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说的治中药中药先煎是什么意思思

为什么南北方人「上火」的观念如此不同?
据个人观察,发现南北方人“上火”的观念差异很大:北方人一般认为,上火是因为空气干燥,喝水少,吃得太咸,吃了过多坚果炒货等干燥食物,运动出汗不及时补充水份。南方人一般认为,上火主要是因为“热气”,很多情况下是食物的“热气”,甚至不同的水也有“寒气”“热气”的属性。食物的“热气”和烹饪方法有很大关系,比如烧烤,不论食材如何,都是绝对上火的食物,哪怕是烤红薯,烤茄子这些烤熟以后依然有很多水分的食物,也依然是很上火的。同时火锅也是上火的,但是老汤却是下火的。还有哪些南北方“上火”观念的不同的例子?这种观念的不同是怎样造成的?
按投票排序
贴的一篇文章:上次我在微博上发了张午餐照,其中有碗枸杞水,有人就问:“枸杞吃多了不会上火吗?”我便发了一篇文章详细讲解了枸杞的营养特点,比如枸杞中有一些类似阿托品的兴奋性物质,含糖较多也可能引起不适……
对于健康人来说,每天一小撮合格生产的枸杞是不会有危害的。我故意自始至终没有展开讲“上火”这个概念,就是因为这个概念实在很模糊,没法解释,解释了就是错。然而很不幸,由于我提到了”上火“一词,有些所谓鹰派科普人士对我表示了鄙视: “上火是一个有责任首先纠正的错误观念“、“上火都冒出来了,不嫌丢人哪”……在我看来,一个文化词汇在没有外延前不必细究对与错,来自民间如何?模糊又如何?普通老百姓按照自己经验将问题归纳成简练的词汇向你求助时,难道你打算先用一堆对方听不懂的医学术语猛批一顿?待她脑中充满迷茫时又一走了之?又或者非要把“上火”替换成“炎症”、“氧化应激”才觉得科学?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只是想听一个结果,就像这个人,既然问的是枸杞,告诉她一个安全剂量使她安心即可。如果还有心,不妨在适当的时候,比如现在,再来详细听听我的看法。作为一个营养师,经常有人问我某种食物吃了以后人会不会“上火”。我相信他们经历的现象往往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要想进一步获得可靠的认识来指导生活,就不能对传统说法不假思索地接受。古人没有仪器可以检测食物成分、没有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确定因果关系,只好笼统地把诸多现象统统以“上火”来解释,然而假如真这么简单的话,食物与人体反应完全归纳成一个单变量函数:实际上我们知道食物的成分千差万别,用简单的“温热寒凉”界定必然是有限的,人身上的症状更是五花八门,你又凭什么认为上到脸部长痘、下到屁股长痔都算上火?靠吃“去火”的食物就能好?要知道很多时候你感觉吃了有用很可能是因为这种症状是自限性的,不吃同样能好。“人吃热性食物会上火”这个观念之所以能广为流传,还在于该命题在逻辑上不可证伪,通过对“热性”、“上火”概念的不断修饰、甚至循环论证,你永远无法假设出一种能够验证该理论是错误的情况。一旦有人想要将该理论落实到客观事物上、指出其中的矛盾,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说的这个根本不是上火”。这就是我说“没法解释,解释了就是错”的缘故。不过这也很好办,我们今天就跳过这个概念,直接分析各种现象,给你一些平凡的、并不博大精深的答案:1.水喝少了感觉要冒火,尿很黄这没什么好说的吧?就是告诉你该喝水了。详细说来就是身体由于各种因素缺水从而导致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感受器将信号报回中枢产生渴感……2.吃完东西喉咙痛、有异物感首先考虑是否过敏,国内最常见的是香瓜以及部分坚果,如果是的话下次注意避免。此外刚出锅的高温食物加上酒、麻辣的刺激也容易使咽部粘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吞咽时产生异物感,应注意食物温热入口,多喝水。此外抵抗力下降出现的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也会诱发急性咽炎,应当及时就医。3.吃了海鲜身上瘙痒最常见的是海鲜不新鲜了。顺便说一下所谓有伤口时要禁食“发物”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对此类食物不过敏的人做完手术多吃一些卫生的高蛋白食物是有好处的。4.吃披萨、瓜子嘴里会立刻起水泡?这种烤的食物往往太干太咸,一方面过于粗糙划伤口腔黏膜,另一方面形成局部高渗透压脱水造成炎症。5.嘴里长泡?口角烂?经常吃快餐的时候也正是你工作压力大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此时多休息提高免疫力是根本。快餐中精制谷物、糖分较多,容易造成维生素B2缺乏,进而出现口角炎。6.一段时间大鱼大肉就会牙龈出血成天大鱼大肉的人往往蔬菜水果吃得少,维生素C缺乏会使胶原蛋白的合成出现问题,造成牙龈、粘膜出血。此外一些肉类、水果(如荔枝)比较容易塞牙,残渣使得细菌滋生造成炎症甚至长久下去产生牙石都可能造成牙龈出血。7.吃甜食容易长痘痘痘痘学名痤疮,目前有非常明确的证据显示高血糖负荷饮食会加剧痤疮,其机理可能是雄性激素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皮脂分泌又受雄性激素调控所致。因此长痘痘的朋友不妨想想最近是否甜饮料、冰激凌、糕点吃太多了。8.一吃巧克力就流鼻血巧克力中含有可可碱,黄嘌呤类生物碱可以升高血压,鼻腔中血管壁往往比较脆弱,一些敏感的人(比如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尤其是儿童需要谨慎,此类人群还应小心酒、辣椒、人参、咖啡。此外非常爱留鼻血的朋友建议去耳鼻喉科做一下检查。9.