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家禽养殖合作农场课题论证怎么写报告怎么写

河南“十三五”重点-家庭农场湖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河南“十三五”重点-家庭农场湖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暂无简介
为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
售价6,000.00元
优优选商家,价格公道
金含金量高,订制生产
安平台担保,支付安全
售价6,000.00元
优优选商家,价格公道
金含金量高,订制生产
安平台担保,支付安全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农场可行性报告 >>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
来源: 时间: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下辛店镇家庭农场调研报告 接到上级调研任务后, 我们农口组织调研专班到走访了全镇 4 个 类似于家庭农场的种养殖业大户(北堤村王森林、白水湖村王先勇、 泗州寺村罗丙田太和村聂正伟) ,采取数据统计、典型解剖和查阅资 料等方法,对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总体情况是发展正 常, 形势很好, 农民满意, 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需要研究解决。一、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4 个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是:农场主中有 3 个村 干部,1 个农民,户平劳动力 3 人;8 户农场主共有机械设备 12 台套 (获农机补贴 30 万元) ,以种植水稻、小麦、养鱼为主;土地流转总 面积 555 亩,其中耕地 450 亩、水面 105 亩,流转涉及 68 户,有 2 个农场签订了规范的流转合同, 2 户是口头协议短期流转;租金亩 平约 450 元,最高的是水面养鱼每亩 600 元,最低的是 60 元(汉北 河河滩) 其中流转土地的粮食补贴由土地所有人所得。户农场 2012 , 4 年纯收入 44 万元,户平 11.3 万元。从 4 家家庭农场的发展来看,主 要呈现以下特点1、农场数量增长较快,发展势头良好。4 个家庭农场中,有 2 户从 1998 年就开始“捡田种” 户从 2004 年底开始流转,近几年 ,2 规模发展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种植大户越来越 多,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台湖、安定、北堤等村出现到大冶等外地 地承包经营家庭农场的现象。据统计,全镇经营 50 亩以上的家庭农 场有 150 户。 2、粮食生产得到保障,特色种植进一步显现。4 个家庭农场, 全部种植粮食,去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250 亩,总产量 194.1 万斤, 亩平 1134 斤(含小麦) ,一种粮可供 150 的口粮。在粮食生产得 到保障的同时,各种特色种养殖的到充分发展,其中白水湖村王先勇 种植泥蒿 100 亩,泗州寺村罗炳田发展精养鱼池 160 亩,经济效益非 常可观,极大促进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 3.1 万元,是当年全镇农民 人均纯收入的 4 倍。3、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个家庭农场 。4 中,2012 年种植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作业,农场主配有机 械设备 12 台套,机械投入 105 多万元。北堤村村民王森林,自有旋 耕机、机耕船、收割机等,加上他组建的合作社成员共有的农用机械 10 台套,总价值 40 余万元。他家流转土地 200 亩,其中本村水田 50 亩、 台湖农场 50 亩, 汉北河滩 100 亩, 去年纯收入 20 多万元。今年, 他秋季在本村建一座酱菜加工厂,发展带动附近蔬菜生产;秋播 时在汉北河附近 3 个村季节性流转 1000 亩,连片种植小麦。二、家庭农场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土地流转困难。一是部分农户对土地存在障碍。有 的是“土地命根子”思想浓厚,担心失了地、丢了根,不愿流转;有 的是外出收入高, 对那点田、 那点租金无所谓, 田放那也不要饭它吃, 还可以领补贴,也不愿意流转;加之政府对土地流转没有“硬措施” , 没有办法制约农户。比如 2012 年我镇为了发展千亩螃蟹基地,在迎 风、彭李、北堤三村协调流转土地,设计 40 户的 300 多亩土地流转 协议整整谈了 5 各月才签订。二是土地零散和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旱包子、水袋子”等条件差的田流转难度大。三是土地流转服务还 没完全到位。调查的 4 个家庭农场 2 个签订了合同, 户是口头协议, 2 其他散户都没签合同。全市农户间的小面积流转 80%以上都没签合 同。2、农村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农业生产后继无人。农业生产周期 较长,比较效益低,回报见效慢,缺乏有效抵押物,家庭农场在经营 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农场实力不强,加上 固定资产不多,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贷款, 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大部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 合作社想发展扩大规模, 贷款融资很困难。贷款条件苛刻, 无法贷款。白水湖村王先勇去年流转 100 亩土地种粮食, 农户每亩的租金 500 元, 他家纯收入也很可观,两相满意。今年他想贷款 20 万元,扩大种植 规模到 300 亩,因没有抵押无法落实贷款。三是农业人才支撑困难。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从事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结构老化,在家 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的都是 50 岁以上老年人,子女全都外出工作、务 工,再过 10 年, “谁来种田”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3、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农机驾驶与维修、配 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普遍农户信奉“巧种不如拙闭” (施肥) 的老信条,不管田里缺什么,搞两包化肥再说。一些农民一季稻谷打 五六次药,人家打什么药我打什么药。农村盲目施肥、盲目打药的问 题突出,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面对全镇近 6 万 亩种植面积显得力不从心 4、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镇域一 二三级渠道淤塞极其严重,每到旱涝天气,水马齿苋堵塞河道,农业 用水根本不能保障。而改造近 40 公里的一二级渠,以一个乡镇财政 之力,就好比螳臂挡车。二是虽然我镇部分村进行过土地平整项目, 但仍然有近半村没纳入进来,农业生产仍有很大不便。三是稻谷翻晒 困难,每年水稻收获季节,农民就为水稻翻晒发愁,镇域公路到处都 变成了晒场,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三、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家庭农场与土地流转要相得益彰,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带动土地流转, 土地有序流转才能有家庭农场的 健康发展。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 是基础,要联合县经管局切实承担起指导流转合同、调节土地承包矛 盾纠纷、搜集发布流转信息等职能,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 易平台;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 和纠纷调解机制,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连片集中。2、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相结合的道路,解决家庭农 场融资难题。要大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 作社的引领作用,帮助解决单个家庭农场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 算的事情,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家庭农场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优化金融服务,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 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允许家庭农场以大型农用 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 提供优质服务; 支持和引导农业担保机构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担保贷 款。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农业基础项目,捆绑利用 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等各项农业建设项目,疏通 河道畅通,加快流转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良好 的基础。