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公安局李家坪罗氏诊所

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到威远督察工作--四川新闻网内江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nbsp正文
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到威远督察工作
来源:四川新闻网--内江频道综合
      时间:日
  微风细雨有远客,万条千缕绿相迎。5月26日,东联镇李家坪村迎来了一行远道而来的客人,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官员陈毅玲、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项目办公室主任于丽颖、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社区备灾项目官员马尼士、四川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马琳、内江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郭镔乙一行来到东联镇李家坪村督察社区备灾项目工作。县政府办副主任汪世秀、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文国秀、东联镇相关领导及李家坪村灾害管理委员会成员等陪同检查。
  据悉,社区备灾项目是由澳大利亚红十字会援助四川省红十字会在内江市两个县区10个村实施的备灾活动。备灾活动主要体现在:教育培训模块、模拟演练模块、小型的减灾措施。前两个模块为软件活动,第三个模块为硬件活动。其目的为通过软件和硬件活动,提高社区群众对灾害的认知、包括了解本地区的灾害,在灾害发生时可以及时做出响应,以及提高基础设施方面的备灾能力。
  督查组一行在灾害管理委员会成员和志愿者陪同下进行入户宣传,督查组旁听了灾害管理委员会成员和志愿者对农户进行的社区备灾知识的宣传。随后,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参观李家坪村的减灾工程――4000米砖砌田埂和5口山平塘,仔细询问了有关工程的相关情况。最后,督查组与李家坪村的灾害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志愿者亲切交谈,并为李家坪村更好开展社区备灾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督察活动结束后,督查组对李家坪村社区备灾项目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李家坪村再接再厉,继续把社区备灾工作做好、做实。李家坪村村支书对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无私援助及中国红十字会、四川省红十字会及市县各级红十字会的支持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威远县人民政府)
本网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区 号: 0832
临近街道邮编信息
临近机构邮编信息
全国邮政编码在线查询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县区
全国邮编查询
出行工具箱威远县志行政区划篇(三)
威远县史志办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综合政务/02G参事、文史/其他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02G参事、文史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文  号:
主 题 词:
经济,生产,企业,集团,财政
威远县志行政区划篇(三)
  第三章 镇  严陵镇&  位于威远县城。1986年全镇辖7个居委会,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0425人,直属县人民政府。1992年7月将奉龙、柏花、白塔、永乐4乡并入后的严陵镇,东邻龙会镇,南接界牌、新店镇,西连镇西、庆卫镇,北与铺子湾、高石镇接壤。同年增设三河街居委会。2000年5月新设广场街居委会。  严陵镇地处荣威穹隆威远背斜东南面、威远河与达木河汇合处的扇形地域上,属浅丘地带。上游有葫芦口、长沙坝两个中型水库,形成全镇水利设施网络,有河道223公里,山平塘380口,储水能力1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97公顷。同时,实施了渠系配套和人工集雨节灌工程,建集雨池100口。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菜为主。畜禽以猪、牛、羊、鸡、鸭、鹅、兔为主,年出栏肥猪5万头,小家禽50万只。经济林果有柠檬、黄金梨、水蜜桃、枇杷等,其中柠檬种植面积达3000亩。矿产资源有河道砂石、砂岩矿、页岩矿等。镇内有建业集团、民富密封件、新通PC材料、荣林古酒、任源食品等企业。   境内新改建12条乡村公路,里程29.2公里,公路、电话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普及率100%。有高中1所、职中2所、初中6所、小学11所,幼儿园2所;有卫生院6个,医疗点50个,医护人员252人,病床220张,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7人。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70.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41公顷。