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爪酪中药氨酪酸片的功效及作用是什么

中药当归的功效与禁忌是什么
温馨提示: 当归被称为妇科人参,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作用。不过,吃当归需注意适量服用,过量服用或会嗜睡;具体详情可以看看以下的介绍。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健康资讯
读者关注的疾病
滋补保健用药
滋补保健关注较高商品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导读:鬼针草有什么功效呢?鬼针草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
偏头痛介绍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Guǐ Zhēn Cǎo
  【英文名】Herb of Spanishneedles
  【别名】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bipinnata L.
  采收和储藏: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鬼针草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中部叶和下部叶对生;柄长2-6叶片长5-14cm,二回羽状深裂,裂片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三角状或鞭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具不规则细齿或钝齿,两面略有短毛;上部叶互生,羽状分裂。头状花序直径5-10总花梗长2-10;总苞片条状椭圆形,先端尖或钝,被细短毛;舌状花黄色,通常有1-3朵不发育;筒状花黄色,。发育,长约5mm,裂片5。瘦果长表,长1-2cm,宽约1mm,具3-4棱,有短毛;筠争冠毛芒状,3-4枚,长2-5mm。花期8-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分于路边、荒野或住宅附近。全国广布。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粘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11月果实成熟,割回全草,晒干,脱粒,扬将,备用。3-4月穴播,按行株距33cm&24cm,开穴,穴深3-4cm,播后覆土。温度在18-21℃左右,有一定温度的条件下,约经10-15d出苗。
  田间管理 苗高6-8cm,时间苗、补苗,每穴留苗3-4株;并进行松土除草、追施人粪尿。生长旺盛时再施1次人畜粪肥。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略呈方形,幼茎有短柔毛。叶纸质而脆,多皱缩、破碎,常脱落。茎顶常有扁平备用状花托,着生10余个呈条形、有3-4棱的瘦果,冠毛3-4枚,有时带有头状花序。气微,味淡。
  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化学成份】全草含金丝桃甙(hyperoside),异奥卡宁-7-O-糖甙(isookanin-7-O-&Dglucopyranoside),奥卡宁(okanin),,海生菊甙(maritimetin)[1],水杨酸(salicy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脂肪酸类化合物[2]。又含微量聚乙炔类化合物(polyacetylene)ⅩⅠⅤ及多种强极性炔类化合物[3]。另报道全草含总黄酮4.035%,其中叶含6.26%,种子0.84%,茎0.74%,根0.67%[4];全草还含天冬氨酸(aspat-tic
acid)1.86%,苏氨酸(threonine)0.82%,丝氨酸(setine)0.72%,谷氨酸(glucamic
acid)2.20%,甘氨酸(glucine)0.96%,丙氨酸(alanine)1.02%,缬按酸(valine)1.10%,蛋氨酸(methio-nine)0.28%,酪氨酸(lysine)0.64%,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0.97%,赖氨酸(lysine)0.95%,粗氨酸(arginine)0.99%,脯氨酸(proline)1.43%等多种氨基酸以及香豆粗,生物碱,蒽醌甙,糖,胡萝卜素,多元酚类和维生素等[4]。根含微量聚乙炔类化合物(polyacetylene)Ⅰ、Ⅱ、Ⅲ、Ⅳ[3],茎叶含挥发油,鞣质,苦味质,胆碱等,果实含油27.3%[5,6]。
  【药理作用】将等量鬼针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或酒精浸剂,予大鼠口服,剂量为10g(生药)/kg/天,共五天,对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消炎作用。g莶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同量口服,同样有效,说明鬼针草可代替g莶草作消炎药应用。单味鬼针草或海州常山、g莶草均无明显作用;说明它们之间有相互加强的作用。作好制剂后临时合并应用,同样有效,说明它们混合后作用增强,并非生成新的成分。从复方中分离出的总生物碱及类甾醇虽均有消炎作用,但作用较弱,似非主要成分。其中含大量胆碱,非消炎成分,却可引起副作用如唾液分泌、流泪等。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注意】《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附方】①治疟疾:鲜鬼针草八至十二两。煎汤,加入一个煮汤服。(《闽东本草》)②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三次。(《泉州本草》)③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五钱,青松针一两。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④治肝炎:鬼针草、黄花棉各一两五钱至二两。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一日多次服,服完为止。(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⑤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五钱(切细)。煎汤,和鸡蛋一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一次。(《福建中医药》6(2):19,1961〕⑥治:鬼针草一两,大枣三枚。水煎温服。(《江西草药》)⑦治胃气痛:鲜鬼针草一两五钱。和猪肉四两同炖,调酒少许,饭前服。(《泉州本草》)⑧治大小便出血:鲜鬼针草叶五钱至一两。煎汤服。(《泉外体草》)⑨治跌打损伤:鲜鬼针草全草一至二两(干的减半)。水煎,另加黄酒一两,温服,日服一次,一般连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⑩治四肢无力:脱力草一把。煎汤服。(《江苏药材志》)⑾治蛇伤、虫咬:鲜鬼针全草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渣捣烂涂贴伤口,日如法两次。(《福建民间草药》)⑿治气性坏疽:鲜鬼针草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水煎汤熏洗。(《福建民间草药》)⒀治金疮出血:鲜鬼针草叶,捣烂敷创口。(《泉州本草》)