肉吃多了感到燥热口渴?蛋白质消化吸收代谢时会消耗大量的水,同时高蛋白质的饮食会使身体散热增加,营养学上管这叫做“食物热效应“。10.吃涮羊肉明明比吃鱼更容易有反应!不同肉类脂肪含量、脂肪酸比例都不同,羊肉往往含脂肪较多、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代谢过程中容易诱发炎症反应,鱼肉则是低脂肪,高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抗炎的作用。何况我们一般建议均衡的饮食结构中每天食用畜禽肉类50-75克,也就是不到二两,而涮羊肉的一盘肉常常是八两……11.吃完辣的第二天肛门烧灼?辣椒素受体被辣椒素激活会后产生痛觉,甚至刺激肌肉反应、增加血液流速,虽然不见得是坏事,但比较敏感的人还是容易引起不适,比如结肠细胞辣椒素受体被激活容易造成结肠运动变快甚至拉肚子,而肛门上也是有辣椒素受体的……12.宝宝眼屎多是咋回事?成人眼屎多往往是感染性结膜炎的典型表现,严重的话应及时就医,预防上应注意勤洗手不要随意揉眼、毛巾经常清洗消毒。如果宝宝眼屎多的话还可能是先天性的鼻泪管堵塞或是急性泪囊炎,也应该去医院确诊治疗。13.宝宝容易便秘,吃了中药又拉肚子了?便秘首先考虑的是膳食纤维是否摄入充足,可以多吃一些青菜,还没有吃辅食的宝宝可以考虑乳果糖等膳食纤维药物。母乳中富含低聚糖(可溶性膳食纤维)这也是喂配方奶的宝宝更容易便秘的缘故。个人反对任何人群吃中药“润肠”。总而言之,建议怕“上火”的你:①多吃色彩丰富的蔬菜水果②少吃甜食和加工食品改为粗粮全谷物 ③少吃肥肉,拒绝油炸食品。④保证休息和运动提高免疫力⑤饭后漱口,每天刷牙、用牙线建议已经“上火”的你:千万别硬扛着,快去找医生诊断清楚吧!~
上火在中医里指的是阳气外泄。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如果你有一百份的阴和一百份的阳,阴阳就是平衡的。如果阳超过了100份,多余部分就会外泄,如果阴少于100份(比如90份),阳气中的10份就变成多余的,也会外泄。阳盛能导致多余阳气外泄,俗称上火(实火),比如吃了辛辣发散性的食物(如辣椒、人参、灵芝等)。阴虚能导致阳气不能固摄而外泄,俗称上火(虚火)。上火的表现多在头面部,目赤、咽喉肿痛、牙痛、耳鸣、汗多、脱发等等。南北方气候、体质、食物结构等多有不同,上火情况因人而异。
天气地势使然。北方人和南方人上火的原因并不太相同。东方应春,性温,主生发;南方应夏,性热,主生长;西方应秋,性凉,应收敛;北方应冬,性寒,主收藏。北方处于极寒之地,很容易收藏,这些火到了身体里就被收藏了,所以那些烧烤,炒货什么的火到了身体就被收藏起来了,没什么威胁。但阳气收藏虽然容易,也不能太过,过了就上火。这种上火属于实火,宜泄不宜补。吃坚果是补不适合,喝水是泄很对症。南方处于极热之地,生发太过,收藏不足。南方人的上火大多是因为收藏不住,导致虚火上炎。本来就收不住了,还弄一堆有火的东西过来,这不是火上加火嘛。是这种虚火,宜补不宜泄,但必须温补,所以南方人煲汤喝,配料中清凉药清表火,骨头汤补里火,表里配合。这个研究起来很有意思的。北方人收藏有点过,所以吃盐会比南方人多。肾欲坚,苦补之,咸泄之。但是,不能过,过了泄肾太狠,肾水不克心火,就会上火,这也是题主说的北方人上火会说吃盐多的原因。南方人收藏不足,肾主收藏,咸又泄肾,故而少盐。四川人寒湿,所以要多辣多麻,麻辣散寒湿。中原人喝胡辣汤都是早上,早上生发,喝胡辣汤应时,助其生发,但怕太过,会放醋,克制辛辣,不至于太过。西北也喝胡辣汤,但不放醋,因为本来就收敛太过,天气地势就是醋。想到再补充。———— ————分割线 ———— ————关于喝胡辣汤放不放醋的问题,我补充一下。先说五味。辛散,酸收,甘缓,咸软,苦坚。平时最有体验的莫过于辛散和酸收。吃完热的辛辣的,全身从舌苔到毛孔都是发散的;而吃完冷的酸涩的,全身从舌苔到毛孔都是收敛的。有心的朋友可以自己体验。河南为中原地带,生发和收敛相当,生长和收藏也相当,所以平常的饮食即可,这也是河南菜没有太大特色的原因。但河南人爱喝胡辣汤,胡辣汤中胡椒花椒等诸多调料都是辛辣发散的,所以河南人喝胡辣汤都是早上喝,因为一天中早上也是发散的,喝胡辣汤正应天时。晚上很少有人喝,因为晚上到了该敛降的时候,天时和身体都是敛降的状态,喝辛辣发散的不应天时。关于放醋,我见过的大多地方和大多数人都是要放醋的,河南是中原地带,并不缺生发之气,故而生发不能太过,胡辣汤这种辛辣发散的喝多也不好,所以放点醋,醋味酸收敛,来平衡胡辣汤的辛辣发散。有心的可以自己来两碗胡辣汤,一碗不放醋,一碗多放点,喝完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试试是否如我所说。至于有人放醋有人不放醋,其实也很容易解释。肝主生发,肺主敛降。肝气比肺气足的,不缺生发之气,需要放很多醋来助收敛,更甚至这类人不喝胡辣汤;肺气比肝气足的,不缺敛降之气,要借辛辣助其宣散,所以不能再放醋来克制其宣散。当然每个人的天生禀赋不同,肝气肺气哪个足,只能说明体质,并不能和身体健康状况划等号。关于苦坚肾,因南方收藏不足,生发太过,理论上南方人相比北方人,应该比较多吃苦一类的东西,这个我没有太多的观察,有南北方都生活过的朋友,能比较的,可以评论回复一下。至于北方人吃的比南方人咸,这个应该是共识,这个我上边解释过。以上说的都是大体情况,除了东南西北方还有地势高低等等的影响。
感谢邀请。从中医理论来说,上火的症状通常会表现为壮热,口渴,面红目赤,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烦躁不眠。这个诊断标准是通用的,不存在南北的区别。南北方导致火证的原因有所不同,气候,饮食,情绪等,都有可能导致火证。民间的看法并不准确。
