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次元杀阵心慌方 电影cube经典台词。急急急!!!

The&CUBE-&《异次元杀阵》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与人性探讨————(数学达人&&&人性分析达人请进!!!)
《异次元杀阵》,又名《心慌方》,从共拍摄了三部《The Cube》,《The Cube 2》,《The Cube
Zero》,说起来比较假,我只看过1和3(因为很多影评上说第二部有些超现实了...0.0)该影片剧情紧凑,充满刺激和神秘感。是由Araba
Films(西班牙)、Cineplex-Odeon Films(加拿大)、康斯坦丁影业公司(德国)等联合发行的一部电影大片。
别的不多说了,上张海报先:<img BORDER="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fmn061/5/b_large_sUXK_58bf.jpg"
ALT="The&CUBE-&《异次元杀阵》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与人性探讨&&&&(数学达人&&&人性分析达人请进!!!)"
TITLE="The&CUBE-&《异次元杀阵》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与人性探讨&&&&(数学达人&&&人性分析达人请进!!!)" />
没看过的同学参见下列网址:
先谈下我自己的感受,在看完这两部之后,我对剧中所谈到的相关数学问题很感兴趣,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文科生的坟墓”正是因为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如“笛卡尔坐标”、“向量”、“质数幂的计算”等等在我这个理科生看来都相当蛋疼的设定,看完后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部电影是将数学与科技结合的最好的一部电影。以及片中对于人性的探讨也是相当的公允。
——————————————————————————————————————————————————————————
下面是对其中相关内容的分析:(由于内容较长,完全分析下来感觉就要以这个作为课题写篇论文了,故DOWN之...
内容来自Douban影评)
Cube中的数学原理
  I. Cube的外形及房间的个数
  Cube由一个巨大的立方体以及包在立方体外的一层外壳组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大立方体内还包含许多小立方体房间,类似于魔方。Cube只有一个出口,只有到达了连接外壳与内部立方体的那个房间才能走出Cube,这个房间在影片中被称为“桥”。每一个房间棱长14尺(略长于4米)。大立方体每条边有26个房间的长度,所以一共是26*26*26=17576个房间的大小。(但事实上没有那么多房间,因为房间要移动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
  II. 如何识别房间内是否有陷阱
  ·识别房间是否安全
  Cube中的每一个房间都标有三个三位数的数字。因为每个房间的数字都不同,Holloway一开始认为这表示房间的序号(她从而认为一共有几亿个房间,但她错了)。Leaven随后认为他们可以凭借这三个三位数的数字来识别房间是否有陷阱,Leaven的记忆力很好,她记下了他们经过的每一个房间的数字,归纳以后她得出结论:凡是三个数字中含有质数的房间存在陷阱(这个理论一开始很好用,但之后在一个不含质数的房间内同样存在陷阱,至此这一理论被推翻)。最终在影片尾声时真相才被挖掘出来:识别陷阱的不是质数,而是质数的乘方。Leaven让Kazan报的是每个数字的质数因子数。
  ·质数的乘方
  每个自然数(1, 2, 3,
4...)如果本身不是质数都可以由质数相乘所得,比如120=2*2*2*3*5。如果不计质数的前后顺序,这种表示法是唯一的。现在用乘方的形式来表示,2*2*2在这里被表示成2^3,于是120=
*3*5。若一个数只含有一个质数因子,那它就是质数的乘方,显然每一个质数本身也是质数的乘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Leaven的理论并没有一开始就出错)。但是一个质数的乘方不一定是质数,比如说27=3*3*3=3^3,而27却不是质数,因为它能被表示成3乘以9,也就在这种情况下,Leaven的理论失效了。
  III. 房间的空间位置及移动方式
  无论房间是否存在陷阱,三个三位数的数字并不表示其本身,经过下面的介绍后你会发觉它们表示了房间的空间位置和移动轨迹。
  ·房间的坐标
  每个房间的数字其实是笛卡尔坐标,它表示了房间在空间中的位置,但却和直角坐标有区别,两种坐标可以相互转换。举个例子:某个房间的笛卡尔坐标是493
967,那它的X轴坐标就是4+9+3=16,Y轴坐标是4+5+4=13,Z轴坐标是9+6+7=22,因此这个房间的直角坐标是(16,
