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内电梯困人救援时间标准,对救援的要求是什么?

电梯困人救援标准作业规程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 规范亚东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所属管理处电梯困人救援工作的程序,确保乘客与电梯安全。
&&&&&&& 2.0& 适用范围
&&&&&&& 用于亚东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所属管理处电梯困人后的救援工作。
&&&&&&& 3.0& 职责&
&&&&&&& 3.1& 维修部主管负责电梯困人后的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 3.2& 维修部维修工负责电梯困人后的救援工作。
&&&&&&& 4 .0& 程序要点
&&&&&&& 4.1& 当发生电梯困人事故时,维修工通过电梯对讲机或喊话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务必使其保持镇静,不要惊慌,静心等待救援人员的援救;被困人员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如果轿厢门处于半开闭状态,维修工应设法将轿厢门完全关闭。
&&&&&&& 4.2& 根据指层灯、PC显示、选层器横杆或打开厅门观察判断轿厢所在位置。
&&&&&&& 4.3& 轿厢停于距厅门0.5米左右(高于或低于)位置时的救援。
&&&&&&& 4.3.1& 拉下电梯电源开关。
&&&&&&& 4.3.2& 用专用厅门钥匙开启厅门。
&&&&&&& 4.3.3& 在轿顶用人力开启轿厢门。
&&&&&&& 4.3.4& 协助乘客离开轿厢。
&&&&&&& 4.3.5& 重新关好厅门。
&&&&&&& 4.4& 轿厢停于距离厅门0.5米以外位置的救援方法
&&&&&&& 4.4.1& 进入机房切断电梯电源。
&&&&&&& 4.4.2& 拆除电动机尾轴罩盖,安上旋柄座及旋柄。
&&&&&&& 4.4.3& 援救人员之一把旋柄,另一援救人员手持释放杆,轻轻撬开制动器,利用轿厢自重向正方向移动。为了避免轿厢移动太快发行危险,操作时应一撬一放使轿厢逐步移动,直至最接近厅门(0.5米左右)为止,确认刹车制动无误,放开盘车手轮。
&&&&&&& 4.4.4& 当轿厢停于距厅门0.5米远左右位置时,其救援方法按4.3条款进行。
&&&&&&& 4.5&& 遇有其它复杂情况,应尽快通知电梯公司到达现场实施救援。
&&&&&&& 4.6& 在困人救援工作完毕后由维修部主管将情况完整、规范地记录在《&&&&&&&&& 事故报告》中上报管理处主任、公司负责人。故障排除后的三天内由维修部主管将报告交维修部存档长期保存。
&&&&&&& 5.0& 记录
&&&&&&& 《&&&&&&&&& 事故报告》
&&&&&&& 6.0&相关支持文件
Tag:.相关内容
特种设备热点内容
1922316781163671484310321978797199614
特种设备推荐内容
01-0601-0401-0401-0401-0212-2512-2512-25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  业务联系:010-
E-mail:& & & &
&& 京公网安备电梯困人正确的救援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梯困人正确的救援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关于加强城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工作的通知 -网上宿迁
当前位置:
&>&&>&&>&&>&&>&
[本页支持双击滚屏]
关于加强城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分)质监局,消防大、中队,电梯维保、使用单位: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城市电梯数量大幅增长,电梯困人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新的危险。为整合相关救援力量,加强我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工作,经市质监局与市消防支队研究,决定建立电梯困人事故救援联动工作机制,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依托119指挥中心建立电梯困人应急救援调度中心
市质监局在市119指挥中心建立市区电梯困人救援力量统一调度中心(县域由县119指挥中心调度),充分发挥119指挥中心接处灾难事故警情的专业性、即时性优点,与使用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的维保单位(以下简称签约维保单位)、提供社会救援的其他维保单位(以下简称网格联动救援单位)接受市119的统一调度,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救援。
二、进一步明确电梯应急救援责任
(一)119指挥中心职责。
负责电梯困人事故报警电话受理、救援力量调度指挥、救援情况统计分析,保证接处警快速、准确。
(二)质监部门职责。
负责辖区内电梯数据库建设、维护与更新;负责应急救援人员培训;负责对辖区内签约维保单位、网格联动救援单位和使用单位实施安全监管,依法查处在应急救援中违法违规行为。
(三)维保单位职责。
签约维保单位是实施电梯困人应急救援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所维保电梯的应急救援、救援情况报告、故障事故记录和原因分析上报等。
(四)使用单位职责。
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响应和组织救援的第一责任人,在电梯发生困人等异常故障或事故时,按照规定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并立即报告所在地质监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三、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社会救援机制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全市电梯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确定1-2家网格联动救援单位,在发生电梯困人和签约维保单位未能及时响应时,接受119指令,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援报告工作。
四、进一步优化联动应急响应工作制度
进一步落实电梯使用单位和签约维保单位的组织救援和实施应急救援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使用单位(或物业单位)必须保证电梯轿厢内报警装置与外界(值班室)的联系始终畅通无阻,电梯轿厢内乘客需知、检验合格标志和报警电梯等标识明显。发生电梯困人时,受困者首先向使用单位(或物业单位)告知警情,紧急情况时可直接拨打119报警。使用单位接到困人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签约维保单位实施救援。当签约维保单位未能及时响应时,可直接拨打网格联动救援单位电话或119报警。
附件:宿迁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工作制度(试行)
江苏省宿迁质量技术监督局&&&宿迁市公安消防支队
日&&&&&&&&&&&&&&
