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包含转换法和等效法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的问题有哪些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湖北省恩施州2013-2014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湖北省恩施州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试看已结束,文档全文共57页,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查看。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9 p.20 p.14 p.19 p.12 p.20 p.17 p.18 p.13 p.16 p.17 p.20 p.19 p.20 p.17 p.15 p.20 p.19 p.16 p.21 p.16 p.16 p.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2014年2.(3分)(2014o黄..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2014年2.(3分)(2014o黄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D.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和保证安全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静电现象;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能源的分类.相关文档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转载]&转&2013年高考物理复习建议---内容强悍、超出想象
写在前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这个难得的内容!对高考复习备考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可以适当补充,内容会更加实用、丰富,充满个性化。
& ~~~~~~~~~~~~~~~~~~~~~~~~~~~~~~~~~~~~~~~~~
原文链接:
一、比较考点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统计到:平衡、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和能量等重要知识点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去年相比没啥变化。但对于参加竞赛同学有些优势。考了两个只竞赛课堂上讲的知识点:一是选择题的最后一题,计算题第24题,但不是很难。
二、总体评价
&&& 今年山西高考物理卷
(全国新课标卷)延续了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卷的稳定性。命题特色仍是“稳中有新,稳中有进”,贴近学生实际,真正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想,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平均难度与2011年相比略为简单,入口设计容易,设问逐渐加深,有利于学生从容解题,并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展示能力。这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分析解题能力培养有明显指导作用。研究今年全国新课标卷试卷,主要有以下特点。
(l)重视考查主干知识
试卷紧扣考试说明,着重考查力电主干知识内容(平衡、平抛运动、能量守恒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交流电变压器、电磁感应定律等)。有两题涉及竞赛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如选择题21题,和计算题24题(摩擦力自锁),但这两题不是很难,第24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平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做过同样的题。考查知识点不是很全面,当然在理综中全面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有点力不从心。
(2)模型常规、注重考查综合能力
试题涉及模型都很常规,难度适中,试卷未出现偏题、怪题,大部分都是学生做过类型题,选择题第21题要求综合能力强点,其它同学们都很熟悉,有同学说今年的物理题特简单。但也没忘考核学生数学分析和推理论证、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题第24题要求得出结果后要对表达式的分析才能得出结果。计算题第25题同时考了带电粒子在磁场和电场中的偏转,运用数学知识能力要求较高,成为本卷压轴题,体现出高考选拔人才的目的。
(3)注重探究,理论联系实际
试卷命题力求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材料,融进物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加强生活常识与实验探究力考查。第24题是以生活中的拖把为例考查把学生物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第22、23题是两道实验题,第22题以生活中测金属板的厚度,却不落俗套。第23题不是课本大纲中要求完成的基本实验,但都是通过课本实验经过不同形式的改编和包装得来的。要求学生通过高中所掌握的实验方法、原理进行知识的迁移,着重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这种考查对在实验教学中重于实验原理的多理解和实验方法的多研究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并以此考查学生通过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紧跟变化,选修难度不大,重在基础知识考查
选修题的知识点考查紧跟2011年考试说明的变化要求,难度也保持与去年相当,并力求注意到三个模块的难度均衡,重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几何光学、振动和波、核反应方程及核能等。选做题没有设计较复杂的计算题,在3-3、3-4、3-5三个模块中都出现了考查课本上出现过的知识,意在加强对部分重点知识或规律的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导向,也充分显示出高三复习中加强课本研读、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重要性。
总之,今年山西高考物理卷(全国新课标卷)相对比较平稳,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风格,试题贴近生活,注重模型构建、学以致用,加强探究能力和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这有助于克服目前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结果,轻分析”的不良倾向,有利于物理新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目的。
三、高三复习备考的一些建议
今年高考物理试卷遵循考试说明,符合学科特点和选修等级要求,社会反响较好,显现出比较成熟平和,预计今后几年命题会保持相对平稳。根据今年试卷的命题特点和多年高三复习的经验,提供一些备考建议,供参考。
(l)研究考纲课本,扎扎实实打牢基础
物理概念规律是能力考查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无法体现出能力的提高。因此复习应对照考纲考点对课本知识逐一梳理,落实双基,从概念认识到规律理解,从准确理解到灵活运用,循序渐近,各点击破。要特别注重:
(l)知识生成过程的研究; (2)基本公式和概念的透彻理解;(3)物理知识与生活科技结合点沃的课本例习题、阅读材料等背景材料的研究挖掘;(5)常规题型的变换及跟进训练。
今年试卷有相当一部分考题来源于课本信息:如平衡、变压器原理、螺旋测微器等,有的是原题,有的作了适当改编,充分体现出高考命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高考要求。只有以厚实的基础才能应对变换包装的常规题型。
(2)注重过程状态研究,突出审题能力提高
物理综合题型出现的过程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中间还包含若干临界状态,清楚地分析物理过程、表达出典型状态,重在审题能力的培养。一轮复习是知识的逐一复习梳理,二轮复习则是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提升的关键阶段。建议要在审题审什么、注意哪些变化、审解有没有归纳总结上下工夫:
(1)突出以试题为载体,开门见题;(2)少铺垫、不暗示,多把思考留给学生;(3)精讲重点难点,精评联系变化,精练发散提升,精提方法技巧。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思维价值,充分利用每一次测试和讲评,加强反思多变,培养学生优良的审题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重视数理模型构建,强化数学能力培养
考纲明确提出加强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综观近几年试卷除出现函数表达式、数据作图、几何关系,今年试题第24、25题考查了数学函数式分析和几何关系知识,充分表明高考把数理结合的能力要求提升到重要位置。
复习中要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容易产生错误的实际情况,力求把物理情境和数学建模完美结合起来,针对性地对数学推理和数据运算能力进行训练,全面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4)实验复习应把“讲实验背实验”变为“亲自动手做实验”
目前实验教学的模式仍是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对原理理解和方法掌握都只是纸上谈兵,稍作一些变形,改换面孔,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得心应手。因此实验复习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实验,把实验理论和动手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对实验操作、方案设计、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深刻把握,同时在实践中针对方法变换、仪器选择、数据处理作深层次的多变和探究,就能从容应对改编包装的实验新题,并做到准确完成。
(5)引导自我反思,突出解题规范要求
高三复习中要克服容量大、节奏快、讲得多练得少的不良倾向,力求多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注重教学的反馈和评价,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要求对重点内容做好笔记,用于课后感悟和总结;(2)要求建立错题档案,加强错误性反思;(3)及时反馈学生解题情况,及时评价学习状况,引导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提高;(4)重视每一次练习中的规范要求,从文字叙述、表达式书写、标准作图、准确计算等方面严格要求,力争每个细节不丢分。
