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永康关于幸福的议论文素材材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高考作文素材:“神童”都是长不大的(评论十篇)
“神童”都是长不大的&
光明网评论员
【阅读提示:神童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遭退学母亲至今喂饭“神童”都是长不大的。在社会开放带来的教育观念革新之下,神童的传奇已经比从前更少耳闻。但每一个以“泯然众人”结局的故事,都仍然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魏永康,《广州日报》今日(8日)一篇报道的主人公,就曾是这样的神童——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了拐点,在2003年被学校劝退,经历了数次离家出走和求职失败,最终回归正常的结婚生子的人生。
&他的母亲是这个故事里的另一位主人公,有着坚定的意念和强大的痛苦耐受性。报道里,她自述,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儿子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在小魏读高中的时候,母亲还亲自给他喂饭;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她靠着在大学里找的勤杂工工作一直陪读。她以典型的中国母亲式的伟大一路呵护着神童儿子,结局是“我真的太对不起他了”的痛悔。
&儿子和母亲的行为方式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式教育模式。在这当中,“神童”二字被当做一种智商评价和赢在起跑线上的幸运,其隐含的信息却被选择性忽略了:它是一个单向度的评价模式,它代表了一个人格未完成的状态。而成功家庭教育的功能,正是要避免一个人成长的狭隘化和人格的不成熟。
&相信每一个完整经历过现有教育程序的人都有同感,我们最初关于成功的概念大多是由考试定义的,少年时代“自我成就”的诉求也是指向与考试相关的一整套评价系统。由于公平性和单纯性,考试系统教会了每个少年“爱拼才会赢”、“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简单逻辑,而这种直线因果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不再那么适用了。相反,每个走向社会生活的人,都要适应成功标准从单向度向多向度的转变,接受更复杂多样化的衡量角度,并历练出正常驾驭多面化生活的能力。新闻中的神童,往往是在这关键的接榫处暴露出了软肋,因此再也长不大了。
&并无意苛责小魏和她的母亲,这些艰难的人生经历让人叹息又充满遗憾。社会阶层凝固化和社会资源被广泛圈占,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都必须面对的社会现状。在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代际积累)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教育功能最大化而找到进入精英层的路径,也是每个孩子有限的选择。因此,即使没有“神童”孩子的母亲们,也常常怀着一种神童逻辑,她们相信单一的、强化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先人一步,却没看到父母的独立人格、事业、审美和生活姿态有先于一切建制教育的重要性;她们相信一切以孩子为先、把孩子的教育提升到改变家庭命运的高度,才能迅速通向成功,却不相信人最大的成功正是对健康日常生活的理解和驾驭;她们认为社会“大趋势如此”,却不愿相信在任何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都有着比想象要大的选择、矫正和治愈能力。
&神童小魏已经娶妻生子,他的母亲也和每一个老人一样,开始承担“奶奶的角色”。在为之前的超速抢跑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之后,他们正在找回常态生活。这个过程再一次重复了本该是常识的教育理念:成功不是超常状态,正常才是成功;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神童”教育是没把孩子当“人”
现代版“伤仲永”是在教育孩子之时,没把孩子当成正常的一个“人”,都想着自家儿女所谓成龙成凤。但是,人中龙凤首先应该是个正常的人。
“神童”魏永康,两岁识千字,四岁基本学完初中阶段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3年后,没拿到学位,被劝退。这是一个现代版“伤仲永”的故事。
神童光彩尽失之时,一直陪读,高中还给他喂饭的母亲,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我们不必过于指责魏永康的母亲,没有哪个母亲想害自己的孩子,只是在当初并不觉得,等到恶果酿成方才如梦方醒。
是什么引致了现代版“伤仲永”?我的看法是:在教育孩子之时,没把孩子当成正常的一个“人”,都想着自家儿女所谓成龙成凤。但是,人中龙凤首先应该是个正常的人。
所谓正常的人,无非是说形成基本的个体自治,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安排,用自己的意识对接现实、畅想未来。可是,我们觉得惟有读书高,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家长可以包办其他事项。孩子的极端,与家长的极端是一致的,没有高中喂饭,就应该不会有孩子一塌糊涂的日常生活,乃至于忘了考试与写毕业论文。
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当“人”,无论孩子的年龄有多小,都应该是平视的教育心态,知道当下的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意识,知道未来的孩子会有自己的生活。孩子可能会像我们一样平凡,但他们有自己的世界。
