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entp男测出来是什么意思

心理成长_心理测试_心理健康_职业规划
ENTP(外倾、直觉、思考、感知)敏捷、有创造性,长于许多事情。有鼓励性的伙伴,机警、直言。在解决新的、挑战性的问题方面富于机智,但可能忽视日常工作。易把兴趣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能轻而易举地为你的要求找到合乎逻辑的理由。始终关注周围环境,寻找机会和可能。看得见别人看不见的模式和联系,而且似乎常常可以展望到将来。善于找出概念上的可能性,然后从战略上分析这些可能性;善于理解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这些系统时表现有魄力有智谋。可能忽视情感和现实,需要注意发展逻辑思考和抽象的理论思考能力。
ENP儿童(外向、直觉、感知)
[h3:ENP特征: ]
精力充沛;
对任何事都好奇,看上去总是在问“为什么”;
有很多想法,并喜欢谈论;
总是有若干项目处于进行状态;
希望有独创性并令人关注;
喜欢成为领导者,拒绝跟随他...
(ENTJ) 发表于
[link:凯尔西气质类型测试=/survey/keirsey/]
发明者的主要特征
发明是针对制造过程中的功能性部分而言的,即构建能够促使系统以更高效率运作的装置原型。对ENTP型人而言,设计富有创造性的零部件和机械装置似乎是一...
(ENTJ) 发表于
[h2:成功对于ENTP意味着什么? ]
ENTP 性格的发展是由众多的可能推动的. 他们热爱外界的机会; 隐藏在世界平常面目下事物和观点新奇与不平常的组合. 对他们来说,总有一些事物更为重要, 激发他们的迫切的将生活重组成新样...
(ENTJ) 发表于
[link:凯尔西气质类型测试=/survey/keirsey/]
无论是柏拉图眼中的“理性者”,还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思辨者”,抑或是迈尔斯所称的NT型人,尽管其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是这一类型的人却分别与技艺者和理想主义...
(ENTJ) 发表于
Extraverted iNtuiting involves noticing hidden meanings and interpreting them, often entertaining a wealth of possibl...
(ENTJ) 发表于
[h2:ENTP 的学习风格: ]
ENTP们通过读书,交流心得还有分析观点最能学到东西。他们有求知欲,而且还特享受研究理论和概念。
他们比较喜欢在那种可以刺激并提高个人智力的氛围下学习,而且这个环境不仅要能鼓励他们辩论还要能帮...
(ENTJ) 发表于
若你是一个发明家型你是发明家,风险承担者和新点子及计划的发展者。而这些新点子及计划,要不是将你丢入破产的深渊,就是把你送上富贵和光荣的顶端。每一分每一秒间,都有无数的点子在你的脑袋中跳跃,你可以和任何认识的人谈话,基本上,你就是个创意...
(ENTJ) 发表于
作为ENTP型个体,你的首要生活模式为外向型,主要通过直觉来接受事物。你的次要生活模式为内向型,在这种模式中,主要通过理性和逻辑分析来处事。
由于性格中起主导作用的外向直觉,因此ENTP在生活中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他们所生活的世...
(ENTJ) 发表于
发明,是构筑促使系统更加有效运转的设备原型。他们会发明一些精致的小配件,并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以至于他们从未真正停止过训练自己的发明才干。他们具有探索的本性,且善于表现的特点,让他们更倾向于发明家的角色。他们不常见,约占人口的2%,非...
(ENTJ) 发表于
ENTP性格类型的人天性纯良,豁达开朗,逍遥自在。和他们相处时,总能感觉非常快乐。他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获取快乐和满足感。他们对于理论和概念的讨论特别感兴趣。由于他们喜欢与人争论的过程,他们可能会成为争议的导火线。一般他们喜欢调侃...
