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常凯 劳动关系学下载夫人是谁?

中科院半导体所常凯研究员学术报告及研究生招生宣传
&&没有公告
您当前位置:&&&&&&&&&&&&详细内容
中科院半导体所常凯研究员学术报告及研究生招生宣传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 11:26:14
报告题目:拓扑绝缘体中新奇量子现象及其调控
时 间: 日下午4点开始
地 点: 望江校区物理馆323报告厅
报告人: 常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2013年度黄昆物理奖获得者。在Phys.Rev. Lett. Nature Material, 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等国际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90余篇。他在第31届国际半导体物理大会和美国物理学会March Meeting 等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报告结束后半导体所研究生处祝素娜主任介绍半导体所的情况及保研招生政策等。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大学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邮政编码:610064
电话: 028-(行政)(党办)(教务)(学工)您的位置: &
中科院半导体所常凯研究员等六位专家应邀来山西师范大学讲学
优质期刊推荐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38&分页:呵呵发信人: npt (呵呵), 信区: GaoKao
标&&题: Re: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咋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5 11:14:54 2014), 站内 && 那国科大在高考可以忽略不计了
【 在 chenchong (只有红烧肉是永恒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湖大,东北之类喽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只有红烧肉是永恒的发信人: chenchong (只有红烧肉是永恒的), 信区: GaoKao
标&&题: Re: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咋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5 11:29:33 2014), 站内 && 无所谓,本来就是办研究生预科
【 在 np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国科大在高考可以忽略不计了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69.81.85.*]
常凯神发信人: ChiangKaishk (常凯申), 信区: GaoKao
标&&题: Re: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咋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5 11:47:48 2014), 站内 && 南方科技大学加强版
【 在 chiefmajia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称听着像国防科技大学。
: 住宿条件、教室条件都咋样啊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7.136.39.*]
常凯神发信人: ChiangKaishk (常凯申), 信区: GaoKao
标&&题: Re: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咋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5 11:48:05 2014), 站内 && hi,美女
【 在 bydt 的大作中提到: 】
:&&&&&&&& 求放过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7.136.39.*]
草地上的石头发信人: fflystone (草地上的石头), 信区: GaoKao
标&&题: Re: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咋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5 12:30:25 2014), 站内 && 本科在玉泉路。就业方面有院士和杰青罩着也不是问题,只要不是做的太挫,关键是不喜欢科研的别去。问题是上两年大学可能就不想做科研了
【 在 Stalingrad 的大作中提到: 】
: 雁栖湖,具体咋样不知道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0.76.200.*]
常凯神发信人: ChiangKaishk (常凯申), 信区: GaoKao
标&&题: Re: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咋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5 12:46:44 2014), 站内 && 谢谢
【 在 bydt 的大作中提到: 】
: hi,帅哥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7.136.39.*]
马甲之王发信人: chiefmajia (马甲之王), 信区: GaoKao
标&&题: Re: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咋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5 14:10:26 2014), 站内 && 我觉得国科大的专业太差,
总共 6个专业,除了计算机,
剩下的:数理化生材,都是就业困难户。 && 【 在 chenchong (只有红烧肉是永恒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就没想着和2+7竞争
: 就是中科大毕业生都抢着出国,中科院没什么好生源,留一块自留地而已,办这个学校就是中科院自娱自乐,只要入学生源质量有中游985就行,反正师资强条件好,不愁培养不出好苗子
: 在这个大学就别想着本科毕业找工作了,只要大学不是太混毕业肯定去中科院个研究所读研,家境不好急等着工作挣钱的别报。如果关心就业质量,就直接看中科院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就行了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4.207.10.*]
amy发信人: amywinehouse (amy), 信区: GaoKao
