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经过医生偷拿病人的药护士可以给药病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题目。神奇的自来水秦德龙天立医院的医生为我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吃惊: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我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我对医生说了实情。几年前,我到一个边远山区挂职锻炼,吃住都在老乡家。说实在的,山里很穷,很落后,老乡有了病,也只是喝碗白开水,顶多熬点稀粥喝。这里的人,靠天吃饭,吃水要到山里去挑,山里有山泉。当然,山里吃的喝的都是绿色环保食品,绝对不会有任何污染。山区是没有自来水的。可我怎么会得上自来水依赖症呢?“问题就出在这里。几年来,你一直喝的是山泉吧?”“那当然,我一直喝的是山里的水,吃的是山里的饭和菜。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山区!”“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说,正因为你没离开过山区,一直用山里的水烧饭,你才会得上这种怪病。”我愕然了。医生吩咐护士给我挂瓶子输液。“输液吧,输几天水,你就好了。”护士很快就给我挂上了吊针瓶子。然后,拍拍我的手背,让血管鼓起来,一针攮了进去。扎上吊针后,护士又调了调流速,让药液缓慢有序地滴入我的身体。我忍不住问护士:“请问,您给我输的是什么药?”护士爽快地答道:“自来水。”我大吃一惊“自来水?怎么不给我打药呢?”护士笑道:“这就是药啊,你得的是自来水依赖症啊。你体内缺少自来水,所以,才给你输自来水!”真是气死我了。我输自来水干什么?我到医院干什么来了?我就是来打针吃药的呀!我拔掉针头,找到了医生。医生望着我,笑道:“你几年没喝自来水了,也没吃自来水煮的饭了,当然要给你输自来水了。为什么不叫你端杯子喝呢?那样治病,看起来快,实际上慢。自来水,必须进入你的血管,才能全面吸收。你明白吗?”我目瞪口呆。暗暗承认医生说得有道理。可我似乎还是不明白,自来水真的能治病吗?医生让护士重新为我扎上了针。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打完针,我决定去查查自来水的功能,也许能得出结论。化验室主任接待了我。她耐心地为我讲解了自来水的构成,还写出了分子式让我看。她特别强调自来水里都放有漂白粉,而漂白粉的成分就是药物。她还说,城里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漂白粉的指标需要不断地修改,否则的话,就遏制不住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原来,几年前,我已经喝惯了城里的水,吃惯了城里的粮食和蔬菜。我的身体,早就对城里的自来水产生依赖了。到山区挂职后,不吃城里的自来水了,改变了饮食结构,我的身体反倒不适应了。所以,医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我的身体补充城里的自来水。山区的老乡很挂念我,房东老弟特意进城来看望我了。他提来了一个很大的篮子,用毛巾盖着。我猜想,里面都是我爱吃的东西,小米啊、红薯啊、山果啊。可我没想到,篮子里只有一瓦罐泉水。房东老弟指着山泉说:“这是让你润嗓子的。多喝点泉水,好得快。泉水甘甜,没有任何污染!”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据“实”相告:“放这儿吧。今天,我输了很多水,肚子已经饱了。”房东老弟走了,留下了那罐子泉水。我提上瓦罐,将里面的泉水倒掉了。不这么做,我的身体怎能复原呢?我不需要再喝山里的泉水了。每天,我都要到医院排队输水,输自来水。过了些日子,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了。看来,自来水真是神奇。病好后,我没有再到山区去,却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看似荒诞实则真实,完全符合现实生活情理。B.“我”将房东老弟送来的那罐子泉水倒掉,表明我采纳了医生的治疗建议。C.结尾“我”“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这一细节描写虽然简略,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D.小说围绕“我”得自来水依赖症这一事件,按看病、治疗、病愈的情节推进。E.以“神奇的自来水”为标题,“神奇”一词褒词贬用,讽刺了自来水的效果。【小题2】请概括小说中“我”心理的主要变化。(4分)【小题3】小说叙述了“我”生病前在边远山区的生活,从全文看,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小题4】本文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任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8分)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题目。