4、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农业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农业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 经营管理人员,率先发展成为职业农民。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政策,鼓 励和支持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回家乡,创办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5、落实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补贴政策。比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 主体倾斜” 。把今年中央和省新增的农业补贴,全部单列出来,用于 补贴上述对象,其他农民的补贴仍按照去年的标准执行。特别是农机 等补贴,优先补贴家庭农场等种养殖大户。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关于全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查“家庭农场”的概念今年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它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一起作为我国现行农村社会的新 型经营主体,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机制创新的新路径新方向。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家庭农场的 发展情况,日前,市经管处组织开展了对全市家庭农场发展 情况的全面摸底调查,并重点解剖了某某区、某某区 8 个较 为典型的家庭农场。调查表明,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尽管出现 较晚, 但我市家庭农场发展起步较早, 经营的农地面积较大, 形成了一定规模生产水平,数量较多,较好地带动了我市农 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发展,促进了农 民增收。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汇总如下一、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 择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 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 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早在 2008 年,十七届三 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 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对加速农 村经营体制改革, 实现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有重要意义(一)家庭农场是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意探索,完全 符合农村基本经营。家庭农场是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1 专业合作社之后的又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式。经营家庭农场 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坚持了家庭承包的基础地位,经营的是 农户自有承包地或流转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承包地,比 过去单一的家庭承包更能体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要 求。(二)家庭农场是庄园农业都市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传统的一家一户农村生产经营模式 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家庭农场虽保留了土地承 包经营制度下的生产方式,但与原承包给一家一户时的生产 方式有了质的区别, 生产主体更为现代、 生产要素更为集中、 生产方式更为先进、 生产能力更为巨大, 生产管理更为科学, 生产效益更为显著,更具有现代农业的特征、内涵和性质。某某区某某种植农场是一家以葡萄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面 积 50 亩,总投入 120 万元,兼营农业观光旅游、餐饮和休 闲,采用雇佣季节性临工的方式运作。由于葡萄等水果的市 场不稳定性,为防止“果贱伤农”的现象产生,葡萄农场还 计划引进一套 20 万元的葡萄酒酿造灌装设备,进行产品质 量认证,注册产品商标,将葡萄种植农场打造成为葡萄文化 庄园。(三)家庭农场带动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村土地的规模 化、集约化经营。城镇化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有大量土地被闲置。家庭农 场具有较强生产能力,有效将闲置土地集中流转利用,组织2 劳动力进行机械化专业生产,一方面高效利用了土地,另一 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全市家庭农村经营的 农地面积达 98.96 万亩,其中 90%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某某区绿色农庄流转耕地和水面 4200 余亩,投入 2000 余万 元发展生猪和水产养殖。某某农庄在某村流转土地 412 亩, 投入 1100 万元,打造生态百果园和高档花卉苗木基地。二、新形势下我市家庭农场蓬勃发展 目前,我市家庭农场数量已有 6312 家,从事种植业的 有 4702 家,从事养殖业的有 905 家,从事种养结合的有 389 家,其他 316 家。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达 98.96 万亩, 经营 50 亩以下的有 3612 家,占 57%;50-100 亩的有 1459 家, 占 23.1%; 100 亩-500 亩的有 1016 家, 占 16.1%, 500-1000 亩的有 150 家,占 2.4%,1000 亩以上的有 75 家,占 1.2%。全市家庭农场年收入达 25.4509 亿元, 共有家庭成员有 4.39 万人,常年雇工 2.93 万人,家庭农场劳动力主要来源为家 庭成员,平均每个农场劳动力为 11 人。我市家庭农场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在原国有农场改制基础上发展起来家庭农场数量 多,生产能力,对接市场能力、带动能力较强。我市原有五 个大型国营农场,再加上各区县(市)原有的一批小型国有 农场、林场、茶场、果场和园艺场,它们通过改制成乡村后, 由于农户拥有的土地较多,且资金势力、生产技术水平相对 较强,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全市 此类情况发展起来的家庭农场有 1520 余家。如某某区某某3 农场改制下岗职工创办的水产养殖场, 目前承包 110 亩鱼塘, 以养殖有机生态鱼为主业,同时经营垂钓、农家餐饮等休闲 农业,年产值达 150 万余元。(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较好,由产业引导下发展的 家庭农场较多。调研发现,一个地区的产业发达程度直接影 响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同时,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经济 主体又可带动地区产业的发展。某某是我市重要的茶产业 区,产茶的自然优势明显、技术也相对成熟,以黑茶、小水 果和中药材为主要业务的家庭农场达 300 余家,蓬勃发展的 黑茶、小水果和中药材产业家庭农场又大大提升了某某现代 农业的发展水平。某某蔬菜产业发展比较快,蔬菜专业合作 社达 60 余家,每家合作社都有 5-10 家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成 员,这些核心成员都是经营 50-200 亩蔬菜生产大户,都是 从事蔬菜种植的家庭农场。(三)土地流转力度大,为家庭农产快速发展提供了基 础。近年,益阳市委市政府将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 牛鼻子来抓,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 275 万亩,其中 耕地流转面积 171 万亩,耕地流转比率 43%,流转土地适度 规模经营比率达 67%。土地快速流转,使更多的生产资源流 入能人大户手中,加快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目前,我市现有 近 90 万亩土地流入家庭农场,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经营农地 158 亩。(四)家庭农场主是专业合作社的中坚力量。家庭农场4 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在农产品的加 工、环节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很好 地解决农产品加工、销售的组织问题。调研发现,我市有很 大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由家庭农场发展起来的,当家 庭农场发展到一定规模,负责人对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就会 有更高的要求,走上专业合作道路。