标&&题: Re: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咋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5 18:30:32 2014), 站内 && 即使以后不做科研,有大牛罩着,找工作也不是问题。而且现在不上个研究生出去也不好找工作。上研究生总得科研科研吧。
【 在 ffly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做科研的可以试试,只要不是做的特别差,有院士、杰青罩着,工作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不能保证自己4年后还喜欢科研。
※ 修改:·amywinehouse 于 Jun 25 18:32:17 2014 修改本文·[FROM: 218.26.181.*]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8.26.181.*]
文章数:38&分页:
抽奖到手软!将狂欢进行到底!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 实验室首页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 >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
&&成员资格申请
&&最新消息
&&实验室管理
&&友情链接
暂未添加友情链接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于1988年3月由国家计委组织专家论证并批准后开始筹建,1990年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11月通过了由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委员会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李树深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郑厚植院士。
&&&&&&实验室目前共有26名成员,其中包括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厚植和夏建白,15位研究员、3位副研究员,以及6位助理研究员、技术支撑和行政管理人员。先后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0人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实验室以半导体低维量子功能结构的物理研究为基础,以发现、研究低维量子体系中的新现象和新效应为主要目标,探索半导体低维量子功能结构在固态电子、光电子、光子器件和量子信息技术中的潜在应用,力图从最基础的层面上提升我国电子、光电子、光子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为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跨跃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实验室承担了30多个科技部、基金委和科学院的重大和重点项目,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黄昆先生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至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二项。2004年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称号。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科研设备和环境条件,拥有雄厚的科研积累和奋发向上的科研团队,并于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目前承担了包括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863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科学院的重要科研项目。
&&&&&&实验室每年可接受4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现有研究生和博士后100余人。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 (previously known as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 was founded in 1988. The head of laboratory is Professor Shushen Li. 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the laboratory,headed by Professor Houzhi Zheng,consists of 16 prominent scientists.
&&&&&&There are 26 members in the lab, including 2 Academicians of CAS, 18 full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5 technicians and an administration staff.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7 members were awarded the National Funds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and 9 members were the recipients of the &Hundred-Talent Program&. The research areas of the laboratory include the physics and application of low-dimensional quantum structures, fundamentals of solid state quantum computing, semiconductor spintronics, etc.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 laboratory has undertaken more than 30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grants (including 973-project and 863-project), which are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开放话题版
暂无可用的开放话题版 ...
