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凌草片能长期吃吗襄能长期服用吗?冬凌草片能长期吃吗是中药还是草药

冬凌草[植物] -
冬凌草冬凌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一般高30~130cm。叶对生,有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棱状卵圆形,长2~6cm,宽1.5~3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骤然下延成假翅,边缘具粗锯齿,齿尖具胼胝体,上表面为棕绿色,有腺点,疏被柔毛,下表面淡绿色。茎直立,茎高30~100cm,最高150cm,地上茎部分木质化,中空,基部浅褐色,上部浅绿色至浅紫色;无毛纵向剥落,茎上部表面红紫色,有柔毛;质硬脆,断面淡黄色。根系庞大,单墩毛根达200~1000条,可有效地固结土壤。冬凌草的根系为浅根系,多分布在0~20cm的土壤表层中,呈水平状纵横交错,构成密集的根网,根长为0.3~0.7m,野外单层根幅25×30cm,幼根黄白色,老根黑褐色。聚散花序3~5花。花冠淡兰色或淡紫红色,二唇形,上唇外反,先端具4圆裂,下唇全缘,通常较上唇长,常呈舟状,花冠基部上方常呈浅囊状;雄蕊4,2强,伸出花冠外,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杯状。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褐色无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冬凌草[植物] -
冬凌草冬凌草属阳性耐阴植物,略喜阴;抗寒性强,既能耐-20℃的低温,又能耐50℃的高温,适宜温度为25~30℃,10~40℃适合生长。温度低于5℃基本停止生长。萌蘖力强,耐干旱、瘠薄,即使夏季土壤含水量低于4%,冬凌草仍能够生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砂质壤土、pH6.5~8.0,冬凌草生长最佳。花期8~10月,盛花期9月,开花适宜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60%~80%。
它每到冬季自然温度在0度以下时,它的全株结满银白色冰片,风吹不落,随风摇曳,日出后闪闪发光,展现出神奇的自然景观,具有独到的观赏作用,如果与常绿植物和冬季花卉作板块种植,五颜六色的视觉效果当是十分完美画卷冬凌草原产地气候比较恶劣,耐寒、耐干旱、病虫害少等特点,管理容易,它可在绿化荒山、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中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同时它花期长、花量大,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冬凌草是一种具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冬凌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选择在干燥、不易积水的沙性或轻粘质土种植。种植时间在春秋为宜,亩种4000株左右。冬凌草主要管理是中耕除草,防积水。自然分布于太行山南部,由于乱采滥挖,导致资源枯竭。&
冬凌草[植物] -
冬凌草[植物] -
冬凌草[植物]-分布范围
冬凌草冬凌草主要原产地河南省南太行山区(鹤壁、林州、济源),由于土地肥沃,营养丰富,资源较多。四川、湖北、河北部分区域也有一定数量存在,但是由于气候等不适应,效果不佳,在药效和功能上效果很差。生态属性
孔增科教授介绍说,冬凌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一般高30~130厘米。这次发现的“冬凌草”,根部上方径围3.5厘米,径长180厘米,这样形态的冬凌草前所未闻,理应称之为王。
冬凌草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其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生长迅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适宜水土流失和干旱地区作为生态经济植物推广栽培。这对于武安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发展中药材种植,帮助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冬凌草[植物] -
性味与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胃、肝经。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症瘕痞块,蛇虫咬伤。用法与用量
30~60g,外用适量。药用价值
冬凌草保健茶
随着冬凌草功效在医学临床方面的不断发现,“冬凌草片”、“冬凌草糖浆”等药品也相继应用并取取得广泛的疗效。“冬凌草牙膏”、“冬凌草茶叶”、“冬凌草爽口液”等产品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冬凌草的防癌抗癌、消热降脂的保健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冬凌草泡茶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内热体质易咽痛、牙痛、口舌生疮、上火心烦的人,可每日用冬凌草3-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而虚寒怕冷体质的人则应忌用。
冬凌草特别之处还在于它每到冬季自然温度在0度以下时,五颜六色的视觉效果当是十分完美画卷。因此,冬凌草是很好的药用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有广阔的推广利用价值。
冬凌草性味苦、甘、微寒。冬凌草有良好清热毒、活血止痛、抑菌、抗肿瘤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关节风湿痛、蛇虫咬伤。全株对食管癌、乳腺癌、直肠癌等有缓解作用”。
功效冬凌草本品全株粗制剂临床疗效观察,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有一定缓解作用。
