同名书作者山下英子提出的。&/p&&br&&p&*********************************&/p&&p&&b&本专栏在微信上也有公众号了:北极光阅读(微信搜索:kanbeijiguang),之后可以在微信上方便看到更新推送了。&/b&&/p&&p&&b&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到你,还请点个赞支持下,也欢迎留言讨论。&br&另外,记得关注这个&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gaoxiaodushu& class=&internal&&专栏&/a&以及&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changfan& class=&internal&&作者周昶帆的知乎&/a&,第一时间接收有趣话题的更新。&/b&&/p&
1. 360网盘关闭后,我的一个朋友就受到了影响,最近他忙着把收藏的大量盗版电子书转移到别的网盘上。 这些电子书是他过去陆续收集到的,有数百本之多,堪比一个小型图书馆。书都是与他兴趣有点关系的,比如推理小说、《盗墓笔记》等一些畅销小说、《从0到1…
&p&日更新&br&根据最近的一些私信补充以下几点:&br&1.学高数对高中数学有用吗?&br&个人觉得没用吧,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可能对于解题有一点点的帮助,比如塞瓦啊行列式啊洛必达啊啥的,所以不建议为了压轴题而去学高数。如果真的想接触这些比较黑科技的知识点的话,还不如去看看《数学那玩意儿》这本书。&/p&&p&2.该怎么做笔记?&br&我的建议是优势科目可以随便记怎么记快怎么记有针对性就怎么记吧,然后其它科目就尽可能地规范有条理一些。&br&我记化学生物那些不算优势的学科都是拿个本子然后把最侧边四分之一的区域折起来,平常记笔记的时候那一块就留白,然后有什么要注意的或者是批注那些就用蓝笔写在那四分之一的区域,复习的时候时间多就看所有的,时间不够就只看蓝笔的那四分之一的区域。&/p&&p&3.应不应该学数学竞赛?&br&因为去年高一的时候学校不准高一参加复赛所以我也不知道复赛得奖到底是什么情况,由于今年要出国了所以数竞也基本上放弃了吧,不过可以说下自己的一些感觉:&br&高中数学竞赛和初中数学竞赛不同初中数学竞赛至少对于中考难题是有帮助的,高中的帮助可能就只有一试中有些帮助然后就是思维的提升了。如果是为了升学而学的话,放弃吧,五大学科竞赛中数学应该算最难的吧,没有兴趣根本不可能坚持下去,高中数竞对课内又基本无帮助而且现在又只有冬令营可以保送了,为了功利去学的话不划算;如果是真心喜欢数学而搞竞赛的话,还是要考虑好是想走纯竞赛这条路还是自主招生。如果纯竞赛的话其它几科势必会受影响的,自主招生这条路的话就更要注意分配时间了。反正要学的话,初升高那个暑假就把高中数学学完,然后刷浙大一试那本书,然后二试啥的还是靠积累吧(无复赛经验,故不多加阐述)。&/p&&p&4.时间该如何分配?&br&多放点时间在最好的和最差的科目上吧,让最好的科目尽量多拉分,最差的科目尽量少拖分。&br&5.如果高一上没学好,现在高一下怎么办?&br&这里先说说课改后高中数学的一个特点(按人教A版来说)&br&高一一般都是学必修五本书,各本书之间关联也不大(除了必修一是基础,其它几本基本上可以说没有关联),而课改强调的是螺旋式上升,在必修学完后才通过选修来拔高。&br&这样的话有几个好处也同时有坏处,好处便是如果你这本书没学好那也不要紧下本书和这本书的关系不大的可以说是崭新的开始。坏处就是不能一步到位,比如一般都应该学完函数就学导数吧,新课标偏偏不这样,中间硬塞了两个学期来缓冲。&br&所以如果你上学期学的不好,那也没关系,就重点放在现在学的新知识上,再用周末去回顾原来没学好的那些知识。千万不要为了补原来的而放弃现在的。&br&P.S.如果你已经高二了,发现选修中学的一些东西的基础没打好的话,就建议用几天时间返回高一学的必修中去再看看,还是那个例子,比如导数吃力就回去看必修一的函数。&br&---------------------------------------------------------------------------------分界线,以下为原回答。&/p&&p&作为一名从小到大一直靠数学拉分,上高中前自学完高中数学,高一上个月刚考完的数竞初赛满分的高一狗,斗胆来回答回答这个问题吧。&/p&&p&现在有一个朋友的数学稍稍有点不好,于是我也想帮帮他,发现有这几个问题可能会造成数学不太好,希望也能从这几个问题当中找到如何学好数学吧:&/p&&p&①他还是很聪明的吧,跟他讲题的时候他也总能发现一些我自己原来没发现的问题或者是更好的方法,但他做题时却总是不能把逻辑整理清楚,这里建议一个最好的办法是&b&倒推&/b&。比如这道题是让你求一个什么东西(这里记为A),你就想想求这个东西(A)需要用什么(这里记为B)。然后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求出B,而又要用什么(这里记为C)求B呢?又用什么(这里记为D)求C呢?就这样一直写下去(建议可以直接在题目上用向上的箭头一个一个标出,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697d1eed8e0f74208daf93db89b2876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697d1eed8e0f74208daf93db89b2876_r.png&&&/figure&&p&&br&&/p&&p&(纯手打,转图请注明来源)&/p&&p&这个办法的好处是能&u&理清你的思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得到需要的东西&/u&。