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输蔡英文蔡宝贤在海珠区培红小学一年几班呢?

共104552个阅读者,6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7:25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 &&
完美大象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57-1.html
  日本陆军初级军官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868年的京都兵学校,次年迁往大阪,称大阪兵学寮。1871年迁往东京,称东京兵学寮。1873年海军兵学寮成立后,改称陆军兵学寮。1874年,根据《陆军士官学 校条例》正式建立陆军士官学校,首任校长为曾我v准,由陆军卿直接领导。
  该校的招生对象、专业设置和学制几经改革。1875年,第一期学员入学,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下设步、骑、炮、工4个专业,至1887年共招收11期,培养军官1285名。1889年,该校进行 教学改革,实行士官候补生制度,招生对象改为高中毕业生,至1945年共招收61期,培养军官36900名。1896年增设后勤专业。1898年,日本陆军设立教育总监部,学校转属教育总监领导。1917年起扩大 招生对象,除招收高中毕业生外,还从部队招收经考试合格的军士入学。1920年分设预科和本科,学制延长,预科两年,本科1年10个月,中间需在部队服役半年。1924年增设航空专业。1937年,预科和 本科分别成立分校,本科分校迁往神奈川县相模原。1938年在斡裣胤岣陨枇⒑娇辗中!1941年,预科分校迁往斡裣爻肌N岣呔俚暮铣删又富幽芰Γг比胙Ш蟛辉俜肿ㄒ担懈鞅肿ㄒ悼 程兼顾的综合训练。1945年日本投降后,陆军士官学校被撤销。
  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最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留日士官生,保定军校生,黄埔军校生,此外还有一些地方讲武堂毕业生。其中以留日士官生发端最早,时间也较长,从1898年第一批留日士官生赴 日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计有二十九期、一千六百余人。虽然留日士官生的总体数量不及保定和黄埔学生,但是其历史作用却不容忽视。作为一个最早接受近代军事教育的群体,留日士官在清末至 民国初年的中国军队近代化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使中国军队不仅从装备上,而且从编制、训练、体制和思想上从中世纪走向了近代。
  不论是著名的保定军校还是更加著名的黄埔军校,在其创建者中,我们都不难看到留日士官生的影子,而那些地方讲武堂的创办更离不开士官生的参与。虽然,留日生的主要活动时间是清末到民初,但是 直到抗战乃至三年内战的战场上,我们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第一期(40人)01.11中国留日士官生,从别于1898年冬和1899年春到达日本,进入振武学校补习文化课和日语。1900年7月,45名中国留学生从成城学校毕业,之后根据所选之科目分别进入日本近卫步兵第四联队、日本 近卫野战炮兵联队、日本近卫骑兵联队、日本近卫工兵联队实习,经过半年的入伍期后,40人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三期学习,1人在学习期间病逝外,其余39人毕业。
  ◆ 一、步科陈其采
国民正府主计长(陈其美之弟,陈果夫、立夫之叔)吴锡永
清广东兵备总办韦汝骢
清黄埔武备学堂学兵指挥官张显仁
不详吴茂节
清江苏兵备处总办易甲鹇
清末任标统吴元泽
清广西讲武堂监督、湖北将弁学堂堂长、北洋中将刘赓云
忠 满洲镶白旗
湖北兵备处总办,总统府统率办事处参议行走(荆州旗人)杜淮川
南京临时正府陆军第二师师长张朝基
清黄埔武备学堂总办萧星恒
清第二十一镇统制舒厚德
辛亥浙江第一师二旅旅长张鸿逵
北洋陆军大学校长蒋雁行
北洋陆军总长李泽均
不详陶嶝孝
南京临时正府十师四十团团长高曾会
不详吴绍麟
北洋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吴祖荫
不详李士锐
清驻日留学生监督、北洋将军府将军段兰芳
不详◆ 二、骑科王廷桢
北洋第十六师师长
  吴禄贞
清第六镇统制
民初江南制造局协理杜钟岷
不详◆ 三、炮科卢静远
清军咨府二厅厅长唐在礼
北洋参谋本部次长、上海文史馆员陆
北洋陆军总长张绍曾
北洋国务总理
江苏银行总经理、上海文史馆员(金融界名人)单启鹏
清长沙武备学堂教习刘邦骥
北洋北京高级警校校长文
清军咨府军咨官、待读学士(疑为旗人)万廷献
清陆军部军制司长、北洋中将◆ 四、工兵科章迪骏
清军咨府军咨官贾宾卿
清第五镇十协协统邓承拔
清第八镇十六协协统、北洋工兵上校顾
清四川武备学堂总教习徐方谦
  第二期(25人)02.11
  ◆ 一、步科舒清阿 汉军正白旗 不详
清督练公所总参议、北洋公府顾问(驻防荆州旗人)哈汉章
清军咨府军咨官、北洋将军府将军良
弼 满洲镶黄旗 ?―1912
清军谘府军谘使(红带子觉罗,为革命党彭家珍刺杀)应龙翔
北洋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校长
  冯耿光
中国银行总裁萧先胜
(只知曾在保定军校任高级职务)宝
清湖北陆军小学总办(疑为旗人)吴佑贞
南京临时正府陆军部高等顾问官敖正邦
清第九镇十八协协统、民初湖北陆军小学校长蒋政源
不详余明铨
不详杨正坤
不详华承德
不详张长胜
不详张哲培
清广州新军混成协协统(因庚戌起义革职遣戍)段金龙
不详◆ 二、骑科萧开桂
湖北武昌蒋肇鉴
湖北汉阳◆ 三、炮科龚光明
南京临时正府二等顾问官、北洋陆海军办事处行走王遇甲
清第四镇统制、北洋中将沈尚濂
江阴要塞炮台司令许崇仪