(ENTJ) 发表于MBTI测试,从头到脚不靠谱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MBTI测试,从头到脚不靠谱
心理测试 人格 大五 九型人格 色彩心理学 内向 外向 感性 理性 性格
当今的中国是骗子横行的时代。说“钱多人傻”似乎有些刻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人的腰包确实鼓了;很多人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不足以鉴别真伪。这给了很多骗子可乘之机。事实上,随便去欧美淘一淘三四十年前的老骗术就可以轻松回国骗钱。对很多人来说,骗与不骗是良心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心理学是重灾区。中国心理学最近20年发展迅猛,但是和世界水平还相距甚远,更远远满足不了国内人民的巨大需求。于是就给了很多人可乘之机。据说某个从未受过正规心理学训练的非专业人士靠几天培训拿下一个MBTI[1]的证书就可以两个小时收取1500元咨询费。且不说MBTI测验其实很容易获取,随便一个商学院老师就可以轻松搞到;重要的是MBTI不但不像吹的那么神,简直可以说完全没有用处,不能帮助人了解自己,更无法有效规划职业,更不要说由一个不懂心理测量的外行来解释。
MBTI测试中使用的4个维度。图片来源:
MBTI测试会将人归入上述16种性格之一。图片来源:</
下面我就以MBTI为例来讲解一些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帮助大家识别有价值的和欺人的心理测量工具。
理论基础:完全缺乏实证
先简单回顾一下MBTI的来龙去脉。1921年,卡尔·荣格(是的,就是弗洛伊德的朋友那个荣格)一拍脑门就写了本书,叫做《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 Types),里面提出了4个维度,把人按照人格分成16种类型[2]。大家不要急着责怪荣格,他明确指出了这个分类只是出自自己的观察,有待实证检验。1942年,凯瑟琳·布里格斯从费城某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那里学习了一些测验的基本方法,她于是和女儿一起,这对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心理学培训的母女就开发出了这个70年后仍经久不衰的MBTI测验。你可能会说,不要小看“民科”,英雄不问出处,人家母女不能自学成才么。其实,心理学界真的不是因为歧视人家母女才挤兑MBTI,再说荣格可是大名鼎鼎的。MBTI的问题还是在于这个测验本身。
测量工具:信度差是致命问题
心理测验是根据理论开发的测量工具,要判断工具的有效性首先要从理论入手。荣格对心理的把握还是很有一套的,他提出来的内外向维度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广为人知的心理类型。不过荣格和很多当时同时代的心理学家一样,理论强但是缺乏实证的训练。他的4种心理类型理论现在已经被实证基础更强、更全面、更经得起推敲的“大五”人格理论所取代[3]。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就说荣格的理论是完全错误、没有价值的,但是已经有了更好的理论,为什么还要抱残守缺呢?
但MBTI最致命的问题,来自它的测量工具。
判断一个测验是否有效需要考察两个指标:信度和效度。这里先说前者。信度简单来说就是测量工具的一致性。比如尺子是测量身高的工具,信度高的尺子不管是今天测还是明天测,不管是在中国测还是在美国测,不管是你来测还是我来,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测出来的结果差异太大,这尺子就要扔掉,因为信度太差。MBTI就是信度很差的一把心理测量的“尺子”。同一个人,今天测量可能是个ENTJ,过几天可能就是个INFP(大家莫担心,这些字母不过是表示你属于哪一类,这里无需考虑具体含义)[4]。
