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括苍古道路线图通济古道的导游词

查看: 333|回复: 0
【丽水乡土】古道行之——驿道遗梦通济路
1.jpg (213.75 KB, 下载次数: 8)
12:51 上传
古道和石牛  驿道遗梦通济路  南通八闽、西交三衢。因通济堰得名的通济古道为官修驿道,是永嘉大道的重要一段,其作用可想而知。《丽水市志》记载:“通济古道”沿堰渠而上,为古代处州至西南达云和、景宁、龙泉、庆元,西北至松阳、遂昌之要道。在要冲设保定铺,额定铺兵5名;明代时,在保定设镇,并置设税局……
  千年之后,曾经辉煌如今残存的驿道像一场依稀遗梦:走上古道、古埠、石桥,触摸石牛、古渠,探访古路亭、古窑址……让人恍若入梦,穿越千年。
2.jpg (106.53 KB, 下载次数: 12)
12:51 上传
老房  探寻拾得一路诗  旅行无信期,利涉有恒渡,日照阴岩幽,云开沧江曙。通济古道起城西门(即栝苍门,又名小水门),过济川桥(又名平政桥)……《丽水交通志》记载:“通济古道”自城西栝苍门外济川桥经石牛、碧湖、保定,过界牌入松阳县、遂昌县境并连接衢州,称西道;自保定渡大溪至大港头入云和县境并通往景宁龙泉入福建浦城,称南道。
  而从小水门起到碧湖,寻寻觅觅中古道已经不再,但却寻得了古人行走古道“遗落”的一路诗句。开头的诗句为明末官员、文学家陈子龙所作的《出栝苍门渡江》。陈子龙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该诗歌描写的是陈子龙行军通济古道起点栝苍门过浮桥时的情景:击棹此夷犹,停车屡回顾。修堞冠危岩,飞甍(屋脊)出芳村。岸草覆丹霞,渚花衔翠羽。西迈双轮遥,东溪千溪骛。诗歌中描写到行军经过浮桥,看到日出幽岩、云开江明,城墙高耸,花掩民房,岸草盖覆,洲花藏鸟的情景,表现了幽静古道一路美景与兵荒马乱行军无期的忧郁心情。
3.png (551.89 KB, 下载次数: 8)
12:51 上传
  如今,这些路亭、路碑、寺庙和瓷瓦窑只留下了遗址,而古道“环岛”中间的装饰性石牛雕塑已经守候千年,尽管风雨侵蚀,牛身、牛尾、牛头还是栩栩如生。
  关于石牛的传说,记者几经探访,从义步街村到保定村,村民的说法都比较模糊,最后在莲都区旅游局找到了完整的民间传说范本,为通济古道平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据传自从修建了通济堰后,碧湖平原便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粮仓。但保定村那段堰渠年年修年年垮,当时曾流传这么一首民谣:西乡(古时碧湖一带按行政区域划分称西乡)阔洋洋,种种半年粮,十年种来九年荒,背朝高路眼望天。
  话说铁拐李等八位神仙有天聚会,闻知人间有一浩大的水利工程通济堰,便决定巡视一番。众神仙经过保定村,远远就看到高路(地名,在保定附近)那里的渠水居然是浑浊的,再到近处一看,竟发现一头水牛精在作怪打塘,把堰坝糟蹋得千疮百孔。原来这水牛精是瓯江对岸山上的野牛,成了精后,就好吃懒做,常常跑到山脚下撒野。神仙们施展法力,罚石牛日夜护堤,将功折罪,为百姓谋福。后来,人们就专门凿了一头石牛,放在高路的堰渠边,纪念八仙驯牛的事。
4.png (439.12 KB, 下载次数: 8)
12:51 上传
老房  残缺古道梦依稀  沿着松阳方向西上,有村民说古道是沿江而上,有的说就是沿着现在的公路西去,我们寻寻觅觅到松阳境内,都没有找到古道的痕迹,而南去的通济古道南道也在千年时光中撕成了残缺碎片。
  堰头村,有清晰的史料证明是通济古道西道的必经之地。史料记载,堰头古时属松阳县靖居区,也就说,堰头应该算是通济古道西道的一个“重镇”。
  除了通济堰外,通济古道堰头村路段留下的文化遗迹也繁星点点,主旨为弘扬儒家孝道与勤学之风。贞节牌坊是这条路上的“大牌”之作:牌坊为清代建筑,砖石结构,四柱均有抱石鼓支撑。通高6.50米,通面宽5.40米,据传为叶家主人英年早逝,妻子梁氏恪守贞节,培养子女成才,因受到皇帝表彰奉旨而建。而“懋德勤学”牌匾则是堰头浓郁学风的缩影,为知州赐予松阳的一位进士,表彰其良好的道德和勤学作风。让人意外的是,这里还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它位于堰头村30号,其显著特点是门与窗造型均有典型的欧式风格,从其中可以窥到通济古道上昔日文化的繁荣与多元。
  通济古道南道则是经过古埠到达如今的古堰画乡组成部分大港头,沿江而上的古道,如今大多数已经被淹没,寻到云和局村,村民指引说有条古道可通到庄前,然后翻越山头到达云和县城,这也就是云和枫树湾段古道,目前保留完整的也只有两千米左右。而古道通往景宁、龙泉的,则是云和安溪方向的泗洲岭,在一块残缺的石碑上,有这样的记载:泗洲岭为官员、商客行旅往来的要道,上至龙泉、庆元,通至福建……故此拨资捐资以修泗洲岭驿亭。这也算是这次寻访之旅中,找到了通济古道南道的准确走向。
  古道的芳容在岁月中无情剥落。或者,残缺带给我们的,更有一种穿透与震撼的力量。
Powered by写一段三峡的导游词
写一段三峡的导游词
【导游词】 学习啦编辑:刘园
本文已影响 人
  三峡地区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的长江咽喉地带,是我国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敏感生态地区。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一段三峡的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写一段三峡的:
  各位朋友:欢迎您来到美丽的三峡!我是国际社的导游,名叫XX,您可以叫我小徐或徐导都可以,接下来的几天我会和大家一起去游览美丽的长江三峡,在此我先预祝大家游的开心、玩的尽兴。
  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他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西南侧,沿途汇集数百条溪流,在不同的地段有沱沱河、金沙江、川江、扬子江等不同的称呼。当长江流至四川奉节时,冲开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大自然最壮丽的景色----长江三峡。我们今天所说的长江三峡其实就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他西起于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又有&人间仙境&的美称。
  三峡中瞿塘峡西起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巫峡西起大宁河口,东到官渡口,全长40多千米,以幽深秀丽著称;西陵峡西起香溪口,东到南津关,全长约70千米,是三峡中最长的。
  提起长江三峡我们都会想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中部的三斗坪,94年动工,08年完成,全坝长1983米,坝高为185米,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大坝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它不仅是中国的大坝也是世界的大坝。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正经过的是西陵峡的崆岭滩,它从九曲脑到周家沱,全长2.5公里,最窄出仅5米,水位最低时仅3.1米,是长江三峡中最主要的一个险滩,崆岭滩中乱石林立,由大珠、头珠、二珠、三珠、鸡翅膀、和尚石等礁石组成。其中大珠长达200多米,像一座小岛纵卧江心,把水流分成南北两漕,漕内暗礁密布,水势汹涌,船行其间,必须左避右让,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沉没,葬身江底。
  民谣唱到:&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而崆岭滩是西陵峡中最险的滩,&青滩、泻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崆岭滩礁石林立,其中有座礁石岸壁上刻有&对我来&三个大字,行船必须对着这三个字直驶,不然就会船毁人亡。
  1910年.德国&瑞生号&轮船第一个想闯进川江,谁知来到这崆岭滩前就触礁沉没了,从那时到1945年,这里就发生过17次重大沉船、海损事故。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航道工人三战&鬼门关&炸除了礁石,开拓出一条日夜通航的安全航线。三峡工程的建设,库区水位的抬高,又进一步改善了通航条件,夕日的&鬼门关&,今天已经变成阳关道了。
  好了,到这里呢,我们的旅程也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舍不得,但还是不得不说再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作为一个导游,虽然走的都是一些自己已经熟的不能再熟的景点,不过每次带不同的客人却能让我有不同的感受,相识即是缘份,我们能同车而行即是修来的缘份;而现在我觉得不仅仅是所谓的缘份了,而是一种幸运,能为最好的游客做导游是我的幸运。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回忆三峡如何美丽之余,不要忘了加上一句,在重庆有一个导游小徐,那是我的朋友!
