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医药电商发展中部分消费者传统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观念对策

分析:B2C医药电商发展现状及相应对策_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电商门户 互联网+国家战略智库
当前位置: &
& 分析:B2C医药电商发展现状及相应对策
分析:B2C医药电商发展现状及相应对策
&&日11:19&&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今我国B2C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障碍,结合国外先进国家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1我国B2C医药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  受限于药品的特殊性,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的不完善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空白,导致我国B2C医药电子商务发展长期处于蛰伏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对于网上药品交易的解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自2006年以来,我国网民数量以稳定速度增长,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达到4.2亿,新增网上购物人数为2.12亿,市场规模达到8090亿元。&&&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加为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自京卫大药房网上药店在日正式获得了首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截至2011年11月底,国内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的企业共92家,其中服务范围为“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B2C企业有49家。来自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的报告显示,医药B2C全年规模达到16.65亿元,行业规模同比2011年暴涨300%,前三季度医药B2C中平台式的交易规模为4.5亿,占B2C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已经高达为41.3%。但是我国医药B2C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主要问题表现在网上药品零售毛利润不高,《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难拿,医药配送标准高、成本高居不下,医药体系未对网上开放,不能销售处方药,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没有良好的专业药师指导服务。  2医药体系环境制约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  (1)B2C医药电子商务准入门槛高,政府的监管力度小,相关法律不健全。开展医药电子商务B2C业务的准入门槛高,只有同时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的企业才能开展网络售药,相关企业必须是医药连锁企业,,需具备相应的系统,GSP质量系统,相关的人员资质。而且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政策法规不完善,没有一部明确的能够制约网络售药行为的法律,网络上大量充斥着售卖假药的电商网站,给消费者信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着B2C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  (2)药品仓储配送标准严格,信息化水平低,成本高。药品作为特殊的产品,物流配送要求相对较高,国家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规定药品的仓储管理必须按照国家GSP的管理标准。医药商业企业必须通过GSP认证,才有资质开展物流配送。而目前我国物流体系建设不健全,物流企业多而杂,信息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并不具有配送药品的资历,送货时效和人员的服务态度不能保证。同时这也限制了可以销售的药品种类,特殊药品无法配送。  (3)医保报销制度无法与网络药品销售挂钩,限制消费人数增长。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还受到医保政策的影响。在医保定点药店和社区药店,消费者可以刷医保卡购买药品,而网上售药能否享受同等政策,以及哪些能够获取此种资质,都需要政策予以确认或支持。  (4)消费群体及消费心理。我国网民数量虽多,但大部分是年轻群体,对药品的消费需求量不大,而消费的主力群体如老年患者,对网络的认知度低,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也会导致他们通过医院和药店这一渠道购买药品而不是网络购药。药品是关系人身健康的大事,消费者在选择药品时非常谨慎,但部分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非法医疗广告充斥着互联网,以此坑害消费者,造成消费者对网络购药有所顾忌。  (5)无专业医师指导下的乱用、滥用药物隐患。我国传统的医疗购药过程是患者经过医院诊断后持相关处方到医院或者药店进行购药,药物的使用有医生的判断与说明。但是网络售药造成许多患者在无法知晓自身过敏史,身体状况,病理症状的前提下自行购买药品,造成药物使用中药不对症,还带来一系列副作用损害身体健康。  3发达国家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启示  3.1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启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医药电子商务不断深入和完善,形成了B2B、B2C、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美国B2C医药电子商务已成为其主要增长点。美国政府严格监管医药电子商务活动,主要表现为:(1)采取强制措施处罚非法网上售药。对没有有效处方的药品销售交易处以50万美元的罚款,以打击非法销售处方药的行为。(2)通过新闻媒体,指导公众如何判断网上药店的合法性和举报非法售药者。(3)以GHX系统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子市场日益发达。美国出现了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PO)和药品购买福利组织(PBM)等营利性中介服务机构,为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公司提供药品采购的专业化中介服务。随后建成的GHX系统主要为医疗流通领域提供公开的中介电子贸易交易服务,以及辅助产品和服务,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对我国B2C医药电商发展来说,首先应该建立相应的药品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和网络药品交易行业协会,为网络药品交易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和标准指导。其次应推动国家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对网络售药的欺诈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3.2欧洲国家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启示  欧洲部分开展医药电子商务国家通过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和透明的网上运作平台,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来保证医药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在意大利,执业药师通过电子邮件为医疗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在英国,为了规范迅速发展的网上B2C交易,网络药店要完全遵守英国皇家药学会在2006年3月发布的《网上药房指导原则》以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政府也发布了一个旨在支持电子商务的白皮书,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结合以上,对我国B2C医药电子商务的启示是在发展网络药品零售时应提供相关的执业药师指导服务,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例如邮件,社交软件等为病人提供用药指导。  4对B2C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  4.1积极完善我国医药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第三方物流公司GSP认证  我国医药物流缺乏良好的物流配送系统。导致电子商务的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企业开展B2C医药电子商务以来处于亏损状态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完善我国医药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对于积极完善我国医药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议是:采用先进物流器械设备,以城市为中心建立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依托药品零售门店,鼓励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完善GSP认证体系。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取得的医药物流配送资格和完备的物流配送设施进行医药配送;不具备药品自主配送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与第三方医药流通企业或者第三方具备医药流通资格的物流公司开展合作。  