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炎化验结果是阳性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百度医学微信公众账号,医界大数据你比别人先知道相关热词相关学者相关期刊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四部曲
发布时间:&&&来源:&&&
  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周密的临床观察,如疑为结核性脑膜炎者,应进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结核杆菌培养,有助于脑膜炎患者的最后确诊,但须时较久,对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肺部有结核病变者约为42 ~92&#xFF05;,因此凡疑诊本病时,均应进行胸部X线摄片,有助于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四部曲  1、病史和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询问病史,周密的临床观察,以及对本病的高度警惕。凡原发型肺结核或粟型结核的患儿,出现不明显原因症状,特别是在麻疹、百日咳后出现发热呕吐者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其它如小儿出现不明显原因的呕吐、性情改变、头痛、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颈部抵抗,持续发热经一般抗感染无效者,应问清有无结核接触史及既往结核病史,如疑为结核性脑膜炎者,应进行脑脊液检查。  2、脑脊液检查  (1)常规检查: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清亮或毛玻璃样或微显混浊,细胞数一般为0.05 ~0.5&109/L,急性进展期或结核瘤破溃时可显着增高,甚至可超过1&109/L,疾病早期细胞数可能在0.05&109/L以下甚至正常。细胞分类以单核细胞为主,可占70~80&#xFF05;,少数病例早期中性粒细胞可超过50&#xFF05;,球蛋白试验阳性,蛋白定量增加,多在0.4g/L以上,一般为1~3g/L,如超过3g/L应考虑珠网膜粘连,甚至椎管阻塞。  糖定量早期可正常,以后逐渐减少,常在1.65mmol/L以下。脑脊液糖含量是血糖的 60~70&#xFF05;,在测定脑脊液糖的同时应测血糖,以便比较。氯化物含量常低于102.6mmol/L甚至<85.5mmol /。糖与氯化物同时降低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脑膜液置于直立的小试管中12~24小时后,可有纱幕样薄膜形成,用此薄膜或脑脊液沉淀经抗酸染色或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可找到结核杆菌。脑脊液结核杆菌培养或豚鼠接种,有助于最后确诊,但须时较久,对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对培养阳性者,应作药物试验,以供调整化疗时参考。  (2)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采用3H-TdR参入法测定脑脊液淋巴细胞转化,结核性脑膜炎时,在PPD刺激下,脑脊液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具有早期论断价值。  (3)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正常值与临床意义】):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对脑膜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结脑时脑脊液中以IgG增高为主,化脑时IgG及IgM增高,病毒脑IgG轻度增高.IgM不增高。  (4)乳酸盐及乳酸脱氢酶测定:溶菌酶指数测定以及脑脊液抗结核抗体检查.脑脊液PCR法查结核抗原等。均有助于鉴别论断。  3、X线检查  结脑患儿肺部有结核病变者约为42 ~92&#xFF05;,其中属于粟粒型肺结核者占44&#xFF05;左右。因此,凡疑诊本病时,均应进行胸部X线摄片,如能发现肺内结核、尤其是粟粒型肺结核时,有助于诊断;但胸片正常者,不能否定结核性脑膜炎。  4、其它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本病。  (2)眼底检查在脉络膜上发现结核结节.脑脊液有改变者可以肯定论断。  (3)外周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轻度贫血。血压增快,但也有正常者。  温馨提示:如果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要彻底、正规地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当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头痛、发热、呕吐、抽搐、脑膜刺激征等,还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恢复状况,定期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直至完全康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两到三个月的孩子可能患新生儿脑膜炎,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容易致命...
鸽子一直被视为是人类的好朋友、宠物和和平使者。近年来,由于国人生活的不断改善等多种原因,养鸽子的个人和专业户已日益增多。但对鸽子的健康状况和带病、带菌情况却少有...
脑膜炎的高发人群是婴幼儿,由于脑膜炎发病比较不稳定,只有及时治疗才能够稳定病情。而脑膜炎患者要想更好的被治愈,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很重要。而要提高免疫力是可以通过饮...