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全国新课标卷是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课标高考试题,从07年开始命题,起初是为宁夏卷命题,从09年开始陆续有以前使用全国1,2卷的省份进入新课标高考,改用这套试卷。10年开始更名为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理综总分300分,生物90分,化学100分,物理11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8题,共48分)
力学物理学史
电学物理学史
右手安培定则
天体运动、万有引力
匀变速运动
电磁血流计
物体平衡、动态分析
F-t图象、功率
电场中的轨迹
交流电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做功与F-t、v-t图象的关系
电场、电势
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
安培力、匀变速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直流电路动态分析
交流电的i-t图象
转动切割的i-t图象
直流电路电源的效率
电磁感应中电势高低的判定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电场、电场力
电磁感应、安培力
电场强度、电场力做功
电容、带电体的平衡
动态平衡、功率
电磁感应中电势高低的判定
万有引力与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题(2题,15分)
电容、测电源电动势及内电阻
万用表读数、
测动摩擦因数
游标卡尺、
千分尺读数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测安培表内阻
螺旋测微器
电磁铁原理应用、电路设计
热敏电阻测量(连线作图计算)
测匀变速运动加速度
电路连接、安培力与力的平衡
三、计算题(2题、共32分)
平抛运动功能关系
天体运动、双星问题
直线运动、功能关系
直线运动、纯运动学
直线运动、纯运动学
力的平衡、临界状态分析、数学知识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组合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组合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临界轨迹 几何运算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梯度明显不难而繁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四、选修题(1题、2小题、共15分)
受力分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分子动理论、压强、热力学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
晶体和非晶体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
热力学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压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动
振动与波动
几何光学、光的折射
振动与波动
振动与波动
几何光学、光的折射
几何光学、光的折射
振动与波动
几何光学、光的折射、折射率
几何光学、光的全反射
动量守恒定律、直线运动
衰变、核反应
核反应、核能
动量守恒定律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直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二、理综物理各模块分值分布:
18,22,23,25
33(3--3)34(3--4)35(3--5)
15,21,23,24
14,18,20
33(3--3)34(3--4)35(3--5)
15,16,18,24
14,17,19,
33(3--3)34(3--4)35(3--5)
14,20,21,24
16,18,22,
33(2--2)34(3--3)35(3--4)36(3--5)
17,20,22(II)
14,15,21
22(I),24
30(2--2)31(3--3)32(3--4)33(3--4)
15,16,23
18,19,21
30A(2--2)B(3--3)C(3--4)D(3--5)
从以上模块分值分布上看,五年来稳中有变,各模块所占总分百分比如下表:
从表中所列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必修1、选修3--1两个模块中。
&&&&&&&&&&&&&&&
2012年河北省高考物理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两类(选做题三题任选一题作答)。必做题约占本学科分值比例86.4%,选做题约占本学科分值比例13.6%。题型配置为8道多选题,2道实验题,2道计算题,3道选做题(其中,33-1是选择题,34-1与35-1是填空题,33-2,34-2,35-2是计算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必做选择题中,37.5%的题目有一个以上的正确选项。50%的题目容易判断出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试题总分110分,较往年减少10分。
&理综试卷物理试题以知识考查为载体实现对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目标。2012年理综试卷物理试题的题型配置、情境选择、知识覆盖、难度设计、区分度实现等方面,既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统计表明:理综试卷物理试题难度大体与2011年持平,其中物理必做客观题平均得分为25.16,得分率为52.42%;物理必做非客观题平均得分为19.8,得分率为42.13%;物理选做题第33题平均得分为3,15,得分率为21.07%;物理选做题第34题平均得分为5.97,得分率为39.80%;物理选做题第35题平均得分为8.75,得分率为58.33%。此外,物理部分的试题除第14、21题之外都有题图,体现了图形、图像在表达和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意义,这种特征在以往的理综物理部分也体现得相当明显。
(一)第14题(6分),该题简捷地概括了牛顿之前物理学家有关惯性概念的贡献,其中涉及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等早期物理学家的观点,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运动需要由力维持的观点、伽利略的圆惯性以及笛卡尔对伽利略圆惯性的纠正。本题围绕惯性概念,不仅阐释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等早期物理学家的奠基工作,更可借此展示牛顿的独特地位。与以往有关物理学史的考题相比更上一个层次,不再仅着眼何年何月何人在何方面做贡献上命题,对中学物理教学融入物理学史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难度中等。顺便提及,本题与第21题、第33-1等均在更高水平上涉及物理学史命题(详见后述),值得一线教师特别关注。
(二)第15题(6分),涉及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飞行时间、射程的比较,属于传统题,较易。
(三)第16题(6分),属于典型的动态受力分析题,难度中等。
(四)17题(6分),涉及理想自耦变压器的电压变比和电流变比,属于传统题,难度中等。
(五)第18题(6分),本题较新颖之处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而带电粒子却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考生需洞察带电粒子在重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电势能增加的物理内涵,才能圆满作答。难度中等。
(六)第19题(6分),本题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具体应用,考查对动生和感生电动势的理解,难度中等。
(七)第20题(6分),本题涉及情景较为复杂,但仍属传统题。一载流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发生某种变化,导致和它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矩形导线框中的磁场发生相应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同时受到载流长直导线磁场的安培力作用。题目给出: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要求考生由果索因,找出载流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发生的具体变化图线。难度中等。
(八)第21题(6分),本题是选择题中最难(平均得分0.7)、也是命制最妙的题目。题目直接给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这是平方反比律的必然结果),要求考生选择深度一定(d)的矿井底部和半径已知(R)、质量分布均匀的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考生熟知地球表面处的“黄金代换公式”,但不能灵活运用题目直接给出的结论构造矿井底部的“黄金代换公式”,普遍存在机械套用公式的现象(选D),因而得分率很低。事实上,由本题可知,重力加速度以地表为最大,地表内的重力加速度与距球心的距离成正比,地表外的重力加速度与距球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球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视为质点,正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更是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过程中的关键。全面落实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过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异想天开地将它推导出来(能推导出来吗?)、要求学生记住几个公式所能达到的,希望一线教师以此题为戒认真反思。
(九)第22题(5分),通过千分尺读数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切中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情景简单,要求明确。
该题三个填空,涵盖数据修正、数据读取和差值计算。本题为数据型结果,题图清楚,评分标准明确,对错分明,得分率(60.95%)较高。但也有很多考生因表达错误不能得分,主要原因应该归结为实验做得少,不会使用千分尺。
(十)第23题(10分),该题以电流天平或安培秤的使用为背景,秉承实验试题基于教材又不拘泥教材的理念(试卷中不只一处与教材内容关联度较高,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做比对研究),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为实验目标,分4个方面分别考查:电路连接,实验的步骤与方法,用测得的物理量和指定物理量(g)来呈现实验结果(即推导测量公式),以及在假设条件下判定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本题题面近400字,一幅插图,四项设问。考生需要完成电路连线,6处填空。该题阅读量大,考查面广,体现了真正做过扎实的实验训练才能做好实验题的命题思想,是一道不错的实验试题。
该题有7个得分点。
连接线路存在的典型问题有:1.未连接电路。2. 把电流表、电阻箱、电键和电源连成不同组合的并联。3. 并联结构且不构成回路。4.