先题外补充一下:我是南方人,祖籍重庆,小学五年级搬家到深圳住到大学毕业,二十四岁嫁到北方至今五年。南北差异我算混熟了。我觉得题主要问的上火这个专业问题需要专业的中医来正确回答。我可以给你一个答案是,关于上火,在北方只要发烧感冒嗓子疼身上痒等有个什么毛病北方大妈都会说,哎呀,上火了吧,着急了吧。只要你有病,他们就会说上火,这个比较像是口头禅,随口就出,和医学扯不上关系。我在南方呆了二十多年,顶多吃火锅说上火要喝王老吉,只是说说而已,但真不是下下都要说上火。直到北方生活才发现上火这个词原来在当地用得如此多。其实你只是生个小病,和上火没有关系。好啦,不知道有没有帮到你。
以下是方舟子的科普文章《以下是方舟子的科普文章《“上火”、病毒与中毒》: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嘴里长了小泡、溃疡,牙齿疼痛、出血,咽喉干痛,身体感到燥热,大便干燥……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你“上火”了,有的地方(比如我的老家)也把它叫做“虚火”,这似乎是比较“规范”的中医说法,我查了一下,《辞海》收了“虚火”,但没有“上火”。然后你想到你可能是吃了什么“火气”比较大的食物引起的,因为据说有无数的食物吃了都容易“上火”。你可能就想到要喝凉茶,或者吃牛黄解毒片(丸)之类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清热、降火。在听说中药不能乱吃之后,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现代医学怎么看待“上火”?“上火”了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富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并不是说中国人的身体比较特殊,只有中国人才会“上火”,而是因为“上火”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法,因素很多,因此在现代医学中不可能找到对应的称呼。例如口腔“上火”症状,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粘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还与新陈代谢、内分泌变化有关。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疗。缺维生素引起的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细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药。如果“上火”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那就没有什么特效药物了,除了对伤口进行必要的消毒、消炎处理防止继发感染,主要还是要注意口腔卫生、多喝水、注意休息,靠自身的免疫抗过去。比较常见的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口腔溃疡。几乎所有的人身上都感染了疱疹病毒,而且一旦被疱疹病毒感染上,就别想再把它彻底地消灭掉,只能终身携带它了。要理解这一点,需要知道一点病毒学的常识。许多人对病毒是什么东西一无所知,有的望文生义,以为那是疾病产生的毒素,有的则以为病毒是和病菌一样的,可以用抗菌素杀死。其实病毒是与细菌非常不同、也无法用抗菌素杀死的病原体。它们比细菌小得多,结构也简单得多,一般就是一个蛋白质外壳,里面裹着遗传物质。它们是一类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东西,可以像非生物物质那样结晶,但是溶解后又能具有活性,而且它们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所必备的各种构造,必须寄生在细菌或其他生物的细胞中才能生存。在感染的时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粘到细胞表面,然后把病毒遗传物质注入到细胞当中,利用细胞中的各种“设备”复制病毒遗传物质,制造病毒外壳,再组装成一个个新的病毒。新病毒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会死亡、破裂,新病毒就被释放出来,去感染其他细胞。如果所有的细胞都被感染、死亡,病毒自己也就跟着死去了。所以这种凶狠的感染方式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疱疹病毒则采用一种温和得多的方式来与宿主共处。它们在感染细胞后,会让自己的遗传物质结合到细胞染色体中,变成染色体的一部分,随着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而一代代地传给了新的细胞。所以一旦被疱疹病毒感染上,它就变成了永远潜伏在人体细胞中的敌人,不可能彻底把它清除掉了。这些潜伏的敌人有可能会导致癌变,不过一般来说是无害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精神压力大、生了某种疾病),由于某种未知的因素,潜伏的病毒遗传物质会突然被激活,开始复制新的病毒,让细胞死亡、破裂,去感染新的细胞。这时候你就觉得你“上火”了。不过,这个过程一般持续一周左右,然后又恢复正常了。然而,以后病毒还可能再次被激活。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用以去除在细胞染色体中潜伏的病毒,以后也不太可能,所以“上火”是不可能根除的。最先进的药物只能做到抑制住病毒的复制,不让它爆发。所以如果你喝了凉茶、吃了清热解毒的中药,几天后觉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实未必是药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为了降火而去吃中药,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险。