神奇的自来水秦德龙天立医院的医生为我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吃惊: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我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我对医生说了实情。几年前,我到一个边远山区挂职锻炼,吃住都在老乡家。说实在的,山里很穷,很落后,老乡有了病,也只是喝碗白开水,顶多熬点稀粥喝。这里的人,靠天吃饭,吃水要到山里去挑,山里有山泉。当然,山里吃的喝的都是绿色环保食品,绝对不会有任何污染。山区是没有自来水的。可我怎么会得上自来水依赖症呢?“问题就出在这里。几年来,你一直喝的是山泉吧?”“那当然,我一直喝的是山里的水,吃的是山里的饭和菜。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山区!”“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说,正因为你没离开过山区,一直用山里的水烧饭,你才会得上这种怪病。”我愕然了。医生吩咐护士给我挂瓶子输液。“输液吧,输几天水,你就好了。”护士很快就给我挂上了吊针瓶子。然后,拍拍我的手背,让血管鼓起来,一针攮了进去。扎上吊针后,护士又调了调流速,让药液缓慢有序地滴入我的身体。我忍不住问护士:“请问,您给我输的是什么药?”护士爽快地答道:“自来水。”我大吃一惊“自来水?怎么不给我打药呢?”护士笑道:“这就是药啊,你得的是自来水依赖症啊。你体内缺少自来水,所以,才给你输自来水!”真是气死我了。我输自来水干什么?我到医院干什么来了?我就是来打针吃药的呀!我拔掉针头,找到了医生。医生望着我,笑道:“你几年没喝自来水了,也没吃自来水煮的饭了,当然要给你输自来水了。为什么不叫你端杯子喝呢?那样治病,看起来快,实际上慢。自来水,必须进入你的血管,才能全面吸收。你明白吗?”我目瞪口呆。暗暗承认医生说得有道理。可我似乎还是不明白,自来水真的能治病吗?医生让护士重新为我扎上了针。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打完针,我决定去查查自来水的功能,也许能得出结论。化验室主任接待了我。她耐心地为我讲解了自来水的构成,还写出了分子式让我看。她特别强调自来水里都放有漂白粉,而漂白粉的成分就是药物。她还说,城里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漂白粉的指标需要不断地修改,否则的话,就遏制不住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原来,几年前,我已经喝惯了城里的水,吃惯了城里的粮食和蔬菜。我的身体,早就对城里的自来水产生依赖了。到山区挂职后,不吃城里的自来水了,改变了饮食结构,我的身体反倒不适应了。所以,医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我的身体补充城里的自来水。山区的老乡很挂念我,房东老弟特意进城来看望我了。他提来了一个很大的篮子,用毛巾盖着。我猜想,里面都是我爱吃的东西,小米啊、红薯啊、山果啊。可我没想到,篮子里只有一瓦罐泉水。房东老弟指着山泉说:“这是让你润嗓子的。多喝点泉水,好得快。泉水甘甜,没有任何污染!”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据“实”相告:“放这儿吧。今天,我输了很多水,肚子已经饱了。”房东老弟走了,留下了那罐子泉水。我提上瓦罐,将里面的泉水倒掉了。不这么做,我的身体怎能复原呢?我不需要再喝山里的泉水了。每天,我都要到医院排队输水,输自来水。过了些日子,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了。看来,自来水真是神奇。病好后,我没有再到山区去,却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看似荒诞实则真实,完全符合现实生活情理。B.“我”将房东老弟送来的那罐子泉水倒掉,表明我采纳了医生的治疗建议。C.结尾“我”“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这一细节描写虽然简略,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D.小说围绕“我”得自来水依赖症这一事件,按看病、治疗、病愈的情节推进。E.以“神奇的自来水”为标题,“神奇”一词褒词贬用,讽刺了自来水的效果。【小题2】请概括小说中“我”心理的主要变化。(4分)【小题3】小说叙述了“我”生病前在边远山区的生活,从全文看,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小题4】本文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任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题目。神奇的自来水秦德龙天立医院的医生为我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吃惊: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我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我对医生说了实情。几年前,我到一个边远山区挂职锻炼,吃住都在老乡家。说实在的,山里很穷,很落后,老乡有了病,也只是喝碗白开水,顶多熬点稀粥喝。这里的人,靠天吃饭,吃水要到山里去挑,山里有山泉。当然,山里吃的喝的都是绿色环保食品,绝对不会有任何污染。山区是没有自来水的。可我怎么会得上自来水依赖症呢?“问题就出在这里。几年来,你一直喝的是山泉吧?”