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患大肠癌得病几率的几率有多大

→ 我妈妈今年三十多岁,检查出了肝癌晚期,我
我妈妈今年三十多岁,检查出了肝癌晚期,我
健康咨询描述:
我妈妈今年三十多岁,检查出了肝癌晚期,我姥姥好像也是死于癌症,会遗传给我吗
其他类似问题
3个回答2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2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擅长: 胃癌,肝癌,食道癌,鼻咽癌,肠癌等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259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您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不一定会被遗传上的。不要太担心。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偏方治大病.中医疑难杂病研究.中药偏方秘方咨询.临床合理用药...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896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你好,有遗传的可能,肝癌患者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等配合治疗。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最终达到战胜癌症的目的,并可以防止残存癌细胞卷土重来,杜绝复发转移。祝早日康复!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
姜二晨主治医师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578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您好,肝癌是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的,但是每个人都有患上疾病的可能,不要因此过分担心,只要定期体检,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了。&&&&&&肝癌现在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现今人们的生活,饮食无规律,不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肝癌预防最好的方式还是生活上要有良好的习惯。饮食要健康,多吃新鲜果蔬,并且每日保持充足睡眠,适度的运动,远离烟酒等有害物质。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服用些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药物来起到预防的作用,比如中药现代化分子药物含量在16%以上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配合其抗肿瘤功效,对于潜在的癌细胞可以起到预防和杀灭的作用。
&&&&&&以上是对“我妈妈今年三十多岁,检查出了肝癌晚期,我”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擅长四肢复杂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骨髓炎、肌腱神经
帮助网友:1155称赞:60
&&&&&&病情分析:&&&&&&关于癌症方面的问题咨询&&&&&&指导意见:&&&&&&癌症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但是并不是一定遗传因为癌症有很多病因诱因每个人生理以及习惯都不一样你姥姥癌症你妈妈癌症你未必会得癌症要调整好心态并且注意一些防癌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注意去医院检查即使万一得了癌症也在早期发现
帮助网友:11294称赞:132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所述的情况分析,遗传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家族里有成员死于癌症,那么后代就有高危性,就是说后代比一般人患上癌症的机会要高一些。&&&&&&指导意见:&&&&&&建议注意日常生活要卫生、合理注意养生。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希望对你有帮助,祝身体健康。
帮助网友:5422称赞:273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有家族的遗传史,遗传的几率是比较大的。但是也不要太紧张,只是说遗传的概率大些,但不是一定会得。&&&&&&指导意见:&&&&&&根据这个情况,就要特别注意,定期的查体,密切的随诊就可以了。
米庆海医师
擅长: 肿瘤
帮助网友:67637称赞:279
&&&&&&中药是最适合治疗癌症的,中药治疗癌症能从病根入手,彻底去除病灶,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并非反对西药,只是西医方面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只能是手术、放疗、化疗,切了再切,直到生命结一直在痛苦中度过,看看报道吧“恐治不如控制祁奥”,里面的中药控制癌症很好。
&&&&&&以上是对“我妈妈今年三十多岁,检查出了肝癌晚期,我”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3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2个回答1个回答
疾病百科| 肝癌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肿瘤科
温馨提示:肝癌的病人要注重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端正心态,正确客观对待。注意饮食,给予易消化、要给低脂肪的食物,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
好发人群:中老年男性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乏力、消瘦、右上腹隐痛、食欲明显减退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588.5
参考价格:103
参考价格:131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培元固本,补益气血。与化疗配合用药,有助于提高原...
参考价格:¥588.5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本品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
参考价格:¥103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现代人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营养过剩等原因,使得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逐渐高发。8月14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辽宁省首届造口患者联谊会上获悉,我省肠癌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20多岁就患上肠癌已不再罕见。  由于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疾病,不得不手术分离部分肠道,而将肠管一端引导到腹部形成一个开口,以帮助排泄废物、肠道减压等,这样的患者被称为“造口人”。我国造口患者已经超过100万,而且以每年20万的数量在递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肠癌患者。  今年初省卫计委发布的“辽宁省健康白皮书”显示,我省男性、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前五位中,均有肠癌的身影。“现在我们医院每年要接待300余名造口患者,其中二三十岁就得肠癌的明显增多,以前好几年不见得遇到一个,现在每年都会有一两个。”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肛门病外科国际造口治疗师李群介绍,这与人们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营养过剩、心理压力较大、遗传因素等都有关。  需要警惕的是,肠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与痔疮相混淆。“肠癌与痔疮的主要症状都是便血,只不过痔疮为鲜血便,肠癌为脓血便。有肠癌家族史及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定期做肠镜,及时发现早期肠癌。”李群表示。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唐子匀&
第09版:病情报告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三十岁有得直肠癌的可能吗?