辖西山、魏家、三河、白荷、桂花、新义、乔里、平山、花塘、粮丰、东风、双柏、先觉、宋埝、龙埝、联合、兴家、三胜、建利、新塘、塔山、长益、富谷、鸭子、建设、食丰26个村389个社及12个居委会。总人口129652人。国内生产总值42358万元,农业总产值11437万元,粮食总产量31044吨,乡镇企业产值154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0元,财政总收入4646万元。   铺子湾镇&   1992年7月,撤销原区辖铺子湾镇,新建县隶铺子湾镇。铺子湾镇位于县西北,东连高石镇,南接严陵镇,西壤庆卫镇,北临新场、山王镇,离县城3公里。   铺子湾镇西北低山,东南浅丘,团结渠、联合渠横贯全境,塘库蓄水量160万立方,新场河、清溪河流经5村25组,可供自灌或提灌,有效灌面4387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菜、花生、葫豆、豌豆、葱等为主,其中&双富&牌香葱,种植面积达二千多亩,远销云、贵、川、渝等地区。畜禽以猪、牛、羊、鸡、鸭、鹅、兔为主。境内条石、页岩、石英砂、煤、石灰石储量丰富。拥有三新水泥、能兴发电、华玉实业、东方型钢等骨干企业。   境内有县道威(远)连(界)路6.35公里,凉黄路5公里,乡村公路99.7公里,通村率100%;完成自来水管安装、建成天然气配气站、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安装固定电话218部,有移动、联通两个基站;广播电视覆盖全镇8村118组;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2.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1.5平方米;镇卫生院1个,医护人员7人;初级中学一所,小学两所,教职工199人,其中中学一级21人,小学高级37人。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3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0公顷。辖龙泉、红星、歧山、护林、双岭、长石、马道、王家8个村128个社和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0913人;国内生产总值6683万元,农业总产值 4858万元,粮食总产量9705吨;工业总产值12488万元,利税418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170元,财政总收入558万元。   新店镇&   1992年7月区辖新店镇、永民乡、民望乡并建成新店,该镇位于县南,东接界牌镇、南连向义镇、西临镇西镇和荣县、北至严陵镇。镇政府驻地离县城10公里,到自贡市区21公里。   新店镇地处浅丘,属丘陵温暖湿润气候区,有山平塘555口,石河堰11道,可灌溉面积2.1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菜、辣椒、生姜、七星椒。其中七星椒闻名全国,已列入星火计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镇建成民望七星椒生产基地4000亩,民付生姜基地1500亩,凤翔大头菜基地1500亩,有蔬菜示范园2000亩。镇内九平羽绒公司,年产羽绒517吨,创外汇453万美元,是全省创汇大户之一;新店丝绸、新店七星椒业、银星实业和津盛机电等公司为镇骨干企业。资泸路穿镇过,村村通公路。1986年6月,建成350千伏变电站1座,用电户12519户;1993年5月,投资200万元建成自来水厂,日供水5000立方米;1994年5月,新店镇被列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1997年2月,建成天然气供应站; 1999年元月,建成省标综合市场1个,占地15.4亩,可容纳2000人交易。2000年4月,建成民付生姜交易市场,占地17.83亩。有邮政支局一个,辖向义、界牌邮电所,固定电话1560部。广播电视覆盖全镇6327户。公益事业用房面积60698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7.59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计划生育文化大院21个,电影院1个;中心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门诊1个,镇卫生院1个,地名卫生院3个,医疗点30个,个体诊所2个,病房16间,床位56张;有高完中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18所,幼儿园19所,在校生8194人,教职工437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135人。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69.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6公顷,辖21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3146人;国内生产总值11606万元,农业总产值11469万元,粮食总产量28238吨,乡镇企业产值215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1元,财政总收入502万元。   向义镇   1992年7月,向义镇由原向义乡、共华乡组建而成。东邻自贡市大安区,南接自贡市贡井区,西连荣县成佳镇,北与新店镇、界牌镇接壤,镇政府驻地向家岭,距县城20公里。   向义镇地处威远县最南端,属浅丘陵地区,联胜的观音滩海拔282.2米,是县最低处。全镇有山平塘388口,水库2座,石河堰21座,总蓄水量301万方,有效灌面130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大头菜等。