&/p&&p&②上课不要总是听老师讲这道题应该怎么做,有一次我拿我记的笔记和他记的笔记做对比,他记的全是完整的过程却没有一点旁批,而我一点过程都没记只记了&b&思路&/b&(我是按①②③这种序号来记录步骤顺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在学立体几何三垂直定理,如果要记这种题的笔记就应该这样:①阐明何为何的投影 ②应用三垂直)&/p&&p&这样做的好处&u&第一个是节约时间,让自己有更多时间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记笔记,第二个是可以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怎么做&/u&(这点详见序号③)&/p&&p&③也就是第②点的结尾的那个问题,我们应该&b&多想想why而不是how&/b&。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b&&i&一题一解<<一题多解<<多题一解&/i&&/b&。做题最低的境界是一道题一种解法,上升一个层次后就是一道题能有多种解法,而最高的境界自然就是所有的题目可以用一种解法完成,这也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而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b&多想想为什么&/b&,只有你理解到了为什么这样做,你才能在看到不同题目时知道该怎么做。这里推荐买本解析很详尽的练习册,对照答案一步一步地想为什么要这样做。&/p&&p&④&b&自主学习&/b&!这一点也很重要。初中时我们数学老师曾对我们说&b&永远不要跟着老师走,要老师跟着我们走&/b&。有时间的话尽量往后学吧,到时候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就等于又学了一遍也会有更多的收获,而且这样做能&u&把被动变为主动&/u&,更加增进了学习效率。最后我们都这样做,最后的结果时初二时我们一个班霸占了整个初中部数竞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二。&/p&&p&⑤这点可以视作对上一点的补充,上课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听,特别是到了高中,要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可能都不同吧,有的人上课听课的时候做别的事听课就听不进去,有的人是写作业的时候听课不光作业能写完课也听进去了,反正我的经验是如果纯听课就会睡着,只有一边写作业一边听课脑袋才会思考起来……这个因人而异吧,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p&&p&⑥数学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b&做题&/b&(也不要太多了,适量即可)。高一刚入学时班主任对我们说高中就是学A做B考C,你学完过后看到作业可能真的没有办法下手,但你硬着头皮做几道题后就会越做越有感觉。就我个人而言很反对题海战术,但有些时候不做题是不行的。这里有个例子:初二的时候因为旁边是物理课代表就可以不收我的物理作业,刚开始我还要抄物理作业,到了最后抄都懒得抄了直接不做。刚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到了后来……加上正在学力学 整个物理就崩了,考试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那次区统考只考了80多(满分120)(其实这80多还有很多是机的hhh),初三因为直升考试要考物理,就觉得不行了,当时找老师要了一本练习册 中考总复习的,然后就拿着刷了一个月,不管上什么课都不听,只是刷那本物理,然后那学期期末区统考就117了……所以&u&刷题不是万能的,不刷题是万万不能的&/u&。&/p&&p&⑦这一点是从数竞群上看来的,也觉得很有用。遇到一道很难很难的题,不要只看答案,也不要只抄答案,而要&b&看一步,默写一步&/b&。抄写和默写的区别是很大的。试试你就知道了。另外做题的时候切忌不要做一道看一道答案,全部做完了再看答案,要保持一个连续性、流畅性。这对考试时的时间把握有很大的作用。还有做作业的时候要计时,不然没有效率(至少对于我这么懒的人来说是的…)&/p&&p&⑦别问我为什么两个⑦……说好只写七点的233&b&不要死记公式,记住最基础的定义就好了&/b&。任何公式都是可以靠推导的(当然也能推倒嘿嘿嘿),在你一次又一次推公式的过程中也会对这个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p&&p&⑦再来个⑦233觉得自己最庆幸的是有一个能处处讨论数学的班级,初中时我们经常一节课就讲一两道题,经常老师讲完一种办法就会有另一个同学马上站起来再说一个办法,然后又会有别的同学站起来说,到最后你会发现你收获了很多很多不同的思路,你自己的想法也能在与别人的切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觉得跟别的同学讲题是一种负担,真的你会从给别人讲题中收获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也许没有我同桌我也不会想到很多有趣的方法吧233【为毛真心感觉其实她的能力要比我强呢(雾&/p&&p&======================================================================&/p&&p&最后再推荐几本书吧(按难度进阶排序)【无利益相关】(网图,侵删)&/p&&p&1.《53》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53神书,建议直接买那本高考数学B版(文科就买文数,理科买理数)。这本书用途很广,除了应付高考,也被称作数竞入门第一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b33dd8f068275fdd738e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r&&/p&&p&2.