清第十镇十九协协统、北洋二十七混成旅旅长◆ 四、工兵科蓝天蔚
清第二混成协统领、辛亥关东革命军大都督易乃谦
清陆军部军制司司长陈
清第二十镇统制、北洋四川军务会办、护国四川都督张学济
北洋辰沅道尹、湘西护法军总司令
  第三期(95人)04.11
  ◆ 一、步科
  蒋方震
保定军校校长、国民正府代理陆大校长(即蒋百里)周道刚
清十七镇六十五标标统、北洋四川督军许崇智
建国粤军总司令丁鸿飞
不详罗泽玮
不详曲同丰
保定军校校长、边防军第一师师长(皖系)胡景伊
民初四川都督张义新
不详岳开先
北洋少将、待从武官上官建勋 河南光州 不详
清第五镇九协十八标统带官朱廷璨
北洋第二师第四旅旅长王体瑞
清黄埔武备学堂学兵指挥官。卢金山
北洋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贾德耀
北洋十五混成旅旅长、保定军校校长、总理兼陆军总长刘
北洋第十五师师长(皖系)刘鸿逵
四川督办公署(杨森部)总参谋长潘矩楹
清第二十镇统制、北洋绥远都统、航空署署长康宗仁
不详王玉琳
不详何国华
清末曾任云南新军协统、袁世凯称帝时任赴滇宣慰使孙树林
保定军校校长祝
不详孙宗先
北洋第五师师长、直鲁联军第四军军长刘之洁
淮扬镇守使宫邦铎
江宁镇守使、北洋十九师师长赵学方
南京临时正府陆军部高等顾问张松柏
北洋第七师十三旅旅长张怀斌
北洋山东第二混成旅长、烟台镇守使游寿震
不详周文炳
北洋第六师师长程尧章
不详马廉赙
北洋将军府将军李成霖
北洋将军府将军◆ 二、骑科高尔登
清云南兵备处总办蒋尊簋
清广东混成协协统、辛亥浙江都督、国民正府高等顾问
辛亥云南都督、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四川督军陈文运
清第三镇第六协协统、北洋参战军第三师师长(皖系)王丕焕
北洋绥远混成旅长、直隶第一混成旅长齐
不详程侍墀
北洋陆军第十三师参谋长苑尚品
北洋骑兵第一旅旅长、山东省警务处长黄
不详张仲元
不详杨寿柱
不详干玉龙
辽宁金州陈
曾参加镇南关起义、钦州起义◆ 三、炮科章亮元
北洋浙江陆军测量局局长徐孝刚
北洋四川兵工厂总办、四川第一师师长(川军速成系)柯
不详周家树
清湖南陆军第一协炮营管带吴
北洋安国军正府外交处次长祁文豹
曾加入光复会吴金声
曾任袁世凯军事咨议吴光新
北洋长江上游总司令、段祺瑞执正府陆军总长(皖系)张树元
北洋山东督军兼省长王汝勤
北洋长江上游总司令傅良佐
北洋湖南督军陈懋修
南京临时正府第三师师长、江苏督署参议官童焕文
北洋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军械所主任管云辰
黄埔军校教官陈正仁
不详韩国饶
清十九镇炮标统带、援川滇军司令段景勋
不详田书年
北洋正府统帅办事处军令所主任、陆军少将蒋廷梓
北洋兵工厂统率办事处督办处处长、陆军中将金玉清
不详高有成
不详马风廷
不详周良才
安徽凤阳李
津       北洋将军府恒威将军朱文藻
北洋第八师团长(参加平息蒙乱之役)陈文煜
不详刘景烈
不详◆ 四、工兵科张孝准
南京临时正府军务厅长、北洋湖南榷运局长刘荃业
江苏上海姚鸿法
清山西四十三混成协协统、北洋统帅办事处参事徐朝宗
浙江绍兴        学成归国后不久病逝柯佐清
不详林调元
南京临时正府陆军将校联合会协理李振身
清第四镇七协协统、九镇十七协协统周家诚
黄埔军校上校编释处总编辑虞克震
保定军校工兵科长王光照
不详高景炜
不详齐国璜
1908年曾整理出版《兵经百篇》程干青
清江南陆帅武备教习◆ 五、辎重科毛继成
国民正府中央军校办公厅主任、军训部辎重兵监杨祖德
保定军校校长。汪庆辰
不详方咸五
不详魏邦平
广东省警务处长、粤军三师长、讨贼联军总司令魏宗翰
北洋第九师师长、定国军参谋长(皖系)赵立泰
清末任安徽新军混成协协统张世庸
辛亥前任第六镇正参谋官张
曾任十九镇三十八协统领、川边镇守使
  第四期(83人)08.5中国第一、二、三期留日士官生并未单独编班,而是直接进入日本陆士第十三、十四、十五期就读。但是,第三期留日士官生蒋方震,字百里,在毕业考试中取得包括日籍学生在内的全部学生第一名 ,获日本明治天皇所赠指挥刀一柄,而同期日籍同学中竟有后来的日本名将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蒋百里获得第一名,使日方大感耻辱,所以从此后将中国留日士官生单独编为中国留学生队。
  ◆ 一、步科张承礼
保定军校教育长周承炎
辛亥浙江光复总司令蒋作宾
北洋正府参谋次长、国民正府内政部长、安徽省主席傅一锐
二次革命时任浙军副旅长钱家沅
不详石星川
湖北陆军第第一师师长、伪汉口市长魏
不详李宣倜
北洋将军府文威将军吴祉贞
南京临时正府陆军部高等顾问官刘一清
清二十镇正参谋官、护国蜀都督府高等顾问程守箴
清广西干部学堂总办、辛亥北伐第一军参谋长覃师范
北洋统帅办事处参事、汪伪陆军参谋部次长杜锡钧
北洋湖北省长、伪华北正府绥靖督办金永炎
北洋第二军官预备学校校长、北洋陆军部次长徐
辛亥南京正府陆军第二师参谋长吴经明
北洋陆军部军学司长、国民正府中将(吴国祯之父)吴钟熔
清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四川陆军讲武堂总办窦洪胜
不详(疑为旗人)祺
不详(疑为旗人)沈尚朴
清四川陆军小学堂总办吴
安国军二方面军三军四十六师长、国民革命军42军长张学龄
不详高佐国
辛亥南京正府陆军第一师师长张斯鹿
南京临时正府三师六旅长王家驹
清四川督练公所提调、辛亥山西民军参谋(阵亡于蒙乱)何
辛亥浙军第二十三师参谋长赵康时
清云南陆军讲武堂乙班主任饶景华
虎门要塞司令何佩
北洋湖北省长、汪伪湖北省长、军事参议院议长余钦翼
清湖南第五十标统带、北洋正府中将参军田应诏
湘西镇守使、滇黔靖国联军第一军总张明远
不详李云龙
不详陶德瑶
南京临时正府第八师十六旅三十一团团长刘立鳌
不详寿昌田
福建银行总经理◆ 二、骑科沈
北洋陆军第十三混成旅旅长刘
南京临时正府第五师师长庆
不详(疑为旗人)汪
不详唐克明
辛亥湖北民军第一镇统制、鄂西靖国军第一军军长蒋隆芬
清四川第十七镇马标统带、湘军第六混成旅十九团长萧思鹤
不详卢牟荣
不详山有升
不详汪树壁
不详方声涛
国民正府代理福建省主席刘嗣荣
四川陆军小学教官◆ 三、炮科李祖植
不详翁之毂
