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表一级护理评价怎么写未改为二级护理评价怎么写的不良事件怎么写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报告处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报告处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报告处理--《护理研究》2012年19期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报告处理
【摘要】:为了提高护士报告处理护理不良事件能力,确保病人安全,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报告处理系统,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10类42种情况,再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级别,根据护理不良事件不同类别和级别分别报告本科室、职能科室、护理部、医疗质量监控科,实施不良事件的三级防控,各部门根据事件内容制定落实整改措施,每月分享处理经验,从而拓宽不良事件的防控范围,提高护士的整体安全风险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单位】:
【分类号】:R4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明子;;[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3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向志强;[J];怀化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坚;[J];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04期
赖兰萍,邹晓清;[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3期
罗银秋;[J];现代临床护理;2005年01期
李亚洁,谭琳玲,周春兰,袁方,赵俊文;[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03期
丁体英,纪丽萍,杨慧丽,聂晓东,高琴琴,吴淑萍,徐惠,许俊敏;[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06期
高琳;王世荣;刘静;;[J];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05期
王敏燕;;[J];中华护理杂志;2007年07期
刘义兰;张亮;王桂兰;李芬;;[J];中华护理杂志;2007年09期
韩光曙;[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11期
任仲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钧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年05期
明德松;[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年05期
,陈伯伦;[J];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金大地,杨守铭,陈建庭;[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18期
杨子权;[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8年01期
李金钟;[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年01期
王利群,王利民,吕飞跃,吕佳萌;[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0期
李彤!830000乌鲁木齐,李覃!300162天津市,闫秀荣!830002乌鲁木齐,岳丹!710032西安;[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年05期
魏飞,俞龙辉;[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03期
吴萍,黄勇;[J];计算机应用;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明德松;;[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陈菁菁;;[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勇;伍淑娴;余秀文;陈小兰;;[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鲍俊成;陈绵康;左长山;;[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书梅;[D];浙江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医院不良事件:医院内意外的、不希望发生的或有潜在危险的事件。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包括诊断治疗的失误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在临床护理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或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及时的介入行为,使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没有真正发生在患者身上。
无伤害:事件发生在患者身上,但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要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展开剩余91%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造成患者永久残障或永久功能障碍。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严重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查对不严、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发生的错误,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但未造成明显人身损害。
一般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或技术原因发生错误,但未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
护理缺点:在临床工作中虽然有某一环节的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或尚未实施即被发现的事件。
非护理人员之故意、过失、不当作为或不作为所致的不可预见的事故或不幸,可以伴随/不伴随不良后果。
倡导病人安全是21世纪WHO在全球的重要举措。
据文献报道,发达国家住院病人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病人死亡占3%-13.6%,2.6%-16.6%导致病人永久性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可以预防的。
护理不良事件同期比较
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同期比较(2014年上半年与2015年上半年)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对病人安全来说,医疗差错的报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报告可以使各医疗机构共享经验,相互学习”。
—JCI高级顾问侯森博士
1、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制度,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预测、预防和控制。
2、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当事人及处理均需详细登记。