为什么会信度低呢?问题首先出在背后的理论上。假设要画老虎,找不到老虎怎么办,只好照猫画虎。理论(猫)是对现实(虎)的抽象,测验工具(画)是对该理论的量化表达。问题是照猫画虎,画得再像也不是老虎。
MBTI理论中,评价人的个性有4个维度:内向型-外向型、直觉型-实感型、理解型-判断型以及思考型-情感型。所有人在每个维度上都是非此即彼,即要么内向,要么外向;要么思考型,要么情感型。但实际上这4个维度中,只有内外向是符合这个描述的——即一个人要么内向,要么外向,不能同时兼备。其他3个维度上这个说法则是错误的:一个人完全可以很擅长思考,同时也很擅长感受情绪,或者二者都很不擅长。因此这个二分法是对现实对一个错误描述,是有缺陷的。
另外,二分法认为人群的分布符合双峰分布而不是正态分布。举例来说,人类的身高就是双峰分布,比如下图中男性身高多集中在70英寸(177厘米),女人则是65英寸(165厘米);而如果只考虑男人的身高,就是正态分布。在同一个维度上,证据表明人类心理是正态分布,而不是双峰分布。
记分方法:“强行”归类不靠谱
MBTI的记分方法也是遵循这个二分法,这也是信度低的最主要原因。
MBTI的记分方法有两大问题。一是迫选。MBTI的题目是二选一。比如你是喜欢坐在屋里看电视还是喜欢找人侃大山。甲根本无法独处,时刻和朋友在一起。乙两者都喜欢,不过侃大山的时候更多些。丙其实独处更多些,但是刚刚和好基友倾谈了一番,于是自然选择了侃大山。根据答案,这3个差别很大的人都被归类为外向。等下周再测的时候,乙和丙手一抖就能变成内向。而绝大部分人更接近乙和丙而不是甲,因此MBTI的重测信度很差。迫选的理由是因为背后的理论,前面说过了双峰分布理论是错误的,因此迫选法也是有问题的。
二是分类。MBTI在每个维度上把人分为两类,如果你得分超过中值,就归为一类,否则为另一类。以内外向为例,得分51%(甲)和90%(乙)都会归为外向。事实上,甲更接近丙(49%)而不是乙,而丙的MBTI类型则是内向。
在其他3个维度上,分成两类问题更大。以思考型-情感型为例,甲遇事会比较理智,爱思考,但同时也是个情感丰富的人,擅长体谅他人,让他在思考型和情感型之间迫选会很痛苦。乙则这两方面都很平庸,让他在两者之间迫选估计和甲一样痛苦。丙则是明显比较“冷血”的人。这三个人最终可能都选择了思考型,从得分上看没有区别,但是这三个人事实上区别很大。
因此,任何把人强分入几类的,不管是用颜色、星座还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是胡扯。按照MBTI,全世界才16种人,可信么?
测量效度:信度都没有,谈啥效度啊?
效度是考察测量工具的另一个关键指标。简单来说,效度就是该工具测量出来的东西是否有效,能否预测重要的结果。一个测量光有信度是不够的。比如星座的信度就极高,只要知道你的出生日期任何人都几乎可以100%的知道你的星座,问题是星座测量再准确也是无用,因为星座的理论是错误的,人出生的时辰和人的性格,运势,姻缘没半毛钱关系。效度的检验大体是这样的:假如理论说A推出B,结果A的测量工具果然能够预测B,那么就是效度高。
当理论是正确的,测验工具的信度就会影响效度。比如,身高和体重有正相关,因此知道了身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体重。信度越高的测量身高的工具预测体重就越准确。
信度是效度的基础。信度低的工具,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不同,怎么能准确预测任何东西。MBTI的信度就很低,因此效度根本无从谈起。
靠谱的大五人格,也不可过分迷信
你可能会说,如果只是迫选和分类的问题,那改良一下不就得了?或者既然分类法问题这么大,为什么很多心理学理论都在用呢?难道用分类的都不科学?或者既然MBTI不科学,那么我想了解自己的个性怎么办呢?