这类中药往往含有有毒物质。例如许多人都吃过的牛黄解毒片(丸)其实是毒片。按照组方,每片(大片)牛黄解毒片含有50毫克雄黄。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二砷,遇热分解变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黄解毒片是由很正规的药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已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去除雄黄原料中的砒霜杂质,也并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为雄黄本身就有毒(虽然毒性不像砒霜那么大)。根据《中国药典》,雄黄有毒,常用量为一天50~100毫克,而牛黄解毒片的用量为按药典规定一天服4~6片,实际服入雄黄200~300毫克,竟是雄黄常用量的3~6倍。因为服用牛黄解毒片中毒、出现不良反应的并不罕见,例如《中国药房》在1998年就报道过38例牛黄解毒片(丸)不良反应,认为可能多由雄黄引起。即使服用的牛黄解毒片的量不大,没有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轻心。雄黄中的砷进入体内后,会累积起来,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虽然有时候为了治疗绝症人们不得不使用毒药(例如砒霜现在被用以治疗某种白血病),但是为了“降火”而去让自己慢性中毒显然是不合算的,无异于饮鸩止渴。
实际上燥与火为不同的病邪,都是六淫之一。北方春秋冬都少雨雪,空气都偏燥,所以燥邪是北方人最容易感受到的六淫之一。又因为燥邪与火邪都为阳邪,都易伤津液,所以表现出了一些相似的症状,所以北方人有些时候把燥与火弄混了。另一方面,燥邪与火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为燥易伤津液,津伤血少则伤阴,阴虚阳亢则化热,火为热极。所以另一部分北方人把燥久而上火的情况和感受了太多热气而上火的情况搞混了。其实南方人对上火的理解相对而言是正确的。北方人有偏差。
和南北方没关系,其实两种都对,题主所说的北方上火指外因,题主所说的南方因素大概为内因,都是中医范畴。不知为何会觉得是南北方差异,可能认识比较片面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药偏方不能治疗真正的高血压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很重要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健康栏目
漫画 张利昌
  专业指导 嘉兴市第二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迎中 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储水鑫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改善,大鱼大肉餐餐可见,人们吃得多了,运动得却少了,导致热量堆积,加上抽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使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嘉兴市第二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迎说,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将近20%,全国发病人数在2亿左右,现在全国发病人数大约3亿。从2010年到2014年,高血压患者增加了1个亿,4年1个亿,这样的增长速度实在让人胆战心惊。
  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
  王迎说:&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独立疾病,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疾病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整个疾病的症状之一,如慢性肾病可能并发高血压。&
  王迎指出,高血压由多因素导致病发,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遗传、年龄和缺少运动等。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年龄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因为年龄越大,血管动脉的弹性越差,血管的调节功能下降,发病率就会上升。
