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公索之亡牲(孔子家语翻译)。近殷民之攘窃(书)。求翻译。麻烦啦。

Reflex蓝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Reflex蓝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d72bb81_9bfdec2',userId:,blogListLength:30};太上感应篇笺注(清.惠东)&全本
太上感应篇笺注(清.惠东)
太上感应篇《汇编》《笺注》《李昌龄感应篇注》融合版DOC新浪微盘链接
《太上感应篇笺注》PDF版新浪微盘连接&&
《太上感应篇笺注》DOC版新浪微盘连接&&
《太上感应篇笺注》&太上感应篇笺注之汇编故事精选整合版DOC新浪微盘连接
&&&汉术士魏伯阳著《参同契》,荀爽、虞翻、干宝诸儒采以注《易》,后之言《易》者,未能或之先也。盖魏晋以前,道家之学未尝不原本圣人。唯是圣人赞化育,以天地万物为坎离;术士练精魄,以一身为坎离为较异耳。然《玉钤经》言:'求仙者,必以忠孝、友悌、仁信为本’,故宋《艺文志》及《道藏》皆有《太上感应篇》一卷,即抱朴子所述汉世道戒,皆君子持己立身之学。其中如三台、北斗、司命、灶神之属,证诸经传,无不契合。劝善之书,称为最古,自此以下无讥焉。雍正之初,先慈抱病,不肖栋日夜尝药,又祷于神,发愿注《感应篇》,以祈母疾。天诱其衷,母疾有间,因念此书感应之速,欲公诸同好而未果。余友杨君石渔见之,叹曰:“此书得此注,不唯可以劝善,且使后世道家知魏晋以前,求仙之本初,未尝有悖与圣人,反而求之忠孝、友悌、仁信之间而致力焉。是亦圣人之徒也,其诸君也有乐于是欤?”既锓&q&#464;n锓木(刻书版。也指刻版印书);锓板(刻书版。也作"锓梓");诸版而仍问序于余。余嘉扬君之好善,因述注书之由,趣而为之序。
&&&&&&&&&&乾隆十四年冬日惠栋序
太上感应篇汇编序节录
& 清长洲彭凝祉,少奉此书,以迄荣膺殿撰,位登尚书后,尚日读此书,兼写以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又释之曰,非谓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其发挥可谓透彻之极。然见仁见智,各随其人之性质。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此书注解甚多,唯清元和惠栋之《笺注》,最为精深宏畅,惜非博学之士不能阅。次则汇编,实为雅俗同观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妇孺,犹难领会。唯直讲一书,为能普益。然文虽浅显,词甚优美。浅而不俗,最易感人。&
《续编卷二&感应篇直讲序》&
&太上感应篇笺注(清.惠东)
太上感应篇(东吴惠栋定宇笺注)
& 太上者,最上之称(春秋正义)。曲礼曰:太上贵德。春秋传曰:太上以德抚民。又云:太上有立德。经传言:太上者,皆谓五帝以前上圣之人。真诰(g&o)甄命授曰:太上者,道之子孙,审道之本,洞道之根。是以为上清真人,为老君之师(陶弘景注云:此节谓太上高圣玉大道君也,为太极左真人,中央黄老君之师。)又云:昔太上以德教老子,是以老子道德经云:太上下知有之。顾欢堂诰(堂诰四卷,即老子义疏),以为太古上德之人是也。是书乃修真者,述太上之旨而为之。当在《玉钤(qi&n)经》、《易内戒》、《赤松子经》、《河内图记命符》诸书中(皆晋以前书,抱朴子所述)。而此篇言道戒,尤关日用。尚德者用玆无悔,乃君子之光(易)。背义者以此思忧(礼),实小人之福(易)。是以昔人表而出之,名之曰感应。夫倡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矣。故必慎所以感之者(序新)。有感必有应,自然之道也。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春秋传闵子马之言,无门,言同一门出入也。)
& 虞仲翔注易,以坤为鬼祸,乾为神福(乾神坤鬼,神为福鬼为祸)。是知祸属阴,福属阳,阳为善,阴为恶,故祸福以类相从。字皆从示,示神事也(说文)天者神(谷梁)。然则祸福皆天也,而不知转移之人者也。福兮祸伏(老子),祸与福邻(子荀),吉凶同域,忧喜聚门(鹖冠子),将之者天,召之者人。祸重于地,福轻于羽(羽叶户),有福不及,祸来速我(韩非子),自作难活,天作尤可。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此言感应之理也,影者,形动所生)
虎啸而谷风起,龙兴而景云属。庭钟於外,而黄钟应於内。物类之相感,精神之相应,若响之应声,影之象形(刘向新序),吉凶之於善恶,亦犹是也。做善降之百祥,做不善降之百殃(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圣人之言感应祸福速哉(汉书)。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 抱朴子案《易内戒》,及赤松子《子经》,及《河内图记命符》皆云: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又对俗篇云:上天司命之神,察人过恶,其行恶事大者,司命夺纪,小过夺算。和二文观之,司过,即司命之属也,是以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雷,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郑康成注云: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七祀皆主察小过,故总谓之司过,其或谓之司命者,七祀首司命故也。
人皆恶之。(恶,去声)
下流乃君子弗居,多言为诗人所畏。玷(di&n)汝南之月旦(许邵事),先注难除(六朝赦令并云,洗除先注,盖当日乡论清义,必有记注之目也。);殊洛邑之井疆(书),终身不齿(礼),岂非三代之直道,尚在于斯民,四凶之不才,载谣于人口乎(范蔚宗赞)。
刑祸随之。(管刑鬼祸)
& 罹(l&)外刑者,金木讯之;罹内刑者,阴阳食之(庄子)。宵人之行事,夫各有所当矣。兵在其颈(国语),焉避害也(左传),天夺之魄,孰逃威也(左传)。
吉庆避之。
& 易道以乾为善为祥为福为禄,坤为丧为恶为杀为乱(仲翔注易)。圣人赞易,扶阳抑阴,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积恶之徒,于阴同类,古吉庆避之,阳称吉称庆也(仲翔注易云:阳吉阴凶,又云阳称庆也。)。
恶星灾之。
& 岁在豕(sh&#464;)韦苌(ch&ng)弘,识蔡侯之祸;星出婺女(星宿名,又名须女),裨(b&,添加)灶晋国之凶(春秋类对赋)。盖德隆则晷(gu&#464;)星,星隆则晷德(汉书),惟天时与人事相参,斯六贼与五残并会(六贼五残皆星名)。
算尽则死。
抱朴子曰:凡人之受命得寿,自有本数,所禀本多,则纪算难尽而迟死。若本禀本少而所犯者多,则纪算速尽而早毙。是则占平公之疾,无过十年,验伯有之亡,不能五稔(r&#283;n)(国语左传),算之尽也,何日之有。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 武陵太守《星传》曰:“三台一名天柱,上太司命,中台司福,下太司禄(周礼疏)。案天官书:文昌宫第四星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是司命即三台,三台即文昌也。祭法王立七祀,以曰司命,皇侃(k&#462;n)礼疏(侃六朝人),以为文昌第四星非也,司命有二,楚辞有大司命,少司命,七祀之司命,乃少司命也。在虚北(见星经)。对禅书荆巫祠司命,《汉律》祠秕司命,皆谓少司命也(别详下注)。其大司命,乃文昌第四星,即星传之上台矣。张君房云笈七签曰:“北斗九星,第五丹元星,天之北斗君,主命簶籍,上总九天诸簶,中统鬼神簿目。真诰曰:鬼官北斗君,乃是北斗之考官,此鬼一官,又隶九星之精,上属北晨玉君耳。又云鬼官别有北斗君,以司生杀,盖天上北斗有所司察,故鬼官亦置此职,是北斗神君亦有二也。窃谓颜超所遇斗君,亦鬼官所置者,非必天上星辰也(事载搜神记)。汉赵一谢友人书曰:收之於斗极,还之於司命,则三台北斗之说其来久矣。
又有三尸神,在人神中。
& 《太上三尸中经》曰: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日,上造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录奏,欲绝人生籍,减人禄命,令人速死。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命彭矫,在人足中。《玉枢经》注云:上尸名青姑,中尸名白姑,下尸名血姑。抱朴子案《易内戒》等书,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死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食人祭酬。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所为过失。
每到更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 真诰协昌期曰:凡庚申之日,是尸鬼竞乱,精神躁秽之日也,不可与夫妻同席及言语面会当清斋不寝警备其日,遣诸可欲。《太上律科》曰:庚申日北帝开诸罪门,同诸鬼神诉讼,群魔并集,以司天下兆人及诸异类善恶之业,随其功过多少,赏劳謫过,毫分不遗。
曰晦之日,灶神亦然。