  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以后若有机会,再来重庆会会您的朋友!
  更多三峡导游词:
  三峡的导游词范文1: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长江上游的三峡,它分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世人李白在三峡曾经写下了《早发白帝城》,后来这首诗被广泛流传,人们也对三峡充满了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了这美丽的三峡。
  到了三峡,就不得不说这这里的山,它有泰山的雄伟,有黄山的奇峻,有香山的秀丽。现在我们放眼望去,两岸是连绵不断的高山,灵巧地将太阳遮挡了起来;幽暗中山的轮廓若隐若现。据说只有在正午和午夜时分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在那极高的山峰之上,古树参天,怪石嶙峋。山涧之间悬着一条白缎,急流冲荡而下,我们能感受到脸上都蒙着一层层水汽。在青山绿水,丛林苍翠之中,江上泛舟点点,别具一番诗情画意。
  三峡的水么有西湖之静,亦没有长江之浊,却变幻多姿。夏天的时候,江河水涨,将一个个小山包玉墨绿的江水连为一体,若是在春天与冬天,这里又是另外一番风情!好了,我不多说了,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来一起见证这最美的三峡吧!
  三峡的导游词范文2:
  欢迎大家来到三峡旅游团,我们今天要去的是三峡中的巫峡,也就是古代渔人传唱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现在是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能看到两岸的红叶都蒙着一层薄薄的霜,林石间飘渺着隐隐雾气,因而树林更显清幽,山涧则更为寂静。虽然现在是深秋,但在多年前的此时,山谷中常回荡着猿猴的鸣叫声,接连不断,凄凉哀婉,令人深感秋季的萧瑟,因而有了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到了三峡,就不得不说这里的山,它有泰山的雄伟,黄山的奇峻,香山的秀丽。现在我们放眼望去。两岸是连绵不断的高山,灵巧地将太阳遮了起来,幽暗中山的轮廓若隐若现。据说只有在正午与午夜时分,才能看见太阳与月亮。在那极高的山峰之上,古树参天怪石嶙峋。山涧之间拉下一条白缎,急流冲荡而下,我们能感到脸上都蒙着一层水气。在此青山绿水,丛林苍翠之中,江上泛舟点点,别具一番诗情画意。
  三峡的水没有西湖之静,亦没有长江的浊,却变换多姿。夏天的时候,江河水涨,将一个个小山包与墨绿的江水连为一体。每当此时,来往的船只都不能航行。但三峡水流之快是无人能比的。古代帝王有急事宣召,便令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夜晚就到了江陵。这其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你乘千里快马,驾飞腾的风,也赶不上三峡水流的速度。
  若是在春天与冬天,这里又是另一番风情,它不象桃花潭那般烟雨朦胧,确是白色急流不住地回旋,莽莽苍苍。碧绿的水潭映照着一草一木,悠悠地流淌。
  在这样的山水之中置身于三峡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回感到亦真亦幻,似处在一幅美伦美奂的名家山水画中,思绪不断起伏,不禁让人吟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次三峡之旅就在古代文人对三峡的翩翩情思中结束。
  三峡的导游词范文3:
  首先呢,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唯一由一国拥有的最大的河流,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 6300公里,长江流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在长江上有上海,武汉,南京,重庆,四个特大城市,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便冲开重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峡其实就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驶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瞿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形成了陡峭的峡谷,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难怪古人曾发出&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感慨,两岸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从上望下俯视就好像船行驶在地道中一般。名夔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唐代诗人杜甫写下&欢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瞿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遗址,待会我们将去一一领略他们的风采。
  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转眼间迎来了小巧玲珑的巫山县城。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有&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之誉,大宁河支流马渡河上还有小小三峡。如果将长江三峡比喻为一部交响乐,那么小三峡是其中一个精彩的乐章,而小小三峡则是一个美妙的插曲。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巫峡名胜古迹众多,除有十二峰外,还有陆游古洞、大禹授书台、神女庙遗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悬崖绝壁上的夔巫栈道、川鄂边界边域溪及&楚蜀鸿沟&题刻,还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纤痕等,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滋润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12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数神女峰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在神女峰的脚下,请大家抬头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来灿烂的朝霞,有送走绚丽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称为望霞峰。关于神女峰,三峡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相传从前在三峡里有十二条恶龙,它们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知道后便和众姐妹们一起来到凡间斩杀了十二条恶龙,并向大禹传授天书帮大禹治理好了三峡,她们被巫峡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她们化作山峰屹立于巫峡两岸守护着巫峡,其中神女峰便是瑶姬的化身。这个传说故事寄托了三峡人民征服险滩,战胜恶水的美好愿望。大家请抬头看,天空中的云彩,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变化多端,唐代大诗人元稹一生写了大量的诗句,其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过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里,而看过巫峡的云彩,还有哪里的云彩值得看呢?