4.2依托现今成熟的B2C网络平台模式,推动我国B2C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建立  目前我国B2C网络平台构建趋于成熟,例如淘宝、京东等大型B2C电商平台。而且已有大型医药企业通过与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进行B2C医药电子商务的开展。例如京东与九州通的京东好药师,淘宝医药馆与几家大型连锁药店的合作。但是还应注意到,我国医药企业大小规模参差不齐,小规模医药企业数量居多,网上药店充其量只算是当前连锁业态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相当一部分医药连锁零售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传统的经营、配送模式与采用的信息化系统不能很好融合。而且互联网B2C平台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中小企业无法承担高额的费用。因此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B2C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中小企业B2C医药电商。  结合美国GHX系统等第三方电子市场的建设经验,构建B2C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模式,集卖方系统、买方系统和电子集市管理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为一体,以丰富的医药信息,可靠的药品来源及质量保障,交易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有的支付均有记录可查等措施保证药品售出的安全。  4.3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严格准入制度,严厉打击售卖假药行为  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障网上售卖的药品的安全性。对于开展B2C医药电商的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相关药品流通必须通过GSP资格认证,定期对企业药品质量;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形如《网络药品交易管理办法》等的立法工作;结合现今推出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建设完善药品鉴定查询平台,保障药品信息的公开透明。  4.4健全医保报销制度,与网络药品零售挂钩  在欧美先进国家,医保制度与网上购药对接,是欧美国家B2C医药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把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不仅能大大方便消费者,还会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4.5提供执业药师咨询服务  针对消费者对网上购药的顾忌,医药电商零售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执业药师咨询服务,为普通病患提供购药说明及建议,同时建立顾客病史数据库,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打造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获得忠实的消费者。  5结语  虽然我国B2C医药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政府和企业的努力,B2C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来源:《科教导刊》文/孙文 郭道猛&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葛龙涛,吴博今,宋丽丽,张泽书.中美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简析.中国药业,2008.17.  [2]陶然,余正.浅析我国网上药店发展前景与障碍.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2.6.  [3]周尚,尚悦,张炯.基于互联网药品零售的优势与问题分析.中国药事,).  [4]耿凡,卞鹰.医药电子商务B2C模式的发展及我国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中国药房,2008.19.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4月22日消息,亚马逊中国和国美今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国美电器官方旗舰店将登陆亚马逊商城Z.cn。亚马逊中国将与国美电器在商品第三方供应、物流解决方案、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行业/频道:
产品/服务:
数据/研究:
导航/平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本人上传文档大多数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之,本人会立刻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摘要
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随着互联网地不断扩张,电子商务也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趋于成熟。在这个基础上,电子商务同样适用于医药行业;然而,医药业与电子商务的相结合,更加刺激到医药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相对于国外医药电子商务还是相对落后的,同时存在各种问题,诸如其体制问题,物流配送系统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等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其处于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其二,针对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宏观环境分析及它所面临的诸多竞争关系,我们得知其在当今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面临着挑战,同时也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最后,我们再通过对国外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随着以GHX系统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子市场日益发达。近年来,美国的医药电子商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其中出现药品集中采购组织和药品购买福利组织等营利性中介服务机构,正是这些新型行业的出现,医药电子商务才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然而,这些都是我国医药行业需要学习的地方。
最后,通过对比论证,分析,得出较为具体的结论,阐述对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建议。上述建议对于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医药电子商务,问题,策略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01:41: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论文分类导航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阻力与对策研究
晏星星(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430065)摘
要:发展医药电子商务是时代的大潮,它涉及到经济、民生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对于它的研究极具意义。从制度法规、物流建设、企业意识和人才培养以及消费习惯方面分析了我国医药电商发展所面临的阻力,并探讨了应对这些阻力的对策,旨在推动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教育期刊网 关键词 :医药电子商务;药品流通;电子商务中图分类号:F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15收稿日期:2015-04-04医药电子商务指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医药产品商、网络信息提供者、消费者等作为网络成员,通过互联网以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一系列电子商务活动。它具备着一些独有优势,因此在很多国家深受青睐,并有着不错的发展。2014年,阿里巴巴斥巨资买下慧眼医药科技的医药平台交易牌照,天猫医药馆成为我国第一个网上药品第三方交易平台;不久,八百方医药健康网购商城又成为第二家网上药品第三方交易平台试点企业。入主医药行业、抢占医药电子商务地段,已成为许多企业谋求新市场高地的战略。1
国内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起步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确定了10家试点单位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中国医药电子商务自那时起步。国内医药电商经历十余年发展,至2013年交易总额约为40亿元,其中2010~2013年,这项数据维持了250.35%的年均增速,网上药店规模从35家增长到132家,截至2013年5月,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的企业共142家,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企业4 098家。放眼世界,欧洲药剂师协会下属的药店,90%以上开展了网上药品预订服务,美国有1 000多家网上药店,市场规模将近1 700亿美元。较之国外,中国的医药电商发展慢、规模小,做专业纵深的电子商务应用,是我国医药行业的一大契机。2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阻力2.1