& 淮南子《万毕术》曰: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陆龟蒙《祀灶解》曰:灶鬼以时录人功过,上白於天,当祀之以祈福祥。段成式《酉阳杂俎》曰:灶神名隗,又姓张名单,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已丑日出卯时,上天禺中下行署,此日祭得福。其属神有天帝娇孙、天帝大夫、天帝都尉、天帝长兄、突上紫宫君、太和君、玉池夫人等,一曰灶神名壤子也。《杂五行书》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夜披发从灶中出,知其名呼之可除凶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 抱朴子曰: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若恶事而损於人者夺纪,纪算之说,其来远矣。《初学记》引《河图曰》曰。黄帝曰:凡人生一日,天帝赐算三万六千,赐纪二十。圣人得三万六千七百二十,凡人得三万六千。一纪主一岁,圣人加七百二十。又云孝顺二亲得二千,天司录所表事赐算中功。抱朴子曰:纪者,三百日也(段成式亦云),算者,三日也(孙思邈亦云)。《李昌龄传》云:纪之为说,以云十二年(此俗说),一云三百日;算之为说,一云百日(段成式云),一云以日。栋谓人上寿百二十,依河图之说,算主百年,纪主二十年,合於上寿,则算为以日近之。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 经曰:欲求仙者,当以忠孝友悌仁信为本,若行不修,而但求元道,无益也。又云:“立功为上,除过次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 薰莸(x&#363;n
y&u 喻善恶、贤愚、好坏等。)不同器,邪正不并容。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荀子)。不揆(du&
揣测)於是非,则有多岐之患,不审於进退,有赢角之凶(易),是以君子务以道为折衷也。
不履邪径。
& 野卢氏禁野之横行径逾者,为防奸也(周礼)。君子之所由,有义路,有礼门,唯其行之卓卓,故能履之坦坦。若大道甚夷,而人偏好径(老子),射邪趋疾(郑康成语),横奔失路(楚词),一蹉足时,终身莫赎矣。
不欺暗室。
& 室有屋漏,天有旦明,审尔动静,及尔出王(明叶芒,王如字)。事无幽而不显,行无隐而不彰,是以颜回不改容,於夜浴;遽(j&)瑗不变节於宵行(叶杭。刘书新论)。夫唯瑩灵台之方寸,自能止虚室之吉祥也(庄子)。
积德累功。
& 无愤愤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大戴礼)。盖德不积不崇,功不累不广;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荀子)。
慈心于物。(慈心:即不忍之心。物:兼人物言。)
& 毛之在躬,拔之则痛(周书);指之在臂,龁(h&
咬)之则啼(庄子),身且如此,物亦宜然。本之为慈,推之为恩,施诸民则为仁,及於物则为爱,皆心为之也。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汉书),人者之寿考,美意之延年(荀子),非其验欤。
忠孝友悌。
& 臣之事君,无逃於天地,子之爱亲,不可解於心(庄子)。兄弟者,其初以人之身也(苏洵语),臣忠子孝,兄友弟悌,所谓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虽然,吾窃谓君子之道四,教孝为先,天下之大戒二(庄子),安亲为始。《孝经纬》曰: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春秋传》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未有孝而不忠者也。《书》曰: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未有孝而不弟者也。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荀爽对策),而当时人才特盛,忠孝成俗,非崇本之效欤。
正己化人。
& 表曲则影邪,源清则流洁。其身不正,而能化及天下者,未之有也。《素书》曰: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是故正己而物正,大人之事也。
衿孤恤寡。
& 藐孤之意,会不知悲;恤纬之心,每怀无告。是以君子之洁矩,务在恤孤。先王之启监,至于属妇,唯施恩於不报,其利溥(p&#468;
广大)哉。知发政之必先,为惠大矣。
& 贵老,谓其近於父也;慈幼,为其近於子也(礼)。举斯心而加诸彼,乃谓推恩;己不欲而勿施人,方能行恕。盖老安少怀之志,天子非有余,匹夫非不足,惟力行何如耳。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 帝舜使伯禹掌草木鸟兽,而命之曰:汝做朕虞(朕虞:古官名。管理山泽)(书)。盖以万物为一体也。草木有生而无知,昆虫有知而无义,山不槎蘖(ch&
ni& &砍伐幼林)(鲁语),圣王以之立政,启蜇不杀,方长不折(礼),君子以之律身。
宜悯人之凶。
& 惟狂未闻克念(书),逐入禽门(法言);怙恶莫有悛(qu&#257;n
悔改)容,流为凶族。苐思饥年之多暴,非天殊于降才,夜气之牿(g&
古同“梏”,桎梏,束缚。)亡,是岂人之本性(孟子)。是故作凶事,为凶人(左传),常人之所畏也,贤人之所恶也,圣人之所悲也。
& 君子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大戴礼)。庞士元拔十失五,犹足为欢;孔文举去短称长,尚堪(尚堪:还可以)同调(俱见本传)。唯秉葜之良不异,斯懿德(美德)之好无私。鹤之在阴,自相鸣和(易);兰之同臭(易),岂有差池(左传),宏长道业,其在斯乎。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 枯鱼在肆,仰升斗之无由(庄子);穷鸟如怀,望弹丸而知畏(赵壹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虽君子之固穷(论语),相赒(zh&#333;u
接济)为义,唯善人之在患,弗救不祥(晋语)。昔人所云,饥食而寒衣(墨子),生死而肉骨(左传),非仁信为质者(汉书),曷(h&
怎么)能如此哉。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 有虞之君,使天下贡善。其治天下,见人有善,若己有善;见人有过,如己有过,此有虞氏盛德也(皆见尸子)。夫舜之立心如此,所以和五典而无违教,宾四门而无凶人。亦思舜何人也,子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已。
不彰人短。
& 盖失数美(左传),人之恒情。是故接物之道,不贵其能察,贵其能容。君子贤而能容罢(p&:弱,无能),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唯有容,而后知德之大也;唯有容,而后知量之远也。
不炫己长。(炫:说文做衍,行而买也。)
& 人各有能,物各有伎,深则藏,浅则露。舒张贸物(刘逵),行而且买(说文),市人皆掉臂而不顾(史记),乃知一得之不足称,偏长之不足恃也。吾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矧(sh&#283;n
况且)伎能非全才,尤当宏此远谟也。
遏恶扬善。(《易》大有之词,遏犹匿也。)
& 火天之象,无所不照,大有之义,无所不包。君子法卦象以察物,而分善别恶。人无遁情,师卦义以容人,而遏匿褒扬,人皆喻志(公羊),此顺天休命之道也(说本王弼)。
推多取少。(推吐雷反,曲礼曰:分母求多,云笈七签。老君崇百药曰:推多取少是一药。)
& 让,德之主也;争,乱之端也。鲁国男儿,尚知梨小(孔融),安邱博士,岂识羊肥(甄宇)。当由欲者不多,是以取之忘少(本世说),知此者可以息争,可以兴让。
受辱不怨。(老君崇百药曰:受辱不怨是一药)
& 以白造淄曰辱(郑氏仪礼注)。身本洁白而随以污辱(吕览),宜其怨矣。虽然有义辱者,有势辱者。犯分乱理,辱由中出,谓之义辱;詈侮捽搏,辱自外至,谓之势辱(荀子)。义辱为辱,势辱不足辱,何怨之有。夫惟不怨是以寡怒。
受宠若惊。
& 高位实疾颠(汉书同),厚味实腊毒(厚味喻重禄,以上见周语)。子家怀思于鲁人,人亦谋之;公子惧选于秦,天所赞也(左传)。盖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娇(晋语),虽危而无咎者,其三之乾乾乎,以恐而致福者,其初之虩虩(x&
恐惧的样子)乎(易)。
施恩不求报。(曲礼曰:“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谓太上之世,施而不思报。其次,谓三王之世,施则望报也,老君崇白药曰:“施不望报是一药。”)
& 此天上之行也。天帝有覆载之恩,父母有鞠(j&#363;养育)育之恩。然物不答施於天地,子不谢生于父母者(三国志),以天地之量大,父母之情深也。太上具天地父母之心,夺之不以为损,予之不以为益,爱之不自以为仁,利之不自以为利,所谓下知有之者也。其次夺之知损,予之知益,爱之为仁,利之为义,所谓亲之誉之者也(七经小传)
与人不追悔。
& 易曰:“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盖为益之大,莫大於信;为惠之大,莫大于心(王弼注)。益而有孚,惠而以心,何悔之有。唯不追悔,是以无悔,吉又何之矣(之训往)。
所谓善人。
& 禹称善人(左传),为无恶也(论语朱注)。行恶见乐,为恶未熟,至其恶熟,自见受苦;行善见苦,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见受乐(成实论)。然则季氏之恶已熟(汉书五行志),其中必苦(国语);东平之善最乐(后汉书),亦在乎熟也(孟子)。
人皆敬之。