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有大棚蔬菜、大头菜、水蜜桃、无花果等生产基地。主要矿产资源有页岩、石灰石、白条石、天然气、食盐,有斯杰普有限公司、共华水泥厂两个骨干企业。   资泸路过镇境,公路村村通;电网装机量8680KVA;安装固定电话1000部。1993年投资修建向家岭农贸市场;1995年,广播电视开始通网;1997年高硐开发区从自贡接通自来水和天然气;2001年,由个人投资在向家岭修建蔬菜批发市场。全镇公益事业用房186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计划生育大院1个;卫生院1个,个体诊所10个,乡村医疗点17个,病床15张;有两所初级中学,11所小学,教职工256人,中级职称76人,在校学生4433人。有三教合一的静宁寺和罗世文烈士故居。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47.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公顷1976,辖17个村259个社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7541人;国内生产总值11928万元,农业生产总值7388万元,粮食总产量17729吨,乡镇企业产值250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6万元,财政总收入533万元。   界牌镇&   1992年7月,界牌镇由原界牌乡、新华乡、正安乡合并建成,位于县东南,东与靖和镇、自贡市新民镇接壤,南与向义镇相连,西接新店镇,北临严陵镇、龙会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6公里。   界牌镇属浅丘陵地区,威远河、龙会河从境内穿过。沿河设有提灌站21处,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平塘305口,石河堰15处,可储水200万方,有渠道52.52公里,有效灌面11808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建有大棚蔬菜,柠檬、杂交竹、蚕桑、生猪基地。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条石、河沙、页岩,主要企业有法拉特铸钢有限公司、海山玻陶原料有限公司、机械模具厂。   威自路穿境而过,村村通公路。1992年建成界牌农贸市场,占地2668平方米,1998年建成天然气配气厂。2002年,公益事业用房面积18.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46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计生文化茶园16个,初级中学3所,完小3所,村小7所,幼儿园15所,中级教师50人,初级教师131人;镇中心卫生院1个,地名卫生院1个,村卫生站15个,床位32张,中级医师1人,初级医师19人。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43.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0公顷。辖15个村228个社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2885人。国内生产总值8115万元,农业生产总值6617万元,粮食总产量17909吨,乡镇企业总产值99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6元,财政总收入333万元。   龙会镇&   1992年7月,撤销原区辖龙会镇,新建县隶龙会镇。东邻东联镇,南与靖和、界牌镇毗邻,西接严陵镇,北连高石镇和资中县陈家镇,镇政府设在龙会场,距县城14公里。   龙会镇位于县东,地处荣威穹隆东南翼丘陵区,园顶馒头的低丘宽谷地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建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平塘269口,总储水量176万立方米,干支斗渠15条110公里,可灌面积1520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大豆、花生、油菜为主。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建成了以杨岭、坝上为中心的2150亩麻竹基地;以高湾、水库为中心的160亩柠檬基地,以互助、政权、龙会、梨湾为中心的6000亩蚕桑基地;以龙会、郭林为中心的2000亩蔬菜基地。与森达公司、青峰食品厂、蚕业协会等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00年,被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   内威路穿境而过,村村通公路。全镇安装电话1708部,广播电视网覆盖全镇。2002年,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3328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6.03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电影院1个,文化活动室6个;有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医疗点40个,中级医护人员17名,初级医护人员65名,病床55床;高完中1所,初中2所,小学11所,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134人,初级教师213人,在校学生6230人。建有& 抗战建国纪念碑&、&烈士纪念塔&。   