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dcs电气事故处理原则则有哪些

电气专业2012年2月份复习题(二期)11 - 百度文库
电气专业2012年2月份复习题(二期)11
1、变压器投停注意事项?
32.1.1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应检查全部工作票收回,拆除所有安全措施,检查检修人员交待的变压器检修、调整、试验、绝缘值、存在的缺陷等情况,确认变压器能送电运行。 32.1.2 新投入或大修后的变压器投运前必须经检修人员核相正确后方可投入运行。 32.1.3在变压器各侧刀闸断开或开关在试验位置的情况下,各侧开关的拉、合闸、保护传动试验良好(由运行人员配合检修人员进行)。
32.1.4 变压器停、送电操作必须填写电气操作票,并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32.1.5 变压器送电必须在装有保护装置的电源侧断路器进行。停运时先停负荷侧,后停电源侧。
32.1.6 #02启备变停电、送电操作, 必须先合上高压侧中性点接地刀闸,操作完毕后,再恢复中性点正常运行方式。
32.1.7 变压器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并列倒换操作,要考虑同期和环流是否允许。
32.1.8 变压器运行及备用中瓦斯保护均应投入。
32.1.9 新装、大修、事故检修或换油后的油浸式变压器,在送电前静止时间不应少于以下规定:
a.110kV及以下24h b.220kV及以下48h c.500kV及以下72h d.750kV及以下96h
32.1.10 对于干式变压器,应在变压器送电后检查温控器运行正常。
32.1.11 若有特殊情况不能满足上述规定,须经本单位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 2、厂用变压器并列运行规定?
a.分裂变两低压绕组不可长期并列运行。 b.高厂变、启备变不可长期并列运行,并列切换前要注意同期。
c.当两台低压变10kV侧由高厂变供电,或同时由#02启备变供电时,才允许两台低压变短时并列运行。
3、变压器投运前的检查?
32.4.1 确认检修工作已全部终结,工作票已全部收回,接地线及临时安全措施已全部拆除;
6、主变压器冷却装置投入运行步骤? 32.7.1.1.1
检查有关工作票已全部终结,冷却装置符合投运条件;
32.7.1.1.2
送上两路交流电源;
32.7.1.1.3
送上冷却器直流电源;
32.7.1.1.4
合上冷却器交流电源开关QM; 32.7.1.1.5
合上冷却器交流控制电源开关QM1;
32.7.1.1.6
合上冷却器控制箱加热电源开关QM2;
32.7.1.1.7
合上每组冷却器风扇及油泵电源开关Q1~Q4;
32.7.1.1.8
将冷却器自动投入开关SAM2切至“手动”位置;
32.7.1.1.9
将冷却器工作电源选择开关
SAM1切至“电源Ⅰ”或“电源Ⅱ”位置; 32.7.1.1.10 将冷却器控制电源开关SAM5切至“工作”位置;
32.7.1.1.11 将冷却器控制箱加热控制开关SAM4切至“加热”位置;
32.7.1.1.12 将冷却器全停信号转换开关SAM3切至“工作”位置;
32.7.1.1.13 根据运行情况投入相应冷却器及方式;
32.7.1.1.14 做冷却器两路电源自投试验正常;
32.7.1.1.15 冷却器投运前,应检查油泵进出口油门在开;冷却器投运后,应检查油泵、风扇运行正常,油流继电器动作良好,指针指示正确。
7、高厂变、启备变冷却装置投入运行步骤? 32.7.2.1.1
检查有关工作票已全部终结,冷却风扇符合投运条件;
32.4.2 变压器无妨碍送电物,铁芯和外壳接地牢固,无多余接地点,测量绝缘合格。 32.4.3油枕和充油套管内油色透明,油位正常。瓦斯继电器充满油,连接门已开,内无气体,引出线完好。各相分接头位置正确,三相一致。
32.4.4 有载调压装置各部正常,位置指示器正确,就地与远方指示一致。
32.4.5 呼吸器已装有合格的硅胶,呼吸通道畅通,冬季应检查呼吸器是否因结冰堵塞。 32.4.6 套管清洁无损坏、裂纹及放电痕迹。 32.4.7 安全气道的防爆膜或压力释放阀良好。
32.4.8各组冷却器控制选择开关位置正确。变压器油泵及风扇试验良好,转向正确,油流指示正确。
32.4.9 就地温度表指示正确,就地温控仪良好。
32.4.10冷却器(散热器)的油门全部打开,所有碟(闸)阀所处的位置正确。
32.4.11 变压器无渗漏油情况,油样化验合格。
32.4.12 检查各保护装置投入正确。 4、变压器绝缘电阻的规定?