医院管理和国家制度的冲突我国的处方药鲜能在网上销售,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体制和国家制度的冲突。医院长期垄断药品零售终端,在传统“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处方外流直接影响医院和医生的利益,于是一些医院在开具处方时通过种种手段阻碍处方外流。此外,医保体系未能与医药电商对接,若消费者在线上购药不能得到 “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制度的支持,便直接在医院购买可提供报销的药品。《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院不得限制处方外流,同时对医生开具手写、电子处方的要求进行了规范,然而医院能够“法外”限制处方外流,说明改革未能依法办事;更有诈骗单位发布非法广告,售卖假、劣药,造成恶劣影响。现行的与医药电商相关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法》,缺乏一部明确医药电子交易行为、监管具体依据措施的法律。2.2
专业的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不成熟 国家对药品流通的管理十分严格,能通过认证的物流企业少之又少。在新版GSP的规定下,药品采存需要的票据管理非常严格,部分药品需要冷链配送,还有些是易碎品,像“四通一达”这样的物流佼佼者都不具备药品配送资格。此外,医药物流行业呈小、散、乱分布,国药、上药、九州通这些行业领头人,其市场份额的占比却十分微弱。传统的自建物流浪费大、效率低,费用率高达10%,利润率仅为0.6%~0.7%。普通的药店没有专业的配送网络,物流覆盖能力低,很容易失去网上交易的优势,医药物流建设体系没有与有效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整合起来,导致我国医药物流依然处于建设初期阶段。2.3
药企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复合型人才国家对药品信息限制严格,因为“无利可图”,药企在网站建设上动力不足。很多拥有网上交易和服务资格的企业不重视网站的维护,互动社区、论坛反应迟缓,客户提出的问题无法立即得到解决,导致客户的积极性受挫;大多数公司不注重公司网页版本的建设、格局的更新,电子商务系统简单,功能集中于发布信息。从事医药营销的人才主要有三种:经验型营销人员缺乏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营销手段简单重复、效率低下;医药型营销人员医药知识丰富,有较强的学术推广能力,但营销能力欠缺;营销型营销人员具备营销专业知识,但缺乏医药学知识,难以完全胜任学术推广工作。自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相关政策放开后,企业“人才凋零”的问题显露无疑,电商每年的人才需求量达到200万,而毕业于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仅有8万,可想而知,能适应医药电商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奇缺。2.4
消费者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在B2C方面,很多消费者处于信息盲区。由于疾病的突发性,患者习惯性地去医院求医,相关医药产品也会从医院购买。此外我国网络信息的覆盖人群主要是高学历的中青年,大量有需求的人群处于信息盲区。图1和图2是2014年我国网民与非网民年龄结构对比及网民与非网民学历结构对比。中青年占据网民总数70%~80%,老年人群占据非网民总数的半壁江山,然而老年人群在医药市场有着很强的购买力,这造成了第一个不平衡;与网民相比,非网民学历显著偏低,受教育程度严重的影响了他们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能力,这是第二个不平衡。 3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克服阻力的对策3.1
规范处方外流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第一,严格执行处方外流,促使医药电子商务对接医保制度。医院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与改革办法有着重大冲突,这就需要政府出于民生工程的目的来进行政策导向,从点到面逐渐推行处方外流模式。2014年9月,商务部等六部委的通知提出“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自此,地方政府处方外流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局部的改革需要扩大到全国。美国政府在1998年发布了电子商务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系列共同的标准,以确保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享有与在商店购物的消费者同等的权利,政府的支持使得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由1999年的64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3 700亿美元。第二,完善法规,从严执法。目前较可行的方法是采用网络实名制和信用评级制度,对低信用网站进行严格监控,一旦发生不法行为,立即封闭该网站,以此来规范网络行为。3.2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具有多种模式,最受社会推崇的无疑是第三方物流,即专业物流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合同形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普通药企专业化的结果就是主营业务与物流业务分开,属于物流的那部分最终极有可能被从中剥离出来,形成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是可以统筹多个用户和多个供应者,很容易汇集成较大的流通规模,达到规模效益。此外,相关机构应出台配套的认证标准,对于药品流通中药品的名称、编码以及包装要进行统一规范,减少因标准不一而造成的货物不合格、错发少发等问题。3.3
加强设施建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药企应该完善电子商务的设施建设。最好是建立起集网络信息发布、销售渠道以及售后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服务营销的意识,增强供需双方沟通,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美国有企业将药店联网,并完善网页、手机APP等软件设备,收购若干供应商,整合药店资源,加强与相关行业合作,实现信息共享,突破了国家对药品信息管理带来的局限。采用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公司岗位设置。医药英才网调查发现,我国80%以上的医药电商平台都没有设立产品经理和UI设计等职位,负责市场、运营以及产品的相关人才在医药电商团队中凤毛麟角。除了吸收高校人才,企业还应重视内部培养,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3.4
做专业服务,克服“数字鸿沟”对于医药电商B2C环节,在数字鸿沟困境下企业宜回归根本,做专业服务。第一,药店不能仅当“搬运工”,而是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对消费者进行“干预性”指导,增强体验提升患者对电商企业品牌认知,实现顾客忠诚;第二,建立会员制度,开发线上社区,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加强客户健康管理,引导并满足普通患者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需求。4
结语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医药市场逐步放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健全,为医药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制约因素,任重道远,在国家加强引导的同时,企业要审时度势、放眼长远,医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共同克服医药电子商务所面对的阻力。教育期刊网 参考文献1
王丹.国外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6)2
许琪.我国网上药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3
龙萌萌.浅析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制约因素及推进措施[J].商情,2014(3)4
曹立明.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5
李沛然,刘永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医药营销人才培养[J].中国市场,2013(17)6
孟令全,刘志刚,施伯琰,等.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房,2006(7)7
王淑静,郭丽萍.药品网络销售现状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16)8
孟令全,刘艳杰.医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J].咨询服务,2007(8)9
侯艳红,贾瑞.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网络营销现状及策略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1(8)(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16:45:24
网友评论《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阻力与对策研究》
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医药电商路在何方?
《医药电商陷法规灰色地带:物流医院等或成阻碍》
指出医药电商三座“大山”:医药政策(主要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和GSP认证)、医保政策、医院态度。
有什么办法可以翻过这三座大山呢? O2O可以吗?