2002年,幅员面积55.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25公顷,辖21村305组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41088人;国内生产总值12076万元,农业总产值19193万元,粮食总产量27740吨,乡镇企业总产值26276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355元,财政总收入534万元。   高石镇&   1992年7月,农建乡、区辖高石镇合建为县隶高石镇。该镇东邻资中县陈家镇,南与龙会镇相邻,西与山王镇、铺子湾镇接壤,北与黄荆沟镇和资中宋家镇相连,镇政府距县城12公里。   高石镇位于县东,浅丘地貌。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确定生猪(山羊)、柠檬、蔬菜、优质粮油为重点的五大农业产业项目。到2002年,农业招商引资256万元,种植蔬菜1.8万亩。优质粮油作物1.6万亩、桑树0.4万亩,柠檬0.5万亩;年出栏生猪3万头、养蚕0.6万张。镇内除有县规模工业企业石牛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还有生产饲料、建材、天然色素、耐火材料等产品的企业。   境内有资威、内威公路经过,镇、村公路里程108公里,实现村村通。2001年招商引资建成占地4800平方米的白盐井农贸市场和天然气配气站。有文化站1个,卫生院2个,地名卫生院2个,乡村医疗站点28个,医护人员37名病床20张;有学校7所,在校学生4630人,教职工277人,其中,小学高级61人,中学一级33人。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54.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0公顷。辖20个村278个社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39912人;国内生产总值11847万元,农业生产总值7878万元,粮食总产量24014万吨,乡镇企业产值235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财政总收入541万元。   东联镇&   1992年7月,东联乡、百胜乡合并建成东联镇,东与内江市市中区相连,南与内江市中区朝阳镇、凌家镇相邻,西与龙会镇相接,北与资中县陈家镇相邻。镇政府驻地李家坪,距县城21公里。   东联镇位于县东,浅丘地貌。建有水库1座,山平塘160口,渠道9条,可灌溉面积135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建成柠檬、麻竹种植科技示范园5个,柠檬种植基地1个,中药材基地1个。主要有砂石、麻枯泥等矿产,有南威动物药品厂、东联酒厂等私营企业。   县道内威路、龙自路穿境而过,实现村村通公路,1992年,建成7500平方米的李家坪农贸市场。有邮电代办所1个,安装固定电话420部,广播电视用户2324户;公益事业用房996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7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计生文化站1个;镇卫生院1个,村医疗点13个,个体诊所5个,床位10张,医疗人员55人,其中医师2人,护师1人,医士52人;有1所中学、2所小学,17所村小,8所幼儿园,在校学生2787人,教职工156人,其中小学高级37人,中学一级15人。境内有佛尔岩摩岩立佛。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3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6公顷。辖13个村182个社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2340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5319万元,农业总产值4858万元,粮食总产量14312吨,乡镇企业总产值10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1元,财政总收入213万元。   靖和镇&   1992年7月,靖和镇由原靖和乡和民乐乡合并建成,东与市中区凌家镇接壤,南与自贡市团结镇相邻,西与界牌镇相近,北靠东联镇,镇政府驻地华场,距县城22公里。   靖和镇位于县东南,属浅丘区。建有小型水库4座,山平塘134口,渠道52公里,可灌溉面积22922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大豆为主。有县造纸厂1个。   县道龙自路过境,公路村村通。1993年建成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1个,有公益事业用房1422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8.8平方米;文化站1个,影剧院1个,医疗点36个,有主治医师3人,医士13人,护士1个,床位25张;有6所中小学,在校学生2609人,教师163人,其中中学一级23人,小学高级43人,境内有汉代大山岩墓群&&陈家墓和200年树龄的黄桷树2棵。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34.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5公顷;辖12个村198个村(居)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5241人;国内生产总值5854万元,农业总产值5463万元,粮食总产量16178吨,乡镇企业总产值10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8元,财政总收入282万元。   