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亚洲的地形和水系ppt上的水系形状

第十五讲___________________地图学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网络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南京师范大学
您的位置:第十五讲
一.&本讲的内容概述1.&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1.1 水系的综合  海洋要素综合  陆地水系的综合1.2 居民地的制图综合  居民地的形状概括  用圈形符号表示居民地1.3 交通网的制图综合  陆地交通网  水上交通  空中航线1.4 地貌的制图综合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  地貌等高线的形状化简  谷地的选取  山顶的选取和合并  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的选取  等高线图形化简的方法  山名注记1.5植被要素的制图综合  轮廓形状的化简  植被特征的概括1.6 境界及其它要素的制图综合  境界的制图综合  其它独立地物的制图综合2.& 专题制图数据的制图实践2.1 位置数据制图综合  用点状符号表示定名位置数据  顺序位置数据的描绘  间隔和比率量表数据的描绘  扇形符号和结构圆  表示方向和时序的点状符号2.2 线性数据制图  用线状符号描绘线性数据集  线状符号制图  线状符号制图中的图形要素2.3 面积数据和体积数据制图
二.&本讲内容&1.&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1.1 水系的综合  地图上的水系分为海洋要素和陆地水系两大部分。(1)海洋要素综合  地图上表示的海洋要素包括海岸、海底地貌和其他海洋要素。在地图上应当正确表示海岸类型及其特征,显示海底(大陆架、大陆斜坡和大洋盆地)的基本形态、海洋底质及其他水文特征。1)海岸的制图综合  海岸的制图综合包含对海岸线的图形概括和海岸性质的概括。前者相当于形状概括,后者相当于质量概括,即减少分类,合并相近性质的岸段。下面主要讨论海岸线的图形概括。1.海岸线图形概括的方法  在对海岸线进行形状概括之前,先要研究海岸的类型及其图形特征,以便保持其固有的特点。  描绘海岸线图形时,首先要找出海岸线弯曲的主要弯曲的主要转折点,确定它们的准确位置,由此构成海岸线的基本骨架,以此为依据完成对海岸线图形的化简。2.海岸线图形概括的基本原则  ① 保持海岸线平面图形的类型特征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表达海岸线图形细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时,对不同类型海岸具有的固有特点应加以充分的表示。  ② 保持各段海岸线间的曲折对比  ③ 保持海陆面积的对比
2)岛屿的综合  岛屿是海洋要素的组成部分,岛屿综合包括岛屿的形状概括和岛屿的选取。1.岛屿的形状概括  岛屿用海岸线表示。大的岛屿岸线概括同海岸线概括的方法一致;小岛则主要应突出其形态特征。海洋中的岛屿图形只能选取或舍去,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几个小岛合并成一个大的岛屿。2.岛屿的选取  选取岛屿遵照下列各项原则:① 根据选取标准进行选取② 根据重要意义进行选取③ 根据分布范围和密度进行选取
3)海底地貌的综合  海底地貌是由水深注记和等深线表示的。1.水深注记的选取  编图时对于资料图上大量的水深注记,首先要选取浅滩上或航道上最浅的水深注记,然后选取标志航道特征的那些水深注记,再选取反映海底坡度变体的水深注记,最后补充水深注记到必要的密度。2.等深线的勾绘3.等深线的综合  ① 等深线的选择:  ② 等深线的图形概括:
(2) 陆地水系的综合  陆地水系包括河流、湖泊与水库、沟渠与运河、井、泉等。1)河流的制图综合1.河流的选取  在编绘地图时,河流的选取通常是按事先确定的河流选取标准(通常是一个长度指标,有时也用平均间隔作辅助指标)进行我国地图上河流选取标准的参考数值,如下表:
河网密度分区
(km/ km2)
河流选取标准
基本上全部选取
中等密度区
2.河流的图形概括  ①& 河流弯曲的形状
      图15-1 河流的简单弯曲图&&&&&&&&&&&&&        &&&&&&&& 15-2 河流的复杂弯曲
    ②& 概括河流弯曲的基本原则
&&&&&&&&&&& 图15-3 河流的图形概括
3.真形河流的图形概括  真形河流指能依比例尺表示其真实宽度的大河,它的形状概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表示主流和汊流的相对宽度以及河床拓宽和收缩的情况。如图15-4