& 人无有不善,善人者,民之望也,君子见而改容,小人闻而革面。敬人者恒敬之,盛德之所致也。
天道佑之。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人,天地之纪也(左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系辞)。
福禄随之。
& 福者,天所赐也;禄者,人所受也。好德赐福(书),令德受禄(诗),天之道也。
众邪远之。
& 义厌不惠,德胜不祥(汉书);鬼不神于有道(老子),妖不作于守常(左传)。乃知庶疫刚瘅,不在逐鬽之亥已(亥已,取读音),而在制行之直方也(亥已:大辟邪之印,以玉为之,见说文)。
神灵卫之。
& 神者,聪明正直而一者也,唯仁者是福,唯德是依(皆见左传)。昔者三苗之乱,天命殛(j&
杀死)之,夏后受之,天神降而辅之,司禄益食而民不饥,司金益富而国家实,司命益年而民不夭(见隋巢子),是其事也。
神仙可冀。
& 抱朴子曰: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苦疑当作凶,谓凶事也);賙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疾妒胜己,不嫉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以上抱朴子)。文王陟(zh&
登高)而在上(诗),殁为神明(贾谊传);黄帝合而不死(史记),去而上倦(庄子),岂虚语哉。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 天数十二(左传)。言一千三百非其次,三当为二字之误也,抱朴子曰:闻之先师云仙人或升天或住地,要於俱长生。《玉玲经》曰: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前善,乃当复更起善数耳(以上皆抱朴子)。《真诰甄命》授曰:积功满千,虽有过固得仙;功满三百,而过不足相补者,子仙;功满二百者,孙仙;子无过,又无功德籍先人功德,便得仙。所谓先人余庆,其无志多过者,可得富贵,仙不可冀也。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
& 自此至杀龟大蛇,皆承上大小数百事而言,此统言之,下乃析言之。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磨砻(l&ng)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枚乘语),然则何以辨之?曰: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同上)。
以恶为能,忍作残害。
& 以苛为察,以切为明,以刻为忠,以计多为功,以聚敛为良,此中行氏(中行(h&ng)氏,东周时期晋国六卿之一)之所以先亡也(新序淮南子)。韩商之道其用民也残,其养民也狭。施之于乱世,可以徼利,事平则受其祸矣(冯班)。昔人譬之廓革者,廓之大则大矣,裂之道也(淮南子)。
阴贼良善。
& 伯宗晋之善人,而三却害之;却宛,楚之良也,而无极谗之,阴贼之祸烈矣。然长鱼讼,而却氏尸朝;进胙兴谤,而费氏族灭(俱见左传)。天怨不旋日,人怨不旋踵(诗外传)信哉。
暗侮君亲。
& 万石俯尝君食,固西汉之家风;子通跪读父书,实东吴之遗教(顾悌)。唯敬诚之兼尽,斯忠孝之无亏,故戒以勿欺,本纯臣之事。见其不是(陈忠肃语),乃逆节之阶,名义大防,安得不于此谨之。
慢其先生。
& 先生者,先醒也,譬犹俱醉而独先发也。故世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新书)。少年喜谤前辈,新进每狎(xi&)老成,此何异醉而新寐,殊无足与言者乎(监铁论)。
叛其所事。
& 牛马维娄(l&u)(维系马,娄系牛),委己者也,而柔焉(柔服也,公羊传),而况人乎。纳弃妻而论前婿之恶;买仆虏而毁故主之暴(抱朴子),斧钺刀锯之民(周语),犹知鄙夷而不屑之。宁有轻狡反覆,负恩徼利,如汉之吕奉先晋之刘牢之者。
狂诸无识。
& 矜不能而教不及,长者之行也。若朝三而暮四,朝四而暮三,名实不亏,而能御众狙之喜怒,岂所以笼群愚者哉(庄子)。子其愚我也,子其聋我也,子其盲我也(列子),善乎。楞严经之语曰:眩惑无识,死后当堕无间矣。
谤诸同学。
& 君子之与人也,面诵其短,而退称其长(后汉书)。盖责善为朋友之道,故不厌箴(zh&#275;n
劝告)规。如内不相训,而外相谤,非亲睦也(家语)。况明友之薄,而己不得厚扬友之辱,而己不的荣,此一举而两失也(战国策)。记君子绝交,不出恶声,交绝犹然,况投分之友乎。
虚诬诈伪。
& 诗云:神之吊矣,诒(y&
赠与,给与)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夫使机械日生,而奸伪并起,上下相遁,神奚自而降福乎。有起信险肤之族,则高后崇降弗祥(盘庚);有诪张为幻之民,则嗣王罔或可寿(无佚)。是故有道之世,人醇工庞,商朴女重(淮南子),上下皆有嘉德至治馨香,感於神明矣(日知録)。虚为盈,或承之羞,诬善之人,其辞必游,魏惩变诈,垂为定律,无载尔伪,心劳日拙。
攻讦宗亲。
& 宗有远近,同此渊源,亲有亲疏,无非瓜葛(二字出后汉志及独断),所当致其敬爱,处以忠诚。若因一事之乖,片言之忤,遂翻然易志,倏(sh&#363;
极快地,忽然)尔甘心。甚者加之攻击,发彼阴私,此施诸宗,是自蹷(ju&)其本也(左传),施诸亲,是自剪其翼也(左传)。捷则非功,败为有丧(南史),反义悖德,莫大於是。
刚强不仁。
& 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战国策);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左传);疆毅果敢而甚不仁,知伯之所以灭其宗也(晋语)。昔人谓不人之质胜则疆,猛为祸梯(人物志),信哉。《李昌龄传》曰:孔子以刚为近仁,太上以刚为不仁,言岂相戾哉。圣人所取之刚,刚于理者也,太上所戒之刚,刚于气者也(天赐此注,即周子刚有善恶之说。)。
狠戾自用。
& 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径隧),亡人好独(荀子)。是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舍乱妄无为矣(荀子)。赢角之羊,穷于进退;焚巢之鸟,终见号啕,虽狠戾何益邪。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
& 怀迷罔之疾者,行非以为是,视白以为黑,天地四方,无不倒错(列子),若犹是人也,亦道其常而已。好人所恶,而恶人所好,则拂性适以取灾;厚其所薄,而薄其所厚,则处家适以致乱。是非向背之间,可不审哉。
虐下取功,谄上希旨。
& 君子之所当抚恤者,下也;所当匡正者,上也。以不教杀人谓之虐,以不善先人谓之谄(荀子)。浚(j&n
榨取)民膏以课最,岂是良臣;揆(ku&
揣测)主意以扶非(抱朴子),定非俊物。一事增制,用为故事之循;一语耸惥(s&#466;ng
y&#466;ng),养成在上之恶。蠹(d&)国病民,谁之咎欤。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 先轸(zh&#283;n)未报秦施,致罹狄难。子常惟思旧怨,逐覆荆尸(左传)。盖艾人必丰,是为有礼(艾,报也。周语);旧恶不念,惟在古贤(论语),是故大德灭小怨(左传),宽身之仁也(礼)。小怨置大德(周语),刑戮之民也(礼)。
轻蔑天民。(天民出王制)
&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左传)。故职曰天职,爵曰天爵,民曰天民。秋官,司民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重之至矣。扶我则后,虐我则雠(ch&u)(书),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於民上,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左传)
扰乱国政。
& 利不什,不易业;功不百,不变更。是以古之人君,谋事必就祖,发政占古语,重作事也(韩安国语)。乃或求治太急,用人太骤(东坡语),以聪明乱其旧章,愆忘易其成宪,譬烹鲜而扰之;治丝而棼(f&n
纷乱)之。害家凶国,所伤实多,陆象先尝谓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为烦耳(唐书本传)。
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 善为国者,赏不僭(ji&n
超越本分)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不僭不滥,成汤之所以获天福也(左传)。赏无功,谓之乱(晏子),罚无罪,谓之酷(素书)。乱则举枉,错直而民不服(枉错直上),酷则颇类放纷(左传),而民无所措手足。
杀人取才,倾人取位。(方言曰:杀人而取;其财曰:惏力南反)
& 杀人取财,心计之臣也;倾人取位,危之士也。心计之臣,酷以济其贪;倾危之士,奸以行其险,此传所云以谗慝(t&
奸邪)贪惏(古同“婪”)事君,而多杀不辜,怨讐(ch&u
仇)已多,其能免乎。
诛降戮服。
& 圣人不得已而用兵,所以除草窃靖边疆也。当其助虐侵陵罪当诛戮,苟泥首归诚,宜推心置腹,令反侧子自安(后汉书)。弄潢池之兵,谅非民志,烈昆冈(昆冈:昆仑山)之火,亦岂君心(真西山语)。古人云:“诛降者殃及三世。”又云:“祸莫大于杀已降(史记)。”为将者思之。
贬正排贤。
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战国策),是故进贤达到能,谓之大夫。大夫之为言,大扶进人者也(白虎通)。蔽公者谓之昧,隐良者谓之妒,妒昧之人,国家有之,则为薉孽(hu&
