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被盐业公司查出1600斤贩卖私盐处罚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家里是熟食店,前些天被查出购买私盐<500斤,并且被拘留5天,当地派出所罚款200应不应该?盐业局要罚6..._百度知道
家里是熟食店,前些天被查出购买私盐<500斤,并且被拘留5天,当地派出所罚款200应不应该?盐业局要罚6...
盐业局要罚6000元合不合理,并且被拘留5天,前些天被查出购买私盐<500斤家里是熟食店,当地派出所罚款200应不应该
这是法律规定的。  如果你家因为私盐被查,盐业局就不能再对你家进行处罚,已经被拘留了五天  一事不能二罚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如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在处罚方面。但以上都是正规途径,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可向上一级部门申请复议,可向当地法院申请起诉,或到当地政府信访办进行上访,各地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政策,对大家都好,个人建议还是通过关系私下疏通一下,大事化小。你如果对处罚结果有异议
私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山东德州夫妻非法贩卖私盐 四次查处屡教不改
[提要]私盐是由小盐场生产用硝盐、土盐、工业废渣、废液加工或直接晒制的盐,这些盐中的杂质与其所含重金属、有害物质大都严重超标,食用后极易让人中毒。虽然危害这么大,但是对于一些不法的盐贩子来...
看到执法人员的到来,院中的一名女子立刻锁紧大门,从院子西边倒塌的半边院墙跳墙而逃。(视频截图)
透过院墙,可以清晰的看到,院内东边的屋内藏有大量私盐。(视频截图)
女子不但不开门,还从村北走到了村南头,坐在河边威胁执法人员。(视频截图)
  7月5日讯 私盐是由小盐场生产用硝盐、土盐、工业废渣、废液加工或直接晒制的盐,这些盐中的杂质与其所含重金属、有害物质大都严重超标,食用后极易让人中毒。虽然危害这么大,但是对于一些不法的盐贩子来说,利润却很高。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在德州乐陵,就有这么一个盐贩子,被查处四次了,还是屡教不改。
  乐陵市盐务局稽查队长李延磊介绍,今天在孔镇刘集村进行市场检查过程中,发现一名买盐男士,并对其进行跟踪询问得知,该男子是来本村一村民家中买盐,我们随即根据该男子描述,找到贩卖私盐的黑窝。
  执法人员根据男子的描述找到了储藏私盐的黑窝点,随即前去调查。看到执法人员的到来,院中的一名女子立刻锁紧大门,从院子西边倒塌的半边院墙跳墙而逃。透过院墙,可以清晰的看到,院内东边的屋内藏有大量私盐。执法人员追上女子后对她进行劝说,但该女子始终不承认自己储藏贩卖私盐。
  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该女子反复强调那不是她的家,她没有钥匙,也没有卖盐。女子看到执法人员一直紧追不放,竟然嚷着要发誓证明自己的清白。最终,在一名村干部的劝说下,这名女子答应拿钥匙开门,谁知这竟然是她为再次逃跑耍的伎俩。执法人员表示,该女子之前就因贩卖私盐被处罚过,她却坚称那之后就没再卖过。
  女子不但不开门,还从村北走到了村南头,坐在河边威胁执法人员。执法人员担心女子情绪失控,便暂停对女子进行劝说。谁料,女子瞅准时机,从河中淌水而逃。
  附近村民表示,这些私盐是本村郭峰宗、阮秀华夫妇所有,但当事人拒不承认。针对这一情况,乐陵市盐务局执法人员与公证处取得联系,在乐陵市公安局及公证处公证下进院检查,发现房间内存放有湖北长舟牌精制盐71袋/100斤,无标示灰色编制袋包装盐粒3袋/100斤,外包装印有饲料用盐字样的粉洗盐102袋/100斤,共计8.8吨。
  盐务局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山东省盐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涉案的8.8吨盐产品进行了查处,并作为证据先行登记保存至乐陵盐业公司仓库。
  记者了解到,郭峰宗、阮秀华夫妇曾分别于日、10月16日、日、日因非法经营盐产品被乐陵市盐务局处罚,2007年因非法经营盐产品被乐陵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曲峥]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发改委掀起私盐整顿风暴 盐业有望全面开放? --青岛新闻网
发改委掀起私盐整顿风暴 盐业有望全面开放? 