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当“人”,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知道真实的世界,接触并认识周遭的社会,形成自我治理的能力,具有基本的常识。我在美国访学时,孩子在美国小学读书一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老师带班上所有同学去镇上的消防站学习消防知识,每个人都戴上安全帽,轮流去消防车上喷水。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教育不只是读书,还有真实的生活与常识。让孩子活在家长营造的小世界中,将来没法与周围的大世界融通,也没法形成关照自己的能力。
刚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老师说过一段话,与此事无关,但异曲同工。他表示,安徒生的童话里没那么多快乐,我们需要让儿童有悲悯之心。其实,就是让孩子有个健全的心智,而这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拥有的。同理,孩子的成长岁月里不是只有读书,还有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这些不论以后混成什么样,也都要自己干的事情。
“神童母亲忏悔录”是全社会的警世钟
“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对他也太狠了。”如今的曾学梅老泪纵横,她开始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如果当时能够鼓励儿子,或者不骂儿子那么狠,孩子也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过去的时光却不能倒转,她和儿子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我有心结,他也有,但千错万错还是我的错。”(4月7日《广州日报》)
一篇《神童母亲忏悔录》让“神童”话题再次引爆舆论。作为“神童”母亲的曾学梅,在儿子魏永康“两岁识千字、8岁读中学、17岁硕博连读”最终却遭退学的吊诡“命运”中挣扎,先前对儿子的引以为荣,如今则沦为最怕别人问儿子“怎么样了”。在命运的“漩涡”中沉浮,这位曾经的“神童”母亲开始对当初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忏悔。
从媒体关于魏永康“两岁识千字、四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入大学、17岁硕博连读”以及在各种竞赛中的优异成绩来看,早慧的魏永康在学习和智商方面确实有着优于常人的禀赋。若能够科学培养,此后的成就当真不可限量。然而这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却是这么“培养”儿子的:只负责好好学习,其它无需插手。给儿子洗衣做饭端饭,洗脸洗澡挤牙膏,上大学陪读,直到儿子硕博连读后才结束“保姆”生涯。殊不知,“神童”儿子除了学习已什么都不会了:天冷不知道加衣、天热不知道减衣,不打扫房间、不会洗衣服,甚至忘记要参加考试和写毕业论文。结局是被学校劝退。
不难看到,在母亲“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式”照顾下,“神童”儿子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除了学习,他已经不会别的了。到了这步田地,究竟是谁的悲哀?作为母亲的曾学梅无疑为儿子付出了很多很多,但造成“神童”儿子生活不能自理的,恰恰正是她无遮无拦肆无忌惮的“爱”。望子成龙固然是父母的美好心愿,但这个美好心愿要通过科学理性的教育路径去实现,类似如此“大包干”式的溺爱最终只会缘木求鱼。
从儿子被劝退时恨不得儿子“死了才好”,到如今忏悔“都是我的错”,母亲曾学梅可谓经历了深重熬煎和痛苦涅槃。从某种意义上说,“神童”魏永康的境遇以及“神童”母亲曾学梅的“忏悔录”,正是现实教育迷思在具体个案中的映射。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只是知识获取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所谓成才吗?为了崇高的教育目标,是否可以采取各种想当然的路径,比如这位母亲作为“全方位生活保姆”所做的一切?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教育的根本内容还是“树人”,即培育、涵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温润的情怀,当然还有丰厚的学识。应当认识到,“成才”并不等于“树人”,“成才”只是教育“树人”的一部分,学识的获取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不论是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还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素质教育”,其实都有其共通之处,那就是科学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即便是“神童”,也乖离了教育本意。
“神童”母亲的“忏悔录”是警世钟,是对教育迷思的当头棒喝。尽管21世纪即将度完第二个十年,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但我们仍很遗憾地看到,现实教育当中仍旧存在相当浓郁的迷思缭绕。无论是汲汲于多金令名高位尊荣的功利性,还是忽视人文化成、把人异化为工具的工具化,在当下光怪陆离的教育生态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呈现。这无疑是压在教育科学永续发展身上的重轭。破除教育迷思,回归教育“树人立人”的人文本位,“神童”母亲的“忏悔录”应当成为全社会的警世钟。观照此“警世钟”,在看待《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时,也许更能多一分理性,多一丝谦抑。(凌国华)