&&最新消息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弘达研究员、陈雄斌项目研究员团队从2008年开始从事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曾主持可见光通信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世博专项,参与了可见光通信研究领域的973、863等科研任务。陈雄斌主持的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室内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收发器件与越区切换技术研发&(执行年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已按计划完成。研究团队委托工信部的中国泰尔实验室对单路实时610Mbps的可见光通信进行了第三方测试,结果如下:  基于1瓦荧光型白光LED和PIN探测器在OOK调制下单路实时传输平均速率610Mbps,在传输距离6.2米时,平均误码率为3.5e-5量级,远低于前向纠错的误码率上限要求3.8e-3。  该研究成果相关代表性论文如下:  1. A 550 Mbit/s real-tim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phosphorescent white light LED for practical high-speed low-complexity application. Honglei Li, Xiongbin Chen*, Junqing Guo, Hongda Chen. Optics Express: October 27, 2014 ,vol.22, no.22  2. AN ANALOG MODULATOR FOR 460 MB/S VISIBLE LIGHT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OOK-NRZ MODULATION. HONGLEI LI, XIONGBIN CHEN*, JUNQING GUO, ZONGYU GAO, AND HONGDA CH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ril 2015 ,Volume:22 , Issue: 2 ,6&&>>&& 0阅读:(56)评论:(0)收藏:(0)转载:(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李树深院士和骆军委研究员课题组最近在隧穿场效应晶体管机理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组的姜向伟博士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汪林望教授合作,基于密度泛函量子输运方法理论预测了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性能,提出使用深能级缺陷进行调制的共振齐纳隧穿晶体管,研究论文被微电子领域顶级会议&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接收,姜向伟博士在近期举行的IEDM-2015会议上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IEDM是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的顶级会议,迄今已有逾六十年的历史,在国际半导体技术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被外媒誉为&微电子器件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该会议主要报道国际半导体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是著名高校、研发机构和Intel、IBM等行业领导企业报告其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的主要窗口和平台。2015年度IEDM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共设35个专题229篇论文,涵盖了微纳电子器件研究的各个方面,中国大陆科研院所共12篇论文入选。据不完全统计,这是半导体所首次以第一单位在IEDM发表文章并作专题报告。  高性能和低功耗是当今微电子器件及其集成电路的两大制高点,在过去半个多世纪晶体管一直按照摩尔定律在不断等比例缩小,晶体管尺寸和芯片集成度当前已经达到了物理极限,提高器件性能和降低器件功耗成为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具有陡直亚阈特性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可以有效解决晶体管的功耗难题,被广泛认为是亚十纳米技术节点的重要备选,国际微电子学术界和Intel等大公司对它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发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不能同时得到较高的开态电流和较小的亚阈值摆幅,这表明它难以同时用于高性能和低功耗集成电路。为了突破这一物理限制,该课题组从物理原理上寻求突破,在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隧穿结处通过引入深能级缺陷来辅助器件开启状态下的带间隧穿,又称作齐纳隧穿,同时在关闭状态下又能将缺陷能级调制出隧穿窗口从而不影响亚阈电流。以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为例,他们使用密度泛函量子输运方法模拟了亚十纳米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性能(如图1所示),通过在隧穿结处引入过渡金属空位,他们发现在保持关态电流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开态电流数量级的提升(如图2所示),这是一种深能级缺陷调制的共振齐纳隧穿机制。这种共振齐纳隧穿&&>>&& 0阅读:(61)评论:(0)收藏:(0)转载:(0)  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建华团队及合作者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熊鹏教授等在有机自组装分子单层对磁性半导体(Ga,Mn)As薄膜磁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43&8050,DOI: 10.1002/adma.)上,并被编辑选作期刊卷首(DOI: 10.1002/adma.)。  近年来,分子界面化学与自旋电子学交叉研究受到高度关注。利用分子界面对磁性材料中电子自旋布局的调控,可以驱动载流子集合的自旋取向,或对单个电子和少数电子自旋进行相干操控。王晓蕾博士等研究了有机分子与(Ga,Mn)As薄膜界面对(Ga,Mn)As的居里温度、矫顽力、自旋输运以及霍尔效应等的调制作用。Mn掺杂引入的空穴导致(Ga,Mn)As中局域Mn离子之间产生了铁磁交换作用,通常采用外加电场调节载流子浓度的方法来调控(Ga,Mn)As的磁性,但该方法对居里温度调控范围很有限,通常只能达到几K。