《高考必刷题》这套书的难度要比53大得多,适用于用53B版做题时发现哪个板块没学好就用这套书里相应的专题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0d7a93c05cdc0b57c97b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0d7a93c05cdc0b57c97bf8_r.jpg&&&/figure&&p&&br&&/p&&p&3.《新编中学数学解题方法全书》这套书就要比上面量套书再高一个难度了。不过这套书有些东西太冷门了内容太杂看完所耗时间太长。&/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9fef3421edf3e664728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figure&&p&&br&&/p&&p&4.《浙大优学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一试)》,高考层面一试就够了,专题讲座那些不需要。这本书能刷得动就刷吧,有点偏竞赛了,不过针对高考压轴题还是挺有用的。【其实这本书如果真的刷下来了……数竞一试考100+的水平也差不多有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334d261a14a3ed249c52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7& data-rawheight=&4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7&&&/figure&&p&&br&&/p&&p&5.《更高更妙的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这个难度和上面那个差不多吧,偏自主招生了,对于想突破高考压轴题以及想自招的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据说物理的高妙是物竞必刷书?足以说明这本书的难度了…然而我的智商学不了物理啊。。orz好像蔡神(蔡子星)当初还编过一本《更矮更妙的物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d624ac6f7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d624ac6f7a_r.jpg&&&/figure&&p&【以上五本书的难度大约是:高考、高考、高考压轴、高考压轴+自招+联赛一试、高考压轴+自招+联赛一试】还是那句话,不要题海战术,但要适量地做题!&/p&&p&大概就以上几点了,还望各路大神赐教。&/p&&p&数学是很美丽的,只是需要你去发现。&/p&
日更新 根据最近的一些私信补充以下几点: 1.学高数对高中数学有用吗? 个人觉得没用吧,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可能对于解题有一点点的帮助,比如塞瓦啊行列式啊洛必达啊啥的,所以不建议为了压轴题而去学高数。如果真的想接触这些比较黑科技的知识…
&p&看了很多答案,不同角度,不同见解,感觉都非常好。我也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写写我的看法。&/p&&p&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u&大家耐心看完下面的行为原理,再去看看各个答案,应该大致知道各位大神的建议为什么是在这样的,为什么能够有效,甚至在原理的基础上生成自己的办法。&/u&&/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2df08a29cca01cbe60e51cb0d11bca0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2df08a29cca01cbe60e51cb0d11bca0_r.jpg&&&/figure&&p&(图片来源见水印)&/p&&p&行动跟不上大脑,是有生理和心理解释的。我大概说几点。&/p&&p&1&b&.大脑的保护机制&/b&&/p&&p&大脑是会保护自己的,打哈欠,遗忘都是保护的一种类型。在行为上的保护是适当限制自己的极限,让自己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如果自己硬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很容易猝死)。大脑占身体的重量只有2%,但是耗氧量却占25%,所以会对自己的其他比较消耗能量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控制,尤其是自己还不习惯的事情,大脑会自动判别为让自己不稳定的事情,从而让自己选择逃避。&u&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跑步过程中觉得自己很累了,但是还能够再坚持很久,一旦过了某个时刻,就不再感觉累了。&/u&&/p&&p&&b&2.大脑的享乐主义&/b&&/p&&p&大脑是非常喜欢享乐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依然保留着非常多的原始成分,这个部分我们叫做爬虫脑或者边缘系统。而我们的高级决策中枢前额叶是后来演变出来的。而之前,很多决策基本都是边缘系统做出,它拥有更加漫长的进化历史,在原始复杂多变,朝不保夕的恶劣环境中,&u&边缘系统也进化出了低能耗的决策机制,而且决策时间更加快捷,大大缩短了应激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很快告诉你,什么事情对你当前最有利,什么事情不好处理,也就是趋利避害。