22),在此坐标单位为一个房间,所以在Z轴方向,此房间离外壳有四个房间的距离。坐标值不可能为负数(因为三个自然数相加无法成为负数),XYZ每个方向的坐标值不会大于26(除了“桥”)。Leaven他们曾经达到过一个Y轴坐标为27的房间,这其实就是通往Cube外部的“桥”。但当时他们却没有发现这一秘密,因为这个房间周围仍旧是其他房间,直到后来Worth被Quentin扔到之前Rennes死去的那个房间后看到有个通道外部什么也没有,他这才弄明白原来房间是会移动的。他说:“不是我们在移动,而是房间。……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一直感觉到震感,我们一直随着房间在移动。”Cube此时就像个巨大的不停转动的魔方,每个房间都在不时地移动,每一个坐标只表示这个房间开始时的位置。
  ·房间的移动方式
  每一个房间的移动轨迹也隐藏在了笛卡尔坐标当中,比如坐标为477, 804, 539的房间,它的直角坐标为(18, 12,
17)。要想知道这个房间的移动轨迹,可以这么做,对于每一个三为数数字作如下处理:
  1. 百位数减去十位数
  2. 十位数减去个位数
  3. 个位数减去百位数
  对三个数字都进行以上操作,也就是:
  1. 477:4 - 7=-3 | 7-7=0 | 7-4=3
  2. 804:8 - 0=8 | 0-4=-4 | 4-8=-4
  3. 539:5 - 3=2 | 3-9=-6 |9-5=4
  这样就得到了三个向量(- 3, 8, 2), (0, - 4, - 6)和(3, - 4,
4)。这三个向量表示了这个房间的移动轨迹,将转换成直角坐标的表示房间初始位置的坐标(可以看成向量)依次加上这三个向量,即:
  (18, 12, 17) + (- 3, 8, 2) = (15 ,20, 19)
  (15, 20, 19) + (0, - 4, - 6) = (15, 16, 13)
  (15, 16, 13) + (3, - 4, 4) = (18, 12, 17)
  可以看到经过了三次变化以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初始坐标(18, 12, 17)。每个房间也就是根据这个规律以(18, 12, 17)
--& (15, 20, 19) --& (15, 16, 13)
--& (18, 12, 17) --&…的轨迹移动的。
  ·一段时间内房间的位置变化
  根据坐标变化所显示的,每个房间其实都在周而复始地按照固定的轨迹移动。要想知道所处空间的位置,还必须有参照物,也就是必须至少知道一个邻近的房间的坐标。例如:
  坐标为320, 176, 223的房间(记为房间1),直角坐标为(5, 14, 7),以 (5, 14, 7)
--& (6, 8, 7) --& (8, 9, 6)
--& (5, 14, 7) --&…的轨迹移动
  它右边的房间214, 168, 104(记为房间2),直角坐标为(7, 15, 5),以(7, 15, 5)
--& (8, 10, 6) --& (5, 8, 2)
--& (7, 15, 5) --&…的轨迹移动
  它上面的房间254, 303, 017(记为房间3),直角坐标为(11, 6 , 8),以(11, 6, 8)
--& (8, 9, 7) --& (9, 6, 1)
--& (11, 6, 8) --&…的轨迹移动
  从这三个房间各自的三次移动中可以看到它们并不总是相邻的,换句话说,只有当房间1到达(8, 9, 6),房间2到达(8, 10,
6)时它俩才是左右相邻的,也只有当房间1到达(8, 9, 6),房间3到达(8, 9,
7)时它俩才是上下相邻的,其它时间内3个房间都互相分离。不是所有的房间同时一起移动的,但它们的移动是相互独立的。这样Cube就存在一个初始状态,这个时候所有的房间都停留在它们的初始坐标上,之后房间会各自移动,经过若干时间后还会回到初始状态,这个循环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完全取决于Cube的大小,这也会影响对到达“桥”所需的时间。
  ·“桥”和出口
  “桥”其实是一个房间,这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在其初始位置时它连接着外壳和内部大立方体,出口就在“桥”内。“桥”的Y轴坐标为27,而其他房间的Y轴坐标都不大于26。“桥”也像其他房间那样按照固定的轨迹移动,这就意味着只有等它到达其初始位置时它才是真正的“桥”,人才能通过它走出Cube,其它时间内它都在大立方体内部的其他位置,因此必须把握好时机,错过初始位置之后就要再等一轮循环。Leaven把Cube比作是保险箱的锁,只有所有房间到达它们的初始位置时,锁才能打开,然而接下来只要房间一移动,锁就关上了。因此想要找到出口就必须先找到一个处于大立方体边界面的房间(某个坐标为26),然后沿着边界选择房间进入,最终找到“桥”,再等它回到初始位置,才能走出Cube。
————————————————————————————————————————————————————————————————————————————————————————————————————————
加一点自己的看法:
看过《The Cube
Zero》的朋友有没有发现,第三部中的笛卡尔坐标并不是用数字来表示的,而是换成了A-Z的26个英文字母,片中的女猪脚采用了等价的方式将A-Z等价成了1—26,我觉得这样做有两个道理:
&&&&&一个是不用解释第一部中建筑师所提到的“每个立方体长14尺”然后用这个数据区推导出这个立方体是26*26*26结构以至于后面的共有17576个房间的理论,可以说,将数字换成字母可以说直接把这个数据给了观影者,让我们直接得到了房间的总个数,并给我们了一个“Cube”的概念(就是所谓的“魔方”的概念...P.s
魔方控欢迎和我交流,2.3.4阶均可...)