  然而,现在高血压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王迎说这主要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导致,像高盐饮食、抽烟、喝酒和缺少运动等等。根据高血压总体的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内陆,原因在于北方人饮食偏咸,而沿海地区吃腌制的食品比较多,也就是前面讲到的高盐饮食。她进一步解释道:&从病理上分析,高血压是由血液的容量增加,血管收缩诱发的。高盐饮食会使血液的容量增加,但机体是一个循环,容量增加会刺激血管,引起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王迎继续解释,喝酒后,要在肝脏代谢,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能降解掉很多缩血管的物质,但是,饮酒后,肝脏的降解功能会下降,一些缩血管的物质不能被降解掉,在体内堆积,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产生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这时候人体会分泌很多缩血管的物质,极易引起血压升高。这也是精神紧张会导致高血压的原因。
  因此,王迎建议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高血压患者应戒烟、戒酒,没有高血压的也要控制饮酒。
  高血压患者认识上的误区
  王迎指出,中国目前高血压的特征是&三高一低&,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控制率低。高血压对人的危害非常大,造成人体重要器官如大脑、心脏、肾脏、脑血管和心血管等的损伤,所以致残、致死率高。为什么控制率低呢?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与观察,王迎认为,这根源于高血压患者认识上的误区。她说:&很多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也不重视,因为一些高血压没什么症状,偶尔有点头晕,病人就觉得没什么大事,反而认为医生让终身服药会吃出病来,殊不知高血压正不断侵害他的身体。&
  王迎建议高血压患者,要重视自己的疾病,在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去看专业的心血管医生,根据每个人发病机理的不同,对药物的选择也是不同的,医生会给你一个合理的建议。一方面遵从医嘱,吃药治疗,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把对心血管的危害降到最低的效果。
  偏方不能治疗真正的高血压
  正因为高血压的发病率高、危害大,很多患者病急乱投医,想寻找能够一劳永逸的偏方,有需求就有供应,现在网上治疗高血压的偏方层出不穷,而且还标明能永远断根。微信上的一个帖子《高血压特效:永远断根》,就提供了八种降血压的偏方,如小苏打水洗脚,香蕉皮煮水泡脚,鬼针草加水煎服,新鲜莲藕、生芝麻和冰糖一起蒸熟服用,花生全草煎水服用等。嘉兴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储水鑫说:&这些方子对真正的高血压肯定没用,但是,不是不可以吃,可以吃,虽然对降压徒劳无功,但可能有养生方面的好处。&
  储水鑫强调,所谓&真正的高血压&,是相对于那些不是真正的高血压而言的,有的人可能因疲劳、情绪激动,而引起血压波动、短暂性升高,这不是真正的高血压。真正的高血压是经医生确诊为高血压病,这就需要西医用药治疗,而中药是降不下血压的。尽管有些中药有降血压的功效,需要医生辨证审因,对症治疗,起辅助西药降压的作用。他说:&真正的高血压患者到中医科来,我个人是不主张给他用中药治疗的,因为会耽误治疗。像那些偏方,吃了后,血压没降下来,岂不耽误治疗?而且长期血压偏高的患者,不积极治疗,会有很多并发症,耽误不得。有的病人不来看医生,自己按照偏方吃,结果病倒了。&
  此外,中医的缺陷是没有量化指标,而血压的波动却是时时可以检测的。
  储水鑫说,对于长期的高血压患者,在西医用药调换很多品种都没有显著效果的情况下,不妨来看看中医,请中医整体综合调理,也许对降血压有所帮助,但偏方尽量慎用。
记者 高云玲
通讯员 卢 云
&&相关文章
本频道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如果必要,请与医生联系,本网可提供进一步帮助。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崔闽鲁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用闽南方言探究传承闽南中医的传统精华
摘&&要:闽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闽越土著人群)与历代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入闽,特别是唐、宋两朝时期北方人入闽的基础上,由八闽远古语音与历代外来语言进行交流、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方言。明、清则是闽南民系向广东、台湾以及南洋移民的时期。而“衣冠南渡”带来的中医术,在针对闽南水土、物候产生的不同于北方的疾病诊疗过程中,探索总结出许多新药方和新的治病方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闽南中医术和闽南民间医药。且自古来闽南传统中医在诊疗过程中,都是以具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闽南语与患者沟通,其著述、医著、医案、秘籍也常用闽南方言表述,闽南方言本字又难以用现代汉语文字表现。本文旨在利用闽南方言探究传统闽南中医的精华,传承闽南中医更好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的乡亲。关键词:&闽南语&&闽南中医闽、台、东南亚人民所推崇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一种地方形态[1]。