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6有什么待遇

我院胡友峰教授入选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学人堂】
&&&&&&&&&&&&&&&&
我院胡友峰教授入选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
学科简介 学术动态研究生教育招生信息 招生简章 培养方案 教学管理 硕士点介绍 硕导介绍 研究生新闻 研究生会 研究生党建 研究生就业本科生教育招生简章 专业设置 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 学科竞赛 实践教学 质量工程 毕业论文总支概况 支部建设 理论学习 党务知识 党建动态教师登陆:工作日历:学院首页 工作日历教师下载学生下载学院新闻学院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我院胡友峰教授入选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作者:
时间: 阅读
日前,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的通知》(组厅字【2015】48号),我院胡友峰教授入选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资助经费60万元,这是我校自主培养的第二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 “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国家特支计划”。该计划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千人计划”)相互衔接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门针对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进行选拔。学院概况
研究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 &|&&|& &|&&
欢迎加学人堂公众号:xuerentang99 ,分享最新大学新闻!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xuerentang99
大学新闻:&
友情链接:&我校三位教师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我校三位教师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名单日前公布,我校王艳艳、潘越和朱军三位青年教师榜上有名。
  王艳艳,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于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年赴美国休斯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美国莱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审计理论、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学术类)。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等期刊。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潘越,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于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进修。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相关研究。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刊物,出版专著、译著多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
  朱军,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年先后于香港大学化学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物理有机化学。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合作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二完成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Chem.、Nat. Commun.、Angew. Chem.等期刊。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实施,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须具有很强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和较大的成长空间。本计划设立专项经费(自然科学领域每人120-24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每人30-60万元),用于支持青年拔尖人才独立承担或主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或建设项目,举办国际国内展演活动或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和培训。
  本计划自2012年实施以来遴选两批计553名。我校有6位教师入选,入选总数在全国排名第16。
  (人事处)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 管理员信箱: service@
Copyright & 2008 Xiamen University,All rights reserved.  记者日前从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获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已于近日正式发布。  “万人计划”是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定位于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支持。第一批共入选277人,其中杰出人才6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人,青年拔尖人才199人。
“巨大的压力”“沉甸甸的责任”……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于近日正式发布。入选该计划第一层次的“杰出人才”可谓处在“金字塔尖”。他们中的几位专家日前都表示,自己感受到很大压力与责任,同时也表示出对这项国家级人才计划的高度期待。
  出台背景:“万人计划”的来头,还要从“千人计划”说起。2008年底,中央启动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目前已累计引进近4000人,其中包括40多位发达国家的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尖科技领军人才。中央在2008年底审议“千人计划”时明确提出,适时制定实施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国家支持计划,最大限度地激发国内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2012年9月,“万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高层关注: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以更大力度推进“万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忠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其坤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贻芳
为什么实施“万人计划”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特支计划”是中央着眼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突出高端引领、全面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2008年以来,为抢抓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引才机遇,中央先行实施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掀起海外人才回归报国热潮。在部署“千人计划”的同时,中央还提出要深入研究、适时制定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今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部署之后,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推出了“国家特支计划”。这项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实施、协调推进,重点为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特殊支持。  一串令人期待的名字  从2012年9月起,各有关部门按照边设计、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开展各类人才评选工作。今年7月,首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面向社会公布。其中,杰出人才6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名,青年拔尖人才199名。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李明洲教授入选,支持经费190万元。李明洲教授是省属高校唯一入选者,是我校首位入选该支持计划的教师。
  &万人计划&也称&国家特支计划&,是一项涵盖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实施周期长的宏大计划,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由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委联合推出,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重点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是&万人计划&的一部分,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据了解,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共产生354位入选者,其中自然科学类278人,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76人。四川省内高校共计9人入选,其中自然科学类四川大学4人、电子科技大学2人、西南交通大学1人、四川农业大学1人,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西南财经大学1人。
李明洲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最新图片文章
&Copyrigh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rights&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温江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城镇东北路555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李化成博士成功入选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 近日,接教育部人事司《关于转发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的通知》(教人司〔号),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李化成博士成功入选,标志着我校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上取得了零的突破。
& & 2014年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遴选工作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安排,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专家,通过通讯评审、面试答辩、咨询顾问组把关等程序,最终入选354名,其中自然科学类入选278名,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入选76名。
& & &万人计划&(又称&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由中组部、科技部、人社部等11个部委于2012年联合推出,是一项立足于支持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与&千人计划&并行,共同构成高层次人才开发体系两大支柱。&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包含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三大类,其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预计将在十年内遴选出2000名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入选者将获得国家经费、政策和服务方面的支持。
& & 【个人简介】:李化成,山东惠民人,1979年9月出生。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7月来我校工作,期间曾在武汉大学历史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工作。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近代史理事会理事,陕西省第十、十一届青联委员,雁塔区政协委员。
& & 主要从事西方医学社会史的研究。医学社会史是当前国内外史学界方兴未艾的一个研究领域。他志在建立中国西方医学社会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已经完成了若干重要论断,并得到了学术界的初步认可。同时,他还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展开了细致的个案研究工作。这些成果刊登在了《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并两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这些研究还陆续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一等资助)和我校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2013年,他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拔尖人才 201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