回到正题...
另一个就是不用再去进行所谓的“天才的工作了”。就是对随机的三位数进行质数因子的幂的判断。这一点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因为我没有从第三部中看到任何的对于数字幂的分析,要不然就是电影可能在这一点上没有交代的特别的清楚,希望有兴趣的同学来探讨探讨。
————————————————————————————————————————————————————————————————————————————————
下来就是疑问了,有关于Cube的运动方式
&&&&这里我拿三阶魔方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三阶魔方就是将魔方的每个面分割成3*3的正方体,由六个中心块,八个角块,和十二个棱块组成,共26块组成,立方体的内心是一个轴型结构,连接正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块,三阶魔方中与任何一个块相关的面都有三个,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三阶魔方的大致运动方式。
&&&回到Cube,如果正是像影片中学生说的那样,大立方体是一个26*26*26的结构的话,那么就相当于一个26阶的魔方了,谁能告诉我26阶的魔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所以我觉得影片里面的结果不可能得以实现。(纯属个人观点,望相关数学达人进行佐证...)
——————————————————————————————————————————————————————————————————
接下来是人性讨论部分。
这六个人是在这个压抑的监狱中或寻求所谓的“自由”,或寻求所谓的“救赎”的几种人类。
  警察:最令人绝望的角色......也是《立方体》当之无愧的主角。本片详细讲述了一个自信满满,怀着希望、外向又健康、几乎是人类身上正面元素的代表的人是如何被危险的陷阱;猜疑、烦躁等负面情绪;对权力,甚至是性的欲望(其实也就是我们人类在社会中遇到的种种)蒙蔽眼睛,搞到发疯,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的。影片最后警察杀了女学生时,完全忘了他的目的是寻找出口,出口就在眼前,在立方体里争执的理由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而他已经不顾那终极目标了,只知道杀戮同类,陷入了人类自身的争斗。警察是片中最讽刺的角色,是一个被人类世界逼疯的倒霉蛋,验证了一般人认为的公平正义,手拉手通向幸福之乡之类的叫喊有多滑稽。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警察是个黑人......算了,不多想了。
  女学生:这是个女人,没错,这个角色必须是女人来演。她和痴呆配合的很好,因为她具有女人关心他人的特点。女学生代表的是具有同情心的,也有一定能力的中下层人们。整个影片中没有人针对她,因为她谁也威胁不了,也不像痴呆那样有时会拖到后腿。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警察想拉她单飞----她有用又好用,就这么简单。女学生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主宰过任何一个决定,这也反映了她代表的人们的社会地位,最终都是被利用的存在,也是疯狂的当权者的牺牲品(最后被杀)。
  建筑师: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干什么都不配合的怀疑论者,颓废者,玩世不恭者(虽然有一定洞察力,发现了房间的相对位置也是变化的)。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任何人类团体看做害群之马,只要看警察对他的态度就明白了,还差点把他扔下。当然,其实他是一个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的知情人,也正因为此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人。他是除痴呆外唯一一个不在乎能不能逃出去的人,这个人已经看破了,连最后出口就在眼前,也是摇摇头:“我已经厌倦了人性的无限愚昧。”在寻求出口的过程中,这些人可谓丑态百出,始终站在“局外人”角度看事情的他当然是厌倦了。个人认为这个人是《立方体》的编剧在电影中的化身,一个看开了的“局外人”。