北洋陆军大学教育长、黄埔军校中将教官朱兆熊
鄂军第一师一旅旅长、北洋将军府平威将军噶勒炳阿 湖北荆州 不详(疑为旗人)姜明经
国民正府湖北水利厅长向瑞琮
辛亥湖南都督府军务部长、北洋总统府军事参议史久光
清第九镇正参谋官、北洋参谋本部第五局局长沈郁文
北洋陆军部军务司司长熊祥生
北洋十五师十九旅旅长、湖北烟酒公卖局局长刘维焘
同盟会会计科长(未到职)曾继梧
湖南陆军第三师长、湖南护国一军总司令兼二师师长刘燮元
不详马袒全
不详梁训勤
1946年国大代表童序鹏
不详陈璩章
两广护国都司令部上校参谋◆ 四、工兵科翁之麟
辛亥江浙联军副参谋长、北洋陆军部军械司司长王永泉
北洋福建省长、将军府溥威将军李祖宏
江苏常州张策平
山西太原陈从义
安徽庐州刘绳武
陆军第四中学校长、北洋总统府少将武官双
不详(疑为旗人)那玛善
不详(疑为旗人)王若俨
不详◆ 五、辎重科王占海
不详萧鸿升
北洋中将,黎元洪总统府待卫武官汪
  第五期(58人)08.11
  ◆ 一、步科王孝缜
二次革命讨袁军第八师十五旅旅长沈同午
清第九镇十七协协统、汪伪江苏清乡督办王风清
国民正府军政部代理常务次长、湖北陆地测量局局长黄恺元
二次革命江苏讨袁军参谋长,后为僧石
北洋浙军第一师一旅旅长、国民革命军十九军代军长李书诚
北洋陆军总长、解放后第一任农业部长何成浚
湖北省主席、武汉行营主任、二级上将胡百炼
国民正府军事参议院参议黄本璞
北洋少将、国民正府河北硝矿总局副局长李致梁
湖南常德林肇民
国民正府军事参议院参议李
辛亥南京正府第八师十五旅二十九团团长钟体乾
国民正府川康绥靖公署代主任、解放后四川省副省长夏占奎
武昌首义后任民军第二协协统,国民正府少将雷寿荣
北洋正府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蒋国径
辛亥湖南陆军第四师师长陈之骥
二次革命讨袁军第八师师长(冯国璋之婿)谢武炜
不详舒和钧
北洋热河第一混成旅旅长、代理热河都统、将军府鼎威将军蔡绍忠
武昌首义后任军正府军务部副部长刘保原
不详王文卿
民初南洋宣慰使、北洋浙军副司令◆ 二、骑科袁华选
二次革命讨袁军第八师参谋长伍毓瑞
建国桂军第二军军长汪镐基
北洋浙军第四旅旅长、国民正府训练总监部炮兵监范熙绩
国民革命军37军副军长、湖北省保安处长邬致权
保定军校骑兵科教育长、平汉铁路局北平管理处长锡 琨 满洲镶黄旗
不详张翼鹏
国民正府湖南省代主席、第四集团军(桂系)参谋长刘栎茂
湖南常德吴元钧
不详◆ 三、炮科谭学夔
广东海军司令(海珠惨案中为龙济光部下杀害)简业敬
国民正府福建、浙江省主席、台湾警备总司令杨齐凤
不详金在兹
四川陆军讲武堂监督、四川陆军测绘局长石陶钧
中央军校长沙分校校长叶秉甲
保定军校炮兵科长李实茂
国民正府训练总监部参军春
不详(疑为旗人)沈汪度
滇军第二师师长何海清
滇南镇守使、蒙自镇守使杨揆一
国府武汉行营副主任、汪伪军委办公厅主任兼参谋总长◆ 四、工兵科王凯成
清四川陆军讲武堂堂长。吴和宣
云南讲武堂教育长、云南都督府参谋厅第一部部长殷承献
辛亥云南军正府参谋部总长、川边镇守使姜登选
奉军第一军军长、安徽督办(为郭松龄所杀)张炳标
不详杨源睿
湖南陆军第十九师师长丁
不详庄光宗
清陆军部军务司司长、北洋正府陆军部常务次长◆ 五、辎重科及科别不详者朱先志
不详董绍祺
曾任清末广西陆军小学堂监督危道丰
辛亥革湖南都督府参谋部长、北洋正府上海县县长李
不详袁宗瀚
民初曾任湘军第三师第六旅旅长齐
不详陈其善
不详高兆奎
不详徐定清
民初曾任江西陆军第二师参谋长陈
曾任北洋西北筹边使
  ◆ 六、宪兵专科第二期殷学璜
北洋北京宪兵学校校长、中将
  第六期(143人)08.12
  ◆ 一、步科冯
不详孙国英
不详杨邦藩
北洋十三混成旅参谋长、国府训练总监部军学编译处总编辑厉尔康
国民正府三十六军参谋长、军事参议院总务厅长王肇基
广东陆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两广护国都司令部参谋部附杨廷溥
北洋陆军部次长、国民正府驻日本使馆中将陆军武官世
不详(疑为旗人)胡
黄埔军校教育长、东征军参谋长、第六军十师师长秉
不详窝什图
不详(疑为旗人)王桂山
不详尹扶一
北洋陆军大学教育长、国民正府军政部参事覃鎏钦
民初广东都督府参谋长穆恩堂
北洋湖北第一混成旅旅长龚维疆
北洋陆军部军务司司长孙传芳
五省联军总司令(后起直系重要首领)沈觐恩
不详李孔嘉
黄埔军校少将委员谢
不详(疑为旗人)黄金桂
山西陆军第二混成旅参谋长赵士槐
民初奉广东都督胡汉民派回海南主政,任职不详张华辅
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训练总监部副监赵复祥
云南讲武堂堂长、滇黔靖国军第二军军长李根源
清云南讲武堂总办、北洋陕西省长、农商总长林
川军第二师参谋长张济元
北洋正府陆军部参事张荣光
不详梁光谦
不详丁慕韩
曾为尹昌衡幕僚尹昌衡
民初四川都督、川边经略使胡万泰
民初曾任安徽陆军第一师师长志
元 京旗正红旗
不详刘存厚
北洋四川督军、川陕边防督办、国民正府二十三军军长彭道成
不详(疑为旗人)卢启泰
云南省防军第二师参谋长(旧滇系)刘宗纪
五省联军总参谋长(直系)、伪北京市社会局局长马名骥
城 京旗正白旗 不详胡学坤
不详宫其彬
不详黄国梁
清山西新军八十五标标统、山西兵站总监、兵工厂总办刘汝贤
保定军校教育长。罗佩金
护国军右翼军总司令、四川督军景
斌 绥远镶红旗 不详
北洋绥远第一混成旅参谋长。刘祖武
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云南陆军第七军军长车贺龙
两广护国军第六师师长、高雷镇守使、北洋陆军部咨议孙
南京临时正府第四师师长。吴藻华
晋军第九师师长。刘
北洋第十五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四川督理杨文恺
北洋农商总长、五省联军总参议陈
北洋湖南省审计院院长孔昭度
两广护国第一师参谋长邱志龙
保定军校战术教官欧阳武
民初江西都督、将军府笃威将军、解放后江西副省长炳
不详(疑为旗人)郑长垣
琨 京旗镶黄旗 不详刘国梁
不详李万祥
清广东新军混成协协统王兆翔
护国第二军参谋处长李德湖
清安徽陆军小学堂监督蓝任大
不详余英华
荣 京旗汉军正蓝旗
不详李伯赓
云南大理 1875―?