全市有超过 50%的农民 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某区某某 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最初是家庭农场的经营者,经过 多年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需要更强的对接市场能力,于是 走上了合作发展的道路。合作社成立以后又吸收了附近不少 小型的家庭农场为社员,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三、引导我市家庭农场高水平、高层次、高规格发展 我市家庭农场虽然基数大,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登记注 册率低,没有规范的会计账目、市场竞争能力差,配套政策 扶持缺乏等。要引导我市家庭农场高水平、高层次、高规格 发展,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做活土地文章,为家庭农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土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家庭农场的前提和基 础。一是全面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农民承包土地进行 确权、登记、建立承包地“身份信息” ,颁发合法有效的土 地承包经营权证,夯实土地流转基础,为发展家庭农场打好 基础。二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开展政策法律, 提供咨询服务, 加强对流入方资质审查,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5 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继续推进信托流转,提高信托流转 工作水平。(二)做足规范发展文章,保障家庭农场良性发展。一 是要切实做好家庭农场的规范登记,家庭农场作为农业农村 经营主体之一,其资格需经有关的认证。我市要尽快出 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登记办法, 可分类别、 分产业按大型、 中型、小型家庭农场分别设定标准,对家庭农场认定程序进 行规范。二是要加强家庭农场规范化提升,制定家庭农场规 范化提升措施,规范化家庭农场必须符合“七个一” ,即一 张工商执照、一个农场标牌、一处管理用房、一本会计账本、 一份土地流转合同、一本农事操作记录、一个农产品质量安 全承诺。三是要对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农经部门 为家庭农场的业务主管,尽快出台关于加强家庭农场管 理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管理,在标准化生产、产 品营销、适度经营等多方面给予指导支持,推进家庭农场的 品牌打造和农超、农批、农商、农校对接。鼓励农场联合发 展,抱团进入市场。积极开展示范农场建设,建立相关评定 机制,推进县级、市级示范农场建设。(三)做实政策支持文章,保障家庭农场良性发展。一 是各级财政视财力可能设置适当资金,对家庭农场给予一定 的财政支持。建议市委市政府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活 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示范性家庭农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人才培训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加大金融6 支持。利用全省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契机,发展农村资金互 助社,小额贷款和村镇银行,探索建立农业信贷担保公 司,按照政府资助、社会资本为主、企业化运作的方式,为 家庭农场贷款提供担保,缓解家庭农场融资问题。加快发展 农业政策性保险,积极探索蔬菜(瓜果)大棚等险种,解决 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三是做实项目支持,要将家庭 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微型企业有机统 一,明确家庭农场可同等或优先承担涉农项目建设,通过项 目倾斜,以奖代补等手引导家庭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 产经营。四是要在税收、电力、设施用地等方面尽快出 台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政策。五是要完善综合服务, 建立培训机制,定期对家庭农场经营主体、业务主管人员进 行专门培训;建立引资引才机制,鼓励城镇有条件的居民家 庭下乡创业,从事农业生产及加工、辅助发展观光农业、乡 村旅游,鼓励和支持农技人才带头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努力 推动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实现工业 反哺农业;建立信息综合服务机制,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打造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7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前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曾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 键, 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家庭农场作 为一个规模化的经济组织最早于十六世纪在英国出现, 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积 累奠定了基石,并成就了早期的农场主资本家。随后,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 典范在西欧乃至全世界发达国家广泛推广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并推动了国 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发展至今,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家庭农场 制以外,还出现了专业合作组织、雇工农场制等形式。“家庭农场”作为一个舶来品,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 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在我国则表现为所谓的“种养大户” ,然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宁波 试点以来,一直以地方实践为主,中央层面尚未对其作出明确定义。家庭农场当 前在我国的兴起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和历史原因的:一方面,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 镇化进程的快速推动下,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形成了农村耕地的大 量闲置,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联 产承包制度, 在本质是依然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闲置了农业的商品化和 规模化程度, 同时造成了农村的普遍贫困,当前有必要进行适当引导以实现农村 土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2013 年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由此成为一个新型的土地规模经 营主体,并在全国兴起了创办家庭农场的热潮。江苏有发展家庭农场的客观条件,首先,江苏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业提供了 良好的物质基础,江苏省农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其次,江苏在改革开放后, 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和资金, 大力发展工商业, 并推进城镇化建设, 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具备经济优势;再次,江苏省城镇化建设和工商业的发 展吸烟呢了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兼业, 土地的闲置为家庭农场的 发展具备了条件。在当前政策鼓励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号召下, 江苏省就家庭农场问题进行 了分析和讨论,并于 2013 年 3 月份出台了关于家庭农场登记工作的有关意见和 其他相关配套的政策建议, 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空前提高, 截止四月底, 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有两百来家。但是应该看到, 目前家庭农场在江苏乃至全 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家庭农场作为一个新事物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 中, 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把它看做一个自然发展 的成熟事物, 也不应该过早地把家庭农场看做是解决农村农业发展问题的唯一道 路并推而广之, 应该通过具体而有效的实践来辩证的看待家庭农场对于农业发展 的潜力和基于我国国情的局限性,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而这正是 我们调查的意义所在。 