  出了巫峡,江面顿然开阔,视野舒展,是有名的香溪宽谷。宽谷地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代出过两位传诵千古的名人,一为屈原,一为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因屈原自沉汨罗江而逐渐形成的端午节则沿袭至今。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峡谷因&楚之西寨&和位于宜昌的西边而叫做&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西陵峡景观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绍的是几个有特色的小峡谷,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和三国历史有关的&兵书宝剑峡&大家听这个名字也许已经猜到几分了,在长江的北岸,在有一块形如&兵书&和一块&宝剑&。之所以我说和三国有关系,是因为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入川的时候,路过三峡,将他亲自写的一部书和一把宝剑,藏于江边的峭壁三,让后世卓越者去攀取,船驶过这段峡谷,前面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青滩&,三峡就是这样让人在风景中找寻历史,在历史中找寻自己,让自己去感触世界。在这里不的不说的另外一个峡谷就是&灯影峡&灯影峡离西陵峡还有9公里,这段峡谷不是算高,-但是山色明净,晶莹闪亮,好似撒满了月光。因此也叫&明月峡&,在这里怪石林立,石头各有各的姿态,似人似物,意趣横生,颇有神气之美,引人联想,发人情思,最有趣的最高岸马牙山上几块秃立的岩石,象〈西游记〉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行,当夕阳从后山照射山顶时,这师徒四人又很象中国民间的皮影戏中的人物影象,所以这里才叫&灯影峡&。
  第二部分:造化三峡(介绍三峡演变)长江三峡是大自然的杰作。关于三峡的形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最典型、流传最广的是&大禹开江&的说法,是说长江的主流最早不是经现在的三峡流下,而是流经古之南江&涔水&。由于当时天下洪水泛滥,大禹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终于使长江东流之注五湖(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处,三峡之水从此畅通,长江的主流才改从现在的河道(即北江)流淌。大禹导江治三峡,是有史料记载的。春秋、汉代诸葛亮、晋代郭璞、北魏郦道元等历代名人都有论述。(另一传说见附一)这些关于三峡形成的美好的神话传说只不过反映了古代人民在与洪水长期斗争中的强烈愿望。从地质发育看,长江三峡显然不是人工开凿或鬼斧之功,而是强烈的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和江河发育的结果。
  三峡地貌变化之大,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远古时代,三峡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1.8亿年前的印支造山运动,使华南地区形成陆地与华北陆地联成整体,中国地势东高西低,西南地区仍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古长江从东向西流向古地中海。距今7000万年前,燕山造山运动使巫山山脉自北而南隆起,切断古长江,于是,巫山以东的古长江即向东流,巫山以西的古长江仍向西流。距今4000万年前新生代之初,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气势非凡,使中国的西部地区迅速抬升,形成世界第三极高峰和整个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强迫浩淼的西部之水向东流去,去冲刷切割阻挡长江的巫山山脉。长江左突右冲,终于波涛汹涌劈开巫山山脉,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大峡谷。长江就永远的&大江东去&,从此&不尽长江滚滚来&!三峡横空出世,鬼斧神工的地理奇观,雄、壮、险、奇的天然美景,是造物主在大地上刻画雕琢出的惊世杰作。
  三峡是大自然的运动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种种奇迹中最惊心动魄、最雄奇壮观的精彩华章,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三峡两岸可以欣赏到举世罕见的峡谷地貌、溶洞景观、名山水景、原始森林及距今4000多年历史文化和20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迹。山,是三峡的骨架与躯体;水,是三峡的灵魂与血脉。三峡保存着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又完整丰富的地层古资料和地质地貌现象,是中国最大的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第三部分:历史三峡(介绍三峡的文明发展史)长江三峡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大峡谷,还是我国乃至亚洲最早居住古人类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和世界人类远古文明出现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曾预言说:&我们现在称北京猿人为我们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里?我觉得应该到长江三峡一带探寻。&现在,考古学家在大量的遗址遗迹中已经找出三峡人类活动的大致轮廓,在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巫山龙骨坡,发现20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巫山人&是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人类;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溪文化展示了三峡人类的聪明才智;三峡地区古代巴人的遗址和墓地反映了三峡是巴人的、经济、文化的中心地,是解开古代巴人历史之谜的主要地段。
  长江文明堪与黄河文明媲美。三峡也是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摇篮和重要通道。在历史进程中,长江串接起下游的吴越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而三峡,像一个巨大的纽结,沟通了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将巴蜀文明和荆楚文明连接起来,造就了完整的长江文明。三峡两岸夏商周遗址、秦时栈道、楚国阳台、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夷陵(湖北宜昌)古战场,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八阵图、永安宫、涪陵白鹤梁、黄陵庙等古代建筑和文化遗迹,与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向人们展开了一册数千年文化历史的巨卷。可以说,百里三峡是一根哺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脐带,如果没有这个通道,中华民族文化史就是残缺的。
  看过一段三峡的导游词的人还看了:
[写一段三峡的导游词]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83人看了觉得好
【导游词】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涉县娲皇宫导游词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涉县娲皇宫导游词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河阳古民居景点导游词★
【河阳古民居景点:六都→文翰公祠→廉让之间→虚竹公祠→气象钱→循规映月→答樵路(贞洁墙)→耕凿遗风→福昌寺→中峰山脚观景→答樵路返回路上→荷公特祠(古董工艺陈列馆)→义田公所遗址→陪嫁井→八士门→古树古墓→河阳古街→三朝巷→三院同春→圭二公祠(根雕陈列馆)→大宗祠→财神庙→公济桥。】
旅游指南:河阳景区位于新建镇河阳村,景区距离缙云县城16公里,距离金丽温高速公路缙云出入口7公里。从县城出发,开车约20分钟就可到达。在缙云汽车站有直接到达新建镇河阳的班车。
