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 听说读写学生的听说能力论文中期小结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英语论文网 会员登录
密&&&&码:
英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文作者:英语论文论文属性:论文指导登出时间:编辑:gufeng点击率:6348
论文字数:3834论文编号:org218469语种:中文论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摘要:英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问题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差距。当前,对外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上,都要不断创新、有发展。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忽视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十分不利,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改革英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势在必行。(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的语言学专家都曾对口语交际进行过研究,主要观点如下: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Jack C.Richards 和Theodore S.Rodgers(1986)分析了语言交际的特点:a. Language is a system for the e b.The primary function of language is for interacti c.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reflects its functional an d.The primary units of language are not merely its grammatical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but categories of functional and communicative meaning as exemplified in discourse.“无论从语言的发展或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或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海姆斯的交际人种论认为说话是一项‘需要技能的工作’,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没有理由不把说的能力的培养置于首位。”(徐永健,1992)。“说有赖于听读,听说有助于读写,写又可以巩固听说和读。此外,教科书不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机械地重复语言,而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结合实际运用语言,开展听说读写活动,以便把书中的词语和句型变成自己的语言机制的组成部分。这样,学生的言语技能才能发展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运用自己有限的语言去应付无法预知的情况。他们才可能通过听来吸取信息,敢于开口交谈,传递信息;以加速阅读,推动书面表达,交流信息。”(刘道义,1998)“我们对语言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如对交际背景、目的、常规、参与者等因素的合理考虑)强调不够。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我们应该使语言学习者不仅能判断、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要像海姆斯(1972)所指出的,要具有懂得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何时说什么,对谁,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方式说的能力。”(徐永健,1992)(三)课题研究的特色本科题研究立足于:一、在校园内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需要;二、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提高口语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四)、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是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会说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种谋生的条件或手段。我们所进行的这一课题研究意义在于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说英语的语言环境,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任务型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英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让学生真正体会英语这种语言的价值。同时,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体会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有关理论。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恰当、准确、规范的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英语课上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并培养学生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应用语言以达到熟练掌握语言功能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以已知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作为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其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没有主动参与的任何传授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寻找训练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新途径,初步构建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习惯。(二)、研究内容1、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2、创设以活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语言交流的机会,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通过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及家长座谈会,研究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对象课题研究的对象重点是一二年级,兼顾中高年级。(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发放调查表给学生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针对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2、个案分析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存在的差异,通过个案分析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发展及变化情况,寻求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3、经验总结法:用科学的经验总结法来总结研究成果,用论文的形式汇报。4、行动研究法: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总结、共同研究,加以归纳,解决之后再继续向前推进。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阶段及内容&阶段成果内容及形式第一阶段:准备阶段(8.1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学习有关理论、写出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08)根据研究目标、内容实施研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写出中期报告&学生实践、教师论文、中期报告第三阶段:结题阶段(0.10)对材料进行分析、写出总结报告&学生实践、总结报告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及分工组长:丛金莲& 负责全面工作,组织学习、研讨、调查、实验、总结、指导组员:刘德师& 负责资料的收集、 保存、 整理与分类,撰写论文组员本由提供整理,提供,,,,,,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共 1/2 页首页上一页1
