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突然感到恐惧梦到害怕 打不开灯,有时候是在晚上不开灯就感觉快窒息了,心里真的很恐惧梦到害怕 打不开灯慌张,这种感觉要过好

为什么我时常感到恐惧和害怕
为什么我时常感到恐惧和害怕
基本信息: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患者年龄:22发病时间:近半个月主要表现:经常感到恐惧和害怕,心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人就紧张起来感觉呼吸不上来快窒息的感觉。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精神心理科_心理咨询科
擅长:婚姻情感危机,外遇创伤修复,亲子关系问题,抑郁,自信心缺乏,沟通障碍调试,心理压力问题!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河北邢台爱家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心理科_心理咨询科
建议:最主要的还是心态问题, 建议你调整好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人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因此要接受不完美、增加自信,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受到别人的影响。
有关的更多问题,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做核磁共振的恐惧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做核磁共振的恐惧症
上传于||文档简介
&&整​理​的​资​料​分​享​一​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晚上睡觉之前总会想象到自己临死前的情景,然后感觉到窒息一般的恐惧,是什么原因?
这样的事,从初中就开始有了,但并不频繁也没有规律;我现在上大一。
时间都是在深夜躺在床上的时候,会想象自己一定会面临到的死亡,那个时候眼前的一切都将寂灭。知乎上有人说过克服恐惧的办法就是思考,但是死亡这件事最让人恐惧的,恰恰就是连思考的能力都将被剥夺。
请问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想象发生?这是怕死吗?但白天从未有过这样想法,只有夜深人静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才会有这些想象。
产生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夜里躺在床上的情景很像临终之间?
之后再遇到这种事情该如何克服恐惧?
按投票排序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心理因素;二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原因:1、性格抑郁;2、压力大;3、生活态度消极。
解决方法:可以交一些积极向上的朋友,多和性格开朗的人接触、聊天,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增加自信心,客观的看待自己和别人,咨询自己的父母亲人,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生理因素:原因:1、心脏病;2、体质差;3、精神病;4、睡觉的时候心脏上方被压住;5、受过极度惊吓。
解决方法:检查身体,可以去做一个心电图,或者去看精神科医生,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乐观向上。一家之言~
我擦!我也是从初中就有这种情况!我当时的想法是,人死时候的感觉应该跟入睡完全一样,从有意识到无意思,一个会再醒来,一个不会再醒来。然后就会下意识的很怕那个失去意识的瞬间。我当时的做法是听歌入睡,尽量挺舒缓的,激情四射的可不行越听越清醒。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比你大几岁,这方面的特殊经验也比你多吧。首先,疲劳法治标。简单来说就是你要累,你要困,对于我们这种有这方面特殊思维的人,想晚上八九点睡着是不可能的。形象点来说这种恐惧会转换为一种阻力,阻挡我们入睡,那从力学角度,你需要让入睡的动力大于这个阻力。或者用个工科名词,叫阈值,我们入睡需要超过的阈值比别人高得多。如果你很困,闭上眼1分钟之内就能睡着,自然就解决了。当然这是有副作用的,毕竟透支身体对身体不好。其次,充实法治本。从正面将,我很少在很充实的一段时间里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最近有什么比赛,有什么考试,有什么大项目。从反面讲,空虚的时间段里这种失眠出现几率非常高。后来根据我自己的反思总结,我觉得这可以解释为对明天的一种希望憧憬的强弱。如果明天有重要事情做,就会无形中转变成为你睡觉的动力,如果你对明天没有任何期待,甚至不知道明天睡醒能做什么,跟今天又什么区别,就会为你入睡增加一层阻力,抵抗入睡,抵抗明天的到来。再有,辅助手段。喝酒非常有用,随便半杯啤酒,都可以大大增加晚上的睡眠质量。回头看看自己写的发现略微有些跑题,可能原因会有多种,从结果来看都属于失眠的大范畴之内吧。也许睡觉约等于死亡的思维很难被纠正,但是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抵抗失眠。
一种是: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我”死去。另一种是:虽亡,还有某种现象继续代表你轮回下去。
窒息。。。醒醒啦,别把被子蒙在头上了→_→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人们对死亡感到恐惧,到底是在恐惧什么?
是害怕失去眼前所拥有的一切?还是因为不知道死亡什么感觉,死了会怎么样,由于这些未知而感到害怕?