可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等。
据《现代中药学大辞典》记载,冬凌草的性味和功用为:苦、甘、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风湿骨痛等。主要作用有:抗肿瘤、抗菌作用和解热降燥等功效。
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饮品,且有延缓衰老之功效。
冬凌草自古以来太行山区的民间常年当作茶叶饮用。因其清热解毒、清咽利喉、消炎止痛的功能盛行于当地,被誉为“神奇草”。1972年,中国食管癌研究中心,发现冬凌草具有独特的抗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功效,从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冬凌草在鹤壁太行山一带,当地百姓“户户有之”。患牙痛、咽喉痛,泡水饮服,三次即愈。民间有“日饮冰凌草一碗,防皱去斑养容颜,亮嗓清音苦后甘,驱除病魔身心安”之说。适应人群
中青年男性:抽烟是引发中青年男性患咽炎的主要因素。
女性:易发脾气导致虚火上升引起的咽炎症状。
老人、儿童:抵抗力差,细菌侵入导致的急慢性扁桃体炎,并伴有发烧,感冒症状。
冬凌草的抗瘤作用,在民间主要用来防治食管癌。但是当地长期很少有患这种疾病的。实验动物移植性肿癌,如艾氏腹水癌、肝癌、网状细胞肉瘤等均有抑制作用;能防止亚硝酸胺所引起的大鼠食管上皮增生转变为癌;对多种球菌及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临床实验证明,冬凌草对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及乳癌等有明显缓解症状作用,有稳定和缩小瘤体及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与化疗合用,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对急性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显著疗效,对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咽炎等也有良好效果。
抗癌功能出色:冬凌草含有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和迷迭香酸3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在冬凌草中高达千分之五,远远高于其他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如紫杉醇在紫杉树皮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一。
中国药学界专家普遍认为,冬凌草的抗菌作用主要与迷迭香酸有关,而另外2种成分——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则具有抗癌作用。成分药理:冬凌草中化学成分甚为复杂,含有从单萜、倍半萜到二萜、三萜等一系列该类物。从冬凌草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五种二萜类成分,即冬凌草甲、乙、丙、丁及戊系。从冬凌草叶及精油中已鉴定出9种成分。冬凌草冬凌草的煎剂和醇剂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提高肌体抵抗力,迅速降低因炎症引起的白血球增高。冬凌草与化疗、其它抗癌药物配合治疗癌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这是一般抗癌药物所不及的。
体内实验证明,冬凌草甲素腹腔注射10mg/kg,对艾氏腹水癌、肝癌及肉瘤S180腹水型等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使动物平均存活期在100%以上。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瘤细胞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发现冬凌草甲素小鼠给药后胸腺喷院核育参人肿瘤细胞的酸不溶部分(DNA)减少,而酸溶部分游离的胸腺喀院核着酸增多,其中以胸腺嘧啶核苷三磷酸增加明显,提示冬凌草甲素可能阻断了脱氧甘酸底物聚合形成DNA过程,而不影响胸腺嘧啶核苷的磷酸化。冬凌草甲素与博莱霉素A5合用对小鼠体内外P388白血病、艾氏腹水癌细胞大分子合成有明显抑制DNA合成的作用,对肿瘤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骨髓细胞。若用冬凌草素、博莱霉素A5和消瘤芥组合运用,对移植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体内肉瘤18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体外艾氏腹水癌细胞杀伤作用最佳。
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癌症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癌症发病率已提高了1倍以上,开发全新来源的抗癌药物成为中国内外药物学界的重要课题。全球约480亿美元的抗癌药物中,植物来源的抗癌药约占其中40%。总而言之,与化学合成的抗癌药相比,植物抗癌药的毒副作用总体上要比化学合成抗肿瘤药小得多,植物药现已成为抗癌新药的重要来源。
经动物实验证实,冬凌草对多种肿瘤疾病有效,对肺脉癌、肺鳞癌、食管癌、艾氏腹水癌、肝癌等多种常见肿瘤的抑瘤率高达41%,大大高于其他植物抗癌药,尤其对中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食管癌与胃腺癌最为敏感。更可喜的是,冬凌草若与现有化疗药物配伍使用,不仅能大大提高后者的抑瘤作用,还可降低其用量及毒副作用。中国内学者认为,冬凌草与多种常用化疗药如平阳霉素、博来霉素、顺铂和氮芥等均能配伍使用且显示出良好协同作用。更重要的是,药理研究表明,冬凌草制剂口服后不会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也不会影响RNA与蛋白质的合成。在这一点上它与紫杉醇有些相似。