按投票排序
以上回答,几乎都把医药电商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推给政策,这要么太草率(包括小道君fenng在内),要么不专业,还是本鹤出手吧!医药商品,从广义上可以包括药品、保健品、药械、医用耗材、药妆等品类的商品。但从药店零售的数据上看,药品占70%以上的比重,因此,本文以药品作为医药商品的代表作为分析,其他品类不涵盖在此文观点内。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数据,2012年互联网药品交易规模超过16亿元,但相比同年总规模达9755亿元的医药市场来说,数字小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从这个角度看,医药电商还没有真正的起步。但究竟是什么阻挡了医药电商的发展之路?仅仅是政策因素吗?不尽然。先说说大家认为最大阻碍因素的政策,要在网上进行合法的药品销售,需经CFDA批准,同时具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虽说取得以上两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并非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作为医药企业来说,能够通过GMP或GSP认证的企业本身在资质上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他们要做的,无非是更进一步,在互联网技术和资质上完善而已。本鹤查阅了CFDA相关文件,从以上两证的具体申报流程和要求上看,实在看不出它的难度有超过GMP或GSP认证难度的地方。那么,除了政策以外,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医药电商的发展呢?作为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本鹤认为这是药品的特殊属性和消费者用药习惯,以及医药行业本身发展的特性造成的。由于药品的特殊属性,使得它首先要强调用药安全性才能考虑疗效和其他因素。世界各国都对药品进行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严格监管,这并非是中国政府有意要干预自由市场。在药品的使用和销售上做出了严格规定,把药品分为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前者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销售和使用,因此,处方药也一般在医院才有,到药店购买必须凭处方购买并审核登记。而后者在医院和药店都有销售,但一般也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以上措施是全球通行的药品分类和管理办法。基于以上特性,药品在网上限于处方无法做到实际审核的情况下,只能销售OTC品种,这样,就等于放弃了占全部市场容量的80&左右的处方药市场。而剩下的20%的市场容量,网络销售又能抢到多少市场份额呢?由于药品是特殊商品,法律和政策不允许药品像其他大众消费品那样进行自由销售,其广告宣传也有诸多限制。比如,处方药广告只能在医药学专业期刊上刊登,OTC(非处方药)虽然可以在大众媒体上投放,但是所发布的广告内容不能突破药品说明书上的范围,并且要通过药监部门的严格审核才能投放。此外,药品也不能像大众消费品那样做买*赠*的促销活动。这些广告宣传的路都被堵死了,请问,你还有什么高招来进行信息发布?而没有了这些广告和促销措施,具有消费属性的药品怎么能够在网上推销出去?监管部门要求在药店配备驻点药师以审核处方和接受消费者的咨询,别小看了消费者咨询这一沟通过程,你必须得承认药品是强专业性的商品,光有说明书还远远不能满足正确用药的需求,在实体药店的销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店员和药师的咨询和引导,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特定卖场氛围下的沟通和服务。而电商在线上对此能起到的作用和实体药店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其次,消费者的用药习惯也是个问题。试想,你平时会在何种场景下去买药?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下,如果是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问题,一般会就近到药店买药解决,如果是急重症,那就不是买药的问题,而是需要进医院看医生。但是,就算再方便的网上购药,从下单付款到收到药品怎么也得等一天时间吧?这样的时间如果是其他消费品可以等待,但是,对于身体受到病痛煎熬的消费者来说,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耐心等待如此漫长的时间的。他们需要马上买到药品。而目前药店终端的布局,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密度上,不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N线乡镇,你都可以在步行半小时之内找到药店。药店里的药品品种结构基本可以满足解决小疼小病。试问,在这样的场景下,消费者有什么理由去网络购药?你可能会说,家庭也需要常备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啊,没错,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常备药。采购常备药一般不会像拉肚子那样对药品的到达时间具有迫切性,可以到网店慢慢浏览享受网购的乐趣,而且一次也可以多买几个品种。但是,在网络上购买药品解决不了刷医保卡的问题,在目前的政策下,医保支付终端还不能移动化,这无疑是也是网购的一大障碍。对此,你又会说,刷不刷卡无所谓,反正医保卡不也是在花自己的钱吗?这个道理看上去没错,但是,你又忽略了消费者的购药心理。本鹤没做科学统计,但凭当年做OTC的经验告诉我,到药店一次性购买多种常备药的消费者大多具备两个特点:1. 把医保卡上本来属于自己的钱花出去。由于医保卡上的钱不能取出,(非法套现那是另外一回事,而且也不划算)。来药店购药(物)是花钱的唯一渠道(医院由于流程太麻烦,几乎不用考虑这个渠道)。并且,药店还提供了很多日用消费可以变通刷医保卡消费,当然,这是违规行为,但大多数药店不也是这么干的吗?2.购常备药的消费者以居家的中老年人居多,而这一群体,几乎没有网购的习惯。第三,医药行业本身的发展特性也制约了医药电商的发展。首先,生产企业除了战略考量一般不会去做电商,一方面是生产企业绝大多数没有涉足零售业,达不到必须有实体连锁药店的要求,从而拿不到网上经营必须的资质;另一方面是自身品种的局限性。处方药是不可能在网上销售的,OTC品种要么已经有成型成规模的销售模式和价格体系,引入电商销售只会打乱这个体系得不偿失,要么该类品种本身没有什么知名度和竞争力,放到线上又有什么吸引力呢?生产企业不做,那么在流通领域,特别是自身就是连锁药店的总可以做吧?此话没错,但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其实是一个道理,对于价格体系和窜货的管控,历来是OTC厂商看中的产品生死线。电商要引流,要爆款,要直通车,就算你不怕政府部门的监管,绕开平台的审核,但是作为供应商的厂家,也绝对不容许你以牺牲价格的方式上量,否则将是得不偿失的。况且,网络销售理论上是面向全地球的,你的药品往各地一发,当地销售受到冲击,影响了当地代理商或是办事处的利益,来厂家一闹,厂家想想也是,别为了网络上那点微不足道的销量影响整体,于是,咔嚓,停止供应,作为电商如何收场?基于以上分析,网上购药相对实体药店不仅在政策监管上受限,在方便程度和服务上大打折扣,在行业发展特性上制约的情况下,药品生意几乎都被实体药店和医院所截留了,医药电商能有什么法子把消费者引流到线上交易?
一个买家(患者)和卖家(药企、医院或者零售药店)永远信息不对称的领域,搞个毛电商啊
看见 O2O 就想笑。都自娱自乐呢吧路在何方,路在政策限制放开。但就算没有政策限制,也未必能行。美国在线药店赚钱么?