注:发表学术评论,超过20个字的可以增加2分积分,用来免费阅读收费论文。您的当前位置: >
《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荔湾区龙津小学&李远燕
第一部分:课题情况和背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人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即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外语学习中的四项技能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是以&listening& 为首的,它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Listening&听力是指启动听觉器官,接收语音信息的一种能力。本课题所指出的&听力&是在英语学习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语言技巧去分析听到的话语,达到理解、获得信息的一种主动的心理活动。
在小学阶段,&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学习英语一条基本原则,因为没有听, 就没有说,用英语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十分重要。
然而, 绝大部分小学生的听力普遍较弱,有些学生听自己的老师说英语, 还能明白点意思,让他们听录音就觉得如同听天书一般,半天都没反应,这是因为学生听得少,大部分学生只能在英语课上接触到英语,回家又不能自觉、持之以恒地听磁带,更没有拓宽&听&的渠道,导致没有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聋哑症&的现象较为普遍。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可塑性强,所以在小学英语各年段的教学中,应该抓住时机有梯度地提高小学生的听力水平。
英语语言能力中的听力技能,尤其是听力学习的检测一直被认为是一项被动技能。只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听力才被当作一种技能得以正确地用在教学中。因此说,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在经过多年的反复实验、论证,直到近些年来才被认为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环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umfield)发表一系列论述外语教学的文章,强调&听说&并倡导《口语法》;50年代美国人弗里斯(C.C.Fries),拉多(Robert.Lado)提出《听说法》强调听说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学生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学生有了听的能力,才能获得正确的外语信息,从而得到模仿的样板和校正的标准。60年代,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阿拉特斯(James.Alatis)说:&听&能增进外语语感,使学生具备说的信心和勇气。到80、9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语言学家如Brown.Woss等就听力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对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论证,从而得出&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环节&的重要结论。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吕淑湘、李庭芳、马俊明、李勤、曹宝健等英语语言学家倡导在英语教学中以听说领先的原则。东北师大教授于永年在《试论外语教学中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听&的技巧为诸技之先;西南师大张正东教授在《外语教育学》一文中指出:&听力训练包括辩音和会意,并对耳听会意提出八点要求和十种常用方式。&90年代李观仪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中说到&听&内容要求广泛,要求听懂大意,兼顾细节;2000年9月出版的由邹申主编的《英语语言测试》一书中指出:&听力理解是一个非常积极、非常活跃的动态过程,是背景知识、语境和知识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的过程。&以上诸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听力教学以及作用都做了大量实践和论证。
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听力教学的研究还须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如何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开展实践,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显得非常重要。同时,新课标要求我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尤其是&听&的技能与方法;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的研究对于提高孩子的整体学习能力是很有价值的。
此外,本课题研究范围涉及低中高年级,对不同年级学生听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训练系列,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连贯性,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小课题开展研究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了研究任务的70%左右,下面小结一下小课题方案实施情况及阶段性完成情况:
一、收集资料,认真学习,为研究打好理论基础:自课题开题以来,能按方案的计划进行实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并整理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学习资料;上网搜索有关文献资料;到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收集与此有关的视频、声频、课件等,并把它们归类整理。在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及研究的能力.
二、有的放矢,做好课题的前测工作,为研究作充分准备:在课题成立之初,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一份,在六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当中进行调查,了解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英语的学习现状以及现拥有的听力技巧。针对学生听力方面做了详细的问卷分析。
三、总体策划,按部就班,认真开展,研究过程注重积累。本课题研究对象是三(中年级)和六(高年段)学生,因此,要在两个年级同时开展此项小课题研究必须和课题组成员负责老师利用教研时候,互相交流,随时记录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互相分享收集到的听力素材,并把听力素材分级。还及时积累相关的研究材料(如学生测验卷,学生作业等)。
四、结合新课程标准,配合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共同提高学生听力的策略。