按投票排序
关于死亡恐惧,我原来有做过读书笔记,给你摘录下来吧。后面的引用文献没有列示。第二章 死亡恐惧一、 怕死 / 死亡恐惧/死亡焦虑㈠概述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写到:“让我们来设想一下,有这么一些被拴在链条上的人,他们都被判处了死刑。他们当中每天都有人被执行死刑,他们的目光注视着其他人。那些还没有轮到的人在自己同类的下场中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他们痛苦地、绝望地互相打量着,等待对自己执行死刑。87&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处境:等待死亡。死亡或者死亡意识对人的冲击力是摧枯拉朽式的。每每想到这,总是觉得死气逼人,惊慌失措,不知所从。㈡集说1、罗伯特·尼梅耶(Robert Neimeyer)认为死亡焦虑一词语可以理解为:‘用于一组以恐惧、威胁、不自在、不舒服和类似的情绪反应为特征的对待死亡态度的速记名称’。127&(按:这就是死亡焦虑的具体特征,如此中规中矩的定义并不能让我感知到死亡恐惧的存在。形象性表达可能更有冲击力。)2、当我言说恐惧,我指的是纯粹动物性的恐惧,是微小生物面对自身毁灭时的胆怯畏缩,是一种令人窒息而死的感觉,是觉得自己犹如笼中之鼠的无奈滋味。56&3、一想到死亡这个概念,恐惧就啃啮我的内心。有时,我会问自己,在死亡的阴影下,我要怎样才能活下去?最后的审判日何时到来呢?132&(按:死亡的脸)㈢按1、所谓死亡恐惧,是由于对于死亡所产生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在我们看来,死亡是一种剥夺,是一种丧失,是一种破灭,是一种摧毁,并且是永久的不可逆转的。可怕的死亡,造成了死亡的可怕。2、这种噩梦般的感觉,所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冷汗,还有那种泰山压顶似的胸闷。二、为什么怕死㈠概述
我们对死神的描述,永远是恐怖的,披着黑布的悬着物,露出两个永远看不到瞳孔的黑洞般的眼睛,这双眼睛因为它的意谓而摄人心魄。
怕死的原因不一,其中主要有:一是对曾经拥有的被剥夺感(丧失感)、二是对某些过往事件的抱憾感、三是未完成事件的缺憾感、四是死时的濒死感、五是死后的遭遇或死后世界的虚无感(寂灭感)。(按:恐怕还要深究的这些感觉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完满、永恒的感觉吗!这其中有个根本的意味,那就是,“我”的存在。因为自我的界线,才会如此,界线意味着有限性、意味着有始有终。)㈡集说1、我们所谓的“怕死”,其实是“怕自己”,而所谓“怕自己”,寻根究底不外是“怕自己将要完全失去世上所喜爱过的事物”,包括爱人、家属、好友以及自己所偏好的世上东西。125&(按∶怕死,也许源于个体对自我映像或自我概念的界定,纳入的部分越多,则死亡剥夺的越多。死亡让我们体验了一种人格上的缩小感和虚无感。)2、当我们有所保留,不愿彻底参与自己的生命时,就会发现恐惧,而恐惧愈强,抗拒就愈大。133&(按:这句话是说,假如我们彻底参与自己的生命,按照自己的生命活着,那么,恐惧应该就不会那么重甚至没有?)3、畏死和畏惧垂死并不是表现的原型,原型是贪生。20&(按:贪生怕死总是一体的。贪生必然意味着怕死。)4、死亡恐惧是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恐惧,是害怕改变,也许最重要的是,害怕在正视自己的一生之后却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一事无成。136&(按:空白的生命,设法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充实些再充实些。)5、许多人的死亡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为此他们深深地感到遗憾。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绝望正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没有成真。138&(按:未完成事件。言外之意,他们还没有真正的活过,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梦想活过。)6、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129&(按:虚度意味着,寿命终结生命却是一片空白。生命的不完满。)7、人们紧紧抓住生命,害怕放下及去世,因为他们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不能释怀。72&(按:为什么不能释怀,也许,这和所谓的意义有关,即生命的意义。)8、假如你有死亡的恐惧,那表示你有些漏洞是没有被生命填满的,所以死亡的恐惧是很有用的暗示,它显示出你的舞步要再快一点,你应该从两端来燃烧你生命的火炬。51&9、卢克莱修说:“有人一想到自己死了以后,他那被抛弃的尸体或腐烂发臭,或被投入烈火中焚烧,或被丢弃于荒郊野岭,成了野兽的美餐,他就为自己哀叹。