自“互联网+”战略计划提出,医药行业迅速触网,“互联网+医药”现在热的一塌糊涂,凡是和医药沾边的人都在点评,几乎每家知名药企和知名连锁药店的大佬都在跃跃欲试,像看见了一只蓝海大肥羊,磨刀霍霍向牛羊,哪知大肥羊其实是一头狼,正等着吃人。“互联网+医药”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自建B2C电商平台;二是第三方B2C平台;三是O2O平台,每种模式都隐含着各自优劣性。自建电商平台是个连环坑,站着进去躺着出来自建电商平台模式,比如金象网、药房网、健客网等就属于自建B2C电商平台模式。以这种模式“触网“,一定是看到淘宝的成功,听了马云“今天看不懂,明天来不及”的言论,这里笔者也有句锦言敬上:“看不懂的就不要贸然杀入,否则躺着出来”。自建电商平台是个连环坑,埋伏重重,一个麻烦套着一个麻烦,不单要解决企业本身遇到的窘境,还要抵御外部强大的对手。凡是自建电商平台的行业大佬们,发现其中的问题远比想象中的多,原本以为驶上一条高速公路,哪知是坑坑洼洼的泥路,速度不但要慢下了,还要想方设法填坑。企业自建B2C平台有四大块先天缺陷。第一,缺团队。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想做互联网必须有人有团队。医药企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人才都是传统人才,靠渠道经营发家致富,他们手里全部都是传统的渠道资源和多年来经营积攒的传统经营。这种渠道和资源对做互联网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互联网人才具备互联网经验:怎样定位平台?如何创建电商平台?如何为平台引流?需要哪些功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体验等,这些绝对不是大佬们看着淘宝网照样COPY一个就行得通的。实现一个电商平台需要有人才,而当今社会,人才是最稀缺的也是最贵的。想自建医药电商B2C平台的大佬们首先需要准备好一大笔资金,专门用来挖人才,独木不成林,还得搭建一支完整的团队,从技术到运营、从营销到市场、从售前到售后等,这就占了很高的成本。第二,缺资金。钱的事不细讨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算盘。自建平台需要的资金几乎全部超过大佬们的预计,想要做成功一个平台需要千万级别以上的资金:人员工资、运营成本、营销经费等等,推广引流的费用将成为企业最大的成本,拿“618”电商广告大战来说,每一家电商营销推广的费用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否则你怎么会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宣传呢?第三,缺时间。时间是大佬们疏忽的一个重要关键点。传统行业秉承着大鱼吃小鱼的模式,而互联网行业玩的就是“快鱼吃慢鱼”,别管大小只论快慢,你慢我就吞掉你。当年的淘宝网能够崛起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为没有多少对手,时间充裕有了缓息,得以让淘宝网能够慢慢成长。而现在的市场,恨不得今天说要做电商,明天就上线经营,平台与平台的竞争越发惨烈,拼的不只是人才和资金,还抢的是时间,这已经不是红海了,而是一片血海。第四,缺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最致命的先天缺陷,是互联网行业最基本的应用“工具”,没有互联网思维一定做不好电商。互联网思维最重要是用户思维:以用户为经营核心,围绕用户建设服务体系,服务即是营销,用户利益高于一切。而传统药企和药店以企业本身为经营核心,秉着做好产品等着消费者上门的理论,在当下的时代,已经不怎么好用了,再不主动出击,就要被市场淘汰了。格力董明珠和小米雷军的10亿赌局妇孺皆知,在笔者看来,如果赌的是传统行业的竞争,雷军一定惨败,而赌局恰恰在互联网,那么结局可想而知。市场不是谁有钱,谁喊的声音大就归谁的,而是民心所向,谁懂得消费者的心里,让消费者爽了,谁就是市场的主宰。综上所述,药企、药店想要自建B2C电商平台,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是天文数字的资金消耗不起,二是人才难找无法实现满意的平台,三是时间紧迫自建平台和其他巨头无法抗衡,四是企业掌舵人没有互联网思维,一定会干扰平台经营发展。这些都是硬伤,而且是隐藏的硬伤,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内伤,摧垮企业自建的电商平台。合作第三方B2C平台是个大坑,表面很光鲜实际重重埋伏目前国内知名的第三方医药B2C平台就要数天猫医药馆和京东医药店了。对于想要触网的医药大佬来说,他们表面上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意味着无限的空间和客户,但是,实际并不是这样,进入后就发现是个大坑儿。如果医药大佬们因为上文的原因不愿自建平台,那么和第三方医药B2C平台合作也是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但是,一旦进入电商平台后,你就会发现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红海价格战。对于药企来说,药品经过渠道流通到达消费者手中,是稳定的利润来源模式,不需要付出更多的费用,而触网后,首先需要搭建一支网络经营团队,然后就要降低药价。企业合作第三方医药B2C平台有四大挑战。第一,价格战。第三方医药B2C平台是信息扁平化的典型代表,完全去除了中心化,将传统的药品销售渠道的中心优势完全抹杀掉。在没有空间和时间的网络里,只有价格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唯一要素。那么,药企或药店只有降低药品网络销售价格,才能赢得顾客,这样做需要挤压本身的药品利润。同样的药品,价格低的具有第一级别的优势。如此竞争似乎是个死循环,降利润打价格战,没利润又打不起,所谓触网只是从一个实体红海市场跳入另一个虚拟红海市场。第二,传统消费习惯。药品是一个特殊的消费品,首先是药品质量保真问题,据腾讯企鹅智库调查,有超过六成的医药电商用户最担心的是害怕在网上购买到假货。这种观念需要大量的、长期的消费者教育才能打通的。另外,政策禁止处方药网络销售,这道鸿沟是跨不过去的,而仅有的OTC药品市场已经没有多少甜头了。最后,药品具有时效性,一个消费者购药后在家等物流,药品到手时病已经自愈了。药品电商挑战的是消费者传统消费行为习惯。第三,平衡利益。降低药品价格,虽然可以省去大量的药品流通成本,但是这会伤害到各级流通渠道的利益,在销售渠道看来,药企做的是“背后捅刀子”的事,严重的可能发生销售渠道的抵触甚至叛变,会严重损害药企的品牌和口碑,另外,药企之间竞争激烈,市场一旦出现一个小空溪,就会有人乘机挤进去,大堤的溃塌往往是小缝隙造成的。第四,推广费。触网后,不单降低了药价,还要花一大笔持续不断的费用做推广。行业内刷单、刷口碑、作假、买广告位的情况已司空见惯,你不做就没人来关顾,所以硬着头皮花钱做,而且是持续不断地。费用主要花在药品搜索位置,站内广告位,活动促销等等,时间长了费用不会少。综上所述,药企、药店想要合作第三方医药B2C平台,能够获得的是大量客户流量,与此同时,还会进入另一个虚拟的红海战场,政策和消费习惯的鸿沟也需长期培养。合作医药O2O平台是条马路,虽然慢但稳步增长药企或药店自建O2O平台只是相当于多了一个配送到家的服务,和原本的经营并没有实质上的触网改变,反而还要多投入一笔配送团队的成本支出,获得的收益也是个未知数。所以选择免费的第三方药品O2O平台是目前最稳妥的触网方式。药品O2O模式不会产生爆炸式的快速激增,但是能够持续增长,稳步的营销逐渐影响消费者,改变他们的消费行为习惯。药店合作第三方医药O2O平台有三大表现。第一,免费。天下也有免费的午餐,目前国内的第三方药品O2O平台:药比较、药给力等都是免费合作的。这种医药O2O平台都属于“轻模式”,依托药店,将网上用户流量引导至线下药店,对药店的作用更直接一些。药给力和药店合作,主打一小时送药上门,核心就是送药“快”,药价只有8-9折;药比较与药店直接合作,主打处方药节省50%药费,跨过处方药网络禁售的政策鸿沟,药剂师直接上门配送。药企或药店与这种O2O医药平台合作不需要自建团队,直接利用其平台的资源,为药店引流坐等消费者上门购药。第二,强化中心化。医药O2O平台有一个先天的优势,与B2C平台恰好相反,那就是中心化优势。