它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主,经闽南地区的医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符合闽南地域气候、生态、人文环境的中医药、青草药体系,并与其民间风俗、宗教信仰、饮食习惯以及闽南地方语言等形态相互融合,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形成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闽南中医。而历史的原因,闽南语方言在一种相对不受外界影响的环境下独立发展和传承。许多著作、临诊医案、笔记、偏验方多用闽南语特有文字、语意表述,与现代汉语、医古文有很大差别,若不精通闽南方言,仅用汉语或医古文注释,常多有偏颇或遗漏。反之如若结合闽南语注释,则有助于更为精确地解读医者本意,领悟其精髓。1&&闽南语历史背景下铸造的闽南中医1.1&地方名医闽南这片热土,悠远而地灵,几千年来孕育了无数熟知闽南文化、地域特色、疾病谱与药植物特点的地方名医。清代见于方志史书的福建医林人物有430多位,撰著医学著作有120多部[2]。2000年版《泉州市卫生志》辟有“中医中药”专篇,其中重要人物自唐、宋以来至编志为止有26位列入“人物传”,有12位录入“人物录”[3]。(1)吴夲[4],北宋名医,福建闽南人,在泉厦漳一带悬壶行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以医名天下,堪称为当时的“名医”。自宋起,吴真人先后被历代皇帝封为大道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近千年来,吴真人一直是闽台两地世代子孙共同膜拜的医神。至今为止,在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已有1200多座宫庙供奉,祈求药签除疾,至今香火鼎盛。(2)陈修园,曾从泉州名医蔡茗庄学医。陈修园博览医书,临证经验丰富。著述亦多,由后人辑成《南雅堂医书全集》涉及医经、本草、医论等基础理论方面内容,也包括内、外、妇、儿、五官、传染病等临床各科内容,实堪为全书,书中有不少闽南方言。如陈氏将《论》中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煎煮方法用方歌的形式编著而成的《长沙方歌括》中的“桂枝麻黄各半汤”中有记载: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二十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其中的“热色”就是我们闽南语的传统发音,在闽南方言文化中,“热”就有上火的意思,此处的热,亦可理解为面色红赤,若能更好理解闽方言中“热”一字的意思,定能更好的把握桂枝麻黄各半汤的主症。可见,方言对于解读中医家的典籍有时能起到关键作用。(3)苏颂[3],宋天禧四年(1020年)泉州府同安县城关人,医药学家。校订整理了《神农本草》、《灵枢》、《针灸甲乙经》、《素问》、《广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参与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嘉祐六年(1061年)编成《本草图经》。(4)弘一法师[5],在文学,音乐,医药和书法等成就斐然。由1928年开始基本在福建闽南一带著述,其中大部分时间在泉州各禅寺居住,直至在泉州温陵养老院圆寂。在闽南主要弘法手段是著述、写书和演说。弘一大师的传世著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不难发现有闽南方言贯穿其中。追溯至当时的时代背景,弘一法师用博大精深的佛学及高超的中医术来拯救世人普度众生,闽南语必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与芸芸众生沟通的桥梁。1.2&方言病名、药名闽南中医病名,绝大部分是传统称谓、民间方言病名、按证候特点命名更为传神。例如[3]中医内科方面有“嘿龟痰堵”,即指、慢性支气管炎、等;“垂肠”小肠下垂之疝气;中医儿科方面,“八(加“疒”字壳,音be)”是闽南小儿诸种疾病的总称,民间流传“三十六(疒八)”、“七十二(疒八)”之谓,并有多种手抄本,详述各种病症的证候及治疗方药。小儿中毒性肠麻痹,即称“蜘蛛(疒八)”;“猴损”,比喻小儿三度营养不良,身体不长,皮肤皱缩,状如猴。妇产科有“月内风”,指产后不久关节红肿酸痛。此外,中医外科、五官科方面的方言病名特别多,且很有特点。如“蛇”:①手指如蛇头,甲沟炎即称“蛇头疮”,指节、指端炎称“指蛇”;②指带状疱疹,发于腰腹部成腰带状者称“缠腰蛇”,发于身体某一部位的称“飞蛇”;③脓肿发于四肢,其形状如树根蛇状之态,俗称“树根蛇”、“鸡藤风”,即多发性脓肿。“虎”:一般指在特殊部位、病势凶恶的痈疽;①后脑际痈疽或蜂窝组织炎,生于头后毛际内者为入林虎、入毛虎,生在头后毛际外者为出林虎、出毛虎;②乳虎,生在乳晕内,内有1粒红热肿痛是也。闽南许多中草药,或据其形态,或据其功能,另有方言称谓。如《泉州民间偏方选编》[6]涉及的有:一条根(豆科蔓性千斤拔)、入骨丹(夜关门的根茎)、土香头(香附)、万寿竹(徐长卿)、竹仔草(鸭跖草)、百条根(威灵仙)、羊屎粘(苍耳子)、鸡舌头(王不留行头)、清风藤(鸡矢藤)、猪母菜(马齿苋)、犁头草(紫花地丁)、散血草&(夏枯草)&等。另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3·物产志》[7]也记载中草药等地方称谓,如:天南星,俗呼蛇杖;射干,其苗别名鸢尾;木通,土人名脱壳藤;龙眼姜,寄生龙眼树,亦名猴姜,亦名骨碎补;旱莲草,俗名田鸟草,又名一瓣莲;柏,侧柏也,泉人呼为扁柏;灯心草,亦名虎须草,等等。