这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他的那些想法是错误的,他的那些想法使一种潜在的恐惧正在吞噬他的心灵......一个活着的人,如果总是想象着自己死后尸体将被鸟分割、将成为野兽的猎物,那是很可悲的。”130&(按:思考死后的遭遇。这儿有个问题,自我的界限在哪儿,所谓的尸体是否还是自我的一部分?)10、死亡总是令人恐惧的,人们现在对它仍然极为恐惧。一般说来,这种恐惧来自于人们害怕离开他所喜爱的事物。然而,在这种恐惧的表象背后,是否还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恐惧呢?死亡难道不是令人惶恐吗?因为死亡是“陌生的”,随着死亡的到来,我们将进入一个与我们所熟悉的一切都不相同的、完全陌生的领域。137&(按:进入未知的领域,意味着不确定性,不知道方向,总之带给的感觉是坠入无底的深渊。生前的剥夺,死后的未知,这都是死亡所带来的恐惧感。)11、人们面对死亡感到恐惧,然而很多时候,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恐惧的是“我”不见了。52&(按∶人格上的我不在了,活生生的我不见了。这是一种丧失感,人格上的丧失感。)12、如果我们认识到垂死的必然不可豁免性,那就只有一种选择,即是否接受强加于我们的这种不可豁免 性,或奋起反抗,或听之任之。在这里令人忧虑的并不完全是死地不可亲历性,而是对死后情形的茫然性。11&(按: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方式,接受或反抗,但是,无论你接受或者不接受,死亡终究要到来。关键是,我们是否知道以后的世界。不知道!)13、人,完完全全面临有史以来的怕死之源——虚无,死灰般的虚无。12&(按:这是死亡恐惧的原因之一。)14、拉罗什福科公爵在《箴言集》中说过,“死亡和太阳一样,都不能面对面地注视。”184&㈢按1、在怕死的原因中:这种丧失感或者被剥夺感所带来的恐惧是有迹可循的。我们生前的拥有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我们的安全感。这样的剥夺会让我们感觉到人格上的萎缩。死亡是对生存经验的挑战,是对原来生存图式的彻底摧毁。抱憾感和缺憾感之所以引来恐惧,是因为,未竟事件往往意味着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体现。没有实现,感觉自己其实只是个空洞无一物的存在而已。这种寂灭感所带来的恐惧,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后世界什么样,是否还有死后世界,自己是否已经终结?一切都是未知数,这种不确定性也会带来恐惧。2、中国的一刀切的火化制度,名义上是移风易俗,但就某些人来说,则是对其死亡观念的挑战,意味着出口的封闭。这也是造成他们怕死的原因。3、怕死,我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中存在死角,即认为死亡剥夺了我们的本质(做人的本质)。其实,我想我们应该超越“生物体的生命才是我们的完整”这一“小我”的概念,应该树立“大我”的思想。大我中,死亡只不过是一个过程一个片段而已,是大我的一部分而已。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死亡,只是寿命的终结而已。不管有无灵魂,死后并不是虚无。死亡的真实目的是告诉了什么才是属于我们的。属于我们的,这才是我们。死亡是澄清,是框正。关于死亡恐惧,最根本的我想仍然是“我”的存在。心中无我,破除我执,也无所谓恐惧。因为无我,也就没什么消失,何来的恐惧。三、死亡恐惧再说1、迪格瑞(James Diggory)和罗斯曼(Doreen Rothman)从一般人口抽样(总数达563人),请这些人就死亡的好几种后果评列等级,以下是关于死亡最常见的恐惧,以重要性排列:
①我的死会造成亲友的哀伤。
②我所有的计划和构想都结束了。
③垂死的过程可能很痛苦。
④我再也不能有任何经验了。
⑤我不再能照顾被我抚养的人。
⑥我担心如果我死后的生命,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⑦我担心自己的身体在死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⑧我恐惧,我死了,但这个世界照常在进行。143&(按∶引发焦虑的冲击度。)2、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从拥有自我意识至青春期,死亡恐惧还潜藏在无意识深处。进入青春期,我们面临对人生的反思,死亡焦虑大规模地爆发了:青少年通常都会思考死亡这个主题,少数还会有自杀想法,如今的青少年则通过在暴力的电子游戏中体验“二次生命”来掌控或征服死亡,还有一些青少年则做出叛逆行为来排遣死亡焦虑,如讲死亡笑话、唱嘲弄死亡的歌曲或是和朋友们看恐怖电影等。......随着岁月的流逝,青少年在青春期对死亡的关注被成人早期的两项重要的生命功课——成家、立业所分散。但是,再过三十年,也就是孩子长大离家、职业生涯告终之时,中年危机便如约而至,死亡焦虑也再次来袭。中年人此时到了生命的顶峰,再看今后的人生道路可谓开始“走下坡路”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你再也无法对死亡视而不见了。