王晓蕾博士等利用纳米点样仪(DPN)&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蘸笔纳米加工刻蚀新技术,实现了达到沉积从70纳米到10微米范围的自组装有机分子图案。不同的有机分子通过热蒸发和化学吸附手段分别附着到(Ga,Mn)As表面,提供空穴和电子的注入,诱导(Ga,Mn)As薄膜内发生较大的载流子浓度变化,从而增强和减弱半导体薄膜的磁性,使其居里温度变化最高达到36 K,远高于外电场调控所达到的幅度。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调控磁性半导体中自旋的新手段,无论对于基础研究还是未来信息储存和量子计算等方面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经费支持。  卷首链接:/doi/10.1002/adma./full  文章链接:/doi/10.1002/adma./full>&& 0阅读:(46)评论:(0)收藏:(0)转载:(0)  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作为新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光电特性近年来受到持续的关注。特别是二维材料激子的束缚能可达几百个毫电子伏,使得实验观测室温激子效应成为可能。  二维材料层间耦合是弱的范德瓦尔斯力,因此可以将不同的二维材料堆垛组成范德瓦尔斯异质结,避免了传统半导体异质结晶格匹配的限制条件。特别是由不同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堆垛组成范德瓦尔斯异质结表现出Ⅱ型电子结构,电子空穴会自动分离而形成寿命很长的层间激子,近期的实验观测证实了这一点。  激子作为电中性的玻色子,实验上很难用电场和磁场来操控它的运动。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凯研究小组利用量子光学的办法,通过两束光耦合层间激子内部的三能级系统,利用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可以演生出作用在激子的质心运动上的附加规范场项,相当于激子处在有效磁场中运动。而处在两个不同内部态(赝自旋)上的激子,规范场大小相同,符号相反,等价于相反自旋的激子处在相反的磁场下运动。这样,能够将不同自旋态的激子空间分离,即实现激子的自旋霍尔效应。  近年来,自旋霍尔效应在实验上和理论上已有了广泛的研究,人们将自旋霍尔效应推广到光子和冷原子体系,而该工作则将其推广到中性的固态元激发-激子体系,对于深入研究激子的新奇物理效应提供了新的手段。  文章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Yun-Mei Li, Jian Li, Li-Kun Shi, Dong Zhang, Wen Yang, and Kai Chang, Light-Induced Exciton Spin Hall Effect in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5, 15). 文章链接:http://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15.166804>&& 0阅读:(91)评论:(0)收藏:(0)转载:(0)  伴随石墨烯研究的兴起,其它二维原子晶体也陆续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其中,六方氮化硼(h-BN)逐渐成为该领域的又一亮点。高度相似的晶体结构赋予h-BN与石墨烯一些共同特性,如极高的面内弹性模量、高温稳定性、原子级平滑的表面。由于两者晶格失配很小,石墨烯可以均匀紧密地铺展在h-BN衬底上,特别是,h-BN表面极少有悬挂键和电荷陷阱的存在,有利于还原本征石墨烯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此外,h-BN具有宽禁带(5.9 eV)、绝缘性好、化学稳定性和导热性高等优良特性,使其作为石墨烯基电子器件的绝缘衬底和电介质材料甚具吸引力。h-BN二维原子晶体的制备方法与石墨烯类似,机械剥离的h-BN尺寸有限(几十微米量级),仅限于实验室研究。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h-BN二维原子晶体,但CVD生长过程异常复杂,各种生长参数相互关联。此外,CVD法常用的前驱体存在剧毒、稳定性差、易于水解、副产物多及价格昂贵等问题。因此,急需发展其它规模制备h-BN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生长方法。  最近,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张兴旺课题组,在h-BN二维原子晶体及石墨烯/h-BN异质结制备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博士生王浩林等首次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方法(IBSD),以氩离子束轰击高纯h-BN靶材,在铜箔衬底上制备了单层及少数层h-BN二维原子晶体。他们发现在溅射过程中通入氢气可显著抑制成核密度,并制备出尺寸约5微米的h-BN单晶畴,延长生长时间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连续薄膜。相比于广泛使用的CVD方法,IBSD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离子束的能量及束流密度,且更易于实现h-BN的可控生长。此外,IBSD属于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有望在非金属衬底上直接生长h-BN,为h-BN二维原子晶体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结果发表于Small 11, )。  小尺寸晶畴导致存在大量晶界将严重影响h-BN器件的性能,因此大尺寸单晶h-BN的制备对其性质研究及其器件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CVD方法制备的h-BN单晶畴的尺寸在微米量级。该小组采用IBSD方法,以原位离子束刻蚀对衬底进行处理,并通过生长参数调控衬底表面溅射粒子的浓度,从而大幅降低了h-BN的成核密度,最终在多晶镍箔衬底上制备出单晶畴尺寸大于100微米的h-BN二维原子晶体&&>>&& 0阅读:(149)评论:(0)收藏:(0)转载:(0)  最近,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京波研究员、魏钟鸣研究员和李树深院士的科研团队,在新型二维半导体异质结及其光电器件的基础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二维原子晶体,包括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Ds)例如MoS2、WS2和WSe2等已经被证明具有独特优良的光电性能,因此获得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最近两年,研究人员发现由不同原子晶体组装而成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也可以构成新的材料体系,它们结合了单独材料组分的优点,并为新奇物理现象和器件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灵活而广阔的平台。