把导线连到铁架台横梁上。
该电路是一个串联电路,可以说非常简单。放弃连接电路的考生,可以归结为对实验电路望而却步,缺少最基本的电学实验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未连接电路的考生并不都是放弃下面的填空,很多放弃连接电路的考生选择继续作答下面的部分,而且还能得一些分数,由于接下来的填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排除乱写混分的情况。
实验步骤的四个填空为文字叙述型,考生作答与评分标准吻合度小,作答表述多样性极强,其中不乏与标准答案相似或基本一致的写法。但也有大量不能得分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应填“重新处于平衡状态”处,相当数量的考生填为线框运动或托盘运动(向上或向下),可以认为未能理解题意,胡乱作答。题面已经给出“使D处于平衡状态”的陈述,还不能从中领会其含义,应该是实验能力和审题能力十分低下的考生。
2.在“用测得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问题上,未能使用绝对值表达的考生至少有7成,此处丢分很可惜,值得汲取教训。
从该题作答的文字陈述中可以看出,考生使用简洁、准确、规范的文字陈述答案的功夫差得太多。完全可以用“词不达意、别别扭扭、五花八门、乱七八糟、难以辨认”来形容。此种现象并非本题独有,各题都严重存在书写太乱的问题(余题不赘)。
(十一)第24题(14分),该题以学生熟悉的“用拖把拖地”的生活经验作为问题情境,而不是依托学生熟悉的木块、小车为背景的套题,可谓推陈出新。该题分两个小题设问,第一问求摩擦力,第二问求临界角的正切。该题分项设问对提高区分度有价值,第二问的文字叙述略显生涩,肯定会造成一些考生理解上的困难。
本题第一问(8分)可用正交分解法求解。以墩布的转动中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把人的推力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然后根据拖把的平衡状态,分别在水平与竖直方向上列出两个平衡方程,结合滑动摩擦力公式,即可解得结果。没有涉及运动过程与能量转
化,解法单一,难度较小,约三分之一的考生可得这8 分。但有接近4 成的考生在这一问出现问题,典型错误有:
1. 不注意题设条件,自作主张,擅自更改题设条件。题面中明明已经定义
角是拖把杆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大量考生自行设定为与水平方间的夹角为
且未加说明,不顾题设条件,一味按照自己的平时的套路和习惯列式,答非所问,导致无谓丢分。
2. 没有写出答案中的 ①、 ②、 ③式,而是直接给出了一个综合式子。由于不够细心,导致因一处错而方程不成立,1
分步列式,按式得分,还能得几分。3. 概念不清,将重力mg 当成压力,缺少推力的分量式。4.
审题不认真,将向斜下方的推力画成斜向上的拉力。5.
数学运算能力差,分步表达式正确得不到正确的结果.6.丢三拉四现象严重,结果中分子或分母丢掉的较多,
7. 用未知量表示已知量,8. 受力分析能力差,导致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衡方程写错。
第二问,题面内容为“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 。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
0,若θ ≤θ 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
0”。这种叙述使得部分考生理解上发生困难.
这一问存在的典型错误有:
1. 大量考生的第二问解答中始终没有出现λ
,可以说明对题意不能理解。2.随意设置物理量的符号,同一道题中、同一个物理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3.
沿用第一问时的错误,自行设定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 。4. 三角函数掌握不牢靠, 写反。
5. 不能理解极限的思想,整理不出最终结果。6. 受力分析能力差,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衡方程写错。
(十二)第25 题(18
分),该题是分值最高的一题,仍为电磁学与力学综合题。试题情境虽有变化但还比较简单,基本物理关系明确,需要运用一些几何知识与物理关系相结合方可正确求解。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该题得分情况与期望相去甚远。通过本题分数分布情况可以看出,0
分占34.5%,对试卷作答情况进行抽样分析发现约有30%的考生放弃作答(空白),还有少量考生作答但不能得分。对中学一线教师征询解释,获悉:有相当数量考生出于对
往年考生经验的借鉴和对自己物理学科能力不强的判断,在考前就已决定放弃对这个位置(必做题最后一题,所谓压轴题)的试题作答。事实上,在有选做题出现和学科总分数减少的形势下,尽管该题的分值仍设计得最高,但实际难度并不像放弃作答的同学所估计的那样。即使不能完整解答,根据自己的水平,相当多的考生得上几分还是有可能的。那种不看试题情况,直接在考前就放弃作答的决定是否草率了一点呢?
该题尽管表达清楚明白,作为分值最高的题目也巧妙地设置了若干“机关”。似乎是切准了考生的脉搏,题图上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看上去和圆形磁场区域的圆心就在一条直线上,事实上它们只是接近而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即使是在一条直线上而题目中未作为已知条件给出,需要时也得证明。这与其说是误导,倒不如说是陷阱更合适。还有,本题没有分步设问,也是命题人设计提高难度的一个策略。比如,若先问带电粒子的回转半径与磁场半径的关系,则该题的难度似可大幅下降。解答本题考生出现的主要错误有:混淆磁场半径与回转半径,显然不能认为是对的。
大量考生认为题图上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过圆形磁场区域的圆心。图小的时候看上去确实很接近,其实不然。如上文所述,即使三点共线,只要题目未明示,用到时也要证明。
3. 大量考生对几何关系未能正确把握,不能正确确定粒子在磁场中的回转半径,找不准确回转中心位置。
4. 计算能力差,算不出结果。(当然,由于本题在往年是压轴题的位置,很多考生时间不够用,来不及完成也是原因之一)。
一部分考生认为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与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没有认清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与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的区别。顺便提及,该题有部分考生使用了其他解法,比如使用余弦定理、动能定理求解,解答正确照样得满分。但是有些考生在加速度方向上使用动能定理则是不对的。
(十三)第33 题(选-15 分),第(1)小题为5 选3 的选择题,是一道档次较高的关涉物理学史的好题。该题A、B
选项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C、D、E 考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三种表述,属于识记或理解性内容,符合高考大纲,其中C、D
选项难度稍大。第(2)小题考查的是气体实验定律与力的平衡,题中设计了两部分气体,一段汞柱,共三个研究对象。内设隐含条件“U
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等价于整个过程C 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加热过程,A、B
内气体体积不变。该题的解答需要分析压强与体积、压强与温度的关系,运用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具体涉及对状态确定、关系分析、规律运用、推导计算的考查。该题选作的考生占考生总量的十分之一强,平均分在选做题中最低,难度最大。考生的典型错误有:
1. 选择题漏选C,或多选D。2. 第二小题研究对象把握不准,不清楚气体方程必须对质量不变的同一部分气体条件
下使用。3. 压强关系错误。4. 恒量把握不住,没有认识到第一问中C 气体的体积、温度均不变,即当左右两侧汞
柱等高时B C p  p 1 , C p 并未发生变化。
5. 第二问中,误把加热过程当成等压变化,,没有分析出加热后左侧汞柱应该高于右侧汞柱。
6. 未能找出加热后两端的压强关系。
总之,主要问题表现在不会正确选择研究对象,不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压强关系分析),气体状态分析不准确,选用气体方程出问题。究其原因,一种可能是考生青睐该题的5
选3 选择题,容易猜得3
分,而后续的计算题则靠天收,会多少算多少。据悉,各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真正选讲热学内容的很少,选做该题的考生应该有很多是物理学习很不成功的。因此,即使该题平均分最低也不能武断地认为该题最难,因为考生样本不同,几乎没有可比性。
(十四)第34 题(选-15
分),第一小题是典型的波形图与振动图结合的填空题目。振动图像与波形图像形状相同,意义不同。完成此题需要对此具有透彻理解。既需要准确识别图像意义,还要对题目叙述的状态和过程正确提取;既需要准确判断,还需要一点计算。首先依题意(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判断出t=0 时刻x=0 处质点和题设x=0.30m
处的质点位移和运动方向,据此确定该两点的位相差,再根据“波长大于0.30m“的限制条件,得到结果。
第二小题考查的知识点很明确——全反射。类似情景在课本练习中出现两次(人教版),在高考复习资料上也不鲜见。试题在情境呈现上做了变换,需要考生在头脑中想象出立体图景,投影到平面,运用全反射公式计算出透射圆面积,再还原到立方体六面总和,方能做出正确解答。本题难度中等,选做本题的考生大约在四成。本题典型错误有:
1. 填空题主要出现在第二个空上,未填和错误占了大多数。另有相当部分能写出8,但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对,如80,8,0.08
等;还有一部分学生答案是多解,没有看清限制条件。其中, 2 条件的转化是问题的关键,考生解析不透这一点。
计算题部分典型错误表现在全反射公式中出错&&&
3.最后比值出错:
(十五)第35 题(选-15
分),第一小题是考查原子核知识的填空题,考查氘核和氚核发生热核反应的反应方程。题目中待求的粒子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量守恒得到。要求考生熟悉核反应方程和质能方程,对常见粒子的名称和书写方式要熟悉,第二个空由于给出了每个粒子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u
表示)和换算关系,给计算结果带来很大方便。第二小题考查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摆动中的机械能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的能量损失。试题情境简单,过程清楚。虽然由三个连续过程(b
球碰前机械能守恒,a、b 球完全非弹性碰撞,a、b
两球碰撞后机械能守恒)组成,但题目叙述明确,考生容易识别。该题从内容到情境都是考生最熟悉的模型化套题,上手容易,得分较高。本题难度在三个选做题中最低,大约有一半考生选做此题。典型错误有:
1. 第一小题的第二空,由于计算能力的问题,算不对结果而丢分。2.