82&(按:生命的课题在完成社会任务或人生任务后,终究要面临死亡的问题。)3、雅斯贝尔斯:人人皆面临死亡。不过,既然我们不知何时会死,也就这样活下去了,仿佛死亡根本不会到来一样。作为有生之物,我们本不相信死,尽管死对我们来说是千真万确的事。16&(按∶一般性态度,关键是持这种态度,对我等意味着什么。短暂的安全感和享受的空间,直到被唤醒。这种代价是,可能会活得不明不白。)4、死亡焦虑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源泉,这些信仰以不同的方式抚慰我们的心灵,减轻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有限之痛。144&(按:在某种程度上,死亡是宗教的起源。)5、库布勒·罗斯发现“具有内在信仰的真实宗教徒占极少数。这极少数人有信仰来帮助他们,与那些也属于少数的无神论(末期)患者相比,可谓旗鼓相当。这两类少数患者之外的多半患者,虽具有某种的宗教信仰,但仍不足以帮助他们免于心理冲突与恐惧。147&(按∶拯救,人人都有信仰,总会在自己的信仰中离去。)6、精神分析学家齐尔伯格(G·Zilboorg)说:“在深处险境时的不安全感后面,在懦弱和压抑感后面,永远潜伏着基本的死亡恐惧。它的存在经得起最缜密的推敲,它通过许多非直接的方式表明自己......没有人能够摆脱死亡恐惧......焦虑性神经症、光怪陆离的各种恐怖症、相当数量的抑郁性自杀和众多的精神分裂症,为无时不在的死亡恐惧提供了充分的证实。这种恐惧成了特定的精神病理学情境中各种主要冲突的必然成分......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死亡恐惧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精神活动之中。”148&7、死亡焦虑虽然普遍存在、弥漫各处、存在生命中的最深层,却受到严重的潜抑,很少被完整地体验。死亡焦虑本身并不容易见于大部分病人的临床表现,也很少成为治疗的明确主题,尤其是很难见于短期心理治疗。104&8、人们观察到,对死亡的焦虑随着个性化的增强而增强,而处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则很少有这类焦虑。这种观察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如果认为处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并无对死亡的基本焦虑,则是错误的。他之所以不同于更加个性化的文明,其原因是:集体主义所独具的特殊勇气只要不被动摇,就能减轻对于死亡的焦虑。但是,勇气须通过无数内部和外部(心理学和仪式的)的活动和象征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事实表明,甚至在集体主义中也不得不克服基本的焦虑。140&(按: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死亡焦虑之所以相对来说比较低,是因为个体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只要集体永恒,则个体也可以避免“不死”的厄运。)㈢按1、死亡焦虑是体悟的、是经验的,而不是通过理性思考就能唤醒或者超越。对于死亡焦虑也许有压抑,但是在我看来,死亡焦虑之所以没有在个在心中占有分量,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尚未体悟到(证到)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确定无疑性。2、死亡焦虑其实也是我们进入后我时代(心性态,接近于海德格尔眼中的本真态)的密钥,正是由于死亡焦虑的存在,才会引导我们去寻找归宿、寻找永恒。在痛苦中摸索,在迷茫中探究。但,最终我们能开启后我的窗户,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三、因应之道㈠概述1、我们对死亡的恐惧,阻碍了我们看到生命的真相。117&但为了过上正常的生活,人们多是把它压抑起来,不管不问,全身心投入到其他事情中去或者寻求超越之道,以达致永恒。2、我们对死亡都很恐惧,若想止息对死亡的恐惧,就必须面对死亡。不是面对死亡的意象,而是去感觉死亡。否则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不可能止息下来。“死亡”这个字眼会引发恐惧,而我们通常连提都不敢提它。身为一个健康的人,我们应该有能力清晰而客观地思考,同时有能力观察,看看自己有没有可能彻底面对死亡这个事实。152&3、立夫顿(Robert Jay Lifton)总结了人们试图得到象征性永生的五种模式:
第一、生物学模式:透过繁衍后代,透过无止境的生物联结而活下去;(按:通过子女来传承,达到生命的延续,这是一种超越。)
第二、神学模式:靠不同的更高等存在层面活下去;(按:宗教信仰,因信而生。)
第三、创造性模式:透过一个人的作品、个人创作的长久影响,或是对他人的影响而活下去;
第四、永存自然的主题:透过与环绕四周的自然生命力重新连结而活下去;
