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斑

基本解释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使显赫:~大。~宗耀祖。景物:春~明媚。光滑:~滑。~洁。~泽。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露着:~膀子。单,只:~剩下一口气。姓。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ray]光,明也。——《说文》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国之光。——《易·观》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容光必照焉。——《孟子》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 色泽;光彩 [color and lustre]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 荣耀;昭著 [glory]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连我脸色都无光了。——《儒林外史》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唐· 韩愈《原毁》 又如:为国争光;沾光;光宠(光荣;增光);光国(为国争光);光天(光辉达于天下);光隆(光辉隆盛);光烂(光辉明亮);光晶(光辉);光赫(光辉显赫) 光阴,时光 [time]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南朝宋· 鲍照《观漏赋》 又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光景如梭(光阴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拈指(阳光在弹指间逝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景色 [scenery]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风光;山光 恩慧;好处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sun,moon,star]。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称人来访的敬词 [grace the occasion with sb.'s presence]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明· 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形〉 光明,明亮 [bright]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三国蜀· 曹植《名都篇》 又如:光净(明亮洁净);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灯(明亮的灯火);光润(光亮润泽) 光滑 [smooth]白沙青石光无泥。——唐· 杜甫《中丞严公雨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又如:这种纸很光;磨光;光出律(光滑);光碌碌(光圆滚动的样子);光圆(光滑圆溜);光油油(光滑明亮) 裸露 [bare]光头圆脑作僧看。——宋· 郑清之《咏茄》 又如:光出溜(光秃);光塌塌(光秃秃的样子);光板板(平而裸露的) 空,净尽 [with nothing left]。如:当光;赔光;输光;吃光;光鞑剌(方言。空荡荡;空旷无物) 通“广”( guǎng)。广大,宽阔 [vast]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尧典》昔武王克 商,光有天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又如:地光(地域广大)〈动〉 照耀 [illuminate]惟公德明光于上下。——《书·洛诰》 又如:光烛(照耀) 增辉,发扬光大 [glorify]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光宗耀祖;光国(为国争光);光德(显扬有德之人);光价(显扬其身价);光演(光大延续);光昌(显扬昌盛);光前(光大前人的功业)〈副〉仅仅,单 [only]。如:不光为我,也是为他;要为集体着想,不能光考虑个人 常用词组 光巴 guāng bā[naked] 〈方〉∶[身体]裸露光巴膀子光斑 guāng bān[facula] 太阳活动剧烈的表面区域,呈现特别明亮的纤维状斑点光板 guāng bǎn[paintless] 未漆过的板子;无漆的板子光板儿 guāng bǎn ér[worn-out fur] 磨掉了毛的皮衣服或皮褥子光标 guāng biāo[cursor] 计算尺上可以前后滑动的部件光波 guāng bō[light wave] 光,光线。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故有此称光彩 guāng cǎi光彩 guāng cǎi光彩夺目 guāng cǎi duó mù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光灿灿 guāng càn càn[dazzling] 发出耀眼的光芒光灿灿的宝石光程 guāng chéng[optical path] 光在真空中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指光在媒质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媒质折射率的乘积光赤 guāng chì[naked] [身体]裸露光赤上体光大 guāng dà [develop to a higher degree]∶显扬,使显赫盛大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光导纤维 guāng dǎo xiān wéi[light-guide fiber] 光通信的传输材料。光通信的线路采用像头发丝那样细的透明玻璃纤维制成的光缆。在玻璃纤维中传导的不是电信号,而是光信号,故称其为光导纤维。