ni&&丑恶的妖孽)(荀子)。仁人见之,屏诸四夷。莊氏之酒酸,抑有由也(韩非子,宋之酤酒者,有莊氏,其酒常美,或使往酤,其狗龁人,使者不敢往。于是莊士之酒酸,夫大臣而龁有道之士,此亦猛狗也)。东閭之行乞岂徒然哉(说宛曰:东閭尝富贵而后乞,人间之日,公何如是?曰:吾自知,吾尝相六七年,未荐一人也)
凌孤逼寡。
& 青灯嫠(l&
寡妇)妇有子未孩,蓬室孀妻遗男始龀(ch&n
小孩换牙)(列子)。无中人之恒产,即天下之穷民,帝王且欲施仁,行路岂能无恻。夫因利而弱人之孤,虐人之媰(ch&
妇女怀孕),是之谓贱丈夫。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王莽)。
弃法受赂。
& 古文尚书吕刑曰:“五过之疵,维货维求。”马融曰:“求请賕(qi&
贿赂)也。”汉法盗律有受賕枉法之科(汉律盗篇,萧何所撰),罪至死。赃吏子孙不得察举,唐睿宗太极元年,制官典,主司枉法赃一匹已上,并先决一百。而改元及南郊(祀天)赦文,大辟罪已下咸赦除之。官典犯赃,不在此限。宋初南郊大赦十恶,故劫杀及官吏受赃者不原,是知乱政同位,商后作其丕刑法(般庚),贪以败官,夏书训之必杀(夏书曰:昏墨赃杀。贪以败官为墨。见左传)。三代以来,罔不由此道者(日知录)。彼黷(du
污浊)货厉民之徒,即不顾天理,独不畏法邪。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 直者刑所不加,曲者法所不宥(y&u
饶恕)。有如王子争囚,而州犁上下;伯舆坐狱,而范宣左右(类对赋)。遂使直如矢者,周内以深文;曲如钩者,亏除于漏網,即绝请寄而凭臆断,五聪已颇。倘受狱货而府辜功,庶尤必报。
入轻为重。
& 延尉者,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乎(汉书)。是以古之人,邮罚丽事(吕刑),决狱折中(韩诗外传),所以节天伦也(王制)。如生议而予之死比(汉书),下刑而传以上刑(书),辑小过,成大辟,加诋欺,违明诏(薛宣传)。圣王不以怒加刑,天罚不极,其在是乎。
见杀加怒。
&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古之圣王,或下车而泣之,或徹乐以悲之,诚不忍之至也。乃成狱报囚,辄加严暴(家语),祥刑之意,安在乎。孔子曰:“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不可慎乎(家语)。
知过不改,知善不为。
《易.系辞》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故恶积而不可以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自罪引他。
& 却克与韩厥分谤,高允为崔浩引罪。故人直谅,不以生死易其辞,夫犯祸对曹,乃其自去,不思痛心刻骨,反欲虚引他人,以图自免,究之良奥之家(句本郑氏礼注),虽遭毒手(二字见晋书),贯盈之罪,终伏欧刀(句见后汉书)亦何益之有邪。
壅塞方术。
& 墨子游齐,道逢日者,中行在晋,梦直巫皋,会方士于旗亭(褚先生),问楚人於东市,皆能探抽冥赜(z&
深奥)验人区,若乃斥以卑污,比之贱简,至使知星宿者,无望覆衣(谚曰:知星宿,衣不覆)。索延篿者,几为夺糈(x&#468;
粮),亦通人之蔽,而盛德之累也,宋忠贾谊,前事可鉴者矣。
讪谤圣贤。
& 仲任小子,偏成问孔之篇,孙况老师,独有贱儒之论,亦思非圣无法。经有科条,訾(z&#299;)讏(w&i虚伪)蔽明传垂大戒。且朝士之毁,何伤日月,群儿之谤,空笑蚍蜉,多见其不之量也。
侵凌道德。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曰道德者,得也。道生万物有得获有故名德,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下士闻道大笑之,此侵凌之所由至也。抱朴子作伤残道士,义亦相近,戮鼓琴之于吉,孙策谬诛,捕屈膝之左慈,曹瞒无识,盖异术之士,亦有不可诬者也。
射飞逐走,发蜇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
& 宋齐邱化书曰:禽兽虫蚁之於人也何异?有巢穴之居,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性,有死生之情。鸟反哺为仁,隼悯胎为义,蜂有君为礼,羊跪乳为智,雉不再接为信。若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夺其亲爱,非义也,以斯为享,非礼也,教民残暴,非智也,使万物怀疑,非信也。夫膻臰之欲不止,杀害之机不已,羽毛虽无言,必状我为贪狼之与封豕。鱗介虽无知,必名我为长鲸之与巨虺也。胡为自安,焉的不耻吁。直疑自古无君子。
愿人有失。
& 愿人有得,未必得也;愿人有失,未必失也,而臧否分矣。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操火将益之,功皆未至。虽然,吾嘉彼奉水辄之意,而恶夫操火者之心也,愿人有失,亦犹是耳。
毁人成功。(老君说百病曰:败人成功是一病)
& 陈汤斩郅支,班超定西域,厥功茂矣。而匡衡一言,卒从吏议,李邑盛毁,遂去其妻。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此哉。然史称伟绩高此两人,人笑李匡,至今齿冷,毁人这安在邪。
危人自安。
& 势有难全者,则濒人于危而弗顾,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乎此也。岂知天道好还,危人适以自危,越绝书曰:“危人自安,君子弗为。抱朴子曰:背仁义之征途,苟危人以自安者,凶人也。
减人自益。
& 孔子言不祥有五,损人而益己,一不祥也。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损人而益己,乃盗窃之心也,吾问釜鼓满者人概之,人满者天概之,可不惧哉。
以恶易好。
& 好读为和好之好,数世之与国,一朝而背之,盟心之密友,转眼而讐之。非惑於利,即构于谗,独不思同好而弃恶,福之基也,与恶而弃好,祸之胎也。迨乎兵已交而莫解,怨已积而难排,后虽悔之,不可食已。
以私废功。(老君说百病曰:以私乱公是一病)
& 仓颉之作书也,自营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仓颉已知之矣。是故君子不以一己之私情,妨天下之公理,忘私者直也。灭私者德也,害公者逆也,废公者慝也,托公济私者贼也。
窃人之能,蔽人之善。
& 人有能而吾窃之,可耻孰甚焉;人有善而吾蔽之,不祥莫大焉。且而不闻攘善者无绩。揚善者有后乎。以伯宗之贤,而遇馋三却攘,辇者之言也,以张汤之酷,而珥貂七叶,扬儿宽之奏也。
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 因戏而形容人之丑行,戏而虐矣;因争而攻发人之阴私,争而乱矣。状之逼真,令人失笑,能无折终身之福乎,揭之无遗,令人掩耳,能无启杀身之祸乎。
耗人货财。
&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史记),有耗之者也。手编叶子,产尽于今朝,巧笑市门。资穷于夜合,惟匪人之是比,岂之子之无良,治彼罢民,应坐周官之嘉石,方之硕鼠,宜传汉室之爰书。
离人骨肉。
& 骨肉相爱,馋贼间之,而父子兄弟相顾也。子翚谋桓鲁隐危,竖牛奔仲叔孙卒。费忌纳女楚建走,伊戾坎盟宋痤死。江充造蠱太子杀,息夫做奸东平诛,皆自小覆大,繇疏陷亲,可不惧哉。
侵人所爱。
& 货不好,不能为祸,故人以不贪为宝,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非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虞叔之剑,桓魋之珠,玩之者,岂非丧志,求之者,适启戎心。
助人为非。
& 佐雍者尝,佐斗者伤。故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人之恶,是佐斗也,无乃伤乎,且小人为不善,未必狓猖,惟有助之者,则同恶相济,如市贾焉,几于无忌惮矣。汉律名有功有意,助人为非,功意俱恶,抽肠寡鼓,非不幸也。
逞志作威。
& 其爵弥高,其志益下,志安可逞,威如之吉,方身之谓也。若依势作威,志乃逞矣。语曰:“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傲不可长,其能久邪。
辱人求胜。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况辱人以求之乎。屈王孙于胯下,困张录于厕中,非愚则妄,易不去云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吾见多陵人者,皆不在矣。
败人苗稼。
& 水有曲壅,王法所惩,田卒污莱,诗人所叹。盖良苗肥稼,上可荐宗庙,下可厚民生,重之至也。若种稻而夺诸水,前牵牛以蹊人田,此何异草宅而禽飨也。犯禁受罚,固其宜耳。
破人婚姻。
& 媒氏当万民之判,冰人合二姓之欢,虽两喜何惜两誉。然非耦必多丧耦,所当惧之始也。若初聘而强委禽,已归而嗟分镜。非辱于强暴,即夺于乱离,更有丝萝将结,一语而致参商。伉俪方谐,片辞而兴雀角,皆害伦亏义,不可之甚者也。
苟富而骄。
& 孝经曰: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天夺之鉴,鬼瞰其室矣。史稣言:富而不骄者鲜矣,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富斯骄,骄斯乱,乱斯亡(礼记)。
苟免无耻。
& 成仁取义,烈士之壮,寡廉鲜耻,人臣之大戒。三代以来,其风甚卓,后世不知此义而文章之士,多护李陵。智计之家或称憔雯此说一行,则国无守臣,人无植节,反颜事仇,行若狗彘而不之愧也。何怪五代之长乐老,序平生以为荣,灭廉耻而不顾乎!