第五、经验性超越模式:在一种时间和死亡都消失的强烈状态中,透过“失去自己”而活在“持续的当下”。102&㈡集说1、齐尔伯格说:如果这种恐惧成了持续的意识,我们就将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它必须受到适当的压抑,让我们的生活中多少保留一点舒适。我们非常了解,压抑这不止意味着搁置、忘却那被搁置的东西和所搁的地方。它还意味着要维持恒常的心理努力——抑制住,并在内心决不放松警惕。......因而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实际上四处奔忙,从未相信过自己的死,一如我们对自己肉体的不朽深信不疑。我们企图把握死亡......当然,一个人会说他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实际上他并未在意。他活得正愉快,他既不需去考虑死亡也不会为之感到苦恼——但是,这是一种纯粹理性的、口头上的认识。恐惧的自觉情感受到了压抑。126&(按:这是说我们对死亡恐惧的潜抑,以及潜抑后我们的生活态度。即使被唤醒后,也有可能会进行潜抑逃避,毕竟面对也许是种折磨。)2、面临死亡时,保护装置会出现三种现象:
第一、与己无关:虽然我们都知道死亡,也确知我们总有一天会死亡,但却觉得死亡与我无关。
第二、不可能自己会死:死亡对我是最大的不确定,甚至认为是最不可能的可能,很少人认真地把自己的死亡当作最真挚的可能性来对待......。
第三、对他人死亡的漠然:对他人的临终无法共命共感,虽然你说“亲人死了我会哭啊”,哭归哭,擦干眼泪以后亲人的死还是亲人的死,不是我的死。111&(按:这就是常人应对死亡的机制,无切己性,不可能性,总之是很遥远的事。是以,不是当前迫切需要处理的关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常人世界里,左右个体的不是生死,是当前的关切,当前的关切更多的是欲望,人世间的欲望。何况,对待生死问题,很难有解,既然如此,不如不想。)3、虽然死亡的命运不可避免,但是很多人都觉得谈论死亡,会招致这种命运。所以,既然这种心理创伤使人恐惧,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有意绕开这个话题。124&(按:这里诉说的是人们为什么避谈死亡,因为恐惧,所以,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敬而远之。)4、我们一生的劳碌,都在一个迷思下进行:认为将死亡从眼前移开,生命会更好。思考死亡,让我们心情消沉、倍感挫折。我们将出生当作必须大肆庆祝的事,但是却将死亡看作痛苦无比、不需加以重视的事。死亡带来的伤痛,最好当作自家人的秘密。于是,我们鼓励丧亲家族要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因为我们在面对有人失去亲友时,感到不安与尴尬。我们不知道要跟他们说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们。55&(按:这是种生前迷思。)5、在生命中唯一能确定的即是死亡,其他事都无法这般绝对肯定,可是,我们一直逃避这个问题、这个死亡的疑惑。我们总是忙于其他事,有时甚至为了避免这个真正的问题,而去谈一些大事,比方神、或天堂与地狱。真正的重点不在于神,不可能是神,请问你跟神到底有多熟?你对神的认识有多深?对于一个根本未知的东西,你能问得出什么?你的问题是空洞的,充其量只能说是幼稚、愚傻的好奇心在作祟。37&(按:这是对死亡的逃避,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逃避对死亡的思考呢,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道答案,不知道解决之道,思考这个问题为我们带来困惑与烦恼,可乐的事多着呢,何不先享受呢,快死之时再考虑也不迟,这就是一部分人的想法。)6、人类学家恩斯特o贝克尔在《拒斥死亡》中指出了积极错觉的益处。他认为,思考死亡的能力会引起人们的存在恐惧(existential terror),于是内心很大一部分将用来应对这种恐惧。贝克尔认为人类对自己品德、力量和价值夸大的看法使生命充满意义,并获得“永恒”。没有这些看法,个体就会陷入严重的恐惧和焦虑,由于意识到自己最终会死亡而失去生活的动力。对贝克尔而言,“生命与错觉共存”。145&(按∶错觉和偏见,这是我们的生存方式。)7、谛念的本质是,人突然发现生命并没有那样的繁花绿叶、没有那么顺利、没有那么受人宠爱,生命中有一个底部,那个底部过去没有被想过。可是今天透过亲人的死亡,或是透过自己罹患癌症,突然掉到一个底部去,人发现这是一个唯一能够生存的方式,在这种情况底下,谛念于是产生。因此,谛念也就是一种决断,决断就是有一个东西跟原来的东西发生断裂,虽然断裂,但人依旧决心前往。149&(按:谛念,我想这只不过是打破了人的积极错觉,使其拨开遮蔽,看清世间原来如此罢了。余氏的讲法是人依靠心智自我、积极错觉,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遮蔽起来、压抑起来,从而过上有秩序的常人式的生活。)8、死亡和焦虑这样一类东西侵扰了这种沉沦状态,破坏了我们本来只是众人中的一员的受庇护地位,并且向我们显示成为“常人”要比成为一个自我引起的恐怖少一点,所以现代世界惊人地增加了自我逃避的种种手段。