1.3&地产药物历史以来闽南也生产许多地产药物,因疗效确切且简便使用至今。(1)李和元养脾散:是永春县达埔镇“和元堂”药铺祖传秘制药散,性平和,功能养脾建胃、开郁消积止呕、去湿利尿、增进纳食,用于治疗水土不服及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脘腹涨满、腹泻下利、四肢水肿、黄疸、脸黄肌瘦等;对小儿积滞内停而面黄肌瘦者有独特疗效。新编《泉州市志·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中成药加工》[8]载:“永春县李曾闪在达埔乡开设“和元堂”药铺,监制‘养脾散’和‘胃苓散’,相传已150余年,至今产品畅销国内外。”(2)金汁:系每年冬至到大寒,取健儿粪便,加清水稀释,搅匀成汁,以棉纸纱布清滤,加入黄土少许,入瓮,粗碗覆盖密封,埋入地下至少一年,年久弥佳。其汁呈微黄(如浅茶色),无毒无味,疗暑热湿毒极效。,泉州吴真人庙花桥亭每年根据传统民间方法炮制近百缸并详细记载年份、分布地点,依次逐年取用。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施赠药物。此药自光绪四年(1878年)创办泉郡施药局时便开始制作,故有“有花桥亭便有金汁”之说。(3)保和堂白塔疔膏。“保和堂”老铺在泉州市区西街台魁巷头,是明代著名理学家蔡清后裔开设的,专售祖传秘制疔膏。因以白塔为标记,其疔膏又称“白塔膏”。白塔疔膏对疔疮或痈疽,无论初起、已成、溃后,均可应用。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祛腐生肌,被视为“外科圣药”。保和堂白塔疔膏的历史最少有200多年。蔡氏后辈得反复应用验证,调整药物比例,找出专治一切疔毒兼治外科诸症的最佳配方,使之“应手奏效,识者珍之”。“白塔膏”在闽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远销至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2&&闽南语境下的中医推广2.1&闽南语讲释中医药经典中医治病、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民众的重视,人们热衷于学习中医四大经典等古医名著以获得延年祛病的知识。然而医学古文所蕴含的中医药理论,生涩难懂,普通民众即使想要窥豹一斑,从中领悟点滴养生保健知识实是不易。闽、台、东南亚地处东南,山多水急,燠热多湿,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体质、疾病谱及中药种类,也使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形成与演变都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如闽南语系人群大部分居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医诊病治疗十分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闽南与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致病因大都偏重于“火”、“热”、“癀”、“湿”之邪,因而“激热”、“中湿”、“着疳”常见。传统中医药名家及经典著作何其繁杂,如何从浩瀚的中医药的海洋中天人合一地寻找到更适合闽南地域气候、生态、人文环境,更有针对性及实际应用价值的中医药理论知识,更好地结合于日常养生调摄,也是闽南语系民众所关注的。因此,通过对四大经典等传统中医药名著及闽南地区医家经验及其著作的学习与研究,总结古人的宝贵经验,根据闽台及东南亚等闽南语系的地域、气候、风俗及疾病的特点,利用“闽南语”这个更易被以闽南语为母语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讲释更贴近闽南语系民众养生保健的中医药经典名著内容,不仅能更切合民情地推广科学的中医养生医疗保健知识,而且有利于闽南语系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文化交流。例如笔者与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合作四年多的《养生之道》节目,通过电视媒介将深奥的中医药理论通俗化,用闽南语传递闽南语系观众,与喜爱、相信中医却又听不懂普通话的人们相互交流学习受益甚众。2.2&闽南语促进医患沟通由于历史的原因,闽南语方言能够在一种相对不受外界影响的环境下独立发展和传承。一方面,闽南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读音、语法、根词、单音词等用法;另一方面,闽南语在历史衍变中又形成了许多现代汉语所没有的熟语、俚语、歇后语[9]。以中医症状为例,闽南语“心拍白掉[10]”即现代汉语的“心悸”,又如“反酸”是“赤心”,能很形象地表达患者的不适症状。就病因病理而言,闽南语中的“癀”即“红、肿、热、痛”,寓病机于病名,仅一字就准确地概况了该病的特点。这也就是去癀好药“片仔癀”“新癀片”的“癀”,懂闽南语才知癀的妙用。闽南医家常嘱咐的药物煎服注意事项中特有的“药头”(第一次煎好的汤药)、“渣再”(药渣再煎)等简洁明了地告知病人如何煎煮中药饮片。就笔者而言,门诊80%的患者使用闽南语与医生沟通,其中的老年患者甚至只会用闽南方言描述其症状。此外亦有不少闽南华侨,他们不会说普通话,却能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语。曾经有印尼泗水华侨一家十几口到笔者门诊就诊,他们以英语和闽南语为母语,其中的老年人甚至只能用闽南语进行交流。