“那当然,我一直喝的是山里的水,吃的是山里的饭和菜。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山区!”“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说,正因为你没离开过山区,一直用山里的水烧饭,你才会得上这种怪病。”我愕然了。医生吩咐护士给我挂瓶子输液。“输液吧,输几天水,你就好了。”&&&护士很快就给我挂上了吊针瓶子。然后,拍拍我的手背,让血管鼓起来,一针攮了进去。扎上吊针后,护士又调了调流速,让药液缓慢有序地滴入我的身体。我忍不住问护士:“请问,您给我输的是什么药?”护士爽快地答道:“自来水。”我大吃一惊“自来水?怎么不给我打药呢?”护士笑道:“这就是药啊,你得的是自来水依赖症啊。你体内缺少自来水,所以,才给你输自来水!”真是气死我了。我输自来水干什么?我到医院干什么来了?我就是来打针吃药的呀!我拔掉针头,找到了医生。医生望着我,笑道:“你几年没喝自来水了,也没吃自来水煮的饭了,当然要给你输自来水了。为什么不叫你端杯子喝呢?那样治病,看起来快,实际上慢。自来水,必须进入你的血管,才能全面吸收。你明白吗?”我目瞪口呆。暗暗承认医生说得有道理。可我似乎还是不明白,自来水真的能治病吗?医生让护士重新为我扎上了针。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打完针,我决定去查查自来水的功能,也许能得出结论。化验室主任接待了我。她耐心地为我讲解了自来水的构成,还写出了分子式让我看。她特别强调自来水里都放有漂白粉,而漂白粉的成分就是药物。她还说,城里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漂白粉的指标需要不断地修改,否则的话,就遏制不住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原来,几年前,我已经喝惯了城里的水,吃惯了城里的粮食和蔬菜。我的身体,早就对城里的自来水产生依赖了。到山区挂职后,不吃城里的自来水了,改变了饮食结构,我的身体反倒不适应了。所以,医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我的身体补充城里的自来水。山区的老乡很挂念我,房东老弟特意进城来看望我了。他提来了一个很大的篮子,用毛巾盖着。我猜想,里面都是我爱吃的东西,小米啊、红薯啊、山果啊。可我没想到,篮子里只有一瓦罐泉水。房东老弟指着山泉说:“这是让你润嗓子的。多喝点泉水,好得快。泉水甘甜,没有任何污染!”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据“实”相告:“放这儿吧。今天,我输了很多水,肚子已经饱了。”房东老弟走了,留下了那罐子泉水。我提上瓦罐,将里面的泉水倒掉了。不这么做,我的身体怎能复原呢?我不需要再喝山里的泉水了。每天,我都要到医院排队输水,输自来水。过了些日子,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了。看来,自来水真是神奇。病好后,我没有再到山区去,却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看似荒诞实则真实,完全符合现实生活情理。B.“我”将房东老弟送来的那罐子泉水倒掉,表明我采纳了医生的治疗建议。C.结尾“我”“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这一细节描写虽然简略,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D.小说围绕“我”得自来水依赖症这一事件,按看病、治疗、病愈的情节推进。E.以“神奇的自来水”为标题,“神奇”一词褒词贬用,讽刺了自来水的效果。【小题2】请概括小说中“我”心理的主要变化。(4分)【小题3】小说叙述了“我”生病前在边远山区的生活,从全文看,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小题4】本文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任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8分)科目: 高中语文难易度:最佳答案【小题1】A E【小题2】吃惊——疑惑——无奈——忧虑(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小题3】(1)交代病因;(2)引出下文的治疗、老乡看望等情节(或老乡看望等情节相呼应);(3)将山区的绿色生活与城市的被污染的生活作对比,突出主题。(每点2分)【小题4】(1)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文章描述了城市饮水的日益污染,并且通过“我”的自来水依赖症且依靠自来水医治的怪象,讽刺了环境污染的严重。(2)人们对被扭曲的生命方式(或生活状态)已经严重依赖,尽管“我”知道靠输自来水治疗“自来水依赖症”非常荒唐,但我已对这种被扭曲的生命方式(或生活状态)形成了习惯性的依赖。(3)对回归自然本真生活(或生命状态)的呼唤。山里泉水象征自然本真生活(或生命状态),“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讽刺了被污染的城市生活对人的危害,呼吁回归自然本真生活(或生命状态)。(每个方面4分,其中观点明确4分,阐述清楚4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项错在“完全符合现实生活情理”;E项“讽刺”的对象用错,不是对“效果”本身的讽刺,是对荒凉治疗并对有效这件事背后社会现象的讽刺。