滇军总参谋长(旧滇系时期)戈宝琛
北洋第二十一混成旅参谋长莫擎宇
广东潮梅镇守使乔
辛亥山西民军东路军前敌司令孙绍基
清第十七镇三十四协六十七标标统魏国钧
辛亥山西民军北路军司令蒲
南京临时正府陆军第三师参谋长沈
孙中山广州大元帅府陆军部练兵处参谋长崇
恭 京旗正黄旗 不详
清奉天陆军小学堂总办阎锡山
晋系军首领,山西督军、太原绥署主任、国府行政院长王
直鲁联军二十四军军长万德尊
北洋察哈尔都统、将军府藩威将军孔
北洋大同镇守使、国民正府二级陆军上将李鸿祥
云南陆军第一师师长、解放后云南人民委员会委员恩
不详,疑为旗人叶
护国第五军军长、驻粤滇军总司令、北伐第三军副军长绍
不详蒋荫曾
不详杨曾蔚
广西陆军干部学堂监督李
不详高声振
不详叶佩薰
军事委员会战史编纂处副处长、委员长待从武官王隆中
辛亥援鄂湘军第一协统领郑开文
驻粤滇军第三师师长、驻粤滇军参谋长吴剑学
湘军第四军军长仇式匡
南京临时正府陆军部军衡司司长梅焯敏
辛亥湘军北伐军总参谋长、国民正府少将王鉴珍
不详朱树藩
北洋湖南检查使叶成林
护国军第三军第二纵队司令左全忠
不详潘志岐
不详姚以价
辛亥山西民军东路军司令、国民正府军事参议院参议程子楷
二次革命湖南讨袁军代总司令、湖南护法军正府清乡督办张开儒
滇军第三师师长、广东护法军正府陆军总长王
湖南陆军第五师师长纪堪颐谏
国民正府训练总监部军学编译处处长张天骥
惠州查办使李乾黄
不详张鹗翎
辛亥革命援豫威武军副司令林仲镛
云南讲武堂少将教官、护国军补充旅旅长李显谟
辛亥上海商团军总司令王树榕
河南鹤壁马开崧
辛亥革命山西都督府军政部副部长张学骞
直鲁联军八师十六旅旅长许烈坛
南京临时正府第三师骑兵团长卢香亭
五省联军浙军总司令张凤
辛亥秦陇复汉军大统领、解放后陕西省副省长金凤巢
国民正府少将熊一弼
不详黄毓成
云南靖国军第四军军长。刘屏周
不详顾品珍
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张维清
曾任山西军械局局长。刘法坤
护国军第七师十三旅旅长张国威
曾任五省联军浙军独立炮兵旅旅长朱绶光
国民正府军政部代部长、太原绥靖公署参谋长文
不详陈时彦
不详韩麟春
奉军第四方面军团军团长、陆军大学校长(奉系)丁续余
曾任驻粤滇军参谋长马
不详温寿泉
辛亥山西军正府副都督谢汝翼
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陈元泳
曾任北洋陆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彭
云南靖国军第三军军长史秉直
曾任南京临时正府陆军第十师炮兵团长刘虎臣
曾任北洋陆军第十三混成旅第三团团长周荫人
北洋福建督办、五省联军闽军总司令周家干
不详杨尚志
不详唐继尧
贵州都督、云南督军(旧滇系首领)金荣藩
不详童锡梁
北洋中将李炜章
曾任北洋浙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孙方瑜
不详葛光廷
曾任热河兵备处总办、北洋第四混成旅旅长孙永安
曾任云南省防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护国军陆军宪兵司令赵恒惕
湖南代督军、广州正府湘军总司令、湖南省长钟鼎基
曾任陈鞑吭辆谝皇κΤぁ 二、炮科田遇东
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兵器教官周宗祥
不详李烈钧
江西都督、国民正府江西省主席、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程
北伐第六军军长、国民正府参谋总长、一战区司令长官、武汉行营主任、湖南省主席苏焕图
两广护国都司令部参谋部附得
京旗汉军镶黄旗 不详武滋荣
不详顾祥麟
吴佩孚派往阎锡山处代表张
不详王宝善
不详张厚德
不详黄承恩
不详冯家俊
北洋陆军第二师参谋长萧奇斌
曾任北洋陆军第十四师二十八旅旅长◆ 三、工兵科黄慕松
陆军大学校长、广东省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韩凤楼
护国军第三军参谋长杨志澄
四川陆军新编第一旅旅长陈其蔚
二次革命浙江陆军二十四师四十七旅九十三团团长梁心田
不详林文英
清第十镇工程营管带禧
光 满洲镶黄旗徐家容
不详余鹤松
辛亥江西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罗
四川陆军讲武堂堂长。吴乐三
不详成炳荣
辛亥湖北民军第三协协统、浙江都署少将参议欧阳沂
滇军总司令部审计处长(其侄欧阳琳为永丰舰舰长)陈宏萼
受陈髋晌辈影哺雇跬⒅
云南省防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刘洪基
南京临时正府第三军副官长华世中
北洋陆军部科长、少将萧祖康
不详◆ 五、辎重科及科别不详者刘乃勋
北洋陆军第十五师参谋长江
不详吴友松
辛亥湖南岳州兵站站长焦纯礼
山西忻州杨吉祥
清第十九镇正参谋官(死于云南辛亥重九起义)谢家琛
不详吴炳元
不详张鼎勋
北洋西北边防军第四混成旅旅长杨肇锡
曾任刘存厚部川军第一军第二师独立旅旅长唐
曾任辛亥岳州镇守司令官张亮清
曾任陆军大学战术教官辜仁发
曾任晋绥军炮兵司令、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参谋长
  第七期(55人)10.5
  ◆ 一、步科王
不详周应时
护法军正府(广州)代理参军长、军务司长唐义彬
湘军总部参谋长吴思豫
黄埔军校训练部主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孙象震
国民正府安徽省保安处参谋长隆
不详(疑为旗人)周焱儒
护国时任川军第三师第六旅旅长孙葆容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法处长寿
明 京旗正黄旗包述先
北洋绥远都统署参谋长关松秀
北洋西北边防军第四混成旅旅长陆光熙
清山西巡抚陆钟琦次子,辛亥太原起义时被义军击毙姚受唐
曾任边防军(北洋皖系)第四混成旅旅长何浩然
不详巨纯如
不详(疑为旗人)徐树铮
段祺瑞皖系干将,人称小徐(徐永昌为老徐)、西北边防军(参战军)总司令、皖军总参谋长吴观乐
五省联军第六混成旅旅长、伪河北省长张寿熙
不详唐之道
北洋第二十师参谋长、国民一军第九师师长陆绍武
不详(疑为旗人)春
不详(疑为旗人)徐
北洋江苏军务帮办、将军府缉威将军◆ 二、骑科曾鸿图
四川军官学校校长陈复初
湖南陆军第二师师长李长润
山东济南金寿良 京旗镶黄旗 不详
山东军务督办公署参谋长、江苏省苏常镇守使杨荩诚
辛亥革贵州都督张文林
不详尹同愈
北洋陆军部参事余范传
北洋湖北督军署高参宋邦翰
西北边防军(北洋皖系)第一混成旅旅长杨
不详◆ 三、炮科方日中
北洋湖北督军公署参谋长邓翔华
安国军大元帅府军政署陆军军务司长。张文通
不详张益谦
辛亥陕西民军不详鹏
不详颜景宗
五省联军第六方面军总司令余维谦
两广护国都司令部第四师参谋长张汉堂
不详程晋煌
巩县兵工厂厂长宋子扬
西北边防军(北洋皖系)第三混成旅旅长吴景震
不详彭廷衡
湖南讲武堂总办邓翊华
曾任北洋安国军正府军政署陆军军备司司长。◆ 四、工兵科张
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特别官佐江
安徽陆军测量局局长接
不详程恒式
北洋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参谋长第八期(54人)
  ◆ 一、步科
  戢翼翘
安国军四方面军二十九军军长、军事参议院参议
  姜梅龄
滇军总司令顾品仙参谋长
  张辉瓒
国民革命军十八师师长(一次反围剿中被红军俘杀)
  张焕相 奉天镶黄旗
中东铁路护路军司令(奉系)、伪满司法部大臣
安国军第十军军长、将军府珍威将军
  谢刚德
北洋正府参谋本部第七局局长
  孙学渊
  路孝忱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3师师长
  王之藩
  李盛唐
洮辽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奉系)、伪满军政部次长
  张子贞
护国军第六军(滇军)司令官
  张鉴衡
  应振复
奉系第二十七师师长、伪满宪兵司令部司令
  于国翰
安国军总部军事部参谋处长、鸭绿江采木公司理事长
  王琦昌
四川陆军测绘局长。
  王兴文
哈满护路军参谋长(奉系,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阵亡)
  彭士彬
韩复榘在山东任山东省主席时曾在山东任职
  丁澄复
  王静修
东北边防军驻黑副司令、伪满第五军管区司令官
溥 奉天正红旗 均不详
  陈嘉佑
国民革命军十四军军长
  施承凯
  郑遐济
伪天津警察局局长
  孔繁蔚
大同镇守使、国民正府山东省建设厅厅长、中将
  李刚培
  金鼎彝
辛亥安徽军正府军械科科长
年 奉天镶黄旗 均不详
东北边防军东路前敌总指挥(东北军)、伪满安东省长
  ◆二、骑科
  刘德权 奉天正白旗 1887―?
