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话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首案编写:李俊芳
&&一、单元教材的基本分析:
&&第一单元包含三篇课文,一则习作和练习1。三篇课文分别是《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及《庐山的云雾》。纵观这几篇课文,我们就能发现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那就是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秀丽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创造这些美景和奇迹的勤劳智慧的人们激情的讴歌,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激发孩子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在练习“学用字词句”部分呈现的“省、市、自治区简称歌”与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了相似块,一幅中国地图就完全可以将其与课文教学融为一体。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则能够与《庐山云雾》一文紧密结合,共同学习。课文描述的是我国的地理风貌,口语交际“聊聊春节”表达的是我国的风俗人情,其实这不都是对祖国深厚文化的解读吧?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如果我们从统一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定位为“祖国在我心中”。
&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能够批文入情,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积累并运用语言。
2.明确文章结构特点,能够充分吸纳文本语言,进行有效迁移。
3.以图为媒,理解文本,训练生动有序的表达。
4.在咀嚼语言的过程中,激发起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
&三篇课文虽题材有所不同,但是共性特点鲜明:语言精美,结构清晰,情感丰富。在教学中要能引领学生捕捉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和积累语言,并借助契机运用语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特点,迁移总分或总分总等结构的段的写法。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熏陶。
四、单元教学建议
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动脑思考,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五、单元课时分配
《长城和运河》&&
《美丽的南沙群岛》&
《庐山的云雾》&
习作1&&&&&&&&
练习1&&&&&&&&
长城和运河
首案编写:李俊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于中国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大陆南北。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课题,生齐读)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简介(运用课件)
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防御外敌侵扰,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也叫秦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运河:指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1747千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五、完成练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同桌互改反馈。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万里长城的奇异表现在哪儿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万里长城这一世界奇迹,是谁创造的?生齐答
我们勤劳的祖先,历经千辛万苦创造了这世界奇迹,你们有何感想?带着这自豪的感情齐背这一节。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小结:是的,就是这条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她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一路延伸,靠人工的力量。那么:这条运河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请你结合书上的插图展开丰富的联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有了运河的浇灌,庄稼丰收了;感受运河上运输的繁忙。体会到运河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总结全文:长城、运河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奇迹,但是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这些奇迹的确值得我们称赞、颂扬,然而最值得我们颂扬的乃是奇迹的创造者们。希望同学们将来也成为创造奇迹的人。
1.多音字组词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本课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在看图、讲解、听音乐等教学设计进行后,我激情领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文章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对长城、运河的热爱和对我们的祖先的勤劳和智慧的赞美之情。学生读得非常投入,读得非常有感情。很好!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大声朗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
(2)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岛屿多)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5)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6)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4.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①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②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③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④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5.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ɑ.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b.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试着画下来。
c.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d.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结合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淼,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指名朗读学生喜欢的词句。
e.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
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f.练习试背第3自然段。
三、仿段练习
1.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2.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布置作业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根据课文写几句歌唱南沙群岛的歌词,老师为你们谱曲。让我们一同讴歌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句。
板书设计:
美丽的南沙群岛
蓝色的宝库
迷人的世界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为了降低学生查找资料的难度,采用了分组分项查找,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每天也很忙,很辛苦,作为老师应该体谅孩子们的这份辛苦,尽可能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我认为这对我们的教学很有意义。没有了积极性,学生是无论如何都学不好的。
3.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3、庐山的云雾
4.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变幻无常 增添 千姿百态 笼罩 系在
遮挡 一泻千里 流连往返 幽谷 游览
弥漫 天幕 瞬息万变 马蹄
(2)指名读,齐读
&4.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
幽谷:幽深的山谷
弥漫:充满,布满
瞬息万变:短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流连往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瀑布:从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象挂着的白布。
溪流:从山里流出来的小股水流
变幻无常:形容变化速度非常快,没有规律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一泻千里:指江河水流迅速,也用来形容文章奔放
千姿百态:形容形状非常多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为了介绍云雾千姿百态,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来进行描写的?(四个不同地点的云雾,运用了比喻、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云雾的不同姿态)是啊,庐山云雾真美!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庐山的云雾一会儿时间就千变万化,一会儿一个样,“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刚刚还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瞬间就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赞美了庐山的云雾变化之快。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读全文。
2.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紧紧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通过边读边思,体会二、三自然段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庐山云雾的奇丽的。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孩子们对于总分结构段落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脱棉衣》,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初步感知“化图为文”方法。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把图意写明白、写具体、写连贯,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3.结合例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小树过冬的保温方法,知道爱护树木的重要性,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初步感知“化图为文”方法,初步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把图意写明白、写具体、写连贯。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二、学生准备老师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选择一组连环画,练习说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作前指导
(一)讲故事导入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五幅图,师:同学们,这几幅图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听老师讲给大家听。(老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师:看着这几幅图画,就让人们编出这么动听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看图写作文。
(二)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观察:图上有几个人物?给她们取个名字,想想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给这四幅图标上序号。
2.观察思考: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分别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全班交流:这四幅图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多找几个学生说,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把意思说明白、说完整。)
5.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图文对照,说说每段话分别写了哪幅图的内容?