79&(按∶唤醒有时候让人觉得不识时务,搅乱好梦。)9、奥特兰认为,一个人在一生发展中会不断追求个性化、成长以及自身潜能的实现,但是也要为此付出代价!在这种从自然中不断生长、延伸乃至远离自然的过程中,人必须面对自身的“生之焦虑”,也就是那种可怕的孤独感,那种自身脆弱渺小的感觉,失去了与宏大世界最基本的联结。当“生之焦虑”变得无法忍受,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我们重新回来,逃避那种分离,在融合中寻求安慰。也就是说,我们开始选择融入或将自己奉献给他人。107&(按:生之焦虑也许就是存在之孤独。我想,这也是一部分人在后我时代的选择,是十字路口中的一个;那么这是不是常人的生活呢。死亡唤醒后,我们仍然可能回到异化态,或者假如我们没有找到归途的话,为了维护本真性的尊严,我们可能选择自杀。自杀并不完全意味着罪恶或懦弱。)10、人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可以应付的世界:他无原则地不假思索地把自己投入行动。他接受了文化的规范,这一规范制约着他的眼界。他并非像巨人一样一口咬下世界,而是像海狸一样咬下尚可应付的片段。他运用一切手段,这些手段被我们称为“人格防御机制”;他学习隐藏自己;他学会把自己嵌入他力(other-power),这种他力可属于具体的人、事和文化指令;结果是,他生存在一个想象的万分可靠的世界中。当他陷于困境,当他的生活被安置于既存的迷宫,他并不必然产生恐惧。他不得不做的一切,是按“世界的常规”一头扎进强制性的内驱力之中——儿童学习这些常规,后来就带着可怕的镇定生活在这些常规之中。141&(按:这就是常人的生活、文化体系、传统规范等是常人死亡恐惧的庇护所。这就是应对生之焦虑所付出的代价,交出自己。那么,对于信仰呢,也是这样的吗?其实,无所谓交出自己,那就是自己。虔敬!)11、当你心中有所企求却无法实现时,那份未满足的渴望会不停地干扰你,所以,当所有欲求都止息了,人何必再回到这个世上?43&(按:无欲无求意味着什么?当我们无欲无求时,我们的生命其实已经归于完满。)12、大多数人在意识层面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死亡焦虑。死亡焦虑被那些经过伪装、改头换面呈现出来的表象所取代,如狂热的宗教信仰、痴迷于累积财富以及盲目追求名望等等,因为这些都可以提供人们所谓的不朽。139&(按:人们在不自知中规避死亡焦虑。但是,无论如何,总该有个线索才是。)13、工作是应对死亡焦虑的另外一种方式。从很多方面来说,工作都是一种有效的不朽体系。有些人——比如工作狂,极其敬业,身心完全被工作占据——做得有些过头,他们只有在工作时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他们需要忙忙碌碌,需要不停地做事。这种病态的防卫模式是他们应对死亡焦虑的方式。128&(按:让忙碌的工作占据头脑,从而不给死亡意识以空间,借以逃避死亡,能逃多久就逃多久。用工作筑起一道墙,将死亡焦虑、孤独等阻隔在墙之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有效吗?表示怀疑。)15、人们积累所有物是为了扩展他们的自我感。所有物也及时地延伸了自我。大多数人设法让他们的信件、照片、财产和纪念品在他们死后分配给别人。尽管这种分配反映了允许他人享有这些物品的使用价值的愿望,但这种分配依然具有符号功能。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将他们的所有物传递给下一代而获得永恒。80&(按:所有物意味着一种自我界限、自我空间或者自我世界的扩展。这也具有欧文·雅罗姆所谓的波动影响的性质,通过这样的行为也许可以使人摆脱死亡焦虑或死亡恐惧。)16、战胜死亡恐惧的最佳途径,也是唯一途径,就是活出丰盛的生命,这种生命的价值无限,就连死亡也抹杀不了。131&(按:丰盛的生命意味着什么?这是最关键的,其实,所谓的丰盛同样应该基于信仰的考虑,不同的人眼中的丰盛肯定有着不一样的意谓。)18、因为晒黑提高自尊,自尊在心理上有助于抵抗死亡方面的威胁,所以它是一种治疗死亡恐惧的药物。也就是说,死亡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威胁,一个永远的威胁,而且也是一种在心理上让我们恐惧的威胁。人类是智慧生物,这种伟大的智慧所带来的是巨大恐惧。我们知道尽管我我们竭尽所能去避免死亡,但我们终究会死(我们是幸运的)。但日子会变得更好。我们随时都会死于我们不能预测和控制的种种原因。......范围的研究支持自尊能帮我们解决对死亡意识难题忧虑的主张。例如,实验表明跟一个可以控制的话题相比,人们被要求去思考死亡时,他们会试图去提高他们的自尊。而且,高度的自尊可以减少对死亡的忧虑。76&19、使巨大的、不可克服的死亡恐惧变得可以忍受的形式就是不死性观念。21&(按:这是超越死亡的方式和途径。这里要区分所谓的不死性具体的指谓,是肉体的、精神的、灵魂的、抑或其他。不死性意味着永恒、意味着不朽!)20、人们以两种方式承担了对死亡的焦虑。一是尽可能地从日常生活中排除死亡的现实性。死者不被认为是死了,他们只是变成了生者的面具。二是人们相信死后生命依然存在,即所谓灵魂永生,这是更重要的一种方式。这不是基督教的信条,甚至也不是柏拉图式的信条。基督教说的是复活与永生,柏拉图说的是灵魂参与到创造活动之中——“世界和时间都没有尽头”。这不是个体在上帝之中得到永久栖息,而是个体为宇宙的原动力作出自己永无休止的贡献,正是这原动力赋予他面对死亡的勇气。在这种希望中,上帝几乎是可有可无的。上帝可以被看作是生命不朽的保障;但如果人们不这样看,他们对生命不朽的信念也不一定就动摇了。因为,对创造过程中的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来说,灵魂不朽才是决定性的,而不是上帝。只有某些神学家才认为上帝就是创造过程本身。146&