概说:朋友们,欢迎大家光临千年古村河阳,进行一次历史文化之旅!河阳村位于缙云县新建镇西1.5公里,距仙都景区16公里。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是个有着1100年历史的古村庄,河阳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庄的设计特色,现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古祠堂,总计1500余间,乃是明清两代所建;河阳村民94%姓朱,山清水秀,民风古朴,至今依然是聚族而居,耕读传家,为江南极为罕见的古村落活化石,是我们穿过历史隧道探寻千年历史文化的理想去处。
朋友们,这条溪名叫新建溪,由西北向东南流,后入钱塘江,是河阳村的天然壕堑,对岸就是河阳村了!河阳古民居2000年2月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并于2000年国庆正式对外开放旅游。大家看这门楼上的对联:“唐宋望族长留千古风范,明清庄园笑迎八方嘉宾”,各位就请跟随我走进河阳古民居,走进历史,走进昨天。
六都:朋友们,你们猜猜这座古民居题额“六都”是什么意思?根据清代道光年间《缙云县志》记载,河阳村属于景福乡六都,这个“都”就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全县设29都,河阳村正排在第六位,所以题额“六都”。各位随我走进去看看。
“六都”是河阳典型的正院加两个偏院院落格局,这是正院,左右两边是偏院。河阳古民居有三种类型,“六都”是一种,偏院在正院后面的是一种,还有一种只有正院没有偏院,有点象北京的四合院。标准的院落是十八间,当然,房子越多越显示富有。六都是河阳村最大的十八间大院,走廊井字型,房间大,天井大,你们看连它的门槛都有两道,证明房屋主人的经济实力非常雄厚。
现在大家判断一下“六都”的大门朝哪个方向?没错,大门是朝向西南方向的,而且河阳所有的古民居正门基本上都是朝向西南方向。大家一定会感到奇怪,中国传统建筑大门都是朝南开,这里为什么不一样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做解释。【六都2010年毁于大火】
文翰公祠:朋友们,我们脚下的这条鹅卵石路叫问渔路,这条潺潺流淌的小溪叫下轮坑,这些都还基本保持着元代建村时的设计特色。
我们现在来到了文翰公祠,这是为祭祀河阳朱氏祖先——清朝中叶朱文周、朱翰臣父子而建的。文翰公祠建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03年),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太平军进驻河阳村,局部被拆毁,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重建。现在是全村朱姓大族进行春秋大祭的地方。占地面积780余平方米,座东北朝西南,有房屋20余间,一进三开,有前厅、围廊、天井、后堂。现辟为河阳民俗陈列馆,它的特点是馆内古匾众多,是了解河阳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
这两对桅杆高3丈6尺,是用老的鲁班尺量的,大约有10米高,柱头用锡或蜡作葫芦状封顶,下面的磉墩圆的要比方的高贵。这样的桅杆以前全村有30多对,谁家出了进士或举人,才有资格在门前树立一对,以示表彰,就好象现在发的锦旗、奖杯。
请大家向上看,门上匾额“义阳望族”是由清朝浙江学正朱珪题写的,大家再看中堂正中悬挂的匾额“亢濮大宗”,要了解这两块匾的含义,还要从河阳朱氏家史渊源说起。河阳朱氏祖先原籍河南濮阳,后迁徙到河南信阳地区,这两幅画像就是河阳朱氏始祖朱清源、朱清渊兄弟。唐朝末年,群雄四起,你争我夺,兄弟俩为避战乱来到了浙江杭州。当时这里属于吴越国,皇帝武肃王钱鏐听说朱清源学问渊博,口才出众,即聘他为掌书记,成为王宫主管。武肃王病故,天下大乱,哥哥朱清源劝告弟弟朱清渊要韬光养晦,先隐居起来,待天下形势明朗再说。于是武肃王死后第二年,朱清源携弟弟漫游括苍缙云,看这里山水秀丽,就择风水宝地而居,为使朱氏后代不忘祖宗之本,用河南信阳各一字而取名“河阳”,于是也就有了现在的河阳村。朱氏自河阳定居以来,已繁衍四十二代。一千多年来,他们崇尚礼教,耕读传家,重农经商,人才辈出,富甲一方,成为缙云望族,
“义阳望族”、“亢濮大宗” “有女嫁河阳,赛过做娘娘”等的赞扬之辞。
河阳村还有个别名叫“一万穷”。“一万穷”这个村名是由一位和尚取的。相传他在该村向一位老妇人化缘时,那老妇人说:“师傅,我家有九口人吃饭,只有一万田,穷得很,人家比我都富得多……”那和尚回去后就跟人说:“河阳有一万田的人家还说自己穷,真是‘一万穷’村。”从此,“一万穷”村的名声就传开了。其实,老妇人说的一万田,是指一万把田(把,古代可作量词,一把即一握),相当于125亩田,这是解放初期划分阶级成份时,起码是个大地主了,说明河阳人是非常富有的。
这是河阳朱氏十七世祖朱竹友(公元1265——1334年),元末明初人,官长洲教谕,尊称竹友公。元朝中叶后,河阳一度人丁衰竭,朱竹友从新建回河阳续嗣,现今河阳村的朱氏子孙均为朱竹友的后代。他乐善好施,兴办教育,造宗祠,建“八士门”,规划村庄,大家看到的河阳村水系、道路基本格局就是他设计的。他使一个濒临衰败的河阳重新走上了兴旺发达的道路,其功德不可估量,其历史地位堪与始祖清源公相媲美,被称为河阳村的“中兴之祖”。
这位是朱竹友的孙子、十九世祖乡贤公朱维嘉,明初大儒,学识渊博,著有《素履文集》十卷,人称朱先生。洪武年间任国子监丞,历经十年,独立编修了《义阳朱氏家谱》,德高望重,其家族皇封“铁板秀才”一名,世代相袭。这位是二十四世祖圭二公朱榆,明代中叶人。这位是二十八世祖七如公朱元夏(公元1638——1698年),清初顺治康熙年间人,为人勤俭谦卑,力倡教育,七子中就有六子中了功名,是使河阳再次走向兴盛的关键人物。
正堂这三匾,分别书写“亚中大夫”、“中书舍人”、“嘉议大夫”,为河阳宋元时期“八进士”中三人之封号。“恪守家训”是清朝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嘉奖朱翰臣的。“杖朝明经”、“朝考举人”、“为国立功”三匾是民国年间褒奖同盟会革命志士的。“节孝”(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年,朱玗有妻施氏)“节励松筠”(民国十六年即公元1927年,朱恒超妻吕氏)“瑶池冰雪”(民国十九年即公元1930年,朱性良妻吕氏)“节烈”(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朱兰坡妻柯氏)“玉洁冰清”(光绪二十三年即公元1897年,朱维金妻李氏)这五块贞洁牌匾记载了清末民初河阳妇女的斑斑血泪。据河阳家谱记载:“李氏,23岁守志,无子,抚二侄,如己出,以其妆奁为侄女嫁资,人尤难之。”
在旧中国,要成为一个受到贞洁牌匾表彰的烈女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根据清朝家训规定,妇女守寡必须是在三十岁之前,守到五十岁,能够恭恭敬敬地侍奉公婆,或者公婆死后能够诚心诚意地祭祀,邻里没有任何闲言碎语的人,才可以表彰;或者是守到四十岁后死了,家族内进行评议,认为贞洁未变的,也可以表彰。如果丈夫死时已经超过三十岁,即使终生守寡不嫁,也不叫守贞洁;或者守寡未到四十岁就死了,也不予表彰。
好了,朋友们,以上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河阳朱氏的家史。现在请随我参观左右厢房里陈列的河阳民间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农具有踏锥、石磨、石臼、风车、打草鞋架、千张架、蒸酒架、织带架、纺车、木制车床,其中注册“麒狮球牌”商标的弹棉机曾参展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大家可以参与踏锥、石磨和打草鞋活动。
家具有焙笼、火桶、独脚金鸡桌、藤篮、床、梳妆台、存衣花橱,平时出行用的山轿和姑娘出嫁坐的花轿。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多架明清时斗金花床,上面精雕细刻了各种吉祥图案,还镶嵌有瓷画、贝壳,需耗时千工,所以叫做“千工床”。
廉让之间:我们现在来到了廉让之间宅,“廉让之间”意指廉洁谦让的人家,是屋主取材于宋朝皇帝询问一位广州官员关于虎门贪泉一事,官员回答家住在“廉池让水”之间,体现了屋主深厚的文化修养。“廉让之间”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距今已经150多年,是河阳所有古民居建筑群中最精致,设施最完备的封闭形的“十八间”,为河阳民居“十八间”建筑的典型代表,村中这样的古民居还有19座。它前有门套,相当于北方的照壁,上面绘有壁画古诗,保存十分完整。还有独立的自用水井,整幢建筑为四合院厅堂楼层式砖木结构,四面楼,二进院落,座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包括前厅、后堂、伙房、猪舍、厕所几部分,总计三十五间,一进前院十八间,二进后院十五间。
朋友们,这大门上有三个不同形状的小孔,你们猜猜它是做什么用的?它们代表了月亮上下弦的变化,屋主看天上的月亮形状,再对照这三个洞,就立刻能判断出阴历日期了,又快又方便,古代人多聪明啊!