镇西镇&   1992年7月,原区辖镇西镇、同胜乡、护理乡、护保乡的核丰、护新、民建、护民、中心5个村和永兴乡的永团、黄坭、永和、老君、龙王坝5个村,合建县隶镇西镇。其东与严陵镇、新店镇接壤,西南与荣县相连,北与新场镇、庆卫镇相邻。镇政府至县城11公里。   镇西镇位于县西南,地势北高南低,属浅丘区。建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三座,库容量747万立方米;山平塘1213口,库容量688万立方米,干支斗渠44条142公里,可灌溉面积53978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大豆、油菜为主,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白萝卜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柠檬基地,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威宝公司的酱萝卜远销省内外。矿藏资源有煤炭、石灰石、石英砂、粘土、矿泉水。2000年2月,被四川省批准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荣威路从境内穿过,村村通公路。1985年建水厂,年供水能力130万吨; 建有35KV变电站一座,电网普及率100%;安装固定电话3663门,广播电视用户3990户,1996年建成天然气供气站;1995年建成1万平方米农贸综合市场;1999年后分别建成3000平方米水果专业市场和800平方米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6586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3.3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电影院1个,文化活动室30个;有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医疗点89个,中级医护人员24名,初级医护人员72人,病床58张;有高完中1所,初中4所,完小5所,在校学生10612人,教师567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233人。   2002年,幅员面积109.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00公顷;辖30个村508个社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76863人;国内生产总值20776万元,农业总产值12648万元,粮食总产量37768吨,乡镇企业总产值58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财政总收入953万元。   庆卫镇&   1992年7月,原合作乡的世和村、跳石河村,永兴乡的桃李村、金龙村及庆卫乡组建成庆卫镇。其北与新场镇相连,南至严陵镇,西与镇西镇接壤,东与铺子湾镇相邻,镇政府距县城10公里。   庆卫镇位于县西北方,有三种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分为浅丘区(世和村、跳石河村、黄石村)和半山区(庆安村、庆丰村、桃李村),深山区(金龙村、庆团村、庆和村),农作物收获期相差达半个月。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000毫米。建有小一型和小二型水库各一座,库容量152万立方米,山平塘585口,水渠18公里,可灌面积7171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大豆、油菜为主,建有越夏蔬菜示范园和水土保持示范基地,桃李村的樱桃是著名的农副土特产品,具有成熟早,果大、味甜的特点,年产量达250吨。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片石、页岩、白砂、河沙、白泥、绿豆泥等,企业有煤矿、水泥厂、面粉厂。球威路过境,村村通公路。1993年建自来水厂;1998年建1334平方米农贸市场;2000年建天然气配气站;全镇有广播电视用户725户;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8640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46.98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计生文化大院10个;镇卫生院1个,个体诊所3个,医护人员40人,其中初级9人,病床12张;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在校学生2075人,教职工120人,中级48人。   2002年,幅员面积40.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9公顷;辖9个村124个社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7216人;国内生产总值3619万元,农业总产值3195万元,粮食总产量10285吨,乡镇企业总产值78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0元,财政总收入352万元。   山王镇&   山王镇东与黄荆沟镇接壤,南连铺子湾镇,西与新场镇毗邻,北与观音滩交界。镇政府设在山王场,距县城19公里。   山王镇位于县北,南北低东西高。建有手爬崖、猫沟堰、茶子林3座水库,容量57万立方米,山平塘298口,可灌溉面积5200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农业产业化建成生猪科技示范园、山羊养殖基地、中草药基地,农副土特产品有白龙九叶青椒。