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一筐鸡蛋,详细

PCA的详细求解过程
PCA的目标:
特征的主方向,就是特征幅度变化最大的方向(“major axis of
variation”)。这一点理解很重要。从反面理解,幅度变化最小的方向就是没有变化,或者非常非常小的变化(可以忽略的变化),相对来说可利用价值最小,最可以忽略。而为了找到特征变化最大的方向,假设单位方向矢量为u,则特征点x在u方向的投影点x’距离原点的距离为d=x。所有的样本点都在一个方向投影后,他们就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了。而要比较它们之间变化的程度,只要比较d的方差就行。方差最大的u对应的方向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主方向。因此,我们的目标函数就成为了:&&&
&&&&&&&&&&&&&&&&&&&&&&&&&
其中x的上标i表示数据集中的第i个样本,m表示数据集中的样本总数。(因为x已经中心化了,所以xu的均值也为0,因此xu的平方只和就是方差。)
括号中的一项十分熟悉,就是协方差矩阵Σ!终于知道协方差矩阵是怎么来的了。再看一看上面的式子,协方差矩阵与投影的方向无关,之于数据集中的样本有关,因此协方差矩阵完全决定了数据的分布及变化情况(请和自相关矩阵区别)。
& 目标函数如下:
&&&&&&&&&&&&&&&&&&&&&&&&&&&&&&&&&&&&&&&&&&&&&&&&&&&&&&&&&&&&&&&&&&&&&&&&&&
& 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上面的最大化问题,很容易得到:
&&&&&&&&&&&&&&&&&&&&&&&&&&&&&&&&&&&&&&&&&&&&&&&&&&&&&&&&&&&&&&&&&&&&&&&&&&&&&&&&&&&&&&&&&&&&&
& 看见没?!u就是Σ的特征向量,λ就是特征值。我们再把(3)代入(2),目标函数就变成了
&&&&&&&&&&&&&&&&&&&&&&&&&&&&&&&&&&&&&&&&&&&&&&&&&&&&&&&&&&&&&&&&&&&&&&&&&&&&&(4)
&&&&&&&&可见,可以通过协方差矩阵的迹衡量方差的大小。最大的特征值λ(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u)决定了数据变化最大的方向。u就是这个单位方向。因此PCA的求解过程就是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并找到最大的几个特征值的过程。
PCA的求解方法:
首先介绍PCA的计算过程:
假设我们得到的2维数据如下:
行代表了样例,列代表特征,这里有10个样例,每个样例两个特征。可以这样认为,有10篇文档,x是10篇文档中“learn”出现的TF-IDF,y是10篇文档中“study”出现的TF-IDF。也可以认为有10辆汽车,x是千米/小时的速度,y是英里/小时的速度,等等。
&&&&&第一步分别求x和y的平均值,然后对于所有的样例,都减去对应的均值。这里x的均值是1.81,y的均值是1.91,那么一个样例减去均值后即为(0.69,0.49),得到
&&&&&第二步,求特征协方差矩阵,如果数据是3维,那么协方差矩阵是
这里只有x和y,求解得
对角线上分别是x和y的方差,非对角线上是协方差。协方差大于0表示x和y若有一个增,另一个也增;小于0表示一个增,一个减;协方差为0时,两者独立。协方差绝对值越大,两者对彼此的影响越大,反之越小。
&&&&&第三步,求协方差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得到
上面是两个特征值,下面是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值0.对应特征向量为,这里的特征向量都归一化为单位向量。
&&&&第四步,将特征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选择其中最大的k个,然后将其对应的k个特征向量分别作为列向量组成特征向量矩阵。
这里特征值只有两个,我们选择其中最大的那个,这里是1.,对应的特征向量是。
&&&&&第五步,将样本点投影到选取的特征向量上。假设样例数为m,特征数为n,减去均值后的样本矩阵为DataAdjust(m*n),协方差矩阵是n*n,选取的k个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为EigenVectors(n*k)。那么投影后的数据FinalData为
FinalData(10*1) = DataAdjust(10*2矩阵)&特征向量
得到结果是
这样,就将原始样例的n维特征变成了k维,这k维就是原始特征在k维上的投影。
上面的数据可以认为是learn和study特征融合为一个新的特征叫做LS特征,该特征基本上代表了这两个特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c[s[i]]++怎么理解,这道题的详细求解过程是什么,输出结果过是什么?#include main(){\x09int s[12]={1,2,3,4,4,3,2,1,1,1,2,3},c[5]={0},i;\x09for(i=0;i_百度作业帮
c[s[i]]++怎么理解,这道题的详细求解过程是什么,输出结果过是什么?#include main(){\x09int s[12]={1,2,3,4,4,3,2,1,1,1,2,3},c[5]={0},i;\x09for(i=0;i
c[s[i]]++怎么理解,这道题的详细求解过程是什么,输出结果过是什么?#include main(){\x09int s[12]={1,2,3,4,4,3,2,1,1,1,2,3},c[5]={0},i;\x09for(i=0;i
你写对了吗?c[5]={0}?总元素个数为5的数组c只有一个元素0,剩下的4个怎么都不见了第一个for的循环体[s[i]]中“s[i]”=【s[i](i=0,1,......,11)】,即s[0],s[1],s[10],.....,s[11]对应1, 2, 3, 4, 4, 3, 2, 1, 1, 1, 2, 3则c[s[i]]++(i=0,1,......,11)对应c[1]++,c[2]++,c[3]++,c[4]++,.....,c[2]++,c[3]++(++,自身加一,+1,并【保存在c[i]中】)。【&】c[1]自加了4次(一共+4),c[2]自加了3次,c[3]自加了2次,c[4]自加了2次所以for(i=1;i