  老妇:职业是个医生,而且一直命苦赖政府,怀疑是五角大楼干了什么。老妇的代表我没太搞清,在我看来是那些心地善良,神经兮兮,善于挖苦,同情心丰富,挑刺一流,把挑战当权者当成天经地义,动不动为了鸡毛蒜皮就上街游行的小市民(这样的人在北美不是少数),有点像《南方公园》里卡尔的妈妈。也许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主持正义,但对当权者来说就是一群嗡嗡叫的苍蝇,所以成了警察变化的祭旗,第一个牺牲品。
  痴呆:他既是又不是痴呆......完全用不着第三部电影来说明,这种“天才的傻子”在我们的世界中有很多。在现实中代表着最底层的,浑浑噩噩的劳苦大众,做的是枯燥乏味的工作(数学计算),还被当成累赘,没有任何地位。需要时拿来就用,没用时弃之一旁,碍事时咒骂一顿(几乎全是那个警察干的)。和其他人不同,他自己对立方体唯一的烦恼就是房间的颜色。这是一个不知自己身处在一个多么可怕的、压抑的监狱中的“无知的傻子”。很具讽刺性的是他竟然是唯一一个走过出口的人......这就对了,就这部电影来讲,无论谁最后走到出口都无法接受。唯独这个痴呆的,浑浑噩噩的人走出,看起来却是当然的,只有傻子才能得到幸福,只有傻子才能上天堂。傻子的背影,一点也不令人羡慕,我是带着苦笑目送他消失在那一片谜一样(对人类来说,这个疯狂世界的出口就是个谜)的白光中的。
  越狱专家:看他的行当就十足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希望”的行家。再看他的形象:一个自以为是的老人。没错,越狱专家代表着那些相信自身经验的人们,他们一般都是年纪大一些的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也确有很多知识。别的人因为“那么久他都过来了(多次逃狱成功)”也愿意相信他们,还给他冠上了“逃逸大师”的美名。但是立方体正如人间是不断变化的,陷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欺骗性才叫陷阱嘛。所以这个有经验的老人的结局当然就是在一个他从没见过的陷阱前粉身碎骨,干净利索的带着他的经验退场,而后被他人当成失败者品评。现实中这也有相当多的例子。
  搞清了什么代表什么,我们就明白这部电影是什么了,这就是一次寻求救赎之旅。人们为了寻找救赎或自由或希望或真理或随便什么(统一由出口代表)而奋斗,结果越狱专家代表的“经验”很快就出局了。大家在慢慢的探索中尝试搞清楚这个世界时怎么运作的,期间各种矛盾不断爆发,积累(有个家伙对我说:“人群总有问题,要是你没看见问题,那就是问题在积累,蓄势待发。”看完想来真够经典。),终于造成了小市民的死亡。而从警察想跟女学生单飞的时候起,强势群体(警察)和弱势群体(其他人)之间的矛盾就已经无法逆转了。而后就是绝望的:回到“经验”的房间的场面,一直以来的努力不过是一场空,影片就是这样一次次地打击着这些人。
  绝望边缘,建筑师发现了房间是移动的,而后痴呆突然证明了自身的价值!让他的待遇一飞冲天!!(若是痴呆早些显示出他是数学天才,八成警察要拉他单飞了)之后矛盾爆发,已经变为暴躁的独裁者的警察暂时出局。
  弱势群体没有自以为是的警察过的也很顺利(一旦成为强势群体,其身份必然影响其行为,也就渐渐不得人心),实际上整片中最顺利,气氛最好的就是这几个弱势群体单干的这一段,现在碍事的人已经成为警察了。之后又是一个讽刺性十足的:一开始出发的房间就是“渡船”!!我怀疑如果当时那几个人选择另一个方向出发,那就直接到达出口了!!“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答案其实就在你身后。”[也可能是在特定时间正确的方向在其他时间却不一定正确]人类本来不复杂,却自己把自己搞复杂了,出发点就搞错的事也有很多。当时女学生也许很高兴,但这也就意味着她们在立方体中整个的努力(也包括互相的倾轧)都是没必要的。
  之后,警察回来了,善良的女学生退场。而警察冲向出口的表情不像是在逃生,我看他根本是想把痴呆拉回来!!可以说到此警察已经彻底变成了立方体中的人,嫉妒,被背叛,愤怒,烦躁,权力欲,性欲,占有欲等众多东西已经把他变成了立方体的一部分,成了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人类世界的一部分,他已经不知道什么出口不出口的了。至于建筑师和他同归于尽,不过是在最后的几个场面里尽快剔除那些不能出去的角色,凸显痴呆而已。
  最后,只有那个痴呆走出了魔方,不过这真的是否是通往外面的世界的路呢。。。?