21、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则说,只有当人们把死亡与十字架上耶稣之死相联系且承认耶稣的复活时,才能对死和死后的事作出正确的理解。这样一来,正如完人耶稣死而复活一样,我们也可作为完人死而复活。至于复活意味着什么,则全然超出我们的想象。13&(按:这是基督教如何看待死亡,可以死而复活。因信而生。那么,什么是完人呢,完全的接纳上帝,承认自己是上帝的子女?)22、波动影响在欧文·雅罗姆看来是指我们每个人,即使没有意识层面的目标或这方面的知识,也都会形成中心影响力,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也就是说,我们对其他人的影响会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直到再也看不见了,即便如此,在微笑的分子层面这些波动依然在传递着。我们其实可以留下一些东西,留下一些自己也许并不知晓的东西,这样的观念为那些因生命有限、充满无常而觉得无法避免无意义感的人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答案。134&(按∶波动影响其实就是播种思想的种子传递生命的能量。这意味着生命形式的转化,意味着生命的化生。)23、丢一块石头到水塘里,水面上就会产生涟漪;涟漪合成另一个涟漪,再产生新的涟漪。每一件事物都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了解到,我们会对自己所做、所说、所想的一切负责;事实上,我们是在对自己、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整个宇宙负责。67&(按:这种波动影响是种化生的传递,传递的结果就是另一个生命的缘生。)24、波动影响与各种迫切渴望延续生命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显著的例子是通过生育下一代来传递我们的基因,或是通过器官捐献使我们的心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内跳动,抑或是捐献眼角膜让另一个人重见光明。25、人际联结对于安抚怀有死亡焦虑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单纯的“在场”是你能为任何面临死亡的人(或是那种身体健康却对死亡充满恐慌的人)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帮助。142&(按:仅仅是在场,当下的在场,就能建立无比的联结,生命的联结。)26、人,虽然作为个体总归要走向垂死,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生命死后留下了力的痕迹,而且对后代的生命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这里不单是指个别人一生的贡献,而且与他们通过遗传获得的并且遗传下去的肉体结构有关。这些使生命或聚或散的力,对后代的生命仍然有效并与对自身或异己负责的决定一起始终长存于人类历史,故而个体生命也不是一切东西丧失殆尽。10&(按:这就是力的影响,波动影响,通过影响而传至后世。这,也许就是一种不灭。)17、归属于某个群体,令我们的自我得以延续。这种信念只有在某种特定文化世界观里持续存在,自尊才能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而某种特定文化世界观的信念,是通过布道宣教、文化仪式、人际背景及群际背景下持续的社会认可等方式保持的。因为某种特定文化世界观的信念取决于他人不断的一致认同,这里所说的他人是指那些质疑这一文化世界观的人,或者是倡导另一文化世界观的人,这两种人都威胁到我们的平衡。质疑被看作对自我的攻击,导致存在焦虑。112&(按∶自失说,融入群体中去,把自己交给群体,群体的不朽意味着自我的永恒。)27、通过自己的孩子而活——让孩子承担这一“不可能任务”——是克服死亡焦虑,达到以生命的意义和延续性为中心的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8&28、最简单也是最古老的方法就是生小孩。虽然将来不在这里,但你的一部分,你的一个细胞会继续活下去,这是以别人替你成为不朽的办法。49&(按:这是获致永恒的方法之一。)29、在生死学的观念里,我们不知道“默存”存有的边界在何处。当临终病人越接近死亡的时候,就越走到“默存”的存有状态里,此时他的自我差不多溶解掉了。如果他完全进入“默存”的存有时,一种浩瀚的宇宙感就在这里成形。