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开花期是否可治霜霉病怎么治

【编辑日期:】 【来源:
中国蔬菜网】 【点击数:】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特点]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密生针头大的小锈斑,为病菌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未成熟的夏孢子堆,随着夏孢子堆的发育,表皮破裂散出锈色粉状物(夏孢子团)。后期叶片出现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冬孢子堆,但仅在广东南部地区偶然见到,广州及附近的毛豆一般只产生夏孢子堆。
  [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豆层锈菌[PhakopsorapachyrhiziSyd.〕,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主要以夏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通过借风雨传播完成病害周年循环。温暖多雨潮湿的天气或低洼潮湿的植地环境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尚缺全面调查。一些一般表现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见毛豆霜霉病所列)是否也抗锈病,则有待于各地进一步调查。
  [防治方法]
  (1)注意寻找和选用抗病高产良种。
  (2)合理密植,管理好肥水,避免植株徒长和土壤过湿,可减轻发病。
  (3)及早喷药预防控病。可结合防霜霉病,于植株接近封行期开始,在喷施甲霜灵等防霜霉病药剂的同时,加入25%粉锈宁可湿粉2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倍液进行兼治。对以本病为主的田块,见病前可喷施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超微硫磺悬浮剂或29%石硫合剂水剂200-300倍液1-2次;见病后可改喷上述粉锈宁可湿粉或三唑酮硫磺悬浮剂(浓度同上)1、2次。
本网申明: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转载本网站的信息,务请注明来源。本网转载的其他媒体信息,旨在信息共享、服务"三农",
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rowCount++;
主办单位:四川省农业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四川凯普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序号:蜀ICP备号春毛豆的早熟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用的毛豆品种繁多,经试验、示范青酥1号、青酥2号、台75号等品种适合早熟、特早熟栽培。这些品种的耐寒性强,适应性广,可提前或延后栽培。品质糯性易煮酥,风味较佳。产量较高,一般亩产量在400公斤以上。     (二)、播种时期及生产方法   早熟栽培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播种。但因2月份气温较低,所以必须采用大、中棚加地膜覆盖,播种方式上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     1. 大、中棚加地膜覆盖直播技术     1.1 施足基肥,清除杂草     一般认为毛豆有固氮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不必施用氮肥,其实在幼苗时期,根瘤菌尚未形成,而种子内的含氮物又耗尽后,大豆幼苗就会出现短时间的“氮素饥饿期”。所以在播种前一周左右应亩施腐熟的人畜粪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公斤。耕翻整地,做成80--100厘米的畦面,畦高20厘米。 同时做好沟系配套工作,在施肥整地的同时,于播前一周亩用除草剂48% 氟乐灵120ml兑水30公斤均匀喷洒在畦面上,浅耙土层,使之渗透入表土,然后用拱棚覆盖,以提高地温。     1.2 适时抢播,合理密植     当棚内5厘米深处的地温达到10℃以上时, 选冷尾暖头抢晴播种。直播以穴播为好;在播种时一定要考虑好密度,因为早熟品种的密度可适当大些,一般穴距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行距25厘米,每穴2―3株,每亩留苗1.8―2万株。播种时穴底要平,种粒分散,覆土不易过深,以盖细土2―3厘米为宜,每亩的播种量在7―7.5公斤。播种后在整个畦面上再覆盖一层地膜,并将棚四周扣牢压紧,增温保湿,促进出苗。     1.3 勤加管理,重抓肥水     幼苗子叶顶土后,应及时揭去地膜,苗期应进行一次中耕松土。若遇低温寒潮,应加强防寒保暖措施;若遇阴雨,则应及时疏通棚四周的沟系,防止涝害。当棚内的温度大于25℃时,注意能风换气。开花期保持棚内日温23―29℃,夜温17―23℃,相对湿度保持75%左右。    在开花期,是另一个大豆迫切需要氮素营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花期, 每亩及时追施20公斤速效氮肥+12公斤三元复合肥,这样可以减少落花落荚。而在结荚鼓粒期可在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1%尿素( 200g磷酸二氢钾+500g尿素兑水50公斤)2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结荚数,促进籽粒膨大,提高粒重。在开花结荚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80%左右,若此时土壤墒情不足,就会显著增加落花落荚率,所以要在花荚期灌1―2次水。要求水从沟走,不上畦面,渗入土中,速灌快排。这样一般可增产15%左右。     2. 保护地育苗移栽生产技术     2.1 做好苗床,适时育苗     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既可促进种子出苗整齐,又可获得均匀一致的生长植株。一般可采用疏松的菜园土或稍吹干的水稻土做苗床,也可使用草炭土或沙子与土的比例为1∶1做苗床,在苗床中不需加肥料,最多可加一些过磷酸钙,种子按4×2厘米的间隔播在土床上,浇水后加盖1--2厘米细松土,先覆一层地膜压紧不漏风,再盖上小拱棚提温保湿。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并控制苗床温度,使之在20℃左右。     2.2 培育壮苗,及时定植     定植前2―3天白天应揭去拱棚的塑料膜,进行炼苗。育苗移栽的苗令不宜太大,宜在2片真叶展开、 第一复叶露出时定植。苗令越大移栽后缓苗时间越长,对生长不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量,移栽时注意保护根系。 移栽前的整地做畦、施肥方法与移栽后的管理措施都同于大、中棚加地膜覆盖直播生产技术。     3.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毛豆的一生病虫害较多,因此做好除虫防病是促进高产、提高商品率的一条重要措施。     防病:毛豆的主要有大豆锈病及褐斑病,这些病害可用抗真菌的药剂防治。其次是病毒病,对于病毒病可在感病初期用0.1%左右的尿素水喷施叶面2--3次,可有效缓解症状。     除虫:危害毛豆的杂豆有豆荚螟、豆杆潜蝇等,对上述的害虫可选择农药用触杀性强及灭生性广的农药防治,每7天防治1次,连续2―3次。     应特别注意的是:毛豆忌重茬,一般同一块地应相隔1-2年。