本来题目中明确要求,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不符合数据要求的不能得分。3. 第二小题,最典型的错误是,认为m gl 
(m m )gl(1 cos ) b a b ,忽略了碰撞中的能
量损失,这种错误约占3 成。4. 功能关系掌握不牢靠,求能量损失搞不清模型和研究对象,分不清碰前和碰后,对
状态分析掌握不好而列式出错。5. 使用综合式但因局部失误丢分。6. 计算能力欠缺丢分,很多考生方程列对,计算结果错误。
纵观今年理综物理试题,有几点感受。第一,总体难度比新课程前的理综有所降低,没有往年满分率极低的题目。第二,题目的梯度设置比较分明。第三,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更加深入。第四,基于教材而不拘泥教材的命题思想一如既往。
对考生的希望是,认真掌握教材基本和基础内容;注意反思练习的得失;加强运算能力;认真审题,分步列式求解;尽量书写工整;强调表达简洁规范。对一线老师的希望是广泛收集相关信息作为参考,详细研究各自的教学现状作为起点,悉心积累教学经验作为基础,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实现教学效益最优化。就全省而言,由于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的教师面对的学生有很大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域,这种差异也十分严重。具体的教学改进策略必须结合教师个人的特质和学生情况而定,根本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灵丹妙药”。衷心希望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在您的辛勤培育下,让学生们发挥出各自的最大潜能。(河北)
&近四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近四年宁夏理综试卷由学科内综合组成,无跨学科综合的试题,无偏题、怪题,试题内容三年的变化基本不大。物理试卷与课改前的高考试卷相比,难度有所下降。从这三年的考试试卷物理部分来看,试题难度稳中有降;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三年的试题都是突出考查物理的主干知识,且所考查的知识布局相对合理,但从总体来看,物理部分着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物理试题仍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例如2009年的第18题就是通过空间坐标对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很好的考查。三年的试题均重视对实验的考查,特别是设计性实验。
一、近四年理综(物理部分)试卷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理科综合高考试卷中,物理部分共14题,总分110分。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部分:选择题8道,每题6分,共计48分,占总分的43.6%。主观题4题,共47分,占总分的42.7%。其中实验题2道,15分,占总分的13.6%。计算题2道,32分,占总分的29%。选考部分:由一个5分的小题和一个10分的计算题组成,占总分的13.6%。
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如力与运动的关系、功能关系(即物理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约占45分左右,电路、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内容约占50分左右(即选修3-1、选修3-2的内容)。选修知识所占的比重较小,每年恒定的分值为15分,从表中可以看出,选修3-3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对“热学三定律”考查上,选修3-4则集中在对“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学”考查上,选修3-5则集中在对“撞与动量守恒”的考查上,其中在选修3-3中的“分子动理论及统计思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4中的“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相对论”,选修3-5中的“波粒二象性”三年来均未涉及,由此也可以看出新课标高考更加侧重对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三、对新课标全国卷近年来理综试卷(物理部分)的总体印象
1.试卷的结构和分值
四年来,新课标全国理综试卷(物理部分)的分值基本稳定在110分,总题量是14个题目。物理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其中选择题8题,占分48分,实验题2题,占分15分,计算题2题,占分32分。选考部分:每一个模块的试题均有两部分组成:一个5分的小题和一个10分的计算题。其中计算题在选修3-3体现在气体的性质上,在选修3-4中体现在光学和机械波上,在选修3-5中体现在动量和动量守恒上。
2.突出对重点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考查
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能量的观点”、“动量的观点”解决问题是近几年重点考查的内容,命题难度比课改前要稍微简单些,但更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从这四年的试卷可以看出:2008年的高考,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考查,分值约为78分左右,2009年则为80分左右,2010年则为72分左右。2011年则为76分左右。平均为76.5分。
3.突出对必修主干知识的考查
高中物理必修1、2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考查(如: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等),选修3-1、3-2对电和磁的考查(如: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等),这两部分分值几乎各占必修部分总分95分的50%。
4.选修知识的考查有一定的规律
对选修3-3、3-4和3-5的考查也是集中在各个模块的重点部分,即各个模块的主干知识。如选修3-3侧重对气体的性质的考查,选修3-4侧重对机械波和光学的考查,选修3-5则侧重对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等。
5.重视实验命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⑴命题方式
以往的实验题往往来源于教材中的实验拼凑起来组成大题,实验题对能力的要求不高,主要以原有实验再现为主,记忆性的味道浓一些。而新课标的高考实验题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一个小实验,2008年是对多用电表使用的考查、2009年是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考查、2010年则是对教材上的学生实验的考查。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课标高考中的小实验考查的重心转移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第二部分一般在教材原有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变化,能力要求更高,重视实验题命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如2008年力学实验题的最后一问(写出支持你看法的一个论据),2009年则要求学生根据电学和传感器知识设计一控制电路,能力要求更高,信息量更大,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2010年则是利用热敏电阻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实物连图、在坐标系中作图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问题。从这些实验的考查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虽然实验题的开放性越来越强,但所考查的内容基本还是来自于教材上的实验以及学生所掌握的实验基本素养。
⑵命题范围
分析这四年的实验可以发现,实验的命题基本还是来源于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但会在此基础上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如2009年实验题出现了传感器与电路的自动控制问题的设计性实验,2010年则利用热敏电阻将电学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进行了考查。通过这三年的实验考查可以看出,高考实验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实验基本素质的考查(如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绘图等),对实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操作细节和信息的筛选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命题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广。今年2011年的实验题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依托,大纲为依据出题,既不偏也不怪。考区的无论老师还是考生都称赞今年的无论题出得好。这也为我们2012年的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
⑶能力要求
实验题对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通过这四年的物理试卷,可以看出,实验试题情景都比较新,对实验问题的处理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要对原有实验的原理、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要有深刻的理解。从这四年的实验题可以看出,实验题的考查既注重考查学生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实验方法,又考查了学生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201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结合本人在高考总复习中的一些体会,对2012年的高考物理总复习有如下几点建议:
1.继续加强对物理主干知识的复习
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点”到,更要督促学生做到“心”到,不能只从形式上复习了这一知识点,结果复习一过,学生什么也没有学会。
在具体的策略上,除了第一轮复习进行的详细的“知识过滤”外,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对力学和电磁学这两大块再进行专题讨论。
2.确保非主干知识的得分
个人感觉非主干知识的题目从得分上来讲,比力学和电磁学的主干知识相对要容易一些。这些题被学生“抓住”的机会也就更大些。包括热、光、原子物理的各一道选择题,振动与波的一道选择题,甚至动量也可能是一道选择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确保这些题目的得分,力争万无一失。
3.兼顾两大重点物理思想方法