宿迁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工作制度(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工作,加强消防救援力量与专业电梯维保单位的协同配合,切实提高电梯困人事故的处置能力,保障全市电梯安全运行,根据相关法规和宿迁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全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各参与力量包括消防、质监、电梯使用、签约维保、网格联动救援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119指挥中心接到电梯困人事故报警电话后,应立即调派辖区消防中队和签约维保单位专业人员赶赴现场救援。电梯签约维保单位电话未能有效接通或其维保人员不能快速赶赴救援现场的,119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网格联动救援机制,调派电梯所在区域的网格联动单位实施救援,准确告知困人电梯位置。如网格联动单位也不能即时到达现场救援,则由市、县(区)质监部门负责调派相关力量实施救援。
119指挥中心定期对全市电梯故障信息、应急处置状况、事故情况进行统计,按月通报市质监局。
第四条& 消防中队接到119指挥中心指令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对电梯困人事故进行处置,协助电梯专业救援单位实施救援。如发现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和对接到投诉、咨询的应及时通报电梯所在地的县、区质监部门。
第五条& 质监部门负责电梯数据库管理、应急救援人员培训考核和事故调查处理,及时将最新电梯数据传输119指挥中心。各县、区质监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的电梯签约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实施安全监察,依法查处上述单位在应急救援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对119转来的投诉和咨询进行处理。各县、区质监部门每年定期组织对辖区新到岗、轮换岗电梯应急救援消防员进行培训考核。建立辖区内电梯维保单位应急响应抽查制度,每月至少抽查一次。市、县(区)质监部门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对签约维保单位的年度许可条件和星级评定检查,将市、县(区)119消防中心通报的应急处置情况纳入检查考核项目。
第六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切实落实电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保证电梯应急对讲装置与救援服务联系通畅,发生困人等故障时,迅速组织签约维保单位救援,并按规定及时报告。配合消防执勤中队、签约维保单位和网格联动单位的救援活动,快速落实救援行动。对故障电梯,在签约维保单位未排除故障前,停止使用电梯。变更签约维保单位或发生电梯失保情况应及时告知电梯所在地的县、区质监局。
第七条& 签约维保单位负责所维保电梯的应急救援、救援情况报告、故障事故记录和原因分析上报等工作。严格执行119指令。确保24小时值守电话畅通,所维保电梯30分钟内救援覆盖。完成救援任务后,救援人员应立即电话告知119救援情况,并明确告知使用单位电梯在故障排除前不能使用。救援人员应详细记录电梯困人等故障情况和救援过程,限期形成书面报告报送电梯所在地的县、区质监局,同时存入本单位电梯一机一档的档案。
第八条& 网格联动救援单位负责在签约维保单位不能及时响应情况下,网格联动救援单位仅负责对规定网格区域内的电梯应急救援和救援情况报告工作。协助做好119电梯应急救援联动相关工作。如地址、24小时值守电话、救援站点负责人、救援人员及通讯方式变化时,应及时告知当地质监部门。
第九条& 各县、区质监部门应配备电梯应急处置值班工程师,主要由辖区内的电梯制造企业、外地电梯企业驻连维保机构、本地电梯维保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组成。由各县、区质监局考评后择优选定并报市质监局备案。主要职责是承担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救援疑难故障时的技术支持。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接到应急救援通知,随即赶往应急救援现场,做好配合和支持工作。
第十条& 纳入119电梯应急救援网格联动单位,方有资格被推荐为质量安全三星级及以上电梯企业。电梯应急响应日常抽查中,网格联动单位免抽。按年度对应急处置及时的网格联动维保单位及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对一年内三次救援响应不及时的网格联动维保单位即取消资格,并在星级评定中降级,两年后方可再次申请。对被取消资格的网格联动维保单位,加严监督抽查。
第十一条& 市公安消防支队和市质监局应建立119电梯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二条& 本制度由市质监局和市公安消防支队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实施。
扫描二维码收藏本页面链接&&&新闻热线:021-
安徽规定:电梯困人30分钟内救援需到位
原标题:安徽规定:电梯困人30分钟内救援需到位
  记者昨日获悉,我省质监部门制定出台了《安徽省电梯维保合同》(下文简称“维保合同”)的示范文本,自今年起在全省推广使用。
  明确责任:使用单位是第一责任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电梯谁来保养,谁来负责?伴随“维保合同”文本,省质监部门同时出台了《安徽省电梯授权使用管理合同》(下文简称“管理合同”)示范文本。
  根据规定,电梯所有权人(所有权者)要和电梯使用单位(使用管理者)签订“管理合同”,在相应期限内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管理者,对电梯的日常使用管理及安全运行负第一责任,履行电梯事故首负责任。在合同生效后5个工作日之内,双方共同到当地质监部门办理电梯使用单位信息登记手续。
  划定期限:维保间隔最长不超15天
  上述两个合同均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应委托取得相应资格许可的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并与之签订维保合同。
  “维保合同”规定,维保公司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设备状况,提供全年保养计划和各项定期保养计划的具体实施时间表,每台每次保养时间不得少于合同约定的相应最少保养时间。如需调整原保养计划,应提前通知使用单位并经同意后方可调整,但需保证保养时间间隔不超过15天。
  确保质量:维保人员持证上岗
  在签订“维保合同”后,维保公司需派专人负责电梯的维修保养,配备持有电梯安全管理员资格证件的人员负责电梯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派遣专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维修保养,严格按照相应电梯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及技术规范进行维保。
  当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时,维保公司有权采取停梯措施及阻止电梯带病工作。电梯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做好相关安全防护措施,通知维保公司前来抢修。根据要求,在接到使用单位方通知后,维保人员要在30分钟内赶赴现场实施紧急救援。 ?潘志远 梁昌军?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梯困人救援演练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