18:33:57 《21世纪经济报道》  
  可想而知,小工业盐一旦作出上述开放而食盐价格还是那么高的话,私盐的暴利空间将会膨胀。
  但私盐暴利的源头并不是工业盐价格太低,而是食盐零售价格太高。获得暴利的不仅有私盐贩子,也有盐业公司。
  一直垄断经营的盐业终于有望放开了。
  6月5日,有媒体报道了临夏盐业公司在
市场上销售工业盐、无碘盐的违规行为。仅今年1―5月,临夏就被查出假冒食盐37.59万吨。抽样调查还表明,当地食用原盐和劣质私盐的农户约占60%。
  7月下旬又有报道说,产盐大省青海有碘缺乏症患者近18万人。在这背后是该省贩运私盐现象久禁不绝,私盐占据了三分之一市场,很多牧民长期食用无碘盐和工业盐。
  这个话题最终惊动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末,温总理就食盐安全问题做了重要批示。
  一时间,食盐引起了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思索是:这个从“秦始皇的爷爷”起就垄断至今的行业,是不是该破除垄断了。
  发改委铁腕整顿
  青海私盐泛滥曝光前,发改委就已痛下决心,要铁腕整肃盐业。而其导火索就是甘肃临夏市盐业公司违规事件。
  发改委曾于6月9日与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盐业协会、中国盐业总公司组成国务院督察组,调查临夏工业盐流入市场一案。
  7月27日,发改委下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整顿和规范食盐市场秩序的通知》(发改盐业【号文件)。通知披露了国务院督察组的调查结果。
  发改委认定,临夏市盐业公司存在着向饭馆、食品加工厂直接供应工业盐的行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临夏市盐业局参与和纵容在食盐市场上销售工业盐的行为,“性质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
  调查结果出台之时,便是严厉的“官员问责”之日。甘肃省盐务局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撤销临夏市盐务局局长马自清的职务,免去其兰州分局副局长职务;此外,还有3位负有领导责任的兰州分局局长、副局长受到处分。
  两天后的7月29日,中国盐业总公司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盐业公司下发文件(中盐办【号文),要求“各地盐业公司认真整顿和规范食盐市场秩序,开展自查自纠专项行动”。
  215号文同时要求,“各省、区、市盐业公司认真准备会议材料,内容包括近两年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加强食盐生产经营管理,确保食盐安全的措施。8月15日前报中国盐业总公司食盐专营部。”
  据悉,近期国务院召开的有关食品安全的常务会议上,有关领导也已强调要加强对食用盐的管理,“它是直接涉及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
  一场私盐整顿风暴就此掀起。
  继续垄断的理由
  整顿食盐市场对消费者的健康是件大好事,但对消费小工业盐的厂家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在它们看来,小工业盐本该放开的口子又有了被堵上的理由。
  这得从1990年启用的《盐业管理条例》说起。
  按照该条例第19条规定,“食用盐、国家储备盐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纯碱、烧碱用盐,由国家实行统一分配调拨。”
  1993年以后,小工业盐的最大消费行业两碱市场放开,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碱厂利润下降,但是小工业盐垄断依旧。以广西为例,碱厂直接去盐厂买盐均价仅250元/吨,各地盐业公司专营卖给碱厂的价格却要650元/吨。
  十几家大型碱厂厂长联名向国务院有关领导表达不满。之后,原国家计委、经贸委联合发布文件,规定“盐碱企业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这就是闻名业内的“1872号文件”。这等于比较明确的开放小工业盐。
  但在地方上,1872号文件在盐业公司面前碰了壁。全国多个省市纷纷出台地方盐业管理办法,试图继续垄断小工业盐。而这些垄断的地方性法规之所以能够出台,大多是打着食盐专营的名义。
  盐业公司继续垄断的理由是,食盐必须继续专营。如果小工业盐放开,导致价格下跌,那么私盐的利润空间会更大,私盐会更加泛滥。
  应该说,盐业公司的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实的例子是,在小工业盐试行开放的上海,常有私盐贩子从化工厂低价买工业盐,然后销往小工业盐暂未放开的江苏。最近就有私盐团伙从上海组织1000多吨工业盐,然后贩卖到盐城食盐市场的案例。
  7月初,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态,“出于加强食盐监管的考虑,小工业盐暂不放开”。
  中国盐业协会一位老专家也透露说,正是由于现在工业盐冲击食盐市场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小工业盐是否放开的问题上,发改委依然下不了决心。
  全面开放?