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结合原文具体内容分析。1、按看病、治疗、病愈的情节推进。2、令人吃惊 ---我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山区是没有自来水的。可我怎么会得上自来水依赖症呢?---真是气死我了。我输自来水干什么?------我目瞪口呆。暗暗承认医生说得有道理。可我似乎还是不明白,自来水真的能治病吗?---既来之,则安之吧----将里面的泉水倒掉了----却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试题分析:考查情节的作用,可从人物-环境-情节-主题循环作答。本篇小说交代了环境(背景):即事情发生的原因——生病的原因是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情节:一般有“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呼应”的作用。引出下文的治病、老乡看望等情节(或:与老乡看望等情节相呼应);主旨:一般点明手法,采用“通过……揭示……主题”的格式。小说叙述了“我”生病前在边远山区的生活,将山区的绿色生活和被污染的城市生活作对比,突出主题。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型试题,从文中任选两个角度作答,考生可写出读完本文后的感想或从本文主题的角度谈都可。但一定要观点明确,阐述清晰有理。可采用一定的答题格式“通过 ……描写/讲述/塑造了……, 揭示/赞扬/讽刺/批判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知识点: 高中语文综合库,现代文阅读,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推荐文章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从医生的角度怎么看待超说明书用法用药?
医生什么情况下会给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最后的结果都怎么样呢?会不会有患者质疑什么的?
按投票排序
与其它产品说明书不同,药物说明书是经国家行政部门批准、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一旦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不良事件,哪怕找出再多、再新的文献依据(哪怕出自权威专业期刊),也只能作为参考,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对于药物生产企业,如果想要扩大药物适应证、修改药物说明书,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几乎和新药审批程序一样繁琐。对于医生,除非没有任何其它受到公认、更好的治疗手段,一般也不会愿意实施超说明书用药这种可能对自身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威胁的医疗行为。让印刷着密密麻麻的小号字体的一张薄纸拥有如此强大的约束力,这既是对医生的保护,更是对患者的保护。但临床治疗实践毕竟比一纸文书复杂得多,医生难免会遭遇各种挑战和考验,这时,是否选择超说明书用药,我觉得要基于以下考虑:a. 有足够充分的专业自信。做出超说明书用药的选择,不能是出自某个专家的面授机宜,不能是来在对某篇高SCI分值论文的惊鸿一瞥,更不能依据自以为是的个人“丰富”经验。b. 必须是与患者共同做出的选择。医生有必要非常清晰、全面的向患者交代背景信息,解释为什么要超说明书用药、用药过程中有哪些可能风险,必须得到患者表示接受并愿意承担这些风险的承诺。这样说比较空泛,下面举个实际例子。作为内分泌专科医生,我经常会接诊从产科医生那边转诊过来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需要药物干预,按照目前国内的相关治疗指南,胰岛素是唯一的用药选择。但实际上,在美国、欧洲甚至亚洲其他国家,可选择项很多,比如“二甲双胍”,已经有充分的理论研究和用药经验证实,它的疗效明确、对胎儿也比较安全。而通过对胰岛素、二甲双胍这两种药物的特点、利弊进行比较权衡,我的专业知识也告诉自己:对于很多妊娠糖尿病患者,后者会更加适合。但问题是,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的二甲双胍的药物说明书里,还清清楚楚地保留着这样一句话:“二甲双胍禁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专业上的选择并不困难,对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知不是出自某个专家、某篇论文,而是大量真实的国外用药经验。而对于药物适应证把控的严谨态度上,在FDA和CFDA之间,我也更信赖前者。有了“足够充分的专业自信”,接下来要考量的就是医患关系。直接放弃沟通和建议,是最省事、也更安全、但绝非最佳的选择。在构筑“信任”这一点上,很多医生做得并不够好,很多患者也是。但总会有少数人能够通过机缘或坦诚最终获得彼此的信任,并得益于此。~~~~~~~~~~~~~~~~~~~~~~~~~~~~~补充:文章在微信平台发布后,很快有医管同学指出,国内已有《超适应症用药专家共识》对此问题做出详细分析。《共识》承认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并提出“目的只能是为了患者利益”、“保障患者利益最大化”、“有合理医学证据支持”、“须经医院相关部门批准并备案“、”保护患者知情权并尊重其自主决定权“、”定期评估防控风险“等推荐意见,非常中肯、全面。但这里依然有个逻辑怪圈:即使医生完全依照此《共识》实施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一旦发生药物不良事件,医生仍无法获得法律充分支持----药物说明书的法律效力总是高于专家共识。除非像《共识》里提到的,效仿美、德等六国,从法律上不强迫医生必须完全遵守药物说明书。