用“力与运动的观点”、“能量的观点”解决问题是新课标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同时这两大思想方法也是中学物理的重头戏,复习中必须兼顾。
4.对实验的复习要注重全面、细致、动手
⑴全面——《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必考实验必须全部复习,尤其是基本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读数方法要重点复习。
⑵细致——对实验原理和相关步骤要细致周到。务必使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而不是记住实验。
⑶动手——实验复习不仅仅是复习原理步骤后再进行一些实验题目的训练,只有让学生真正动手,才能了解实验和仪器使用的细节之处。
5.在复习中要“主攻中低档题”,兼顾“高档题”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试卷中难、中、易的分值分配为
左右”,即中低档题占整个试题的80%左右。一味的做难题,讲难题,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中低档题,错误地认为“会做难题,中低档题也不成问题”,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从知识的依赖关系上看,只有中低档题过关了,做高档题才有基础和条件,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上看,只有让学生从做中低档题的多次成功的愉悦中提高兴趣,增强信心,才能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综上所述,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把中低档题作为主攻目标。
&&&&&&&&&&&&&&&&&&&&&&&&新高考物理实验命题方向及实验复习策略
新课程高考物理命题趋势
1、注重对物理学主干知识的考查2、注重以理解能力为主导的能力测试题3、关注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命题4、关注
“过程和方法”,考查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5、关注考查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一、高考物理实验命题方向
物理实验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考试说明》规定实验所占出例约为13%(事实上各地试卷中所占出例都超过15%),
实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符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
每年统计结果表明,实验题得分率并不算高,而且考生问差距较大,反映了考生的实验能力有待提高.近五年全国高考理综实验试题的特点:
1、五年实验题多源于课本,所给的情景和要求跟课本是不同的,是教材中的变形实验.2、注重基本实验仪器的考查.3、注重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考查.4、侧重考查考生利用基本的实验原理方法独立完成实验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5、电学实验考查的比例和出题的几率相对较大,
多为设计性实验或探究性实验.
二、实验复习策略
从去年的高考实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不仅有基本仪器的使用,还有装置的改造和新开发;不仅有课本上的基本实验方法,
如控制变量法,还有课外实验方法的拓展;不仅有实际操作的全真模拟,
如实物连线、纠错补漏,还有课外未知规律的探究;近几年在误差的分析和数据的处理上做足了文章, 总的来说,考题越来越活,视角越来越广,
有验证性的、设计性的、探究性的,还有开放性的,
相应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课本上所学的物理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基本操作技能,
所以高三实验复习应牢牢抓住选一本质性的东西,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现将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l. 讲清实验原理,夯实基础, 培养技能
讲清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实验复习的重要环节,也是高三复习容易忽视之处,切不可舍本求末,敷衍了事,我觉得应按照以下5个环节进行.
(1)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依据什么物理规律,即实验原理的理解.
(2)根据实验原理,需要获得哪些数据,应作哪些测量,要得到这些数据用什么方法,选择哪些实验仪器和装置.
(3)根据仪器和装置的使用规则或实验要求,怎样完成实验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数据处理一般有平均值法和图像法,特别是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怎么画图? 图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图像不过原点,为什么采用“化曲为直”?
(5)实验结论和误差分析还是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从实验中用到的物理规律和仪器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任何一个实验,都离不开这5个环节,这是实验的基础,
5个环节中,实验原理是第一重要的,它是实验的根本,更应该讲清讲透.&&&
2.加强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是实验的主体,没有操作过程便没有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可以发现在理论分析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如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有的学生画电路图头头是道,在实物连接时却束手无策.动手能力较差,
而高三复习往往是“黑板上做实验”,不愿意走实际操作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高考中的电路实物连线题,就是把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纸面上的画线展示出来,这种题错误率很高,说明考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实际操作经验不足,需要认真训练.
当然,高三复习时每个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去做,我们的做法是将学生实验和部分演示实验、小实验分类开出,课外让学生自主练习.
3. 掌握设计实验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所谓设计性实验,通常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实验目的和器材,灵活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原理、技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实验步骤,并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而关键在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如何变成实际可行的操作过程,这是对创新能力的考验.设计实验既有物理规律可依,也有思维方法可循,常用的思维方法有:设计实验的思想:
等效替代法;测量微小量可用的累积法;存在多个变量时可用控制变量法; 一些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时,可以用转换法;
平衡法、留迹法、补偿法、共轭法.
测电阻常用伏安法,但也可用补偿法、半偏法,替代法等.所以高三复习时除了要理解课本上出现的实验思想方法外,还应该通过专题进行总结性复习,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4. 关注新课程,用探究性实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实验”的提法变为“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使物理实验有了更宽广的含义.
探究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起重要作用,
随着新课标教材的全面推开和使用,使得探究性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高考实验题每年都有相当的体现,
如前几年江苏卷“牛顿第二定律和动摩擦因素的研究”, 广东卷 “探究河水流速与距河岸距离的关系”, 江苏卷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
上海卷 “探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等等.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挖掘这方面校本课程资源,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5. 重视实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数据采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方法等要素,图像和图表是给予信息的常用途径.应对这类试题,同学们要通过对课本中有关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典型题材的剖析,领会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典型题材的辐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常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平均值法:将测定的若干组数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必须注意,求取平均值时应该按原来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决定保留的位数.
(2)逐差法:这就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加速度时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取平均的效果.
(3)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将数据列成表格.数据列表可以简单而又明确的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横向、纵向数据比较,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4)作图法: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的数据处理.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有取平均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所包围面积和图线的交点等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及其关系,找出规律.作图时常设法使图像线性化,即“化曲为直”.