远距离通信的效率高,容量极大,抗干扰能力极强光点 guāng diǎn [light spot]∶亮点或发光点光电 guāng diàn[photoelectricity] 由光的作用产生的电光度 guāng dù[intensity of light] 恒星或其它天体光源的辐射量,通常以太阳的辐射强度或以厘米.克.秒制单位来表示光风霁月 guāng fēng jì yuè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光缝 guāng fèng[slit] 通常为长方形的狭窄缝隙,光线或其他辐射通过它进来(如分光镜的准直管)或出去(如从黑体空腔)光复 guāng fù[recover] 恢复原有的领土、统治或事业知欲躬率三军,荡涤氛秽,廓清中畿,光复旧京。--《晋书.桓温传》光杆儿 guāng gǎn ér [a bare trunk or stalk]∶指花叶尽落的草木,或没有叶子衬托的花朵光感应 guāng gǎn yìng[phototonus] 由暴露于特定光照条件而产生的感应状况(如视网膜或照相底片的光化学反应)光顾 guāng gù [knock at my door]∶光临。商店对顾客来临的敬辞欢迎光顾本店光怪陆离 guāng guài lù lí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光 guāng guāng [bare]∶没有留下一点头发的光光的脑壳光棍 guāng gùn [bachelor]∶俗称没有老婆的男人佛公佛母,辈辈相传,生长佛子,哄俺弟子,都做光棍。--《孤本元明杂剧.冯惟敏.僧尼共犯》光棍儿 guāng gùn ér[bachelor] 适合结婚年龄但尚未结婚的人;特指适婚男子,单身汉光合作用 guāng hé zuò yòng[photosynthesis] 借助于光、有时借助近红外光或近紫外光来完成的化合物的合成作用;尤指当含叶绿素的细胞(如绿色植物的细胞)受到光照射时,其中所发生的由二氧化碳和氢源(如水)生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光盒 guāng hé[light box]对表面提供强均匀光源的装置(如用来检查摄影底片或检查透明度)光华 guāng huá光华 guāng huá光滑 guāng huá[smooth] 平滑;不粗糙用手电筒往井里照一照,就会发现那口井的内壁不怎么光滑,上面有些小窝儿。--《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光环 guāng huán[a ring of light] 环绕在某些行星(如土星、木星、天王星)周围的明亮的环状物,主要由铁和水等组成光辉 guāng huī光辉 guāng huī光辉灿烂 guāng huī càn làn色彩光亮耀眼。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光火 guāng huǒ[provoked to anger] 〈方〉∶发怒;恼怒一句话说得山田大为光火光降 guāng jiàng[honor with] 光临;光顾光降书辞,曲加劳问。--苏轼《谢吕龙图书》光洁 guāng jié[bright and clean] 光滑而洁净这磁器光洁度不错光解 guāng jiě光解 guāng jiě光景 guāng jǐng光景 guāng jǐng光阑 guāng lán[aperture] 限制透镜或光学系统装置光孔的(如带孔的板);光阑光圈快门光缆 guāng lǎn[optical fiber cable] 由许多根经过技术处理的光学纤维组合而成的缆,用来传输光信号光亮 guāng liàng [shining]∶明亮学生们在光亮的教室里上课光量 guāng liàng[quantity of light] 数值上等于光通量乘以时间所得之积的光能以流明小时表示的光量光临 guāng lín[presence] 敬称他人的来访不远遐路,幸见光临。--《文选.曹子建.七启》光溜 guāng liū [smooth] [口]∶光滑,尤指手摸上去没有粗糙、点、隆起或皱褶大理石墙壁挺光溜光溜溜 guāng liū liū [smooth]∶形容光滑光溜溜的大理石地面光芒 guāng máng [brilliant rays]∶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永放光芒光面 guāng miàn[plain noodles] 不加任何菜的汤面光明 guāng míng光明 guāng míng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光能 guāng néng[light energy] 以可见辐射的形式转换而来或转换成可见辐射形式的能量光年 guāng nián[light-year] 星际天文学的长度单位,等于光在一个恒星年中所经过的距离,等于9.46110 12 公里光谱 guāng pǔ[optical spectrum] 当一束受到色散后的辐射能量被聚焦,并使其诸分波按波长的顺序排列时(如用棱镜使一束日光发生折射和色散,显示出各种颜色)所成的一系列像光气 guāng qì[phosgene] 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分子式 COCl 2 。在军事上曾用作毒气,也可用以制染料、香料等光前裕后 guāng qián yù hòu光前:光大前业;裕后:遗惠后代。为祖先增光,为后代造福。形容人功业伟大。光圈 guāng quān [aperture]光热 guāng rè[photothermal] 既有光又有热光荣 guāng róng [glory]∶荣耀;荣誉红十五军团的全体同志,都为这个光荣的会师欢欣鼓舞。--《奠基礼》光润 guāng rùn[(of skin) smooth] 光滑润泽(多指皮肤)最后用椴木炭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光润。--《景泰蓝的制作》光栅 guāng shān[grating] 能产生衍射现象的光学器件,光线透过它或被它反射时就形成光谱,一般用玻璃或金属制成,上面刻有很密的平行细纹光束 guāng shù[light beam] 呈束状的光线,例如探照灯的光光速 guāng sù[ speed of light]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它是一个物理常数,等于00.0012千米/秒,用符号C表示光堂堂 guāng táng táng[bright and clean] 形容光洁的样子他特别注重仪表,脸总是刮得光堂堂的光趟 guāng chēng [smooth] 〈方〉∶光滑;不粗糙席子编得细密又光趟光天化日 guāng tiān huà rì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光头 guāng tóu光头 guāng tóu光秃 guāng tū[bare] 没有天然覆盖物(如毛发、肉、树皮或叶子等)光秃秃 guāng tū tū[bleak] 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牡丹被人誉为花王,但南园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秃秃不见叶子。