(2)图文对照,思考探索:由例文上安排自然段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三)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自读文后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提出的这几个问题。
2.学生围绕文后的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1)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2)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板书:层次分明(3)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4)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板书:写具体。
4.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写明白,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二、下笔成文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看图说话。
(1)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自己按顺序说清楚每幅图的意思。(2)看懂图意,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把每幅图的意思说明白、说完整。)(4)把图意连起来,说一个完整的故事。(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在说明白、说完整的基础上把意思说连贯。加进想象内容的学生,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3.学生习作。(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这个学生进行修改)
三、作后评改
1.自己评改师:把自己的习作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听,有不合适的地方,用上修改符号修改一下。
2.同位互评师:自己满意还不行,给同位看看,互相评改一下的习作,认为同位写的好的地方可以给他画颗星星或写上句评语。
3.师生交流,全班同学参与评改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请同学们听听他们写的哪些地方很精彩,哪些地方还需要大家帮助修改。(老师边听边引导其他学生评议修改,要在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以及是否把图意写清楚、写连贯、写具体,想象是否合理几个习作要点方面加以评改。)
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习作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议,再修改。
2.读后每组评出优秀习作,推荐参加全班的习作展示。
3.每组的优秀代表在班里朗读自己的习作。
4.师生共同评价,评出金星、银星、红星,分别贴在本次习作的题目旁边。
附:板书设计:
1.看图作文
图:观察图意
文:层次分明想象
写具体时间地点 人物 事情(写清来龙去脉)
教学反思:
&这篇习作批阅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想象不够,用词也不够,所以这次看图习作不太成功。有的孩子说得很好,但是写得却非常一般。这说明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长时间的慢慢提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第一课时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1、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1、想: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预习有什么好处呢?(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2、对于我们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看书中的图:(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三、学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长城和运河》1、看书中的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2、尝试预习(1)出示预习的步骤(2)用以上步骤进行预习第一步:试读课文,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样处理?第二步:生再读课文,出示长句子,学生读,难读通顺。小结第三步:学生再读课文,质疑。总结四、提出开外自觉预习的要求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五、总结全文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学挂图,巩固已有的刺耳毛笔字的习惯,初步了解悬腕写字和书写行款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教学重点:1、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难点: 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毛笔的执笔方法。怎样进一步地写好毛笔字呢?2、看图说话,复习旧知逐一观察六幅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小结: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学生练习毛笔的执笔方法,教师巡视,检查,纠正。二、出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1、一起看四幅作品2、朗读作品内容3、小结读法:读的时候,如果是竖行,应该从右往左读,如果是横行,可以从左到右读,也可以从右往左读。4、讲解行款要求5、赏析作品,看了四幅作品后,你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在写书法作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6、注意事项:(1)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2)每行的字数要尽量相同,最后一行可以少几个字,但不可以多写字。(3)竖行和横行的字要对齐,字的大小要一致。(4)要学会折格子。(5)写字时要注意整洁,字墨未干,不能碰字,且尽量站立,悬肘,写字的手不要碰纸面。四、指导看图,学习站立悬肘写毛笔字1、指导观察右下角彩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他的写字姿势与我们平时写毛笔字有什么不同?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具体要求。3、学生模拟练习,训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指导。五、练习站立悬肘,书写作品&& 1、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3)指名理解词语(4)齐读出示的词语(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3、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难点: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词语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1、2节(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这应该怎么读呢?(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6)朗读全文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7)背诵全文。三、作业1、多音字组词行&& 曲& 折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奇迹 (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2、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6/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体会, “星罗棋布”、“碧波浩淼”等词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教学难点:体会, “星罗棋布”、“碧波浩淼”等词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过程:一、&&&&&&& 导入1、看地图,解说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概况。2、出示投影: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3、指导读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体会有关词语的意思。(2)认真朗读课文,能大致说说南沙群岛美在哪里。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3、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浩瀚:广大。浩淼:形容水面辽阔。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字音。三、感知全文内容1、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2、在课文中画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四、指导写字1、巩固生字同桌互猜字,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五、作业抄写生字三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并相应板书)二、精读感悟1、过渡: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2、指名读第1自然段(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了什么?(2)还从哪儿看出岛屿的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3)指导读1、2两句。(4)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5)指导朗读第3句话。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4、学习第2自然段。(1)学生自学,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2)四人一小组讨论。结合理解“蕴藏”“用之不竭”。(3)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生自由试读,再比赛读。5、学习第3自然段。过渡:我们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三、作业1、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2、仿段练习。以“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板书:& &3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2. 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3. 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3、庐山的云雾4. 范读课文。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 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 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三、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四、 教学生字词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幻、添重点理解的词语: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五、 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庐山的云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 听写生字词。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二、 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1. 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4. 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三、 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2. 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3. 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4. 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5. 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7. 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8.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9. 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四、 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五、 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六、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七、 总结全文1. 配乐朗读全文。2. 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3. 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教学板书:3 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习作一 看图作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教学重点;&1. 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1. 图上有几个人物2.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3. 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4. 阅读例文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5. 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二、 组织讨论,学习写法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三、学习写法,尝试写作(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2) 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评议。四、 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1. 同桌先看图口述2.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3. 师生点评4. 学生练写,师指导。五、 指导誉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教学重点;1、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ppt教学过程: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练习1教学要求: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教学重、难点: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2、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3、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1】课时目标:完成学用字词句的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洽。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1.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少数民族自治区:x疆、x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3.了解有关内容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6.找朋友游戏。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一、 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1.出示句子。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2.交流。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4.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写好钢笔字(“返、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一、写好钢笔字1.看看写的字。(“返、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5.注意写字姿势。二、读读背背。1.熟记8个成语。(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2)指导记忆。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1) 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2) 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4) 指导学生熟读背诵。(5) 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指导连写毛笔字。一、口语交际聊聊春节1.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2.出示题目:聊聊春节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6.指名说。二、学写毛笔字1.笔画练写:横撇: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撇点: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提笔为主。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2.写字练习:夕:第一画“撇”要短,起笔从竖中线开始;第二画“横撇”,横从短撇的腹部落笔,横画不能长;第三画“点”是圆点,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点。女:整个字要向四周舒展。横画在横中线上,要写长些,撇点的起笔与撇的收笔基本在一条线上。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没有了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绕一个成语写一段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