32.5.1 新安装、检修或长期停用大于两周的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应测量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并做好记录。
32.5.2 电压等级为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绕组,测量绝缘时应使用2500V摇表测量,对于低压干式变压器,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300MΩ;低压绕组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Ω/kV。
32.5.3 0.4kV及以下的变压器绕组使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
32.5.4 测量变压器吸收比,变压器吸收比应不低于1.3。
32.5.5 当变压器吸收比低于1.3、绝缘电阻低于规定值或降低到前次测量值的50%时,应联系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32.5.6 主变、高厂变、高备变、励磁变绝缘电阻应有检修或试验人员的“测量或试验”交待。
5、启备变有载调压装置和分接头的调整如何规定的?
32.6.1 启备变有载调压开关为三相式,可实现远方电动、就地电动和就地手动操作。 32.7.2.1.2
送上两路交流电源(Q1、Q2);
32.7.2.1.3
合上冷却器直流控制电源开关QD; 32.7.2.1.4
合上冷却器交流控制电源开关Q3、Q4、Q5、QC1;
32.7.2.1.5
合上冷却器控制箱加热照明及插座电源开关Q6、Q61、Q62、Q63;
32.7.2.1.6
合上每台冷却器风扇电源开关QF1~QF8(QF9);
32.7.2.1.7
合上有载调压电机电源开关QP(启备变);
32.7.2.1.8
合上端子箱电源回路开关Q7; 32.7.2.1.9
将冷却器工作电源选择开关SA1切至“电源Ⅰ”或“电源Ⅱ”位置;
32.7.2.1.10 将冷却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开关SA7切至“工作”位置;
32.7.2.1.11 将冷却器控制方式开关SA6切至“就地”位置;
32.7.2.1.12 将冷却器投入方式开关SA2切至“自动”或“手动”位置;
32.7.2.1.13 将Ⅰ组冷却器控制开关SA3切至“停止”或“手动”位置;
32.7.2.1.14 将Ⅱ组冷却器控制开关SA4切至“手动”或“停止”位置;
32.7.2.1.15 将备用冷却器风扇控制开关SA5切至“停止”位置;
32.7.2.1.16 检查冷却器风扇运行正常。 8、干式变压器冷却器投运操作步骤? 32.7.3.1.1 送上冷却器风扇电源,合上温控箱交流电源小开关;
32.7.3.1.2 检查温控器显示屏显示正常,无异常报警;
32.7.3.1.3 手动试启冷却风扇正常; 32.7.3.1.4 手动停止冷却风扇,将冷却器风扇
32.6.2 启备变有载调压装置允许在运行中调
整改变厂用母线电压。调整时,必须经单元长同意,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但事故处理除外。
32.6.3 分接头变换操作应在一个分接头变换完成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分接头变换。操作时应同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不允许出现回零、突跳、无变化等异常情况,分接头位置指示器及动作计数器的指示等应有相应的变动。