--《花城》光雾 guāng wù[optical haze] 削弱大气透明度的一种情况,乃不同密度的几个气团并存于被加热后的表面上方因而引起不规则折射所致光纤 guāng xiān[optical fiber] 光学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光鲜 guāng xiān[be fresh and bright] 鲜明;漂亮光鲜越雉,色丽 秦狐。-- 北周. 庾信《齐王进白兔表》光线 guāng xiàn[beam] 光源辐射的光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光学 guāng xué[photology] 研究光、光的产生和传播、光所经受的和引起的各种效应以及与光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现象的一门科学光压 guāng yā[light pressure] 射在物体上的光对物体所产生的压力光艳 guāng yàn[bright and beautiful] 鲜明艳丽光艳动人光焰 guāng yàn [flame]∶火焰;火光桌上的油灯只有黄豆大小的一粒光焰光焰万丈 guāng yàn wàn zhàng光焰:光辉。灿烂的光辉射向远方。原形容诗文美妙,留传后世。现多形容新生事物前程远大。光洋 guāng yáng[silver dollar] 〈方〉∶银圆光耀 guāng yào光耀 guāng yào光耀 guāng yào光阴 guāng yīn[time]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光阴似箭 guāng yīn sì jiàn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光源 guāng yuán[luminous source] 任何能发光的物体,如太阳、蜡烛光晕 guāng yùn[halation] 从显影后影像边缘漫延出来的虚影光泽 guāng zé[luster] 光彩;光华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天山景物记》光照 guāng zhào光照 guāng zhào光针 guāng zhēn [laser filiform needle]∶利用激光代替毫针进行针炙的装置光锥 guāng zhuī[pencil] 光束或其他射束,尤指从一个点射出或集中于一点时--亦称汇交射束光子 guāng zǐ [photon]∶辐射能(如光或X射线)的量子光宗耀祖 guāng zōng yào zǔ宗:宗族;祖:祖先。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荣耀。 部首笔画 部首: 儿部外笔画: 4总笔画: 6五笔86: iqb五笔98: igqb仓颉: fmu笔顺编号: 243135四角号码: 90212郑码: kogr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149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小兀汉字部件分解: ?兀笔顺编号: 243135笔顺读写: 竖捺撇横撇折
百科解释 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光是由光子为基本粒子组成… 光的相关词组光的文章昼夜交替普照天下—光的传奇传奇一:且留余音绕天台—起源探索1、地球上无处不在的光娓娓道来光,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物质,白天的时候经太阳照射,我们的世界是...光光是黑暗的终结者有了它就有了明亮光是温暖的缔造者有了它就不再寒冷光是船的领航者有了它就有了方向光是理想的推动者有了它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光就是希望有了它人们不在...我份外的诧异,伴着莫名的惊喜,往那束光的源头看去,静静地,静静地,那么专注的光,炽热的光,像要燃烧我温柔的心,感动—我低下头,默默地,默默地离去,并频频回顾,带...生命就像一束光,充满了奇迹美妙的世界就在你我的眼眸触碰中开始。有一天你的泪浇灭我的心醉,那么,也就碎了一个世界,关于你我的故事遗落一地。光 by:茶茶 亮着没有边际边际的景象是一片模糊的海浪像是海边的岸熄了却仍在梦中残断光的相关作文“光”,多么温暖的字眼,谁不喜欢光,向往光呢?可是为什么要给别人一缕光?怎么才是给别人一缕光呢?读了《给别人一缕光》这篇美文,我找到了答案。“如果有一只小虫飞进...《作文:太阳光的颜色》小白兔听牛爷爷说,太阳光的颜色有很多学问。他天天去看太阳,很想知道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小白兔去问小燕子。小燕子说:“太阳照在迎春花上,迎春...《作文:光豆捡钱》光豆捡钱光豆去上学,一边走,一边唱:“光头光头,下雨不愁,别人有伞,我有大—”,这时,光豆眼前一亮,“钱!原来,光豆看见了五十元的大钞。光豆...早晨,小光的妈妈、爸爸都去上班了,小光闲着无事,就到后花园去踢球,玩得很是开心。这时,皮球把邻居家的衣服弄脏了。小光十分着急,小光想:“邻居看见衣服弄脏了,肯定...美丽的光在哪里呢也许在古老的精灵之森可以找到答案你要寻找最美丽的光兔子精灵稍作沉思太阳的光是你要找的吗我抬头看向天空摇摇头阳光太刺眼了站在树荫下的猫精灵用一双...您当前的位置是:
1995年作 血缘:大家庭3号 油画画布 画框
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
编号:0145
估价:HKD: 65,000,000-80,000,000
编号:0146
估价:HKD: 10,000,000-15,000,000
编号:0147
估价:HKD: 6,000,000-8,000,000
编号:0148
估价:HKD: 16,000,000-20,000,000
HKD: 65,000,000至80,000,000
HKD: 94,200,000
179×229cm.
