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变成气体这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的过程叫什么

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公共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固体清新剂”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试题分析:固体清新剂在使用过程中,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对我们来说,信息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街上热闹的人群、某一天的气温、一篇清新的散文、一段动听的音乐、电视屏幕上好看的画面等负载的内容都是信息。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高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大B.固定电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光纤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的 D.微波炉的金属外壳能有效地防止电磁波泄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飞机飞行时,有时后面会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飞机拉烟、这是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与外界冷空气混合,使飞机轨道上空所含水汽和热能明显增多.当水汽超过空气所能容纳的限度时,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雾状的小水滴.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6高中物理 第9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3.ppt3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 1.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区分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要抓住它们的特点,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多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 2.对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三点提醒
1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例如:立方体铜晶体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的。
2 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既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例如:天然的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 石英玻璃 却是非晶体。
3 对于单晶体和多晶体应以外形和物理性质两方面来区分,而对于晶体和非晶体应以熔点是否一定来区分。
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解析:由图甲乙丙可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由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其中甲为多晶体,丙为单晶体。 答案:BD 二、液体微观结构、宏观性质及浸润、毛细现象 1.液体的结构更接近于固体,具有一定体积,难压缩、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它是由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是由附着层的分子分布性质决定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日期:由气态又变回什么状态了?
师: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师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过程要吸热;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过程要放热。
(二)升华和凝华的实例解释:
(1)樟脑丸变小。
师:衣柜里的衣服要防虫会放些什么?
生:臭丸,也叫樟脑丸
师:樟脑丸放时间长后会怎么样?
生:会变小
师:你们知道樟脑丸为什么会变小了?
生:???
师:樟脑丸熔化了吗?
生:没有啊
师:那打开门会闻到什么气味?
生:有樟...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的相关内容日期:父母的期望如何变为现实 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公布的《中美儿童发展》的研究报告指出,3周岁美国孩子微笑要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6%;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比外国儿童高出92%、1.3%和138%。卡姆拉斯指出,中日期:如何把学琴变为快乐的事 有位妈妈很苦恼地对我说:“很希望女儿能在音乐方面有所作为。在女儿5岁的时候,就为她报了钢琴班,并花了大笔钱给女儿买了钢琴,可女儿才学了几天就死活不想学了,说她、打她也没有用。”并说...日期:游戏让被动的孩子变为积极主动 孩子如果已经在心理上形成了对失败的恐惧感,他将处处显得非常被动。因为,这种孩子由于心中只想如何避免失败,而对任何事物都丧失了好奇心和尝试的兴趣,没有一点 初生牛犊不怕虎 的进取精神。 当父母发觉自己的孩子已有这种心态时,千万...日期:短短半学期学习成绩由年级第200名变为第10名 父亲姓名:邢广森 孩子姓名:邢 宇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美满里14号305 我的孩子邢宇今年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她有幸参加了“未来强者训练营”的训练。短短7天的训练虽然结束了,可发生在邢宇身上的变化却是惊人的。 《中国孩子日期:六年级英语名词变为形容词的方法 一、名词变为形容词的方法 1. 在名词后面加-y可以变成形容词(尤其是一些与天气有关的名词)。例如:rain&rainy, cloud&cloudy, wind&windy, snow&snowy, health&healthy, luck&lucky等。 注意:1)如果名日期:给辅食宝宝喂固态食物的正确方法 Q 婴儿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吃固态食物呢? A 宝宝吃固体食物的时机判断的标准是:婴儿能够靠支撑物的帮助坐起来,并能稳定地控制自己的脖子并且可以把头从一侧转向另一侧的时候。这通常发生在孩子4-6个月大时。 专家建议:先蔬菜 后水果 先采日期:如何给宝宝喂固态食物 宝宝吃固体食物的时机判断的标准是:婴儿能够靠支撑物的帮助坐起来,并能稳定地控制自己的脖子并且可以把头从一侧转向另一侧的时候。这通常发生在孩子4-6个月大时。 专家建议:先蔬菜,后...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11.2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学案(沪科版九年级)doc--预览
试卷 教案 课件 搜索
试题搜索答案
☉禁止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如果不能下载请联系QQ: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加网站QQ群()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只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2、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4、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
学法指导
1、从课本图10-15的分子运动模型,你能说出熔化时,分子状态的变化吗?
2、怎样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图1和图2,一个为晶体海波的熔化图像,
另一个为非晶体石蜡的熔化图像,则图
为海波
熔化图像,图
为石蜡熔化图像。
以图3为例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1)图像上各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AB线段:代表物质外于固体吸热升温的阶段。
BC线段:代表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虽然吸热,但温度
CD线段:代表物质处于液态吸热升温的阶段。
(2)加热到某一时刻,物质所处的状态和温度。
例如,加热到3分钟时,在横轴上找到表示3分钟的点,作过这个点垂直于横轴的垂线交图像上AB线段,可知此时海波处于固态,从交点P再作纵轴的垂线,交纵轴的温度是40℃的点,可知此时海波的温度是
(3)从图像上怎样判定晶体的熔点?