其中,基于二维TMDs (MX2)的异质结由于具有较宽范围的光学带隙和强烈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在未来光电子器件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理论上,MX2异质结往往具有II型带阶排列,这会促进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实验上,原子层厚的MX2异质结也可以表现出超快电荷转移和可调控的层间耦合作用。  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该研究团队与美国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魏苏淮小组合作,发现基于WSe2/WS2 的二维半导体异质结表现出独特的极性可调现象和自驱动光开关特性,该工作主要由博士生霍能杰完成。他们采用转移的方法制备了由P型WSe2和N型WS2 薄层结构组成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光学和电输运性能,如图1所示。  图1. WSe2/WS2异质结在不同偏压下极性可调的转移曲线,器件图和光开关特性曲线。  他们在WSe2/WS2 P-N异质结晶体管中观察到了明显的整流效应和双极性行为,整流比达到100,电子和空穴的场效应开关比均高达1000。由于异质结系统中表面和界面处的电荷陷阱,它还表现出了具有较大记忆窗口(栅压在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所产生的最大电压偏移)的迟滞现象。有意思的是,这种异质结能够在外加偏压的调制下而发生极性行为的转化,从N型或P型到双极型或反-双极型。这是因为异质结中的结效应、P沟道WSe2和N沟道WS2依次交替的控制着整个系统的电输运性质。同时由于内&&>>&& 0阅读:(134)评论:(0)收藏:(0)转载:(0)  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微电子工艺和技术提供了新的活力,微纳米电子器件正从单一功能的独立部件向着具有多功能纳米集成组件发展。将各种纳米电子器件与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组装在一起,实现自身供电的芯片集成系统,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微型化与轻质化,并有望实现多功能、可持续、无线、无需外部电池供能的自驱动系统。
  最近,中科院半导体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沈国震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小组,巧妙的利用微加工工艺,将石墨烯基微型柔性超级电容器与半导体纳米线光电探测器件在片内集成,实现了全柔性自供电光电探测系统。该研究首先采用光刻工艺在柔性薄膜基底上制备出叉指状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然后通过对微型电容器的电极结构进行了简单巧妙的改进,将具有可见光探测功能的硫化镉纳米线集成在石墨烯微型柔性超级电容器上,得到了无需外加电源持续供电的集成自驱动光探系统。此微型电容器获得了的896.77 &F/cm2面积比电容值和8.01 F/cm3体积比电容值,在0.782 W/cm3的功率密度下可获得0.621 mWh/cm3的最大能量密度。在微型超级电容器提供的电压驱动下,硫化镉光探测器件可以得到34.50的电流开关比,光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与外接驱动电源得到的结果一致。此外,驱动电压的大小也可通过调整微型电容器的集成规模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成倍增加的光响应性能。
  该项工作为全柔性多功能一体化微纳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耦合合适的光电转换器件,这种自供电系统有望实现高度的集成性和便携性。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 Energy (1-139)期刊上。全文链接如下:http://dx.doi.org/10.1016/j.nanoen..
  图1. 柔性石墨烯基微星超级电容器及自供电光电探测系统。
0阅读:(154)评论:(0)收藏:(0)转载:(0)  Bi2Se3是一种典型的具有拓扑绝缘体性质的新型量子材料,其制备和相关性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拓扑绝缘体纳米结构中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分离、输运和复合过程与结构、形貌、尺寸、缺陷和复合中心等深层次因素密切相关。  纳米材料的光热转换是在吸收某种波段的光后,通过等离子体场或者能量跃迁而将能量传送给晶格,从而产生的热,导致系统温度的升高。表面等离激元在光伏电池、超高分辨、以及光热治疗等方面已经被应用。但通常都是在半导体纳米结构表面包装一层贵金属材料,如金或银等,通过金或银的薄层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和增强的局域场,从而极大地增强光吸收及其相关的光热效应。这类结构中光热转换效率通常大约为20%左右。    图1 CdSe/Bi2Se3 核壳结构量子点的阳离子交换合成及能带结构。  最近,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贾国治和常凯研究员等人巧妙地通过超声波辅助阳离子交换反应合成 CdSe/ Bi2Se3 核壳结构量子点,实现了量子点形貌和尺寸的控制。阳离子交换反应是一种快捷的、容易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所需结构和尺寸的纳米颗粒。由于大部分半导体是由离子键构成,阴离子构成的晶格结构相对稳定,因此阳离子之间的交换不会改变晶格结构。结合现在量子点成熟的制备技术,制备出了高质量不同层厚的 Bi2Se3 为壳层的复合结构量子点(如图1),并系统研究了其光热转换,转换效率达到目前最好水平(近30%),具有很好的光热稳定性(如图2),并解释了其光热转换的微观机制。    图2 CdSe/Bi2Se3 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光热转换及光热稳定性。  该发现为制备具有层状生长习性的Bi2Se3量子点材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为进一步研究拓扑绝缘体纳米材料物性打下&&>>&& 0阅读:(170)评论:(0)收藏:(0)转载:(0)