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展览厅五
拍卖会名称
拍卖会专场
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展览厅五
出版: 〈Art Asia Pacific〉(纽约,Vol.3, No.1,一九九六年),封面 〈时代的脐带─张晓刚的绘画〉(香港,汉雅轩,二〇〇四年)64至65页 〈中国制造,仕丹莱收藏展1996 - 2006〉(胡姆勒拜客,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二OO七年)封面, pp. 414至415页 〈历史之路 ─ 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文献集〉成都当代美术馆主编(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63页 款识: 张晓刚,Zhang Xiaogang,1995 说明 展览 意大利,威尼斯〈第四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一日至十月十五日 丹麦,刘易斯安娜现代美术馆〈中国制造,仕丹莱收藏展〉二〇〇七年三月十六日至八月五日,8页 以色列,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中国制造,仕丹莱收藏展〉二〇〇七年九月十八日至二〇〇八年三月一日 澳洲,布里斯班,昆士兰现代艺术画廊 〈Zhang Xiao Gang: Shadows in the Seoul〉二OO九年,17页 来源 欧洲,仕丹莱收藏 香港,苏富比,日,拍品编号1115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血缘大家庭〉 系列的巅峰 张晓刚 如果我们要在当代中国艺术中寻找与近代历史呼应的作品,我们没有可能回避〈血缘︰大家庭〉于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位置。此系列于一九九四年代表当代中国亮相于西方重要国际大展,其中包括圣保罗双年展及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以文革时期的照片为蓝本,纪录了一代中国人对过去历史创伤的记忆。〈血缘︰大家庭〉系列标志了艺术家毅然摒弃表现主义在画布上自觉地寻找一张代表中国人的面孔,从个人走向民族,从对个人存在的迷思,走向对民族历史的凝视,展现了艺术家离开早期表现主义及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自省式风格,成为张晓刚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并成为他日后创作反复出现的母题。今次拍卖作品《血缘:大家庭3号》(拍品编号145)创作于一九九五年,是该系列最重要及最成熟的一张。它有着经典的三人家庭构图,其中居中的儿子戴着毛主席别章及手臂布章,更是该系列中的唯一一张,深具意义。 一九九五年,张晓刚只绘画了五张一米八高二米三宽的大尺幅《血缘︰大家庭》,其中四张参加了当年的「第四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此作品正是其中一张。本作品见证了《血缘》系列美学的全面成熟,也是前所未有的大型作品,之前的《血缘》从未大过一米八宽。九五年创作的《血缘︰大家庭》一至四号中,《一号》和《四号》分别描绘了一个有两个女孩的家庭以及两兄弟的肖像。只有《二号》和《三号》则分别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下典型的一孩家庭,更能反映中国社会。而对比《二号》中开裤裆的黄色婴儿,《三号》的构图更见精心,它是此四张作品,甚至是整个《血缘》系列中,唯一一张以一名别上毛主席徽章、戴着红色臂章及穿着绿色革命服的小红卫兵为画面中心的作品,此作品无疑是《血缘》系列中直接点明题旨之作,充满呈现《血缘︰大家庭》潜藏的主题,表现了作品背后政治与历史的张力。在冷漠而沉重的氛围中,黑灰的色调既表达了张晓刚后八九时期的色彩哲学,亦同时给予这张作品别具的历史重量,透着一股压迫的历史感。 中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形容张晓刚的〈血缘〉系列是他艺术生涯的一次大转变,「完全剔除了表现性而变为光滑、俗气的写实风格。以旧照片为题材,不留笔触,淡化脸部造形结构,追求一种平滑、俗气的中国民间画工肖像画法的审美趣味。」栗宪庭认为张晓刚新的创作风格使画面充满了一种历史感,并涵盖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物特有的沧桑感,「而成为一种缩影式的中国人肖像 – 常常被命运捉弄,甚至偶有不测,但却平静如水,充实自足的形象。」 张晓刚的风格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几度大变。八九的政治风波,让艺术家惊醒过来,回到现实。「你不能不去想你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跟西方艺术家的不同。」1 尽管他开始获画坛重视,但张晓刚对个人艺术风格与路向却日渐迷惘,并影响了艺术家的当时的创作状态。「我做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反省,写了很多东西。