如果你问得出前两个问题,说明你的批判思维很强,赞一个。
以内外向为例,这是MBTI的一个维度,也是目前心理学界比较公认的最为靠谱的“大五”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维度之一(你看,心理学界并不歧视荣格或者迈尔斯母女)。另外,先不要忙着指责:16个分类不行,5个怎么会更靠谱?要记住,这5个是“维度”,不是“分类”。大五人格能预测很多重要的指标[5],比如工作表现,学业成绩等。现在也有很多证据证明基因对大五人格的影响,甚至大五人格也被证明具有神经基础。
虽然大五人格被广为接受,但过分相信大五人格测验仍然是危险的。以尺子为例,用它来测量身高的误差是很小的,用数字来说可以轻松达到0.99(1.00是满分,代表没有误差)甚至更高,因此可以信任。而人格测量的信度极少能达到0.90。因此必须明白大五人格测验的结果可以参考,但不能迷信。你要是批评说:“你们心理学搞了100多年才搞到这样”?我只能回答:“是的”。考虑到人的复杂性,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心理学给不了你人生的终极解答
总结来说,考察一个测验要看它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取决于具体的测量实践(如题目选取、记分方法、汇报形式等)。迫选和人为分类是早期心理测量常用的方法,因为其信度低,所以已经被其他量化方法所取代。简单分类也已经基本消失。一个靠谱的心理学家不会简单地说你是内向或者外向,而会说你的得分在内外向维度上的排名是多少百分比,至少也要加上你是非常外向,比较外向,还是接近中间(和大多数人一样,既不怎么外向也不怎么内向)。这是给个人反馈用,如果是专业用途(如招聘选拔),还有更多的细节要注意。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能掌握基本的判断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信度和效度。另外无论是自测还是有专家解读的时候,都要记住心理测验的功能和局限性。考虑到人群是正态分布的,我们大部分人都更接近中等外向,中等宜人,中等尽责等等。
对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问题,我的命运是什么,该干什么工作,该娶谁做老婆等等等等。好消息是,心理学能给出一些答案,比如一些婚恋机构就通过心理测试来进行匹配,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好于随机配对)。坏消息是,这些答案恐怕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终极答案。毕竟生活还是要你自己去过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心理学解答不了,星象什么的更是不行。
心理测量工具也有高下之分,明白了信度和效度,至少就不容易被哄骗了。(编辑:球藻怪)
更正:之前文章中关于理智-情感型的表述有误,经@指正后进行了修改,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Briggs, K., & Meyers, I. B. (1987). Me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form G.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
Jung, C. G. (n.d.). Psychological types,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 6).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urnham, A. (1996). The big five versus the big fou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and NEO-PI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2), 303-307. doi:10.69(96)00033-5
Lorr, M. (1991).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MBTI typolog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11), . doi:10.69(91)90077-O
Barrick, M. R., & Mount, M. K. (1991).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ersonnel Psychology, 44, 1-26. doi:10.1111/j.91.tb00688.x
文章题图:anticafe.fr
你可能感兴趣
果壳网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
可能说到底还是认知成本的问题吧。在群体的层面上,人们还是倾向于把问题简单化、标签化,更容易寻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及周围其他人在群体中的位置。越靠谱的工具,需要处理的边界信息越多,也就越复杂——带来的问题是认知成本越高,越不容易被群体接受。。。也许,这是人本身的困境。