&图15-4 主流和汊流
②&河心岛单独存在时,只能取舍,不能合并;当它们外部总轮廓一致时,可以适当合并。如图15-5
&&&&&&&&&&& 如图15-5 河心岛的综合
③ 保持河流中岛屿的固有特征④ 保持辫状河流中主汊流构成的网状结构及汊流的密度对比关系。如图15-6
&图12-6 放映主汊流的网状结构和密度对比
2)湖泊、水库的制图综合1.湖泊的综合a. 湖泊的岸线概括  为了制图上的方便,我们把湖泊形状分为浑圆形、三角形、长条形、弧形、桨叶形、多支汊形等(如图15-7)。概括时,应强调其形状特征。
&图15-7 湖泊的形状
b. 湖泊的选取  湖泊一般只能取舍,不能合并。  地图上湖泊的选取标准一般定为0.5-1mm2,小比例尺地图上选取尺度定得较低。在小湖成群分布的地区,甚至还可以规定更低的标准,当其不能依比例尺表示时,改用蓝点表示。2.水库的综合  地图上的水库有真形和记号性两种。真形水库的综合有形状概括的问题,也有取舍的问题;记号性水库的综合则只有取舍的问题。
3)井、泉和渠网的制图综合  1.井、泉的选取  2.渠网的综合
1.2 居民地的制图综合  我国地图上居民地分为城镇式和农村式两大类,(1)居民地的形状概括1)城镇式居民地的形状综合  城镇式居民地形状概括的目的在于保持居民地平面图形的特征。主要从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内部结构指街道网的结构,即街道网的几何形状、主次街道的配置和密度、街区建筑密度和重要方位物等。  街道是城市的骨架,街道相互结合构成不同的平面特征,如放射状、矩形格状、不规则状、混合型等。  外部轮廓指街区的外缘图形,它常由围墙、河流、湖(海)岸、道路、陡坡、冲沟等作为标志。研究外部轮廓除研究其轮廓形状外,还要研究居民地的进出通道及其同周围其他要素的联系。1.城市居民地平面图形化简的原则  a、正确反映居民地在内部通行情况  b、正确反映街区平面图形的特征  c、正确反映街道密度和街区大小的对比  d、正确反映建筑面积与非建筑面积的对比  e、正确反映居民地的外部轮廓形状2.城镇式居民地形状概括的一般程序  a、选取居民地内部的方位物  b、选取铁路、车站及主要街道  c、选取次要街道  d、概括街区内部结构  e、概括居民地外部轮廓形状  f、填绘其他说明符号
2)农村居民地的形状概括  我国的农村居民地分为街区、散列式、分散式和特殊形式四大类。1.街区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街区式农村居民地按其建筑物的密度又可分为密集街区式、稀疏街区式和混合型街区式三种。  对于密集街区式农村居民地,由于街区图形较大,街道整齐,多为矩形结构,概括时应舍去次要街道,合并街区,区分主、次街道。合并后的街区面积不应过大。  对于稀疏街区式,由于其街区主要由独立房屋组成,空地面积较大,概括时除舍去次要街道、合并街区外,主要是对独立房屋进行取舍,以保持稀疏街区的特点。  混合型街区式农村居民地应根据各部分的固有特征采用相应的办法进行概括。2.散列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a、选取位于重要位置上的独立房屋  b、选取反映居民地范围和形状特征的独立房屋  c、选取反映居民地内部分布密度对比的独立房屋3.分散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分散式农村居民地房屋更加分散,各建筑物都依地势而建,散乱分布,没有规则,看上去往往村与村之间的界限不清。  在实施概括时,主要采取取舍的方法,表示它们散而有界和小而有名的特点。房屋的舍弃和相应的名称舍弃同步进行。4.特殊形式的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窑洞、帐篷(蒙古包)是两种主要形式的特殊居民地。  对它们的概括应遵守散列式和分散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窑洞符号的方向要朝向斜坡的下方;条状分布的窑洞保持两端窑洞符号的位置准确,其间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符号;对于多层窑洞,当不能逐层表示时,首先选取上下两层,减少分布层数,根据层状和分布特点保持其固有特点。
(2)用圈形符号表示居民地1)圈形符号的设计  符号的明显性和大小应同居民地的等级相适应,大居民地圈形符号尺度大,明显性强,小居民地则相反。  圆形符号的尺寸主要考虑最大尺寸,最小尺寸和适宜的级差三个方面。  符号的最小尺寸与地图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有关。普通地图不能小于1.0~1.2mm,表示很详细的科学参考图不应小于0.7~0.9mm,当最小符号的尺寸确定以后,以上各级居民地的符号应保证具有视觉可以辨认的级差,从而按分级要求设定符号系列。  符号级差一般不应小于0.2mm。  最大符号一般不应超出被表示的城市轮廓,太大会影响地图的详细性和艺术效果。一般从下而上能清晰分辨其级别即可。