本文提纲:1.超说明书用药的含义和分类2.为什么要超说明书用药?3.怎样区别超说明书用药和不合理用药?4.超说明书用药在法律上的现状如何?5.参考资料推荐1.超说明书用药,一般指以治疗为目的在药品说明书规定范围外的用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超适应证用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片使用说明书载明: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等等,并没有载明可以用于减肥,如有人用二甲双胍来减肥,那么属于超适应证用药。(2)超用法用量用药,如:某国产左氧氟沙星胶囊说明书提示,本品用量为每次0.2g,每日两次。某医生给患者使用每日一次,每次0.5g,便属于超用法用量用药。(3)超用药途径用药,如:某人耳道破溃发炎,医生开了红霉素眼膏嘱其涂擦于患处,而红霉素眼膏说明书提示:应涂于眼睑内,该给药途径就属于超用药途径用药。2.为什么要超说明书用药?因为药品说明书是非常严肃的法律文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遵循有关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使用药物。药品说明书的新增和修改需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批准,每一条内容都需要提交大量资料,比如增加新适应证,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而进行临床试验的时间投入和资金投入都是巨大的,当有的药预期利润不足的时候,公司便不会投入临床试验。但其他种类的医学研究每天都在大量进行,比如现已知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预防部分恶性肿瘤(请注意!本处仅为本文说明之用,不作为治疗参考!)在pubmed上搜索Asprin AND cancer,可以搜出4000多条结果,不少结果直接指向肿瘤预防。但我们打开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说明书,没有提到任何肿瘤预防的内容。而如果一种药超说明书使用,预期获益大于风险,并且其效果不易被已知符合说明书的用法替代的话,医生就会可能选择超说明书用药。另外,很多药品在临床试验阶段为了规避特殊人群的超高法律风险,常常把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排除在外,导致很多药品根本没有儿老孕乳等特殊人群应用的数据,最后说明书上也往往会是“慎用”、“禁用”、“无数据”这样的字眼,导致这些科室医生用起药来捉襟见肘,很多时候超说明书用药很厉害。3.超说明书用药和用药不合理怎样区别?超说明书用药在某些方面不符合说明书,用药不合理也是在某些方面不符合说明书,怎样区别二者?实话说,有些时候还是很难鉴别的。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是为了治疗目的,而不是试验目的或者其他目的;(2)虽然说明书未提及,但有其他强有力的证据支撑其有效(比如上文提到的指导原则、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等)(3)对患者预期获益大于风险;(4)没有触犯说明书中的禁忌(比如说明书中指出孕妇禁用,仍然给孕妇使用,那就不是超说明书了),慎用≠禁用。(5)无现有的符合说明书的治疗方案,或现有方案不适用(我曾经会审过一个普萘洛尔治疗某部位血管瘤的超说明书用药申请,该疾病并非没有其他治疗方案,但普萘洛尔优势就在非常便宜,适用于贫困的患者,遗憾的是,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普萘洛尔了。)4.超说明书用药在法律层面上的现状如何?超说明书用药非常讲究技术,有的时候会让你大呼“精妙!原来这药还可以这么用”。很多大牌专家将超说明书用药视为医疗高水平的象征,甚至非常鄙视用药只会看说明书的那部分人。然而实际上,超说明书用药的法律地位从来就没有被证明过。曾经听一些法律人士讲过有关超说明书用药引起法律纠纷的案件,也和一些法律人士交流过有关情况,其实这类案子的判断也是飘忽不定的,就像前述所说,超说明书用药和不合理用药本身就很难鉴别,有很多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后果,最后法庭对医生提交的各种文献不予采纳,毕竟文献本身也不一定是可靠的,特别是有很多文献及其背后的研究是什么质量,恐怕作者心里最清楚。超说明书导致损害判赔的例子实在太多,当然也有法庭采信了医生提交的文献,文献本身也是讲级别的,大家可以参照给出的表格。