  尽管发改委难下决心,但上述中国盐业协会的这位老专家却认为,1990年的《盐业管理条例》明显是过时了。实际上,国务院法制办和原经贸委都有过修改上述条例的意向。
  然而,由于国务院机构调整,盐业主管部门由轻工部、轻工业总会、轻工业局再转到经贸委及至去年最终划给发改委,经历了多次变化,盐业改革也由此一再流产。
  但这位老专家透露,中国盐业协会于7月29日拿出了一份《<盐业管理条例>完善修改稿》,并转交国家发改委。
  这份修改稿几乎针对1990年的《盐业管理条例》(下称“老条例”)逐条修改。比如老条例的第四条规定“轻工业部是国务院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盐业工作。”但实际上轻工业部早就不存在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老条例有多么过时。
  而最引人关注改动之一是第19条。修改稿将其改为:“纯碱、烧碱工业用盐,实行合同订货办法。盐碱生产企业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签订合同,直接结算。并根据签订的合同向运输部门申请运输计划。”
  可想而知,小工业盐一旦作出上述开放而食盐价格还是那么高的话,私盐的暴利空间将会膨胀。
  但私盐暴利的源头并不是工业盐价格太低,而是食盐零售价格太高。获得暴利的不仅有私盐贩子,也有盐业公司。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陈国卫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食盐出厂价平均每吨约500元,而最终销售价可达1700元-2000元/吨。
  陈国卫还曾经专门撰文指出,私盐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就是食盐由国家定价,销售环节利润空间极大。
  事实上,有媒体曾披露,食盐的车间价格是150-160元/吨,食盐的出厂价格一般为400-500元/吨,而专营销售价格高达元/吨。控制审批、经营的省级管理部门所占的利润高达70%以上。工业用盐比食盐的成本每吨只是少5元,用盐企业也得花650元,甚至960元才能买到。
  所以,有人形容盐业的状况是“卖盐的吃肉,产盐的喝汤”。
  因此,《盐业管理条例》的修改就不能仅仅只是改革工业盐的销售垄断。
  事实上,《<盐业管理条例>完善修改稿》也已经提出了进一步打破食盐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垄断局面。
  老条例第20条规定,“盐的批发业务,由各级盐业公司统一经营。未设盐业公司的地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统一组织经营。”
  修改稿则提出,将盐业公司垄断批发业务改为许可经营,“国家对食盐批发实行批发许可证制度。”
  除了批发业务放开之外,修改稿也拟在零售环节进一步放开。
  原先“食盐的零售业务,由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商业企业、粮食企业和供销合作社零售单位负责。需要委托个体工商户、代购代销店代销食盐的,由县级商业(含粮食、供销)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将来可能只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注册的食品零售单位或个人”都可以经营。
  在生产环节,修改稿也有打破垄断的想法,甚至为民营资本进入盐业生产铺平了道路。
  老条例第八条规定“私营企业和个人不得开发盐资源”,修改稿则“不论规模大小、投资来源”,在“经省级盐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国务院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向企业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就可以采盐。
  尽管发改委已经收到盐业协会这一方案,但是盐业协会的专家表示,这个修改稿可能还要做大量修改。(左志坚)
  特约编辑:舒薇霓发改委掀起私盐整顿风暴 盐业有望全面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
  可想而知,小工业盐一旦作出上述开放而食盐价格还是那么高的话,私盐的暴利空间将会膨胀。
  但私盐暴利的源头并不是工业盐价格太低,而是食盐零售价格太高。获得暴利的不仅有私盐贩子,也有盐业公司。
  一直垄断经营的盐业终于有望放开了。
  6月5日,有媒体报道了临夏盐业公司在市场上销售工业盐、无碘盐的违规行为。仅今年1―5月,临夏就被查出假冒食盐37.59万吨。抽样调查还表明,当地食用原盐和劣质私盐的农户约占60%。