神童褪色,果真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4月7日《广州日报》)
罗曼·罗兰那句“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的话堪称经典,是天才总有障碍,而魏永康就是例证,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在旁人看来他就是天才,就是神童。然而,孔雀开屏的背后,却是其母亲一路陪读与精心照顾,魏永康基本的生活能力严重欠缺,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热了不知道脱衣服等。一人两面,智商很高,情商很低,对此,恐怕大多人都要吐槽其所受的家庭教育,就连其母亲都说“全部都是我的错”,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可否认,总有些人天赋异禀,方仲永如此,魏永康亦如此,认字早,智商高。不同的是,魏永康有一个能干的母亲,她教育孩子的方法堪称独特,比如“睡觉之前看此墙”等,高智商辅以有效的方法,最终使魏永康在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但是,正如大多数家长一样,魏母虽在教孩子知识方面有独到的方法,但在教育孩子学习生存等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比如照顾过细、过多,以致魏永康丧失了基本生活能力,不能规划自己的学习,最终被退学。分析这些成功与失败,家庭教育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又何尝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一,大环境也是神童的接生婆。教育即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及发展规律,使一切教育和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违背儿童心理和生理规律的做法比比皆是,比如魏永康从最初写字赢花生米,周边环境不都在有意无意地催生着这个神童的诞生吗?人们评价是不是神童,不就是比别的孩子多认了几个字,多背几首诗,多会了几道题吗?而不是这个孩子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天性发展多么健全,多么会玩,你说神童,我说神童,扭曲的赞扬与不当的艳羡只能让孩子在神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二,重成绩而不重成长的学校教育助长了神童的畸形发展。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从心理健康到身体素质,从知识学习到雕琢心灵等都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在升学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下,成绩成了教育者关心的主要因素,“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等奖项给魏永康所在的中学带来了巨大荣誉,在学校领导安排下,魏母在学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进行陪读,看重成绩却忽视人格的全面成长,学校岂能置身事外?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陈韪的话未免偏激,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魏母激发了魏永康的智商,成为成绩最优秀的孩子,但也仅此而已,一路“陪读”最终没有使其得全面发展,再辅以以种种因素,神童褪色,该当忏悔的又岂止是魏母!
“当代伤仲永”是谁的忏悔录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4月7日《广州日报》)
有天分就一定成为天才吗?不一定。是天才就一定意味着成功吗?不一定。实际上,从“神童”到有杰出成就的人之间,绝不存在必然联系。然而,我们却习惯于用捧杀的方式去看待“神童”,“神童”拥有非凡的成就才算正常,非如此便是失败,非如此便遭受鄙夷。
我并不为魏永康的退学感到惊讶,或者以此感叹“伤仲永”。因为,求知之路无止境,过往的天分和成绩又能说明什么呢?更何况,一个人能否在某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有很多关联因素,并不是每一个“神童”都能在长大后成为“牛人”。
真正让我感到“伤”的是报道中的一些细节,“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这些是魏永康硕博连读期间的一些生活细节。他没有成为母亲期望的天才,却连普通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能掌握。
问题是,凭借“当代伤仲永”就能起到引以为戒的效果吗?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父母们在教育问题上进行着残酷地竞争,并常常感叹身不由己。过分拔高孩子的天分,暗含着这样的心理:我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佼佼者。可是,我们哪里需要那么多佼佼者,一个幸福的社会,难道不是更需要有着良好修养,有着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之贡献的普通人?
魏永康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这样的忏悔,不仅是为他的学业,也为他的生活。我想,其中为生活的因素可能更多些,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已成年的子女成为会生活的人呢?