河阳十八间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前厅三间,后堂三间,左右厢房各六间,共计十八间。大家数数看!楼下四周为卧房,楼上做仓库、晾晒及远眺的场所,堆放粮食、稻草、农具等。前厅中间为过厅,后堂中间作半敞式,中堂后壁正中多悬挂名人字画,两侧设神龛,右边供奉家堂神位,左边供奉祖宗牌位,龛前设案几,每逢祭日合家祭祀。中堂的横木是收租时上栏板堆谷子用的。庭院中间是天井,精选鹅卵石,铺筑多种图案,四角砌花坛种植花卉。河阳人有种植剑兰的传统,民间有“中堂天官赐福,道坛剑兰天竹”的说法。道坛是对四合院式天井的称呼。为轩辕黄帝发明的“合宫”式民居的文化遗产。
该民居走廊贯穿全院,两端辟门,前为进门,后门通向后院伙房,平面呈“门”形,沿大院后墙或边墙设小天井。这是前后式,六都是左右式。一进前院是主人的住房,二进后院是猪舍、厕所和长工佣人住房,等级分明。这种四合院厅堂楼层式建筑,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朱翰臣等大财主吸收北方四合院和徽派建筑风格,对原来道坛屋改造的结果。小青瓦、白粉墙、马头墙、封火弄堂,组成一封闭式庄园,有利于“防盗贼、御外侮、谨闺门、教子弟”。
“廉让之间”的廊檐、窗棂、牛腿木雕精美,是整幢建筑的又一价值所在。河阳木雕作为河阳村古民居及宗族建筑的重要装饰,体现了明清古建筑风貌及河阳村当年盛况。
河阳木雕在表现内容上力求简洁、自然,略带几分含蓄,具有鲜明个性,雕刻主要分布在比较醒目的位置如廊下、门窗、牛腿、神龛等几处,且在同一部位也有简繁之分,细部各有千秋,体现了理财精明,注重实效,不显奢华的精神。其中牛腿为雕刻的重笔所在,最为精致,装饰手段自然、活泼、典雅,所雕动物有白鹤、松鼠、狮子、麒麟、奔鹿、走马、蝙蝠等,植物有松梅桃柳、莲花、佛手、牡丹、白菜等,若仔细看,甚至可以看见菜叶上停有小虫,真是栩栩如生。前厅中堂廊下雕刻略显豪华,刻“暗八仙”及“福禄祯祥”一类吉祥语,隐喻祈福呈祥。中堂两侧卧房的花窗上布满透雕,雕刻精细的宫室、园林、群羊、走鹿、林木等豪华图案,有的还镶嵌入微雕的楹联,如“松柏当窗秀,芝叶入室香”、“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给居室平添几分文雅的韵味。厢房门窗皆为清一色的方格外挑窗,装饰简略,以方格、蝙蝠、花草等简单图案为主,方格子细如筛洞,手指不入,技艺之高超,让人惊叹不已。
大家请看,在后堂瓦背上有一石猫,那是为镇宅避邪所用,同时也是为保护楼上堆的稻谷粮食免遭老鼠的侵害。
朋友们,看了“廉让之间”古民居,我们是不是为河阳古民居深厚的文化内涵所震撼?真是“千年古村街巷门墙尽文章,百栋旧第厅廊柱磉皆学问”!
虚竹公祠:我们现在来到了虚竹公祠,这是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的苏州式祠堂,因大门内下厅建有一个画栋雕梁、飞檐翘角的八角亭,所以河阳人又称“八角亭祠堂”。
朋友们一定想知道,在浙南山区怎么会出现一个苏州式祠堂呢?这还得从朱虚竹传奇般的人生说起。朱虚竹18岁时凭着父亲给他的三根金条去兰溪做生意,收购靛青,谁知价格大跌,无法出手,只好压在仓库里,朱虚竹很沮丧,一天在面馆里因好奇结识了自称金钩胡先生的人。第二年杭州靛青价格却飞涨,朱虚竹装船到新安江遇强盗,眼见人财两空,他突然想起金钩胡先生的话,连喊了几声金钩胡的名字,那些强盗竟跪下求饶,原来金钩胡先生是他们山大王,朱虚竹终于转危为安。后来他靠经营土纸、靛青染料终于发家成了缙云巨富,拥有田产5500亩,在苏州有店面120间。
清咸丰九年(公元1858年),朱虚竹死后,他的六个儿子为父建造该祠堂,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费时四年,单石工花了76000多个,雕刻工67000多个,雕砖样式72种。整座祠堂画栋雕梁,精美豪华,木雕、石雕、砖雕技术高超,其中尤以天井中戏台四周柱上的大块牛腿木雕最为精美,宗祠木雕一般以历史、戏剧及神话人物为题材,有刘海戏蟾、凤凰喜鹊、和尚官人、梅花鹿等人物鸟兽花卉的图案,栩栩如生。天井一式卵石铺就各种各样的图案,有回头鹿、狮子扑球、寿字、花朵。下厅大门内有一对青色石鼓,光滑异常,用了三箩筐铜板靠手工磨制成的。人称“户对”。门上一对木雕称为“门当”,合成“门当户对”。据说设计祠堂图纸在苏州就花了三年时间,整座祠堂坐西南,朝东北一进三开间,砖木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原中国美院国画家李震坚教授就出生在这座祠堂的东厢房。当时其父家贫,靠教灯戏、看管祠堂为生。李震坚教授,自小有绘画天赋,据老人说李教授三岁时就能站在火桶里在墙上画猫。
气象钱:朋友们,这是用鹅卵石铺设的铜钱图案,你们看铜钱朝门口的部位缺了一部分,这是为什么呢?它的寓意是钱进门,主人做生意,一出门就踏进钱眼里,表示发财致富。这枚铜钱可不一般,它可以预报天气,你们相信吗?这是由于这几条边的泥土在铺设前经过盐卤水浸泡,天气转阴就会返潮变黑,所以能起到天气预报作用。怎么样,你想到了吗?河阳不但有气象钱,在有的天井里还有气象鹿,气象牛呢!