副主任医师
东城区帅府园一号、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1、病例介绍
患者,女,59岁,农民,住院号115917。因头痛、恶心、呕吐1月余于入院。查体:T&36.5&℃,P&90次/分,R&10次/分,BP&147/82&mmHg,发育正常,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抵抗4横指,胸
内容载入中...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9岁,农民,住院号115917。因头痛、恶心、呕吐1月余于入院。查体:T 36.5 ℃,P 90次/分,R 10次/分,BP 147/82 mmHg,发育正常,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抵抗4横指,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于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B超示:脂肪肝,余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右肺中叶见结节样高密度影,边缘较清晰;右肺门内小钙化灶;脾内微小钙化灶。血常规:WBC 16.01&109 /L,N 79.5 %,L 14.6 %,Hb 148 g/L,PLT 424&109 /L。头颅CT:左额顶局部脑沟变浅,呈明显增强,符合结核性脑膜炎改变,未见明显肿物影。血常规:WBC 21.13&109 /L,N 72.5 %,L 17.5%,Hb 148 g/L,PLT 379&109 /L。脑脊液(CSF):氯化物 101.5 mmol/L,葡萄糖 2.26 mmol/L,ADA 0.9 U/L,蛋白 2442 mg/L。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地塞米松、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疏血通、泮托拉唑&等治疗及对症处理,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出院后就诊于某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头颅及胸部CT检查,仍考虑&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转入我院。血常规:16.97&109 /L,N 73.6 %,L 20.9 %,Hb 148 g/L,PLT 262&109,/L。电解质:K 3.81 mmol/L,Na 129 mmol/L,Cl 91.4 mmol/L。CRP 20.8 mg/L。入院后根据病史、症状、查体、辅助检查等,放射科核磁报告为脑膜炎,经病区讨论支持上述诊断,暂时给予抗感染、调节免疫力、HRZEV抗痨、脱水降颅压治疗及对症处理,症状仍无明显改善。行腰椎穿刺术数次,CSF常规正常,CSF生化蛋白高,葡萄糖、氯化物低,后来送脑脊液细胞学发现数个异型组织细胞(如图)高度怀疑脑膜癌,再送肿瘤全项:CEA 8.02 ng/ml,CA153 45.69 U/ml,铁蛋白786 ng/ml均明显高于正常,故肺癌脑膜转移不除外,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愿承担一切后果,自动出院。
脑膜癌病多数为颅外恶性肿瘤转移而来,也可由神经系统的原发肿瘤播散而致或原发于脑膜。脑膜癌常见的为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转移而来,主要以恶心、呕吐以及脑膜刺激征起病,随着癌细胞扩散,可侵犯脑神经、脊神经根而出现其受损表现,癌细胞还可进入脑实质导致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因脑膜癌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因癌细胞沿脑膜弥漫性转移,无明显肿块,因此早期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表现,增强MRI扫描有可能见脑膜强化和皮质结节,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此患者放射科医生可能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报告结果为脑膜炎。脑脊液生化检查与结核性脑膜炎无特异性差别,易误诊为结脑。目前任何检查均不能代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镜下找到癌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脑脊液中癌细胞的形态特点主要有癌细胞单个、多个、成堆分布,异型性明显,胞体大,胞膜界限不清,胞浆丰富,嗜碱性;胞核不规则,染色深,核仁2个或2个以上,可见有丝分裂象和异常分裂象。脑脊液细胞学诊断脑膜癌敏感性为75 %-90 %,特异性为100 %。
检验者对白细胞计数小于10个/uL的CSF要足够重视,尤其是对患者有颅压升高和脑膜刺激征明显的脑脊液标本,应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重点找肿瘤细胞。玻片离心法能将CSF中的细胞均匀地沉淀在玻片上,用瑞-姬染色后可用油镜将各种细胞进行分类,对肿瘤细胞的观察比病理科用高倍镜观察更加详细,并且此染色法优于HE染色法。Wasserstrom等报道1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60 %,3次达85 %,反复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查找癌细胞是尽早确诊的关键。