黑龙江全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奉系,后投日)
  孙德馨
  潘守蒸
湖北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
  雷崇修
洽 奉天正蓝旗
吉林督办公署参谋长、伪满宫内府大臣
  邢士廉
东北陆军二十师师长(奉系)、伪满军事大臣
  田宗滇
  刘睿桥
北洋河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
都 奉天镶黄旗 均不详
  何廷榆
  张修敬
黄埔军校副教育长、国民正府训练总监部炮兵监
  方鼎英
黄埔军校教育长、解放后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三、炮科
云 奉天正蓝旗 均不详
  周炯伯
辛亥四川军正府参谋次长
  王风鸣
  张厚琬
东北讲武堂堂长、中东路警务处长、代理河北省正府主席
  杨宇霆
奉军参谋长(奉素重要将领,为张学良所杀)
  宋式孱
辛亥岳阳镇守司令部参谋长
兴 奉天正白旗 (一说54)
延吉警备司令(东北军)、伪满尚书府大臣
  尹凤鸣
北洋正府陆军部参事
  陈荆玉
民初广东省长公署军事参议
北洋察哈尔都统府参谋长、陆军部次长等
  ◆四、工兵科及科别不详者
  邹序彬
护法湘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
  王静寿
北洋第二十八师参谋长,少将
  夏尊武
均不详,仅知蒋介石的一篇译稿曾寄给当时在北京的夏,请其校正
  赵钟奇
靖国联军(旧滇系)第二师师长、解放后云南民委副主任
麟 京旗镶红旗 均不详
  吴元敏
国民正府吉林警备司令部参谋长、伪满第八军官区司令官
吉林督军署参谋长(奉系)、伪满北满铁路监事长
  马锡麟
伪满吉林省军政厅副厅长
  王滋栋
东三省陆军整理处总务处长(奉系)、伪满锦州省省长
  第九期(37人)
  1910年12月入学,1911年11月因辛亥革命爆发而退学
  ◆一、步科
  杨裕三
民初热河混成旅第二团团长
  吴安伯
桂军军官学校(刘震寰部)监督、黄埔军校高级班副主任
  宋鹤庚
湘军第一师师长、湘军总指挥、湖南宣慰使
均不详,疑为旗人
  杨曲钦
  戴作楫
  李源昆
北洋第九师第三十三团三营营长
  刘召棠
国民正府第十九军军长(晋军)
  张惟圣
两广护国都司令部第三师参谋长
  潘祖培
曾任北洋边防军(皖系)团副
  彭寿恒
  吕烈培
  于镜澈
  张子固
  张宗福
  郭庆藩
  田壁成
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北洋军阀捕杀于上海西炮台
  田执中
  王廷藻
1912年在江西任团长
均不详,疑为旗人
  段志超
均不详,疑为旗人
  刘恩波
  ◆二、骑科
均不详,疑为旗人
  燕书春
  王金钰
国民正府第五路军总指挥
  臧式毅
国民正府辽宁省主席、伪满民政大臣
  刘文明
北洋长江上游司令部第二旅旅长、兵工专门学校总办
均不详,疑为旗人
  ◆三、炮科
  齐宝贤
  ◆四、工兵科
  白宝瑛
  ◆五、科别不详
  林修梅
湘西靖国军总司令、广州正府(孙中山)总统府代参军长
  夏述唐
驻粤滇军(方声涛)第六军第九旅旅长
  第十期(34人)
  (15.5)
  ◆一、步科
  关颖凯 北
满族,1948年国大代表
  黄秉衡 福建福州
国民正府军政部航空署署长、航空委员会总务厅厅长
  马登瀛 山东高密
国民正府第十军副军长
  马晓军 广西容县
军事委员会办厅主任、军政部参事、立法委员
  杨允华 江苏徐州
国民正府江阴要塞司令
  杜炳章 四川邛州
国民正府四川省正府委员
  傅振义 福建漳州
西康屯垦使陆军军官讲习所教员
  李应生 安徽合肥
  刘克复 陕西汉中
义 贵州贵阳
  宣传谟 安徽庐州
  李培尧 河南开封
  梁志修 广东惠州
  ◆二、骑科
  燕 骥 热河镶白旗 均不详
铭 直隶大名
五省联军卫队旅旅长,1929年任第四十七师副师长
  韩树勋 黑龙江呼兰 均不详
1927年在任中央陆军学校技教室总教官
  林振雄 广东嘉应
黄埔军校管理部主任、中央军校教育长
  杨文田 直隶广平
韬 江西广信
国民正府军政部军械司司长
雷 江西九江
  关克勋 吉林吉林
  夏绍虞 河南光州
烈 浙江杭州
陕西靖国军左翼总司令部参谋长
  赵以宽 天
国民正府兵工研究委员会专任委员
  王柏龄 江苏扬州
北伐军第一军副军长、中央军校教授部主任
群 四川成都
国民正府湖北省主席、四川省主席、西南军政长官
  黄宫石 广东惠州
  张为珊 四川西昌
国民正府参军处典礼局局长、伤兵委员会委员长
  戴师韩 江苏南京
  唐祺瑞 广东广州
  ◆三、工兵科
鄂 湖北荆州
  唐芬若 湖南宝庆
  周元哲 陕西西安
国民正府陆军工兵学校研究委员,少将
  第十一期(19人)
  (16.5)
  ◆一、步科
  许宝琮 安徽合肥
  何应钦 贵州兴义
国民正府军政部长、国防部长、一级上将
益 四川成都
  王绳祖 云南大理
第一集团军(蒋系)参谋长、国民正府国民军事教育处处长、
  张泗崴 陕西西安
  陈鸿庆 湖北武昌
  ◆二、骑科
  方诚钺 安徽安庆
  詹振黄 湖南长沙
曾在黄埔军校
  胡清华 河南南阳
  ◆三、炮科
  朱绍良 江苏武进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
  徐国享 安徽安庆
  张春浦 北
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缪庆润 江苏常州
  谷正伦 贵州安顺
甘肃省主席、粮食部长、贵州绥靖公署主任
  辜仁发 湖北德安
国民正府江苏省民政厅长、陕西省正府秘书长
  ◆四、工兵科
  李毓华 贵州兴义
贵州讲武堂教官
  ◆五、辎重科
  贺耀祖 湖南长沙
委员长侍从室主任、军统局局长、甘肃省省主席
  萧其昌 福建福州
中央军校战术教官
  第十二期(20人)
  (19.5)
  ◆一、步科
  杨正治 湖南乾州
国民正府五十三军军长(东北军)
  戴联玺 直隶?
东北军卫队第二总队少将总队长、独立第七旅旅长(未到职)
  张述骞 奉天?
  张贯一 奉天?
  许敬显 山西临汾
  乐云奎 奉天?
  齐知政 奉天开原
吉林省军官教练处总办、伪满新京警察总监
  ◆二、骑科
  何柱国 广西容县
第五十七军军长(东北军)、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马锡麟 直隶?
国民革命军六六五团(东北军)团长、伪吉林剿匪军副司令
  高子振 直隶?
  ◆三、炮科
  钱大均 江苏吴县
委员长待从室第一处主任兼待卫长、上海市市长兼警备司令
  史久仁 浙江?
  邬作华 吉林吉林
  ◆四、工科
  郭尔珍 山西?
汪伪蚌埠绥靖公署参谋长
  帅崇幸 云南?
  ◆五、辎重科
  毛福成 云南?
训练总监部辎重兵监
  徐景唐 广东东莞
北伐四军十三师师长、十二集团副总司令、广东绥署副主任
  第十三期(18人)
  (22.7)
  ◆一、步科
  胡文斗 甘肃天水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中供地下党员)
国军第一军军长(胡宗南部)
  刘震清 直隶?