循规映月: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古民居叫柏轩二翁,是朱翰臣第二个儿子朱柏轩的住宅。当你看到这个圆大门,是不是想到了江南的某个园林?这个弄堂叫做房套,起防火作用,是十八间大院前的附属建筑,长36米,宽4米,圆门直径约3米,上书“循规”、“映月”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屋主清道光年间人朱锡田的墨迹。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当年朱锡田只是个附贡生,为了与三个姨夫比试才学而立志练字,叫六个儿子轮流磨墨,临终前在六子要求下留下这四字墨宝。
在房套二门上有四个奇字,是屋主老祖宗自己造的字,各位开动脑筋想一想是什么字?让我来提示一下:牛在田中干什么?干什么事要心口合用?房顶下住着大人小孩应该是什么字?第四个字下部为云字,让一撇如云在天空飘,云为什么会飘?对!连起来就是“耕读家风”,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念。房套左侧这数间房屋,过去曾办过私塾。右侧为主建筑十八间,两侧各十间,整个建筑群共有房屋72间,建于清嘉庆年间,为清代河阳巨富朱翰臣第二子朱柏轩宗族的建筑,公元1862年被太平军烧毁,现天井中有开裂石头依稀可辨当年烧毁痕迹。圆大门西边矮墙名照壁,为挡魔鬼入宅而建,原为青砖白粉墙,后被族中一赌棍拆光换成馍糍吃掉。现存泥墙是为了警示后人所建。为什么这座大院烧了而“廉让之间”却保存下来?其实太平军把两所大院都点上了火,因为这座大院的太婆是三寸金莲,不会干活。逃难时把所有的长工佣人都带出去照顾自己。家中不留人看家,所以没人救火,而“廉让之间”的太婆是山里姑娘,脚儿大,力气大,自己会干活,逃难时留下长工在家看守,结果有人救火而保住了。
答樵路: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河阳标志性景点----答樵路马头墙群,此地原有答樵门,为河阳村古六门之一,取樵夫上山砍柴对歌互答之意,所以此路叫答樵路。
河阳马头墙群建于清道光年间,沿答樵路有32个不规则的“马头”,绵延90米,远远望去似32个马头在仰头长啸,气势非凡,高低错落,精美绝伦,叠映生辉,豪华气派,集河阳古民居外墙建筑之精华。
大家请看,这粉墙上的壁画诗词,历经160余年仍然清晰可见,尤为难得。这个署名“柳亭”的诗句:“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既有儒家耕读文化的旷达,又有道家无为思想的逍遥,还有点佛家虚无缥缈的禅意,真是好诗啊!
朋友们,你们看这好端端的马头墙群怎么会有一道青砖围墙,紧贴大房墙壁还堵住门窗呢?其来历可有一段可悲的故事啊!
相传清代河阳巨富朱虚竹生有六个儿子,其中老四和老六同住这所大宅院,各占一半。老四生了九个儿子,可老六一连生了八个女儿,没有儿子,眼看已40多岁,一份偌大家产无人继承,与妻商议从青田县娶了一位年仅18岁的美貌女子陈氏为妾。陈氏还挺争气,过门一个月,就怀上了,于是择了吉日和大娘一起去庙里进香许愿。回来路上见一个中年汉子在田里挖芋艿,为讨个好兆头,就说:“大叔,芋艿真大,产量高得很呐!”谁知那人随口应道:“高个屁,一个爹换一个儿!”两人听了目瞪口呆,悻悻回家。
回家后两人如实相告,老六愣了半天,随后道:“如真的能换一个儿子,我就是死了也心甘。”第二年陈氏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可是刚喝过满月酒,老六真得撒手归西了。可怜陈氏年纪轻轻就守寡。”当时,河阳村有贞洁牌坊六座,贞洁匾额三十多块,一般大户人家的媳妇死了丈夫,就不能再嫁人,也不能招夫,只有老老实实守贞洁到老。不是有句俗话说吗?“寡妇门前是非多”,为防红杏出墙来,所以就砌了这一垛围墙,叫“贞洁墙”。
朋友们,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大家心里是不是沉甸甸的?这可是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铁证啊!
耕凿遗风:朋友们,马头墙群所在的这片古民居建筑群,规模甚大,占地约3000平方米以上,由两个18间大院,两个13间中院,一个宗祠组成,清道光年间所建,是河阳巨富朱虚竹第四、第六子住屋,门额为“耕凿遗风”。
穿辫洞:朋友们,我们从“锄云”这个偏门进去参观。云而能锄,多有意境,你不能不佩服古代人的想象力!这“锄云”正是“满坞白云耕不尽”的点睛之笔啊!
大家看这门上有三个小圆洞,猜猜是做什么用的?原来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曾驻扎河阳,这是太平军故意凿出的洞。他们把清军抓来后,将发辫穿过小洞,相互系住,以防逃跑,故称“穿辫洞”。这走廊上两根柱子也是太平军劈的,因夜里要看守俘虏,床放不下。
防火弄堂左边是“十亩之间”,左右窗头上题额为“勤补拙”、“俭成廉”,右边就是“耕凿遗风”,含义是“耕种而食,凿井而饮”,这些题额都使人沉浸在浓浓的儒家耕读文化的氛围中!