三十岁有得直肠癌的可能吗?
健康咨询描述:
你好,我经常性的便秘,而且不是一年两年了,有时候甚至是十几天都不去一会厕所,实在不行的时候我会吃点泻药,可是吃的少了也没效果,而且我去厕所特别的痛,痛的实在不行,最近发现有异物感,我很是担心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会不会得直肠癌?
其他类似问题
3个回答6个回答3个回答2个回答4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27805称赞:49
&&&&&&你好,您的情况确实是挺严重的,三十岁的直肠癌的人也是有的,我建议您赶紧的去医院做相关方面的检查来确定一下,因为你的描述不是很清楚,我在这也不敢给你乱下定论,我建议你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多吃些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和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会对您的症状有所缓解。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1个回答1个回答4个回答1个回答2个回答
疾病百科| 直肠癌
挂号科室:普外科、肿瘤科
温馨提示: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大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
&&&&&&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
好发人群:40岁以上男性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大便变细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参考价格:120
参考价格:40
参考价格:127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本品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
参考价格:¥103
本品用于治疗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
参考价格:¥120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兰平教授:用大便和血液早期筛查大肠癌不久可运用于临床兰平教授:用大便和血液早期筛查大肠癌不久可运用于临床本文指导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院长 兰平教授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率仅次 胃癌 和 食道癌 ,这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11月10日,广州召开了规模盛大的2012中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会议,再次把大肠癌话题放到老百姓的茶余饭后。 兰平教授 告诉编者,大肠癌如此高发主要是压力大与饮食习惯、结构的变化。压力大 饮食结构改变是大肠癌最大诱因压力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对上千名 癌症 患者和健康者进行心理对比研究,结果证实,精神压力大的人罹患 结肠癌 和直肠癌等大肠癌的危险,要比精神压力小的人大数十倍之多。饮食习惯的改变 饮食结构变化导致大肠癌的主要病因,与大家的生活饮食有关,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可增加患直肠癌的风险性。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促进甲基胆蒽物质的分泌,致使 胆酸 分泌增加,被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不烃,因此这两种物质成为致癌物质。纤维素量少,导致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增加,从而致癌物质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增加,癌变机会增多。遗传倾向性基因大肠癌患者中,有不少患者是具有 肿瘤 家族史,其中不少患者是属于消化道肿瘤,因为细胞的基因改变,患者遗传得到一种易感性,遇上激发此病的某种因素,组织细胞迅速生长,发展成为癌。所以,导致直肠癌的主要病因也与细胞遗传基因突变有很大关系。出现 便血 不一定就是大肠癌“出现便血情况要小心可能是大肠癌,但出现便血不一定就是大肠癌,可能是 痔疮 或者其他疾病。”兰平教授称,出现下列一些症状的时候,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便血:大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症状不明显,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便血,血色多呈暗红色,粘附于大便表面。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每天两三次或者更多,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黏液便 和脓血便:癌肿破裂时,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且与粪血相混。无法解释的体重的下降:随着病程的进展,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这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通过血液、大便进行早期筛查 是大肠癌最新研究方向兰平教授指出,大肠癌患者到医院检查,医生通常会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与钡灌肠X线检查等常规的检测方法,但在这次的2012中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会会议上华盛顿大学医学院william grady 教授提出的血液DNA检查、新一代粪便DNA检查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应用于临床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根据统计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八的患者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常用的乙状结肠镜管长三十厘米,可直接发现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中段以下的肿瘤。