图像上BC线段表示晶体吸热但温度不升高。可以以B点或C点作纵轴的垂线,交纵轴上的点所在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从图3可知海波的熔点是48℃。
请同学们思考,石蜡熔化图像情况又如何呢?
3、为什么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呢?
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什么?你能一一举例说明吗?
5、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不同点各有哪些?
6、怎样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升华现象?
7、升华现象有哪些具体应用?
释疑解难
1、晶体熔化时,分子状态会发生变化吗?
固体晶体吸热熔化时,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分子就像"热锅中的蚂蚁"一样,有规律的排列被打乱。
2、液体加热时,分子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液体加热时,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小,更多分子挣脱周围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自由飞出,脱离了"集体"。
3、为什么一杯冷水也会逐渐减小呢?
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子得到足够的能量而脱离液体,飞向空中。你能举出几中生活中应用液体蒸发的实例吗?
4、晶体如果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分子状态是怎样变化的?
固态晶体吸热后,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运动加快,直接挣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而飞到空中自由运动,使有规律的分子排列完全消失。
自我检测
1、冬泳的时候,运动员从水中刚上岸时,会觉得比在水中更冷,为什么?
答:水蒸发从身体上吸收热量,所以会觉得更冷。
2、装水的铝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沸腾后将水壶从火炉上提开,铝壶中的水还会继续沸腾吗?为什么?
答:不再沸腾。铝壶离开火炉后,火炉不再为铝壶中的水提供热量,所以水不再沸腾。
3、放在衣柜里防蛀的萘丸(樟脑球),过几天就会变小甚至消失,是不是被虫"吃"掉了?
答:这是樟脑球升华的缘故。
交流园地
听说过"着火点"这个词儿吗?着火点是物质用不着靠近火焰就能自己着火的温度。纸的着火点是183℃,就是说,只要它的温度达到183℃,它就会自动燃烧起来。
知道火焰的温度吗?普通煤炉的火焰约600℃。
那么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把水烧开吗?
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007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在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烧着。
实际做一做,并且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烧着。
烤箱烤不死的物理学家
你知道人能够忍受多高的温度吗?有一年,英国有两位勇敢的物理学家,为了进行试验,走进面包房的烤箱里,然后请人把烤箱的温度逐渐升高,直到箱内干燥空气的温度升到160℃才停止,他们在里面停留了几个小时,当时人们都替他们担心:平时煮肉,在100℃的温度下,用不多久,就煮烂了;160℃的温度烤人,还不把人烤熟了!出乎意料的是:几小时后,这两位勇敢的物理学家平安无事的从烤箱里出来了,真是奇迹!那奇迹的背后能说明什么道理呢?
原来上面提到的物理学家能够忍受160℃的高温,是说他们周围干燥的空气的温度是160℃,不是说他们的体温也这么高,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保持在36.5℃左右的。如果周围环境的温度高于人的体温,人就本能地使出抵挡高温的法宝----大量出汗,因为汗水蒸发汽化时,既要从身体上,又要从紧贴皮肤的那层空气里吸走大量的热,使这层空气的温度大大降低;又由于空气很不善于传热,所以尽管周围热得火烧火燎的,被这层温度不太高的空气层包围着的人却安然无恙(注:烤箱中的人应不停的喝水)。
怎样用分子运动论的知识分析晶体物质熔解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
我们知道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而它们主要区别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那么,晶体在熔解中吸收的热量到哪儿去呢?是不是无缘无故地消失了?熔解过程中的晶体的温度为什么不升高呢?
  原来,晶体分子的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则,按统一的规则排列成一个在晶体的叫单晶体,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粒构成的晶体是多晶体。在常温下,晶体的分子被限制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振动加剧,当温度达到熔点温度时,晶体分子正好能从规则排列的位置上逐个脱离出来,破坏原有的规则排列,从固态变成液态。处在熔解过程中的晶体,所吸收的热量用来保持熔解中的位置上脱离出来。对于非晶体物质,分子没有规则的排列。对非晶体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是逐渐软化,最后变为液体。因为非晶体的分子不象晶体分子那样,需要从规则排列位置上挣脱出来,因此,对于非晶体就没有一定的熔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提高。
  怎样认识物质的三态--气、液、固
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是同种物质表现出的三种状态。冰呈固体状态,当温度升高超过0℃时,冰变成水。常温下的水呈液体状态,当温度升高到100℃时,又变成水蒸气,呈气体状态。为什么同一种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的状态呢?