认恩推过。
& 恩非己出,而妄认之,过实在我,而强推之,任德不在任怨,己掠其名,谁执其咎。窃恐居德者,德之凉也。避怨者,怨之府也。
嫁祸卖恶。
& 共仲杀子般,而归狱于仆人;孟德行小斛,而借死于主者。古来机械变诈之事,甚深而难测。然孟氏之贼,曹氏之奸天下莫不闻者,抗輈食槽之祸,不在其身,则在其子孙,可不畏哉。
沽买虚誉。
羊质虎皮,睹草则悦,见豺则战;鱼质龙文,遭水即喜,遇獭即悲。名实之辩也,先辈谓好名与好利者,相去不远,盖沽名亦以为利也。然虚名一败,万事瓦裂,其害有甚于谋利者,故荀子谓盗名不如盗货。
包贮险心。
& 书难壬人,畏孔壬,壬者象人怀妊之形(说文),包藏凶恶之人也,壬人之行,潜奸隐智,厚貌深情,其藏之也,则入肉贯胸,虽强者无不毙也,其术之工,虽杀数十百人,而主名不立,甚矣其险也。
挫人所长,护己所短。
& 良相之爱才也,一艺必庸,小善卒录,君子之制行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夫夸己之长,乃挫人长;扬人之短,始护己短,谓幽兰不可佩,服艾盈要,苏粪壤以充幃。众芳无秽,贤士无名,徒功谣诼,不善是掩,如见肺肝,卒亦何益之有哉。
乘威迫胁。
& 威者,权也。权势之所在,为福固易,为祸亦烈。逐君侧之恶人,志父岂能无罪。徙雒都之黎庶,太师莫怨然脐(董卓)。至于武安请魏其之田,破石夺五百之妇,皆跋扈鸱张,不义之甚者也。
纵暴杀伤。
&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荀子)。古之道也,乃有人头罗刹,殿上苍鹰,任雕面恶少为爪牙(五代史),召名祸猾吏与从事,芟夷若草,论报如屠,岂知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也。虞定安之家门,不增一口,王温舒之族灭,岂逾三冬,戒之戒之(孟子)。
无故剪裁。
& 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今则不然,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镂其为衣服,不为身体,皆为观好,单财劳力,华归之于无用(皆见墨子),此贾谊所谓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之无寒,不可得矣。
非礼烹宰。
& 燕以四膳,养用三牲,礼之所在,烹宰所不废也。至于平居,当遵约俭,重卿鱼飧,终能免祸。大夫玉食必害而家。况乎多列庶羞,兼罗珍怪。舍灵龟而观朵颐(易)。弱之肉而强之食(韩文),郑子公之指,唯堪染鼎(左传),赵稚长之腹,止用监厨,揆之古人无故不杀之礼,不已悖乎。
左道中有屠牛为业者,其人不食犬豕。唯曰宰太牢,血模糊悬肉格,莫敢谁何者。此无他,禁之之法宽也。案淮南子说山篇曰:“杀罢牛可以赎良马之死,莫之为也。”杀牛必亡之数,以必亡赎不必死,未能行之者矣。高诱注云:“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是以王法禁杀牛,民犯禁杀之者诛。”故曰必亡之数,然则汉法杀牛,牛与杀人同科也。故其时人不敢犯。今法轻于汉,而欲使植谷之牛,不入屠伯之手,鸟可的哉。李叔则爱牛说曰:“肉牛者十之三,革牛者十之三,角牛者十之四,天下於是无全牛矣,此论可谓痛切。
散弃五谷。
& 席间之饭,仲堪噉而无余,盘中之餐,公垂咏而弥重。盖食乃民天,货恶弃地,其有太仓之栗,屡见因陈,亩首之粮,或多遗滞。岂知俭岁之饥康。生於丰年之狼戾乎,念及此,几欲量腹而食,数米而炊矣。
劳扰众生。
& 君子之为治也,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閭里不讼於巷,老幼不愁於庭,邮驿无夜行之吏,乡閭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鸟不夜鸣,在朝者忠於君,家在者孝於亲(皆见陆贾新书),呜呼仁哉!若小人之在上也,如寝关曝纩,不得须臾宁(淮南子)。岂知水浊则无掉尾之鱼,政苛则无逸乐之人,故令烦则民诈,政扰则民不定(叶平)。不治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皆见邓析子)。
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 真诰言,郗回父,无辜戮人百口,取其财宝,殃考深重,怨主恒讼,天曹早已申对,回发应灭门。但其修德既重,一身免脱,子孙岂德全邪,会当保其天年。但仙道之事,去之远矣,夫以郗道徽之贤,一事不方幅,犹蒙冢讼。况其下焉者乎。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老君说百病曰:水火败伤是一病)
& 水能反壤,火可燎原,失则为灾,蹈之者死。是以汉魏人毁亡之律,帝王严决放之條,若夫开积水于万仞,烈猛火子积薪(抱朴子),非奸吏盗以营私,即仇家藉之浅忿,漂民居之室,其伤必多,焚旅人之巢,为祸甚烈。夫夫也,虽投畀河伯,焚诸平莊,非过也。
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 君子不坏旧防(礼),大人必矜细行(书)。东青之亩,难言物土之宜,毁重邱之瓶,未免闭门之询(左传)。是知法不易常,怨不在大,唯有礼者可以免。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名位相轧也,货才相倾也,兽恶其网,民恶其上(国语),自然之理。虽然达而在位,岂非稽古之荣,贤而多财(汉书),乃是善人之赏(论语左传)。若旷贵不久,出自天公,奸富致殃,何干卿事,设虚愿而幸人灾,非愚则惑也。
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 贪色为淫,淫为大罚(左传)。见色而说,谓之曰逆,庆封易内负之斧钺,巫臣窃妻,罪至族赤,私于庚宗,叔孙不食,淫于鲁宫邾颜伏锧,申池之祸,贼有阎职,子貂之妹,终丧羊舌(左传)。呜呼今人,宜鉴斯辙。天有六气,降生六疾(左传),乱自女戎(晋论),女,为阳物晦时生蠱,日入作慝夭年丧志。非鬼非食,人生贵难(皆见左传),受之以节,清心窒欲,附远厚别,逸则忘善,惩则有辟。送目冶容,授情国色,惟万之阶,惟家之索,嫠有先天(左传),季诚弱息,不以义交(尚书大传),是为惑溺,公卿宣淫,兄弟争室,烝报姘通(上淫曰烝,旁淫曰通,淫亲族之妻曰报,与妻婢交曰姘,见左传及汉律),最大恶积(易),生不若死(羊公),死有余责,呜呼上天,天威咫尺,福仁祸淫(左传),不爽杪忽,远则子孙,近在目睫,淫而无罚,未闻其说。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
& 平时匮乏,仰升斗之水则活,是贷我以财者,乃缓我以死者也。惠孰大焉。恶人而欲其死,是惑也。负人而欲其死,是贼也。贼人者,天必反贼之。
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 先辈言:“自家犹不能自快自家,如何他人却能尽快吾意。”交富人而与之称贷,交贵人而丐其竿牍。恒人之所贱也。安能望其心必遂,欲不足而忿售,谓之小人,不亦宜乎。
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 人偶失便,或值于时,或啬于数,未必皆其自取也。若不揆其素行,而辄指其生平,以为是固应尔也,岂不悖哉。且人即有过,得志则括囊。失时则横议,亦有识者所深鄙也。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 戚施不可使仰,蘧篨不可使俛,天刑之也。天刑之,为不幸,人笑之,为不仁。且踊棓而窥,萧同几于作质,登楼而笑,爱妾逐丧其元,岂计之得哉。
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 人有才能,即未尝识面,犹当提拂而扬诩之,况目验而心知者邪。谷梁子曰:“心志既通,而名誉不闻,友之罪也,名誉即闻,有司不举,有司之罪也,然则知柳下之贤。乏称衡之荐,谁之罪欤。
埋蠱厌人。(老君说百病曰:蠱道厌人是一病)
& 蠱者,损坏之名,淫惑乱之所生也。古训为事,易有蠱卦,谓坏极而有事也。於文,皿虫为蠱(左传)。先儒谓虫食器皿,巫行邪术,损坏於人,故亦谓之蠱。其法以桐木人以铖刺之,埋之地以厌人,人辄死,即周书所谓左道也。汉时巫蠱之祸最烈,故贼律有云:“敢蠱人及教令者弃市,延及后世,蠱人之罪不衰。乃知少皞之乱家为巫史,宋襄之霸,鬼有分民神职,绝地天通,此嘉祥所以日降,蠱气所以不做也。
用药杀树。
& 风咏甘棠,雅歌行苇,楚楚可怜之树,濯濯易尽之枝,皆当广以慈心,全其生意,况业亡七日,未必非神(战国策),栎大百围偏能见梦也(庄子),用药者,无斧斤而夭,厥志不仁,不斩伐而枯,其毒太苦。
恚怒师傅。(云笈七签,老君曰:怨恚师傅六不祥)
& 师无当于五服,然左右就养有父道焉,服勤至死,有君道焉,故乐其子曰:“民生于三事,事之如一也。”经师,其上章也,必称闻诸师曰,以明所受。于其死也,则必自表师丧,弃官行服,故经义莫明于汉,人材亦莫盛于汉。自经师亡,而仲山之古训不存,雅言亦绝,于是有施悖求佛而疾其师者矣,有燕朋燕辟而逆其师者矣。荀卿言倍师之人明君不纳诸朝,士大夫不与之言,盖师道不立,则经义不明,经义不明,人才所以日下也。
抵触父兄。