再加上原始人寿命比较短,这就让他们的决策更加趋向于“今朝有酒今朝醉”。&/u&&/p&&p&&b&3.大脑的决策模式&/b&&/p&&p&&u&人的基本决策模式是:“场景模式→认知思考→记忆/经验抽取→情绪加工→决策→行为”。&/u&但是它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大脑神经系统本身就是由220亿个神经元和数量巨大的神经胶质组成。每一个过程都需要非常经过非常多的大脑特定部位,但是在每个部位都会有所加工,每条路径也都会有交叉口。但是具体走那一条,很大程度取决于最前面的两个,也就是原先的认知和记忆/经验抽取。所以,很多人对感兴趣的事情都非常不烧脑,很自然想要去做,而且可以很持久。因为自己的认知中觉得它很享受。另一个是记忆/经验抽取,&u&我们经常听过看小说改变人生的,但是很少听过喝鸡汤改变人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前者是靠大量的类似内容加深了我们的记忆,从而影响我们的决策,让自己更有力量,但是后者的话,往往都过于零碎,很少能够成为长期记忆,所以也很难影响我们的行为,喝的够多也有点效的,关键在于能否记住,能否在我们决策的时候被我们从记忆中提取出来。&/u&&/p&&p&&b&4.大脑的刺激限制&/b&&/p&&p&我们高中的时候也学过,&u&对一个神经元同一个地方施加同样的刺激,动作电位会慢慢降低。最后稳定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u&这种适应机制是为了减少能耗,也是心理学效应——超限效应的生理基础。&/p&&p&如果你的大脑对同一行为,会不停释放多巴胺,你猜你会怎样?那样你就会跟杏仁体被放置电极,享受电刺激的小白鼠一样,持续亢奋,并且提前死亡。进化过程中,&u&大脑也会保护我们,不会让我们对一件事情一直亢奋的。就连嗑药吸毒,如果不加大剂量,感受到的快感也会慢慢减弱。&/u&&/p&&p&所以,当自己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非常容易感觉乏味的,因为它不再刺激神经,产生让人愉快的多巴胺和脑啡肽等物质。&/p&&p&大概说完一些原理,一些人应该也会自己生产办法了。在这里,我也提供几点我的经验。&/p&&p&&b&1.从简单开始&/b&&/p&&p&习惯是有惯性的,在前面“大脑的决策模式”中有提到,记忆和经验的抽取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u&而习惯是一种行为记忆,它反而更加牢固,甚至已经结合了我们的正反馈系统,要想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倡导从简单开始。这样也可以避免触发大脑的保护机制,让自己更加难以决策。&/u&这也是很多商业行为在改变我们习惯的时候总是想法设法降低我们的改变门槛和成本,比如,以前滴滴快的的“0元打车”,饿了么美团的外卖优惠券等等。自己在改变自己以前的懒散模式的时候,最好也是从简单开始。那样自己也容易在成就感中培养出新的习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0cfe110d801efa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0cfe110d801efa_r.jpg&&&/figure&&p&&br&&/p&&p&&b&2.制定计划和流程&/b&&/p&&p&关于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看得到自己的变化,给自己大脑更多的确定性,从而增大自己前进的决心。大脑边缘系统中的杏仁体对恐惧和未知是最为敏感的,如果一件事情不能够给自己边缘系统看到价值,它总是会怂恿我们退缩。每天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完成进度,能够给大脑更多的正反馈,告诉大脑,自己的行为能够带来好处,是稳定的,是可预见的。&u&并且进度的完成提成实际上就是在加大刺激的量,也避免触碰到大脑应激保护所需的阈值。&/u&&/p&&u&&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0b43893ddf3c7463acc3845771cbc56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u&&p&&br&&/p&&p&&b&3.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b&&/p&&p&行为的重复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希望这种行为能够成为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能够最快提取到的部分。边缘系统的反馈和决策系统非常快速,达到应激自动化的程度,如果想要战胜它,就&u&必须也培养出一个自动化的应激行为,去抵抗自己大脑的享乐主义的决策。&/u&&/p&&p&&b&4.结合奖惩,培养监督机制&/b&&/p&&p&边缘系统的决策很多都是为了,获得多巴胺、脑啡肽,内啡肽等能够让自己愉悦的物质。但是,如果你施加负反馈刺激,让大脑产生对这种行为的反感,那么大脑就会避免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的行为总是能够得到奖励,那么自己就会在正反馈中形成大脑的应激,就像巴普洛夫的狗。套用以为知友的话就是:&u&大多数行为都是可以成瘾的,关键在于正反馈。&/u&&/p&&p&这里的话,建议大家去看一本书&b&《游戏,让学习成瘾》&/b&。里面有各种让自己对好的行为成瘾的办法。懂得利用,也能够以此戒除自己不好的习惯和行为。&/p&&p&&b&5.