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桂枝甘草汤汤的服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
柏冬,范斌,牛晓红,...
-《中草药》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枝汤中多个 有效成分的系统内标方法(SIS)。方法以桂枝汤中芍药苷为内标,测定芍药苷与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和甘草酸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该相对校正因子计 算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和甘草酸,并与外标一点法(ACV)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ACV与SIS测定5批桂枝汤中的5种 成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准确测定桂枝汤中5种成分。结论SIS方法既能同时测定中药中多个成分的量,又能简化实验操作,有望成为适合中 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新模式。
引用量:13
来源:知网
-《中药材》
目的:研究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配伍的药效及药效作用机理.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配伍组(桂枝组、甘草组、桂枝甘草汤组),通 过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释放功能(6-keto-PEG1α、TXB2 cAMP,cGMP)、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等实验,研究不同配伍抗血栓的药效及作用机理.结果:桂枝甘草汤与桂枝组、甘草组比较,可显著抑制ADP诱导 的血小板聚集,降低大鼠体外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增高血小板6-keto-PEG1α水平,降低cGMP水平及钙离子的浓度.结论:桂枝甘草汤通过抑制血 小板聚集及释放而发挥其抗血栓作用,表明桂枝配伍甘草,辛甘化阳,能增强温经通脉的作用.
来源:维普
陈丽敏,林辉,徐大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汤(桂枝、炙 甘草)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GC-MS方法分析10批次样品挥发油主要化学组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 260℃,载气流速为1mL.min-1,分流比为50∶1,柱温60℃,保持3 min,10℃.min-1升至150℃,3℃.min-1升至180℃,10℃.min-1升至250℃,保持2 min的色谱条件下,挥发油主成分可以达到较好分离。结果共鉴定了桂枝甘草汤中33个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3%以上;主要为苯甲醛、苯丙醛、反 式肉桂醛、肉桂醛(61.02%±9.13%)、2'-甲氧基肉桂醛,红没药醇、十六酸等。结论桂枝甘草汤中挥发油成分主要来自桂枝挥发油成分;该方法准 确、稳定、可靠,可用于桂枝甘草汤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来源:道客巴巴
王永霞,原双兴
-《中华中医药杂志》
摘 要: 摘要:心律失常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心悸、怔忡、眩晕、虚劳、厥证等范畴。临床中广泛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但其疗效并不乐观,中医从整体观辨证论治着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文章通过桂枝甘草汤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探讨其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道客巴巴
李冀,赵伟国,李胜志,...
-《中医药信息》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 物组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分别用氯化钡,乌头碱,哇巴因三种药物制备三种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桂枝 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的水组分、30醇组分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结论:桂枝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效物质群(组)主要为水组分、30醇组 分。
引用量:10
来源:万方
王艳芬,于晓红
-《河南中医》
摘 要: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寐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来源:维普
霍玉森,刘锦龙
-《中国医药导报》
目的:观察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 加减应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 服;治疗组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能活血化瘀、温阳化气、健脾利水,其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道客巴巴
张学兰,徐萍
-《中成药》
目的:为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的剂改优选提取工艺.方法:以肉桂酸、甘草次酸、挥发油、总黄酮、干浸膏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 (简称SBE法)的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其工艺条件为:3煎用水pH值依次为2.00、7.30、8.50;煎煮时间依次为190、90、50 min.结论:桂枝甘草汤优选工艺是可行的.
引用量:14
来源:百度文库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桂枝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见于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普遍认为前者偏于表阳虚,后者则是表里阳虚。而从方药的比较可知,桂枝附子汤中含有姜草枣,兼顾脾胃营卫的生化,如桂枝汤之意 属"表中之里";甘草附子汤中则不用姜枣,且见"骨节疼痛",如麻黄汤之意属"表中之表"。再以风湿三方与《金匮要略》多条经文比较,可知仲景风湿三方应 属历节病范畴,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表郁比甘草附子汤更重。
来源:百度文库
李冀,赵伟国,李胜志,...
-《时珍国医国药》
目的 探讨桂枝甘草汤提取物组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15 min再灌注1 h,监测心电变化,并检测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及NO含量.结果 桂枝甘草汤提取物水组分、30醇组分有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可提高大鼠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和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 异(P<0.05或P<0.01).结论 桂枝甘草汤有效组分可能是通过提高ATP酶的活性、增加NO的含量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
引用量:13
来源:道客巴巴
关注百度医学微信公众账号,医界大数据你比别人先知道→ 生脉饮,和桂枝甘草汤多钱?
生脉饮,和桂枝甘草汤多钱?