钡灌肠X线检查。经过诊断观察,发现如果病变在乙状结肠上段或更高位置者,普通钡灌肠X线检查对较小的大肠癌容易漏诊,最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并显示癌肿的部位与范围。血液DNA检查。就是通过抽取一定的血液通过DNA成分分析有没有大肠癌癌细胞因子,来判断有没有患大肠癌。新一代粪便DNA检查。通过递送一定的粪便,通过粪便成分分析,来检测是否含有大肠癌癌细胞分子。晚期大肠癌以化疗为主 手术为辅兰平教授说,“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大肠癌治疗对策的选择也要分清早中晚期。”早期大肠癌治疗:主要采用肠镜静止,再进行局部手术切除。中晚期大肠癌治疗:主要以腹腔镜治疗,化疗为辅。最晚期大肠癌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如果出现化疗后出现好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大肠癌有哪些注意事项:1、尽快从手术中恢复过来;2、定期复查;3、随访,一般第一年每三个月,第二年是每半年。三年以后基本上每年检查一次;4、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每天喝点红酒 远离大肠癌纠缠阿司匹林预防大肠癌英国牛津大学和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的彼得·罗思韦尔教授,2007年曾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文章指出,长期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500毫克/天)可以减少结肠癌发病率,但由于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有专家分析说,“这一方面可能与阿司匹林的抗炎能力有关;另一方面,癌症患者常伴有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这会帮助癌细胞躲避免疫细胞的‘追捕’,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使癌细胞失去这层‘屏障’。”红酒能预防大肠癌研究人员发现,除了传统的对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有益作用,天天一杯红酒还能降低人们患大肠癌的风险。超过1700名常规大肠癌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饮用红酒的人与那些没有饮用的人相比,被确诊为有明显结肠肿瘤形成的几率低68%。面包皮防大肠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每次吃面包时,最好把面包皮吃完,因为科学家研究发现,烘焙面包时会产生一种能预防大肠癌的化学成分,而这种成分在面包皮中含量最高。科学研究发现,面包皮预防大肠癌的秘密在于一种名叫pronyl lysine的抗氧化剂。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坚持给动物喂食含有这种成分的食物,能终止一些早期结肠癌变。由此可以认为,该成分也能降低人体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有意思的是,这种成分只能在烘焙过程的化学反应中产生,而其在面包皮中的含量要比面包其他部分的含量高8倍。大肠癌平均生存率可达到60%多 大肠癌患者要放平心态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确实很高,但是一旦患病亦不要过于惊慌。兰平教授告诉编者,随着医学的发展,大肠癌筛查手段(肠镜检查等)水平的提高使其早期发现率升高,降低其治疗的难度。同时,据可靠调查显示,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平均可达到60%左右,很晚期的也可以达到30%以上。另外,大肠癌治疗水平的进步,使得其治疗效果也较为明显。因此,兰平教授特别告诫大肠癌患者不要过度忧虑,这样可能会影响大肠癌治疗的效果,兰平教授提醒患者要放平心态,相信医生医术,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本文指导专家简介:兰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外科医师学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结直肠外科三区主任。中华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结专家咨询委员会及规范制定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参编人卫社五年制《外科学》教材第8版编写。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培育项目等32余项基金资助,省级“千百十”人才培养计划,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培训项目,获中国医师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余项奖励。发表论著140篇,SCI收录26余篇,最高影响因子15.57。担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副主编及10余中外核心杂志编委。主攻研究方向为结直肠肿瘤的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针对结直肠原发良恶性肿瘤以及结直肠肿瘤局部复发,提出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基础,开展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功能手术、低位直肠癌保肛门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根据病情需要综合考虑选择新辅助放化疗、术后放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治疗,国内率先使用肿瘤特异性T细胞及NK细胞体外扩增、回输治疗结直肠癌,临床应用取得喜人的效果,其中“结直肠癌免疫机制研究”已纳入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肿瘤频道 更多热文推荐》》》厕所是“致癌危险区” “防癌妙招”打造零死角14条饮食法则 让癌症不再是你的粉丝6大因素引发卵巢癌 4类食物让其“急刹车”手脚冰凉易得癌?阳虚体质者的防癌要点饭后吃梨防癌 秋季防癌12秘方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来源:抗癌日记(三十)(大肠癌)