医药O2O平台是依托药店且以药店地理位置为中心,为周边的消费者服务,无形中强化了药店的地理位置优势,将药店的经营半径扩大三公里,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找到药店。此外,这种利用线上引流,线下交易的模式,让消费者对药品来源有可靠的信任。医药O2O将药店的区域性经营放大,同时又不至于红海厮杀,这才是药店的真实需求——蓝海市场。第三,处方市场潜力巨大。据预测,2015年中国药品医疗机构(医院)销售规模大概为1.2万亿元,而在国内药品终端销售收入中,处方药超过80%,且以医疗机构销售为主,预计2015年处方药将有近1万亿的市场规模。这块蛋糕太大了,诱惑也太大了,如果能在医院处方药市场撕开一个小口,那便是获得了一个大金矿。综上所述,药企、药店想要合作第三方医药O2O平台,能够获得的是大量线上客户流量,同时也能强化自己的中心优势,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个掘金处方药市场的机会。在互联网时代,药企和药店选择触网的模式很多,但是一定要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经营模式,模式错全都错。不论B2C还是O2O,互联网医药是大势所趋,只有转变观念积极触网,才能跟得上世界的步伐。
回头看两三年前的医药电商,明显是进步的,虽然说政策干预很大,但是还是在一步步推进,慢慢开放。说到医药电商,大家可能太仅限于卖otc,处方药,其实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也是属于其中一部分,而且目前占的比例最大,提示空间也无限大。个人认为 在目前政策下,把这2个类目运作好,做标准化,规范化,铺好渠道,再等待国家政策开放的处方药绿灯。
没政策支持 就没有路
最近在关注医药电商,就在知乎上搜索这个问题,所以不请自来~我来点干货~个人总结医药电商从具体操作层面的三座大山是:1.医保报销2.处方来源3.消费者观念具体说说1.题主的链接是11年的了,现在的政策是在鼓励医药电商的。14年5月的时候CFDA出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大家可以搜搜看。另外,最近李克强总理也做了讲话,要求各个地方推进药物联网,在2015年底之前基本实现药物可追溯,所以政策的问题反而不用担心。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医保报销,因为医保是以市为单位的,还没有全国联网。医药电商想做大,必须有医保报销,这是想都不用想的。美国做的好,是因为商业医保更为发达,不限于小小的医保卡。这个方面我认为和保险公司合作有前景哦,看看联合健康集团。这个曾策问题等国家,不需要展开说的了。2.可以看看沃尔格林的销售数据,网络销售中处方药占70%。做这块的人,都知道处方药才是大头。那么处方来源是个大问题。现在有几个途径,比如医院流出,网络医院,电子处方,药店自己开具等等。这个问题是核心,我有一些想法,但还不成熟。3.消费者的观念和习惯是另一个难题,上面第一的回答也说了。我觉得消费者是可以教育的,但转变观念和习惯,真的需要多方联手。医院、社区、制药企业、互联网企业、媒体甚至政府。互联网一代人的观念不需要教育只需引导,老人家与其学习怎么网上买药,我更推荐去大型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呢。所以我认为消费者观念或者说习惯,重在引导,这需要多方合作。具体操作可以针对互联网购药的行为进行分析,根据其特性,要会选择品种重点推进,渐渐形成习惯。就这样吧
医药电商相对其他垂直行业确实发展滞后,但并不全无机会。反而借鉴得当,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楼主所提及的三座大山,并非制约其发展之根本。反而行业门槛、药品时效性、传统医药企业的固化思维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B2C不见得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全国324张证,还有阿里京东的强流量劲敌,处方药未解禁,即便解禁,也是头都挤破。B2B反而容易切入,不担心销量、不担心烧钱、大宗交易、现金流充足,别忘了阿里当年在B2B上可是囤积了不少力量啊。
15年过去了,政策并未如期放开。依然取得了大幅增长,背后依然有庞大的市场基数,是唯一电商蓝海。慢病管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更丰富便宜的药品,无论什么时候这些对于患者都是有真正价值的。更直接的营销、更丰富准备的数据对于医药流通渠道和生产厂商也是有价值的。大势,不可挡,下一个千亿级别的公司可能诞生于此。1 医保个人账户线上支付开放,将一定程度促进医药电商发展2 处方药已经可以展示,事实上已进行了实际销售,医药电商进新阶段,像万艾可这样的品种是能带来可观销量的3 医药O2O服务模式补充现有购药环节服务形态,满足即时需求
医药电商虽然能够解决用户选择与购买的便利性,但很难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O2O服务模式的出现,可以解决医药需求的及时性问题,目前立足于社区即时送药服务的医药O2O/移动医药电商App的O2O服务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传统线下购药或者医药B2C购药环节的有力补充。4 整合大数据,实现智慧医疗
从医药电商看,医药电商拥抱大数据是势在必行:(1)用户层面:大数据可以积累用户的医疗及医药消费信息,基于此建立相应的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向用户合理地推荐改善健康的药品,从而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2)医药电商和药店层面:随着处方药网售的开闸,医药电商与大数据结合,一方面能够实现处方药网售的可追溯、政府的可监管,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制定线上营销及线下活动方案。(3)医疗服务平台层面:医药行业在药品服务过程中积累了数量庞大复杂的客户群数据,如日常销售数据、医患沟通数据、病人病历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应用,医院等医疗服务平台可以把握消费者需求,与消费者建立良性互动,并可提供个性化的智慧医疗服务。(4)医药企业层面:通过医药电商和医疗平台的数据积累,将获取健康数据、药品的流向、销量信息等的数据,根据顾客需求变化,实现个性化药品研发、更换商品种类和数量,实现智慧生产和药品管理。
需长期使用的慢性病类药:糖尿病、高血压等,应该会成为医药 电商的大品种;2009年一次去徐州出差,我坐的火车凌晨5点多到火车站,当时办会的厂家举个牌子接应我们,没想到竞有一个从外地买药的人也来到了接站的司机师傅旁边。经了解才知道,他是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该厂家的胰岛素药,估计家庭不是很宽裕。他们村几个糖尿病患者一合计,共同凑钱让这个人坐火车,拿着空的药盒 来徐州来厂家来批药,希望能便宜一些,并且保证是真货;
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从管理上看,医药的监管属于保守型,经过前些年的郑筱萸事件更加倾向如此,从世界范围内FDA也是如此,首先强调安全,然后是有效,方便和低成本还没有列入议事日程,医药电子商务起码落后其他电子商务10-20年
