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语文导学书后的条形码是多少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125所
24小时更新:2238
总量:5337984
您的位置:
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四海之星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3《我的第一本书》(无答案)(新人教版)
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四海之星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3《我的第一本书》(无答案)(新人教版)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
所属版本: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0点
上传时间:
下载量:757次
文档大小:112KB
所属资料: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下载文档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我的第一本书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4、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1、了解作者
2、研习课文
一、课前预习导学
1、 走近作者: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蒙古族。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
2、词语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词语意思。
翻来覆去:
知书识礼:
3、整体感知:
(1)用五分钟的时间朗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主要情节。(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2)在朗读感知课文和听复述的基础上,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二、课堂学习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我的第一本书”的?
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5、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6、畅所欲言:
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吗?
三、课内训练巩固
1.下列各组加粗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2.根据拼音写出字词。
马zōnɡ(
磨磨cenɡ cenɡ(
规规ju ju(
3.解词并造句。
(1)翻来覆去:
(2)苦楚:
4.原文填空。
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________,装订成了两本________的书。
5.“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怎样的理解?
四、课后拓展延伸
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人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书 参考答案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枉 (wǎng)读
解释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奥秘:奥妙神秘。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温厚:温和宽厚。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
三、问题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我的第一本书”的?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一种感激之情。
其他相关资源
中华资源库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中华资源库-微信公众号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_初中语文教案_百年教学网
百年教学网欢迎您!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
&&&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08:13:56
21、《与朱元思书》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反复诵读课文,品味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感受和想象文章描绘的美景。
3、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奇异的景色美。
2、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学习过程  
1、读准、读顺: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多音字。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烟jù___净&&& 缥(& )碧&& 急tuān___甚箭 经lún___世务
负势竞(& )上&&& 泠泠()作响&&&& kuī___谷忘fǎn___&
嘤嘤( )成韵&&& 鸢( )飞戾()天& 在zhòu___犹昏&
互相轩( )邈( )&&& 横kē___上bì___
2、读懂:译文,不懂之处先圈画出来再与同学交流解疑。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天山共色 (&&&&& )&& 从流飘荡(&&&&&&& ) &&&&&&&&&&&&&&猛浪若奔 (&&&&& )&&& 互相轩邈 (&&&&&&& )&&&&&&&&&&&&&& 负势竞上(&&&&&&& )&&& 经纶世务(&&&&&&& )
(2)、 文学常识
&&& 本文的作者_________ ,是 _______代_______家,字____ ,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 窥谷忘反( )&
1、 课文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
答:&&&&&&&&&&&&&&&&&&&&&&&&&&&&&&&&&&&&&&&&&&&&&&&&&&&&&&&&
2、 富春江的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答:&&&&&&&&&&&&&&&&&&&&&&&&&&&&&&&&&&&&&&&&&&&&&&&&&&&&&&&&&&
3、 富春江的山水之奇异作者是通过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来描绘的,请同学们从这两方面入手,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答:&&&&&&&&&&&&&&&&&&&&& &&&&&&&&&&&&&&&&&&&&&&&&&&&&&&&&&&&&&& 
1.&文中写水,体现了水什么特点?&
联系――(1)《小石潭记》是如何写水清的?&(2)《三峡》是如何写水急的?
2.&文中又是如何写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或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4.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1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2.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论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延伸(爱拼才会赢)&
&& 现在,全国兴起旅游热。“五一”或“十一”黄金周前,为了把这个大家不太熟悉而又非常美丽的景点推介出去,富春江旅游开发公司决定派一些推介员,到各地作宣传。如果你是一名推介员,该如何作宣传,才能把外地的游客吸引过去旅游呢?
六、达标测试:
1、考考你的记忆力!(你很棒的!)
&& 经lún_____世务&& 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 急tuān_____甚箭&& 在zhòu_____犹昏&&& 风烟jù_____净
2.根据课文填空。
(1)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2)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3、我是小翻译!(我相信,你准行!)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加油啊!)&&
写“山”的:
写“水”的:
5、阅读下文,完成练习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 __②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达标测试5、阅读:
(1).C&&( 2).B&& (3).①形容词作动词& 消失& ②使动用法& 使……平息&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21与朱元思书班级______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上课时间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3.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奇异的景色美。2.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入为奉朝请。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时,他因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到石门山去中去隐居。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体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抒发作者当时的情感。第一课时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翻译全文。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1.初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líng)嘤(yīng)鸢(yuān)戾(lì)窥(kuī)柯(kē)2.再读课文,积累下列文言词汇。①通假字:千转不穷窥谷忘反②一词多义天下独绝负势竞上一百许里百叫无绝横柯上蔽百叫无绝③词类活用任意东西互相轩邈猛浪若奔④重点词:从流甚箭负势戾天经纶共色合作翻译课文,不解之处圈点,待修订时提出疑问,共同解决。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合作翻译):(全班修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速读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先准备3~5分钟)第二课时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一、积累字词,巩固旧知。1.注音。缥(piǎo)邈(miǎo)泠(líng)鸢(yuān)戾(lì)窥(kuī)2.解释加点字。千转不穷窥谷忘反天下独绝百叫无绝任意东西一百许里互相轩邈猛浪若奔从流戾天经纶甚箭二、朗读课文,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从静态写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从动态写江流湍急、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运用对偶,从听觉写山,表现其生机勃勃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文章的2、3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明确: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二、三两段分别写“异水”“奇山”,全文的结构特点是先总后分。2.读第2段,小组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水的特点?明确: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水之清,展现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以比喻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水之急,展现其汹涌湍急的动态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3.读第3段,小组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奇山?心中有怎样的感慨?流露了他怎样的思想?明确: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了山的峻峭挺拔、生机勃勃。从“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可看出山之峻;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可看出山之声。作者的感慨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流露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富春江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前来观光的游客。请你代写一段导游词来介绍当地景观。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年级下册英语导学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