矿藏资源主要是煤、石灰石、粘土等。乡镇企业有5个煤矿和4个机砖厂。   县道球马路过境,公路村村通。1993年建成占地1400平方米综合市场,2001年建成占地1750平方米新市街市场;安装程控电话856部,有广播电视用户达864户;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1265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计生文化大院10个,电影院1个;中心卫生院1所,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13个,医护人员61人,其中中级11人,病床25张;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在校学生1972人,教职工142人,其中中级56人。   2002年,幅员面积47.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8公顷;辖10个村157个社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6767人;国内生产总值5797万元,农业总产值2940万元,粮食总产量9052吨,乡镇企业总产值130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5元,财政总收入231万元。   黄荆沟镇&   1992年7月,原坭河乡、黄荆沟镇合建县隶黄荆沟镇,其东邻资中县新桥镇,西接山王镇、南与高石镇西连,北与观音滩镇相接,镇政府驻黄荆沟,距县城22公里。   黄荆沟镇位于县东北,全境南北低东西高,浅丘地貌和低山地貌各占一半。是重要的低山窄谷用材、防护林、经济林区,林地54075亩,木材蓄积量11立方米。有菜子沟、金鸡桥、老堰、盛家沟四座水库,324口山平塘、蓄水能力751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700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农业产业化形成养殖山鸡3000只、蛋鸡6000只、肉鸡20000只以上的大户各1户;主要矿产资源有优质煤、铁矿、石灰石,主要企业有省市属威远煤矿及镇水泥厂、长田坎煤矿、金沟煤矿。   境内有板(资中板栗垭)铺(威远县铺子湾镇)路穿过,公路村村通。建成移动电话基站3个,安装固定电话2200部,电视网络用户5600户;人均住房20.26平方米;建有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室5个;有5所完小、9所村小、1所幼儿园,教职工184人,其中中级83人,在校学生2251人;有镇卫生院1所、职工医院2所,地名卫生院3所,医护人员147名,其中高级1名,中级24名,病床205张。   2002年,幅员面积56.28平方公里,耕地793公顷;辖13个村168个社和9个居委会,总人口32687人;国内生产总产值10123万元,农业总产值3746万元,粮食总产量7919吨,乡镇企业总产值268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9元,财政总收入662万元。   观音滩镇&   1992年7月,由观音滩、沓水、石坪三个乡合并建成观音滩镇。东邻黄荆沟镇,南接山王、新场镇,西邻连界镇,北接资中县铁佛、全李井镇,镇政府驻地观音滩,距县城34公里。   观英滩镇位于县北低山区。建有水库8座(其中坪丰是内江市最大的小一型土坝水库,坝高22米,库容180万立方米),山平塘485口,渠道长62.5公里,可灌溉面积10700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农业产业化成立山羊养殖协会,年出栏山羊2万只,畅销省内。石坪大米、碰柑、脐橙等土特产闻名县内外。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粘土、页岩,其中优质原煤储存达2000万吨。建有年产3万吨以上的煤矿5个,粘土矿14个。   镇内有县道9公里,村级公路241.34公里,村村通公路和日电话,建有自来水站和镇农贸市场;广播电视用户1485户;公益事业用房面积600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9个;中心卫生院1所,地名卫生院2所,个体诊所24所,医护人员27人,其中中级3人,;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校3所,在校学生4203人,教职工216人,其中中级68人。   2002年,幅员面积99.83平方公里,耕地1260公顷;辖16个村284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8084人;国内生产总值7465万元,农业总产值5812万元,粮食总产量14301吨,乡镇企业总产值8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0元。财政总收入305万元。   新场镇&   1992年7月,永高乡、原区辖新场镇合建县隶新场镇。东邻山王镇,南与铺子湾镇、庆卫镇接壤,西南与镇西镇和荣县墨林乡相连,西邻越溪镇,北至连界镇,东北与观音滩镇毗邻。镇政府驻地新场,距县城24公里。   新场镇位于县西北,与穹隆构造一致,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脉以两母山为中心。地貌分为三类:低山区河谷类,坝地海拔400-500米,山脊海拔700-800米,大堡山海拔902米,为内江市最高,坝地长约十五公里,宽500-1000米,有较肥沃的冲积土地八千余亩;低山中窄峡谷类,其中以&二十四个帽亮山&为典型代表,多属石灰岩层,海拔530-630米之间;低山深丘峡谷类,沟谷多呈&V&、&U&型,谷底宽度约五十米,海拔在500-800米之间,有耕地1500亩。年均气温15-16.2℃,年降雨量700-1100毫米。