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视频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当前位置:
>>>用细绳把小球挂在墙上如图,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
用细绳把小球挂在墙上如图,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作用点在绳子上,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如图: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用细绳把小球挂在墙上如图,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主要考查你对&&力的示意图&&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力的示意图
定义: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1)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2)确定力的方向,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3)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并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 (4)在同一个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大小相同的力线段长度应相等。如图所示为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 1.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力,我们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如图所示。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2.画力的图示的步骤:(1)选定标度(用多少毫米表示多少牛的力);(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3)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在力的作用点上。 提示: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不可随意画在线段的其他部分,一般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要画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例: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水平向左推,用力 6N,乙向左上方与水平方向成30。角拉,用力9N,作出这两个力的图示。解析:作力的图示,应按要求标明角度大小,在一个图上,不管有几个力,标度都应统一,又因为线段的长度最好是标度的整数倍,所以取标度为3N。 答案:如图所示
发现相似题
与“用细绳把小球挂在墙上如图,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6944200532180488218192012534419【题文】如图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解析】试题分析:先确定力的作用点,然后用力的图示表示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先选一段为25N的线段,然后过重心作大小为50N的线段、与水平面成30°斜向上的拉力。图示如下: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点评:会确定力的作用点,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
按题目要求作图(8分)(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如图乙所示是一种抽水的装置,分别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示意图和F1的力臂L1.(3)一重为G的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图丙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4)如图丁,带有风叶的小电动机1只,电热丝1根,开关两只(S1、S2),插头1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连成一个有冷、热两挡风的电路。要求:只闭合S1时吹冷风,只闭合S2时既无风又不发热,同时闭合S1、S2时吹热风。请用笔画线作导线按要求将虚线框中的元件补充完整。
(1)如图甲所示,将一小石块用力竖直向上抛出,请画出石块离开手后在竖直上升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2)如图乙所示是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3)如图丙所示是一个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已标出.请在图中标出静止小磁针的N极,并用箭头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
(1)如图1所示,小球从斜面上向下滚动,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如图2所示,根据小磁针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怎样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中学生理科月刊》1995年23期
怎样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7【正文快照】: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似乎不难,但很多同学在作图时往往产生.这样和那样的错误.为了避免这些错误,下面我们来谈谈怎样用力的图示表示力以及在作图时应注意的问题.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文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王传芳;[J];大理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黄子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周正仁;[J];零陵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史玉昌;[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S1期
伍李柯;[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S2期
胡益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纪树立;[J];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沃尔特·魏斯柯普夫,李瑞华;[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柳涛;[J];江苏教育;198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碧珍;;[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论文选集[C];1996年
刘艳芳;洪炳熔;;[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陈绍礼;;[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李白;;[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何樵登;陶春辉;;[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徐文骏;靳平;;[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P.TG.LP.PM.N朱铉;;[A];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66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邹鲲;胡元中;温诗铸;;[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周伟;祝家镇;;[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齐维贵;王锡仲;丁宝;;[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怀忠;[N];中国矿业报;2000年
郑克英;[N];中国文化报;2000年
奇云;[N];大众科技报;2000年
记者 王劲松;[N];光明日报;2000年
刘文艺;[N];光明日报;2000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刘华杰;[N];光明日报;2000年
柳郁;[N];光明日报;2000年
谈福民;[N];健康报;2000年
张孟军;[N];科技日报;2000年
李醒民;[N];科学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安鸿伟;[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张海斌;[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解顺强;[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张明山;[D];浙江大学;2004年
李颖;[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冯春;[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张永平;[D];清华大学;2004年
郭祖华;[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王维俊;[D];重庆大学;2005年
何勇;[D];中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淑花;[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康晓云;[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魏瑛莺;[D];福州大学;2002年
许志新;[D];湖南大学;2002年
钱宇;[D];浙江大学;2002年
朱保民;[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卢春梅;[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王晓年;[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苏志鹏;[D];浙江大学;2003年
蒋冬冬;[D];浙江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起点&&&&长度分析: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作力的图示时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表达出来.解答:作力的图示时,表示力的线段要从力的作用点作起,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在箭头附近要标上力的名称和大小.故答案为:起点;长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图示的作法,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并且要会作力的图示.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物理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而且要在箭头附近标上力的名称和大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线段的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______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而且要在箭头附近标上力的名称和大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复习试卷(运动和力)(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线段的&&& 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 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而且要在箭头附近标上力的名称和大小.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十二章 & 运动和力 复习提纲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跑步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小明1000m4分10秒4m/s小红800m3分20秒4m/s&  解:表格设计如下&&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蹲马步用力示意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