  7月下旬又有报道说,产盐大省青海有碘缺乏症患者近18万人。在这背后是该省贩运私盐现象久禁不绝,私盐占据了三分之一市场,很多牧民长期食用无碘盐和工业盐。
  这个话题最终惊动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末,温总理就食盐安全问题做了重要批示。
  一时间,食盐引起了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思索是:这个从“秦始皇的爷爷”起就垄断至今的行业,是不是该破除垄断了。
  发改委铁腕整顿
  青海私盐泛滥曝光前,发改委就已痛下决心,要铁腕整肃盐业。而其导火索就是甘肃临夏市盐业公司违规事件。
  发改委曾于6月9日与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盐业协会、中国盐业总公司组成国务院督察组,调查临夏工业盐流入市场一案。
  7月27日,发改委下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整顿和规范食盐市场秩序的通知》(发改盐业【号文件)。通知披露了国务院督察组的调查结果。
  发改委认定,临夏市盐业公司存在着向饭馆、食品加工厂直接供应工业盐的行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临夏市盐业局参与和纵容在食盐市场上销售工业盐的行为,“性质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
  调查结果出台之时,便是严厉的“官员问责”之日。甘肃省盐务局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撤销临夏市盐务局局长马自清的职务,免去其兰州分局副局长职务;此外,还有3位负有领导责任的兰州分局局长、副局长受到处分。
  两天后的7月29日,中国盐业总公司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盐业公司下发文件(中盐办【号文),要求“各地盐业公司认真整顿和规范食盐市场秩序,开展自查自纠专项行动”。
  215号文同时要求,“各省、区、市盐业公司认真准备会议材料,内容包括近两年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加强食盐生产经营管理,确保食盐安全的措施。8月15日前报中国盐业总公司食盐专营部。”
  据悉,近期国务院召开的有关食品安全的常务会议上,有关领导也已强调要加强对食用盐的管理,“它是直接涉及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
  一场私盐整顿风暴就此掀起。
  继续垄断的理由
  整顿食盐市场对消费者的健康是件大好事,但对消费小工业盐的厂家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在它们看来,小工业盐本该放开的口子又有了被堵上的理由。
  这得从1990年启用的《盐业管理条例》说起。
  按照该条例第19条规定,“食用盐、国家储备盐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纯碱、烧碱用盐,由国家实行统一分配调拨。”
  1993年以后,小工业盐的最大消费行业两碱市场放开,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碱厂利润下降,但是小工业盐垄断依旧。以广西为例,碱厂直接去盐厂买盐均价仅250元/吨,各地盐业公司专营卖给碱厂的价格却要650元/吨。
  十几家大型碱厂厂长联名向国务院有关领导表达不满。之后,原国家计委、经贸委联合发布文件,规定“盐碱企业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这就是闻名业内的“1872号文件”。这等于比较明确的开放小工业盐。
  但在地方上,1872号文件在盐业公司面前碰了壁。全国多个省市纷纷出台地方盐业管理办法,试图继续垄断小工业盐。而这些垄断的地方性法规之所以能够出台,大多是打着食盐专营的名义。
  盐业公司继续垄断的理由是,食盐必须继续专营。如果小工业盐放开,导致价格下跌,那么私盐的利润空间会更大,私盐会更加泛滥。
  应该说,盐业公司的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实的例子是,在小工业盐试行开放的上海,常有私盐贩子从化工厂低价买工业盐,然后销往小工业盐暂未放开的江苏。最近就有私盐团伙从上海组织1000多吨工业盐,然后贩卖到盐城食盐市场的案例。
  7月初,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态,“出于加强食盐监管的考虑,小工业盐暂不放开”。
  中国盐业协会一位老专家也透露说,正是由于现在工业盐冲击食盐市场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小工业盐是否放开的问题上,发改委依然下不了决心。
  全面开放?