引用 的话:标题党了吧。谁说MBTI不能打分只能非此即彼的?文章第一个图不正说明各维度是可以打分的吗?我基本上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稳定的eNTp,即使偶然测得iNTp或eNTj,也是可以接受的误差,何来没有效度之说...1.MBTI的分型是非此即彼的,换言之它假设不同倾向之间不是连续的,这一点都不承认的话说明你根本不了解MBTI的背景,连MBTI的所有权公司都是这么说的。图1只表明单独考虑一个倾向是连续的,比如N和S之间是间断的,但单独考虑N或者S本身是连续的。不过E-I和其它三对倾向都不一样,因为虽然MBTI预设E-I是间断的,但实际测量中根本断不开,结果导致E-I分量表在整个MBTI中是信效度最高的。2.MBTI信度差是公认的事实,你自己测两个类别都变了,还好意思说“稳定”?我们看看公司自己给的数据:1994年 重测信度:The NRC cites a review of eleven studies of MBTI test-retest outcomes that showed that type stability ranged from twenty-four percent to sixty-one percent, meaning that as few as twenty-four percent but not more than sixty-one percent, were assigned the same type when taken a second time. A change in at least one of the four categories occurred for twenty-seven percent to forty-four percent of test takers. The median of test takers changing on at least one factor was thirty-seven percent.2009年 信度:The average reported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for the four subscales on theMBTIacross the studies ranged from .71 to .77 (SD = .12 to .17) with a maximum value of .998 (E/I scale) and a minimum reported value of .45 (T/F scale).3.“高矮”、“胖瘦”通常是用来说一个人和人群平均水平的相对关系,而不是把人群二分成“高-矮”或“胖-瘦”,这和MBTI的“类别”理念是截然不同的。类别是说,我既有N的一面又有S的一面,但我N高我就是S,N和S不是同一把尺子的两端,而是两把尺子比高低,哪个高就是哪类。4.MBTI的理念是要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别(TI=Type Indicator),在这一前提下改成五点评分是治标不治本的。要说服我人群真的可以这么分类,对不起,请拿出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结果来。事实上本文作者已经引了一篇对MBTI做聚类分析的研究,结果就是很差╮( ̄▽ ̄")╭搞笑的是,连CPP公司自己都不敢声称MBTI是personality test了,还给自己找了一堆台阶下,完全把test的定义给篡改了。
遗传学硕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关于mtbi的信度(Reliability)和 效度(Validity),wikipedia是这么说的Some researchers have interpret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as being low,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s to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between 39% and 76% of those tested fall into different types upon retesting some weeks or years later, and large numbers of individuals have found that they get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when retaking the test after just five weeks.另外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MBTI is not a useful predictor of job performance.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132)
心理学给不了你人生的终极解答!还是去喝心灵鸡汤吧!
编辑手绘棒棒哒!就是最后一幅左边小人的手越来越短……
好棒,哈哈,这篇文章让各路骗子怎么活。。。
第一段话才是本文最有价值之处。引用文章内容:当今的中国是骗子横行的时代。说“钱多人傻”似乎有些刻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人的腰包确实鼓了;很多人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不足以鉴别真伪。这给了很多骗子可乘之机。事实上,随便去欧美淘一淘三四十年前的老骗术就...
标题党了吧。谁说MBTI不能打分只能非此即彼的?文章第一个图不正说明各维度是可以打分的吗?我基本上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稳定的eNTp,即使偶然测得iNTp或eNTj,也是可以接受的误差,何来没有效度之说?至于说什么二分法假设双峰分布而非正态分布更是无稽之谈。人也分高矮胖瘦,那么人在高矮和胖瘦这两个维度上都是双峰分布吗?常见的MBTI测试有没有可改进之处?当然有,比如加大题量,或者每题给出(当然选A,通常选A,很难说,通常选B,当然选B)五个选择,这些都可以使测试结果更精确。但楼主所说的那些所谓『问题』,却没有一条能成立。
引用 的话:标题党了吧。谁说MBTI不能打分只能非此即彼的?文章第一个图不正说明各维度是可以打分的吗?我基本上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稳定的eNTp,即使偶然测得iNTp或eNTj,也是可以接受的误差,何来没有效度之说...足下似乎没有看懂文章……
我们现在用的就是MBTI,大体上也是看个大概,具体还是要在接触中去了解。事实上我觉得人的性格是难以捉摸的,或许吧,将来能有种完善的测验。不过话说被动测验这种方式原本就有些表达不清吧。
录音爱好者,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入围选手
MBTI这东西还有一个问题是没有避开巴纳姆效应……
说了半天信效度,那信效度的数据呢?