2)圈形符号的定位  居民地由平面图形过渡到用圈形符号表示时,圆形符号的定位分为下面几中情况:
&图15-8 居民地圈形符号的定位
  ① 平面图形结构呈面状均匀分布时,圈形符号定位圆形的中心(如图15-8(a))  ② 居民地由街区和外围的独立房屋组成时,圈形符号配置在街区图形的中心(如图15-8 (b))  ③ 居民地图形由有街道结构和部分无街道结构的图形组成时,圈形符号配置在有街道结构部的中心(如图15-8 (c))  ④ 散列式居民地,圈形符号配置在房屋较集中部位的中心(如图15-8 (d))  ⑤ 对于分散式居民地,首先应判明其范围,圈形符号配置在注记所指的主体位置的中心。
3)圈形符号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处理  表示居民地的圈形符号和其他要素的关系表现为:同线状要素具有相接,相切,相离三种关系;同面状要素具有重叠,相切,相离三种关系;同离散的点状符号只有相切,相离的关系。其中同线状要素的关系最具代表性(如图15-9)
&图12-9 圈形符号与线状要素的关系
1.3 交通网的制图综合  交通网是各种运输通道的总称,它包括陆地上的各种道路、管线,空中、水上航线及各类交通有关的附属物体和标志。地图上应正确显示它们的类型、位置、分布、结构、通行状态、运输能力及其与其他要素的联系等。(1)陆地交通网  陆地交通的主体是道路,也包含管道和电信线路。1)道路的分类和分级2)道路的选取1.选取道路的一般原则  ① 重要道路应优先选取:  ② 道路的取舍和居民地的取舍相适应:  ③ 保持道路网平面图形的特征:  ④ 保持不同地区道路繁荣密度对比:2.各种道路的选取  ① 铁路的选取:我国铁路网密度极小,从地形图直到1:400万的小比例尺的普通地理图,都可以完整地表示出全部的营运铁路网,要舍去的只是一些专用线、短小的支叉等。  ② 公路的选取:公路的选取较为复杂。在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上,普通公路基本上可以表示出来,只会舍去一些专用线、短小支叉、部分的简易公路。在进行公路网改造的地区,新修的高等级公路线路拉直,老线又没有废弃时,二者距离往往很近,中比例尺地图上也可能舍去这些并行的公路。  公路会大量地被舍弃,重点是选取那些连接各省间重城市的公路,然后以各级行政中心为结点表达它们的连接关系,选取时要注意不同结点上公路的条数对比。  ③ 其他道路的选取:其他道路是舍弃的主要对象。它们的选取旨在反映地区道路网的特征、补充道路网的密度,使之达到保持密度对比和网眼平面结构特征的目的。道路的极大密度不应超过“2cm/1cm2”的标准。  ④ 道路附属物的选取:道路的附属物包括火车站、桥梁、渡口、隧道、涵洞、里程碑等。
3)道路的形状概括  概括道路形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删除2.夸大具有特殊意义的弯曲3.特殊的表示手法――共线或缩小符号
4)管线运输  地图要求准确地反映管线的起止点位和走向。管道应注明其输送的物质的种类和输送能力。电信线路绘至居民地边缘时可中断,距道路3mm以内可不表示,其分岔处应绘出其符号。
(2)水上交通  水路交通主要区分为内河航线和海洋航线两种。  内河航线只在城市地图上完整绘出,地形图一般只表示通航的起始点,区分定期通航河段,表示相应的码头的设施,可以通航的水利设施,以及它们允许通过的吨位。  海洋航线又分为近海航线和远洋定期和不定航线。
(3)空中航线  我国的地形图不表示任何的空中航行标志。
1.4 地貌的制图综合  地貌是地形图上最重要的要素,对其他要素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貌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的结果。(1)地形图上的等高距  高等线间的高程差称为高等距,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地貌表示的详细程度。
&  式中:h为以m为单位的地貌等高距;  a为以mm为单位的等高线间隔;  α为地面坡度;  M为地图比例尺分母。