冬凌草作为治疗食管癌与贲门癌的特效中草药已被中国内中医学界所认可。中国内中医专家的普遍看法是,冬凌草及其制剂在治疗上述消化道肿瘤时的疗效甚至优于常规化疗药。总而言之,就冬凌草的抗消化道肿瘤的出色疗效而言,其他抗癌中草药难以“望其项背”。
(1)本品煎剂、醇剂及所含冬凌草甲、乙素对动物实验峄艾氏腹水癌、肉瘤180等多种种瘤有抑制作用,冬凌草制剂对海拉细胞、食管癌细胞CaEs-17均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冬凌草甲素对肿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抑制作用。
(2)冬凌草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抑制或杀伤作用。
(3)抗肿瘤作用原理:对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作用原理说法不一,但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这种成分是一种细胞毒素。
(4)抗肿瘤的构效关系:冬凌草甲素是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属于Kaurene型结构。人们发现它具有与肉瘤霉素相类似的抗癌活性中心-a-亚甲基环戊酮。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观赏价值
冬季的早晨,冬凌草的茎自上而下结薄如蝉翼的银白色,卷曲的冰凌花,近看似蝉翼,远看如花絮,堪称自然界一绝。因此,北方地区将冬凌草作为园林植物栽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望成为中国北方园林的一大特有景观。
冬凌草[植物] -
2月,选2年生(野生的一般为多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的健壮冬凌草植株的根部,切成6~10cm长的小段,开沟,埋入整好的苗圃畦中,压实后浇水。分蘖育苗
2月,将冬棱草整丛挖出,然后分根,每株带2~3个根芽,栽入苗床,覆土、压实、灌水。栽后只要注意浇水、保墒,就可以保证成活。
高产栽培技术
种苗地的选择和平整同育苗地的选择,移栽种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水土条件好的向阳地带。水土条件较差的山地阴坡优于阳坡。种植地附近要无污染源,交通方便。整地时要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开垦方式;坡度在15°以下的生荒地要全垦,农耕地要穴垦,坡度超过15°的可进行带状垦,要注意水土流失。开垦时先将杂草埋入土中,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平整地面,清除石块;秋、冬季土壤封冻前深耕40cm。种植前进一步整地、做畦、施肥、浇水、镇压保墒,随即挖栽植穴或沟,宽、深20~30cm,沟长度视地形而定。移植技术
移植时间由于冬凌草发叶较早,种苗的移植宜早不宜迟;因此,冬凌草最适宜的栽培时间在华北南部为早春2月。
种苗的选择与处理视根系的发育情况在苗圃中选择壮苗。一般情况下,1年生的冬凌草每墩可栽2~3株,2年生的冬凌草每墩可栽1~2株。起苗时尽量不要损伤幼苗的根、皮、芽,严禁用手拔苗。为了提高成活率,一方面要边起苗边移植,并尽量带土移植;另一方面,如果定植点距离苗圃较远,挖出的幼苗需放置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或甩掉幼苗根部的土,并在其根上喷适量的水,然后用塑料膜包裹根部,再用尼龙绳捆扎,低温运输;当天不能定植的幼苗,要假植在苗床中,防止脱水。
移植方法穴内施入适量的厩肥,然后盖一薄层土,防止根与肥料直接接触;为了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根要蘸泥浆,泥浆宜稀,防止根系粘连。将种苗置于穴中央,使根系舒展,即深栽、浅提、分层填土踏实。栽植深度以土踏实后种苗根茎与地面持平为宜,最后再盖一层土,使根基土略高于地面,以利于保墒。
移植密度冬凌草的移植密度应根据地形、土壤等条件和不同栽培目的而定。以采收叶为栽培目的的,株、行距0.4×0.6m;立地条件较差的,株、行距0.4×0.4m;以种子利用为主要目的,株、行距0.4×0.8m;林药间作的株距为0.6m左右。移植后管理冬凌草1.查苗补栽:在4~5月份用同龄苗补栽。
2.中耕除草:加强中耕除草,消除田间杂草,疏松土壤。
3.肥水管理:每年的6~8月份是冬凌草开花前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冬凌草需水的关键时期,应适当灌溉,但要注意防止水分过多;雨季或低洼易涝地,要及时做好疏沟、排涝工作。以收种子为目的的,由于种子的发育需大量的营养,所以,进入生殖初期,应根据生长发育状况适当施肥,以氮、磷肥合施为宜。
4.植株抚育:冬凌草根系生长迅速,萌孽力较强,密度逐渐增大。生长到第3年时,由于根系密集,根部生长点开始衰退,影响冬凌草的生物产量。一般需在第4年早春隔株挖根或将根全部挖出后重栽,换新土抚育复壮。新建的冬凌草园,要加强看护,设立防护带,防止牛、羊践踏和盲目采收。病虫害防治:冬凌草一般不会有严重的病虫害,但长期干旱之后,叶上蚜虫较多,从而影响叶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中要注意及时灌水,发现病虫害要及时人工捕杀或将病叶摘下烧毁,不宜用化学药物处理,防止造成污染。
冬凌草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涉及一种野生中药材冬凌草人工种植时采用的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生长旺盛的冬凌草枝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每穗保留2-3芽节,插穗上留2-3平方厘米的叶片,配制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生根混合处理液,将插穗放在生根处理液中浸泡,而后插入郁蔽度在0.4左右的沙壤土扦插床,扦穗扦插深度6-7厘米,扦插角度45°-60°,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成活的冬凌草扦插苗开始生长,并在芽节处长出2片新叶时,移栽。本发明所用的生根处理液为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的混合液,它能有效地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扦插床选择郁蔽度为0.4左右的油茶林或其他林下的沙壤土,成本低、病虫害少,扦插苗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冬凌草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冬凌草枝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每穗保留2-3芽节,上部剪口在距第一个芽1厘米处平剪,插穗上留2-3平方厘米的叶片;