只是,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下,如何去劝导一位焦虑的母亲呢?让一位母亲一时改变观念容易,但社会整体的浮躁还是会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焦虑之中,进而在孩子的教育上继续舍本逐末。要想从根本改变,就需要在定义成功时,少一些功利性,对待天分时,少一些捧杀与棒杀,多一些自然地呵护。进一步而言,需要缩小贫富差距和不同职业间的收入比,营造更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在平凡岗位做出应有贡献就能获得稳稳的幸福,而不是让争做“人上人”成为生活的标尺。依此而言,“当代伤仲永”显然不只是一位母亲的忏悔录。
““现代伤仲永”是神童崇拜的断喝
“有太多超常的智慧被畸形的教育、自私的情感所磨灭,功利浮躁、目光短浅的教育模式只会压抑天性,泯灭人才。”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从两岁起就被人称为“神童”。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母亲曾学梅为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忏悔:“是我害了他”。(4月7日《广州日报》)
报道中有个细节,他家墙壁上长期贴着一张“名言警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此语非常正确,但是此处的“知识”绝不是单指识字多少,解题多快,智商多高,还应该包括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它可以是关于理论的,也可以是关于实践的。独立能力,判断能力、情感辨识、生活能力等都应该囊括在内。然而,曾雪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紧紧牵着孩子的手一步一步走向只会读书,不懂“成人”的教育误区。
个体的悲剧往往离不开社会的土壤。长期以来,我们社会旺盛生长着一种神童崇拜。从学校争抢到舆论吹捧,社会只管津津乐道于神童的非凡成绩,“天才少年”的光环遮蔽了成长的缺憾及母亲的强悍偏执,变异的成功学扭曲了正常的价值观、教育观,使得神童教育法甚嚣尘上、迷惑人心。没有一个人对他们发出一声劝诫和警告,反而推着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时至今日,母亲才开始反思,痛悔自己害了儿子,这声忏悔对于母子二人来说都有点太迟,但对于其他人却是一声断喝,前不久媒体曝出两岁孩子穿尿不湿上培优课的新闻,可见还有多少父母汲汲于培养智力超常、起跑线提前的神童梦之中,还有多少孩子在父母强大的意志下上演各种各样心酸的“伤仲永”?
魏永康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太多超常的智慧被畸形的教育、自私的情感所磨灭,功利浮躁、目光短浅的教育模式只会压抑天性,泯灭人才。尊重每一个孩子,遵循科学教育规律,重视每一个生命呈现出的特殊或平凡状态,为他们提供健康、安全、科学的成长环境,孩子们才可能如春花一般尽情绽放。
“神童”母亲的忏悔带给我们啥警示
魏永康从两岁起就被人称为“神童”。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湖南省华容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母亲曾学梅对他从小的悉心教育。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面对儿子的“失利”,母亲曾学梅最终不得不表示深深忏悔:“是我害了他”。(4月7日《广州日报》)
魏永康在母亲曾学梅对其从小开始的悉心“栽培”下,成就了一段令人惊奇的“神童”佳话,但也造就了他颇为可悲的最终结局。而母亲对他由爱到极致到恨到极致并最终悔到极致的整个心路历程,也代表了无数中国式父母在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不良心态与表现。所以,在笔者看来,面对魏永康的结局,应该反思和忏悔的绝不仅仅是“神童”的母亲一人,几乎所有的中国家长都应该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到足够的警示与教训。
中国的父母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尤其是在近些年来社会上不良教育风气的熏染和影响下,许多家长更是变本加厉,甚至不惜占用和“夺取”孩子们本该快乐玩耍、无忧生活的童年时光,用各种打造自己心目中“神童”的“残酷”方式,逼迫孩子们不得不从幼年起,便担负起异常沉重的学业负担。“变态”的数、理、化、英,种类繁多的艺术特长,恨不得将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为陈景润、华罗庚和莫扎特、朗朗。但结果如何呢?除诞生了极其个别的魏永康式所谓“牛孩”“神童”以外,其余的绝对大多数还不是“泯然众人矣”。而即便是魏永康式的“神童”,其实绝大多数也无非是把学习当作生活全部的“学霸”而已。
而且不仅如此,无数的中国父母在充当孩子专职学业“经济人”以外,还肩负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安排并且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生活。就像魏永康的母亲那样,要代劳孩子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由此也造就了无数的孩子们智商超群,但情商却极其低下,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的可悲现状。而魏永康最终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劝退的结局恰恰是因为离开了母亲曾学梅对他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日常打理与悉心照料。
所以,在笔者看来,透过魏永康母子的经历与遭遇,我们所应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超级“神童”的成长与殒落过程,尤其是作为现今的中国父母来说,更应该从这起悲剧以及魏永康母亲的忏悔中得到更多的警示与教育,到底还有多少中国父母至今依然像曾学梅当年那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不应该忏悔吗?况且,仅仅为了培养一个超级学霸式的“神童”,便忽略甚至放弃了对孩子们在思想认知与价值取向判断、道德品质与情商体系养成以及综合自理、生活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和锻炼,真的值吗?而且,即便我们能够教育培养出像当年魏永康那样的学霸级“神童”,又如何去面对由于我们自身的偏颇与失误而被毁掉了的孩子本该幸福快乐的人生呢?