我觉得我这样画下去,可能是一百万个模仿西方艺术的其中一个人,我模仿的再好,最多拿到前几名模仿者的荣誉,但我还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艺术家。」2 在迷惘及郁闷之下,德国卡塞尔大学的短期学术交流邀请,来得正合时宜。五月,张晓刚前往德国,会合当时在彼邦念书的妻子唐蕾,也许他自己想不到,这三个月的旅程对他艺术生涯,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段期间,张晓刚天天泡在博物馆,看遍了西方大师的创作,他除了待在德国,还偷偷去了法国跟荷兰。经典大师如梵高及马格利特令他折服,德国的当代艺术家,包括波伊斯、基福尔、巴塞利兹及里希特等则令他着迷,并对艺术家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里希特。但与此同时,张晓刚对完全资产阶级化的当代艺术感到失望,特别对当年的卡塞尔文献展感慨良多,他回忆称︰「看了一个月,看也看不懂。」3 他后来在写给王林及叶永青的信中,颇有体会︰「西方人已经玩腻了,不少人失去了目标,并开始玩弄自己。。。这次展览不过是一次西方人消费的机会。」4 欧洲之行同时让艺术家在异邦文化冲击中,对中国艺术家的定位有更深入的思考。「我一直从「早期」看到当代,找自己的位置。看完了以后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有一个想法很明显得出现了︰我要继续做艺术家的话,我必须是「中国」的艺术家。」5 「中国艺术家」这个身份从来未曾如此清晰的出现在张晓刚的思考中,在给叶永青的书信中,他说︰「就目前而言,西方是无所谓什么中国当代文化的,或者也许他们更希望将其置于「乡土文化」来欣赏,就像购买非洲木雕一样。。。或者他们更希望从殖民的角度来关注第三世界的当代文化,讲究所谓的「包容性」。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当代文化,目前只有咱们心里有感觉,但还未形成明确的概念和形象向世界展示出来,而这一结果的实现,又只有中国人自己来努力完成才行。」6 回国后,张晓刚以两张《创世纪︰一个共和国的诞生》参加「广州双年展」,但此两张作品并未真反映德国之行对艺术家的影响。可以这样说,真正代表张晓刚风格转变的,是一九九三年创作作品。他反复实验过超现实主义和半立体主义,逐渐发展出一组独特的色彩及语汇,以描绘人的面貌及肢体。他使用了种「错视画」(trompe l’oeil) 的木画框,目的可能是进一步增加画面的景深及立体感。在一九九一及九二年的一批作品,描绘一些没有身体的头及手(在一九九三年的〈后八九中国艺术》展中展出);以及一九九三年的天安门广场系列,都是用这种画框创作的。这些都影响了后来《血缘︰大家庭》的手法。 〈血缘〉系列是一九九三年夏天在昆明诞生的,其第一次展出是同年十二月在成都四川美术馆的「 九十年代的中国美术:中国经验」展。这个展览由批评家王林策划,参加的艺术家分别是张晓刚、毛旭辉、叶永青、王川及周春芽。这几位艺术家都是新潮艺术团体「西南艺术研究会」的成员。在这个展览中,张晓刚展出了十张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全家福》。画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一家三口的肖象,很可能是代表了艺术家本人的家庭。这幅作品中瘦弱的人物与《血缘︰大家庭》已有相似之处,人物面上成块的光亦预见了后来的变色光纹,但它背景的明暗处理则未及后来作品般细致。这幅后来被定名为《血缘︰全家福》的作品被福冈亚洲美术馆收藏,那是张晓刚的作品首次成为国际艺术机构的藏品。 一九九三年,十九名中国艺术家首次在威尼斯双年展中亮相。当时的成都仍然远远在国际艺坛的注视之外,尽管如此,张晓刚已隐约感到他的象征图像,在面临强大的市场时的吊诡处境。在「中国经验」展的图册中,张晓刚指出︰「我们不能跟到归类走。归类是展览要求,比如这次香港的八九展就是为了某种说明的需要来归类。」7 他强调的,似乎是指艺术家的作品不管在国际上受到怎样的界定和归类,最终都应该抓紧属于自己的表现力。 然而,当时张晓刚恰恰是首次有国际展览的机会。刚刚策划了「后八九」展的张颂仁将负责为第二十二届圣保罗双年展中国部份挑选艺术家。张晓刚是六名被选中的艺术家之一。这个展览分两个部份,张晓刚与方力钧、刘炜属于第二部份,主题为《不眠的长夜与失重的时刻》(Wakefulness and the Weightless Present)。展览展出张晓刚四幅一九九四年的〈血缘》系列作品,一律为一米五高一米八宽。其中两幅题为《全家福》(与在成都展出的作品同名),另外两幅分别为《两个同志》及《三个同志》。这几幅一九九四年的作品与前作有显著分别:画面较为明亮,人物处理更加风格化,也是人物面上的红、黄色光取代了之前的光块。另一重要的演变,是画中人物中性化的倾向。 一九九五年,张晓刚再次获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他藉这个机会,进一步深化他对人物造型的实验。他回忆道︰「在一九九五年,我开始寻求一种中国的语言。我很快感到要演进人物的无性别感。这种感觉与中国传统画中的佛陀和观音很相近。」8 一九九三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第一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由于是第一年,当地政府提供的场馆位置设在离开主场馆较远的地方,故未能引起太大的回响。经过一届的经验,一九九五年的中国部份办得更好。当年中国部份的主题为《我相与他相︰三位中国艺术家》,切合了威尼斯双年展百周年庆典的大题目《身份与变易》(Identità e Alterità) 。