一、研究方法由于家庭农场在我国目前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并没 有一个相当透彻的了解, 因此作为一个探索性的调查, 拟定采用访谈法比较适当, 在获得充分的和深入的信息之后,可以考虑使用统一化和量化的问卷调查法。费孝通曾在江苏进行田野调查时,根据工商业和农业发展状况将江苏分为苏 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苏中和苏北在工商业的发展程度上弱于苏南,但农业的发 展却走在前列, 目前由于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农业劳动力的流动,为苏中和苏北的 农场化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分别选择了南京六合地区和扬州北部武 坚地区以代表苏中和苏北地区,以此一窥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全貌。在调查的内容上,我们主要就农场创办的条件、农场劳动力的来源、土地流 转的面积和来源、农场的经济收益状况、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农场发展的技 术和资金状况、 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销售渠道以及外流劳动力的保障和安置等问 题进行了讨论,以此来形成对于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一个整体性认识。二、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目前,江苏省关于促进家庭农场的步伐走在全国的前面,在中央一号文件下 发后不久就于 2013 年 3 月份出台了关于家庭农场登记工作的有关意见,家庭农 场的发展情况也如火如荼,截止四月底,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有两百来家,其 中登记注册的形式有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四种。我们所选择的南京仁河农场和扬州万年红农场都分别是南京六合区和扬州 地区建立的第一家农场, 因而比较具有代表性, 同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比较意义。在对个案现状的介绍中,本调查将从农场劳动力的来源、土地面积和来源、产业 结构和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从农场的劳动力方面来看待农场的现状,就首先要分析劳动力的自身属性、 来源和劳动力结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农场的建立者都是本村村民,多是下 岗退休职工、原有的种植大户、经营乡村工商业的个体户和一些大学生村官等, 从他们的职业特征看, 一般都有同外界打交道的经历和较广的人际关系网络,也 都比较有商业头脑和冒险精神, 做事情比较深思熟虑,他们对中央政策和举措比 较关注, 同时也熟悉他们所从事的农业项目。如果按照陆学艺对中国农村的社会 结构分层的话,他们应该属于农村精英,属于农村中的上层和中上层人群,因为 建立农场首先需要必要的资金, 其次还需要相应的农业技术,再次还要能够有相 当的人脉来实现土地的流转和推动农产品的销售, 最后还能够熟悉中央的扶持政 策,而且具备对未来的眼光和冒险精神,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农场主的必要条件。农场的创办者一般都是男性,其中以四十岁上下的农民和大学生村官居多。在农场的经营中,一般还是以家庭成员为主,在个案中,周大爷和张大叔既 是农场的创始人,还是农场机械的操作者和技术员。但是,仅仅靠家庭起早贪黑 管理农场的生产是远远不够的, 在南京和扬州的农场中都普遍存在着缺少农业劳 动力的情况,更加缺乏的是长期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以雇佣工为主,专业的 技术活需要聘请专业技术员, 简单重复的劳动以本村劳动力为主,这些劳动力一 般都只是暂时性的,平素到外地务工,农忙时为农场打工,但在农场干活的工资 一般不低于在外务工的工资,否则有缺乏劳动力的危险。在扬州地区,很多农民 实际上都已经不再从事兼业行为而成为工厂的正式工人, 这使得农场雇佣工人就 更加困难,在一些情况下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妇女和老人也成为雇佣的对象。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 两地的家庭农场主都是由先前本村的种养大户转化 而成,在先前已经从本村农民的土地手中通过合同的形式取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他们的土地面积和水面总面积分别为 100 亩和 260 亩。承包土地达到一定的规模 是注册登记为家庭农场的一个必要条件,政府规定了最低标准但没有最高上限, 但提倡一个适当的规模。规模过小就不成为规模经营,规模过大会由于没有精力 和资金的支撑导致经营出现高风险,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面积浪费,就个体家庭而 言,一个个体家庭的经营规模通常在 100 亩到 300 亩之间。从农场的产业结构来看, 两地的农场虽然经营生产的具体品种因地域而有所 差异,但都存在着种植业和养殖业并存的情况。仁河农场种植谷物、高粱同时养 鱼、 养鸡, 万年红农场在种稻子的同时也养羊、 养鱼。从农产品的生产结构来看, 这种农业近似于一种立体农业或循环农业, 从有限的土地达到对于资源的有效利 用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是这种农业方式的显著特色。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 合企业可以达到互补的目的,水面、草地、树林和耕地是一个相互结合的整体, 通过废物利用和肥料的转化可以使农场既有最大化的收益, 也降低了来自于市场 的价格风险,同时还保护了环境。然而,在农场经营的经济效益方面,两地的农场有显著的差异。仁河农场基 本上在收支上保持平衡, 在扩大再生产和投资上存在着资金困难,目前周大爷对 农场的发展正处于观望态度而万年红农场则净收益额达 30 万元,同时还准备在 此基础上扩大投资兴建羊圈和鱼塘。农场经营的投入和产出比直接决定了农场的 经济效益, 并影响了投资者对于已有产品和产业的信心。仁河农场由于机械化程 度受到较大限制,从而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而政府的补贴又没有落到实处, 同时生产的产品还受到商贩和收购站的压价, 导致农场的成本飞涨而收益受到限 制,经济效益较低。万年红农场则不同,在受到政府补贴的同时,提高了机械化 的水平降低了人力成本并努力开拓销售渠道,因此实现了盈利丰收的局面。三、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在对家庭农场的实际调查中,农场主对国家在努力促进和实现土地的集约 化和规模化经营方面的意图是充满期待的, 但是目前的困境也是阻碍家庭农场发 展绊脚石,在对未来政策支持的期待中,必须要首先厘清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访 谈的资料中,以下几个方面是对农民农场建立和经营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一)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 从六合农场和扬州农场的对比来看,农村土地使用权是否能够顺利转让是 家庭农场建立乃至经营的一个首要因素,也是一个前提条件。农村土地如果不能 够顺利转让, 会严重影响到农场主对于土地的自主经营权,田块之间的分割使机 械化成为一个难题, 也会影响到土地土质的改善, 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会增加农场的经营成本,降低土地的利用效益和农场的经济效益。在南京六合区, 村集体的土地是以户为单位的, 每一户都有固定不变的土地, 农场主为了取得土地的承包权首先不得不与一个大队(约 30 户家庭)进行协商 和谈判,因为土地都是固定的,土地之间有明确的界限,所以必须同时处理好与 30 户家庭的关系,那么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在处理农场经营 事务上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分散了,而且如果处理不好和农户之间的人情关系,租 赁便成为一个大难题。在扬州情况则不同,扬州市所属地区的耕地以村民小组为 单位,每五年将土地做一次调整,重新分配土地,耕地分配不以家庭为单位,而 以拥有该村户籍的个人为单位, 这样可以保证新出生的婴儿或因婚姻转入该村的 居民尽快享有土地, 对于户籍已离开该村或者去世者拥有的土地将做及时的重新 分配。此外,因为同一个村耕地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在分配上,农户虽 然拥有固定的亩数,但是没有固定的方位,每年耕种的田亩由村小组进行分配, 这样可以实现村里的耕地合理流动, 为家庭农场合并地块规模经营进行机械化耕 作打下了基础。土地使用权的转移还直接关系到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和使用权。在南京六合地 区,由于土地转让是要逐个协商的,在协商过程中,每家每户承诺承包的年限不 一,有的五年,有的是十年,还限制了土地上的作物种植的种类,农场主获得的 只是经过合同确认的有限的使用权,在自主经营权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且 由于农民对于土地意识较强, 通常不会全部转让,且不允许平整各地块之间的田 埂,因而使得本村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程度受到阻碍,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影响了 农场主的积极性。在扬州,因为土地的转让是以村集体为单位的,而且土地不是 固定的是流动的, 农户不需要担心自己会失去土地,这使得大规模的耕地集中成 为可能, 从而为机械化耕作打下了基石,而且由村通过招标转让的土地是比较稳 定的,农场主不需要同每家农户去打交道,在土地的使用过程中,农场主的经营 权是相当自主的。土地的租金的发放也因土地转让的模式而异。