忏悔录”拷问神童教育何处去
儿子两岁识千字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这是一个有关神童和他母亲的故事。(4月7日《广州日报》)
神童魏永康被退学,事件发生在2003年,这样一算,距离现在已有十余年,那么这样的新闻搬出来,其实已过时效性,但魏永安康母亲的忏悔录,又将我们拉回到不得不评述的地步,因为事件的发生,悲剧的上演,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的地方很多很多。
翻开魏永康的成长史,寻觅“神童”之路,不难发现,他成为“神童”,教育环境占很大诱因,从小到大在母亲的过度教育中熏陶,且他的智商确实比一般人要高,因而造就“神童”表现。但是,恰恰是母亲看似爱实则为害的“溺爱”,在他生活上的“一条龙”式包办,在知识教育培养上的“拔苗助长”,消磨了自己的情商指数,生活能力,导致他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魏永康当时被退学,说实话,并不让人意外。人常说,什么年龄干什么样的事儿,而让一个当时心理上还不成熟的孩子去承受一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势必会失败,毕竟一个人的生存能力需要社会经验的积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靠父母的包办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自己在生活当中慢慢去经历和体会。
曾经与魏永康同校就读的曹建文说,魏永康是湘潭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学校当时对他的到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校的大学生也无不对“神童”的到来感到自豪。而媒体在魏永康上大学和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的过程中,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立体式的“轰炸”。这些看似都是正面响亮的“赞誉”,但这些赞誉、关注,有时却会冲昏人的头脑,让你无法理智做决定。魏永康母亲的失败就在于,把周围人的赞誉当成了培养儿子教育成功的“肯定”,以至于在培养之路上愈发自我,最后“迷失”,可以说,魏永康从“神童”到跌下“神坛”,都是她一手导演、造成的。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捧得越高,摔得越惨。教育之路上的过度自我,拔苗助长,有时就是把双刃剑,表面看孩子饱学鸿儒,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很成功,自己有“面子”。殊不知,反面给孩子成长设置障碍,造成孩子生活侏儒,“抗压”能力欠缺。
魏永康由昔日“神童”到“泯然众人矣”的人生历程,演绎了一幕现代版的《伤仲永》。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伤仲永”还有很多,如王思涵被责令退学、宁铂出家为僧、谢彦波“有心理问题”,都令人唏嘘不已。而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3亿多儿童中,约有智力超常少儿近1000万,这些孩子的父母,又有多少在走魏永康母亲的“路子”,续演神童教育的反面教材?