& 武王胜殷得二虏而问焉,曰:“而国有妖乎?”一虏曰:“画见星而雨血,此吾国之妖也。”一虏曰:“此非其大者,吾国之妖,其大者,子不听父,弟不听兄,此妖之大者(新序)。”夫骄子傲弟其教不先,其率不谨,轻简父母,淩忽长者,小则兆门祥之衰,大则贻风俗之患,虽欲不谓之妖,而不得也。
强取强求,好侵好夺。
& 市金可探,取之伤廉,白珩非宝,求之有道。侵欲崇侈,饕餮乃尔,夺攘矫虔,蚩尤歼旃穷途思返,违道不远,静言自悼,从我所好。
掳掠致富。
& 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攻剽椎埋,掘冢铸币,意钱搏拼,而田叔以之起,桓发用以饶,皆奸富也。虽然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殃,是故家有不宜之财则伤。掘藏之家,其后必亡,天殆富淫人,此说诚荒唐也。
巧诈求迁。
& 马安巧宦,而四至九卿,翟酺诈懿而先据要路;幸进之端开,纯臣之节堕矣,何以谨慎为。欺谩居右职何以礼义为便巧为尊官,今人之所喜者,昔人之所叹也。且也舐痔而结驷,何辱之,遭睡而探珠(庄子),其危甚矣。
赏罚不平。
& 古者爵赏不逾德,刑罚不过罪,是以为善者劝,而不善者沮(荀子),唯其平也。如赏所爱而罚所恶,则不平,不平则怨怨则争,争则劝惩不立,而爵赏刑罚穷矣(礼)。
逸乐过节。
& 益戒舜曰:“罔游于逸,罔淫于乐,故君子无逸作所(书)。良士好乐无荒(诗),乃逸乃谚,周公所以咏叹也。式号式呼,大雅所以流连也,且吾闻之,狂者无忧,人必笑。逸乐未终,而死亡继之,亦何以异于是乎。
苛虐其下。
&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左传),下所以事上,上所以使下也。鞭朴施于家庭,固为终吝;童仆取其迟钝,无可深求。苛虐者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夫力不足则伪,智不足则欺,鸟穷则啄,兽穷则啮人,人穷则诈(韩诗外传)。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不危者也。
恐吓於他。
& 失群之雁,故疮未息,虚弓可以下之;在患之人,惊魂未定,浮言可以动之(书)。盖百端恐怖,强者股弁,弱者引决,岂不痛哉。按以周刑,应在造言之律,稽之汉法,当依恐猲之条。
怨天尤人。
& 人之受于天也,有三命焉,受命以来保度(受命谓年寿),遭命以摘暴(遭命谓行善而遇凶),随命以督行,君子之于人也,有三自反焉。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自反而忠矣,三命皆天也,三自反皆不求诸人也。故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呵风骂雨。(老君说百病曰:骂詈风雨是一病)
& 天有风雨霜露,无非教也(礼),风,师雨师,帝王之所祀。好风好雨,日月之所从,帝天且弗违之,而况于人乎。咨祁寒而怨暑雨,乃黔首之无知,讼风伯而诘雨师,实文人之游戏,有识者蹈之,是获罪于天也。
斗和争讼。(持兵曰斗;众斗曰合;私争曰争,鸣于官曰讼)
& 斗而不胜,集众以要之,伤必重,争而不已,速讼以成之,室必残。案汉律斗有保辜,辜外以伤人论,辜内以杀人论,功意所必辨也。周官讼有明禁,既入之以束矢。又申之以钧金,曲直所必分也。功意辨而曲直分,彼好斩讼之徒弟,亦何所措其手足乎。
妄逐朋党。
& 东汉之末,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已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陈留申屠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君,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祸。今之谓矣,乃绝迹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庸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者数百人,蟠确然免於疑论,《周易》泰之九二曰:朋亡得尚于中行。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孔子作小象,皆以光大言之,光大者,周而不比,公耳忘私之谓言。夫洪范九畴,必严比德,周官八成,用戒邦朋,则朋党之禁,其来久矣,迹哲士之微言,考先圣之逸典,乃知有党必有讐(左传),丧朋终获庆(易),非知达节之人,大雅不群之彦,其孰能与於此哉。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 髮子不笞,冠子不言,慈训不易闻也。袖中之简三岁可以出之,千里之书,终身可以诵之,何爱敬之深笃,而勿逆勿怠也。虽然妻子具而孝始衰矣,兴而階之厉矣,夫必先用其妇人,乃敢侮厥父母,于是以转瞬而姑妇勃溪者有之(庄子)。不移时而父子异部者有之,此其无行义之尤,所为维吊,不于我政人得罪,天维与我民彝大泯乱者矣。
得新忘故。
& 贵易交,富易妻,此人情之不美(荀子)。非有道之宜言也,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鬼如光武,犹思濑下之贤,富若孝宣,尚索微时之剑,若乃公孙怀诈,莫遇故人。司马褊心,重憎老物,其与少原之妇,悲悼亡簪。晋国之臣,兴弃席者,不可同年而语明矣。
口是心非。
&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如器物虽不言而有行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赖其言可用);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
贪冒於财,欺罔其上。
& 季文子相三君,无衣帛之妾,无食栗之马,君子以为忠,诸葛武侯自表云: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夫廉不过人臣之一节,而做氏称之为忠,孔明自谓无负,诚以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贪于货赂始也,临下乃与盗砳为伍,陈情则以会史自居,偷儿获廉名,诚计之得矣。岂知高后降之弗祥。民人生其怨诅,其究也,乃于国而同败邪。管子曰:家富而国贫,为人臣者之大罪也。
造作恶语,馋毁平人。
& 鸟之美羽勾啄者,鸟畏之,鱼之哆口垂腴者,鱼畏之,人之利口贍辞者,人畏之,是以君子避三端。笔端之文,成是贝锦,舌端之语,猾以齿牙,诬毁生人名节,堕地无余,如彼科弹,同之禁锢。武士锋端,方之蔑矣。
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 直者不毁,正者唯神,吹毛求疵,流闻不谊,不可为直,投灶垢天,中无敬心,不可为正(左传)。展禽有言,犯人道者不祥,犯鬼道者有殃(鲁语),毁人诬神,无不祥莫大焉,天将殃之也(左传)。
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 二者之义,备于石碏之谏莊公,孔子之教曾自也。碏之言曰: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子之言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也。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 故者天地不通,民神异业(楚语),所以防戏豫而绝娇诬也。曰明曰旦,奉而不违;曰觋,敬而不渎。盖天地至尊,神明至正尊不亲小事,正不干僻邪。郑莊公之誓黄泉,能无后悔(左传),中里徼之盟齐社,莫挽前惩(墨子),夫至天神不蠲其为,斯乃民庶莫尽其气(受命之气也,见楚语),九黎三苗,非前辙乎。
施与后悔。(老君说百病曰:“施人望报是一病,与人追悔是一病)
&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是施固为报地也。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是与乃为取计也。往而不来,赠而不答,未有不悔其过施而滥与者,语曰:“其就义若熟,则其去义若渴(庄子),此之谓也。
假借不还。(老君说百病曰,借不念还是一病)
& 泉府之法,凡赊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汉元以来,有假借不廉之条,著于杂律。孝文三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债,过六月免(功臣表),王符亦言永平时,诸侯负债,辄有削黜之罚,盖汉尚廉耻,故举士曰孝廉,举吏曰廉平,所以重廉也。重廉则必罚不廉,且假而不返,不特伤廉,近于无耻,廉耻不立,风俗日偷,启争速讼,犹其细也。
分外营求。
& 子臣弟友,分内之事也,富贵利达,分外之事也。君子毕力於人论,故思不出位,而行无越思(左传),小人罔识义命,不能耕而欲黍梁,不能织而喜采裳(淮南子),亏其分内之事,而营其分外之求,岂知所性不存,而所求无益乎。