国民革命军独立四十三旅旅长
  李明灏 湖南澧陵
第六军军长、96军军长、解放后任湖北省副省长
  云成锦 直隶?
  ◆二、骑科
  张寿汾 直隶?
  ◆三、炮科
  王和华 直隶?
预备第六师师长、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
  姚北辰 河南洛阳
十五军副军长(武廷麟部)、解放后武汉炮校教官
  徐廷瑗 直隶?
冯玉祥五原誓师时任国民联军军务处处长
  段茂淇 直隶?
  梁鉴堂 直隶蠡县
?―3旅旅长(晋军),37年大晋北阵亡
  ◆四、工兵科
  李德言 直隶?
  曹濯章 直隶?
  五、辎重科
  杨耀东 直隶?
  王嘉楠 直隶?
  第十四期(19人)
  (23.7)
  ◆一、步科
  吴锡祺 直隶?
第二集团军(西北军)参谋处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咨议、兵役部征补司长
  孙树华 安徽?
  刘钟淇 直隶?
轸 河南罗山
19兵军司令官、49年起义任解放军51军军长、河南副省长
  ◆二、骑科
  章鸿春 浙江湖州
骑兵学校校长、军政部附兼军训部骑兵监、浙江文史馆馆员
  梁鸿藻 直隶?
  曹秉森 直隶?
东北军骑兵团团长、伪满江上军中将司令、1966年特赦
  ◆三、炮科
星 湖南新化
黄埔入伍生部副主任、长沙绥署副主任、解放后武汉副市长
  张季英 江苏?
东北军十七旅团长、中东部事件中殉国
  任青云 直隶?
  陈炳坤 安徽全椒
军政部炮工处处长
  景录珊 吉林?
  ◆四、工兵科
  郭宗汾 直隶?
33军军长、15兵团司令(晋军)、华北剿总副司令、解放后全国政协委员
  廖士翘 江西修水
江西省保安处处长、翻阳湖警备司令
  ◆五、辎重科
  李国良 湖南长沙
军训部辎重兵监
  第十五期(22人)
  (23.7)
  ◆一、步科
  汲绍清 奉天?
是不是汲绍岚的兄弟,汲金纯的儿子?
  董学周 云南?
  陈之毅 云南?
  华世铎 云南?
  马绍基 广东?
  毛景周 贵州龙里
黔桂抗曰救国军第四纵队司令
  ◆二、骑科
  黄毓能 云南?
  石维岳 吉林双辽
  ◆三、炮科
  万保邦 云南屏边
六十军(滇军)军长、解放后任国务院参事
  叶仁基 云南?
  李如炯 云南?
  余华沐 广东台山
1898―? 第九战区干训团教育长
  陈隐冀 广东?
军政部兵工署军械司司长
  沈毅武 云南?
  区乃洲 广东?
  ◆四、工兵科
  马崇禄 云南?
  李增润 云南?
  李卓元 广东?
中央军校工兵主任教官、一八六师师长
  尹隆举 云南大量
工兵少将总指挥、1949云南省第四区公路局局长任长起义
  第十六期(2人)
  (1923.10― 1925.7)
  ◆一、步科
  唐绍武 云南会泽
唐继尧之子?重庆袍哥老大?
  唐绍骧 云南会泽
唐继尧之子
  第十七期(4人)
  (26.7)
  ◆一、步科
  赵懿岳 江苏
  陈捷华 江苏
  ◆二、炮科
  刘峻泽 奉天
  ◆四、工科
  周永素 奉天
  第十八期(24)
  (26.7)
  ◆一、步科
  朱式觐 奉天辽阳
  韩绍约 蒙古彰武
即甘珠尔扎布(川岛芳子的丈夫),伪满第九军官区司令
  赵石羽 奉天沈阳
即赵唯刚,解放后任哈军工炮兵系主任、化工部外联司司长
  苏正铨 奉天辽阳
伪满禁卫步兵团团附
  淳于飚诗 山东登州
  方步文 贵州贵阳
  罗立山 湖南桃源
  张宏义
八路军七七二团敌工股股长
  王维明 江苏南京
  王毓文 山西夏县
国民九十七军军长、整编第五十二师师长
  李国琛 湖北?
  汤恩伯 浙江武义
一战军副司令长官、陆军副总司令、京沪杭警备总司令
  黄国伟 江苏南京
  孙必仁 湖北汉阳
  薛元震 山西稷山
  陈锡离 湖南新宁
  鲁若山 湖南?
  秦文瀚 山西永济
  雷宜文 湖南永顺
  甘海澜 四川?
1952年作为农工党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向明岐 湖南永顺
  ◆二、骑科
伪满江上军司令、中将(清末肃清王之子)
  罗振钺 江苏?
  ◆三、工兵科
  潘宝泰 奉天?
整编五十二师参谋长
  第十九期(79人)
  (28.7)
  ◆一、步科
  高胜仑
  杨志渠
汪伪浙江保安第三团团长
  李芳荣
  刘毓祺
  曾祥球
  李书箴
  梁有庆
  高攀桂
  王成桂
32军141师4旅补充2团团长,1937年河北正定殉国
  贾振中
177师529旅1058团团长
  胡行仁
  刘毅超
中央军校战术教官
  黎广诗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
  王天锐
曾在福建卢兴邦部任职,一六事变时任卢部先锋团团长
  姚风谦
  熊克禧
九十六师五六七团团长、二?二八起义时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少将
  陈西仲
  李师莲
  熊德华
  甄兆芝
  傅乐群
  李书盛
  吴三缄
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部)军官学校教官
  刘永庆
  潘封梗
  张文心
国军八十五军副军长、代军长
  曹利生
196师568旅旅长、军政部第一军官总队副总队长
  马安济
  储造时
  向铸贤
  ◆二、骑科
  梁俊寿
  何文贤
  杨兆民
  彭秉离
抗战前曾任职军政部,被派到察盟以枪换马,曾与桂永清一同见过德国
  陈锡章
  毕云章 黑龙江绥化 均不详
  ◆三、炮科
  张岚峰
伪第二集团军司令、暂编第四纵队司令
  李学舜
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部)军官学校教官
  李继山
  李季烈
  魏敷濂
  黄斌裳
  顾树人
  杨秉离
黄埔军校办公厅职员、西康省正府委员
  陈启宇
江西保安纵队司令(熊式辉之侄)
  陈国湘
  马汝良
中央军校兵器主任教官
  黄国书
国军92军副军长、国民正府迁台后任立法院长
  刘德泽
华北干部训练团教官、少将,1949年在北平起义
  韩绍宏
1906―? 即正珠尔扎布,甘珠尔扎布之弟,伪满第十军管区参谋长
  陈家珍
长春城防司令
  曾广芬
  吕梦龄
伪满少将旅长,番号不详
  齐常陆
  陈博文
  刘倚衡
炮兵第二十二团团长
  黄公华
  余叔文
  ◆四、工兵科
  张思育
  黄培善
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部)军官学校教官
  王乃楷
  蒋桂楷
独立工兵第9团团长(曾营长时参加过花园口掘堤)
  赵风鸣
  吴以容
  申麟洲
  傅克勋
  黄新富
  荣子恒
112师副师长、伪暂编第十五军军长
  秦诚至
均不详(吉林文史资料有《张作霖军事集团的形成》一文,作者秦诚至可是此人?)