(2)地貌等高线的形状化简1)形状化简的基本原则  ① 以正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正向形态,减少负向形态  ② 以负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负向形态,减少正向形态 &2)等高线的协调  地表是连续的整体,删除一条谷地或合并两个小山脊,应从整个斜坡面来考虑,将表示谷地的一组等高线图形全部删除,使同一斜坡上等高线表示相互协调的特征。3)等高线的移位  为了表达某种地貌局部特征,有时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采用夸大图形的方法适当移动等高线的位置。4)等高线的笔调  “笔调”是指描绘地貌细微形态时为强调图形的特点而运用的运笔风格。这种风格表现在呈折角状弯曲的“硬笔调”,表现等高线圆滑柔和的“软笔调”,以及介于两者中间的“中间笔调”,各种不同的笔调用于反映不同的地貌形态特征.随着计算机制图的发展, “笔调”的作用会减少。
(3)谷地的选取& 1)谷地选取的数量指标1.按谷间距选取谷地
2.按比例选取谷地
&  式中:&&& ――新编图上的选的谷地条数  ――资料图上选的谷地条数&&&&&&& Ma――新编图的比例尺分母&&&&&&& Mf――图的比例尺分母&&&&&&& x――选取指数,他由不同的切割密度条件确定,x分别取0,1,2,3相应于谷地的极稀区,稀疏区,中等密区和稠密区&&&&&&&& &&&&&&&&&&&&&&& 2)选取谷地的质量指标  下面这样一些谷地作为重要谷地优先选取  作为主要河源的谷地;  有河流的谷地;  组成重要鞍部的河流;  构成汇水地形的谷地;  反映山脊形状和走向的谷地。
(4)山顶的选取和合并1)选取  ① 标志山体最高的山顶必须选取,当它的面积很小时,要夸大到必要的程度.  ② 优先选取山体结构方向上的山顶   ③ 反映山顶的密度2)合并  独立的山顶有时候是不能合并的,例如在没有明显的构造方向时,独立的山顶是不能合并的,只能选取有。有时为了强调地形的构造方向性,对有些山顶可以采取合并的处理方法;  沿山脊线方向分布的间隔小于0.5mm的山顶;  连续分布的方向一致的条形山顶,沙垄,风蚀残丘等。
(5)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的选取1)地貌符号的选取& 1.点状符号  又称为独立微地形符号,属定位的地貌符号,但是不能反映它们的真实大小。&& 2.线状符号  用线作为基准的符号,用来表示长条形的激变地形,它们也属于定位符号。&& 3.面状符号  它们常没有确定的位置,属于说明符号,只能反映区域的性质和分布范围,也可以有示意性的密度差别。2)高程注记的选取  各种比例尺的规范中都规定高程点的选取密度对它们选取时,首先应选取区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各种重要地物点的高程,迅速阅读等高线所必需的高程等。  等高线上的高程注记是为迅速阅读等高线设定的,通常配置在斜坡的底部,应注意字头朝上坡方向,所以一般应尽量避免将等高线注记选在北坡上。  地貌符号的比高注记是符号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说明注记。高程注记需要取整时,通常不采用四舍五入的算法,而是只舍不进,任何时候都不得提高地面的高度。
(6)等高线图形化简的方法  为了进行等高线的图形化简,要做好以下两项准备工作:1)分析地形特征  根据地理研究的成果,分析地形的高度、比高、山脊走向、山顶特征、斜坡类型、切割状况等,必要时还要分析其成因,为的是正确反映其类型特征。2)勾绘地性线  地性线又称地貌结构线。  描绘地貌图形的基本顺序是:高程点、地貌符号、等高线注记、计曲线、控制山脊或谷底位置的等高线、首曲线、辅助线等高线。
(7)山名注记  山脉,山岭名称均应沿山脊线用曲屈字列注出,字的间隔不应超过字大的5倍。山体很长时可以分段重复注记。  山峰名称通常采用水平字列,排列在高程点或山峰符号的左侧或右侧,与山峰高程注记配合表示。  如图15-10
&&&&&&&&&&&&&&&&&& 图15-10 等高线图形的化简
1.5 植被要素的制图综合  植被是地形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包括林地、耕地、园地、草地等。  地形图上用套色、配置说明符号和说明注记的方法来表示各类植被的分布范围、性质和数量特征。(1)轮廓形状的化简  地形图上的森林、稻田、园地等都是用地类界加颜色或说明符号进行表示。
(2)植被特征的概括  1、用概括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  2、将面积小的植被类型并入邻近面积较大的植被类型之中  3、混杂生长的植被通过选择其说明符号和注记进行概括