32.6.4 每次分接头变换操作都应将操作时间、分接头位置、电压变化情况记录在有载分接开关分接头变换记录本上。
32.6.5 有载调压装置的调压操作步骤: 32.6.5.1 检查有载调压装置指示灯亮。` 32.6.5.2 按下调压按钮:
32.6.5.2.1 按“升压”按钮,分接头趋向于17的位置,10kV电压上升。
32.6.5.2.2 按“降压”按钮,分接头趋向于1的位置,10kV电压下降。
32.6.5.3 检查分接头已调至所需要的位置。 32.6.6 当有载调压装置失控时,应立即按下“跳闸”按钮,通知维护,若此时分接头没能调至所需位置,可至就地手动进行调节。当集控室有载调压装置故障时,至就地可用“电动”或“手动”进行相应的调节。
32.6.7 有载调压装置运行维护
32.6.7.1 检查各部件位置符合运行条件要求,电气部分无过热、放电、短路。
32.6.7.2 分接头远方指示与就地指示一致且正确。
32.6.7.3 机械部分无卡涩、变形、松动,传动机构与箱体连接处无渗油等现象。 32.6.8
无载调压分接头切换规定
32.6.8.1 切换分接头工作应在断开变压器的各侧刀闸,并做好安全措施后进行。
32.6.8.2 切换分接头时,应注意分接头位置的正确性。32.6.8.3 切换分接头由检修人员执行,切换分接头后,应由试验人员测量线圈直流电阻以验证分接头位置的正确性。 32.6.8.4 分接头切换后,应将操作时间、分接位置变化情况记入专门的记录簿,以便随时查核。
置于自动方式。
9、#02启备变送电操作步骤?
检查#02启备变所有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均已收回,初次投运,保护按规定投入正确并核对定置无误,检查一次回路各设备具有单体试验合格的书面交代, 所有临时安全措施全部拆除,回路所有设备名称及编号标注清楚;
检查#02启备变330kV侧接地刀闸均在断开位置;
检查#02启备变各部良好,具备送电条件;33.1.4
测量10kV母线及#02启备变高低压侧绝缘良好;
检查#02启备变中性点接地刀闸310确已合好;
按规定投入#02启备变及330kV侧断路器保护;
投入#02启备变冷却装置及有载调压装置运行;
检查#02启备变有载调压开关在规定档位;
检查#02启备变低压侧各分支备用电源进线开关在检修位置;
33.1.10 检查#02启备变高压侧断路器在断开位置;
33.1.11 合上#02启备变330kV侧隔离开关3、3;
33.1.12 合上#02启备变高压侧隔离开关33326(远方合隔离开关应将#02启备变测控屏控制方式开关打至“远控”位);
33.1.13 将#3、4机10kVⅠ、Ⅱ、III、Ⅳ段备用分支PT摇至工作位置并合上二次小开关;
贡献者:运行达人
7044人阅读电气运行操作的基本规定和事故处理原则操作,规定,电气,操作的,运行规程,事故处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电气运行操作的基本规定和事故处理原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电气事故应急预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气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电气专业如何计算DCS系统点数?
电气专业如何计算DCS系统点数?