大家想一想它的大门为何是斜的?这是因为不能与“十亩之间”大门正对,以免有损住宅风水,所以就斜开。
房子内柱子上有刀疤痕,这是太平军磨刀后试刀时所劈。门上有菱形枪洞,也是红缨枪戳的。答樵路向上走半公里,可直达村西南的中峰山和福昌寺。
福昌寺:朋友们,河阳村宗教非常发达,现有古庙宇六座:宋代的福昌寺、岩山古庙、南殿,明代的碧山古庙,清代的公济庙和里西岩真神庙。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福昌寺,河阳人称它为仙宫。它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坐落在中峰山下,距河阳村西南约1公里,属佛教净土宗,占地约3000平方米。此处原属道教,称玉清宫,并设有儒家的宝善书院。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福昌寺由河阳村西迁入后,就成为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院。这是福昌寺最显著的特点,在全国也不多见。
寺院整体为院落式结构,坐西南朝东北,周边有香樟、女贞子、马尾松等所掩映。山门中间供奉弥勒佛,背面是护法神韦驮,两边是四大天王。照壁上写着中峰山福昌寺,右边是放生池,穿过竹丛掩映的通道,依次为大雄宝殿、地藏殿、念佛堂。念佛堂正对面为罗汉堂。再往东北为厢房。大雄宝殿内供奉“释家三尊”、“十六罗汉”等,念佛堂前殿供奉“西方三圣”,后殿供奉观音。大家请看两旁墙上留有四块行书,叫“群仙高会赋”,是道家的文字,由清朝名人朱立成所写,高35米,宽2米,每个字有15厘米见方。黑底白字,俊雅秀美。罗汉堂供奉的是“三方佛”和“五百罗汉”,为丽水地区所仅有。罗汉堂出门右侧路上有两株100多年历史的桂花树,每年十月,丹桂飘香,与檀香、唱经合称三味。大雄殿正面有一座“千佛殿”有一卧佛观世音,及一千个小观世音。
荷公特祠(古董工艺陈列馆):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荷公特祠,
“荷公特祠”,又名孝子祠,为河阳孝子朱得三的己祠。朱得三(公元1855——1934年)是光绪年间人,据家谱记载,朱得三幼年丧父,由母亲养大。母亲卧病在床,朱得三侍奉数月,衣不解带,母亲死后守墓三年。浙江巡抚特准他建立孝子生祠和孝子坊,缙云全县得建孝子坊只有三人,而得建孝子祠的却是唯一。此祠现作为河阳古董工艺品陈列馆。
整个祠堂占地约12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河阳古朴自然、风格多样的工艺品和民俗文化。左厢现为“古董工艺陈列馆”,内展河阳旧时陶器、瓷器、漆器、砚台、青田石雕、古式烛台,藤编、竹编、竹笋壳编、麦秸杆编等日用具,还有女性传统服饰、各种帽子、铁钉木底鞋,封建社会残害妇女的标志——三寸金莲,竟然还有牛皮金莲!朋友们,你们看这竹编制品是什么?作什么用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经写了一首诗描述它:“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叶离别去,恩爱夫妻不到冬。”这是一个谜语,谜底就是“竹夫人”,现在已经较为少见,是古人夏天搂着睡觉降温的,这可是不用电的绿色空调啊!
现在请随我到右厢房来参观。这里现辟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河阳剪纸陈列室”,汇集剪纸作品四五十余件,河阳剪纸特点是刻画人物脱形取神,衣褶阴刻,背景阳刻,恰成对比。内容多为戏剧人物、民间吉祥图案,其中以村中已故剪纸艺人李宝凤创作的“麒麟送子”尤为醒目,曾参加1994年由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南端展厅有清代至当代不同时期的绣品,其中棉线手工织带上文字极富时代特色,请大家念一念。还有挑花围兜、肚兜,刺绣笔袋、扇袋、钱袋、名片袋和香囊,这些统称女红,古代河阳女子把它们作为定亲回礼或嫁妆,好让公婆检验自己的手艺。
大家看这木窗透雕多么精致,上面还有字:“好学力行知耻,入孝出悌亲仁”,儒家文化真是处处可见啊!
义田公所遗址:朋友们,我们现在看见的这片废墟就是义田公所,是河阳村慈善机构,由清末河阳大财主、虚竹公祠的主人-----朱虚竹有感范仲淹《义田记》,拿出自家100亩田作为义田公产,用于赈灾施舍饥民,每年腊月二十五,按户分给。其儿子朱坤崇等五人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建此义田公所,有房11间,半依陆,半浮关塘之上。游此者,感觉好象在西子湖头了!作为谷仓和赈灾施舍场所。可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烧毁,只剩下这片遗址了。
陪嫁井:在古时候,水井是必须的,而作为古村落的河阳村当然也不例外,共有二十四口古井。这些古井主要供饮用以及生活洗刷之用。不少古井还有自己的故事,最有特点的就要数大家看到的这口“陪嫁井”了。由于当时河阳极其繁华,所以附近的财主们都喜欢把女儿嫁到河阳,因而流传着:“有女嫁河阳,赛过做娘娘”的民谣。“陪嫁井”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有人嫁女儿到河阳,嫁妆非常之多不用说,然而河阳的人还是不满意,问道:“你女儿到河阳总要喝水的吧。”于是那人一赌气,又挖了这口井,那就是“陪嫁井”了。
这条石板路叫八士路,是当年进出河阳村的官道。路边的这条水渠叫八士门坑,石栏杆和靠墙的九块石板,是为了防止山上洪水的冲击。朋友们,你们恐怕想象不到,石板路、石栏杆和这九块石板竟然是一位寡妇独资修建的!这位寡妇是清代人,姓舒,29岁守寡,“远近善举,无不捐资以应”,道光年间立有“彤史千秋”牌坊,这块大理石匾额存放在福昌寺里。清朝以来,河阳村里出现了以舒氏为代表的三十四位节孝女,其中立牌坊的就有六位!河阳人崇尚“节孝”观念,是有其特别意义的,因为男人长期外出经商,“后院”的安定就显得格外重要。
八士门:朋友们,这就是河阳村一处重要景点----八士门。“八士门”为河阳村正大门,总体宽约4.5米,高约4.8米。“八士门”由元朝河阳村中兴之祖朱竹友始建。因宋元时期,该村朱氏家族共出了八位进士,分别是北宋时12世朱绂、朱绶兄弟俩,12世朱晞,南宋时13世朱垓,14世朱藻,16世朱孝忞,17世朱有泰,元朝时18世朱填。其中朱晞、朱藻、朱孝忞、朱有泰四人更是同出一门!祖宗六代就有四代为进士,八进士中以朱藻最为出名,政绩斐然,入《中国名人录》。为纪念河阳这八进士而建,并希望子孙后代以他们为学习榜样,故名“八士门”。据说当时是一座门楼式建筑,明朝中叶被战火烧毁,明末重建成现在这个样子。
八士门正对中峰山,中峰山象一把金交椅耸立在西南方,主脉中央垅左右两边各有两条山脉直扑中间一个高高耸起的小山头,犹如五条蛟龙争抢一颗宝珠,形成五龙抢珠之势,左边木鱼山,右边金钟山,仪仗森严。八士门正当来龙重地,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始祖朱清源兄弟俩十分满意,就定居此地,并立下住房风格,门朝西南,正厅三间,以左右两厢为翼,共计二十八间,规模宏大,体现了名门望族的气派。各位明白了吧,河阳古民居大门朝向西南,是朝拜中峰山的!