2.配制生根处理液,将剪好的插穗放在生根处理液中浸泡20-50分钟,生根处理液为1000ml处理液中含20-50mg萘乙酸和20-50mg吲哚丁酸的混合液;
3.选择郁蔽度在0.4左右的油茶林或其他林下的沙壤土作为扦插床,将冬凌草插穗扦插入扦插床,扦穗扦插深度6-7厘米;
4.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5.待成活的冬凌草扦插苗开始生长,并在芽节处长出2片新叶时,即可移栽。种子繁殖
选种9~10月份果实成熟高峰期采种,并用0.5~5mm的筛子净化种子,置通风处晾干(严禁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影响发芽率),装袋,置阴凉、干燥处储藏。种子处理冬凌草种子为小坚果,种子外被蜡质,自然繁殖难度大。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提早出苗,播种前最好进行种子处理,处理方法有两种:
①温水浸种处理:将净化的种子投入4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播种,这样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0%,出苗串可达50%;
②用ABT生根粉处理:把种子投入0.01%的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小时,再进行播种,种子发芽率可达95%,出苗率比温水浸种处理略有提高。
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择地势向阳、疏松肥沃、排灌方便、透气性好、不板结、pH6.5~8.0、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播前深耕、细耙,以熟化表土、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保水力、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并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虫源。深耕20~40cm,做成平畦,并浇水灌溉,施足底肥。
播种时间和方法冬播为11月,出苗率比春播高12%;春播为3月。播种时开沟深2cm,行距20cm,以5倍于种子的细沙土或草木灰、稻糠等拌匀后撒播,覆土1.5cm。播种量以7.5~10kg/公顷为宜。由于播种后覆土较浅,土壤表层易干,应覆以稻糠或腐殖质。早春干旱时要注意适当浇水,保持土壤表层湿润。
苗期管理在烈日或干旱的情况下,幼苗易被灼伤,行间盖草可遮阳保苗;高温、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排涝。为使幼苗生长旺盛,应经常除草、中耕。结合中耕,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适当施肥、间苗,株距5~8cm;发现缺苗可选阴天补栽。扦插繁殖
插穗的采集与处理采集当年无病、虫害的野生冬凌草茎或枝条,将其中、下部剪成10~15cm长的插穗,每穗保留2~3个芽节,顶芽带2~3个叶片,上部剪口在距第1个芽1~1.5cm处平剪,下剪口顺节处平剪,剪口要平滑,不劈裂。剪好后将插穗在清液中浸泡2小时,然后将插穗放用0.01%的ABT生根粉溶浸泡0.5~1小时,捞出后即可扦插。扦插方法苗床应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条件比较好的沙壤地,做成宽1~1.5m、长5~10m的畦床,于7~8月将处理好的插穗以3.5cm株、行距或株距以插后叶片互不重叠为标准插入土中。为防止损坏或折断插穗,最好事先将床土插个洞,然后将插穗插入,用手略按,使土壤与插穗下部紧密接触。插好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开始生根,成苗率达85%。采用塑料大棚沙床扦插,棚上要架设遮阳网等材料,插床底铺卵石,上铺豆粒石,最上面铺干净的河沙。5~6月,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苗床,株、行距以扦插后叶片互不拥挤、重叠为宜。扦插后保持土壤含水率在5%左右,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气温控制在30℃以下,5~7天后插穗开始生根并长芽,待芽长出2片叶时撤去大棚。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7次
参与编辑人数: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05:21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中药穿心莲和冬凌草的计算药理学研究--《郑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中药穿心莲和冬凌草的计算药理学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已然成为当今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因此,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中药穿心莲和冬凌草在治疗癌症的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我们希望通过对上述两味中药的计算药理学研究,找到其中抗癌效果较好的活性分子,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指导。