在南京六合地区,因为土地使 用权的转让是不经过基层, 村里对土地的转让也不知情,农场主对土地的承 包取决了农场主与当地农民关系的处理,涉及到“理”和“礼” ,土地租金的多 少多少要考虑农场主与农户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在操作的过程中,程序是冗杂繁 复的,而且如果这种关系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土地租赁的稳定性和村民之间的矛 盾,通常这种利益的分配是非常复杂的。扬州的情况多少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它 通过招标的办法, 出价最高者可以获得土地的承包使用权,而且是经过合同承认 的一口价,此外,如果农场主当年盈利,还有额外的红利按人头发放。这样,就 杜绝了租金高低不平的状况, 减少了村民之间的不平等感,农场主也不用因为要 处理与农户大量的人际关系而劳心劳力。(二)政府和基层社区对家庭农场的支持问题 来自政府政策的支持对于农场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 通过落实上级的政策给予农场以支持可以为农场的发展提供政策优惠和项目倾 斜,能够提供价格稳定、财政补贴和免税等措施,另一方面,政府也是公共服务 和社会服务的提供者,道路的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灌溉工程和电力设备都要 由政府来提供。然而,在我们实际的调查中,政府发挥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 南京六合区,政府在农场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够的,这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 基层政府与农场之间存在着一个断裂层,基层政府未能落实中央关于 发展农场的号召,基层“土政策”和中央政策存在着不一致,而这一点源于政府 层面上“重商轻农”的思想,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工商业作 为政绩的一个主要考核层面受到重视和关注, 而农业被认为是拖后腿耗费财政补 贴和不能创造大量经济效益和政绩的弱势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因此,基层 政府既对土地转让的情形不甚清楚,也不知道本地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政 府与农场的联系较少。 其次,基层社区领导班子老化,在思想上较为保守,效率较低。据农场 主周大爷介绍,在当地的一些地区,大队长(或称组长)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年 人,他们比较关注自己在岗时的收益,对于农业的发展并不关心,并且从某种程 度上阻碍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虽然可能有大学生村官,但他们通常只是将村官作 为一个跳板,经常忙于处于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对于农业的发展不够关心,这 就使得整个基层社区缺少真正能够支持农场发展的干部和官员。再次, 政府缺乏在公共服务上面的主导作用,这主要是指首先上级政府和基 层社区对于家庭农场缺乏一个明晰的概念,另外,它不能在政策措施上起一个引 导作用,缺少在政策和法律上对于家庭农场的支持,例如,它没有对村集体如何 转让土地有一个相当成熟和可行的引导措施, 也没有在提高和稳定农产品价格方 面做出努力。而且,政府对农场的公共设施服务是不到位的,政府在财政投入方 面明显不足,道路系统、灌溉系统和电力系统都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这也与土 地的转让情况密切相关, 因为在土地使用权不能完全转让的情况下,政府如果不 能和农户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难在农户的地面上新建公共设施的。最后,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职能划分条块化,在修建农用建筑如 机库等等需要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批手续,农业部门不能干涉。在农机机械、机械 柴油和秸秆焚烧等补贴上, 农机部门的补贴不是补贴给土地权利的使用者,而是 给与出租使用权的农户, 这就使政府的财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真正种田 的不得利,没有种田的拿补贴。总而言之, 地方政府和村庄对于农业发展和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不重视不清 楚,基层社区与家庭农场之间存在着断裂,领导班子缺乏改革和创新的思路,不 能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责任不清,职能的条块分割使财 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无疑会加大家庭农场的运行成本,甚至会阻碍家庭 农场的发展。(三)人力资本的缺乏问题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和农村精英的外流,劳动力的使用是相当匮乏的,通常 的情况是有的农场主既是技术员也是机械操作者。相比传统乡村里紧密的亲缘和 地缘关系, 家庭农场或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改变了传统的土地经营方式,以土地为 纽带的农村社会关系发生了改变,这一改变强化了农村社会的业缘关系,同时加 速了传统的互帮互助的交际关系向以货币为交流媒介的物质交换关系的转换, 村 民之间的交流更趋向去世俗化和城市化。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机械化的不断推广, 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 出来, 进入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传统农村里农忙时互帮互助的劳动关系逐步瓦 解,遇到农忙时,传统的”换工”说法也就不存在了,雇佣劳动力成为解决农忙 耕作繁忙问题的主要办法。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被雇佣从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 力并非当地村民,而是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员,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青少年受 教育年限的增长, 当地大部分农村青少年没有种地的经验和技术,他们中的大部 分常年在外从事非农产业; 另一方面, 由于在当地工厂打工的农民工作时间固定, 无法抽身农业生产。这两者原因导致了即使在农忙时也很难找到当地的人来进行 农业生产。家庭农场主和大型种养户由于其经营的土地较多,农忙时自然需要更 多的劳动力, 在当地无法提供充足劳动力时,大量苏北或安徽的农民到这里给农 场主或者大型种养户打工,形成“短工” ,这些流动的农民有效地支持了农场和 大型种养户的农业生产。在实际调查中,不仅缺乏简单的劳动力,而且更加缺乏 技术型的人才和管理型的人才,对于高端的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 在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情况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农村精英大量 外流,农村出现“空心化”的趋势。人力资本的缺乏将是今后制约农场发展的一 个长期问题。一方面, 基层社区缺乏一大批真正关注农业和农场发展的基层干部, 基层干部的老化和传统思维使得他们缺乏落实中央政策的上进心和决心, 而农村 发展中的现实环境又使得城市精英和大学生村官不愿意扎根农村, 使得农场发展 缺少自上而下的基层支持。另一方面,农场在发展中缺少一批懂技术懂管理,能 吃苦, 愿意为农场服务的劳动力,长期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农场的发展缺乏足够的 后劲和坚固的支撑。(四)家庭农场发展中的科技支持问题 农场主所具备的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一个直接和农产品的产量与 质量相关联的问题, 从而决定整个农场预期收益和效益。我们了两地家庭农 场在农用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的情况,发现农场在技术的推广上还存在欠缺。在 六合区,很少有人前去农场推广农业技术,农场缺少懂农业技术的人,而且很少 有农场主参加专门的技术和管理培训,为了学某项技术,周大爷开玩笑说,不得 不向南京农科院长期上门“取经” 。在扬州,虽然有关于农技的培训和讲座,但 是培训的内容和讲座很大程度上是与实际情况相脱离的, 而农民真正想听到的内 容却很缺乏,培训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周大爷向我们介绍说, 除了特殊的技术需要专门向专业人员请教外,其他都 凭借已有的经验来运作, 不存在什么改良或引进品种以提高产量之类的想法。作 为一个家庭农场, 投入过多的技术会增加生产的成本,虽然市场上倡导绿色健康 的农产品,但是产品如果没有标识,就不会产生消费者对于特定产品的认同感, 同时滥用农药、添加各种药剂或激素以谋取利润的侥幸行为也成为可能,因此, 生产者生产健康的农产品不是靠技术,而是靠“良心”。这是一个关于技术的悖 论绿色低毒无污染的农药确实能够促使农产品更加健康和生态,但是却使成本 提高了,农民出于逐利心理,仍会采用传统高毒高效的农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 内,如何使科技真正为民所用并为大多数农民所接受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家经常号召“科教兴农”和“科技支农”,但是科技对农民的支持还 是很欠缺。农业科技在理论和实际上的落差有时会使科技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 用, 而且科技对于农业的支持是很有限的,因为它首先缺乏一批能够学习科学技 术并能够运用到农场的致富的人。而且,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在部分村庄 缺乏检测生产资料的设备和简易技术,使科技在兴农方面的作用受到了限制。