——————————————————————————————————————————————————————————————————————————————————————————————————————
The Answer: GOD knows....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看过异次元杀阵三部的请进
看过异次元杀阵三部的请进
我都看完了 不过看的迷迷糊糊的&#13;&#10;谁能给我讲解下?最好是自己的理解&#13;&#10;网上复制来的我是不会给分的
补充:那个傻子不是被变傻了吗?&#13;&#10;为什么他还是那么聪明&#13;&#10;可以算出质数什么的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异次元杀阵又名心方慌、超级立方体。我到现在为止看了3部,记得一共出了3部。&#13;&#10;第三部算是前转。&#13;&#10;故事主要通过一个超级大的立方体(布满各类陷阱),进入者相互配合,开动脑筋··逃离此地。··3部作品,都是这个主题。&#13;&#10;要是说,想表达什么,我个人给出的答案就是:通过一种密闭的空间,给人以一种压迫感,加上比较新鲜的杀人陷阱(个人保留意见,只有第一部新鲜,随后2部···看看而已),通过血腥、智慧、情节的紧凑等来吸引观众。···这类的影片,实在没有太上纲上线的主体。&#13;&#10;个人推荐,要是看,就看第一部,后2部,实在乏善可陈,只是让你能联系一点点可怜的剧情而已。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13;&#10;&#13;&#10;&#13;&#10;一共有三部。 &#13;&#10;&#13;&#10;《Cube》( 《异次元杀阵》 1997) &#13;&#10;试想像当你一觉醒来,发现独处高度精密且结构繁复,地下甚至天花也是由一个个正立方体切成的,没有食物、饮料,身上穿了囚犯般的简陋衣服,心乱如麻的你四处试探,试图逃出生天。机关找到了,推门进去,是没完没了的密室。终于遇上黑人警察,继而是更多受害者。继续逃亡,他们发觉各人独有特殊技能可助离开这迷宫。人性丑恶和自私在这生死边缘间显露无遗…… &#13;&#10;&#13;&#10;《Cube 2: Hypercube》(《异次元杀阵2:超级立方体》 2002) &#13;&#10;八个城中专业人士,一天醒来,赫然发现身处一个神秘密室,无人知道这是何等地方,眼前的只是一班完全不相识的人。密室是四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都有一道门,可以通往隔邻的另一密室,但总是逃不过每个密室的特设机关,他们开始相信自己会命丧于此。噩梦果真灵验,有人神秘暴毙,有人离奇遇害。究竟这是真实,还是梦魇? &#13;&#10;&#13;&#10;《Cube Zero》(《异次元杀阵3 心慌方·零》 2004) &#13;&#10;顾名思义,《心慌方。零》是《心慌方》系列的前传,影片更加详尽地解释了巨大、神秘、致命的立方体迷宫从何而来,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被绑架、囚禁到其中。 &#13;&#10;
我觉得多好看的&#13;&#10;&#13;&#10;我觉得第一个最好看。其实大家如果齐心协力的的话。是可以走出去的,但是人性就是这样,大难临头自顾自的。。第一个你应该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吧。只是。那里面不是有一个傻子但是数学却很好吗。那个人其实就是心慌方的设计者。。&#13;&#10;&#13;&#10;第二部。我觉得没有一好看。因为太扯了。没有什么噱头。基本上是复制一的杀人首发&#13;&#10;&#13;&#10;第三个也是。。&#13;&#10;&#13;&#10;&#13;&#10;这个电影很经典。请问你具体是哪里不清楚?我们可以具体的讨论回答
你看过前传吧,就是《异次元杀阵零》那个傻子其实就是那个立方体中的工作人员,虽然脑干最后被切了,但他应该对整个立方体还是了如指掌的,不是他聪明,是一种本能的驱使。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你好,这个电影我看过。不过有1年多了,现在记得不是很清楚。&#13;&#10;你在问题补充里说的傻子,能算出一些很难的问题,我想就这点解答一下。&#13;&#10;你要知道我们平常说的傻子,都是比正常人看起来要笨点,在说话和做事上感觉很迟钝。&#13;&#10;但并不能否认他们的大脑有些机能很发达,在我们说的傻子当中有极少一部分,由于导致他们看起来傻乎乎的脑组织缺失,而被另外的脑细胞占据空间,生长的过于发达,最后就成了你看到的情况。&#13;&#10;这是很少见的,他们的脑结构已经和我们的有所不同,不一样的傻子,对于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能力。&#13;&#10;傻子与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共存的。&#13;&#10;希望我说的话,你能够理解。
那傻子是个天才,可能和第三部那个天才一样,被人为弄傻了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电影电视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最近下了异次元杀阵1(心慌方)(cube),求此电影的主题,与其中的一些知识,要详细.