DCS系统点数是从AI模拟输入点数、AO模拟输出点数、DI开关量输入点数、DO开关量输出点数和DCS与其他系统通讯点数五个方面统计结果得出,仪表专业和电气专业DCS系统点数计算方法如下:1、DCS系统AI输入点数如何计算AI指进入DCS系统或PLC的模拟量输入信号。从现场可以直接输入DCS系统的AI输入信号有热电偶(J、K、T、N、E、R、S和B分度号热电偶)、热电阻信号(Cu50、Cu100、Pt100和Pt50分度号)、标准电流信号(4-20mA、0-20mA)、标准电压信号(1-5V、0-5V和0-10V)和脉冲信号;其他形式的信号如需送入DCS系统,则要用信号隔离器、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等信号转换设备将该信号转换为4-20mA或1-5V在送入DCS系统。(1)热电偶AI输入点数统计单支装配式热电偶或者单支铠装热电偶按1个AI点计算;双支装配式热电偶或者双支铠装热电偶需要在DCS系统显示同一测点的两个传感器温度按2个AI点计算,只显示该测点的一个温度按1个AI点计算;单支多点热电偶或多点热电偶常用于监测同一测点不同部位温度,热电偶有几个测量点则计算几个点热电偶AI输入。(2)热电阻AI输入点数统计热电阻AI输入点数统计方法和热电偶AI输入点数统计方法相同。(3)标准电流、电压AI输入点统计每一路送入DCS系统的4-20mA、0-2mA、0-5V、1-5V或0-10V信号分别计算1个AI点,同时统计该输入信号对应的量程范围。二线制变送器(包括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因涉及DC24V供电,最好单独统计AI点数,方便DCS系统集成接线。特别说明:在现场显示的压力表、双金属温度计、玻璃转子流量计等现场仪表不进入DCS系统点数计算。2、DCS系统AO输出点数如何计算AO指DCS系统或PLC发出的控制现场执行设备的模拟量输出信号。AO输出一般有4-20mA、0-20mA、0-5V、1-5V和0-10V五种类型,4-20mA为最常用DCS系统AO输出,AO输出通常接入电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变频器、电力调整器和工业控制模块等设备,通常每一个被控对象对应一路AO输出,AO输出点数与被控设备数量相同。3、DCS系统DI输入点数如何计算DI指进入DCS系统或PLC的开关量输入信号,DI输入必须是无源触点、TTL或CMOS电平信号,DI进入DCS系统或PLC后通常会接通DC24V或者DC48V查询电压。仪表专业DI输入通常来自现场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电接点水位计、液位开关、流量开关、火焰检测、电接点水位计等仪表的报警触点,每一个报警触点接入DCS系统时计算为一个点DI输入。电气专业DI点数计算较为复杂,文章后面专门介绍。4、DCS系统DO输出点数如何计算DO指DCS系统或PLC发出的控制现场设备的开关量输出信号,通常通过中间继电器再接入其他不同电压等级的用电设备。仪表专业DO输出常用于控制外部指示灯、电磁阀、声光报警器、电气控制和多回转电动执行机构、接触器等设备。DCS系统控制不同设备其所需要的DO输出点数不同,以下是常见被控对象I/O点数:(1)开关型电动执行机构:每台执行机构阀位反馈4-20mA计算AI输入1点,阀门正转/反转控制计算DO输出2个点,阀门开到位/阀门关到位信号计算DI输入2个点 ,阀门开过力矩/关过力矩故障信号计算DI输入2点。(2)开关型多回转电动执行机构(AC380V电源):每台执行机构阀位反馈4-20mA计算AI输入1点(如无反馈信号则不计算该AI点数),阀门正转/反转控制计算DO输出2个点,阀门开到位/阀门关到位(限位开关)计算DI输入2个点,执行器开过力矩/关过力矩故障信号计算DI输入2点。(3)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每台执行机构阀位反馈计算AI输入1点,阀门控制信号计算AO输出1个点,执行器故障报警信号计算AI输入1个点(故障报警常见于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如无故障报警信号则不计算AI点数)(4)调节型多回转电动执行机构:每台执行机构阀位反馈计算AI输入1点,执行器4-20mA控制信号计算AO输出1个点,ESD紧急控制信号计算DO输出1个点(ESD紧急控制信号常见于智能型多回转电动执行机构,如无此功能则不计算该DO点数),开过力矩/关过力矩报警信号计算DI输入点数2点。