& & 由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中山大学承办的2014年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拉曼光谱研讨会,于日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学术会议中心举行,来自37个单位的共约110多名专家和学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组织人为我室谭平恒研究员和中山大学陈建教授。
&&&&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拉曼光谱研究仍然是当今拉曼光谱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次研讨会以&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的拉曼光谱&为主题,就石墨烯、碳纳米管、二维晶体材料和无机纳米材料的拉曼散射基本理论、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分别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探讨了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的拉曼光谱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并探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这个领域进行了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探讨。
&&&&会议邀请了在此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北京大学张树霖、北京工业大学蒋毅坚、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王玉芳、吉林大学刘冰冰、北京大学张锦、上海大学尤静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建、中国人民大学张清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谭平恒、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冯兆池、东南大学倪振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尹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杨蓉、堀场(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沈婧和北京工业大学赵艳共15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并做邀请报告,并录用部分张贴墙报。
&&&&该会议不仅为国内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与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在纳米材料拉曼光谱领域的科研合作,而且也为研究生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这对于推动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拉曼光谱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0阅读:(318)评论:(0)收藏:(0)转载:(0)
2012年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APS March Meeting) 于2月27日-3月2日在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召开。超晶格实验室常凯研究员、谭平恒研究员和姬扬研究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常凯研究员作了36分钟的邀请报告&Electrical control of spins in topological insulators&,介绍了拓扑绝缘体中自旋操控的理论进展。姬扬研究员做了题为&All-Optical observ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 a 2D electron system&的报告,介绍了全光学方法在二维电子气系统中观测到核磁共振的实验结果。谭平恒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Stage-1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f few graphene layers by ferric chloride&。
本次会议上,拓扑绝缘体的研究工作是个热点,有许多分会都关注这方面的工作。另外,今年的Oliver E. Buckley Condensed Matter Prize 授予Charles L. Kane, Laurens W. Molenkamp and Shoucheng Zhang(张守晟),表彰他们在这个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这次会议约有7000人参加,人数远多于去年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参会人数,可能表明美国对物理研究资助力度的回调。参会亚裔人士很多,也许占了三分之一。国内许多单位派人参加了会议,物理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还在会议期间举行了招待会,邀请校友及学界朋友参加,对自己单位进行宣传并吸引人才回国工作。三位研究员也与国际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对超晶格实验室的情况进行了宣传介绍,并与几位有意向来我们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接触和沟通交流。
0阅读:(966)评论:(0)收藏:(0)转载:(0)日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下发文件,公布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增列一级学科培养点评审结果,我所申报的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均获得通过。其中我室主要集中在凝聚态物理。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我所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学科培养点的建设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此次我所顺利获得批准增列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我所人才培养领域,优化学科方向和科研布局,促进我所的研究生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需求.