四大驱动力为医药电商行业提供发展土壤中国科学技术战略研究院,至2020年,我国将形成约8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按此估计,2020年整个大市场将突破10万亿元。201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为4430.3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5.3%。据德勤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中国卫生总费用将以13.8%的增速上升,到2017年将达到约8900亿美元,占GDP比重将达到5.9%。这些数据也表明医疗健康行业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互联网医疗市场主要有四大驱动力,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国策利好:日,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医师合理流动,放宽条件、简化注册审批程序,探索实行备案管理或区域注册,优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使得作为医改重点内容的医师多点执业进一步放开。2014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有望2015年落地,该办法欲推行的新政中即包括处方药可在网上销售。同样在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将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这一要务放在首要位置,并硬性规定了各项任务的具体完成时间。而据媒体报道,2015年公立医院改革将集中出现大动作。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提出“非禁即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这使得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的“门”有望打破。技术相关因素推动:传感器技术日臻成熟使终端设备更加智能化;和Wifi技术发展,使终端设备更加快速的连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使快速从实时数据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可能;智能设备普及率上升,网民规模达5亿,使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机器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人类带来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这些因素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使得远程医疗、慢病监测、在线医疗等成为可能,从而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变化:BCG和SwissRe联合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近4.4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34%,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是15~45岁人口的3~7倍,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因此对老龄人口进行慢性病监测、降低长期医疗费用尤为重要;其次,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升高,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最后,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将逐渐增多,使得人们的就医需求日趋增大。BAT等重量级选手参与及资本的推动:BAT、京东、360、小米等大体量公司凭借敏锐的嗅觉快速进军移动医疗领域,使得互联网医疗炙手可热,大量创业者涌入该领域;短短三个月之间,挂号网1亿美元、丁香园7000万美元、春雨医生5000万美元三起融资,引发了业内对互联网医疗的热切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热钱涌动,使得互联网医疗迎来爆发。加速重构——互联网医疗主要解决的5大问题互联网医疗能够实现对传统医疗的重构,主要体现其在对传统医疗消费五大问题的改善。首先是病前的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疗有望帮助病人进行真正科学、有效的疾病预防,实现治未病;第二,病人就医方式上,互联网医疗能够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的禁锢,通过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跨时空配置,帮助病人免去不必要的到院就医;第三,在病人院内就医的体验上,互联网能够帮助优化患者院内就医流程,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后,在购药环节上,互联网医药电商的兴起有望带给患者更方便快捷、便宜的购药体验;最后,在整个医患生态上,互联网医疗能够优化医患对接机制,促进医患沟通,使医生价值最大化,服务最优化。改变健康管理方式——上医治未病有望在互联网医疗时代真正实现传统医疗环境下,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病症才就医,但此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仅要忍受更多痛苦,还增加医疗费用。这种被动就医的健康管理方式有望在互联网医疗时代转变为主动疾病预防,实现战略前移,防患于未然,而医疗服务的重心也将从短期急性病医疗向着慢性病治疗和预防性的健康转变。互联网医疗下全新的健康管理理念、技术和手段,能够有效促进疾病预防、医病于未病,帮助降低医疗机构压力,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从健康管理理念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预防性健康保健的需求日趋增多。从技术和手段上,首先,可穿戴设备将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化,一方面,可穿戴设备使患者(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并将正常医疗流程无法获取的数据转换为实时数据流,为及时筛查、预防疾病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收集身体各项体征数据后,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寻找生活行为与疾病的发生联系,使患者(用户)可以及时享受专业医护人员的各种健康咨询、筛查、预防、监护和干预服务。其次,通过基因检测筛查致病基因,预估疾病发生风险。相对于常规检测,基因检测是一场主动预防疾病的革命。常规检测主要针对人体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检查和诊断,主要任务是配合疾病的治疗,无法在病变出现之前预知;基因检测可在人体未发生疾病时,通过筛查致病基因,预估疾病发生的风险,使患者(用户)通过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方式提早预防或采取预防性手术来进行干预,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重构就医方式——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跨时空配置优质医疗资源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为“四面墙加一张检查台”,且需患者亲自前往医院。而我国医疗基础设施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并且医疗资源匮乏,导致患者预约挂号难、医院拥挤不堪、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互联网医疗将使政府无需重新建造医院以及诊所,通过“虚拟化”的医疗体制和系统,将医疗服务惠及更多国民,并且远程、管理患者的信息。