意思是临终的时候,人从“封存的自我”移到“存有”状态,在“存有”这种状态中,人不会感到痛苦,也不会害怕死亡,因为害怕死亡的那个“心智自我”不见了。一旦人的感觉官能不见了,就不会再畏惧死亡。人一定要有强烈的自我感,才会感到“畏惧”。一个人越是想要保住自我,对死亡的恐惧会越巨大。因此我们得以明白,大部分烈士、殉道者都是在破心智自我的封存性,以投入开放性的存有。135&(按:对,自我感、关于人的定义是决定着对死亡的态度。默存这种存有状态,我想是种消融感和交融感,这是生寄死归的消融感,从何而来回到何处去的消融感。这种默存是不是虚无呢,我想这也是种自失观吧。这种比较像儒家的与天地参。余氏的目的,我想在此就是破除心智自我,进入默存的生活状态。但是他强调双重性,意味着我们平时并不能考生活在默存的存有中,只是在临终一刻,我们才会如此,现实吗,我想不会。我们现在就可以活在交融中。但是,可以并存吗,马丁·布伯认为我们可以这样的。从“我—-它”世界,进入到“我—-你”世界。)㈢按1、克服死亡恐惧,逃避无法解决问题,我们终究要面对。2、正视它的存在,把有限变为无限也许才是解决之道。实在的东西它就在那儿,没什么变化,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看法。门,生命之门,永恒之门始终敞开着,只是我们的语言和观念把它遮蔽住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除蔽。(按∶这种有限性和终结性是我们意义和价值思考的起点。)
怕死的时候很痛苦。怕以后都看不到想看到的人了。怕没有人保护我的小狗。怕真的就没看到心爱的球队东山再起。怕让在乎我的人难过。其实最怕的,就是以后都和这个世界没什么关系了。
人所有行为都是为了一直存在下去。死亡是对存在消失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恐惧。我有一篇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人在未经死亡,就产生死亡的恐惧。死亡是人意识不能超越的领域,处在茫茫的未知中,所以可怕。无知本就是恐惧的源头。有序的群体生活,看似能减弱个体对死亡的恐惧,不过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安慰的话总比直击内心的真相要好接受些。因为恐惧和需求,个体会毫不犹豫的投入到群体中。醒了的人,发现这是集体异想天开的梦,他知道死亡是一个人的事。这就是第一个哲学家、艺术家。群体能给人一种,永不灭的错觉。个体往群体钻,直觉的以为群体能不朽,在熙攘中忘了人会死这个事实。我们迟早是要死的,每个人。我看到一些老人,一生修养很好,可当他们病倒将死之时,脾气变得异常的古怪。他们要求子女无时不在自己身边,像孩子一样耍脾气,提出各种奇怪要求。这些无非是要以缓解自己的恐惧,生命将逝去的恐惧。他知道自己将死亡,子孙根本不能改变自己将不存在这个事实。他们被骗了。“伟大的群体啊,我不想离开。”儿女们只觉他奇怪,认为精神失常,喂完汤水,赶忙退出病房。这是恐惧,对死亡的深深恐惧。他们本以为群体能让自己永存,骗局,骗局,都是骗局。当他们生命垂危的时候,他们信奉的群体只是一个冷酷旁观者。就像一个溺水者,他本以为岸上的众人会救他,可没有人能救他,所有人冷眼旁观。群体一样是要死亡的,天人合一,笑话。有一句话讲得好——25岁死,75岁埋。我二十岁已死了,在算人生这笔账的时,我20岁就把死亡放进去,对我而言,它迟来晚来都不惊奇。如果要做梦,宁愿做艺术梦,文学梦,不做群体不灭梦。在苏州我第一次进基督教堂,坐在教堂里默想了五分钟,他的宗教度众生,我的宗教度自己。有人会调侃说:“信仰值几个钱。”我说:“信仰不值钱,当你不值钱的时候,信让你不畏死的活下去。”人在败落的时候就投靠宗教,一旦发达了,就继续追求那亦婊子亦女神的成功,做成功梦。教堂永远欢迎他们,仁慈的父,或许会倾听他们忏悔,只是在他们心中没有度自己的船,最后会发现宗教也是骗局。死是一个人的孤独之旅,没有人会陪你,也没有人会替你。我的公众号:九点钟声喜欢可以关注我,看关于其它方面的文章。
不是未知,而且未知其实还会给人希望~是秩序的崩坏吧,而且是亲自体验的,身体和心灵的秩序崩坏。曾经美丽的渐渐斑驳破损。这就是人们对死亡的体验。到达死亡前,必须经过一段崩坏秩序。
人和动物都会对未知的事物抱着恐惧的态度,比如说火,因为不了解,远离它,从而远离火带来的伤害,这是人的本能驱使,而死亡也是这样,没有人知道,所以本能的感到恐惧,人也是社会性的动物,除了对未知的恐惧还有未知的所带来的孤独,寂寞,和亲人,爱人的分离
害怕一切本和我有着关联的人或物失去我依然很好,想起我只会有一个微笑,甚至想不起我……也害怕我再见不到这世上的一草一木……
玩游戏玩到一半,停电了;看书看到一半,被耗子啃了。害怕死亡,很正常,人要是不怕死,那么世界就乱套了,生的东西不恋生,那不是不尽责嘛。怕死没什么,你只要知道自己怎么死才值得,就如同玩一个网游,总有一天,你会自己找一个地方永远下线再也不上线一样,有了理由,就好了。
因为无信仰,恐惧未知。
永永远远都看不到听不到这世界上的一切了没有思想,没有痛苦永永远远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到害怕 打不开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