近期菲律宾同仁堂掌事邀请笔者去坐堂看诊,负责人直言,在马尼拉有两百万闽南语人口,他们对中医深信不疑,能用来与他们进行良好沟通且准确呈现中医精髓的语言只有闽南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也存在同样闽南语群体。因此,闽南中医只有熟练掌握闽南语,才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需要,解决病人的病痛。2.3&闽南民间涉医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一种现成而固定的句子,在各地闽南语中有许多源于中医药理论的谚语,如涉及养生保健的有[11]:“三顿赴会着,较好食补药”,指出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脾胃营养吸收、养生保健的重要;“冬食菜头夏食姜,免请先生免开方”则提示食物功效,并指导人们适时食用以养生防病。起居调摄方面有:“清明谷雨,寒死虎母”,清明、谷雨时节,天气尚非常寒冷,提醒人们添衣防止受凉,冬衣还不能收起;“囝仔(孩子)尻川(屁股)三斗火”,“吃老三项歹:哈噫流目屎,放尿带尿迨,放屁兼渗屎。”、“补胎较好(胜过)做月内”则形象描绘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生活调摄。与疾病相关的有:“千金难买六月漏”,中医认为六月暑天湿气当令,有时偶尔泄泻一下不但无害,反可去湿;“川芎治头,杜仲治腰”、“服药不禁嘴,功夫白花费”则总结了许多中药的功效主治、使用经验及服用注意事项。闽南医谚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寥寥数语浓缩了丰富的信息,便于人们口头流传;且生动活泼,比喻、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之更易为民众所接受并传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许多闽南医谚尚无文字记载而只在民问流传,若能将之汇集整理并加以研究注释,编辑成书,医者可在行医、教学过程中,亦或者借助电视、广播、书籍等媒介,以闽南医学谚语的形式,将深奥难懂的“阴阳五行”、“五脏喜恶”等中医药理论知识、养生保健观念与经验,用更为生动易懂的方式讲释传授。3&&闽南语与两岸四地中医药学术交流历代闽南医家用闽南特有的语言、文字撰写了大量医学著作、临诊医案等,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学术经验。如《吴夲本草》、李迅著的《集验背疽方》,《南雅堂医书全集》《蔡有敬临床经验》、《张志豪论医集》、《吴光烈临床经验集》、《青草医经验交流汇编》、《闽南儿科医话选》、《随堂医稿》、《妇人科杂症医方》、《活婴金鉴》、《经验麻疹专科》《手书医传》等。对于闽南古代著名中医大家的中医药理论及其著作的现代学术释义和传承,闽南语有重要的帮助。如《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泉州人李迅著的《集验背疽方》,因其医方精简灵验,后代不少医家注释,但因闽南方言知识的局限,对很多病名方药的注释均有出入,至今仍有许多医家存疑。如“麦饭石膏”、“神异膏”、“赤水元珠”等,皆是治“背疽”之神方,但注释均有差异,而稍有不同则效大不同。笔者曾参加收集编写《泉州地区民间偏验方集》,从各地民间名医家收集来的偏验方中,许多病名、药名、症状、服法等都是应用闽南语的发音、方言特有病名及词语记载,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用目前教科书中“医古文”无法准确注释。可见,若无对闽南语的熟识甚至精通,理解注释常多有偏颇或遗漏,便无法触及古代闽南著名医家医学成就的精髓。如同英文才是研读西方医学文献最好工具,要真正地理解掌握闽南中医的毕生绝学,获取其中精华,最好的研究工具便是闽南语。所以为了更好地研究古代闽南地区的中医遗产,用闽南语发掘闽南中医的养生、保健、疗疾的精华,服务于两岸四地及全球的闽南乡亲,很有必要用闽南语注释、解说中医。以闽南语为桥梁,加强两岸四地中医人的学术沟通与合作,可通过两岸学者共同研究传统中医药经典名著。充分发掘涉及闽台方言、文化、民俗等的中医精华,补充和丰富世界中医药传统的研究。收集闽台古代著名医家著作,并用闽南语编写注释,尽可能还原著作及古医家原意,传承闽台中医药精粹;编著闽台方言医学辞典,保留传统闽台医学熟语、俚语、谚语、名句及其正确理解,以便当今及后世全球闽南语系中医学者学习与应用;将闽南语解说中医制成相关影像产品、医书,让海内外闽南语系人们更好地享受中医养生、保健、诊疗的独特效果等方式。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岸中医药交流,而且可以为两岸乃至世界的中医药研究带来新的发现,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9:09
崔闽鲁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崔闽鲁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崔闽鲁大夫提问
崔闽鲁的咨询范围:
胃肠功能紊乱、胃癌前病变、肝病、儿童厌食症、青春期发育不良、重症肌无力、失眠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癌症术后化疗后中医调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炙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