引用 的话:标题党了吧。谁说MBTI不能打分只能非此即彼的?文章第一个图不正说明各维度是可以打分的吗?我基本上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稳定的eNTp,即使偶然测得iNTp或eNTj,也是可以接受的误差,何来没有效度之说...男女脂肪比例不同,胖瘦当然也是二峰分布
引用文章内容:问题是星座测量再准确也是无用,因为星座的理论是错误的,人出生的时辰和人的性格,运势,姻缘没半毛钱关系。为什么要黑星座呢?人家明明就是个娱乐工具 233333
啊呀 之前看知乎 很多人签名都带个自己的性格测试 四个字母这种 我还觉得 咦 这个东西看来逼格挺高的啊 要不我也做一下?后来因为题太多太烦就没做 但心里还想着这事。。。。
钱少人不傻咋办,咋办,咋办
引用 的话:标题党了吧。谁说MBTI不能打分只能非此即彼的?文章第一个图不正说明各维度是可以打分的吗?我基本上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稳定的eNTp,即使偶然测得iNTp或eNTj,也是可以接受的误差,何来没有效度之说...同意。所谓拿MBTI骗钱的说法不值一驳。文章第一段就是要竖起个靶子来好开枪而已。同样一颗白菜,你拿给从来没见过没吃过的人,要他千儿八百,只要他愿意我并不觉得是骗。何况互联网这么普及,稍微有点脑子的搜一下,都是免费的。我大概每隔两三年会做一次MBTI测试,从来都是INFJ,没有变过。MBTI每个维度都可以看到倾向性多少。可以自己直观看到是特别内向还是稍微偏内向。心理学确实鱼龙混杂,流派太多,互相攻讦,没啥权威。
引用文章内容:任何把人强分入几类的,不管是用颜色、星座还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是胡扯。这句话真是我坚持很久的信念啊。我觉得MBTI的问题在于它假设人的在四个维度上的表现是稳定的……
那霍兰德测试可以相信吗?
我见过信奉MBTI的家伙,基本上就是那种得了人类分类刻板症的垃圾,你用理智跟他说话,他却把你划为某一类人,你觉得你跟他是在交流,但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把你归到某一类。如果要我说的话,这种人就是现实版地精神病+伪心理医生。这种人不关心你的逻辑,只会揣测你的立场然后用MBTI的那套玩意给你分类。这玩意有没有科学性我不知道,但是它却把正常人变成了那种不听人说话的内容,只知道把人归类的sb。跟人交流应该关注的是对话的内容、依据与合理性,只要这些都正确,管他是什么人。而先把对方归类为什么人,再去从这方面去揣测歪曲对方说话的内容,这是几十年前红狗干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就是有这个土壤。
引用 的话:为什么要黑星座呢?人家明明就是个娱乐工具 233333 我预言必将有一大波人过来呵呵“呵呵,那是因为你不懂真正的星相学”“呵呵,真正的星相学是很准的”
看图就知道球藻怪出没……灵魂画作什么的不要太高深呀呀呀~心理测试连续做三次就是三种类型的我表示我们其实平常看起来根本就像一个人一样嘛……
引用 的话: 我预言必将有一大波人过来呵呵“呵呵,那是因为你不懂真正的星相学”“呵呵,真正的星相学是很准的”也是。星相学的厉害之处本来就是“放诸四海皆准”
遗传学硕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关于mtbi的信度(Reliability)和 效度(Validity),wikipedia是这么说的Some researchers have interpret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as being low,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s to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between 39% and 76% of those tested fall into different types upon retesting some weeks or years later, and large numbers of individuals have found that they get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when retaking the test after just five weeks.另外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MBTI is not a useful predictor of job performance.
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单片机老师迷恋九型人格和MBTI,以至于利用上课时间放弃将单片机编程而专门讲这个。在提到有学生和她的测试结果一致的时候,她就欣喜万分,表示她们这种人怎么怎么有优势,聪明,blablabla,其他人不要灰心,其他人“你们也很好”(虽然没我们好)。甚至要求她的所有学生在课后留堂进行这种测试。呵。呵。最后我受不了了匿名向学校投诉了她。至今我仍然认为这是我大学期间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果壳网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
可能说到底还是认知成本的问题吧。在群体的层面上,人们还是倾向于把问题简单化、标签化,更容易寻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及周围其他人在群体中的位置。越靠谱的工具,需要处理的边界信息越多,也就越复杂——带来的问题是认知成本越高,越不容易被群体接受。。。也许,这是人本身的困境。
果壳网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评论。。。。:
卧槽我信了四年的INTP…就像小学我一直以为我的生日是身份证上的那个所以开开心心当了好几年水瓶座…突然有一天!我妈说、其实你身份证上生日当时为了读书改过、你是四月的不是二月的——我惊呆了、晴天霹雳!从头开始当白羊座、好不习惯啊妈妈!