力上施设。(此为守钱虏一辈言之。)
& 持心计,权子钱,治产积居,俯拾仰取趣时若猛兽之发,得利如鸟鹊之郑,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史记),然而识者嫌其铜臭(崔烈),天下谓之膏育,实士君子所羞称也。
淫欲过度。
& 国风之好色也,盈其欲不愆其止(荀子)。盖扬性纯而能施,引体顺而能化,以利济乐,以毂伏蠱。故能丰子孙之祥,致老寿之福。若夫不节不时(左传)。失仪失度,燕好每形於动静(汉书),晦明常失於节宣(左传)。非尤物之移,人即冶容之丧志,且也玆心不爽(左传)。寿命不究于高年(杜钦语),其生不蕃(左传),肌肤莫传于来体(蔚宗赞谓无子嗣)。思之能无动念,言之可谓寒心,此三戒之所先,十愆之儆也。
心毒貌慈。
& 面很不害,心很败国(晋语)。酷虐用刑,垂涕无所活(曹瞒),置人死地,柔懦不异平时(盛章尹京),何中之恶而外之婉乎。乃知枭鸱不鸣,要非祥也,豺狼不噬,要非仁也(张文僭语)。有王者起,屏诸远方(礼),投诸四裔(左传),可也。
秽食喂人。
& 杯多渍酒之蝇,匹夫为之弗饮(淮南子)。饭有涉筐之鼠,君子所以不尝(论衡)。昔人以食不洁为腸洿(论衡),诚憎之也,况以之喂人乎喂之言饲也(玉篇)。如以莝豆饲马牛,贱之甚矣,此人之阴过天之大恶也(论衡)。
左道惑众。
& 卢子干注礼曰:“左道谓邪道,地道尊右,右为贵。”故汉书云:“右贤左愚,右贵左贱。”故正道为右,不正道为左(礼记正义)。僻左之道,以之事君则诛(逸周书),以之乱政则杀(王制)。若夫疑众在四诛之條,王制之所不听(当罪则决,不听其辞),乱民居入刑之次,周官之所必纠。此皆不待天诛,而自罹国法者也。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
& 周官之法,同其度量。壹其淳制,察其诈伪饰行卖慝者而诛罚之。法至重也,买而欲盈(左传)。物无中度(礼),人而近市(左传),势必假真,以此获利,则为奸利;以此致富,则为奸富。此商买所不耻(庄子),乞人所不屑也。
压良为贱。
& 因贫为作赘子(见买谊传。如淳曰,淮南俗卖子舆人作奴婢者,名为赘子),情已堪怜,从坐而入县官(见后汉郑周礼注。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法诚难逭,若家本良奥。系属衣冠。或乘机而攫取,或依势而胁从,视若人奴(史记)。役同饿奴(汉书),岂不闻略人之法(在汉律盗篇)。定自汉朝(见后汉纪),和卖之條,彰于魏世(后魏书。盗律和卖人为奴婢者死)。自昔称严,于今为烈,虽旅之锁锁,斯其取焚,恐震之苏苏,仆将自丧也。
谩蓦愚人。
& 谩者,诡而蒙之蓦者,陵而上之。愚人胸无识,故可谩,生无才,故可蓦。虽然,以有识谩无识,以有才蓦无才。是伎力皆害器矣,不仁孰甚焉。
贪婪无厌。(厌亦贪也)
& 近廒仓者,不为之多饭;临江河者,不为之多饮。期满腹而已(淮南子)。咎莫大於欲得,祸莫大於不知足(老子)。溪壑可盈,而心不餍(晋语)。此何异周鼎之著饕餮,食人未咽,而害其身也(吕览)。
咒诅求直。(咒者。咒来祸也。诅者。诅往愆也。咒者口告。诅则用牲。古者司盟掌其事。)
& 苏成遇暴辛之谄,则出三物以自诅(诗);屈原遭子蘭之谤,则告五帝以折中(楚辞)。枉结思申,烦冤求理,惟其直也。若乃言多僣嫚(左传),事近矫诬(国语),讵可告彼司盟(周礼),呵之楚壁(天问)。中里之辞未半(墨子),卒陨其身(左传)。三苗之心罔中,无世在下(吕刑)。盖未直而求直,适足握水官之笔,鸣三官之鼓耳。
嗜酒悖乱。
& 古之人,制酒醴;几萍氏,立监史;将以德,维令仪;辞不腆,称须臾;规初筵,在刚断;过三爵,不及乱;今之人,乃酒荒;仪不令,德不将;濡其首,侧我弁;既怭怭,復倦倦;扉有桷,门有莠;齐庆封,郑伯有;就壑谷,奔雍梁;迁内实,歼朱方;告尔土,无宗饮;百日醉,三日醒;酒既入,舌必出;舌既出,言必失;失而言,弃而身;由欢伯,由贤入;堯千钟,路百榼;惟其圣,能温克。
骨肉忿争。
& 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蟲有蚘者,一身两口,争相龁,遂相食。因自杀,今之薄于骨肉者,皆蚘类也(韩非子)。
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嫉妒;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
& 男正乎外,女正乎内;夫和妻柔,故慈妇听,此天地之大义。制礼之善物也,有如脱輹之輿,不能正室。几望之月,戒在征凶。或矜此妇人,而宫中绝脰,或夫人不偻,而国外稽留(公羊传)。刑于之化无间,併倨之风屡见,遗礼义,弃人伦,其不同禽兽者无几耳(汉书)。
轻慢先灵。
& 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致爱则存,致慤则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是以祭则受福(礼)。孝能錫类。若夫荐而矫诬,立而跛踦,类公索之亡牲(家语)。近殷民之攘窃(书)。岂惟鬼神不飨,兼不孤疾天昏(左传),皆僭慢之所致也。
违逆上命。
& 惟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故君命顺,则臣有顺命。君命逆,则臣有逆命(表记)。虽然,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荀子)。称诏书而不用(汉书。汉律),空留掛璧之文(崔实政论),格上命而弗行,遂有屯膏之事,咈哉方命之鲧。至于用刑(左传),蠢玆逆命之苗,乃绝厥世(书)。
作为无益。
& 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作者创造之词,无益多矣,不可偏举,为事有所害,故为无益(书。正益)。作淫巧以荡上心,岂惟丧德,咈百姓以从己欲(书),不独伤财,盖作无益,未有不害有益也。
怀挟外心。
& 策名筮仕,精白所以承休。巾栉事入,靡他用以自矢。臣无畔质,妇内夫家(汉书),而外其心,其何贰如之(左传)。行奸礼于邻主,下臣何敢即安。学积聚于衛人(韩非子),子妇岂容私货(礼)。礼有放臣,诗称弃妇,良有以也。
自咒咒他。
& 指九天以为正,怅望灵修,出三物以明心。咨嗟维暴,骚人顑頷而何伤。小雅怨诽而不乱也,若遇人不淑,涕泗滂沱。观闵既多,寤言摽辟,翼余身之有悔(公羊)。顾及汝而偕亡(书),祈加怼耳(史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其谓是乎。
偏憎偏爱。
& 其母恶者其子释,其母好者其子抱(韩非子),丈夫之爱憎,生自妇人也。岂无芒茆之妻,情亲假子。珠崖之义,哀感傍人(列女传),亦各其志耳(汉书)。然而佩申生之玦,已见集枯(晋语);牵孺子之牛(齐景),何妨折齿(左传)。是则偏之为害,而家之所以不齐也。
越井越灶。
吹箫之女,载于白泽之图;老妇之盆,出于淹中之记。故耿恭再拜,而井水飞扬(后汉书);阴氏晨炊,而灶神形见(同上),神明之也(礼)。越之者,有短垣而自踰之(国语),如陈侯之忘大德,郑国井堙(左传),岂智伯之甚不仁晋阳沉灶(晋语)。赤眉无道,宜折箠以笞之。童子何知,当执戈而遂之也。
跳食跳人。
惟食入政之首,惟人万物之灵(书)。故春秋必记有年,君子不诬十室,重之故也。若夫暴殄为心,狎悔自用,既蹴尔于一笔,復屈人于两胯,呼首山之庚癸(左传)。安知稼穑之维艰,见兄弟之颠连,岂识一夫子之子勝,若小人也,足与治乎(汉书)。
损子堕胎。
& 人道下生,通於易气,诞弥值宿应於天交在母不忧。肇始揆于皇览(离骚),先生如羍,惧弗子于庚辰,天地父母之心,其理同其情一也。孩蟲有禁孟春犹重其交,刳剔用刑(书)。君子讳伤其类(家语),矧自残其骨肉乎(后汉书)。岂生有咎徵,而必弃诸堤下。或合而非礼,以致委诸梦中(左传)。不然,何用心逆人道也(汉书)。
多行隐僻。
& 为不善于类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于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诛之(庄子)。故不由明坦之途者,谓之宵人(郭象注)。宵人之心,险於山川,难於知天(庄子),隐僻乃其性也。以隐僻为性则不义,以隐僻为行则无礼,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左传)。
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 杜预左传注曰:“晦月终阴之尽,故以为忌。”云笈七签曰:“腊日,宜修齐祭祀先祖。”金书仙志戒曰:“勿以月朔日怒恚。”禁忌篇曰:“旦起勿嗔恚,旦下牀勿叱呼,勿恶言。”夫喜怒以类者鲜矣,易者实多,晦腊为终,朔旦为始,吉人由之视履,君子于是履端,岂溢喜溢怒之时乎,狂者非不歌也,醉者非不怒也。然而死亡疾病随之矣,哀乐失时者,殃咎安得而不至邪(左传)。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
& 云笈七签禁忌篇曰:“凡人不可北向唾,背向尿。”又青律戒曰:“不得北向便溺,觸忤玉晨。”老君曰:“向灶骂詈三不祥。”禁忌篇曰:“勿举足向火对灶骂,勿咨嗟呼奈何声,此名请祸,特忌之。”
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