一、大肠癌的早期六大症状
一般早期仅见粪便隐血阳性,逐步为血便及粘液血便。便血往往是直肠癌患者的第一个症状,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表面一侧附有新鲜血痕。少数病人在粪便排出后,随之排出较多量滴状的新鲜血液;有时由于血量少,或在体内停留时间长,肉眼不能觉察,但做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
2、大便习惯改变
当大肠肿瘤相对较大糜烂、溃疡、感染时才会发生大便习惯、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后出现腹泻,或仅为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复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3、腹泻腹痛
部分病人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病人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可谓粘液血便,可伴有里急后重感,肛门由大便不清及虚恭现象。中晚期大肠癌如发生在右侧大肠则会产生右腹部钝痛,有时出现餐后腹痛。左侧结肠癌常并发肠梗阻,有时腹部绞痛,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大便困难等。
4、腹部肿块
多见于右腹部,是右侧结肠癌的表现之一,提示已到中晚期,肿块表面可有结节感,一般可以推动,但到肿瘤晚期时则固定,合并感染时可有压痛。
5、排便疼约有50%的肠癌患者排便时有疼痛感,程度有轻有重。当遇到长时间的排便疼痛,且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原因时,一定要及时地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诊断。
6、乏力、贫血、消瘦
由于肿瘤生长的消耗、长期慢性的便血,病人可以出现脸色苍白、乏力、头晕、消瘦等贫血症状及低热,进行性消瘦,肝肿大,浮肿,黄疸和腹水等。
二、便秘与大肠癌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太少或排便困难、便干等表现。一般来说,2-3天排便一次,如排出通畅也不能称为便秘。我们的粪便中含有一种致癌物,医学上称为“二级胆酸”的。它来源于肝脏分泌的胆汁。当我们进食,特别是吃油多的食物时,胆囊便收缩,排出储存的胆汁,帮助消化。肠腔中的细菌把这些进入肠腔的胆汁分解为“二级胆酸”,并驻留于粪便中。如果肠腔中的“二级胆酸”长期与粘膜接触,便增加了其不断刺激粘膜的机会,这样便容易造成大肠癌的发生。当然,粪便中除了“二级胆酸”以外,还有许多被消化以后的食物残渣和细菌。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被细菌酵解的有毒产物,由于长期停留在肠腔,对肠粘膜的刺激和部分水溶性物质的吸收均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虽然不能说可以诱发大肠癌,但可以说在大肠癌的发生上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在大肠癌的预防上也有一定意义。
三、大肠癌的易感人群及普查
怎么进行大肠癌的普查?
普查其实就是定期的专病健康检查。这种检查也并非所有人都要检查,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检查要求。例如,50岁以上的无症状者均应进行每年一次普查,普查的方法是先做粪便检查(如隐血化验),一旦隐血试验阳性,应立即接受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从40岁开始普查。直系亲属中有多个恶性肿瘤患者的,应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和必要的肠镜检查。有些家族因从20-25岁就要进行上述检查。
以下人群较正常情况更容易罹患大肠癌:
1、一般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两人以上患过大肠癌;或有一个50岁以前患大肠癌,则本人罹患几率大,因为大肠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2、患过大肠癌,大肠腺瘤或息肉已经治疗(如手术、肠镜下电切)者。
3、曾患妇科恶性肿瘤并接受过盆腔放疗者。
4、胆囊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5、患过重度溃疡性结肠炎10年以上未愈者。
6、FAP及HNPCC家族成员。
7、出现不明原因大便习惯改变或粪便异常。
大肠癌会遗传吗?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大多数疾病均有遗传因素的影响。除外伤外,的疾病都受环境和遗传两个因素的影响,只不过有些疾病受环境影响更多,另一些疾病受遗传因素作用更突出而已。大肠癌也不例外,一个人的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则它在一定条件下,如长时间进食高蛋白、高脂肪、少纤维(精米、细粮)的食物等,便有更多机会发生大肠癌。当然,大肠癌的发生也不是简单的1
+ 1 = 2 ( 遗传 + 高脂肪饮食 =
大肠癌,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长时间致癌因素累积的过程。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缺乏大肠癌的遗传背景,即便受到致癌因素的作用,也不容易得大肠癌。反之,有大肠癌的家族史,在一定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便容易得大肠癌。因此,若亲属,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时,家族中每一个成员都要定期接受相关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治疗,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五、听说做肠镜很难受,是不是大肠癌普查都需要做肠镜检查?