有小一型水库1座,库容199万立方米,大部分村社靠自然降水生产生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农业产业化建成占地7060亩的新渝奇星植物开发公司、优质粮油种植场、优质商品粮基地和丰田水稻制种基地。在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膨润土、方解石、粘土、天然气等,境内有县第六水泥厂、重庆卫环公司威远分公司,川威冶金辅料厂、玻陶原料厂、泽宏矿物有限公司。   镇境内除19公里县道球威路贯穿全境外,还有县道穿(山洞)回(龙)路、新(场)墨(林)路,越(溪)卡(房店)路,以及312公里乡村道。1993年建成天然气管理站;1995年建成镇农贸市场;安装固定电话1750户;广播电视用户达一千二百余户;公益事业用房面积9815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8.6平方米;有镇文化站1个,影剧院1个;1个镇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40个医疗站点,病床30张,医护人员121人,其中中级9人;高级中学1所,镇初级中学2所,小学22所,幼儿园13所,在校学生6696人,教职工413人,其中高级11人,中级132人。   &2002年,幅员面积135.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0公顷;辖21个村365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4371人;国内生产总值11987万元,农业总产值7231万元,粮食总产量20223吨,乡镇企业总产值31982万元,人均纯收入2202元,财政总收入683万元。   连界镇&   1992年7月,原区辖连界镇、云连乡、荣胜乡合建县隶连界镇。东与观音滩镇接壤,南与新场镇相连,西接越溪镇、两河镇,西北与仁寿县,东北与资中县交界,镇政府距县城44公里。   连界镇位于县西北,属低山槽谷地貌。有水库9座,其中2座为工业和场镇居民用水。山平塘、山湾塘418口,石河堰31处,共计储水1250万立方米,渠道66.65公里,可灌溉面积1.51万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镇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粘土、条石、沙石。有特种耐火材料公司和年产煤3--5万吨的煤矿9个,5万吨以上的3个。中型骨干钢铁企业&&川威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境内。   县道归沙路、球威路横穿过境,村村通公路。1986年建成自来水站;1990年建成镇广播电视站;1992年建成狮子山市场;1999年,场镇居民使用天然气。安装固定电话6250户,建成小灵通基站,有用户1000户。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47155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有20个文化站,1个电影院;设有完小5所,幼儿园18个,单设初级中学2所,小学附设初中3所,教师380人,其中中级教师112人,在校生5875人;川威竞力学校有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在校学生2250人,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105人;镇卫生院1个,地名卫生院3个,村卫生站19个,医护人员66人,其中中级医师4人,病床30张;川威集团设有县第三人民医院,有高级医师5人,中级31人,床位150张。   2002年,幅员面积128.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30公顷,辖20村318个村民小组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56093人;国内生产总值14940万元,农业总产值6687万元,粮食总产量1544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88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5元,财政总收入1629万元。   越溪镇&   1992年7月,原越溪乡、玉林乡合建越溪镇,东与新场、连界镇交界,南至荣县东兴乡,北至两河镇,西与碗厂镇接壤。镇政府距县城45公里。   越溪镇位于县西北低山区。境内有小二型水库3座,山平塘313口,可灌溉面积二千余亩。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碗豆,农业产业化完成2000亩苦丁茶、2000亩核桃栽植;主要矿产资源有煤、天然气、铁、砂岩、耐火粘土、白云石、石英砂,主要企业有县三水泥厂、双合煤矿、两母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全镇有天然气供应站、自来水厂、农贸市场各1个;安装固定电话1130部,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354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9.5平方米;文化站1个,中心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门诊4个,镇卫生院1个,地名卫生院1个,医疗点17个;有初级中学2所,完小4所,幼儿园6所。   2002年,幅员面积77.59平方公里,耕地934公顷;辖17个村238个社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1717人;国内生产总值5435万元,农业总产值3799万元,粮食总产量8301吨,乡镇企业总产值186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4元,财政总收入408万元。   