健康咨询描述:
这些天有些胸闷,大喘气,呼吸困难,去诊所看了也吃药了,但还是不见效。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复方丹参片,吃了三天还是不见好,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问问怎样才能见效快点,吃什么药合适,
其他类似问题
1个回答1个回答3个回答2个回答1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擅长: 中医妇科、男科、儿科、中医皮肤科、中医五官科、中医
帮助网友:46944称赞:1412
&&&&&&病情分析:&&&&&&你上面的表现就是心脏病的表现了。不知道是怎样的心脏病?不知道你做过怎样的检查?&&&&&&指导意见:&&&&&&建议你把你的具体情况说说或是把你的诊断结果说说,这样好给你处方啊。不要劳累过度,不要郁怒,每天有个好心情,祝你健康。愿上帝保佑施恩。
擅长: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颈肩腰腿痛,神经疾患,脾胃系统
帮助网友:17191称赞:1759
&&&&&&病情分析:&&&&&&你好,胸闷大喘气,有些是因为心气虚,有些因为肺气虚,也有些因为气机阻塞导致,各种情况不相同,所以需要辩证明确针对性用药&&&&&&指导意见:&&&&&&你好,你的情况吃了丹参片效果不好,建议你找中医师看看,有些情况用生脉饮或者桂枝甘草汤是有效的,这些药价格都相对便宜,但各地不同,现在无法给你具体的药物,因为病情无法明确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2个回答2个回答2个回答1个回答2个回答
参考价格:31
参考价格:18
参考价格:7.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
参考价格:¥31
本品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
参考价格:¥18伤寒论桂枝汤煎服法刍议--《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伤寒论桂枝汤煎服法刍议
【摘要】:正《伤寒杂病论》共载方269首,太阳中风桂枝汤仅为其一,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纵观仲景众多之方药中,其煎服法言之最详,明之最周,首推桂枝汤,内容共九句,一百五十六言。而与桂枝汤并驾齐驱的太阳伤寒之麻黄汤煎服法仅两句,四十七言,且仲景明言"余如桂枝汤将息"。枚不胜举,桂枝加葛根汤,桂枝
【作者单位】:
【分类号】:R222【正文快照】:
《伤寒杂病论》共载方269首,太阳中风桂枝汤仅为其一,由桂枝、芍药、一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纵观仲景众多之方药中,其煎服法言之最详,明之最周,首推桂枝汤,内容共九句,一百五一!六言。而与桂枝汤并驾齐驱的太阳伤寒之麻黄汤介洲反法仅两句,四一卜七言,且仲景明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红宏;;[J];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12期
孙娟;孙健;;[J];齐鲁药事;2006年11期
杨万章;;[J];现代中医药;1983年01期
蔡绪江;;[J];河南中医;1982年05期
王洪涛;洪玫;王文聪;;[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祝谌予;;[J];中国医刊;1979年01期
潘汀;王正;;[J];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12期
王孝莹;;[J];黑龙江中医药;1986年01期
刘春甫;;[J];内蒙古中医药;1986年01期
张桂昌;[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飞;李华;;[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贺玉琢;高英杰;沈鸿;崔晓兰;郭淑英;姜廷良;;[A];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0年
孙太安;郭锐;;[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石景洋;;[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刘键运;刘钊;;[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刘清俊;;[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罗旭昇;;[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田彦;;[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陈彦静;焦宏;杜会博;马建伟;薛贵平;姜华;;[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2009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9年
杨坚真;;[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岩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赵岩松;[N];大众卫生报;2004年
李延斌;李学峰;[N];中国医药报;2004年
林中;[N];民族医药报;2007年
包佐义;[N];健康报;2006年
董飞侠;[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王业龙;[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宋永刚;[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刘安祥;[N];中国医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文杰;[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刘蓉;[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刘新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赵保胜;[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张智华;[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贾春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刘立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刘忠