  ◆五、辎重科
  蔡宗濂
中央军校辎重研究班副主任、交辎学校辎重兵科教育处长、少将
  刘嘉干
  第二十期(152人)
  (1927.10月-1929.7)
  ◆一、步科
  蒲贵麟
中央军校八分校教育处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参议
  施中杰
施剑翘之弟
  杨国梁
少将,1949年起义,日语诗人,其它不详
  赵云飞
辽宁抚顺(河南新野)
黄宇宙?辽东抗曰义勇军副总司令
  张祖培
中将军校战术教官
  朱德馨
  何镜华
骑兵军(东北军何柱国部)副官长,东北军少壮派,参与刺王以哲事件
  魏振铎
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参谋长
  李宝琏
84军188师(桂系)副师长)、汪伪11师师长
  董平兴
兴安屯垦区炮兵旅第3团副团长
  林春荣
  邱季良
  李元凯
  董春喧
  王铸印
  吴宏文
中央军校战术教官
  余承尧
台湾画家,国军中将
  刘牧蟾
  万祖章
  孙为雨
  马恺和
中央军校战术教官
  周万明
  施中权
和施中杰、施剑翘是什么关系?
  杨钟秀
  云春林
  孙绍曾
  吴立才
  吴邦昌
  赵砚农
伪满待卫官
  萧端久
  贾湖霖
  马益祥
军政部第一战俘收容所(收押日俘)少将所长
  韩振华
  朱杏芬
  张汝弼
76军24师师长(属胡宗南部)
  王铁梁
  白荣武
伪治安军第四集团参谋长
  赵振功
  基书田
  酆裕杞
  舒玉璋
共产傥人,在红四方面军任职,肃反中被张国焘杀害于四川
  孙学洁
  刘锦青
  于宗谦
伪满陆军待从武官
  聂仲文
中央军校教官
  吴献瑞 黑龙江青冈 中央军校教官
  马益德
马玉仁(北洋淮扬镇守使)之子或侄
  余慈庥
现居台湾,为家乡邻水中学损资1200万建吴干楼
  周振华
  符丕烈
中央军校教官
  刘国钧
刘佐龙侄,别动总队(康泽部)二纵队参谋长、汪伪定国军军长
  苏凯元 黑龙江青冈 均不详
  高长柱
蒙藏委员会调查室主任
  朱显祥
  顾宏飚
  朱乃瑞
第7军172师师长
  田景沛
  李广荣
  李树万
  李寿康
  度学翰
清末肃亲王之子,为张宗昌派人暗杀
  ◆二、骑科
  高冠三
暂编第一师(宋希濂部)暨***救国军(湖南桃源)参谋长
  李荣熙
19路军61师122旅6团3营中校营长、淞沪抗战殉国
  李铁如
  余文波
  伍英长
  陈荣枢
  韩任民
四川省军管区副司令
  郭纯中
  杨述先
  郭若霖
伪满第十一军管区中将司令官
  翁照垣
19路军156旅旅长
  刘茂修
刘镇华、刘茂恩七弟
  于同遇
  李佩珩
  刘文友
  ◆三、炮科
  黄玉山
驻印军炮兵总指挥、陆军总司令部第二处处长
  赵晋三
华北伪治安军第三集团参谋长
  苏绍文
台湾警备司令部副参谋长(1947后)
  徐之佳
22军(榆林左协中部)86师师长
  徐思平
四川省军官区参谋长
  杨万青
抗战时期曾在何柱国部任职
  洚涣然
  吴传新
  罗广文
第十八军军长,第四、第十五兵团司令官,陆军第七编练司令官
  孙家铎
伪满炮兵中校、待从武官
  王梦龄
  包钟敏
  王秉仁
和王秉钺是什么关系?
  马维仲
  马益泰
马玉仁(北洋淮扬镇守使)之子或侄
  高文卓
  宫毓铭
  石廷宣
中央军校教官
  王景和
伪华北治安军第四集团参谋长
  魏傅庸
清末肃亲王之十六子,与川岛方子同母
  刘有道
36军92师步兵指挥官兼286团团长、皖南师管区副司令
  王德敏
  杨仲华
江苏保安第八旅旅长、汪伪第二集团军司令
  任政枢
  王士俊
  董致和
  李登明
  果常积 黑龙江呼兰 均不详
  施质甫
  陈国英
  马存茂
  冯国勋
中央军校兵器校官
  邓传鼎
  吴佩明
  ◆四、工兵科
  马公武
曾在家乡办楚屏中学
  李祖望
  王风鸣
  王熙珠
  张昌道
  张远南
税警总团三分团团长(宋子文妻兄)
  郁仁治
青岛军警督察处处长、山东第一区专员(抗战殉国)
  马维岳
疑为兰州空袭紧急求济联合办事处难民收容股股长
  陈道衡
  李之仁
  吴怀纶
  石桢安
十八军(陈诚系)军部高参
  唐明(即唐哲明) 安徽桐城 冀鲁豫六分区司令,军委工兵司令部参谋长,55年少将
  王方烈
  曹瑞麟
四十四军(川军)参谋长
  第二十一期(94人)
  (1928.10月-1930.7)
  ◆一、步科
  解如川
即解方,志愿军参谋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55年少将
  罗荣荪
  王丕承
  任得钧
  李毅生
  吴履逊
淞沪抗战是任十九路军营长,被称为一?二八炮手,154师922团团长
  黄冠南
东北军四大金钢之一(另三人是孙铭久、解方、贾陶)
  麦务之
  谢保明
晋江团管区司令、泉安师管区司令
  黄子序
  宣钜平
  雷秀民
63军152师师长(淮海战场被俘)
  余公武
  孙桂森
  刘显良
伪满步兵十七旅少将旅长,1962年特赦
  胡朝沾
  王靖国
  王维祺
伟 黑龙江巴彦 伪满半壁山警察署长
  邬起丰
  陈畅威
  吴兆钺
  王家善 黑龙江巴彦 伪满第7旅旅长、52军暂编58师师长
  徐石诤
  刘国柱
  杜炳坤
  曾国光
  曲世和
  李孝诚
  王培根
  ◆二、骑科
  柳培渐
  汤雄勋
  苏玉麟
曹汝霖之子 天津特别第二区主任,开滦矿务局秘书
  李宝森 黑龙江呼兰 伪华北治安军十二集团司令
  周国屏 黑龙江拜泉
清末肃亲王之子,川岛芳子兄弟
  王家珩
  ◆三、野炮科
即章健,红七军19师56团团长
  朱作人
  王昌烈
湖南湘潭 中央军校炮兵科长,49年参加陈明仁一兵团起义,任起义部队副参谋长
  龚积之
  王显庆
四川邻水 15兵团(罗广文部)241师师长
  余诚敏
  洪士奇
中央炮兵学校校长
  赵方城
  李九思
不是西北军的那个李九思
  李立柏
军令部第二厅第一处处长,49年后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副司令
  刘士玲 黑龙江肇东 整编12军副军长
  韩文彬
太原绥靖公署机械化兵团司令陆军少将,49年被俘
  张理佛
  孙铭久
张学良卫队营营长、七七事变后参与刺杀王以哲“一六事件”
  刘祉叠 黑龙江依安
  戴传薪
21军146师师长
第十兵团(夏威部)参谋处长
  陈家择
  许崇耆
即许卓,红军总部作战局局长
  宋人杰
  容正平
66军副官处处长,37年12月阵亡于南京
  夏嘉富
  唐雨严
  张学孟 黑龙江巴彦 均不详
  杨贻芳
  常荫东
  满丰昌 黑龙江巴彦 伪满第三军管区上校副官长,1962年特赦
  李茂春
  张宋卿
  李克煌
  孙元良
72军军长、十六兵团司令官(孙震侄、黄埔一期生)
  胡家立
黄埔二期学员
  聂贵三 黑龙江龙江 均不详
  廖汝承
  ◆四、野战重炮科
  李连海
黄埔四期学员
  黄永诚
  娄绍铠
黄埔四期学员、驻福建46补训处处长
  欧传时
  ◆五、工兵科
  张祖鉴
  黄必勇
  许开章
  黄克虎
第一兵团(陈明仁部)参谋长
  杨鉴黎
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参谋长
  刘禹璜
  蒋太衡
  第二十二期(118人)
  (1929.10月―1931.7)
  ◆一、步科
  乐剑秋
  任作民
  雷节甫
  曾启亚
陆军总司令部兵工署署长、解放后南京军事学院研究员兼外国战史教官
  彭仲陶
  吴渠轩
  陈君文
  姜锡之
  蒋国柄
?-1982 八十八师参谋、江西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参议(蒋介石侄)
  林超寰
  王璧中
  谭咏幽
  伍启桢
  陈永立
  陈荫鸿
  罗克和
  冯学宪
  张国垣
汪伪保安第一师八十三团(驻河南博爱)少将团长
  曹士沣
  余天锡
  李熨坤 黑龙江呼兰 均不详
  谭茹辛
  余重华
  麦霞冲
整编187旅副旅长
  姜东超
  熊纪武
  田秀翘 黑龙江海伦 均不详
  张业辉
  古松年 黑龙江绥化 均不详
  黄瑞能
福建事变中任福建==第三军三师十五团团长
  李季辉
  杨植之
  甄谷方
  顾平东
  邬显享
  台中复
  潘觉民
  张耀海
  罗扬谟
  张宗戴
  汤惠洽
  刘中兴
  余一鸣
  张立群
陆军大学教官、国防部主任监察官、少将
  赵书堂
  高家为 黑龙江望奎 均不详
  贾庆章 黑龙江龙江 均不详
  凌铁铮
  千钦中
  潘清洲
235师师长(潘文华之子),1949年起义后任四川人大常委
  木向东
  陈统能
  李林章
  沈志锐
  郭允伊
  向明岐
  ◆二、骑科
  韩树清 黑龙江肇州 均不详
  周思靖
是伪天津警察局长吗?