好的细胞制片对检出具有诊断价值的细胞很有帮助。首先盛CSF的容器要干净、干燥,其次是CSF从离体到制片成功要求在1 h内。对白细胞计数正常的CSF一定要注重观察全片后再行分类,绝对不能免去分类细节。找到了有诊断价值的细胞,特别是肿瘤细胞,对以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脑膜癌患者具有确诊价值。
此病例在三所实力很强的医院误诊误治,病情一直没有缓解,最后患者病区主任找到作者,在了解了影像学、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和用药情况之后,作者推断,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脑膜炎病例,因为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出现了分离现象(蛋白高而细胞数正常),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常规中细胞数是不可能正常的,高度怀疑脑膜癌。在脑脊液细胞数很少的情况下,只有增加制片的张数或送检次数才能更好地找到确诊证据,平时脑脊液细胞学制片2张,此病例一次制片14张,第一次送检就检出了几个异性组织细胞。医生在工作中要对病人的情况综合分析,不能只抓住影像学或(和)脑脊液生化就对患者下诊断,此病例在发现异性组织细胞之后,主管医生还是抓住脑脊液生化的结果不放,觉得那就是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生化改变,可是他忽略了脑膜炎的脑脊液是不可能蛋白高而细胞数不高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本功的训练有素、科学的逻辑思维、知识的广博和透彻足够的临床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在某学术讲座间歇,我院急诊科主任叫住我说:&有个患者总是诊断不清,已经转了几家医院,想让您看看脑脊液细胞学。&这样我才开始了解这个患者,先回去看了她的脑脊液常规,几次细胞数都正常,据了解,该患者脑膜刺激征很明显,肺上有高密度影,几家医院都怀疑是肺结核引起的结脑。除非此患者是脑实质深部结核球脑炎,脑脊液常规细胞数才会正常,若是结核性脑膜炎,则细胞数肯定会高。再次询问临床,主管医生说:&脑CT未发现脑实质结核球,核磁报告为脑膜炎。&此时,我有了一个初步判断: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结脑病人。当脑脊液细胞学标本送来时,因为脑脊液常规计数正常,也就是说细胞数少,我要想找到判断证据必须增加制片张数,按一般制片(两张)漏检率非常高。我共制片14张,看一张失望一次,细胞很少,没有特异细胞,直到看到第10张时,终于看到了几个异型组织细胞,很难得,后面又有一张看到了几个,立即向临床医生报告:可疑脑膜癌。报告发出几天后,该病区不止一个医生和我联系,怀疑我的报告是错误的,他们觉得脑脊液生化支持结脑的诊断。我解释道:&脑脊液生化对结脑的诊断不是特异的,要综合分析,如果是结脑,脑脊液细胞数肯定会高。另外,要用脑膜癌解释脑脊液生化也解释得通,虽然脑膜癌没有明显的占位,但也会引起小血管的压迫,造成蛋白漏出,使得蛋白升高,肿瘤细胞生长需要葡萄糖提供营养,所以降低,病人已经呕吐了一个多月,会引起电解质失调,氯化物降低。&这时医生一琢磨也是那么回事。我建议做肿瘤全项,结果有三项特别高,尘埃落定,再无异议。我又和放射科医生交流,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脑膜癌的病人,脑膜癌的影像学和脑膜炎是不容易区分的,所以报告是脑膜炎,我们商议以后报告结果应该综合考虑脑脊液细胞学和影像学。可以说脑脊液细胞学是确诊脑膜癌的金标准,影像学是无法替代的。&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相关【】的文章
期待你精彩评论,请勿灌水!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检验资讯栏目列表
全站资讯搜索任焕民, 巩敏红, 田浩, 胡强玲, 吴德, 广阔
REN Huan-Min, GONG Min-Hong, TIAN Hao, HU Qiang-Ling, WU De, GUANG Kuo
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分析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情的效果
Analysis of condition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through determination of biomark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引用本文 0
任焕民, 巩敏红, 田浩, 胡强玲, 吴德, 广阔. 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分析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情的效果[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506-509.
REN Huan-Min, GONG Min-Hong, TIAN Hao, HU Qiang-Ling, WU De, GUANG Kuo. Analysis of condition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through determination of biomark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J]. Disease Surveillance, ): 506-509.