责任编辑:田梦怡
23人觉得有用
申明:本站所有新闻及资讯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春季大棚毛豆要防霜霉病--《农药市场信息》2012年06期
春季大棚毛豆要防霜霉病
【摘要】:正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春阴雨天多,大棚毛豆常处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霜霉病。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危害症状大棚毛豆霜霉病从幼苗至采收期均可发生,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和豆粒上。苗期发病,常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有时整张叶片变成淡黄色,湿度大时叶背密生灰白色霜霉层(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受害幼
【关键词】:
【分类号】:S436.43【正文快照】: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春阴雨天多,大棚毛豆常处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霜霉病。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危害症状大棚毛豆霜霉病从幼苗至采收期均可发生,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和豆粒上。苗期发病,常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有时整张叶片变成淡黄色,湿度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开龙;;[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3期
刘元凯,姜世藩,吴玉辉;[J];植物保护;1981年03期
张广民,高士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古希昕;黄建坤;潘雪萍;欧锦堃;崔力强;李碧香;陈柏荣;曾汉泉;;[J];广东农业科学;1989年03期
邵小花;陈全庆;张繁琴;朱忠南;王成超;陆成章;;[J];上海农业学报;1991年04期
崔元■,王志田,杨华,马俊义,任书新;[J];新疆农业科学;1997年05期
卢丽玉;[J];福建农业;1998年06期
刘会宁,许德秀;[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年03期
姜好胜,冷德训,王维俊,张松敏;[J];西北园艺;2004年05期
王文兰,杨久涛;[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莹莹;赵光磊;;[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程素琴;龙厚茹;;[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赵光梅;;[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申成美;李伟;孙海燕;王宁;张爱香;郭坚华;陈怀谷;;[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荣;邢海民;孙广宇;;[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张希福;;[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农六师奇台总场
池锦山;[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
袁章虎;[N];河北农民报;2008年
陈星;[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韩学怜;[N];中国花卉报;2005年
保定定州市农牧局
王虎;[N];河北农民报;2008年
;[N];丹东日报;2008年
徐天成;[N];江苏科技报;2000年
;[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王迪轩;[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张延;[N];河南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壁润;[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娜;[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尹惠平;[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张建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李晨光;[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王晨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司秀丽;[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李清;[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王丽霞;[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曹俏;[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乃小英;[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 | | | |
春季大棚毛豆要防霜霉病
核心提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春阴雨天多,大棚毛豆常处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霜霉病。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春阴雨天多,大棚毛豆常处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霜霉病。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大棚毛豆霜霉病从幼苗至采收期均可发生,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和豆粒上。苗期发病,常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有时整张叶片变成淡黄色,湿度大时叶背密生灰白色霜霉层(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受害幼苗矮小瘦弱,叶皱缩,常在封垄后死亡。成株期染病,常由下部叶片先发病,并向上蔓延。初期叶片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不明显的黄绿色病斑,后期病斑变褐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也密生灰白色至灰紫色霜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造成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早衰,整株枯死。受害豆荚表面无明显症状,豆荚内豆粒表面附着一层黄白色菌丝,其中含有大量病菌卵孢子。