& 以夫遂取火於日(周礼),萧焫用升(礼),渠一茎六穗于庖,吉蠲为饎(诗),故火禁掌於司烜(周礼)。新蒸守诸虞人(左传),古人之所慎也,臭阳达於墙屋(礼),岂容秽德腥闻(书),玉食荐于君王,尚恶劳薪作爨(晋书)。大则鬼神弗飨,小则宾客不欢,皆不敬之所致也。
夜起裸露。
& 《云笈七签》说戒篇曰天尊十戒,第八戒不得裸露三光,当终身奉持。老君曰:“夜起裸形一不祥。古人处必掩身(礼),握必拱手(南史)。故武王带之铭曰: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露而触三光,则不恭,裸而冒风露,则不寿,可于向晦宴息而勿之乎,入节行刑。真诰协昌期曰:入节之日,当齐戒谋诸善事,以营於道之方也,慎不可以其日,忿争喜怒,及行威刑,皆天人大忌为重罪也。《云笈七签》曰:凡入节之日,是上天入会大庆之日也。金书仙志戒曰:勿以入节日行威刑,葢顺时之法(后汉书),王者所遵,贼莽春夏斩人,亡新由是勿焉(王莽传),建安宽缓诏绝,汉室由是衰焉,若刑不须时,是谓变天之道,绝地之理,乱人之纪,必有天殃者也。
唾流星,指虹霓。
& 天事恒象(国语、左传),失度为飞流,二气为虹霓。敬天之渝,无敢驰驱(诗),况敢唾而指之乎。追诵蝃蝀(d&
d&#333;ng 虹的别名)之章,以为太息。
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 云笈七签《养生延命録》曰:凡小儿不用令指月,两耳后生疮,名月食疮。又曰:勿怒目久视日月,使目睛失明。天有三辰,地有五行。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五星合之于五行(三统历)。故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姐月(孝经纬),类于上帝,宜于社(礼),&禋于六宗(书),精意以享(周语),敬之至也。不敬三光,是不敬天地也。何图帝视萌曰(帝视萌。河图篇名):“侮天地者凶,可不惧乎。
春月燎猎。
& 而雅宵田为燎,郭氏谓夜猎载炉照也,蔡邕月令章句曰:猎者,捷取之名也。昆虫未蛰,王制有火田之禁(礼);弋不射宿,圣人垂爱物之心。蒐(春曰蒐)不以时曰伤天和;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礼),燎猎必弋,管子所谓无道之君也(四称篇),宁於物也,而可忽诸。
对北恶骂。
& 云笈七签禁忌篇曰:凡人勿北向唾骂,犯魁罡神。金书仙志戒曰:勿向北唾骂,犯破毁王。破,谓岁下辰也;王,谓王炁(‘炁’古同“气”)之所在也。
无故杀龟打蛇。
& 云笈七签禁忌篇曰。大凡一切翾飞蠢动,不可故杀伤损,至於龟蛇异於他族,杀有灵者,或阴精害人,深当慎之。之二蟲者,居於宰路。出自泉宫(左传),南龟卻而东龟前(周礼)。内蛇闘而外蛇死(左传),皆能通元王而见梦。召涸泽而为神(韩非子),倘属异十朋,横遭刳剥(庄子。史记)。类非岐首,辄见椎埋(列女传)。岂仁人君子之用心乎。孔瑜之功,章于铸印。隋矦之德,报在衔珠(搜神记)。窃谓作不善者反是。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
& 春秋纬佐助期曰:司命神名灭党,长八尺,小鼻望羊,多髭癯瘦,通於命运期度(后汉书。张衡传注)。风俗通曰:今民间祀司命,刻木长尺二寸为人像,行者担箧中,居则作小屋。汝南余郡亦多有,皆祠以腊,率以春秋之月。曲礼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郑氏曰:死之言凘也,事卒为终,消尽为凘,言算与形骸俱尽也。
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 易文言曰: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虞仲翔据纳甲卦气之说而申之曰:履霜坚冰,猖蹷而活。先人余烈,贞良而亡,先人余殃(说苑),天之道也。抱子孙据道戒曰:若乃憎善好煞,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赂,从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破人之家,收人之宝,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尅贤者,诛戮降伏,谤仙圣贤,伤残道士,弹射飞鸟,刳胎破卵,春夏燎猎,詈骂神灵,教人为恶,蔽人之善,危人自安,佻人自功,坏人佳事,夺人所爱,离人骨肉,辱人求胜,取人长钱,还人短陌,决放水火,以术害人,廹脇尫弱,以恶易好,强取强求,掳掠致富,不公不平,淫佚倾斜,凌孤暴寡,抬遗取施,欺伪诳诈,好说人私,持人短长,牵天援地,詋诅求直,假借不还,换贷不偿,求欲无巳,憎拒忠信,不顺上命,不敬所师,笑人作善,败人苗稼,损人器物,以穷人困,以不清洁,饮饲他人,轻秤小斗,狭幅短度,以伪杂真,採取奸利,诱人取物,越井跨龟,晦歌朔哭,凡有一事,辄是一罪,随事轻重,司命夺其纪,算尽则死。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若恶事而损於人者,夺纪。若算纪未尽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孙也。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 抱朴子据道戒曰:诸横夺人财物者,或计其妻子家口当填之。以致死丧,但不即至耳。其恶行,若不足以杀其家人者,久久终遭水火劫盗,及遗失器物,或遇县官疾病,自营医药,烹牲祭祀,所用之费,要当令足以尽其取之者也。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 孟子所谓一间,公羊所谓推刃也。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 抱朴子据道戒曰:道家言枉杀人者,是以兵刃而更想杀。其取非义之财,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救饥,鸩酒解渴,非不暂饱,而死亦及之。又良规篇曰:无异乎渴者之资口于云日之酒,饥者之取饱於郁肉脯也。云曰:即运日,鸩鸟也。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 老君曰:无谓幽冥,人知人情;无谓暗昧,神见人形。心言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千,地收人形(养性延命禄)。愈曾子曰: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徐干中论)。关尹子曰:心蔽吉凶者,灵鬼摄之;心蔽男女者,淫鬼摄之;心蔽幽忧者,沈鬼摄之;心蔽放逸者,狂鬼摄之;心蔽盟诅者,异鬼摄之;心蔽药饵者,物鬼摄之。彼以其精,此以其精,两精相搏,则神应之,久之或死木,或死金,或死绳,或死并。盖神体物而不遗,心随感而辄动,吉凶善恶之间,可不慎哉。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 抱朴子据道戒曰:及其有曾行诸恶事,后自改悔者,若曾枉杀人,则当思救济应死之人以解之,若妄取人财物,则当思施与贫乏人以解之。太平广记九十六卷,引《酉阳杂俎》曰:释道钦住陘山,有问道者,率尔而对,皆造宗极,刘忠州晏常乞心偈,今执炉而听,再三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晏曰:此三尺童子皆知之,钦曰:三尺童子皆知之,百岁老人行不得。至今以为名理,夫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福之谓福,而福本於有祸(韩非子)。易曰:不远复,无秪悔,元吉,此之谓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书),视言动皆是也。善无近福(抱朴子),故以三年为断,恶不言三年者,凶人不终,祸之至也,何日之有(皆见左传),末复言此,勉人及时迁善改过也。
&&&&&&&&&&&&&&&&&&&&&&&&&&&&&&&&&&&&&&&&&&&&&&&&&&&&&&&&&&&&&&&&&&&&&&&&&&&&&&&&&&&&&&&&&&&&&&&&&&&&&&&&&&
&&&&&&&&&&&&&&&&&&&&&&&&&&&&&&&&&&&&&&&&&&&&&&&&&&&&&&&&&&&&&&&&&&&&&&&&&&&&&&&&&&&&&&&&&&&&&&&&&&&&&&&&&&&
后学瞿中溶,钱釋校字
&&&&&&&&&&&&&&&&&&&&&&&&&&&&&&&&&&&&&&&&&&&&&&&&&&&&&&&&&&&&&&&&&&&&&&&&&&&&&&&&&&&&&&&&&&&&&&&&&&&&&&
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五月黎城重刊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家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