不过整个河阳村的规划设计是朱竹友完成的。共有六座门,除西大门八士门外,古街道的另一端为东门问渔门,北边有答樵门、乘云门,南边有望中门、啸风门。朱竹友还设计了两条水系,门前这条叫八士门坑,与北边的下轮坑,也就是我们刚进村看见的那条坑相对,形成八字形,犹如两条龙须把整个河阳村包围,恰似一条护城河流过“八士门”,从村西流向村东,流入新建溪,整个河阳村形成面山背水、前坑后溪格局。这种水系既有保护村庄安全,又有保住河阳风水财气之意,称做“肥水不流外人田”。由于风水极为好,因此河阳人又称它为“八字门”。为图吉利和八字好,河阳人娶媳妇、嫁女儿、老人出殡都要过“八士门”,此习俗沿袭至今。故有“不入八士门,不算河阳人”之说。相反,那些作了对不起祖宗事的逆子贰臣,死后是不准经过八士门的。
朋友们,你们看这对动物,狮身、蛙脚。雄的是蟾嘴,雌的是凤嘴。是不是感到很稀罕?对了,它的名字就叫“稀罕”,它可有一个非常显赫的出身!各位还记得我在文翰公祠提到的乡贤公朱维嘉吗?他是明初大儒,学识渊博。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与朱维嘉闲谈中得知河阳八士门以及原由之后,连称“稀罕,稀罕,朱氏真是望族也。”然后是脱口而出的一句:“好,朕赐你一对稀罕,放在八士门前!”并命李维嘉打造。“稀罕”为何物呢?朱维嘉在琢磨了几天后,决定马上回归乡里,他在书童的启发下,设计了这对稀奇古怪的石雕,作为稀罕之物安放在八士门前。此对御赐“石稀罕”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在“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要把它们扔到河里,被一老人抬回自家院中安放,想不到该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共出了五位大学生、三位中专生,村中人都觉得是“稀罕”带来的好运气,于是重新把“稀罕”搬到了“八士门”前,如今凡村里人参加高考的前都要到此地摸一摸,以期带来好运气。各位也来摸一下这对吉祥物吧,会给大家带来好运气的。
古树古墓:村子的南部啸风门外有两棵古树。其中一棵是苦槠,胸围为2.43米,胸径是77.7厘米,高达20米。旁边还有一棵香樟,胸围为2.81米,胸径有89.5厘米,高约18米。两棵古树都有3或4个分枝,枝叶茂盛,足足把一个小山坡完全盖住,这就是平常所说的
“独树成林”。夏天,许多村民均在此休憩纳凉。在这两树扶疏荫庇下,是一座河阳朱氏二十八世先祖七如公朱元夏的坟墓,其家族极其鼎盛,如今更是有75%的村民为其后代,因此村民对其保护有加。
河阳古街:朋友们,河阳古街是河阳保存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块古建筑群,也是河阳老村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河阳古街长约150米,宽为2至3米,是河阳老村的中轴线。左右各有五条横巷与之交叉,由西往东分别是八士路、关塘巷、三朝巷、路亭巷、同春巷、问渔路,聚集着四个古建筑群,六个朱氏宗祠,三十二间古店面,其两边房屋一般为两层楼,个别也有三层楼,高度大约为7至14米。街道的一端为八士门,另一端是问渔门。
登高而望,河阳古街两旁的古建筑粉墙黛瓦鳞次栉比,从其规模也可以看出当时此村是何等繁华,难怪人们都叫“千年财主村”。连太平军首领进驻河阳后也惊叹到:“我们从广西一直打到南京,一路过来,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一个村庄!”
三朝巷、三院同春:朋友们,这就是三朝巷,因为这条巷集明朝、清朝、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大家能不能判断出来?这座土木结构的建筑是明朝末年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显得古朴沧桑;这座砖木结构的建筑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距今已有200多年,象一位山乡村姑显得素雅清秀;这座砖木结构的建筑是民国初年的,距今已有80多年,象一位留洋学生,显得洋派新潮,中西合璧。
以“忠厚传家”为中心的这三座“十八间”,为清代乾隆时缙云首富朱翰臣在1790年一年中同时建成,故称“三院同春”。所以这条路就叫同春巷。
“朱岳松道坛”这二十八间经考证就是河阳始祖朱清源的居住地,历经1000多年历史,虽经多次修建,至今原貌格局仍然不变,以示缅怀祖先。
圭二公祠:沿三朝巷走到头就是圭二公祠,此祠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862年被太平军烧毁,重建于清同治年间。祠内画栋雕梁,气派豪华,柱上楹联保存完好,如“须知享祀有灵,一点精诚通云汉;莫谓读书无用,千秋俎豆重文章”,“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贻子孙两行正事惟读惟耕”。大家看“国子助教”是褒奖北宋时期朱晞的,“崇祀乡贤”是褒奖明朝朱维嘉的。圭二公祠是旧时河阳的政治中心,村中磋商大事,接待官员,惩罚违规族人均在此进行。楼上全是谷仓,储藏河阳公粮。各位看这屋顶天花上有个方孔漏斗,是用于放粮的。
朋友们,河阳至今保存下来的古祠堂有十五座,大部分建于乾隆、嘉庆年间朱翰臣等人发迹暴富之时。不知各位思考过没有,这种一姓多祠堂的现象,不论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现象。河阳人为何热衷建祠堂呢?古人曰:“子孙之所以报祖父者,立庙为先。”河阳人非常富裕,一旦取得功名或重大成就是,就想到这是祖先的庇护,所以纷纷建祠立庙,为了追念先人,以表孝思,光宗耀祖。河阳祠堂有四种:全族性的——朱氏大宗祠,单人的——圭二公祠、虚竹公祠、玉天公祠、七如公祠,双人的——文翰公祠、忠祥遗绩,孝子祠——荷公特祠。
朱氏大祠堂: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朱氏大祠堂,是河阳朱姓全族公祭大祠堂。原在石佛岭脚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毁于兵火,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春移到这里。正厅三间,左右夹室各六间,中三间,大门厅三间,戏台一座,共二十二间,同治年间被太平军拆毁。河阳全村原有古戏台四座,一座虚竹公祠,一座七如公祠,一座恒三公祠,一座就在这里,规模更大。
公济桥: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公济桥,它坐落在河阳村东南新建溪上,长约87米,宽4.2米,桥离水面高7.3米,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而辟有五个半圆形大桥洞,与水下倒影相合,犹如五个圆月。
让我们登上桥来近距离地感受。这桥主要由条石砌成,桥面两边设有石雕栏杆共52个,刻有花鸟等图案,现在依然清晰可见。大家请看,在桥的中间有一块0.6&0.6平方米的正方形石头,这叫桥锁石,是桥竣工的标志。
公济桥建成于清咸丰年间,用了三年时间,费银6000两,距今已有150余年,在1862年,桥头的东端曾遭太平军焚烧,桥板龟裂,到现在还留有此痕迹。电影《桐花泪》、《铜头铁罗汉》曾在此拍摄。
桥下为放生潭,溪水碧绿,倒柳澄清,人称“鱼乐国”。桥西有财神庙,原名叫“碧山古庙”,祭拜财神爷和五通神,还有一座石佛,香火很盛。
朋友们,河阳山清水秀,民风古朴,经过半天的游览,我们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接受了一次古典文化的洗礼,正如一首古诗所写:“青山列画屏,绿水唱民风。粉壁马头墙,古今出入中。”现在我们的游程已经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很荣幸。最后祝大家一路平安!再见![河阳朱长胜摘]
【河阳村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马古道导游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