&&2013年新课程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
新课程高考物理考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
必考内容为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模块3-1、3-2的内容;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3-3、3-4、3-5三个模块的内容,考生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近两三年新课标下的物理高考,总体来讲,中学的物理教学还是有了明确的方向。纵观几年理科综合试卷中间的物理题难度适中,应该说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从变化来说应该是稳中求变,近年来有所变化。但是,基本考点没有变化。2010年和2011年的试卷比较并没有一个突变,大家接受起来都感觉是比较温和的一种变化。总体感受是在选择题上计算分量多点或者少点。实验围绕教材来出题,不偏不怪。
计算题也是可以预测的,24题运动学类的题目(万有引力类题目),25题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从难度上来说比较适中,变化上也是稳中来变,.10年.11年这两年的试卷考生和教师都是十分认可的。高考要基本保持考题上的平稳,不会有大的起伏,所以我认为2012年高考还是应该在近两年的水平线上数学与物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每一年的物理试题的难易系数有很大的因素取决于数学方法的应用和数字运算。这在高考命题中成了不可争议的必须考虑的问题。数学方法的应用在我们物理教学中就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2010年的20题: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的问题在数学上就有比较新的应用。好大一部分考生通过万有引力或者利用开普勒定律得到了关系式,不知道取对数,将半径比与周期比做成线性关系,这样的数学问题如果是考数学,解方程等等方面的问题,我想对现在的考生来讲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应用到物理上就不那么顺利了。这道题因此也成了2011年物理的难题,得分率比较低。这说明的问题当然应该好好研究了。比2010年在试题当中渗透数学方法略有减少,与2009年又接近。还是说明试题在力求平稳。我感到有点正玄函数变化的味道,也就是从波峰到波谷。11年利用数学方法解题要求有所减少。2010年的18.19.20.21题都需要数学计算,11年在选择题上的计算量又减了下来,基本保持与2009年相当,在18.19.20.21题中。18题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能定理应用就
得到正确答案。19题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直接求出问题的解。如果记住了同步卫星距地球的距离还可以直接求出问题的解。这就说明高考是需要学生对一个知识点有多渠道的认识,当然这也是我们研究高考的一个方面。是有规律可寻的,2012年的选择题我认为要适当增加数学应用。2011年更加突出了物理概念的应用,在第一卷里面没有复杂的数学运算。数学运算量也比10年减少了。
整体说来10年高考和11年高考相比变化不大。11年的14题物理学史的内容在提示考生这部分知识点的应用,对未来高中教学有一个导向作用。不仅要了解物理学史还要知道其应用。15,16,17,三题是对物理基础的考察,题目文字叙述清晰简单,考点明确,当然许多试题都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16题是对运动学图像的考察,比09年难度有所增加,今年的16题比前两年的都要简单,就考察了一个功能关系。
两题分别考察了电学中的电路和天体运动问题,都用了数学图像进行描述,对学生的思维有较高的考查,希望学生不同的角度真正能理解或者掌握有图像描述物理问题的方法。2011年的19题20题开普勒定律的应用。
2010年的21题是一个电磁感应问题,要做出准确判断,需要计算,这个计算量还不小,增加了难度。11年的21题尽管题目给出的是连体问题,难度其实不大。
第二部分是填空题,10年高考的物理实验是这几年高考较为简单的一年,22为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考查层次较浅,主要是最基本的仪器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但是该题反映出今后高考实验命题的基本走向,就是开放性,例如分析实验误差是参考答案给的很宽泛。23题实验也和09年考查的结构相同,是电学实验,考查较为全面,从原理分析,电路连接,仪表读数,数据处理等,但是难度不大,易于作答,其中题目中渗透着科学思考方法中的等效替代法。同时适度的渗透了传感器的思想。11年的22题23题电学实验和力学实验相对教材虽有变化,但是没有变怪,也没有变得太难,考完无论是考生还是教师对考题还是十分满意的,
第三部分计算题,10年计算题变化较大。24.25两题都是2问,对数学计算以及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两题大部分的计算都集中在第一问。24题列式较易,第1.2问都易作答。25题。列出部分公式可以,要完整作答有一定难度,由于此题类型高中学习时必有所涉及。计算题部分,整体感觉今年的计算题层次性不强,选拔性效果能差一点。
选修部分的考查都是每一部分的热门考点,例如3-3的气体状态方程,3-4的波.3-5的动量,涉及到选择题,可能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会更加细致,全面。整体延续了09年10年高考试题的特点。从2011年整个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来看,注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考察,注重基础,结合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相联系,我认为有如下特点:
1、突出主干知识考察
&新课标卷高考不强调覆盖率,而重点以主干知识的考查为主。新课标物理科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列的118个知识点来计算覆盖率,平均约为38.1%。&
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力学中的:力、直线运动、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机械能;
电学中的:电场、恒定电流、磁场和电磁感应等。
2011年整套物理试卷突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学科,物理实验依然占了比较大的份额(15分)。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在突出主干知识的前提下物理过程的综合运用加大了难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产生梯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试题考察的知识点分布合理,由易到难,力学和电磁学部分所占比重达到85%,试题文字叙述简洁准确,问题明确这样使得学生容易上手,知识面覆盖较广泛。其中考察了安培定则,牛顿定律,变压器,曲线运动,电场强度,安培力动能定理以及速度图像等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大纲要求,第22题来源于等效法测电流表的内阻,侧重对电学实验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这些都是平时的教学要求,难度不大,考生容易得分。第23题源于教材。考察基础,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分析表格以及画图处理问题的能力。再次明确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函数,图像,还可以是表格等不同形式来表现。第24题是运动学问题,紧贴教材,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处理运动学中的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加上解方程的数学能力。25题考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这应该说与我们复习是吻合的,学生感到熟悉但是又难以下手,说明题目在这里有难度,尽管如此,大的分析方向是明确的,所以可以得分,但得满分难。这里就有了比较大的区分度。
选考题目从主干知识来看3-3应该是等温变化,波意尔定律。新课标把热学划分到选考的确减轻了中学物理的教学负担,但是,我到认为热学应该认真学好,由于高考的导向作用,尤其是过去高考热学题目过难,导致现在选考热学的地区好学校很少,就我们宁夏来看几乎没有几所学校选热学,高中不选热学,初中也就不学习热学,使其成为空白点,当今,提倡低碳环保,无处不与热学相关联。应该看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我想,大家一定有感觉,高考的指挥棒已经在起作用,热学题目越来越简单。所以我还是建议将热学3-3作为选考题来认真学习。其实。相比3-4,3-5热学3-3内容还是比较少的。
2、试题稳定难度适中:
(1)选择题: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虽然题目只有八道,可覆盖的面还是很广的,其中4个力学题,其内容包含有运动与力的关系,功能关系,曲线运动的条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定律。4个电学题,其内容包含安培假设,地磁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安培力等基本规律。
(2)实验题:一个电学题,一个力学题。电学实验采用等效法测微安表的内阻,力学实验主要采用光电门测滑块的加速度,突出对实验测量方法多样性的考察,和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察,包括设计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数据分析。
(3)计算题:这两计算题应该是复习预料之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是我们学习内容的重中之重,
3.关注物理学在生活,生产,科技中的应用。尤其热点问题的关注:
我们要看到这样的问题,无论哪一年仍然保持与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联系紧密(17题静电除尘器,24题)。2011年的第19题属于生活中的物理。要说热点问题2011年发生的事件也不少,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地区性突出事件的增加,也给高考物理的内容增添了不少新的素材。如:上海“世博会”&绿色公交问题,场馆中的节能问题;广州“亚运会”&径赛中的运动学问题,节能环保问题。高速列车问题。田赛中的动力学问题;即将发射的“神八”&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问题,卫星在转换轨道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问题等。总之,社会的热点、政府的重点、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都将成为高考考查能力的一大亮点。2012年应该出现了。
4.注重能力的考察:
2012年与往年一样注重能力的考察,特别是突出了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察,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起到了积极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主干的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重要的点或者是模型抓好。这样一种信息其实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当中应该能够把基础的知识落实好,基本的方法能够真正掌握,对一些典型的重要的物理过程模型应该注意理解和积累。也就是说在复习过程当中,避免出现为了追求高难度,盲目找一些难题、偏题、怪题,从目前高考命题的习惯来看,实际上就是在主干知识上。
5.2012年的试题难度我认为还是应该与前两年的持平。一定不会一大的难度提升,前年东北三省加入新课标的高考,高考题目没有出现难度的提升,去年河南加入新课标的高考,也没有将考题的难度提升,曾经有不少的业内人士就感到教育发达的省加入到新课标来,物理题目不加大难度都考很高的分,没有区分度怎么办,担心应该说不是没有道理的,考试高考结束了,事实说明这个担心成为了没有必要了。所以,我认为今年的题目依然没有大的变化,大家可以比较10年和11年的题,会感到10年的8道选择题计算的分量比较大,而去年的题目计算的分量又过小,应用概念来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我想今年选择题部分也许稍微要加大一定的计算量。