霜霉病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或潜伏在种子内越冬。次年棚内环境条件适宜时,卵孢子产生游动孢子侵染胚芽,引起初侵染,以后通过气流和雨水进行再侵染。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密切相关,最适发病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9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春毛豆霜霉病的主要发病期在3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早春雨期长、雨量多的年份发病重,连作地、地势低洼的田块发病早且重,偏施氮肥、栽植过密、大水漫灌、透光性差的田块发病重。
(1)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的台湾75、青酥1号、青酥2号、辽鲜1号等早中熟品种。
(2)播前精选种子,用甲霜灵、三乙膦酸铝、福美双、多菌灵等药拌种。
(3)前茬以葱蒜类、茄果类、叶菜类等非豆类蔬菜为宜。
(4)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并深翻土壤,晒垡冻垡。
(5)科学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覆盖地膜,减少浇水,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合理密植,防止田间郁蔽。开好沟系,避免雨后涝渍。及时清除病苗。合理调控棚温,出苗前不通风,温度低时采用多层覆盖增温保温,保持棚温在25~30℃;齐苗后适当通风降温,棚温白天控制在18~25℃,夜间控制在10~15℃;生长期棚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14℃;气温回升,棚温超过26℃时逐步加大通风量;植株进入开花结荚期,外界气温适宜时去除棚膜。
(6)药剂防治。遇连续阴雨天气,可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烟防治,于傍晚在大棚内均分5~6堆,用暗火点燃后闷棚熏一夜,第二天早晨通风,每隔8~10天一次,连续熏烟2~3次。发病初期及早喷药防治,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杀毒矾64% 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克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水分散粒剂6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喷药要均匀周到,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重点是病叶叶背。
编辑:foodqa&|&|&|&|&|
毛豆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图:霜霉病
  【常见问题】毛豆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
  霜霉病
  病症: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黄白色至黄色不规则小斑,相应的叶背出现灰色疏松霉层病征,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条件成熟时,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借助雨水溅射传播,从胚茎侵入,感染系统。最适温度在20-24度,多雨高湿病害易流。
  防治方法:
  (1) 因地制宜的选用良种。
  (2) 用25%的甲霜灵拌种。
  (3) 合理密植,通风透气,光照充足。
  (4) 定期喷药,用40%乙膦铝锰锌1000倍液。
  病症: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密生针头大的小锈斑,为病菌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未成熟的夏孢子堆,随着夏孢子堆的发育,表皮破裂散出锈色粉状物,后期叶片出现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冬孢子堆。
  发病规律:病原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主要以夏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风雨传播完成病害周年循环。温暖多雨潮湿的天气或低洼潮湿的植地环境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缙云豆、包罗豆、兰溪花皮青豆、中黄2~4号、九丰3号、长农?号、三明的雁包、南雄黄豆等。
  (2)注意开沟排水,采用高畦或垄作,防止湿气滞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BAS&&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40L,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上述杀菌剂不能奏效时,可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
  危害毛豆的害虫有豆荚螟、豆杆潜蝇等,对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对上述的害虫可选择农用触杀性强及灭生性广的抑太保、速灭杀丁、乐斯本等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严禁使用甲胺磷、敌敌畏等剧毒农药,每7天防治1次,连防2~3次。
  【小编点评】不管种植什么农作物,想要获得高产就必须注意病虫害防治,霜霉病、锈病、豆荚螟等是毛豆最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具体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已经为您介绍如上,有种植毛豆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有则救治,无则引起重视!
植物病虫害
第一农经网推荐
厦门思明软件园二期-全讯
am9:00-pm18:0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霜霉病怎么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