也有很多医疗专家提出,超说明书用药要签知情同意,要通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定等等,而这些程序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真到了法庭上,即使这些程序全部走完,也不一定就代表一定能判赢。并且从这个共识来看,也只是提出了几条大方向性的原则和为进一步规范进行了呼吁,可操作性很有限。并且,连这个共识本身到了法庭上,能不能被采信还是个未知数。这里还需要提到,同一化学成分的药品,不同剂型、不同厂家的说明书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比如上文提到的二甲双胍片,进口品种说明书载明每日最大剂量可达2.55g,而某国产同名产品说明书载明每日最大用量为2g,如果医生经常需要开出2g以上的用量,用国产产品便会超说明书,而进口产品则不容易超,所以医院在遴选药品时就需要选择那些说明书范围广、使用风险低的药品。关于药品超说明书使用的问题,也推荐大家去读一本书,是2015年出版的,叫做药品超说明书使用循证评价(2015年版),是天坛医院赵志刚主任主编的
超说明书用药是存在的,虽然不多见但也并不十分罕见,但不是乱来的,而是也受到各级监督,并且每一级都要承担责任,以此保证它的合理性。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药师的监督作用。以普通人接触最多的门诊开药为例,医师开具处方后签名表示对此处方负责。药师接到这样一张处方,需要审核是否合理,调配,核对,然后才能签字发药,签字也是代表完成了他这一步的处方审核,对此负责。如果药师认为处方用药不合法或不合理,他不能修改处方,但可以拒绝签字发药,打回要求医师修改。不合法处方通常就是这个写处方的人没有处方权。你肯定不能拿着自己瞎写的一张处方去医院药房拿药,药师不会理你。刚毕业的医生叫做医士,还没有考过执医,也是没有处方权的,药师也不能发,不然出事药师也有责任。还有一哭笑不得的事是我西医师是不能开中药材的(中成药可以),但是中医师好像啥都能开。合法但不合理的处方分三种: 不规范处方: 比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没填完,或者年龄写个"成"就想应付的,新生儿要写多少天,婴儿要写到底多少月不能用半岁这种来应付; 比如药的剂量写错了,或者怎么吃没写清楚,就写个遵医嘱鬼知道你医嘱是什么嘱得对不对;还有一些比如中药和西药开一张单上了一张纸超过五个药等等这种为难不到你们的我就不多说了......用药不适宜处方:这一类处方包括适应症和用药不一致的;或者重复用药;或者药物有配伍禁忌不能合用;或者是剂量不合适,药每片剂量写对了但是推荐一次一片的现在写让人一次吃十片;或者一天吃两次的药让人吃二十次;或者剂型不对,给大老爷们开塞阴的药?_?超常处方:比如无适应症用药,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就开抗生素;或者无正当理由开两个药理一样的药,比如没有特别难搞的高热又开布洛芬又开扑热息痛;或者,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范围用药。这就是说,超说明书用药不是不可以,你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药师也就跟着你把这事办了,要是药师以他的学识经验觉得这是坑队友的买卖,他根本就不会给你发药。这就降低了出岔子的几率嘛,总没那么容易,医生发神经恰好那个药师也跟着发神经啊?说明书实际上是药品的免责说明,人在里头说了,我这药是让你干嘛用的,怎么个用法,按我说的用可能还是会有如下副作用,这些是我认的;你要不按我说的用,那请你后果自负,那锅我可就不背了。所以说明书标出来的范围经常是比实际能用范围要窄的。但有时候超说明书用药是安全有效的,甚至更好用的。比如几乎所有的雾化,都是超说明书用药。除了哮喘用的那些盒装的吸入剂,一般感冒喉咙痛去医院喷的那些,不都是用的针剂嘛!本来都是让你注射用的,你用来雾化吸入,这就是超说明书用药啊。但注射用的你用来喷,那显然是安全的啦(如果是吃的液体你要用于注射,药师就会用看神经病的眼神看着你啊)。雾化无创,药物直接在咽喉黏膜毛细血管吸收,又避免肝的首关消除又立竿见影啊,尤其对于小盆友来说,有时只要吞雾就可以不打针哦!很划算吧?(^?^)ノ比如妇科用的戊酸雌二醇片,用于子宫内膜过薄,人家说明书上是说口服的,实际上妇科医师很多都推荐口服加塞阴,效果会更稳定一些,也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这也是在超说明书用药。但是当医院给你超说明书用药时,药厂可就没什么责任了,万一出了事,就都是这家医院的责任,从医师到药师,如果有护理操作,护士也有责任。如今的医疗环境确实也不是很好,有时候大家都不想担风险,或者即使担了,也不想太张扬,那么患者问为什么跟说明书不一样的时候,他就解释得很模糊:你就按我说的用就是了,没事的。遇到类似情况,你另找一个医生问一问,这样用药到底合理不合理,就知道到底是庸医死要面子不认错呢,还是有把握但是不想张扬。现在医疗类APP还是挺多的,问问用药是不是合理还是可以的。
补充一个FDA对off-label use的观点。医生off-label用药完全是合法的,医生根据自己的医学认知,可以超出适应症用药,属于clinical practice。但,FDA禁止厂家对超适应症使用做宣传,否则会处以大额罚单。