6.2012年高考的重点。物理高考的重点基本上比较稳定,力学、电学仍是重点。力学中主要有四个重点,即四种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类平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关系。电学中的重点也是四个,即两种场、直流电路、带电质点在带电磁场中运动以及电磁感应。其实,我们仔细把高考物理内容完全可以具体划分为四个板块:
一:选择题:8道题,共48分,14题到21题;
二:实验题:2道题,分值一般是5和10,或者4好11共15分,(一是力学,二是电学)
三:计算题:2道题,一是运动和力二是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的运动。
四:选考题:热学题3-3&
振动与波几何光学3-4&& 原子物理与动量3-5
&&&&&&&&&&&&&&&&&&
新课程高考物理命题高频考点分析
一、选择题&&&&&&&&&
&&&&&&&&&&
1.力学模块 :相互作用与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
&命题趋势:匀变速运动规律、运动图像;受力分析与力的平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天体运动问题;功、功率、功和能的关系。&&&
2.电学模块:电场(一般电场、匀强电场)的性质、电磁感应、磁场
命题趋势:电磁感应现象及规律;电场性质尤其电容器动态分析;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尤其电路动态分析。&&&
二、计算题
&&& 1.力学模块
:简单运动学、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
命题趋势:
(1)运动的追及与相遇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包括运动图像、整体法和隔离法、正交分解法等 ;
(2)动力学观点与功能方法的综合应用问题,如机车启动问题,竖直轨道问题,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等多过程的组合问题。
2.电磁综合计算: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数理结合的思想的考查)
命题趋势:
(1)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问题(2)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尤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电磁场的应用实例
模型:双粒子,双场(电场和磁场)
3、实验模块
(1)力学实验:加速度(动摩擦因数)的创新设计;误差分析&
(2)电学实验:测电阻的电路创新设计
命题趋势:(1)结构:力(小),电(大)。
(2)考点: 力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动能定理;
&电学:描绘灯泡或其它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多用表的使用和原理,测电动势和内阻,测电阻的方法,包括电路设计
4、选修3-3模块&&&&&&&
气体的等温变化(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的P V
T变化的关系;内能;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命题趋势: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两部分气体相关联
5、选修3-4模块& 振动及其描述(小);光的折射 折射率(大)
结构: 振动和波计算+光学客观题
(1)单摆及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2)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尤其振动和波动的关联分析及波的多解性问题
(3)多普勒效应&(4)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尤其光导纤维问题
(5)视深问题(6)平行玻璃砖光的侧位移问题(7)双缝干涉&
6、选修3-5模块&&
光电效应& 原子 原子核&
动量与能量的综合&
命题趋势:原子核(小);动量与能量的综合(大)
结构:动量计算题+原子物理客观题
核反应与核能&
原子衰变与半衰期&& 原子跃迁&
子弹射击木块模型,碰撞问题&
&核反应中能量与动量守恒问题(仅供参考)
新课改地区物理试卷分析及2013年高考物理学科复习策略
东北育才&&&
一、新课改地区考试大纲解读
1、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指导性文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试验区高考理工类物理课考试内容。命题依据:2013年理科课程标准试验区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命题目标:知识与能力&&
能力目标是首
2、试题设计
力求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解答能反映出学生的知&
识与技能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体现对新课标的要求的考查.
知识方面:突出主干, 稳中有新,稳中有变.
能力方面:坚持能力立意,重视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体现考生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度.实验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用仪器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体现“过程与方法”为核心的组合型试题成为计算题的新题型。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
3、试卷结构与难度
结构:物理:选择题8、 实验题1小+1大、 计算题2、 选考题1小+1大、难度:0.55—0.6左右
4、考试内容对能力的要求
(1)理解能力: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学史、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以及与其他概念的相关性等方面;
(2)推理能力:在学生透彻理解和熟悉各个基本概念的与基本定律或公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理解关键句子:限制性语言,物理量变化方向性的描述语句,对物理过程的界定等。挖掘隐含条件:妨碍挖掘隐含条件的因数主要有两个:一是思维定势,二是对物理模型成立的条件不清晰。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过程的能力;处理知识性和材料性的信息试题的能力;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建模能力图形、图表的信息处理能力、数学运算和估算&
求极值等的能力;
实验能力:设计实验—从原理出发找方法、选器材、定方案;基本实验仪器要熟悉并掌握,要知道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会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少偶然误差,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二、全国新课标地区年物理学科命题规律研究
1、新课标试卷结构统计表
选择题48分
22.实验题15分
2个电学,一小一大
2个,小电 大力
22、读数4分
23电磁继电器11分
22、验证机械能守恒4分
23半导体热敏电阻11分
22.替代法测电阻4分
23.测加速度的设计及数据处理11分
22.螺旋测微器读数5分
23.利用电磁感应测磁感应强度10分
计算题32分
平抛斜面水平面滑雪
双星& 15分
24题 冰壶 动能定理14分
24博尔特& 运动学 14分
24.运动学 13分(无情境,模型题)
24力学14分物体的平衡和自锁问题
电、磁场17分
25.电磁场 18分
25.磁场 18分
25.分区磁场 19分
25。电、磁场18分
选做题 15分
30ABCD四选一,每个模块1个大题 ,但多为两小问
30-33四选一。每个模块2个小题,分别考查两个主题 形式不一,分值不一
33-36四选一。每个模块2个小题,分别考查两个主题(选择5+计算10)
33 (3-3模块)
34(3-4模块)35(3-5模块)
三选一。填空5+计算10
33 (3-3模块)34(3-4模块)35(3-5模块)选择(5个选项)6+计算9
(3-5)小题是填空题
33-35,三选一。3—3题选择(5个选项),3—4、3—5题是填空题
2、新课标高考试题点评
(1)试卷结构趋于稳定。必考部分8个选择占48分,两道
实验题15分,两道计算题32分;选考部分一道小题和一道计算15分。必考部分的力学和电磁学各占约48分。
(2)物理试卷考题难度适中,充分贯彻了新材、新考纲的要求,在考察知识的同时,把考察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考察;即突显教材的地位,注重基础,偏重建模能力的考查&
,考察分析综合能力是重多选题所占比例增加。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的要求逐年提高。
(3)知识点的考查: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考察;突出主干知识。力和运动、功和能两条主线异常突出;对实验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求较高(难点)。
(4)新课标卷高考不强调覆盖率,而重点以主干知识的考查为主。新课标物理科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列的118个知识点来计算覆盖率,平均约为38.1%。&
&(5)虽然主干知识年年考,但考察的侧重点呈周期性交替的态势(如去年没考电磁感应,今年考察的较多)
3、按模块剖析试题类型,预测2013年出题方向
三、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计划与策略
&& 1、复习计划
高三第一学期复习进度安排表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9月2日至9月8日
第3讲&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第4讲& 运动的图象和追及问题
第5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9月9日至9月15日
第6讲& 力& 重力和弹力
第7讲& 摩擦力
第8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9月16日至9月22日
第9讲& 受力分析
第10讲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11讲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第12讲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9月23日至9月29日
第13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第14讲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
第15讲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0月8日至10月13日
第16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
第17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第18讲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第19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20讲 平抛运动
10月14日至10月20日
第21讲 圆周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22讲 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
第23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第24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10月21日至10月27日
第25讲 功& 功率
第26讲 动能& 动能定理
第27讲 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10月28日至11月3日