c[5]={0}表示该数组中5个元素均为0
必须都写出来,用逗号隔开,否则编译出错求解!!!!求详细解!!!_百度知道
求解!!!!求详细解!!!
38.2.22.52,26.57,26,33.18,37,36,32.5%,29.54,34,36,试求混凝土的配制强度.1,37.54,34.75。(1)现要求配制C30级混凝土,34:27.16,36,38.96.65∶5.3.65.43某建筑公司近期混凝土强度的30组统计资料如下(单位,26,25,现场实测砂含水率为2.7.6,36.73.2.65,42,26,试求施工配合比及水灰比.7.42.2.23,35.8,30,35.52.8.87。(2)若实验室配制的混凝土配合比为1∶2,石子含水率为3.4%.42,31,32,30,水灰比为0,40.5.87,30.2,43.4:MPa)
提问者采纳
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 =195kg.11.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采用体积法计算;m3).07: 水泥:0。取σ=5:1290,解得 mgo=1290.57×(1-500)=0.25&#47:经过计算;fcu:砂。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wa=0.00(kg&#47.00(N&#47.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 水泥: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0≥fcu,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根据粗骨料的品种.00;m3).38(kg);fcu.703;mm2):1252kg配合比为.38;C=0.72:W&#47.00&#47,取48;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mm2):其中、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取2700.23(N&#47.00(N&#47.51kg,取合理砂率βs=34,取fcu:680:根据水灰比为0: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47.74.2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细骨料用量(kg);经过计算得;mm2)。好好看看书的水.00,取σb=0。一。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β——外加剂的减水率:185或重量比为,0——混凝土配制强度(N&#47: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58.645×5;ρw——水密度(kg&#47,应符合下列规定;以上两式联立.00=28;m3).5%,查上表。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461kg 砂;0。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703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57;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47: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粗骨料用量(kg),k+1,0=20+1,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00(kg&#47:σa,取2700;mm2).46.645σ其中,根据规程查表取 σa=0,不难的:1这个是土木工程问题,mso=679,k=20(N/mm2);m3):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取1000(kg/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四;m3);经过计算得,取3100,σb—— 回归系数:1:fcu:其中.07×48;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二、水泥用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0:512kg 石子;(28:石子,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00(kg&#47.9,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47。五.00)=0:2)水灰比小于0:2。;m3):水=264,由于粗骨料为碎石.80范围时:20(mm);fce—— 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40~0,得 mco=185,取β=500%、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7,计算公式如下:175kg水泥;mm2).67(kg).703=263:1)水灰比在0;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47:其中,粗骨料粒径;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46×0,取α=1:水=1:4:fcu;ρc——水泥密度(kg/m3)。三:砂,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石子;mm2):碎石;m3).46×48,粗骨料类型为,找下资料
那你帮我解答??我还加分的
提问者评价
谢谢!不过你这里面有几个字母我都还没见过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太难了,不会!抱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女上司求解衣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