(五)出租土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保障问题 费孝通说过,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 ,土地的转让 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关系到出租土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保障,也关乎农村的发展 和稳定。没有相对应的配套政策,农村和农场也不可能顺利的发展。在当前城市 化和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之下,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他们虽然能够获得短期的受 益, 但长期来看, 一个长期稳定的保障制度和促进出租地农民的长期就业措施是 非常必要的, 而目前我国在体制方面还是非常缺失的,在关于出租地农民的就业 问题上没有形成制度化的体系和举措。张叔叔认为, 如果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养老保障和就业安置的问题得 不到很好的解决, 一旦出现经济上的动荡,农民们很可能会单方面解除合同重新 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会对农场未来的发展形成不稳定因素。因此,家庭农场的发 展并不仅仅是农业的问题,伴随而来的还必须要有相对应的配套措施。 四、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家庭农场在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英美国家在享受了这种土 地制度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给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尽 管我们并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国外已有的做法, 但通过有益的实践依然能够找到适 合于我国的发展道路。在南京和扬州的调查至少给了我们一些启发,通过对于现 状和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下列一些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措施。(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村土地顺利流转创造条件 在土地的流转方面, 扬州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借鉴。从某种程度上说, 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密切相关,而无关于土地所有权,因此要实现土 地顺利流转就是要实现土地使用权利的顺畅流动。要实现这种顺畅流转就必须要 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农场主只与一个代表大多数或集体的意志打交道,无论这 个代表是政府还是村干部。这个前提能够减少农场主和农户协商的中间环节,减 少协商中的难度和阻力, 通过谈判或招标这种现代化的方式,将农场主和农户之 间的这种物权转让关系以契约的形式规定下来。然而,要实现这个前提,就要依 靠村庄内部的整合或者村集体的有效推动,以代表整体家庭的行动意志。(二) 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顺利实现出租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完善社会保障制 度 城镇化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如何让农业人口顺利转入 城镇和实现安居乐业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对 城镇化的发展做一个长期有效的规划,逐步推进城镇建设,适当放宽对农农村户 口向城镇户口转化的政策, 鼓励有能力的青年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减少流动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避免土地的闲置,让土地流转到有经营能力的人手中,促进 家庭农场等一批高效率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其次, 要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切实解决出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家庭农场的长期经营提供一个坚强的堡 垒。最后,要加强对于农民的技能培训,推动一部分人成为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 优秀劳动者, 另一部分人则在城市稳定长期就业,以稳定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的使 用权。(三)加大政府对农场的支持力度 政府对于农业的引导和支持是促进农业和农场欣欣向荣的外在环境和客观 条件,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支持。首先,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 建设村镇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 对村镇整体土地格局进行规划,加大对灌溉水利 设施、电力系统和道路系统的投资,为农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 次, 在政策上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实施政策优惠和倾斜,对土地的实际使用者而不 是出租土地者给予补贴,对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免税,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减少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户建立农场的积极性。再次,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 “重商轻农” 的思想, 将农业的发展和农场的发展状况作为政绩考核的一大指标, 真正给予家庭农场的发展以重视。最后,工商部门和质检部门应加强协作,建立 农产品质量监控和检测体系,以控制农产品的质量,激励农场主把好质量关。(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减少家庭农场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 家庭农场在我国作为一个新事物,其发展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要减 少这种经营风险, 就必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形成成熟的农产品和生产要素 市场,稳定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使得农场主能够从中获益。要建立和完善 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险市场和农村融资市场,切实解决农户资金短缺、融资 难、 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 减少农场在经营中面临的市场风险。在科技服务方面, 可以与高校实施对口联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强项目的引进,加大对农 业科技推广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培育企业和行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组织, 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组织程度,实现信息共享,制定产品标准,提供科技和管理服 务,增强收集市场信息、争取政府支持和保护合法权益的能力。(五)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走品牌经营之路 家庭农场不同于种植大户的首要方面就在于,它是一个法人组织,其实质 是一种现代企业的形式。家庭农场作为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不仅仅 是能够存活, 能够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而且是要能够走出去打响自己的 品牌,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对于农产品的简单销售不足以走向品牌之路, 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家庭农场可以自己或合伙入股进行深加工、包装和销 售,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避免层层压价的现象,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消 费者的认可,建立自己的品牌,从而实现家庭农场的长远发展。在当前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性体制中, 农村的发展同城市强劲的势头相比处 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农村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人们耐以生存的消费品, 但农村和农户却处于一种被压制的地位而很少从中获益。要改变这种局面,走农 业工业化道路是必然的, 农村只有建立自己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才能获得独立的地 位,才能与城市的农产品竞争。