0阅读:(832)评论:(0)收藏:(0)转载:(0)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晶体学质量,石墨烯蕴含了丰富而新奇的物理现象,使其迅速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拉曼光谱是表征石墨烯样品最常用的方法。单层石墨烯只有一个简并的拉曼活性光学模,而体石墨中还有一个频率只有42cm-1的剪切模。三光栅光谱仪通常被用来测量如此低频的拉曼信号,但其非常低的光学透过率使其很难被用来研究象石墨所具有的强度极低的这类低频拉曼模,从而使得相关的物理性质研究,例如这些拉曼模与低能电子激发间的相互作用等变得非常困难。 我室谭平恒课题组将最新发展的布拉格体光栅技术集成到高光学信号透过率的单光栅光谱仪,使其能测到低至5cm-1的斯托克斯和反斯托克斯拉曼信号,实现了从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到体石墨的低频剪切模的测量。剪切模的峰位从体石墨的43cm-1变到双层石墨烯的31cm-1。这一奇特现象可以利用只有一个拟合参数的单原子链模型很好地解释,该解释也与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密度泛函微扰理论以及力常数模型所计算的结构一致。通过线性链模型的拟合,得到体石墨烯单位面积层间的力常数和石墨的剪切弹性模数。由于石墨烯剪切模的频率很低,声子能量只有5meV,因此剪切模可以和石墨烯狄拉克点附近的低能电子激发发生显著的相互作用,使得从三层石墨烯到体石墨的剪切模都显示出Fano线型。但随着石墨烯层数的越少,因吸附空气分子和与衬底之间的电荷转移所导致的掺杂效应越显著,使得该Fano共振的耦合效应越来越弱,以至于双层石墨烯剪切模的线型很接近洛伦兹线型。 以上成果的理论工作得到了我室常凯研究员、南开大学王玉芳教授、英国牛津大学Marzari教授和剑桥大学Ferrari教授等课题组的紧密合作。相关成果已经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11:4, 294-300(2012)。谭平恒研究员和Ferrari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石墨并不是唯一的层状材料,BN、Bi2Te3和Bi2Se3等层状材料都可以通过机械物理剥离或化学方法来制备。&&>>&& 0阅读:(1194)评论:(0)收藏:(0)转载:(0)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章晓中教授于日(星期五)下午3:00在2号楼303A室主持了题为硅的低场非均匀性磁电阻-从磁性金属基磁电子学到半导体硅基磁电子学&的学术沙龙报告。&&&
&&& 报告的内容简介如下:
&&& 章晓中教授研究组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用硅(地球上第二多的元素)制备的非均匀巨磁阻器件,他们在掺杂浓度极低的n-Si中,通过空穴注入的方式,在硅中产生一个动态的p-n边界,在该边界附近载流子迁移率的波动很大,因此磁电阻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利用这一原理,他们设计了一种硅基IMR的原型器件, 该器件在0.07特斯拉和0.2特斯拉下分别实现了10%和100%的磁电阻,接近了商用巨磁阻(GMR)器件的水平。随着器件的微型化和结构优化,器件性能还能继续提升。这个工作是磁电阻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论文发表在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用硅制备巨磁阻器件使得半导体硅材料进入了磁性材料工作领域,该器件可方便地集成到成熟的半导体工业中,这将给磁传感器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也将催生半导体工业和磁传感器工业的联姻,可能导致以前不存在的半导体&磁电&或&磁光电&器件的诞生。
&&& 该项成果入选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国际学术界对章晓中组的这项工作也极其重视,《自然-亚太版》在焦点专栏推荐了这项工作;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麻省理工科技创业》杂志的中文版采访了章晓中,并写了专题文章报导了这项工作以及在征求国际著名科学家对该工作的看法时得到的高度评价;明年召开的第19届国际磁学和强关联电子系统大会是磁学界最高级别的会议 (三年开一次),也邀请章晓中做半大会报告(他是大会报告人和半大会报告人中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
0阅读:(907)评论:(0)收藏:(0)转载:(0)
热烈祝贺我室李树深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阅读:(1010)评论:(0)收藏:(0)转载:(0)&&&&&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萃英特聘教授黄亮教授于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2号楼303A室主持题为&石墨烯中的相对论性量子混沌研究&的学术沙龙报告。
&&&&& 报告的简介如下:
&&&&&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量子混沌作为一门研究经典混沌的量子对应的交叉学科受到了多个物理学领域的大量关注。在此,我们以石墨烯系统为研究平台来试图回答:在非相对论性的量子系统里观测到的量子混沌的效应在相对论量子系统里能否观测到。我们的研究对相对论性量子疤痕的存在给出了确定性的答案,并且发现相对论性量子混沌散射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导致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导涨落的能量尺度比一般2DEG量子点要小很多。我们扩展了Fano共振的理论,定性的解释了我们的模拟结果。我们的这些研究一方面拓展了人们对相对论性量子混沌的理解,另一方面对石墨烯纳米器件的应用也有潜在的价值。
&&&&& 黄亮教授简介如下:
&&&&& 黄亮,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萃英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02年7月和2005 年7月分别获得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学士和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8年10月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并获得该年度Palais&优秀博士生奖。之后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继续博士后研究。2009年8月起被聘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计算机和能源工程学院研究助理教授。2010年9月受聘为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萃英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系统一般理论研究,量子混沌,纳米结构中的电子输运,纳米器件中的非线性现象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2阅读:(1123)评论:(0)收藏:(0)转载:(0)&&&&& 清华大学宋成博士于日(星期四)下午2:30在2号楼303A室主持了题为&&(Ga,Mn)As/GaAs异质结构中的自旋现象&的学术沙龙报告。