对于绝大多数参加普查的人来说,只要做三次粪便化验,看看粪便中是否有肉眼看不见的血(医学上称为“隐血”)。如果有这种“隐血”,则需要做结肠镜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出血的原因是否是因为肠癌引起。如果没有这种“隐血”,则不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不仅是一种诊断手段,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和肠癌的预防手段。与患肠癌相比,结肠镜检查的痛苦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就肠镜检查本身而言,除非患者的结肠过长或检查技术不熟练,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痛苦。况且,现在还有一种叫做“无痛肠镜”的检查,就是在肠镜检查的同时给予全身麻醉,将痛苦降低到最小,只要睡一觉场景就检查完了,一点痛苦也没有。
六、是不是大肠“息肉”都会癌变?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息肉”。所谓“息肉”,是指肠子里(粘膜面)长出的各种隆起物。从医学上讲,这种息肉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前一种叫“腺瘤”,是真正的良性肿瘤。后一种息肉不是肿瘤,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他们与癌的发生没有关系。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腺瘤都会变癌呢?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腺瘤都要变为癌。最容易变癌的是前面提到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种腺瘤可以有腹痛、便血,也可以没有症状,知道癌变后才被发现。据观察,这种病多在20岁左右发生,33岁左右出现症状,39岁左右癌变,死亡时平均年龄只有42岁。有研究发现,这种病人中有80%出现“先天性视网膜色素性上皮增生”,作为一种标志,怀疑这可以通过眼睛的检查(眼底镜检查),发现患者有该病的线索。由于这种病有家族集聚性,因而如果家族中有一人确诊,其他成员便应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眼底镜检查)。在这类“腺瘤”中,有些合并存在皮肤、肌肉、骨骼或脑肿瘤,有的合并有皮肤和粘膜黑痣(手掌和口唇的色素沉着),有些伴有指甲萎缩和皮肤黑痣。由于息肉长在肠内,不经过特殊检查无法确诊,但可以通过上述有特征的表现提醒我们去找医生。
绝大多数腺瘤遗传的可能性并不明显。医学上把这种“腺瘤”叫做“散发性腺瘤”曾有人统计4570个腺瘤,直径小于0.9cm,癌变率为0.3%;1-1.9cm者,癌变率为(3.6%);2-2.9%者,为6.8%;大于3cm者为12.4%.由此可见,瘤体愈大,变癌的机会愈大。此外,通过显微镜检查,若发现腺瘤是“绒毛状腺瘤”,则癌变的机会很大(大约是40%)。若是“管状腺瘤”,特别是直径小于0.5cm的小息肉几乎不会变癌。若是带蒂息肉,肠镜下也可以切除。
七、结肠癌的饮食,怎么吃可以不得大肠癌?
“金字塔”式的食物结构可以预防大肠癌:
最近美国农业部所提出的
“金字塔”式的食物结构图,他们以为这样的食物结构有利于大肠癌的预防。塔底是由各种谷类、面食、米饭组成,塔的中部是蔬菜和水果,塔上部是肉类、家禽、水产品、蛋类、豆类和奶制品,塔尖是高脂食物。
其实,这种食物结构正是亚洲,特别是我国的日常食谱。
从预防大肠癌的角度出发,保持我国的食物结构就是“健康食谱“
八、结肠癌手术方案
在医生的办公室,我看到了升结肠起始端廻盲部结肠癌的手术方法:切除从阑尾,盲肠,一小段小肠,癌肿结肠及以上的部分升结肠,将小肠入口上移,与好的结肠端端吻合,完成手术。估计切除部分会长达30余公分
右半结肠切除术
1、适应证:进展期的盲肠癌升
结肠肝曲部癌。
2、切除范围:切除盲肠、升结肠和右二分之一的横结肠以及距回盲部15厘米长的回肠。应在根部切断回结肠血管和右结肠血管,并在结肠中动脉右支根部和胃结肠共干的结肠支根部切断。切除与横结肠相连的相应的大网膜。
1、适应证:进展期的横。
2、切除范围:全部横结肠包括结肠肝曲部和脾曲部,必要时延长至升结肠和降结肠上部。从根部切断结肠中血管以及右结肠和左结肠的升支淋巴结。在胃侧切除所有大网膜,必要时清除幽门下淋巴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癌手术后复发几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