因此,农场主从长远利益考虑,只有在在生产农 产品的同时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值打响农场的品牌才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地位。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金融创新接“地气” 提升服务助“三农”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 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 “家庭农场”的 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透过中央一号文件对 “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态度,我们看到了一条农业农村 改革的新路径,也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金融机构支持家庭农 场发展的殷切希望。作为基层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一员,XX 银 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业规模化发展,并及时调 整贷款投向逐步向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大户倾斜,全力支持 本地家庭农场驶入“快车道” 。(一)XX 县家庭农场整体发展情况及生产经营情况 1、辖区内家庭农场基本情况。根据 6 月份的调查,XX 县 家庭农场的数量共 116 个; 经营土地面积 1.5886 万亩; 主 营业务范围为粮食种植、果树种植、水产养殖、家禽养殖、 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杨树造林等;全年经营总收入 1590 万元;家庭劳动力人数 332 人、雇佣人数 132 人;全部在工 商部门注册。2、辖区家庭农场的金融需求。据统计,目前全县家庭 农场在 XX 银行贷款余额 1055 万元,未来贷款总需求有 975 万元。融资需求额度主要在 10 万元以下 36 户,10-50 万元 需求 19 户,50-100 万元需求 2 户,100 万元以上需求 1 户, 贷款期限一般在 3-5 年。1 由于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家庭农 场在 XX 县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今年 7 月 31 日,XX 县在工 商局注册的家庭农场规模已达 579 户。同时, 政府关于用地、 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正在陆续 出台,这将大大鼓励农户从事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同时也有 利于保持家庭农场这一新兴事物的稳定性。(二)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由于家庭农场是新生事物,我行在对其进行调研时发现 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身经营不够规范,技术支持不够,又 未购买农业保险;二是难以提供有效担保,符合条件的抵质 押物不足;三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可能出现农作物绝收 的情况;四是政府相关政策还未正式出台,农场主还处于观 望状态;五是暂未形成规模产业,虽然目前已登记注册的家 庭农场有 579 户,但绝大多数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六是部分 家庭农场同时具备专业合作社、有限公司等多重身份,定位 模糊。上述困难导致银行在向其提供金融服务时,对其经营收 益、资金回笼以及潜在风险等难以把握,急需出台一套完整 的制度流程来规范操作。(三)XX 银行拟支持家庭农场的措施 1、争取政府支持,政银合作联动化。计划与县农委联 合成立金融服务小组,负责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推动具 体工作的开展。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与重视,加大舆2 论宣传,对协作银行在财税政策上予以倾斜,给予营业税、 所得税等优惠或减免。同时,也请人行利用其信息掌握全面 的优势,对银行加强政策指导。2、实地下乡调研,金融服务制度化。我行于今年 6 月 份组织人员下乡实地调研,选取种植业、养殖业等不同类型 的家庭农场进行访谈,通过现场查看以及与农场主的交流, 真实了解农场主的贷款需求以及资金使用周期等情况。在前 期调研的基础上,我行 7 月份又组织部分基层支行行长、业 务部门负责人对《XX 银行家庭农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进行 讨论,现办法已正式行文。该办法的主要创新点是:对象明 确、用途广泛,授信灵活、期限较长,担保方便、额度充足, 办结迅捷、还款灵活。3、降低融资成本,贷款利率优惠化。调整“三农”贷 款重点向家庭农场倾斜,支持规模化农业、养殖等适应家庭 农场经营的产业,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向“家 庭农场”模式发展。同时对“家庭农场”贷款实行优惠贷款 利率,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 70%执 行,比其他贷款利率较低,真正为家庭农场减负让利,降低 家庭农场的融资成本。4、实施“阳光信贷”工程,信贷服务透明化。在全县 所有行政村设立“阳光信贷”服务宣传栏,向农户公开驻村 客户经理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并公示举报电话,接受群 众监督, 有效规范信贷操作流程, 让客户熟悉每个贷款品种,3 明白具体的办贷流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贷款方式,进一 步实现贷款服务公开化、透明化、便捷化。5、加大营销手段,贷款手续简便化。针对家庭农场的 具体情况,我行将针对家庭农场设置专属客户经理,具体负 责家庭农场贷后信贷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督,在余额控制 和约定期限内还贷自由,周转使用。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手 续,做到随用随贷、送贷上门。同时根据当地种养殖业的季 节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灵活确定贷 款期限,全力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四)对政府部门参与的建议 从 XX、XX 等开办此项业务的实际情况看,均有政府部 门参与,如 XX 市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了由银 行、财政、农办、房管、国土、规划、法院等部门组成的农 村抵质押贷款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和流程,明 确土地部门负责土地确权办证和抵押登记,政府并承诺按照 贷款本金 1:7 的比例设立担保基金;各镇成立土地流转中 心,保证区域范围内产权流转并负责土地承包确权办证和质 押登记;明确财政局负责设立开办此项业务风险补偿和奖励 基金的部门及分工。由于家庭农场是新生事物,尤其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 政府部门的参与,土地流转办证、经营权价值确定、质押登 记等实际困难单靠银行无法解决。因此,建议由政府牵头并 明确相关部门的分工及职责,并在担保方式上承担一定责4 任,以解决家庭农场贷款缺乏有效担保、风险管控难度大的 问题,政银合作共同推动家庭农场快速发展。5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关于推进汝城家庭农场发展的调研报告何好生【摘要】 所谓“家庭农场”就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模式为主体,家庭成员为农业 生产服务对象,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经济为家 庭主要收来源的新型经营主体,同时依托国家政策、新型科技、信贷扶持和农业 机械化作业为一体的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场所的统称。下面笔者调研组一行就近几 年来汝城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基本找准了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初步提出了推进该县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及举措。一、汝城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该县着力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挖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重点培 育发展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农业致富能手,迅速壮大现代 农业发展规模,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统计,到 2012 年底该县家庭农场实现农业总产值达 11.56 亿元,家庭农场发展形势良好,凸显以下特点。