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徐信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杨建龙;[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朴持炫;[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霁荣;[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李凭;[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关天宇;[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张林挺;[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苏小霞;[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梅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姬航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吴美兰;[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周根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医书籍在线阅读-接下来的章节-  桂枝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义疏-刘瑞q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七上]&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此示发汗伤阳,经虚络郁,风搏水气,逆冲心下之候,盖同一发汗过多,病由体异(阳虚者伤阳,阴虚者伤阴是也)。今过汗之后,其人叉手覆冒其心(冒即按而护之之意),觉心下悸欲得按者,乃汗伤在脉之津,津亡则荣血不濡,脉道行滞,经气弱令络郁不畅,致风搏水气上凌,逆冲心下膈膜之间,欲得叉手护心,按止悸动,脉当浮缓按之濡涩,故用桂枝以降气冲,甘草以缓里急。证为邪乘,而非心伤忪悸之候,补敛之剂,不宜与也。荣气和则络温水摄,冲悸自止。病太阳中风,自汗过多,外证已缓而未尽解,用桂枝甘草汤,兼治其风为相宜(本论但言发汗者,多指自病),此奔豚之初证也。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七上]&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此与上条,同一汗后悸动,惟病舍有心下、脐下之辨。盖脐下属丹田气海,为肝肾藏气所主之部,脐下悸动,乃肝风(即静脉中郁气)挟水寒之气,上干于心,肾肝之合邪也,欲作奔豚者,未成奔豚之候。《内经》名肾之积曰奔豚,但本论撰用古医经,多义有删订,如关格之类是也(释详《脉法》),今所谓奔豚者,明豚为水蓄,病因由肾寒络郁,水气逆而上凌,其候发自少腹,直上冲咽,发作还止,如豚之奔于野(如野豚之奔驰,但直行者是也),与心气寒而络阻,悸发心下者不同(不必引肾积之义释之,且证为共象,病名更为共象,不可胶柱),脉象必弦紧而急,按之空虚(或寸沉关滑尺弦),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主之。桂枝甘草降冲以缓中,苓、枣扶脾而利水,茯苓君药先煎(药之须久煮乃出味者,亦当久煎)。法用甘澜水者,取扬水成珠,气水相逐,中含大气之阳(今所谓空气中养气,亦名酸素,因勺扬含于水珠之内),可以助风木之条舒,鼓动气之升发,非如法作汤,则治效顿减。先圣格致之精,有如此者。此证若脉象寸沉尺滑(不言关,知关上和也),为肾水凌心,证象较重,宜桂枝、附子、茯苓、半夏作汤与之,若关上濡弱,手足厥者,宜更加干姜也。  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通行本佚,文见《金匮》)。  此明奔豚之证象也。奔豚证属杂病,为肝阳挟肾气上逆之候,病发则觉有气自少腹上冲,直抵咽喉,似动冲气而喘急,发作甚者,郁烦心懊,口不能言,手足微厥,故云发作欲死。发后或身有微汗,或但得头汗,旋复气下而病已,但精力疲}而已,故曰复还止也。病本在肾,而以肝阳上越为因。平人致此病者,多从惊恐得之,以惊则气乱而伤肝,恐则气下而伤肾故也。脉象发作时,当弦紧而急,若频发遂成宿恙,平脉当于未发时,验其藏气偏胜,治源乃可以起废也。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通行本佚,按此条亦见《金匮》)。[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七上]&  奔豚汤方  甘草&芎&当归&黄芩&芍药各二两&半夏&生姜各四两&生葛五两&桂枝三两,甘李根白皮亦可用(通行本作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通行本阙)。  奔豚之证,不必定兼往来寒热。病因为土湿木郁,风水相持,肝邪挟肾气上逆之候,脉当弦紧而急,按之空虚,宜用桂苓草枣汤法加减治之,此其常也。至若病因体变,斯无定例,当平脉消息制方。兹所谓气上冲胸腹痛,复往来寒热者,乃外邪引发宿恙,其证本挟肝邪,加外风相引,故邪连少阳,而见寒热往来之象,脉当浮弦而急,以厥阴之表,便属少阳故也。肝风上乘,故气冲胸腹而痛;肝邪干肺,则痛在胸。肝邪乘脾,则痛在腹。所谓奔豚汤者,示法以证成,古方命名之义,大抵如此,亦犹草呼寄奴,汤名越婢云尔。方中君以甘草,缓急和中;臣以夏、姜,降逆宣胃,桂枝、归、芍,达荣郁以疏肝。生葛、黄芥,解气结而清胆,病在少阳而不用柴胡者,法当治内以和外,用芍药以止上冲,故云柴胡之升剂也(柴胡但入经络,小柴胡法,乃和腠理通津液之剂,所以和外而治内也)。甘李根白皮,味涩性寒,入足厥阴、太阴两经,主降热气下行,证象偏热者可用(偏热者,宜去桂枝,用甘李根白皮也)。生葛可解腹中气痛,阳明燥气郁结者宜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七上]&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汗后气郁中焦,病转太阴之证。发汗虽出自皮肤,实由汤药入胃,鼓舞胃阳,宣化水谷之精,外泄玄府,故经曰,汗生于谷,谷生于精。虚人误发其汗,必吐下不止者,以伤胃动脾故也。兹云发汗后腹胀满者,知未发汗前,腹必不满,因汗而致腹满,不呕、不渴、不痛,无他兼证者,乃胃散水谷之气,发汗不澈,留而阻于脾络,使中焦气郁津凝,腹为胀满,脉当濡而按滞,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姜、夏,降逆气以宣胃阳(生姜和胃,半夏降逆,厚朴通降气结);甘草、人参,缓中府而生津液。此和脾胃解气结之剂也。以气由虚滞,故补而通之(厚朴降气直下,若腹满而自觉气散漫者,宜用沉香)。若吐下后腹满,多为里实,以吐下糟粕不尽,故为实也。但病变无常,亦有汗后转实,吐下伤中转虚满者,要以平脉辨证为本。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弦,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