学会休息&/b&&/p&&p&一个人处于疲劳的状态,是非常触发大脑的享乐主义的,因为大脑会觉得“你快不行了,那就多玩会吧”。其实,更多的是,大脑在睡眠的时候会排毒,大脑睡眠不足,很容易造成一些毒素(β-淀粉样蛋白)堆积,大脑在工作的时候还要费些劲去排毒,很容易造成困乏。我想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的行动力能够保持在高水平状态。&/p&&p&&b&6.改变环境&/b&&/p&&p&行为的发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这也是色彩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的理论基础。比方说,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没有噪音的时候睡觉,所以当我们去图书馆,周围很安静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犯困,这个时候“享乐主义”也很容易趁虚而入,拿起手机,半天过去了。所以,当自己觉得容易分神和犯困的时候,找个人比较多,但不是很吵的地方看书,&u&利用好他人在场和社会形象认同,反而能够让自己的行为更加持续有效。&/u&&/p&&p&&b&7.提供威胁&/b&&/p&&p&前面说道,杏仁体是非常敏感恐惧和未知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每天都坚持刷牙,除了它已经成为习惯了,很大原因是我们害怕。害怕待会让同事猜到自己昨天吃了什么菜而咯咯大笑。害怕喜欢的女孩闻到不好的味道等等。而其他方面的威胁,最简单的就是告诉自己(心理暗示):如果不努力,自己将拱手让出这个世界给自己鄙视的人。&u&这也是前面有人提议“设定deadline”的原因,因为明天的威胁是挨上级或老师的批。想想就有动力啊!&/u&&/p&&p&&b&8.切断后路&/b&&/p&&p&大脑是会保护自己的。破釜沉舟实际上就是削弱了保护作用。你会在觉得累的时候玩手机,会在无聊的时候想看电影。大脑不想让自己太大压力,怕自己因为压力过大疯掉。这很正常,但是,大脑很多干预实际上是过度的。所以,我也提议大家适度地切断自己的后路。&u&比方说关机或者不带手机,卸载自己电脑的游戏,提高自己享乐行为的成本。&/u&我记得,歌德的《浮士德》是在自己扔掉衣柜的钥匙后,没法跟朋友出去游玩后专心写的。&/p&&p&&b&如果觉得有帮助,收藏后不吝点个赞吧,我的很多答案收藏都远多于点赞,自己四五个小时写的答案被淹没,偶尔还是会心痛的,谢谢。&/b&&/p&&p&&b&还有一些办法我在我的其他答案有写到,我就不再重复了。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b&&/p&&p&&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 卫蓝的回答&/a&&/b& &/p&&p&&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不太会说话,怎样提高说话的技巧? - 卫蓝的回答&/a&&/b& &/p&&p&&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制定一份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 - 卫蓝的回答&/a&&/b&&/p&&p&&b&——————————&/b&&/p&&p&不到一天饭钱,却可饱食一生的自我提升类书籍《反本能》,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点击购买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roduct.dangdang.com/.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卫蓝)》- 当当图书&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732a59c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732a59c3_r.jpg&&&/figure&
看了很多答案,不同角度,不同见解,感觉都非常好。我也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写写我的看法。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大家耐心看完下面的行为原理,再去看看各个答案,应该大致知道各位大神的建议为什么是在这样的,为什么能够有效,甚至在原理的基础上生成自己…
-----------------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还上了知乎日报,真的很感谢大家的厚爱----------------&br&原题目是怎么样的配色会令人觉得舒服,有什么科学依据?所以大家看到ppt点进来的也许会觉得有点失望,觉得没有针对性地讲ppt,敬请谅解。答案原创,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指出,谢谢~~&br&-------------------------------------------------------------------------------------&br&因为暑假正好要教一门叫color and form的课,所以觉得整理梳理一下也正好。&br&哎呀呀呀要[科学]呀我好头疼~ .........?_?.........&br&好不容易想努力写一次答案各位看官觉得有用就点个赞么么哒~&br&一.