1、家庭农场基地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到目前为止,该县“家庭农场”已发 展鲜果种植面积是 12.5 万亩,年产水果 7.5 万吨,总产值 1.5 亿元,品种为李、 梨、柑桔、板栗、锥栗等,主要分布在文明、土桥、濠头、岭秀、永丰等乡村“家 庭农场”;发展时鲜蔬菜面积 14.8 万亩,其中田庄早季蔬菜 2.5 万亩,卢阳、 泉水、大坪、马桥、井坡等乡村春菜、冬菜 6.6 万亩,马桥、延寿、外沙等乡镇 “家庭农场”发展朝天椒、生姜等蔬菜面积 4.3 万亩,商品蔬菜年产值达 3.2 亿元;在卢阳、大坪、土桥、马桥、泉水等乡村“家庭农场”发展花卉盘景苗木 种植 28.9 万株,年经济收入达 1.2 亿元;在泉水旱塘等“家庭农场”发展硒山 茶叶种植面积 3000 多亩, 在盈洞乡发展金银花种植面积 6000 多亩,在卢阳镇斗 山、泉水镇白泉、土桥镇黄家等乡村“家庭农场”种植水稻 6.8 万亩,基本实现 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年创经济收入达 100 余万元;在热水、大坪、卢阳 发展杂交制种面积 3500 多亩,创经济收入 50 余万元;在卢阳、大坪、泉水、井 坡、马桥、土桥、田庄、永丰、集益、热水、三江口等乡村建成了家庭式牲猪、 牛、羊,家禽养殖基地 86 个,其中年可出栏生猪 6.5 万头、家禽 12.9 万只,创 农业经济收入 3.46 亿元;在卢阳、土桥、井坡、泉水、热水、暖水等乡村建成 家庭水产养殖基地 49 个,年产鱼类 2.2 万吨,年创经济收入 1.8 亿元。2、家庭农场农业经济收入稳步增长。该县现有养殖、种植、休闲初具规模 “家庭农场”1200 余家,2012 年“家庭农场”创农业总产值 11.56 亿元,分别 比 2009 年的 6.82 亿元、2010 年的 8.46 亿元、2011 年的 9.98 亿元,同比增长 170%、137%、116%。按农业种养类别分,其中家庭养殖(畜禽 200 只以上)有 172 户、鱼类养殖(年产 10 吨以上的)有 68 户,主要分布在卢阳、泉水、土桥、 马桥、大坪、井坡;家庭粮食种植(200 亩以上)有 149 户,主要分布在暖水、 热水、卢阳、土桥、泉水、井坡、大坪、集益;家庭水果种植(年产水果 20 吨 以上)232 户,分布在文明、盈洞、永丰、卢阳、马桥;家庭蔬菜种植(年销售 蔬菜 20 吨以上)298 户,主要分布在田庄、暖水、马桥、大坪、卢阳、土桥等 乡村;家庭茶园种植(200 亩以上)有 224 户,主要分布在卢阳、泉水、三江口、 暖水等乡村;家庭金银花种植(400 亩以上)有 98 户,主要分布在盈洞、岭秀 等乡村;家庭花卉盘景苗木种植(200 亩以上)有 16 户,主要分布在卢阳、大 坪、土桥、马桥、泉水等乡村“家庭农场”;随着该县“家庭农场”数量增多和 规模化发展,“家庭农场”对基地的发展规模、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模式日 趋增强、日益明显。3、家庭农场农产品牌凸显地方特色。近年来,该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迅 速, 其中泉水旱塘“家庭茶场”的“硒山茶”、 小坦、 延寿等乡镇的“小米辣”、 文明乡的“水晶梨”、田庄乡的“反季节蔬菜”已获得 QS 食品质量认证。 在产品认证方面,全县完成农产品认证 14 个,其中无公害食品 12 个,绿色食品 3 个;在基地认定方面,以朝天椒、水晶梨和蔬菜为重点,建立无公害、绿色食 品标准化基地 5 个,完成朝天椒、水稻、茶叶、奈李、水晶梨和蔬菜等产地认定 27.6 万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基地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该县特色农产品种类众多,但由于缺乏统 一规划,各农业产业发展是有面积无规模、有数量无效益、有特色无品牌。如水 果、蔬菜种植虽种植面积达 26.5 万亩,但由于缺乏机械化生产、规模化作业, 集中连片种植 300 亩的都很少,很难形成农业产业规模、保持品质优势,导致产 品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二是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当前,该县“家庭农场”年农业总产值上 100 万元以上没有一户,产值上 50 万元以上 100 万以下的家庭有 109 户,产值 上 50 万元以下的有 498 户。由于“家庭农场”数量多、规模小、机械化作业程 度低、实力弱,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产业规模。三是农产品品牌优势市场认可难。到目前为止,该县“家庭农场”能走出郴 州的农产品仅有水晶梨、奈李、冰糖橙、花豆、朝天辣、板栗等极少数农产品品 牌,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带动该县现代农业发展。四是创新意识不强影响产业发展。“家庭农场”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出身, 又是典型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 牌意识认识不足,抗风险意识不强,家庭农户扩大再生产资金能力有限,抑制了 家庭农场大发展, 同时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深根蒂固,部分农户对机械化作业认知 程度还不够,生产观念有待更新。三、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一、抢抓政策机遇,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种粮专 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土地、财政资金等资源流向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倾斜。农业组织化已成为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重点,为今 后惠农政策注入新内涵。一是要依托财政补贴政策。在财政补贴方面,要鼓励地 方将新增农业补贴、财政奖补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向该方向倾斜,扩大“家 庭农场”发展数量和规模;二是要建立经营扶持专项资金。以地方政府为主体, 省、县、乡三级联合建立土地规模经营扶持专项资金,以其为导向,引导专业大 户、 家庭农场与承包农户签订中长期租赁合同,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并出台地方 “家庭农场”评估标准,健全和完善“家庭农场”各项登记备案工作,建立县、 乡、村三级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三是要出台土地流转发 展规划。地方政府要牵头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指导各 地加强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形式多样、管理 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建立有形市场,搭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交易平台;四是 要实施“互换并地”政策。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鼓励各地方行政村开展“互换 并地”工作,减少农户耕作的地块数,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和土地利用率,促进适 度规模经营发展。通过“互换并地”促进土地流转的空间很大。据国家统计数据 表明,目前全国以互换形式流转土地达 1610 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 6.2%。二、拓宽融资渠道,突出服务组织化优势。资金周转困难已成为目前“家庭 农场”发展中的一大致命因素, 随时危及到“家庭农场”的生存与发展,解决融 资问题是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第一要务。一要是建立融资服务机构。地方各 级党委、 政府应明确一名分管农业工作实职领导专门负责农业项目发展,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信贷、融资等服务工作,组建“家庭农场”发展规划 , 与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合署办公室,鼓励各地设立农业担保公司为专业 大户、家庭农场提供融资服务,允许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承担涉农建设项目。二 是要优化装备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地方各级政府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 庭农场”采取先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提升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 是要引导规模化经营。目前,该县种植业和粮食生产有条件实行规模经营,调研 中发现种粮大户的效益比一般种粮户更为可观,也更具备种粮积极性,粮食种植 的规模化经营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三、夯实农业基础,构筑多个板块受益平台。笔者认为,农业组织化建设将 创造多个农业板块的投资机会。一是要建立多层面受益平台。就种植业的规模经 营而言,品种培育业、农业机械和服务机构有望受益。此前,按照《全国现代农 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国家将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种业的景气度预计处于上升通道之中。二是 要注重发展农业机械化。几千年历史证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阻碍了现代农业发 展,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 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将与规模经营模式相辅相成,农机板块各行各业将受益。三是 要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 明确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 其中了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 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证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