一、二年级:配合《Success with English》的一二册,开始听的积累。这个时期,听的要求为:能根据听到的词句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领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等;能再图片和动作的指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到了二年级,应该开始听懂课堂中简单的课堂用语和活动中的简单提问,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这段时间的教学比较没有压力,而有规律的课堂教学中又有充沛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所以在第一二册的教学过程中先期补充内容丰富,思想积极向上,语言简单地道的儿童读物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因此,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播放生动形象的卡通视频让孩子边看,边听。
三年级: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和指令等;能根据语调变化,体会句子意思的变化;能感知歌谣中的韵律;能识别语段中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结合《Success With English》三年级上下册,学习常见字组合的发音,同时结合故事书阅读书和简单情节读物(声频)。提高听力的意识,对听力有初步了解。
四年级: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熟悉话题的简单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能听懂简单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能听懂广播、电视等媒体中的初级英语教学节目。
五、六年级: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借助预警客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的信息。根据目标做出策略性的教学,并为张道真竞赛和小学英语竞赛中的听力做好准备。
第三部分: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以小课题引领,开展听力课堂教学,提高老师教学技巧与教材整合能力。
我们能根据统一部署进行有序的听力教学研究,有计划地在每节课利用5-10分钟进行听力教学渗透。基本上,英语科的老师都能很好把听力教学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
二、以小课题为引领,开展各种听力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首先,听力能力培养的课堂模式,重视听和说结合,增加了互动性和参与性。我们的听力教学让学生获取语言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形象化。
多数情况下,我们教学中借助声频、视频、歌曲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介绍很多我们熟悉的国内外知名歌曲曲调、儿歌、小游戏、儿童话剧、绕口令等作为帮助低年级孩子学习语言的信息载体,学生看见或听到以后便有熟悉的感觉,便乐于接受,而这些图片和歌曲等还是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这便为&听&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因此,自从重视听力教学以来,很多学生都很期待上英语课,大大提高的教学效果。
三、以小课题为引领,归纳适合小学教学的各种听力策略。
(一)、用最自然的方法,让孩子听:坚持用英语上课
培养学生听力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教师在上课时尽量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经常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听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真实语言,这样一来,学生的听力在无形当中就得到了锻炼、提高。我在上课时经常用英语向学生发出指令,如:&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21.Practise the dialogue in pairs&等,并用已学过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学生不增加负担就可以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如教六年级单词&clever&时候,由于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stupid,因此,我教到&He is not stupid, he&s very clever.&这时候,80%的学生都能听懂clever的意思。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听的好习惯,提高听英语的能力。
不仅如此,我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还安排学生做天气报告(weather Report),谈论的内容可以是星期、日期、天气而展开的对话。这样不单是复习了旧知识,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也使学生的听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有的放矢,作好听前准备
在给学生听音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听&前的准备工作,如:我在听音之前会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指导学生看图片,讨论有关内容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进行准确的理解,从而提高听力。我在教学活动手册里面的听力练习题Listen Number, Listen and Choose, Listen and answer等题目时候都是引导学生观察所给的内容或题目,通过讨论、分析后试着自己猜想可能听到的内容,心里有数后再听起来就顺畅多了,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听的效率和水平。
(三)、充分调动感觉器官,坚持视听结合
有时候,我在教授新课的时候,先播放消了声的金太阳,让孩子根据看到的情景想象他们会说的话,这样帮助学生理解录音内容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播放录音带,反复几次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听音,最后才去掉画面听音,目的是让学生听到录音后能在脑海中描绘出图画内容,养成音、义直接联系的习惯。同时,我积极鼓励孩子听、看英语卡通片、英语电影,对于里面一些简单的台词、简单的对话,要求他们进行模仿。我的几位学生还积极参加灵格风举办的&我为电影配音&的活动,这些视听结合的训练非常受学生欢迎,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听&的练习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多渠道挖掘&听&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听音模仿。
合乎要求的英语习惯是通过听和模仿的正确方法培养起来的。我在让学生听录音或听我说的内容时,边听边进行模仿。如:三年级教科书Module3 body中的Let&s chant时,我一边朗读:&Follow me. Follow me. Hands up. Hands down. Follow me. Follow me. Wave your arms. Bend your knees.&一边做着与Hands up. Hands down. Wave your arms. Bend your knees相应的动作,学生一看就来了兴致,格外用心地模仿起来,开始时模仿动作,然后模仿指令,这样很快同学们都会了这首小诗,学习效果很好。除了多听老师说,教师还应该尽量多渠道地挖掘&听&的素材,让孩子模仿更地道、更准确的语音语调。如&英语阅读&小学生每日5分钟&、&不可思议的漫画英语(WoW,comics)&&儿童英语300句(300English,Sentences for English)&这些书,为了孩子阅读,多配以VCD,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书本,并反复听、看随书附赠的VCD,并多让孩子模仿VCD中的语音语调,这样不仅能大幅度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和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改变&哑巴英语&状态,让大家开口说出地道的英语。此外,提高英语水平的另外一个秘诀是听写,在孩子接触到书中的新单词、短语或简单的句子时,我们可以跟进行听写练习,由浅到深,巩固听的效果。
(五)、从游戏中学习,提高孩子的兴趣&&听音示意
在巩固环节中,让学生做听音示意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听力也是非常有效的。如:在英语三年级下册中,孩子们学习了一些动物的名称:pig,chicken,horse,cat,fish,dog,rabbit后,我组织学生做了个听音示意的游戏,把相对应的动物头像分给孩子们,然后读单词,当听到哪种动物的单词后,拥有该头像的孩子就迅速把他们的头像举起来;