先普及色彩的几种组合方式:&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0d32333bbea766b0af7aaefeb6831bb_b.jpg& data-rawwidth=&916& data-rawheight=&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0d32333bbea766b0af7aaefeb6831bb_r.jpg&&&/figure&首先上个色轮镇楼!&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4fe88eeaaf9fa8b7440bb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3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figure&这个冷-暖色系大家大概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与问题关切不大,只是顺便一提&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769caf272528caaf0340a_b.jpg& data-rawwidth=&378&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8&&&/figure&&br&&b&Complementary color scheme-互补色&/b&&br&在色轮上互相对着的颜色,如图所标红配绿。这种高度色差的色调,尤其在这样的这样的纯色下显得十分强烈,通常这样的互补色我们都会通过&b&改变明度降低纯度&/b&的方法来让它们看起来不那么刺眼。互补色用起来要注意,很多广告和招贴为了吸引眼球经常会使用。&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ef0ae805cc_b.jpg& data-rawwidth=&1054& data-rawheight=&7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ef0ae805cc_r.jpg&&&/figure&&br&降低纯度的互补色非常和谐好看有木有,而且设计中一般都会降纯度的,用大纯色一般都是出于某种视觉冲击需要。&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ccd720d4c4cc49f1453_b.jpg& data-rawwidth=&645& data-rawheight=&8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ccd720d4c4cc49f1453_r.jpg&&&/figure&&br&室内设计中互补色的应用&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3b2f34a00cba47b4c134aa49e8707d7_b.jpg& data-rawwidth=&1222&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3b2f34a00cba47b4c134aa49e8707d7_r.jpg&&&/figure&时尚领域同理,互补色中总能让一个颜色特别出挑。蓝橙互补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互补色组合。当然红绿、紫黄等等也是常用且很好看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5fde366c0e15ff2ed2de_b.png& data-rawwidth=&1222& data-rawheight=&7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5fde366c0e15ff2ed2de_r.png&&&/figure&&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9d7bdb9ae18b50e2acb74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br&&strong&Analogous color scheme-同类色系 &/strong&&br&即色轮上左右两个邻近色,这个通常都好用,也不容易用错。通常同类色都会用来营造比较安静祥和舒服的色彩氛围,因为这样的色彩组合就是在大自然中最常见到的,比如绿树成荫啦蓝天海洋啦。但是在选择这样的颜色的时候在&b&比例上注意调和&/b&,选择一个为主要的颜色,其他一个为辅。&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c500da0f2e199b735ef893be494968f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c500da0f2e199b735ef893be494968f_r.jpg&&&/figure&看我大自然色多么和谐美丽~&br&举几个例子来说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e47b0a0dcbfaa56d9ed_b.pn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7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e47b0a0dcbfaa56d9ed_r.png&&&/figure&日常中常见的同类色系, 是不是很和谐舒服?&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f096e0e97f3f99dec4bd0_b.jpg& data-rawwidth=&827& data-rawheight=&10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f096e0e97f3f99dec4bd0_r.jpg&&&/figure&梵高的自画像,可以看到不同的蓝色的运用,包括皮肤都是受环境色影响偏冷绿。