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醋酸菌的分离分离塔投料的原因

物料衡算03(决赛)-10.18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物料衡算03(决赛)-10.18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图文】项目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7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1)防止CO使催化剂中毒
(2)高压、低温并于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中加入较浓氨水
(3)低压、高温
试题分析:合成氨流程中的除杂,是为了除去能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题中指出:在合成氨的过程中必须除去CO,因此CO是属于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从吸收CO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吸收CO的反应是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因此为了使CO尽可能地被吸收,应采取高压、低温的办法使平衡正向移动;要使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再生,即要使平衡逆向移动,故必须采取低压、高温的办法。
考点:考查催化剂的应用、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针对性强,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勒夏特列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的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Cu(NH3)2Ac](aq)+CO+NH3?[Cu(NH3)3]Ac?CO(aq)(△H<0)(1)醋酸二氨合铜(I)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是低温高压;(2)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醋酸铜氨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
科目:高中化学
(2013?番禺区模拟)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H<0某实验将3.0mol&N2(g)和4.0mol&H2(g)充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T1下反应.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反应开始3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0mol/(L?min)(2)计算该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0×102 (L/mol)2.(3)仅改变温度为T2(&T2小于TI)再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H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4)在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氢气常用下述方法获得:①C+H2O(g)CO+H2;②CO+H2O(g)CO2+H2;已知CO(g)+O2(g)═CO2(g)△H=-283.0KJ/mol;H2(g)+O2(g)=H2O(g)△H=-285.8KJ/mol;写出上述CO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H=+2.8kJ/mol(5)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混有少量CO,NH3)在进入合成塔之前,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CO其反应为:CH3COO[Cu(NH3)2]+CO+NH3?CH3COO[Cu(NH3)3]?CO△H<0写出提高CO吸收率的其中一项措施:增大压强、降低温度、通入氨气或分离出CH3COO[Cu(NH3)3]?CO(任写一点).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德州模拟)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K2①比较K1、K2的大小:K1>K2填“>”、“=”或“<”);②若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cd(填序号).a.υ(N2)正=3υ(H2)逆b.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2)298K时,1.00g&N2H4(l)与足量的N2O4(l)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19.1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l)+N2O4(l)=3N2(g)+4H2O(l)△H=-1225.6KJ/mol;(3)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Cu(NH3)2]Ac+CO+NH3?3)3]Ac?CO&&<0生产中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防止催化剂中毒;[Cu(NH3)2]Ac溶液吸收原料气中CO的适宜条件应是低温高压.(4)对反应2NO2(g)?N2O4(g)△H<0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填字母序号).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NO2的转化率:A<C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以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体)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Cu(NH3)2·OOCCH3]+CO+NH3[Cu(NH3)3]OOCCH3·CO(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1)必须除去原料气中的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醋酸二氨合铜(Ⅰ)吸收CO的适宜生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醋酸铜氨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8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的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Cu(NH3)2Ac]+CO+NH3 &[Cu(NH3)3] Ac·CO;(△H<0)⑴醋酸二氨合铜(I)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是&&&&&&&&&&&&&&&&&&&&&&&&&;⑵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醋酸铜氨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料组成变化对乙苯/苯乙烯分离塔的影响--《石化技术》2013年01期
进料组成变化对乙苯/苯乙烯分离塔的影响
【摘要】:针对苯乙烯装置乙苯/苯乙烯分离塔进料组成变化影响其分离效率的问题,运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该塔进行模拟计算。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在保证苯乙烯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塔顶温度、回流比、塔顶采出量等工艺操作参数,将塔顶乙苯中苯乙烯质量分数控制在1%以下,从而提高了苯乙烯产品的产量。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Q241.21【正文快照】: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苯乙烯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60 kt/a,于1988年建成投产,2001年对乙苯脱氢单元进行了扩能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后,进料组成(乙苯脱氢单元脱氢液)中苯乙烯的质量分数由61%增加到71%,导致苯乙烯精馏单元乙苯/苯乙烯分离塔(DA-401)分离效率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明福;;[J];齐鲁石油化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剑锋;成飞龙;任海鸥;张阳志;马艳捷;;[J];当代化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磊;邬时海;缪长喜;;[J];工业催化;2007年04期
王涛;王继龙;辛国萍;梁玉龙;陈跟平;王伟业;;[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年06期
张学彬;邢春生;杨荣榛;董文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陈桂丽;陈鑫;王新葵;贺民;纪敏;蔡天锡;;[J];催化学报;2009年07期
林武滔;伍丰伟;;[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杨建兴;[J];化工科技;2003年04期
陈宗海,沈廉;[J];计算机仿真;1996年04期
;[J];石油化工;1975年05期
张彩丽;[J];石化技术;1999年04期
范勤,丛林,卢立义,毛连生;[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缪长喜;杨为民;言敏达;;[A];第1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吴红京;唐根源;;[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齐福来;;[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孙正平;;[A];石油化工应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赖贵贞;沈利斌;李晓;林盛海;张卫英;;[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娟;彭慧;程时远;;[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刘志诚;;[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立功;张振琳;邢广忠;李青山;;[A];第七届全国微型实验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李碧娥;李晓;杨静;张卫英;淡宜;;[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陈宗旻;梁茵;张赟;;[A];第十一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岳双才?通讯员
周清;[N];中国石油报;2007年
隋英杰;[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8年
记者:李禾;[N];科技日报;2006年
陶加;[N];中国化工报;2010年
卜云彤;[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王卫;[N];中国石油报;2008年
刘健;[N];中国石化报;2009年
曹佳丽 周鹏;[N];经理日报;2009年
单憬岗 贾永存 李强;[N];海南日报;2006年
杨艳;[N];中国石油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兴南;[D];复旦大学;2004年
李晓峰;[D];天津大学;2007年
孙新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孙林平;[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李洪泊;[D];浙江大学;2003年
张春庆;[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董新法;[D];华南理工大学;1996年
胡中青;[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张桂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王新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力强;[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刘健;[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赵永彬;[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刘秀颖;[D];天津大学;2005年
王勇;[D];河北大学;2006年
张瑞丽;[D];内蒙古大学;2006年
周韬;[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马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孙丽丽;[D];湖南大学;2008年
汪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醋酸――水混合物常压精馏(筛板)塔的工艺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醋酸――水混合物常压精馏(筛板)塔的工艺设计
上传于||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醋​酸​―​―​水​混​合​物​常​压​精​馏​(​筛​板​)​塔​的​工​艺​设​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醋酸面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