也许,此时此刻,结合魏永康母亲的忏悔录,“伤仲永”事件的频繁上演,我们应该呐喊拷问,神童教育是否还要继续,中国式教育是否该给它“一席之地”?毕竟,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不是毁了人才;另外,我们如何才能为智力超常的“神童”创造合适的教育环境,避免他们的“不幸”呢?最后,“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喊了多年,又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吗?在孩子童年时刻,用拔苗助长的教育透支他的美好时光,包办他的生活,这种教育的“偏科”,换来孩子生活的“弱化”,即便“神童”,又值吗?神童教育何去何从,需要一个“答案”。
神童母亲忏悔警示教育误区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从两岁起就被人称为“神童”。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母亲曾学梅为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忏悔:“是我害了他”。(4月7日《广州日报》)每每看到神童“泯然众人矣”的故事,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所不同的是,古时“伤仲永”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以至于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现代版“伤仲永”则往往缘于父母一味让孩子专心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魏永康的成长轨迹就是一个例证。
魏永康之所以成为神童,离不开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使其在学习方面的天分得到了充分发掘,远远将同龄人甩在身后。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恰恰是母亲的一手包办,导致其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严重缺乏,难以独自面对校园学习和生活,最终被学校劝退。
透过这篇题为《神童母亲忏悔录》的报道,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事家长的两大教育误区。一是重智商轻情商。在“智商”教育一路凯歌之时,曾学梅对魏永康的“情商”教育似乎并不怎么看重,甚至完全忽视了。“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这便是其大包大揽一切事务,让儿子专心看书的理由。殊不知,如此一条腿走路的畸形教育,培养不出一个健全的人,更遑论成功?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则来自情商。可见,情商并非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在个体成长中扮演重要角色,重智商轻情商,到头来智商教育也会受到牵累。
二是认为情商可以无师自通。许多家长也知道情商的重要性,但往往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干家务、与人交往等等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随着孩子长大自然而然就能掌握。曾学梅的想法就颇具代表性,“永康将来长大离开我,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结果却事与愿违,离开母亲的照顾,魏永康连最基础的“天热减衣、天冷加衣”都不知道,学习生活一团糟。事实上,智商大多由先天因素决定,难以更改;而情商则往往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尤其与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商的形成不是水到渠成,错过小时候培养塑造的“黄金期”,等到孩子长大后基本定型就悔之晚矣。
在魏永康的身上,学习的“高能”和生活的“低能”
形成了截然反差。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或许表现得不会这么明显,但现代版“伤仲永”背后的教育误区,不少家长同样或多或少地存在。为人父母者,不妨都来好好读读这篇《神童母亲忏悔录》,从中汲取教训,完善家庭教育。而从另一个角度讲,需要忏悔和反思的不应只有家长,还应包括学校。可以想见,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魏永康应该逐渐表现出了生活技能、待人接物方面的欠缺,但这一切都被学习神童的光环掩盖了。如果学校摒弃唯分数论,更加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引入劳动技能教育、生活常识教育,现代版“伤仲永”的唏嘘结局或许就能避免。
神童魏永康被母亲“害”了,但别指责她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
魏永康的故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媒体上了。魏永康之所以成为“仲永”,和母亲曾学梅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现在,连儿媳也在抵制她的教育方式,在儿媳“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强烈要求下,她只能将自己的教育穿插在孙子的“游戏”之间。
或许,当曾学梅都在忏悔“是我害了他”时,我们很能理解儿媳的举动,否则,被曾学梅“害”的,可能就不只是一个魏永康了。但反过来,当魏永康一路顺风顺水,在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之前,谁又敢说她的教育方式有任何问题?在今天的教育体制下,谁都不能否认,学习成绩好,这是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最大期待和梦想,所以,才有拼了命地买学区房,所以,才有放弃周末休息,也要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种培训班,……所有人只能无奈地顺从于以成绩至上的应试教育的扭曲卡槽中,家长累,孩子也累,不累不行。
完全可以相信,作为母亲,曾学梅的所作所为,在她内心,这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唯有过硬的学习成绩才是未来成长之路上最大的筹码。所以,指责这个普通的母亲并不公平。
问题在于,在曾学梅的极端教育方式下,魏永康只会学习,完完全全书呆子一个,学校面对这个得来不易的“天才”,也一味妥协,最终在2003年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只好辍学回家。得承认,曾学梅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多见!现如今,更多的家长早已意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也看到学校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现实短板,而尽力通过家庭教育予以补足。
魏永康的大学老师在2005年接受央视采访就指出,悲剧的根源“当然首先是家庭的根源了,另外也跟我们中学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一好带百好,这种教育模式不合适,你必须融入社会”。
魏永康家庭教育缺失的部分,并未能在学校教育中补足,天下父母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家庭教育为什么重于学校教育的一个现实原因。魏永康,成也母亲,败也母亲。但是,不要指责这个平凡的母亲,她以自己的错误“害”了自己的孩子,但却在拯救更多的孩子。她让人们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选择一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更加重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宽容的议论文素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