这样的画面比较安静祥和,也可以因为颜色的关系是冷寂忧郁,但总体的氛围是安静的,是很稳定的用色。&br&图片摘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rtlex.com/ArtLex/p/postimp.vangog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tLex on Post-Impressionist Vincent van Gogh&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6cdbb7d4631d44bfa90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6cdbb7d4631d44bfa90_r.jpg&&&/figure&同样,塞尚的作品Houses in Provence. 取色于自然就一定会是和谐统一的。&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72361dee6c08ad52ad4_b.jpg& data-rawwidth=&495&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72361dee6c08ad52ad4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fd63de5889edbbf2791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9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fd63de5889edbbf2791_r.jpg&&&/figure&在日常生活中,各类设计中也常常见到同类色的应用。&br&如上图所示,这里可以看到黄棕色系,黄色是主打颜色,黑白灰随便用,和什么颜色都是相配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b1bb34a1d4fff92f9c40a_b.png& data-rawwidth=&1302&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b1bb34a1d4fff92f9c40a_r.png&&&/figure&&br&前面有个答案是针对服饰的色彩搭配的,已经说得很详细了,我就顺带这个同类色系补两张图片,不复赘述。&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b723e6697c2bdb5fa05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br&&strong&Triadic color scheme-三色系&/strong&&br&这种色彩搭配通常都非常的有鲜亮活泼,但尽量不要用三个大纯色的搭配,要用它们降纯后的的灰度色,然后也是要有一个主次关系,一个颜色为主,另两个为辅。&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d95cfca7d0f10ed35c4b0bbae10f962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玉米的大块明黄色显然就是画面中主导的颜色,再用两个降低纯度的颜色相对小面积为辅助。&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acee4cce44f34_b.jpg& data-rawwidth=&379& data-rawheight=&5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9&&&/figure&玫红色在其他两个纯度相对较低的颜色中比较突出,还有桌上的花和琉璃瓶做呼应&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a7d003bb8ccfc6b35faee_b.png& data-rawwidth=&1128& data-rawheight=&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a7d003bb8ccfc6b35faee_r.png&&&/figure&同样,再时尚领域和室内设计都可以应用起来,色调比较鲜亮活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撞色”的感觉。&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4f4e3afdb7b_b.jpg&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figure&&br&&br&&br&&strong&Split-Complementary color scheme-分散互补色系&/strong&&br&和互补色很相似,其对立色是补色的邻近两色。如图绿色的补色是红色,那它的分散互补色就是紫红色和橙红色。也和互补色一样,其视觉差很大,也是容易吸引人眼球,但是没有补色的强度高。但用分散互补色比补色保险,所以也不偿为一个保险又出彩的选择。&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fd6a089cabf1f0e667ee25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盗墓笔记西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