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借助互联网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跨时空配置,提高患者、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生彼此之间的沟通能力,突破传统的现场服务模式,缓解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从患者角度,一方面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只需通过互联网就可享受跨区域的优质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打破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向医生进行健康咨询,从而获得更便捷、快速的医疗服务。从医生角度,首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远程设置通过持续地实施医疗监控,实时传输有关数据给医护人员,加快医疗干预患者治疗的速度;其次,节约医生时间,医生无需被动地发现患者的问题,通过监控器实时识别可能恶化的病情,第一时间引起医生的关注;第三,医生从体制内解放出来,通过互联网合理利用其碎片化时间,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增加合法收入。尽管对于很多类型的疾病诊断、治疗、后续治疗等服务项目,患者仍需要与医疗服务机构(医院等)专业人员面对面地交流,但这种“见面”将越来越多地发生在远程和移动背景下,如家里等。跨时空的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将极大地改善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就医体验。改善就医体验——不排队、少折腾“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及医生问诊时间短”这一“三长一短”使就医体验饱受社会诟病。针对“排队时间长”这一“顽疾”,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诊疗方案”,使得“根治”这一“顽疾”指日可待。互联网通过渗透就医各环节,改善就医体验。预约挂号环节,一方面患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挂号,并预估时间前往医院,大大节约患者时间;另一方面医院根据不同科室的预约情况甚至不同季节的患者需求,提前调配医生,进一步减少患者候诊时间,大幅改善医疗秩序,缓解医院的拥挤。候诊环节,科室服务方便患者快速找到相应的科室。缴费环节,网络支付(如支付宝等)免去回到窗口排队缴费的麻烦,同时添加医保实时结算功能,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查取检验报告环节,患者可直接在手机上查看报告,不需要再到医院打印提取。院外康复环节,患者通过在线问诊或者远程医疗设置与医生及时沟通病情,针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与传统就医体验相比,互联网医疗使医院的就医过程更加便捷,减少患者排队就诊时间,提高医院服务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使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加完善。重构购药方式——更便捷、更便宜传统医疗行业购药环节存在诸多痛点,首先,处方用药不透明,医院在用药上有着绝对的垄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并且医院和医生的处方长期以来都处在无监控状态;其次,传统医疗的购药方式多为医院看病购药以及实体药店购药,取药时间长且路程时间长。互联网医疗通过去流通化的方式节省时间成本,让用户更加方便、快捷、便宜的购买并获取药品。互联网医疗购药方式主要为医药电商,运营方式以B2C和O2O两种方式为主。B2C模式使用户获得更加方便购药体验,通过互联网药店或者第三方医药平台,可快速查询药品信息、进行比价、咨询药物信息、查看是否支持医保报销,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下单,并在1-2天内收到药品,对于不急用的日常药能省去前往医院、药店的时间。对于购药,一些用户具有时间诉求,即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获取需求的药品,基于此O2O模式目前正快速发展,通过实体零售药店的快速配送,力图在1个小时内完成药品的配送,为用户带来更加快捷的购药体验。同时线上药品通过缩减中间流通环节,相对于线下药品价格会有较大的优惠,让用户买到更加便宜的药品,也是改善吸引用户线上购药的一方面因素。随着网售处方药政策的放开,医药分离的状况愈加明晰,互联网医疗销售的药品种类将迎来大幅增长,医药电商的购药方式也将加速重构传统的购药方式,并更加深刻的影响着用户的购药习惯,为用户带去更加舒适的体验。
医药电商发展缓慢,一方面是政策,更重要的是现在买药的不上网,上网的不怎么买药全去买,云雨用品了,等过几十年,老人们也愿意上网买药,医药电商就好过了
不管是B2C还是O2O,互联网医药是大势所趋,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成本,提高行业质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互联网是不可回避的潮流,从现今越来越多的移动端招商代理平台拔地而起的态势来看,例如丁香园从最初的pc走到了移动端,医药新势力招商代理平台势起,不难看出来互联网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很巨大的。
这个问题提出到现在已经有2年时间了。先在来看医药电商的路,是否更加清晰了呢?从政策也好,市场规模也好都是有目共睹的,那现在医药电商发展成什么样了?从七乐康目前的模式我们不难看出,医药电商的路出来了,医药分家的脚步加快了。通过病人上传处方,到顺丰送货上门,这种标准式电商体验已经覆盖了数万用户。在医生端,步长通过入股的形式,让他们数十万的销售人员开始向医生推广;在病人端,有医生推荐病人使用七乐康app购药;在药品端,目前的重点就是在于更多的药品代理商把药品放在七乐康的仓库中去;最后这里就成了一个真正的互联网药方,不管是处方还是OTC。再从目前的趋势上来看,除了七乐康,很多互联网医药项目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即使以后的春雨、平安好医生、医联等在线问诊平台,也可能会杀入这个医药电商里面。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三位大山医药政策。医保政策这是国家行为,在短时间很难改变的,所以想翻过这2位山有点难。医院态度这其实就靠广大的药商 药企,这么多年和医院的交往,然给我深深的觉得医院的无奈,在各种部门的监管下,医院的成长之路又有谁真心的去关注过呢,院长考虑的是什么?医生担心的是什么?这些跟所谓的路在何方有着很重要的关系第二个问题,o2o 是否能够翻过3位大山。我很理解有好多人都在为医药行业的出路找方向 找方法。可是真正的出路真的很难。不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行,是医药政策 医保政策 等等的国家调控太过束缚。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随着网上药店的上线 ,支付宝将要推出的移动支付等等苗头已经很是明显了,国家正在不断的放开医药在网络渠道的限制,而大家所担心的 网络销售是否侵害了各地区经销商的权益 这是必然的 也是o2o将要面对的,试看现在传统行业都在不断接受来自网络 所谓电商的冲击。但可以看出线上引流线下销售 这条路已经让医药在o2o 模式下已经卖出以大路,接下来我想我们等待的就是2位大山能像冰山一样慢慢消融。
看最近药监局的动作,前路漫漫。。。等新政吧!
医保交易,处方药是医药电商的出路。
我在想可不可以只做O2O引流,迫使市场渐渐透明化,并不非要进行网上交易,,,
感觉很多人是别人在做 自己也要做 所以就这样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观念陈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