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分析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情的效果
任焕民, 巩敏红, 田浩, 胡强玲, 吴德, 广阔&&&&
商洛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陕西省商洛市 726000
作者简介: 任焕民(1971-),男,副主任检验技师,主要从事生化、免疫检验的研究.E-mail:renhuanmin_.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分析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我院住院的8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两组都提取了脑脊液,进行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腺苷脱氨酶(ADA)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腺苷脱氨酶、TNF-α和乳酸脱氢酶.经过判断,腺苷脱氨酶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高于其他两个指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在两两之间都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 脑脊液中3种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能反应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利于在疾病早期对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脑脊液&&&&
结核性脑膜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腺苷脱氨酶&&&&
乳酸脱氢酶&&&&
Analysis of condition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through determination of biomark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REN Huan-Min, GONG Min-Hong, TIAN Hao, HU Qiang-Ling, WU De, GUANG Kuo&&&&
Laboratory, The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Shangluo, Shaanxi 72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biomark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1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meningiti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was extracted, and the activitie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denosine deaminase (ADA),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were determin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activities of TNF-α, ADA, and LDH (P <0.05).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ADA had the largest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followed by TNF-α and LDH.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DA in judging the condition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ose of TNF-α and LDH (P<0.05).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NF-α, ADA, and LDH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ny two of the three biomarkers (P<0.05). Conclusion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hree biomark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an reflect the condition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and the three biomarkers show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as well,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in early stage.
Key words:
cerebrospinal fluid&&&&
tuberculous meningiti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denosine deaminase&&&&
lactate dehydrogenase&&&&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以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最为常见,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炎症性反应,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由于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不正规的抗生素使用常导致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为此对于临床诊断要求比较高[]。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是在脑脊液中培养出结核杆菌,或者通过脑脊液沉淀涂片法找到抗酸分支杆菌来诊断的[]。但是常规培养结核杆菌周期长、敏感性度低,比较难以快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众所周知,细菌及其成分可以刺激结核性脑膜炎,从而在局部产生各种细胞因子而引发体内的一系列反应。而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发展,进行脑脊液检测分析监测得到了实现[]。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会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酶,淋巴细胞内腺苷脱氨酶含量较高,当结核菌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时,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含量可明显增高[]。乳酸脱氢酶富含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当发生脑膜炎时,由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可造成脑组织病变部位的缺氧缺血,使得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也增强[]。本文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测定脑脊液中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水平,以探索脑脊液检测分析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8月到2014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7.22±4.11)岁。诊断标准:患者有发热和头痛、抽搐、意识改变、脑膜刺激征症状;CT或MRI示颅底脑膜增厚和强化;细菌培养发现分枝杆菌。纳入标准: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入院前未用过抗生素者;经细菌培养检查未发现其他病原体。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8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相关疾病,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37.65±4.65)岁。两组间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标本采集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进行腰椎穿刺,无菌条件下留取2 ml新鲜脑脊液,以1500 rpm离心5 min,去上清在-20℃保存待用。
1.3 检测方法
TNF-α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腺苷脱氨酶的检测采用连续监测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乳酸脱氢酶的检测采用酶测速率法进行检测,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试剂盒购自北京中生公司。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数据相关性,采用t检验比较样本间均数,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对比
经过检测,观察组的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对比 (x±s)
组别例数(n)TNF-α(pg/L)腺苷脱氨酶(U/L)乳酸脱氢酶(U/L)
观察组80465.44±138.4812.90±5.44201.38±45.83
对照组8022.38±10.100.46±0.2864.89±14.93
t34.98123.099.332
P<0.05<0.05<0.05
2.2 ROC曲线分析
经过ROC曲线分析,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腺苷脱氨酶、TNF-α和乳酸脱氢酶。见图 1。
图 1 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情的ROC曲线分析
2.3 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