经策展人张颂仁及赞助人邓永锵努力,及得黛安娜皇妃亲临参观,这个展览获得重大成功。展览本来包括张晓刚、刘炜及谷文达的作品,惜最后因场地限制,未能展出谷文达的作品。张晓刚展出的分别是一套单人像的《血缘︰同志》,和四幅大型油画《血缘︰大家庭》。这是张晓刚第一次用《血缘︰大家庭》命名这批画(之前偶称《全家福》)。张晓刚之后一直沿用「大家庭」这个名称,加上其风格日趋独树一帜,故此,一九九四年可谓张晓刚大家庭系列正式开始的一年。 在该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图册中,张颂仁写道:「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人物造像把人像都幻美、理想化。主角都凝重而尊严地营造一个足以流芳后世的形象。像早期摄影室的人像照片,每人面上的瑕疵斑点都给灌涂洗剔清,以致完美纯洁…这些人物代表了今日的群众。」9 十多年后,这些「群众」作为一种图式,已经超越了画布,成为了时移世易的象征。张晓刚属于那个暗蓝色和军绿色的时代,也代表了那个已然逝去的时代中最敏锐的目光。《血缘︰大家庭3号》正好是历史的最佳见证。 血脉相连的大家庭 在著名的《论诡异》一文中,弗洛伊德探讨事物带来的,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矛盾感觉,比如人体模型,其逼真程度不禁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力和个体性感到怀疑。最熟悉的东西,却也可以矛盾地,令人不安、甚至感到受到威胁,但是这种不协调,究竟是源于事物的本质,还是由于我们试图去熟悉它而引致的结果,却不大清楚。试试盯着爱人的照片、或是镜中的自己、甚至乎就这一页纸上的文字 - 不用多久,它们便开始变得抽象和混钝。这种没有合理解释的复杂感觉,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诡异」概念︰「那种恐惧可以追溯到某些我们早已知道、曾经非常熟悉的事物。」 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直接的灵感来源是五六十年代的标准化合照,包括他自己的家庭照,是他「无穷遐思」的泉源1。从这些旧黑白照,张晓刚创出〈大家庭〉系列的典型特色:含蓄而近乎单色的色调;多层次但却平滑的画面,没带半点笔触的痕迹;只限于人物上半身的构图;拘谨的正面姿势;当然还有毛泽东时代的发型和服饰。褪色的部位,最初以面上的光斑出现,后来成为独立元素,令人联想起破损的照片。由于这个系列是源于全家福照片,因此大家习以为常地把它的成功归因于中国文化对家庭观念的看重。如评论家和画廊东主张颂仁便曾写道:「通过肖像的传统而连接祖宗造像这样一个中国人都依稀存有记忆的经典图式。」2 栗宪庭也认为「在以儒家传统为正统的中国,一向以宗亲治国为本,它潜移默化地留给近代中国摄影业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普通百性的「全家福」留影方式 - 修饰的着装、正经端庄的姿势、主次有序的呆板排列,自觉不自觉地彰显着宗亲的力量。」3 但是,张晓刚所画的家庭是有特殊的历史性,并不是「中国人」和「儒家」这些标签所能概括的。尽管作品称为《大家庭》,这些家庭却没有一个是「大」的,事实上从来没有超过两代人、或是多过一小撮人,反而家族中祖孙两代一起的画像,倒很常见。虽然连接着家人的红线往往伸延至画布的边缘,而婴儿的生殖器也是经常出现的图式,但是这种超越画框的血统暗示,最终还是屈从于核心家庭的形象,这是明显现代的思维,并不是那么传统或儒家的。独生子的优越- 俨如欧洲油画中的圣婴,总是占据着画中央的位置、流露出异常的自我意识 - 令不止一位评论家想起中国于一九七八年推出的独生子女政策。凯伦?史密斯形容这些作品「令人想起毛泽东时代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大家庭油画]情感是非常中国的,生动感人、尖锐深刻。形式取材自传统的黑白照,偶尔是四九年后手工着色的无产阶级快照,张晓刚令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情感。」4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家周锡瑞曾经撰文讨论「家庭被重组,成为由夫妇和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夫妻关系比前更重要,虽然在动荡的政治运动中每每受到考验。」5 在〈大家庭〉系列中,「动荡」历史的暗示不只限于有关年代背景的细节,如毛装与毛像、和红卫兵袖章。其感人之处,在于以低调隐晦的视觉语言,调停中国近代在道德和感情上的种种矛盾。要了解张的艺术特色,可以把他和王广义与方力钧作出比较,后两者分别代表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主流的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三位都被张颂仁选中参加一九九四年的圣保罗双年展,而《大家庭》亦于当时首次亮相,其后三人于二OO二年的「图像就是力量」再次联展。有时张晓刚会被误作为玩世现实主义,但他在风格和情感上和这些艺术家有很明显的分别。王嘲讽玩弄共产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去个人化图像,而张则深入发掘个人的情感和家庭历史,尤其是与母亲和女儿的关系。佩斯画廊创办人阿恩格里姆彻于二OO八年的图录引言中说:「现在,十五年以来,艺术家一直都将创造个人愿景的抱负,蕴藏在表达政治观点的欲望之中。