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的勿是什么意思

B【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做(或不愿接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重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专制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B.政府拥有了最终的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的制约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七:中国现代政治文明(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逐步实现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七:中国现代政治文明(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三:中国古代精神文明(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C.朱熹
D.陆九渊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九:中国现代精神文明(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六:中国近代精神文明(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这表明,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是(  )A.尊孔复古逆流兴起B.除旧而未能立新C.新文化运动过于强调民主D.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出现倒退趋势 你说的好啊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自己不作的事情不要强加予别人
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网友正在查
常用查询工具
查询工具大全
日常生活:
站长工具:
学习应用:
民俗娱乐:
电脑网络:
财经商务:
交通旅游:
医疗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己所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