两河镇&   1992年7月,两河乡改建成两河镇。东与连界镇、仁寿识经乡交界,南与越溪镇接壤,西与碗厂镇相连,北与仁寿天峨乡毗邻,镇政府距县城48公里。   两河镇位于县西北低山区。建有小二型水库3座,山平塘(湾)151口,石河堰11处,总库容189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1.12万亩。提灌装 机容量1006千瓦,年提灌总量20万立方米。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农业产业化形成简阳园艺场、两河果业基地和绿洲生态农业园。矿产主要有煤、矿泉水。   全镇有自来水用户204户;安装固定电话1210门,广播电视用户1460户,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70999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文化站1个,计生文化服务大院10个;卫生院3个,医疗点、个体诊所18个,共有医护人员59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病床85张;中学2所、小学8所,幼儿园3所,在校生7334人,教职工150人,其中高级3人,中级65人。   2002年,幅员面积19.9平方公里,耕地361公顷,辖9个村124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5819人;国内生产总值6978万元,农业生产总值2324万元,粮食产量4551吨,乡镇企业总产值20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1元,财政总收入354万元。   碗厂镇&   1992年7月,原碗厂乡改建为碗厂镇。东连越溪镇,南接小河镇,西与仁寿县汪洋镇接壤,北与两河镇毗邻,镇政府驻碗厂场,距县城57公里。   碗厂镇位于县西北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森林面积24463亩。越溪河从镇东面横穿而过,有韦家沟、田湾、兰沟三座水库,库容523万立方米,石河堰15处,山平塘160口,电力提灌站26处,渠道27.88公里。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镇内有丰富的煤、粘土、沙石等矿产资源,有各类企业36个,年产原煤229万吨,粘土2.34万吨,耐火材料1.26万吨。   县道威双路过境,村村通公路;全镇自来水用户450户;安装固定电话860门,建移动基站3座;广播电视用户1140户,村村建有广播室,有线广播覆盖率达100%;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216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48平方米;文化站1个,村医疗站点10个,卫生院1个,有医疗人员13人,其中中级1人,病床5张;中学1所,小学5所,在校生1917人,教师101人,其中:中级教师40人。   2002年,幅员面积3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4公顷;辖9个村114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2144人;国内生产总值7261万元,农业总产值2534万元,粮食总产量5877吨,乡镇企业总产值175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301元,财政总收入254万元。   小河镇&   1992年7月,原小河乡、富保乡、复立乡和青宁乡五一村四个社合并建成小河镇。东邻越溪镇,南接荣县东兴和双古镇,西至井研县大联乡和仁寿县碗厂乡,北与碗厂镇相连。镇政府驻地回龙场,距县城71公里。   小河镇位于县西北低山深丘过渡地带。境内有水库3座,蓄水量179万立方米,山平塘44口,配套渠道15条,可灌溉面积六千余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农业产业化建成林果、茶叶基地,&沐春&牌高山云雾茶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英砂、粘土等。   境内各类公路94.71公里,其中县道穿复路9.14公里,公路村村通。建成农贸市场5000平方米,安装固定电话1770门,建移动基站4个,广播电视用户达816户;公益事业用房总面积27562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8.36平方米;有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室7个;中心卫生院1个,个体诊所18个,医护人员24人,其中中级医护人员2名,病床20张,中心小学1所,完小2所,村小6所,在校学生3280人,教师173人,其中中级教师66人。   2002年,全镇幅员面积8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2公顷,辖16个村224个村民小组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24299人;国内生产总值10679万元,农业总产值4979万元,粮食总产量11116吨,乡镇企业总产值24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5元,财政总收入440万元。
主办:威远县人民政府  承办:威远县政府办公室 
Copyright&2011 by 威远县政府公众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 传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江市威远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