1.什么是超说明用药?目前我国尚无超说明书用药的官方统一界定,有学者认为超说明书用药又称药品未注册用法、超范围用药或药品说明书以外的用药。日,广东省药学会印的《药品未注册用法专家共识》指出:“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早在1992 年,美国医药师协会就明确将“超说明书用药”定义为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药品未注册用药或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综上,超说明书用药即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官方批准的说明书用法之内,包括适应证、给药剂量、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或适应人群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规定不同。邵振,卢军锋.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相关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16.广东省药学会.关于印发《药品未注册用法专家共识》的通知[J].今日药学,):2.胡偌碧,徐春敏,赵志刚.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及其国际经验与思考[J].药品评价,):6.2.我国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目前,我国药物治疗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非常普遍,在普通成人用药中占7.5%~40%,在孕妇、儿童等特殊用药对象中更为常见,有统计表明在住院儿科患者中高达50%~90%。在某些专科,超说明书用药也非常常见,比如皮肤科。黄亮,申向黎,陈力,等.正确认识并有效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949.3.我国超说明书用药的法律相关这篇文章是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 一级法官 孙锦菁所写的,2014年临床药师年会上,我参加了孙法官该主题的报告会,这篇文章在原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内容,以法官的角度来讲解了超说明书用药的法律责任问题,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师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合理保护自身的相关内容。以患者的角度《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规定被视为医疗损害责任的“一般条款”。那么以本题讨论的超说明书用药这一具体侵权行为来说,患者需要举证以下构成要件:(一)患者有损害(二)医疗机构有超说明书用药的行为(三)患者的损害与医疗机构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医生/医疗机构的角度与上述患者角度相对应的,医生/医疗机构要免责,证明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没有过错,应同时证明以下两项事实:(一)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具有合理性(二)医疗机构充分履行了说明义务那么临床医师在确实需要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下,需要做的就是围绕这两点展开诊疗工作。4.我院针对超说明书用药的药事管理针对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实际需求,我院在参考现有部分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下,制订了以下超说明书用药的程序:需要超说明书用药的临床医生提起申请(提交超说明书用药的项目、循证证据)→药学部进行初步审核(证据等级、补充证据)→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开会讨论是否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医生进行超说明书用药其中,前三步都是在证明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具有合理性,第四步则是在证明医疗机构充分履行了说明义务。如果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将受到院方的保护,之后产生的一切纠纷由院方担责;否则,医生将以个人身份面对有关的法律纠纷。举个例子来直观表现:贝前列素钠S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适应症为改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引起的溃疡、间歇性跛行、疼痛和冷感等症状。医生提交申请,将该药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并同时提交了部分临床实验文献资料。药学部针对该药物进行循证研究,发现该药物于日本及韩国说明书均已批准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并有证据等级Ⅰ级的文献支持。药事管理委员会开会通过,并发通知允许该药在我院增加肺动脉高压适应症,进行超说明书用药。