1.6 境界及其它要素的制图综合(1)境界的制图综合  境界是区域的范围线,包括政区境界和其他区域界限。  政区境界是国与国之间和国内各行政区划单位间的领土界线。我国地图上表示国界、未定国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自治州、盟及地级市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  其他地域界线包括自然保护区界、特区界及其他类似的界线。1)地图上表示境界的一般方法  地图上的境界线是不同的点线符号为了增强其明显性,还可以配合色带符号。  1.境界线按实地位置描绘  2.陆地上不与其他地物重合的境界线应连续绘出,其符号轴线为境界的正确位置。  3.不同等级的境界重合时只绘出高级境界的符号。  4.境界沿河流延伸时,表示境界有如下几种情况:以河流中心分界,当河流内能容纳境界符号时,境界符号应连续不断绘出;河内绘不下境界符号时,应沿河流两侧分段交替绘出,但色带应按河流中心连续绘出。沿河流一侧分界时,境界符号沿一侧不间断绘出,共有河流时,不论河流图形的宽窄,境界符号都不绘在河中,而交替绘在河流的两侧,河中的岛屿用注记标明其归属。2)国界的表示3)国内行政境界的表示4)其它区域界线的表示
(2)其它独立地物的制图综合  独立地物用独立符号表示。   选取这些地物根据其重要性而定,这取决于其质量特征,功能,方位意义及密度等。  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有些独立地物可以用依比例尺的平面图形表示,当地图比例尺缩小后不能依比例尺表示时,可以改用独立符号表示。
2.& 专题制图数据的制图实践  专题制图数据指任何可以作为专题内容表示在专题地图上的数据。  专题制图数据也可以区分为位置、线性、面积和体积数据这样四种类型。
2.1 位置数据制图综合  客观世界中存在于特定位置上的数据集称为位置数据。它有四种量表形式:定名、顺序、间隔、比率。(1)用点状符号表示定名位置数据  表示定名量表的位置数据可以用色相、形状、方向和密度这四种图形要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色相和形状。
(2)顺序位置数据的描绘  可以用图形要素中的尺寸和亮度来表示顺序位置要素。对于重要性不同的事物采用不同大小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顺序是最常见的。不同的亮度可以个读者的视觉产生不同的刺激,从而产生顺序感。制图者可以运用着色技巧使读者感觉到越暗越重要,也可以越亮越重要。  如图15-11
&图15-11 用符号的尺寸和亮度表示顺序位置数据
(3)间隔和比率量表数据的描绘  在表示位置数据的数量时,虽然也可以用尺寸和亮度,但尺寸比亮度有效得多,如果没有特殊的说明,读者感觉到的尺寸和亮度差别仅仅是顺序的概念。为使符号具有一定的数量概念,进行尺寸设计时可以采用一系列特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绝对连续比率、条件连续比率、绝对分级比率、条件分级比率。
(4)扇形符号和结构圆  在同一个位置上表示若干种数据时,可采用圆衍生出来的扇形或结构圆的符号。  在同一个位置上表示若干扇形,可以借助于色相和密度的差别表达不同类型的数据,它们的数量主要由半径的尺寸确定,其尺度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条件的。  当表示的定量数据是同一类事物的各组成部分说,如作物总产量和各种作物的产量,采用结构圆的符号。
(5)表示方向和时序的点状符号  表示方向的点状玫瑰图,它表示该点上全年各种风向的频率或大风数天。  表示时序的符号  用点状符号还可以表示线性、面积和体积数据。
2.2 线性数据制图  定位在线状图形上的信息称为线性信息,也叫线性数据。  地图上的线性数据包括轮廓线、海岸线、河流、道路、政区界和其他境界、经纬网线等。
(1)用线状符号描绘线性数据集  地图上的用线的粗细、结构要素中线段的长短、点线的组合、辅助线及颜色的区别来设计线状符号。  用不同的颜色、不同形状和不同结构的线表示线性数据的性质差别,是定名数据的线状符号。  用不同的尺寸、不同的结构的符号表示同类线性数据的等级差别、是顺序数据的线状符号。
(2)线状符号制图  ① 通过线状符号的形状和色相进行的定名描绘;  ② 通过线的宽度变化及亮度、密度差异进行的运动线描绘;  ③ 用线状符号表示比率量表面积或体积。
(3)线状符号制图中的图形要素  图形要素中的形状、尺寸色相和亮度可以用于构成线状符号,其他两个要素(方向和密度)则不便于使用。
2.3 面积数据和体积数据制图  面积有关的地理数据同样有四种量表形式。当数据用定名量表度量时,把它称为面积数据。当数据用于顺序、间隔、比率量表度量时,把它们称为体积数据。量表数据是可转换的,同时又是不可逆的,即比率量表形式可转换为间隔、顺序、定名量表形式,间隔量表可转换为顺序量表和定名量表形式,顺序量表则只能转换为定名量表形式。  除了面状符号外,还可以用点状符号和线状符号来表达(广义上的面积)数据。
&图15-12 湖南省工业用煤炭流向