&&&&& 报告的简介如下:
自旋电子学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领域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稀磁半导体(Ga,Mn)As是一种有重要前景的自旋源,展示出丰富的物理现象,但是低的居里温度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此报告将谈到在(Ga,Mn)As的表面沉积几个原子单层的铁,二者之间的磁近邻效应可以显著提高前者的居里温度和基于(Ga,Mn)As/GaAs异质结构的自旋注入器件的工作温度。报告的另一部分内容将涉及到该异质结构中的自旋霍尔效应。
&&&&& 宋成博士简介如下:
1982年3月出生,2009年1月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从事洪堡博士后研究员工作,2011年10月开始在清华大学材料系任教。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尤其是关注其界面调控,磁学行为与自旋输运,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综述论文),Physical Review Letters(1篇),Physical Review B(4篇),Applied Physics Letters(6篇),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5篇)和Crystal Growth & Design(1篇)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6篇,相关论文被引用700余次。
0阅读:(646)评论:(0)收藏:(0)转载:(0)&&&&&&由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和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将于日至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目前已经收到260多篇论文,预计将有300多人参会。会议共安排6个大会报告、27个邀请报告、68个口头报告和160个墙报交流。
&&&&& 经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推荐,谭平恒研究员被邀请在本次会议上作题为:How to access weak low‐frequency modes below 50 cm‐1 by a single monochromator Raman system: an example of multi-layer graphene 的大会报告。
0阅读:(484)评论:(0)收藏:(0)转载:(0)&&&&& 由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和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将于日至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共收到260多篇论文,有350多人参会。会议共安排6个大会报告、27个邀请报告、68个口头报告和160个墙报交流。为促进中国光散射研究的发展,鼓励和表彰在这一领域做出创造性工作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特设立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奖。青年优秀论文奖申请者的年龄必须在40岁以下(含);获奖论文的工作必须是原创的、有创造性,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奖者必须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并能出席会议作报告。本届会议共设青年优秀论文奖三名。
&&&&& 我室赵伟杰博士经过专家推荐,在会上做了三层石墨烯及其n型和p型插层化合物的制备和拉曼光谱表征的报告,被评为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奖。
&&&&& 在此向赵伟杰博士表示祝贺。
0阅读:(468)评论:(0)收藏:(0)转载:(0)&&&&&& 日前,经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审批,我室谭平恒研究员和刘奇博士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 &青年促进会&旨在加强对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全面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科研组织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拓宽学术视野,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思想品德、善于把握科技前沿、能够带领团队进行自主创新的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 &青年促进会&实行会员制,以向会员提供科研活动与培训支持、组织会员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青年人才。全院每年选拔 300 名会员,任期 4 年。会员入会后院每年资助 10 万元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会员的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培训等方面。
1阅读:(509)评论:(0)收藏:(0)转载:(0)&&&&&& 11月8日,香港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致信祝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等出席大会并向获奖者颁奖。
&&&&& 何梁何利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促进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 201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人共有51人,其中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5人。中国科学院共有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我室李树深研究员荣获201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的电子信息技术奖。
0阅读:(489)评论:(0)收藏:(0)转载:(0)上一页12下一页20条/页,共2页 转到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常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