  【应用】
  1.阑尾炎:取鬼针草干品0.5-1两(鲜品1.5两)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l剂。治疗35例(并发其他者,临时配用对症药物),其中亚急性阑尾炎21例,痊愈16例,有效5例;慢性阑尾炎14例,痊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服药最少1剂,最多40剂,半数以上l-3剂。22例发热,半数以上l-3日退热,最长l例12日后体温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约5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消失率为80%。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2.治疗小儿: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儿两脚。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较重者熏洗6次。L-5岁洗脚心,5-15岁洗至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可适当提高。民间有熏洗超过内踝将引起之说,有待证实。
  【摘录】《中华本草》&
(责任编辑:王清惠)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当前位置: >
中药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2:34 来源:养生一网通 作者:young 阅读:次
中药丝瓜络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中药丝瓜络具有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的功效与作用。
当丝瓜老了以后,丝瓜里面会有一种网状的干燥纤维,老百姓经常用它来刷锅刷碗,还用它来洗澡,不少油性肌肤的人,用丝瓜络洗完后,会觉得身上特别清爽,皮肤不油了,小痘痘也减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丝瓜络在起作用。
丝瓜络因为具有强韧的网络结构,所以它的通络作用就比较强,可以疏通阻滞的经络,所以古人借助老丝瓜之气来导引人体的经络,帮助人体通畅经络、通顺气血。丝瓜络在中医的用途上是非常广泛的。
中药丝瓜络性平味甘,归肺胃肝经,功能主治: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中药丝瓜络可煎汤内服,每次6~15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
适宜人群: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患者。煎汤宜生用,研末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如许多人都认为丝瓜可以催乳,并认为食用丝瓜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催乳良方,但却不清楚真正发挥催乳效用的是丝瓜络。如果用于通乳,可取丝瓜与鲫鱼、猪蹄、腰花、大牛骨煨汤,单纯将丝瓜煨汤是达不到催乳效果的。
另外女性如果有月经不顺的困扰,包括经期及周期不规律、经量异常、经期不适等,也都可通过多吃丝瓜,来对身体进行养护。如果用丝瓜调理月经,常用的食用方法有三种。①丝瓜络1个,加水1碗,煎服,常喝可调理月经不顺。②把丝瓜子烘干,加水1碗,煎服,水开后加入少量,冲黄酒温服。早晚各1次,对调理月经不顺有效。③老丝瓜1个,烧干后研成细末,每次服9克,盐开水调服。可治疗月经过多。
再比如腰痛,用桑枝配合丝瓜络,加入药方中,很快就会使经络畅通,疼痛消失。在治疗风湿病的时候,丝瓜络也是经常使用的药物。
对于有口干鼻涸、牙龈肿痛、鼻黏膜出血(也就是流鼻血),或者被烈日晒过之后,面红脑涨、小便量少且呈金黄色的患者,也可以用丝瓜来治疗,0.5~1千克,加少许老姜,煎足两三小时后饮用,或者配合净瘦肉煲汤来饮用(放些瘦肉,味好很多),效果更佳。
丝瓜络煮水的作用
1.镇痛、镇静作用
丝瓜络水煎剂对化学、电、热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颅痛定相似。丝瓜络水煎剂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并与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2.抗炎作用
丝瓜络水煎剂能显著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并对棉球肉芽肿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有效预防痔疮
不少老年人都患有痔疮,经常大便带血丝,这是由于长时间热毒瘀滞导致的。用丝瓜络煮水内服外洗,能缓解此玻
丝瓜络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能入直肠血络,可祛除其中的瘀热而治愈痔疮。取丝瓜络30克(可自备或从中药店购买),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煮10分钟,倒出汁液,每次饮100毫升,每天4次。药渣再加水1500毫升,煮开后停火,水温降至不烫时,用来清洗肛门,每天一次。坚持一个月内服外洗,能收到良好疗效,老年患者不妨一试。
4.其他作用
丝瓜络提取成分体外有抑制免疫溶血作用。丝瓜提取物有很强的抗乙型脑炎病毒作用,但无直接灭活作用。
丝瓜络的用法:
1、凡肝郁气滞,经络不畅,症见胸胁胀满疼痛者,可与瓜萎、郁金、枳壳、延胡索等配五,以增宽胸理气之功;
2、凡肺经热盛,症见咳嗽多痰者,可与全瓜蒌、桑白皮、贝母、前胡配伍,以增清肺化痰之功;
3、凡水液内停而致水肿、腹水者,可与茯苓、泽泻、皮、薏苡仁配伍,以增利水渗湿之功;
4、本品炒炭又能止血,常配棕榈炭以治便血、崩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养生一网通每天获取最新精品养生小常识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丝瓜络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
&&日&&来源:互联网
  中药丝瓜络的释名:《纲目》云:“(丝瓜)老则筋丝罗织,故有丝、罗之名。”入药用其筋络,故名丝瓜络。
  中药丝瓜络的基原: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中药丝瓜络的植物:丝瓜Luffacylindrica(L.)Roem.[MomordicacylindricaL.]又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天罗瓜(《普济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