  以下这一篇摘自豆瓣 个人认为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是经过自己的思考 发现 其实 在这种极端情境下设定的结论是不太科学的~我们可以这样去研究人性和社会,但是 在现实社会中 我们更应该注重那些最古老简单的价值观,更明亮 积极的审视生活,残酷存在才显得那些温暖的可贵.以下为摘自豆瓣的影评  《心慌方》中最高明之处在于解释这个立方体迷宫的来历.按照这群人中的前建筑师的解释,他曾经设计了这个迷宫的外壳,他是这个迷宫的建造者之一.可是当他设计那个外壳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那个外壳是作什么用的,他也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整体是什么样子.他只是完成他那部分的工作而已.实际上,所有的设计者全都只知道自己设计的那一小块东西.直到这个设计师被关进迷宫中,他才知道自己建造了什么东西.  然而盲目的人并非他一个.其实,每一个人都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她们只是工作,实现自己的那部分,而根本没有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正滑向何方.  然而更为可怕的是,其实根本没有一个恶魔来策划这样的杀人迷宫.可能是某个官僚灵机一动,想到了迷宫的这个点子,还未实现就已经下台了.他的继任者并不知道这个迷宫有什么用,可是他会继续完成他.最后完成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为了证明这个迷宫有没有用,就再扔几个人进去做试验.  这个过程非常精准地解释了,我们这个官僚极权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并没有任何恶魔在背后操作,每一个人都在建造它,然后由于对于生命的漠视,这个怪物就开始反嗜建造它的人.每一个被害人都开始诅咒当权者或者有钱人,根本意识不到是自己建造了这个怪物.而怪物一旦成形,就已经无法阻止.  每一个人都既是建造者又是受害者,所以这样的极权社会其实是非常稳定的.西方常见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电影,例如《Equilibrium》《Matrix》或者《V for Vendetta》都以为只要一场暗杀、一次爆炸,就可以结束整个极权统治,实在是过于幼稚了.在这方面,我还没有看过象《心慌方》这样深刻的原创电影.  《心慌方》的几个人物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是前警察.这个人刚出场的时候,正义凛然,勇气十足地担起领导重担.而最后,他却几乎杀掉了每一个同伴.  是因为这个人开始伪装了自己吗?我不以为然.  极权社会的一个特点是,他总有一个在道德上标榜自己的领袖,以道德或者正义来控制社会(当今圣上诏谕的“八荣八耻”就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这个前警察一开始也是如此,他讲述自己的儿女,确立了自己的政治正确,然后要求大家团结起来找到出口.这个看似非常正确的领导,最大的错误在于,他要求大家统一思想,而这一要求是基于道理感的.  所以,前设计师的消怠情绪在道德上是有罪的,警察就要开始疏离他,惩罚他.而且在警察看来,他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他只是在排除害群之马,他在维护团体的利益,他在要求集体意志压倒个人意志.  当然,他不知道,民主的精髓不是服从大多数人的意志,而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即使那是少数人.而对单个人的迫害,对少数人的迫害,正是对民主的破坏.  恶果即是,人被分了等级.对下级的人的迫害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必要的事情.个体的权益甚至生命,和集体利益相比,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所以,虽然这个警察在开始的时候,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然而当白痴出现后,这个白痴被他理所当然地排除于集体之外,他完全没有没有想到这个白痴会是解密的关键.他只想摆脱这个累赘,以及每一个想要保护这个累赘的人.这造成了最终他对集团成员的清洗.  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熟悉.就好象,当年我们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时,我们的道路已经确定了,剩下的只是逐步把迫害施加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去.  《心慌方》中的两个寓言,一个来自设计师的口中,一个来自警察的身体力行.这部电影就是用这样的两个寓言来解释了极权社会是如何产生,如何运行,又如何吞噬生命的.  其实这个迷宫的本身就象是一个暗喻.统一规格的格子,把每个人关在其中,不动声色的屠杀生命,并且向着无人知晓的方向运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慌方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