事实上,张晓刚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玩世。」6 高名潞也同样认为张及其他西南艺术家的作品,微妙而委婉、具批判性、却又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有别于沿海和北京艺术家毫不内敛的后现代「浅薄」。7 事实上,张晓刚的油画静静的令人不安,叫人想起其四川美院同学罗中立于一九八一年创作的《父亲》,对后毛泽东时代「家庭」多方面的矛盾作出反思。8 重要的是,这种对比,也见于实质的绘画手法。王与方喜爱冷漠的浅薄,而张则认为「要带出空虚和女性化的抽离,我必须坚守严谨的绘画程序,重复地涂上一层又一层薄薄的油彩。通常一张脸便要涂上四至五层油彩」。9 他的油画更令一些评论家想起街头肖像画家的炭精速写,将他的画工戏剧化。王与方的构图和用色大胆、扑面而来,而张则一再重复相同的静默构图和柔和色调。在〈大家庭〉系列中开始出现的水汪汪眼睛,隐隐暗示着空洞茫然的脸孔底下伤痛的记忆,指向一些内在的东西和历史,以及张投放在人物身上的感情。另一方面,这些眼睛 - 也是人物存在于相类似的传统肖像和宗教圣像里的关键 - 超乎现实地乌黑和过大,目光散漫、或是斜着眼睛,精神上一片空虚。透明的釉料和一滩滩凝结的白色颜料,化为滴滴眼睙,同时也揭露出作品的媒体,油彩就是油彩。表面似乎可以通往内里,但内里本身却又以表面的假象出现,两者纠缠不清。虽然一般认为,张在〈大家庭〉系列完成从「表现主义艺术家」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过渡,甚至张本人也有同感,但这些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术语,并未能切实地反映出实际情况。「压抑」也许是比较恰当的形容词,超现实主义的时刻,不在于表达之中,而在于隐藏和抗拒之中,以引起关注。张说:「我重复了一个又一个标准化的「美丽」面孔;他们表面上平静如水,但内里却充满各式各样的情结。」10 张晓刚巧妙运用矛盾和悖谬的另一例子,是其成熟作品中的签名式红线。红线来自墨西哥画家芙烈达?卡萝(年)的作品。在卡萝的画中,它们切切实实是暴露出来的血管 - 以暗红色勾勒,连接着器官,淌着血;而在张晓刚的手中,它们的形态变得更加清晰,但含意却更加隐晦。可以肯定的是,张的「血线」最直接了当的说明了人物之间的遗传关系;从颈、胸口和肚脐冒出来的血线,令人想起动脉和脐带。但也意味着疏离,甚至乎是厌恶。一位评论家认为「它们仿似是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但同时也是暗中抑制他们的锁链。」11它们冷静的穿过衣服和肌肉、侵入耳朵和鼻孔,带着一种幽幽的暴力。连绵不绝的线条在精细的层次和造型上留下的痕迹,也可以看作是磨损,就如光斑令人联想起侵蚀,甚至是皮肤病。12 (在此幅拍品中,其中一条红线经过孩子的右手时,突然变得具有「真」线的质感 - 这种图像化的俏皮,在此系列的其他作品之中再也没有出现。)以下摘录出自周锡瑞的文章,带出「血缘」作为一个概念和图像,所引起令人不安的共呜: 文化大革命早期通行的一句标语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虽然这个所谓血统论其后被毛及其盟友否定,但由于这种政治正确性的标准是如此的简单,因此在文革期间经久不衰。[…] 子女被要求与犯罪的父母划清界线。13 如果文革考验和颠覆家庭关系,那么中国近廿年来令人目眩的发展,亦使过去变得混乱和陌生。这正也是一九九四年的著名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氛围,当时《大家庭》刚刚诞生。在〈大家庭〉系列的早期(如是次拍品),血线与音乐符号和天气图标合作,阻止观众沉醉在表面的摄影造像世界里。和充满泪光的眼睛一样,它们使人联想起内在和外在之间,过去与现在之间,无可避免的妥协。张晓刚说旧家庭合照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它们的「修饰感」,不单是指底片处理以及人像摄影的惯常手法,而是更根本的原因,就是公共世界中的自我和私人生活中的自我之间的矛盾,或如张说的「角色与性格之间的暧昧关系」。14 无论照片里有什么真相,个人的、历史的、或其他也好,都已埋在层层的扭曲和遗忘之中,再也无法挽回。《大家庭》中明亮的红色和黄色,和儿童以不合物理的姿势悬浮于半空,反映出人物尽管靠在一起,长相也相似,精神上却是疏离的。其中一些人仿似是在时间中停顿,但其他人却神奇地「跃」进我们的现在。如系列中另一幅于一九九三年创作的早期作品,「现在」的张晓刚,睁大眼睛,黄皮肤,而在旁的母亲则处身过去,一脸满足,是停留在他记忆之中的印象。 随着此系列的演进,张晓刚笔下的面孔变得越来越单一化和中性化,而服饰也越来越不起眼。无一例外,都是从右边打光,面部的轮廓,在散漫的明暗之中,逐渐消失,朦胧地融入灰蒙的背景之中。虽然画家的女儿曾在作品中出现,而画中的成年人也保留着母亲的小眼睛和瓜子脸,后期的作品其实都是中国人民的抽象肖像。张把这些面孔类型化,和使人一眼便可以看出是「中国人」。故此,〈大家庭〉这个系列标题包含整个国家,而「血线」亦跨出画布,包围着观众。源自张晓刚对母亲的记忆、和担心母亲的病对他和女儿的遗传影响,〈大家庭〉系列最终替他这一代人的集体创伤和梦想,幻想和幻灭,发出声音,但并不是透过直接「呈现」过去,而是透过绘画的过程,体现个人与他者、个人与群体、甚至乎个人与自己之间的诡异矛盾。
山姆?貝克 (Samuel Baker) 於1744年在倫敦創立蘇富比,成爲世界其中一家歷史最悠久的...…[]