原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而且他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物质存在的状态,与它们内部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力的情况有关。
在0℃以下,水分子的动能较小,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这样在外观上呈现出一定的形状,即固态。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快;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可以自由地跑来跑去,这时冰就变成液态的水。由于液体分子能自由运动,所以容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
水加热时,分子运动更加激烈,有些分子横冲直撞,挣脱液体表面分子的吸引力,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水蒸气分子。当温度升高到100℃时,这种现象最显著,水变成水蒸气,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特别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所以气体能够充满可能到达的空间,所以气体既没有一定的体积,又没有一定的形状。
自然界中其他物质也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铁块在常温下是固体,当温度升高到1500℃时就变成液态的铁水,如果温度再升高到2800℃,就变成铁的蒸气。
探讨盆栽花卉中的物理学问题
  活动内容
探讨盆栽花卉中的物理学问题。
  活动目的
1、鼓励和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的优秀品质。
  活动准备
各种盆栽花卉四盆、锯木屑一小袋、废纸箱两只、输液管一套、可口可乐瓶一只、小石块若干、花铲、花生壳、杂草、修枝剪、水盆、小木板、棉纱条、小水桶。
  活动过程
1、参观学校教学楼阳台上的盆栽花卉,讨论各种花木的栽培管理方法。
教师:种花卉不但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而且还能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
2、课堂讨论:减慢盆花水分的蒸发
教师:阳台上的盆栽花卉,由于盆土少,保水保肥性能差,不容易种好,特别是在阳台上,温度高、太阳光照射强,盆内水分蒸发极快,尤其是夏天,早上浇了水,到了下午,花还是经常出现萎蔫,严重影响了花卉的生长,怎样才能减少盆内的水分蒸发呢?这是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讨论.......(同学们各抒已见)从理论上讲,减小蒸发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现在我们从这三个方面讨论:
(1)减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可采取哪些方法呢?(学生说教师总结)
松土法:保持让盆花表土疏松,可使盆内深层的水不易蒸发(即切断表土与下层土想连的土壤毛细管,防止水分过快蒸发),示范一盆。
覆盖法:在花盆表土上撒上锯木屑或花生壳、杂草等覆盖物,可减少盆土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对盆内水分蒸发的影响,而且防止土壤板结。
把花盆放到避风的地方。
(2)减小蒸发的表面积
加盖法:即用纸板盖在花盆的盆口上(如图008所示)。
也可盖小鹅卵石块起到同样作用(图009所示)。
  剪去部分枝叶法:因为盆栽花卉枝叶太多时,蒸腾作用旺盛,所以去掉过多的枝叶,可
  
  减少蒸发。
(3)降低温度也可减慢蒸发
  纸板、木板隔热降温法:可把盆花装入比花盆稍大的纸箱中,露出茎叶即可(见图010)
  
  
  
(因为花盆周围温度过高会从盆壁上蒸发走水分),也可在与花盆接触的水泥阳台上,垫上木板隔热或用木板、纸板挡住光照过强的一面。
蒸发法降温:可在花盆附近放些小水盆,利用水分蒸发降低花盆周围温度来减小盆内蒸发。
置于阳台走廊内侧,可减小太阳直射,降低温度,减少蒸发。
教师:以上我们从减慢蒸发的三种理论途径找出许多可以用于实际的方法,大家知道这些方法后,回家后不妨试试看。
下面我们来讨论应用物理知识给花浇水的学问。
3、课堂讨论:用巧妙的方法给花盆浇水
教师:减少花盆内水分的蒸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盆花缺水的问题,但遇到你要外出,或者你想浇一次水能顶几天,那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设计一种能给盆花缓慢供水的装置是我们讨论的突破口,怎么设计呢?请我们的小科学家们想想看!
(1)纱条吸水法:利用酒精灯的灯蕊能不断地把酒精吸上来的现象;可要花盆内埋上纱条,让纱条的另一端放在装水的容器里,水能源源不断地由纱条带入盆内,保持盆内土壤的湿度。最好在盆与装水容器中间露在空气中的纱条套上橡胶管或缠上薄膜,防止水分在到达花盆前蒸发掉(如图011)
(2)滴灌法:用废旧的输液管,连接在较大的可口可乐瓶上,运用调节器节控制开关,让水滴以第5-10分钟一滴即可(视喜湿喜旱花卉而定),针头压在盆土面上,不能插入土中(示范一盆)
(3)输液法:利用植物导管的双向导水性,可把输液管的下端套在木本花卉的靠近下部的一个剪断的枝条上(在花基部选一比输液管管口略粗的小枝剪断,用小刀在剪口下剥去长约1cm的树皮,把输液管紧套在上面即可)(如图012所示)
(4)蒸发法:可把盆花放置在距离水面1cm-5cm的水盆上,利用水盆内蒸发的水分而使花盆内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如图013所示)。
利用学习的物理知识来分析讨论了有关盆花的减小蒸发和浇水的问题,得出了很多有趣又适用的方法,同学们勇于实践,就一定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方案来服务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第三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整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三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整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体变成固体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