  尽管发改委难下决心,但上述中国盐业协会的这位老专家却认为,1990年的《盐业管理条例》明显是过时了。实际上,国务院法制办和原经贸委都有过修改上述条例的意向。
  然而,由于国务院机构调整,盐业主管部门由轻工部、轻工业总会、轻工业局再转到经贸委及至去年最终划给发改委,经历了多次变化,盐业改革也由此一再流产。
  但这位老专家透露,中国盐业协会于7月29日拿出了一份《<盐业管理条例>完善修改稿》,并转交国家发改委。
  这份修改稿几乎针对1990年的《盐业管理条例》(下称“老条例”)逐条修改。比如老条例的第四条规定“轻工业部是国务院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盐业工作。”但实际上轻工业部早就不存在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老条例有多么过时。
  而最引人关注改动之一是第19条。修改稿将其改为:“纯碱、烧碱工业用盐,实行合同订货办法。盐碱生产企业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签订合同,直接结算。并根据签订的合同向运输部门申请运输计划。”
  可想而知,小工业盐一旦作出上述开放而食盐价格还是那么高的话,私盐的暴利空间将会膨胀。
  但私盐暴利的源头并不是工业盐价格太低,而是食盐零售价格太高。获得暴利的不仅有私盐贩子,也有盐业公司。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陈国卫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食盐出厂价平均每吨约500元,而最终销售价可达1700元-2000元/吨。
  陈国卫还曾经专门撰文指出,私盐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就是食盐由国家定价,销售环节利润空间极大。
  事实上,有媒体曾披露,食盐的车间价格是150-160元/吨,食盐的出厂价格一般为400-500元/吨,而专营销售价格高达元/吨。控制审批、经营的省级管理部门所占的利润高达70%以上。工业用盐比食盐的成本每吨只是少5元,用盐企业也得花650元,甚至960元才能买到。
  所以,有人形容盐业的状况是“卖盐的吃肉,产盐的喝汤”。
  因此,《盐业管理条例》的修改就不能仅仅只是改革工业盐的销售垄断。
  事实上,《<盐业管理条例>完善修改稿》也已经提出了进一步打破食盐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垄断局面。
  老条例第20条规定,“盐的批发业务,由各级盐业公司统一经营。未设盐业公司的地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统一组织经营。”
  修改稿则提出,将盐业公司垄断批发业务改为许可经营,“国家对食盐批发实行批发许可证制度。”
  除了批发业务放开之外,修改稿也拟在零售环节进一步放开。
  原先“食盐的零售业务,由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商业企业、粮食企业和供销合作社零售单位负责。需要委托个体工商户、代购代销店代销食盐的,由县级商业(含粮食、供销)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将来可能只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注册的食品零售单位或个人”都可以经营。
  在生产环节,修改稿也有打破垄断的想法,甚至为民营资本进入盐业生产铺平了道路。
  老条例第八条规定“私营企业和个人不得开发盐资源”,修改稿则“不论规模大小、投资来源”,在“经省级盐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国务院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向企业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就可以采盐。
  尽管发改委已经收到盐业协会这一方案,但是盐业协会的专家表示,这个修改稿可能还要做大量修改。(左志坚)
  特约编辑:舒薇霓
页面功能 &【
】【打印】【】
青青岛短信中心
春风洋溢你;家人关心你;财富系着你;朋友忠于你;我这儿祝福你;...
[便民服务]
[拇指倾注]
[短信创作]
[短信订阅]
相关链接:
权威医院,健康的保证
最全面的产品供求信息
可自己拍也可开店经营
美白抗皱、祛斑、补水
纯中药儿童动聪静胶囊
好坏均可欢迎来电联系
一年包换、三年保修!
三星、MOTO等名牌手机
选报纸类型青岛日报 青岛早报
青岛晚报老年生活报扫一扫手机看资讯 发爆料
重归美好生活
搜店铺 找优惠做安徽人的掌上生活指南
绩溪端掉一非法藏卖私盐黑窝 没收私盐1600余斤
来源:合肥晚报
安徽省盐务管理局昨日通报,日前,绩溪县成功端掉一非法藏卖私盐黑窝,没收私盐1600余斤。
日前,绩溪县盐务管理局会同绩溪县瀛洲派出所在稽查当地盐业市场时,发现异常情况。通过几天的走访摸排,获悉瀛洲汪村有非法藏卖私盐的黑窝点。4月1日,县盐务局联合派出所一举将其查获,没收私盐1600余斤,涉案的4名嫌疑人也被警方控制。
经查,这批食用盐是瀛洲岭里村人胡某从浙江临安某公司低价大批量购买,运输到绩溪县境内,并通过几个村民散销到几个村庄,从中获得差价利润。据检测,这批私盐质量、安全度均达不到安全保障。 (黄萍 本报记者 邱青青)
编辑:杨超妹
万家资讯频道官方公众号微信号:小万呱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每天都有精彩!
5.29日,参与非装勿扰第五季儿童环保实验课,三组家庭自
5月21号(周六)上午9点,小唐尼带领小朋友体验芭蕾和爵士
520就要到啦!!又可以过节了!吃烛光晚餐,看电影什么
《201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出台后,如何把握新政机遇?十
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王女士酒后使用网约车时,发现司机驾驶的车辆与软件显示的车辆型...
手机验证码不正确
密码需至少6个字符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
|切换至手机快速注册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私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