3、对已经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通过主动上报,职能部门及早介入、指导并配合科室及时给予补救措施,可以尽力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将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4、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有关各种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等均要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涂改或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
5、发生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在一周内组织进行原因分析、讨论、总结、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应每季度进行汇总、成因分析、讨论和制定改进措施,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对相关整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6、每季度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相符借鉴、避免发生类似事件。
7、实习、进修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带教老师承担相应责任,并及时上报。
8、完善奖惩措施,鼓励风险报告,对风险报告和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科室、个人给予奖励4-10分。对隐报、瞒报的科室、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考核,扣科室绩效2-10分
9、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
报告原则:主动性、真实性、保密性、非惩罚性。
报告方式:口头、书面(网报或手工)
报告时限:医疗事故、严重差错事件:发生后立即分级口头上报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医务科、分管院长、值班院长;24小时内填写《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不良事件分类报表》书面上报。
一般差错、缺点事件:发生后立即口头上报护士长、护理部,48小时内填写《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不良事件分类报表》书面上报。
护理意外事件:根据事件的伤害程度参照上述时限予以上报
转变观念,改变手段,健全机制,鼓励报告,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自愿报告系统,及时发现整体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
日,4:05,患者**,男性,80岁,诊断脑梗塞,夜间家属熟睡,病员需要排便,未告知护士及家属,自行下床后在卫生间跌倒,致额顶部一长约10cm头皮裂伤,通知医生,立即给与包扎止血,并监测生命体征,护送至外一科行清创缝合并行头部CT,未见异常。
日,2:50,患者**,男性,59岁,诊断颅内感染,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夜间自行翻下床栏,跌倒在床边,左额部有一长4cm列伤口,右膝盖皮肤已发生挫裂伤结痂处再次擦伤4*4cm,立即碘伏消毒包扎,报告值班医生,给予苯巴比妥0.1g肌注后安静休息,再次检查周边环境安全,床挡等防护措施,适当约束。
日,21:00,患者**,男性,76岁,诊断脑梗塞,患者经主管医生同意家属签字回家中休息,外出和老伴儿散步时家属协助整理衣物未及时搀扶,患者跌伤上唇,家属包扎伤口后于21:00将患者送回医院,查体上唇有一约2cm长裂口,立即请五官科会诊并给予清创缝合,破伤风1500u肌注。
5例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时间段为17:30—2:00,2:00—08:00,多在夜间,值班人员减少。
跌倒/坠床地点
其中1例请假回家外出,1例不假离院,1例由工人护送做检查,2例在病房
1、针对要因
护士入院宣教不到位
巡视不到位
护士措施不落实
学习坠床/跌倒相评估因素
培训各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警示案例教育
2、针对要因
对患者病情未掌握
家属(陪护)相关知识未掌握患者需求得不到满足
护士工作量大
落实床位管理,责任护士全面掌握患者情况 ,并做好相应交接班。责任护士做病情充分评估,责任护士进行须进行家属(陪护)坠床/跌倒高位相关教育,告知病员及家属防坠床跌倒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家属相关教育,告知其跌倒后相关利害关系,每日晨护士长进行询问、调查弹性排班。
3、针对要因
护士入院宣教不到位
巡视不到位
护士措施不落实
学习坠床/跌倒相评估因素
培训各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警示案例教育
4、针对要因
危险环境无警示标识
运送工具无警示标识
病房地面不平整、湿滑
检查确认病房、厕所等环境警示标识,有无障碍物,有脱落或遮掩的进行整改,
评估为坠床/跌倒高危的病人在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与运送人员交接,有必要时,给予警示标识。
卫生间合理机构改造
防范与管理
1、高危护理人群的管理:护生、新入科护士、轮转护士、长假休假返岗护士、生活事件护士。
2、高危时段管理:夜班、中班、周末、节假日等。
3、高危环节管理:交接班、治疗抢救、医护合作。
4、高危患者管理:急诊患者、大手术患者、疑难病患者、预后不良患者、常用新技术患者、诊断不明确、患者心理障碍患者等。
5、输血安全管理
6、管道护理管理
7、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8、预防患者走失、跌倒、烫伤
9、疑难危重患者安全管理评估、告知、预报、监控制度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发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1、诊治过程相关事件:包括患者辨识事件;手术事件(手术治疗中开错部位、摘错器官、遗留异物在患者体内);麻醉事件(麻醉方式、部位、药物剂量错误、麻醉过程中不认真观察病情);检验病理放射等技术诊查中丢失或弄错标本、拍错部位、漏报/错报/迟报结果等;管路事件;针扎事件(针刺、锐器伤);患者约束事件(不适当约束或执行合理约束导致的不良事件。
2、药物相关事件:包括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备血、传递不当、输血反应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患者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等。
3、医疗设备和器械相关事件:设备器械本身及辅助装置故障、植入物等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
4、非治疗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伤、失踪、猝死、治安事件等。
5、医疗沟通事件: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验结果判读错误或沟通不良)。
没有人原意故意犯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对事,不对人
重视每一件小事,透过小事预防大问题
善于主动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
别人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
自己流血,自己得到教训,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
自己流血,别人得到教训,自己还没有得到教训,这是最可悲的教训。
来 源 | ICU护理之家
医管通学院精品推荐
医疗风险,真正要从源头上防范医疗风险,就必须理顺工作流程,正监察。如果不能正确地、有系统地防范和处理医疗风险,对于医院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风险。不要等到出事了再去补救,11月24日-26日江苏站跟着陈俊凯老师学习医疗风险管理工具,事前、事中、事后全面防范医疗风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理论文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