&图15-13 表示比率量表数据的流动线
&图15-14 表示间隔表数据的人口流动量
三.&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及思考题(1)课堂提问  ● 无(2)课后作业  ● 为什么要研究河流弯曲的基本形状?它对河流的图形概括有什么作用?  ● 城镇式居民地概括应遵循的一般程序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描绘图形?  ● 地形图上哪些道路应优先选取?(3)思考题  ● 居民地选取的基本规律和选取的基本原则?  ● 我国地图上道路网如何分类和分级?
四.&本讲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学心得(1)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 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方法。  ● 专题制图数据的制图实践。(2)教学心得  ● 本讲内容是对地图的各要素进行制图综合实践,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非常适用于本讲。
五.&实验教学内容(1)实验课演示与讲解  ● 请制图专家或工程师进行制图综合的指导。  ● 利用制图软件进行地图综合的实践。地形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0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河流的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 中国山川河流地形图 中国地形图山脉河流 一周练好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周练三根据河流水系形状判断地形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下图为成渝经济区等高线地形图、气候图和重庆城市分布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成渝经济区水系形状是
状;该地区地形是
;自然带是
;从热力环流状况看,该地区夜晚常刮
风。(4分)(2)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1分)重庆的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其影响因素是
。(1分)(3)成渝经济区规划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成为中国第四个经济区域。请简述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
(1)向心; 盆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谷风(每点1分)(2)位于盆地中部和河流沿岸; 河流 (每点1分)(3)①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丰富;②农业发达,农产品多样;③交通便利;④国家政策支持;(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6分)
试题分析:(1)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等高线从四周向中间闭合,数值减小,水系形状呈向心状,地形为盆地;观察气候图,最冷月均温大于0,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地区属盆地地形,夜晚山坡降温快,气压高,谷地降温慢,气压低,风从山坡吹向谷底,为山风。(2)城市布局一般都在地形较平坦、水源丰富地方,该城市位于盆地中部和河流沿岸;重庆市呈带状分布,受河流影响大。(3)区位优势从资源、交通、政策、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
下列各数中,与-2-
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
下列各数中,与
-1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
下列各数中,与1+
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洲的地形和水系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