  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细长,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2-4歧。叶互生,掌状心形或三角形,长、宽约12-20cm,掌状5-7裂,裂片近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有锯齿;叶柄粗糙。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总状花序,先开放;雌花单生,具长柄;花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外面被细柔毛;花冠黄色或浅黄色,5深裂,裂片宽倒卵形,边缘波状;雄花雄蕊5,花药2室,多回折曲状,花丝分离;雌花子房下位,柱头3,膨大。瓠果圆柱状,下垂,未成熟时肉质,表面有深色纵条纹,成熟后黄绿色,内有坚韧的网状丝络。种子多数,黑色,卵形,压扁,边缘有狭翅。花期5-7月,果期6-9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此外,同属植物粤丝瓜Luffaacutangula(L.)Roxb.形态与上种相似,惟茎、卷须、子房、果实等具纵棱。在江西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有栽培。其成熟果实的维管束亦作丝瓜络入药。
  中药丝瓜络的采集:夏秋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收,搓去外皮及果肉,或浸入水中至果皮和果肉腐烂后,取出洗净,剪去两端,晒干,除去种子。
  中药丝瓜络的药材:丝瓜络RetinervusLuffaeFructus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为长圆形,两端稍细,直径5-10cm,长短不一,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时可见残存果皮及果肉。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有3个空腔,偶见残留的黑色种子。气微,味淡。以个大、完整、洁净、质韧、色淡黄白、无种子者为佳。
  中药丝瓜络的化学成分:丝瓜络含木聚糖(xylan),甘露聚糖(mannan),半乳聚糖(galactan)等。
  中药丝瓜络的炮制:
  1.丝瓜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种子,击扁,切成小块。《串雅内编》:“去子,剪碎。”生品长于祛风化痰,通络除痹。
  2.炒丝瓜络取净丝瓜络块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丝瓜络炭取净丝瓜络块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证治准绳》:“连子烧灰存性。”《得配本草》:“煅炭存性。”炒炭后有止血作用,用于、崩漏等出血证。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药丝瓜络味甘,性凉。归肺、肝、胃经。体轻通利。
  1.《药性考》:“凉。”
  2.张秉成《本草便读》:“味甘,性寒。”
  3.《本草用法研究》:“无毒。归肺、胃、肝三经。”
  4.《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中药丝瓜络的附方:
  1.治胸胁疼痛。炒丝瓜络、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g,青皮6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丝瓜络12g,香附、郁金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3.治胸痹及心气痛。丝瓜络15g,橘络3g,丹参10g,薤白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4.治痹痛拘挛,关节麻木。丝瓜络、当归、桂枝各9g,木瓜、制南星各6g。水煎服。(《中国常用中草药》)
  5.治性关节痛。丝瓜络15g,忍冬藤24g,威灵仙12g,鸡血藤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手臂痛。丝瓜络3寸,秦艽6g,羌活3g,红花4.5g。水煎服。(中医研究院《常见病验方选编》)
  7.治中风后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0g,桑枝、黄芪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8.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三钱,酒下。(《鲆溪单方选》)
  9.治乳少或乳汁不通。
  ①丝瓜络40g。水煎服。(《中国常用中草药》)
  ②丝瓜络30g,无花果60g。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10.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11.治。丝瓜络15g,蒲公英60g,栝楼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2.治急性乳腺炎,疮肿毒。丝瓜络、丹皮各9g,金银花、蒲公英各15g,炒枳壳12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13.治痔漏。丝瓜络,烧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4.治。丝瓜络60g。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15.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g。水煎服。(同上)
  16.治外感暑湿,四肢困倦,小便短赤。丝瓜络、冬瓜皮、生苡米各30g。水煎服。(《中药大全》)
  17.治水蛊腹胀。老丝瓜去皮一枚(剪碎),巴豆十四粒。同炒豆黄,去豆;以瓜同陈仓米再炒熟,去瓜。研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纲目》引宋会之方)
  18.治子宫出血、痔血。丝瓜络、棕榈各等分。炒成炭,共研末。每服1.5g,1日3次。(《江西中药》)
  中药丝瓜络的功效:
  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1.《脉因证治》:"治疝。"
  2.《医林纂要?药性》:"凉血渗血,通经络。"
  3.《药性考》:"疏风行痰,下乳,消痈肿骤,解毒杀虫,便血痔漏。"
  4.《本草再新》:"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5.《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
  6.《本草用法研究》:"清热化痰通络。"
  7.《现代实用中药》:"为清凉性活血、通经、解毒药,能通乳汁,治痈疽不敛等症。又为止痛、止血药,用于肠出血、赤痢、妇人子宫出血、肿、流血等。"
  8.《山东中药》:"治小便不利,关节肿痛。"
  9.《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主治筋骨酸痛,胸胁痛,,乳汁不通,乳腺炎,水肿。"
  10.《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用于胸痹、、中风后半身不遂、跌扑损伤。"
  推荐阅读:  &
更多相关文章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酪梨油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