  盛世骐
新疆省军机械化旅旅长(盛世才的弟)
国军中将、49年后赴港澳定局,任港、澳培正中学校长
  郭文林 黑龙江海拉尔
伪满兴安军官学校校长,第十军管区司令官
  石砚田
  刘建义
  唐天德
九战区少将高参、伪长沙市市长
  韩凤麟
伪内***军副官处长
  蒋志奇
  ◆三、野炮科
  张勋亭
68军119师师长
  黄正我
  熊执中
  张政声
  王大松
  彭令颐
  韩定远
国防部第四厅少将主任、中将副军长
  邝友五
  刘定藩
  申有楷
  钟之天
  吕登甲
中央军校炮兵区队长
  范学义
  李寅春
  郑水如
  黄得模
  ◆四、野战重炮科
  白茂权
  顾葆仁
  章泽群
第三兵团第一三八旅旅(桂系)和七军一个兵团。
  蒋公权
炮兵第四团团长
  胡屏章
炮兵第六团团长
  龚震宇
  郭肇祥
  林曰藩
炮兵学校教育处通信组组长
  冯洪国
冯玉祥之子,二十九军南苑教导团大队长
  四、山炮科
  赵学渊
驻印军参谋处长、国防部人力计划司长、朝鲜战争时国民傥驻韩武官
  刘挈敖
  何翔迥
45军125师副师长,1949年起义
  ◆五、工兵科
  魏振钺
整七十四师参谋长
  钮先铭
教导总队(桂永清部)工兵团团附,陆军总司令部二处少将处长
  梁可发
工兵第12团少将团长(驻印远征军)
  陈利仁
  孙国桢
  张国纯
  马汝骧
  傅博仁
中央工兵第一团团长(抗战期间)
  袁敬驹
  黄杰士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17:26
历年毕业生
  陆军士官学校期别卒业者数及辈出大将数:9期(明治30年(1897年)11月29日卒业、明治31年(1898年)6月27日任官、650名) 大将:阿部信行
阿部信行(),日本第36任首相。1875年出生于日本石川县,父亲是金泽藩士。先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历任陆军大学教官、参谋本部总务部长、陆军省军务局长等职。1933年晋升大将。1936年编入预备役。日继平沼骐一郎之后组阁。不过仅仅在位4个多月。更多>>
、真崎甚三郎、本庄繁、松井石根、荒木贞夫(陆相)、林仙之 中将:坂部十寸[ 12期(明治33年(1900年)11月21日卒业、明治34年(1901年)6月25日任官、655名) 元帅:杉山元(陆相)た×较啵 ;大将:小矶国昭 ;中将:二宫治重、香椎浩平、秦真次、柳川平助、_田兼安、R垣考照; 少将:泷原三郎、古贺彻治、二宫久二 ;大佐:梅g银造; 中佐:外山 ;大尉:青柳胜敏
  该校重视军国主义精神教育,强调提高学员的文化水平和战术素养, 该学校的毕业生是日本近代军队的骨干,近代日本四处发动的侵略战争中的陆军军官无论将军还是少尉,几乎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其中6人曾担任内阁首相;此外在当时由于受到“政治学西洋,军事学东洋”的影响,很多的中国军政界要员也先后都在此校就学。比如:蔡锷,蒋百里,张孝淮,许崇智,孙传芳,阎锡山,尹昌衡,蒋作宾,何应钦,汤恩伯,朱绍良,程潜等。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17:26
  s代校L[]
  学校本部前にて念撮影の土肥原校L。後方、玄v上に鳏菠椁欷皮い啃C忸~がえる
  曾我v剩好髦7年10月22日
  大山i:明治11年12月14日
  谷干城:明治13年4月29日
  小g武雄:明治14年10月27日
  三浦梧楼:明治15年2月6日
  小g武雄:明治18年5月21日
  曾我v剩好髦18年7月26日
  滋野清彦:明治19年9月30日
  (心得)寺内正毅 i兵中佐:明治20年6月6日-
  寺内正毅 i兵大佐:明治20年11月16日-(同日付大佐M)
  大久保春野 i兵大佐:明治24年6月13日 -
  波多野毅 i兵大佐:明治25年11月22日-
  安|美 i兵大佐:明治29年9月25日-
  中村雄次郎 少将:明治30年9月28日-明治31年1月14日
  (事杖Q)寺内正毅 少将:明治31年2月18日-
  高木作i i兵大佐:明治31年12月23日
  南部辰丙:明治38年6月14日
  野口坤之:明治44年9月6日
  虮偬桑捍笳11月27日
  与}喜平 少将:大正4年2月15日
  白川xt:大正8年1月15日
  拘⑿郏捍笳10年3月11日
  津野一o:大正10年8月15日
  南次郎:大正12年10月10日
  m地久寿R:大正13年8月20日
  真崎甚三郎:大正15年3月2日
  林仙之:昭和2年8月26日
  坂本政右lT:昭和4年8月1日
  川章友:昭和6年8月1日
  R垣孝照:昭和7年5月23日
  末松茂治:昭和9年3月5日
  山田乙三:昭和10年12月1日
  SVx男:昭和12年3月1日
  山室宗武:昭和13年6月18日
  土肥原t二:昭和15年10月28日(事参h官との兼任)
  SVx男:昭和16年6月20日(事参h官との兼任)
  牛u海赫押17年4月1日
  山室宗武:昭和19年8月8日
  北野造:昭和20年3月19日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17:30
民国初年三个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云南军人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17:31
1900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部分中国学生合影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17:35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08:31
----------------------------------------------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林宝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