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通过文献查找,得到穿心莲中已知的147种化合物以及冬凌草中已知的168种化合物。然后用Cerius2软件对上述两味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化学描述符计算,通过化学描述符分析发现二者所含的绝大多数小分子符合Linpiski五原则,说明这些小分子具有很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两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与77种抗癌药物的化学空间分布有重叠,说明这些小分子中可能含有抗癌的活性成分。第二,虚拟筛选。用Cerius2软件将上述两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分别与31种与癌症有关的蛋白靶标(共41个活性位点)对接,以原配体的对接得分为参考,选出得分较高的化合物小分子。然后用Pajek软件构建配体与受体的网络图,并利用Centibin分别计算两种中药中筛选出的具有较高得分的小分子的Degree和Betweeness值,值越高说明分子具有抗癌活性的可能性越大。最后我们从穿心莲中筛选出了9种活性较高的化合物,从冬凌草中筛选出了10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这19种化合物中,除了黄酮类化合物外,还有穿心莲内酯、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第三,精细对接。通过Auto Dock软件对以上19种化合物的部分小分子与部分蛋白靶标进行了精细对接,通过分析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模式及氢键的键长和键能等数据,确定了配体中起关键作用的结构与基团,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指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R285【目录】:
摘要4-5Abstract5-10第一章 前言10-20 1.1 中药对新药研发的意义10 1.2 天然产物药物的现状10-12 1.3 癌症12-13 1.4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13-16
1.4.1 概述13-14
1.4.2 方法与分类14-16 1.5 虚拟筛选16-19
1.5.1 研究概况16-17
1.5.2 虚拟筛选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17-19 1.6 实验的设计思路19-20第二章 中草药穿心莲20-24 2.1 植物来源20 2.2 穿心莲的化学成分20-21
2.2.1 二萜内酯类化合物20-21
2.2.2 黄酮类化合物21
2.2.3 其他21 2.3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21-23
2.3.1 解热、抗炎作用21-22
2.3.2 抗病毒作用22
2.3.3 调节免疫系统作用22
2.3.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2
2.3.5 抗肿瘤作用22-23 2.4 小结23-24第三章 穿心莲的计算药理学研究24-55 3.1 化学空间分析24-31
3.1.1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24-29
3.1.2 主成分分析29-31 3.2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虚拟筛选31-40
3.2.1 抗癌药物靶标的选取31-32
3.2.2 虚拟筛选32-34
3.2.3 小分子-靶标网络图的构建34
3.2.4 结果与讨论34-40 3.3 穿心莲中潜在的抗癌活性成分的AutoDock对接40-54
3.3.1 分子对接步骤41-42
3.3.2 结果与讨论42-54 3.4 小结54-55第四章 中草药冬凌草55-58 4.1 植物来源55 4.2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55-56 4.3 冬凌草的药理作用56-57
4.3.1 抗菌消炎56
4.3.2 抗肿瘤56
4.3.3 其他56-57 4.4 小结57-58第五章 冬凌草的计算药理学研究58-77 5.1 化学空间分析58-63
5.1.1 分子描述符58-62
5.1.2 主成分分析62-63 5.2 冬凌草抗癌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63-68
5.2.1 结果与讨论63-68 5.3 冬凌草中潜在的抗癌活性成分的AutoDock对接68-76
5.3.1 分子对接步骤68
5.3.2 结果与讨论68-76 5.4 小结76-77第六章 结论77-78参考文献78-84附录84-96 附录A 穿心莲中的化学成分84-89 附录B 冬凌草中的化学成分89-94 附录C 抗癌药物94-96个人简历96-97致谢9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松,李文辉;[J];合成化学;2004年06期
陈敏;蓝锦福;冯敏妍;谢丽君;宋圆圆;曾任森;;[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闫瑾;管一晖;薛方平;张政伟;刘平;林祥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莫美霞;[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丁俊杰,丁晓琴,赵立峰,陈冀胜;[J];化学进展;2005年01期
梁桂兆;梅虎;周原;李志良;;[J];化学进展;2006年01期
李泽荣,杜娟,李象远,杨胜勇;[J];华西药学杂志;2005年01期
许雪梅;喻凯;吴奶珠;周先礼;;[J];华西药学杂志;2010年05期
胡治丽;潘碧云;;[J];吉林医学;2011年04期
陆忠华;胡永宏;沈斌;迟学斌;;[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洪源;[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王明华;[D];浙江大学;2011年