第28讲 功能关系& 能的转化与守恒
第29讲 功能关系的应用
第30讲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第31讲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1月4日至11月10日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11月11日至11月17日
第32讲 库仑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
第33讲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第34讲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第35讲 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11月18日至11月24日
第36讲 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应用(一)
第37讲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应用(二)
第38讲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
电阻定律&&
第39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1月25日至12月1日
第40讲 电路中的能量
第41讲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第42讲 实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43讲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44讲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2月2日至12月8日
第45讲 磁场的描述
第46讲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47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48讲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12月9日至12月15日
第49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第50讲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第51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涡流
12月16日至12月22日
第52讲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象问题
第53讲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与能量问题
12月23日至12月29日
第54讲 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
第55讲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第56讲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2月30日至1月5日
期末复习:计算题专题训练
期末复习:综合训练
1月6日至1月12日
期末考试:市质检
第1讲& 机械振
第2讲& 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第3讲& 机械波
1月20日至1月26日
第3讲& 机械波
第4讲&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
1月27日至2月2日
第5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2月10日春节
第6讲&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高三第二学期复习进度安排表
2月17日至2月23日
第7讲& 光的波动性
第8讲&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第9讲& 电磁波& 相对论
2月24日至3月2日
第10讲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11讲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12讲 原子结构
3月3日至3月9日
第13讲 原子核
第14讲 波粒二象性
3月10日至3月16日
专题复习: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复习:力与直线运动
3月17日至3月23日
综合测试讲评
专题复习:力与曲线运动
专题复习:功和能
3月24日至3月30日
综合测试讲评
选择题专考点专题训练
专题复习:力学实验
3月31日至4月6日
综合测试讲评
专题复习:电学实验
综合测试讲评
4月7日至4月13日
省综合质检
专题复习:电场与磁场
综合测试讲评
4月14日至4月20日
专题复习:电磁感应
综合测讲评
4月21日至4月27日
专题复习:电路
专题复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4月28日至5月4日
综合测试讲评
综合测试讲评
市适应性测试
5月5日至5月11日
专题复习:光及光的本性
专题复习:电磁场、电磁波和相对论
5月12日至5月18日
综合测试讲评
专题复习: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专题复习:原子和原子核
5月19日至5月25日
综合测试讲评
选择题考点专题训练
专题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
5月26日至6月1日
综合测试讲评
考前模拟考试
6月2日至高考
考生熟悉考场
若寒假不补课,选考只复习一本书的内容。
2、各阶段主要任务
第一轮复习时间:2012年9月初至2013年3月上旬
目标: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1).通过复习,让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和物理规律。&
(2).通过例题、练习和测试,让学生掌握各章节基础、经典的物理题型的分析、建模和列式等本领,从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3).通过复习,让学生领悟物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D.抓好复习知识的落实、反馈和补缺等问题,让学生对各章节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第二轮复习时间:2013年3月上旬——2013年5月上旬
目标:学生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知识专题为主线,整理知识体系,夯实各章节具有基础性、常规性和典型性的物理模型,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主要任务。(2).以实验专题为主线,将实验进行归类整理,掌握同类实验的关联关系。(3).以题型专题为主线,有效地进行针对性训练,理清各类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4).适当兼顾综合训练,规范学生的口述表达及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考能力。
第三轮复习时间:2013年5月上旬——2013年6月上旬
目标:学生能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1).学生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对知识方法回顾整理,达到提纲挈领、有序清晰、让书变薄。同时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组合复习训练,通过三科备课组根据各地最新信息组合做理科综合试卷,体会考试策略,答题规范,提高应试能力。(2).针对高考试卷中高频率出现的考点知识,完成每天一练的基础题与中等题等训练。(3).重视学生考试心理因素的调整。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考试失误。
3、复习资料的选用:
(1).我校连续三届高三一轮复习资料都选用的是《步步高》。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带着学生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第二部分是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课中讲解)讲解高频考点和题型。每课时的内容都比较精炼,有典型例题、变式训练。第三部分是限时训练。(2).参考书的选用原则:A重视基础知识的识忆,便于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B对考点知识解读详细,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C例题能针对考点归类,具有基础性、典型性,便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D课时作业适量、基础,题型与例题相类似,至少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会做的题。E章节检测题具有基础性、典型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3).参考书的使用:
A课前:学生:①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填空练习,唤醒对所学知识的回忆;②试着自主完成简单例题。教师:①针对考点知识透析进一步思考,有哪些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应通过哪些实例加以说明;②对例题、变式题、课时训练题、检测题等进行分类(易、中、难),并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选题训练。
B课中:教师对例题、变式题的互动式讲解,培养学生审题、分析、建模、列式和运算等能力。&&&&&&&&&&&&&&&&&&&&&&&&&&&&&&&&&&&&&
C课后:学生自主限时完成训练题
(4).根据学生的实际,自编适量练习,进行强化训练。①针对概念理解的定性选择题;②公式基本应用的填空题;③经典模型的计算题,以巩固复习成果。
3、实验题和计算题复习策略
&(1) 计算题的规范性、
审题:A关键词:对象、状态、过程& B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C两个过程的转折点状态
分析问题的思路:对象、过程(复杂的要分解)、受力、运动规律、功能关系——能的转化与守恒
突破方法:A确定两种轨迹& B认清两种状态&
C做好三种分析& D选好两大规律E穿插辅助关系
规范解题:A思想、方法的规范化(必要的规范作图) B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C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
(2)实验题复习重点
实验能力的重点是理解实验原理和掌握实验方法,复习中要注意从原理出发找方法、选器材、定方案.设计实验能力是近年重点考查的对象,这与课程改革趋势强调实验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实验方法的能力是一致的.
对于考纲要求的学生实验必须独立地、认真地、带有研究性地去做,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要知道现象,对于基本实验仪器要熟悉并掌握,要知道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掌握减少误差的方法,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器材原理及使用;实验原理及操作;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创新设计&&&
立足基础,复习好《考纲》中每一个规定的&
实验,以不变应万变&&&&&
重视实际的操作训练
&&&&&重视对基本仪器使用的复习&&
重视图像法处理数据(考题)
关注同一仪器的多种用途,同一实验的不同设计方法
&& 4、选考内容复习策略
选考方向的确定&&&&&
抓住主干知识、抓住中档题
知识点复习要全面,强化记忆,计算题型加强训练,掌握模型,提高准确率
&四、复习备考建议
研究考纲、研究考题、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建立网络、查缺补漏、迎战高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