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的提纲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点击复制
励志文章搜索青岛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
日 15:02 | 作者:代桂云 付宪春 | 来源:
人民政协网青岛4月21日电(记者 代桂云 通讯员 付宪春)“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基因”。4月19日,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李学海带队,深入城阳区3个中小学校,对高燕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案》进行现场督办。“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作为母亲的高燕委员说,她小时候接受的传统教育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在社会转型、心理浮躁、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她深切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她建议,将中华文化经典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等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同时加强亲子互动,带动家长参与进来,营造学校、家庭双向的文化教育体系。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民书介绍说,近年来青岛市坚持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承融入课堂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构建青少年学生思想引导和素质提升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武术展演、茶艺展示、剪纸陶艺……委员们在3所学校看到了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丰硕成果。“每个教育者都对基础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来自青岛大学的王静怡委员,建议各学校在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要进行深入研究,去其糟粕,提炼精华;同时教育部门要整合各校资源,建设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共享网络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本校或外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李学海用“耳目一新”来评价各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他建议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各学校要相互借鉴,整体提升全市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在当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不匹配的情况下,教育要优先发展,主动担当。”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在督办会上表示,市教育局坚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开门办学、家长参与,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界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编辑:薛鑫
关键词:青岛市政协 重点提案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32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课题申报书范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和方法研究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课题申报书范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和方法研究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643|
上传日期: 09:59:4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课题申报书范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和方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DOC文档下载
游客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10元
邮箱/手机号:
您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为您创建此邮箱/手机号的账号,密码跟您输入的邮箱/手机号一致,以方便您下次登录下载和查看订单。
支付方式: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当日自动登录&&
合作网站一键登录: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传统文化调研提纲修改版
中国传统文化在吉林市小学教育中的现状调研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的瑰宝,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部分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薄弱,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我们在我市各区四所小学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在吉林市小学教育中的现状调研,提出了在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意义、方法与途径,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更进一步。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市小学教育中的现状(问卷与调研相结合)调查的部门及学校(教委、各区小学校代表、农村小学校代表)调查的目的、形式、时间、地点、对象、组织者及参与者(教委、各区小学校代表、农村小学校代表)目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吉林市小学教育中的现状,弘扬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形式:深入小学,亲自走访调研,采取问答及填问卷两种形式时间:2009 年 11 月 9 日——12 月 9 日地点:丰满区艺术实验小学、船营区第九小学、昌邑区中兴小学、乌拉街满 族小学对象:学生、教师组织者:九三学社吉林市文教委员会参与者:陈建光、孙薇、陈陶然、郁秉孝、裴延明、张浩2010 年 11 月 9 日至 2010 年 12 月 9 日,九三学社吉林市文教委员会传统文化调查小组分四次走入小学,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市小学教育中现状调研。在四天中,调研工作分两部分进行:教师问答、学生填写问卷。每个学校发放学生问卷发放 50 份,回收 50 份,回收率为 100%。通过调查,发现2%的人经常参观文化遗址,76.09%人偶尔参观,21.74%的人则从未去过。在参观过的学生中,48.81%是学校组织,50%是家长带领,自发参观的仅占 1.20%。由此可见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还是比较欠缺的,但是值得安慰的是学校和家庭在提倡带动方面均起到了很大作用。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书报、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形式,从课堂获取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选择,此外有 35.87%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了解,可见网络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正在向低龄学生推进。具体到传统文化的分类上,传统艺术方面,京剧及其他地方剧种受到冷落,62.03%的学生
本文(传统文化调研提纲修改版)为本站会员(yanglei)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网址:】,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分享当前资源【传统文化调研提纲修改版】到朋友圈,您即可以免费下载此资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操作提示:任选上面一个二维码,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选择的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感兴趣的------------------------------------------------------------------------------------------------------
元price_share
&|&川公网安备 12号&|&经营许可证(蜀ICP备号-1)(C)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文化进校园手抄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