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服药进行治疗。5.我院医生对超说明书用药制度的接受情况按照我院规定,未经过批准的超说明书用药属于不合格处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目前已有不少医生都针对本科室用得比较多的超说明书用药进行了申请,然后还是有大部分医生没有执行这个流程,经过私下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程序太繁琐。整个审核过程至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知情同意书的签订,都会让医生望而却步。患者不理解。进行医患沟通的过程中,患者有非常高的比例不理解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并对知情同意书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法律意识薄弱。医生不清楚超说明书用药行为的法律责任,使得部分老医生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以下是药学部及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认定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合理性的时候常用的方法,仅作参考。证据等级评价超说明书用药应有充分的支持该用法的合理的医学实践证据,通常为循证医学证据,包括:国内外说明书、政府文件、RCT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文献、非RCT对照试验、病例观察文献、指南、专家共识等,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GRADE分级系统对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见下表:其它医学证据合理性界定
谢邀。不是大牛也可以回答吧?首先表明立场,对于经过科学严谨的三期临床试验研究后证实疗效并批准上市的药物,应该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规范应用。不推荐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但是,医学技术和理念日新月异,新发现也层出不穷,确实存在超范围使用的情况,个人觉得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最有名的就是伟哥(西地那非,现在叫万艾可了对吧),最初是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结果却性福了好几代人。同样的例子还有爱弟(氟班色林)和保法止(非那雄胺),前者最初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却造福了女性,后者作为前列腺药物却让男人不用羡慕妒忌恨鲁尼。此外还有我们用的一种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的中成药,特别畅销总有老爷子乐此不疲的来开,后来终于打听出来了,原来跟伟哥一样一样的......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甲强龙,其作为脊髓损伤急性期冲击治疗的有效药物(这一点始终存在争议)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在更新说明书加入冲击治疗用法与注意事项之前临床就已经在用了,难道没写入说明书之前我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病情越来越重?当然,敢用的前提是这一方法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所以,在说明书没有更新但疗效可靠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个人觉得可以使用但要极端谨慎,使用前的充分告知与解释更是必要的。
医生什么时候会超说明书用药?当你是个儿科医生的时候。尤其是一个新生儿科医生的时候。你打开各种说明书,尤其国内的,儿童用药部分就懂。面对这种唯说明书的法律,全国的儿科医生几乎天天都在干违法的事。
每当看到老专家们祭出一招超说明书用药时,我都会深深地折服:不愧是老司机。但如果我自己用药时,一定会老老实实根据说明书来,一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信心这么用可以保证疗效,同时又没有不良反应;二是一旦出现情况,我也没有足够的经验、信心来处理。所以,我认为年轻医生应该严谨地遵循规章和指南,当你浸淫多年,再去“随心所欲”。
怀孕初期感冒了,去看医生各种不给开药,结果快一个月也没好,无奈去了市中医院。那个医生说的话我特别认同,现在的药厂啊,太精明,不管什么药全标的“孕妇慎用”,这样出事了就是医生倒霉,找不到药厂的责任,造成我们是无药可用。
风湿免疫科的好多病指南推荐的药物均为超说明书用药。如果不超说明书用药,很多病没什么药可以选择,倒霉的是病人。如果说超说明书用药一概违法的话,遭殃的是病人,关键是管理和知情同意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