然而,这种听音示意的锻炼还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加深难度,如,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表示职业的名词policeman,teacher,doctor,fireman后,我让学生听句子后做出简单但能表明人物职业的动作&He can put out fire&这个时候,戴着消防员头饰的学生便要站起来说&I&m a fireman, I can put out fire&边做举着消防喉灭火的动作,学生对这类训练很感兴趣,学习知识非常轻松愉快,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听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六)、听写配合,全面提高孩子英语水平
&听写是训练听力的有效方法。从字母到单词到句子都可以做听写练习。听写的形式多种多样,题型有听音判断,听音填空,听音完成句子,听音选择等等。不过,听第一遍时要教会学生边听边了解大意,听第二遍时应指导学生边听边写或选择,听第三遍时提醒学生检查所写的材料,培养学生自学自检的习惯,以切实掌握听的效果,提高听力水平。笔者以为,这些策略对听力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教材的难度和教学的目标灵活选用。既可采用其中的一种,也可将多种结合起来使用。决定选用策略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听。
(七)、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听&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培养听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我们不仅要将听力训练充分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多听多说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听力的迅速提高。我们在培养孩子听力的时候,应该多鼓励孩子走出社会,去听,去练。广州是个国际化大都会城市,非常多国际友人会来到我们的城市工作、生活或旅游。我们的公共设施、公共场合等诸多方面,都配以英语介绍、解说、说明。因此,为提高孩子的听力,我们有意识会让孩子多留意在外面听到的英语,从三年级起,制定了《龙津小学学生英语听力社会实践记录表》,让孩子记录听到的英语内容,每个月登记一次,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地铁站,孩子会听到&Welcome to Chen Clan Academy&、&The door is closing, please wait for the next train&、&Please offer your seats to those need help,thank you&,&The blind or handicapped need to be escorted when taking the subway&,这类的安全教育、德育指引;在动物园,孩子们会听到关于动物的介绍等科普知识&&可以练习 &听&的机会很多,关键是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听、去记,让孩子养成习惯,把练习内化成自身进步的一种需要。听力,还是源于生活,终究用于生活的。
八、对课题的研究过程资料随时记录,随时积累,并进行反思总结,撰写心得、论文。目前,已经开始积累成册。
第四部分:疑难困惑
本课题实施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我们觉得我们课题的具体的研究与实施中存在以下的难点和困惑:
一、如何让书本知识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现代教学理念主张教师要在学生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哑巴英语,之所以学生学完9年甚至更长时间,还不能听懂一部英语电影,听不懂一次的明珠台新闻,就是因为教学与生活脱钩了。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学习探索过程掌握知识、技能是实施新课程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而结合学生已有的口语和听力经验,让学生在周围的生活中听英语、运用英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让学生在生活运用英语的听和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个体内部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目标。
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用到英语听的技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选择的生活素材,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如游戏、故事、日常生活都是中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利用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新鲜感、亲切感,真正体验到英语就在身边和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乐趣。而如何创造性地利用生活情境,挖掘更多课外的题材,让书本知识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是我们在实施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难点和困惑的地方。
二、如何把所得出的教师教学听力策略转化成孩子本身的技能,是一个难点。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听磁带&&做练习&&对答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将学生定位在旁观者的层次上。也就是说,学生以第三方的身份去听短文或对话。我们有必要改造原来单向被动的听力训练模式,因而,我们尝试归纳了各种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但是,这些策略是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如何转化成学生听力解题的技巧,是一个难点,我们必须转换教学模式,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教学过程上,从重视共性转向重视个性听力能力的发展方面来。因此通过设计交互式听力活动,创造互动的学习环境,建立&个以学生为中心、轻松愉快、协作交流的交互式听力课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从材料选择、活动设计、教师话语、策略训练四个方面把握交互式听力教学的原则,创设互动的听力课堂,这是我们课题组努力的方向。
三、如何调动学生听力的积极性和课后养成良好的自觉听英文的习惯。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
四、如何寻找与课本知识对应或相关联的资源,让孩子有更加丰富的听力材料。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与课本知识对应或相关联的资源:song,chant, dialogue, story等等,布置给学生看、听、读、唱。比如广州教材第一册学习numbers(1-10),单纯是预习课本部分单词,听磁带,看教学碟,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找到一首与数字相关的歌曲,如&Indian Boys&,学生反复听几遍,效果就大不同了:
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Indian boys.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 boys.
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 boys, ten little Indian boys.
同样,指导学生自行查找试听与课文相关的资源,进一步加深印象,还可在课堂上分享运用。
第五部分:下一阶段研究的设想
根据中期评估的专家组意见,制定和修改第二阶段研究计划,继续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探索;
进行终期资料整理及效果评估。包括整理学生习作、优秀作品集、研究课例、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资料的整理,并要认真撰写结题报告。
&&&&&&&&&&&&&&&&&&&&&&&&&&&&&&&&&&&&&&&&&&&&&&&&&&&&&&&&&&&&&&&&&&&&&&&&&&&&&&&&&&&&&&&&&&&&&&&&&&&&&&&&&&&&&&&&&&&&&&&&&&&&&&&&&&&&&&&&&&&&&&&&&&&&&&&&&&&& &&&&&2012年5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年级 听说读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