经过判断,当腺苷脱氨酶的COV为7. 5 U/L 时,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86.0%;乳酸脱氢酶为2.25 mmol/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0%和77.0%;TNF-α为30.0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0%和68.0%,表明腺苷脱氨酶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高于其他两个指标(P<0.05)。见表 2。
表 2 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n,%)
指标例数TNF-α腺苷脱氨酶乳酸脱氢酶
敏感性8095.0100.095.0
特异性8068.086.077.0
2.4 相关性分析结果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两之间都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见表 3。
表 3 脑脊液中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相关性分析
指标TNF-α腺苷脱氨酶乳酸脱氢酶
TNF-αr=0.453,P<0.05r=0.321,P<0.05
腺苷脱氨酶r=0.453,P<0.05r=0.298,P<0.05
乳酸脱氢酶r=0.321,P<0.05r=0.298,P<0.05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在常规检测中,血常规检查与生化检查缺乏特征性改变,临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而细菌培养被认为是结核性脑膜炎的金标准,但其耗时、操作复杂,也比较容易出现假阳性。脑脊液对神经系统有营养、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脑组织损伤的程度。有学者研究发现研究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MMP-9)、ADA及TNF-α水平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在检测指标中,TNF-α不仅是机体炎症时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也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杀伤因子,其过量表达可导致机体发热、休克和恶病质,并参与疾病的病理过程[]。TNF-α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所致的病理变化有重要作用,细菌感染时会侵入脑脊液中,从而刺激小神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星型胶质细胞等产生TNF-α。并且由于TNF-α的趋化作用,使外周的中性粒细胞进入蛛网膜下腔,从而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脑损害[]。腺苷脱氨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其作为细胞免疫标志物,在与细胞介导的免疫相关疾病中,其活性升高[]。而在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中,结核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因局部细胞免疫受刺激,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可出现渗出、炎症,从而导致腺苷脱氨酶的活性升高。研究发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腺苷脱氨酶活性显著高于细菌性脑膜炎,其含量变化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痨治疗及病程发展有一定关系。因此,腺苷脱氨酶测定可作为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诊断、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常规检查项目[]。乳酸脱氢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相当重要的酶,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本身产生的酶通过脑-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而当脑膜组织产生病变时,可导致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当结核性脑膜炎时,由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可造成脑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糖酵解作用加强,催化生成乳酸的酶活性增强,所以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也增强[]。
本研究观察组的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符合上述理论判断。
本研究经过ROC曲线分析,腺苷脱氨酶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高于TNF-α和乳酸脱氢酶。表明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为早期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较好指标。3种指标的联合使用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个良好的辅助诊断指标。
三者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TNF-α、腺苷脱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在两两之间都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表明当脑组织遭到结核菌感染破坏时,酶从神经细胞内溢出;未被破坏的脑细胞酶流出增多;脑脊液的清除率下降,脑血液屏障的通透性也在改变,可使得TNF-α的表达升高。而在结核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局部细胞免疫受刺激,T淋巴细胞大量增值分化,可导致腺苷脱氨酶的活性增加。凡有脑组织坏死时,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增高。并且中枢神经系统本身产生的酶通过脑-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较天冬氨酸转氨酶增高更明显[]。
总之,脑脊液的3种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能反应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利于在疾病早期对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Chotmongkol V, Teerajetgu Y, Yodwut LC. Cerebrospinal fluid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 adults..
梁莉,刘丽蓉,乐军,等.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Song FX, Sun XW, Wang XT, et al. Significa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tigen expressio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monocytes in diagnosing tuberculous meningitis..
羊蠡.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TNF-α水平与其并发症的关系..
Doder R, Canak G, Stefan Miki&#263; S, et al. Clinical case series of nine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meningitis in the Clinical Centre of Vojvodina, Novi Sad, AP Vojvodina, Serbia ..
贾丽,邢明红,白秀丽.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神经烯醇化酶及白介素-18检测的价值..
赵炜,张金凤.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查在小儿颅内感染中的意义..
李小鹏,张伦理,黄呈辉.金属基质蛋白酶-9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中华传染病杂志, ): 141-145.
赵伟,黄凤楼,吴丽娟,等.脑脊液LDH、AST、ADA活性和蛋白含量对脑膜炎的诊断意义..
Nishihara H, Omoto M, Ogasawara J, et al. Leptomeningeal gliomatosis with high levels of adenosine deaminase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石强,蒲传强,吴卫平,等.脑脊液肿瘤标志物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
陈华英,林伟华,洪流,等.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在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应用..
Panagariya A, Sureka RK, Ralot T, et al. Clinicodiagnostic featur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and the role of CSF PCR in early diagnosis: a study from north-west India..
Tang J, An Y, Liao Y,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uberculous meningitis patients..
黄绍梅,周晓婷,邱薇.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
Omoto S, Yoshioka M, Sakimoto Y, et al. Chronic tuberculous meningitis presenting recurrent brainstem infarction without features of meningitis..
程碧珍,杨礼,张俏忻,等.TNF-α和IFN-γ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变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核性脑膜炎能治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