联系电话:852 联系地址: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第二期309至310室所属地区:香港拍卖品:
估价RMB 6,800,000--6,800,000
估价RMB 900,000--900,000
估价RMB 280,000--280,000
估价RMB 1,800,000--1,800,000
估价RMB 1,680,000--1,680,000
估价RMB 280,000--280,000
估价RMB 1,180,000--1,180,000
估价RMB 1,300,000--1,300,000
估价RMB 6,800,000--6,800,000
估价RMB 1,300,000--1,300,000
估价RMB 3,200,000--4,800,000
估价RMB 2,000,000--2,800,000
成交价RMB 32,000
估价RMB 12,800,000--20,000,000
成交价RMB 5,650
成交价RMB 5,650
成交价RMB 5,650
成交价RMB 5,650
成交价RMB 3,680,000
成交价RMB 69,000
估价RMB 20,000--35,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1,000,000--1,200,000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600,000--800,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200,000--300,000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20,000--35,000
估价RMB 20,000--35,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1,000,000--1,200,000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600,000--800,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200,000--300,000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20,000--35,000
估价RMB 20,000--35,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1,000,000--1,200,000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600,000--800,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200,000--300,000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估价RMB 28,000--35,000
估价RMB 20,000--35,000
估价:成交价RMB 3,776,000时间:公司:香港蘇富比
成交价RMB 2,912,000
成交价RMB 6,560,000
成交价RMB 17,120,000
成交价RMB 16,672,000
成交价RMB 3,392,000
成交价RMB 5,024,000
成交价RMB 64,608,000
成交价RMB 5,312,000
成交价RMB 3,680,000
估价:成交价RMB 224,992,000时间:公司:香港蘇富比
成交价RMB 117,472,000
成交价RMB 75,360,000
成交价RMB 64,608,000
成交价RMB 46,688,000
成交价RMB 38,624,000
成交价RMB 33,248,000
成交价RMB 26,528,000
成交价RMB 23,392,000
成交价RMB 21,600,000
估价:成交价RMB 100,000时间:公司:香港蘇富比
成交价RMB 300,000
成交价RMB 1,952,000
成交价RMB 1,184,000
估价RMB 240,000--320,000
成交价RMB 2,432,000
成交价RMB 1,376,000
成交价RMB 650,000
成交价RMB 85,000
成交价RMB 224,992,000
估价:成交价RMB 1,000,010,000时间:公司:东方艺都
成交价RMB 883,200,000
成交价RMB 672,000,000
成交价RMB 625,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36,800,000
成交价RMB 425,500,000
成交价RMB 403,200,000
成交价RMB 402,500,000
估价:估价RMB 8,000--16,000时间:公司:杭州佳实拍卖
估价RMB 10,000--18,000
估价RMB 50,000--70,000
估价RMB 20,000--35,000
估价RMB 12,000--28,000
估价RMB 40,000--60,000
估价RMB 650,000--800,000
估价RMB 15,000--25,000
成交价RMB 13,200
成交价RMB 110,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的光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