(5)变频器:每台变频器频率反馈计算AI输入点数1点,频率给定信号计算AO输出1个点,运行/停止给定指令计算DO输出1个点,变频器故障报警计算DI输入1个点,故障复位计算1个DO输出1个点,变频器运行状态计算DI输入1个点。如果变频器与通讯方式与DCS系统连接,则只需要计算1个通讯点,不需要计算其他点数。(6)如DCS系统外接电磁阀、指示灯、接触器等设备,每个设备计算DO输出1点(如多个设备共用一个控制信号,通常通过增加中间继电器触点方式完成,只需要计算1个DO输出)。5、电气专业如何计算DCS系统点数(1)常规电气控制的DCS系统点数最简单的电机控制回路需要2个点DI输入,1个点DO输出。每个回路运行状态(来自于接触器辅助触点)计算DI输入1个点,启动/停止控制信号(接接触器线圈)计算DO输出1个点,故障信号(来自热继电器或者电机保护器过载信号)计算DI输入1个点。电机回路如需要电流显示和就地/远传控制,除计算2个DI、1个DO外,电流信号(来自电流变送器)计算AI输入点数0-3个点(小功率电机通常不用监测电流,则不计算该AI输入点数;大功率三相电机有几相电流需要送入DCS显示就计算几个AI输入点,必须将每一路0-5A电流信号经电流变送器转换为4-20mA信号送DCS,最多3个点);如电机需多地控制,则控制地点选择开关计算1个DI输入。下图是GGD电气柜、现场操作箱和DCS系统三地控制的电气二次控制原理图&&电机控制二次回路功能说明:电气柜、现场操作箱上的停止按钮能在任何状态下让电机停止运行;控制地点选择开关可以选择“本柜控制”、“现场控制”和“DCS控制”,选择开关对应位置的启动按钮能启动电机;选择开关在“DCS控制”时,在DCS系统上才能进行电机启动/停止操作。电气元件说明:二次原理图中1SS为电气柜上的停止按钮,1SS1为现场操作箱上的停止按钮;1SB为电气柜上的启动按钮,1SB1为现场操作箱上的启动按钮;DO为DCS系统启动/停止控制输出触点;1HR5为电源指示灯;1HR为电气柜上的运行指示灯,1HR1为现场操作箱上的运行指示灯;1HG为电气柜上的停止指示灯,1HR1为现场操作箱上的停止指示灯;1KK为操作地切换开关;1KH为热继电器;1KM为接触器;1KA为中间继电器;1FU为二次回路保险。(2)降压启动电气控制的DCS系统点数每个降压启动回路电机全压运行状态信号(来自于主接触器1KM1辅助触点)计算DI输入1个点,DCS启动/停止控制信号(接接触器线圈)计算DO输出1个点,电气故障信号(来自热继电器或者电机保护器过载信号)计算DI输入1个点,电机电流信号(来自三相电流变送器)计算AI输入点数3个点(电机A、B、C相电流变送器);如电机需多地控制,则控制地点选择开关状态(选择DCS系统控制时)计算DI输入1个点。下图是GGD电气柜、现场操作箱和DCS系统三地控制的降压启动二次回路控制原理图&(3)变频器控制的DCS系统点数&每个变频器运行状态信号(来自于中间继电器触点)计算DI输入1个点,DCS系统启动/停止控制信号(接中间继电器线圈)计算DO输出1个点, 变频故障信号(来自变频器)计算DI输入1个点,故障复位计算DO输出1个点,变频频率反馈信号计算AI输入点数1个点;变频频率给定信号计算AO输出1个点。(4)电机正反转控制的DCS系统点数电机正转运行状态/反转运行状态(来自接触器辅助触点)计算D1输入2个点,正转故障/反转故障信号(来自热继电器)计算DI输入2个点,正转控制/反转控制(接接触器线圈)计算DO输 出2点,电机电流反馈信号最多计算AI输入3个点(无电流反馈不计算该点)。(5)DCS系统兼容PLC功能,复杂的逻辑控制按照实际工程要求来计算DCS系统I/O点数(计算方法与计算PLC点数方法相同),在此不一一罗列说明。通过以上DCS系统点数计算方法可以迅速统计出实际需要的DCS系统硬件点数,DCS系统实际配置还需要考虑系统冗余,通常按照用户实际需要的DCS系统I/O点数增加20%冗余。参考文献:《DCS系统点数计算方法》.cn/Product/468.html《DCS系统冗余包括哪些内容》 .cn/News/443.html
提问者 的感言:真心佩服你,谢谢!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工程技术科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DCS事故应急预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DCS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