宋静;[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吴碧蘭;[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皋海涛;[D];兰州大学;2011年
杜英峰;[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高慧;[D];浙江大学;2011年
马晓东;[D];复旦大学;2011年
闫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李雪;[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随清,董诚明,郑晓珂,董三丽,冯卫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李钦,冯卫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刘嘉森;俞超美;周有作;韩燕艺;吴凤梧;戚宝凤;朱元龙;;[J];化学学报;1986年10期
徐择邻,储宾孟,栾新慧,吴文铸,蔡定国;[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5年04期
袁珊琴,栾新慧;[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9年01期
陈凯先,罗小民,蒋华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常永敏,刘玉清,王文祥;[J];中成药;1997年12期
左海军,李丹,吴斌,高慧媛,吴立军,池岛乔;[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徐铮奎;;[J];中国现代中药;2007年08期
薛健;宋洁;沈彩霞;;[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9期
苏秀红;董诚明;冯卫生;陈随清;王龙;王伟丽;黄严;;[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10期
董诚明;苏秀红;李增光;程书辉;;[J];河南科学;2008年01期
王绍丰;卢啟立;;[J];广州医药;2008年01期
苏秀红;李雪菊;董诚明;王伟丽;;[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21期
廖伟玲;杜卓;张婷;郭晓蕾;温玉婷;余巧;罗爱勤;李卫民;;[J];中南药学;2010年12期
董诚明;徐鹏;苏秀红;史应强;冯藜;;[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诚明;李汉伟;;[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李汉伟;董诚明;;[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苏秀红;史应强;徐鹏;;[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孙汉董;韩全斌;;[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张瑾峰;王喆;肖义秀;丁相海;;[A];2006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苏秀红;董诚明;;[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宋发军;牛瑜君;;[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董诚明;徐鹏;史应强;冯莉;;[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董诚明;王春雷;叶娟;;[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崔璨;陈随清;;[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卢明先;[N];中国特产报;2003年
张海;[N];中国特产报;2004年
王丹 孙书博;[N];医药经济报;2004年
姜振东;[N];中国特产报;2007年
王蔚佳;[N];中国特产报;2007年
孔德杰;[N];大众科技报;2007年
记者 史颂光
通讯员 成利军;[N];河南日报;2006年
苑海震;[N];河南日报;2007年
唐夏;[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王蔚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英峰;[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刘旭;[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刘旭;[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敬雷;[D];郑州大学;2015年
吴琼;[D];郑州大学;2015年
乔毅琳;[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曹利华;[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王坤;[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崔璨;[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伏艳艳;[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王大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刘瑞媛;[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马征;[D];中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凌草能长期喝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