引用 的话:可能说到底还是认知成本的问题吧。在群体的层面上,人们还是倾向于把问题简单化、标签化,更容易寻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及周围其他人在群体中的位置。越靠谱的工具,需要处理的边界信息越多,也就越复杂——带...把他人和自我类型化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可以更有效率的解决日常的问题。当人面对被类型化的人或者事物时,通常可以使用被比喻为“菜谱”的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当实践中遇到既有经验中没有遇到的新的情况时,人才会启动创造性的功能来试图解决这样的情况。那么当成功解决了这类情况后,人就会划出新的类型,制定新的“菜谱”以备今后只用。具体见舒茨的著作。以上指的是泛化的一般情况,具体各人情况是不同的
翻译爱好者,MOOC学习者
精神和心理疾病诊断的时候用的心理测试都是测量某种倾向性,由专业人士解读测量结果。其实人群也是个连续谱,但给普通人用的心理测试你就必须把结果明确分类,这就是问题所在……贴标签几乎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没有标签也要创造标签。今天看到某品牌雪糕广告,把雪糕棒印上“女王”、“霸道总裁”、“宅男”之类的标签,吃完雪糕才能看到。感觉这是个不错的营销创意。
思考型、情感型与智商、情商不能划等号,前者与后者是两码事。
引用 的话:标题党了吧。谁说MBTI不能打分只能非此即彼的?文章第一个图不正说明各维度是可以打分的吗?我基本上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稳定的eNTp,即使偶然测得iNTp或eNTj,也是可以接受的误差,何来没有效度之说...高矮胖瘦有均值,不是二分法。而且一个人在同一个标准里不能同时高和矮。思考型和感情型则是可以同时具备的。图中没有TF型,所以存在缺陷。
引用 的话:标题党了吧。谁说MBTI不能打分只能非此即彼的?文章第一个图不正说明各维度是可以打分的吗?我基本上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稳定的eNTp,即使偶然测得iNTp或eNTj,也是可以接受的误差,何来没有效度之说...1.MBTI的分型是非此即彼的,换言之它假设不同倾向之间不是连续的,这一点都不承认的话说明你根本不了解MBTI的背景,连MBTI的所有权公司都是这么说的。图1只表明单独考虑一个倾向是连续的,比如N和S之间是间断的,但单独考虑N或者S本身是连续的。不过E-I和其它三对倾向都不一样,因为虽然MBTI预设E-I是间断的,但实际测量中根本断不开,结果导致E-I分量表在整个MBTI中是信效度最高的。2.MBTI信度差是公认的事实,你自己测两个类别都变了,还好意思说“稳定”?我们看看公司自己给的数据:1994年 重测信度:The NRC cites a review of eleven studies of MBTI test-retest outcomes that showed that type stability ranged from twenty-four percent to sixty-one percent, meaning that as few as twenty-four percent but not more than sixty-one percent, were assigned the same type when taken a second time. A change in at least one of the four categories occurred for twenty-seven percent to forty-four percent of test takers. The median of test takers changing on at least one factor was thirty-seven percent.2009年 信度:The average reported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for the four subscales on theMBTIacross the studies ranged from .71 to .77 (SD = .12 to .17) with a maximum value of .998 (E/I scale) and a minimum reported value of .45 (T/F scale).3.“高矮”、“胖瘦”通常是用来说一个人和人群平均水平的相对关系,而不是把人群二分成“高-矮”或“胖-瘦”,这和MBTI的“类别”理念是截然不同的。类别是说,我既有N的一面又有S的一面,但我N高我就是S,N和S不是同一把尺子的两端,而是两把尺子比高低,哪个高就是哪类。4.MBTI的理念是要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别(TI=Type Indicator),在这一前提下改成五点评分是治标不治本的。要说服我人群真的可以这么分类,对不起,请拿出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结果来。事实上本文作者已经引了一篇对MBTI做聚类分析的研究,结果就是很差╮( ̄▽ ̄")╭搞笑的是,连CPP公司自己都不敢声称MBTI是personality test了,还给自己找了一堆台阶下,完全把test的定义给篡改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ntp的阅人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