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毕业论文提纲是什么等级中是什么分数段?

四级选课中心
六级选课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7:11:33)?&&( 18:31:00)?&&( 11:39:18)?&&( 10:07:17)?&&( 16:45:16)?&&( 10:53:21)
?智能练习?智能评估
扫描二维码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本周是第14教学周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教务通知 加入时间: 16:25:30 来源:
 访问量:53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深化与升华,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做好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使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我院特点,从组织领导、过程管理、最终考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圆满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工作。现将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总结,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15届毕业生共涵盖21个专业、3696人,共有214名指导教师参与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从指导教师的职称结构来看,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91人,占总人数的42.5%;中级职称的有82人,占总数的38.3%;初级职称有6人,占总数的2.8%;无职称的有35人,占总数的16.4%。较之去年指导教师的总数有增加,高级职称的人数也有增加,低职称、无职称的人数在减少,可见本年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配置较之去年更趋于合理化,保证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顺利完成。从各职称教师数所占比率来看,指导教师的职称结构符合正态分布,人数和中高职称数能够满足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要求,但初级职称、无职称的老师仍有41位,指导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各专业学生数和指导教师情况见表1。
表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统计表
系别&专业&学生人数&指导教师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无职称&合计
&&&&&&&研究生&本科&
工程系&测绘&65&0&0&3&0&2&0&5
&机制&214&7&4&3&0&0&0&14
&土木&549&5&6&14&0&5&0&30
&小计&828&12&10&20&0&7&0&49
地科系&宝石&136&0&1&0&1&5&1&8
&土管&270&5&3&3&0&3&0&14
&地质、资勘&449&5&0&2&0&11&0&18
&小计&858&10&4&5&1&19&1&40
经济系&会计&643&7&8&11&1&0&0&27
&国贸&92&1&1&4&0&0&0&6
&经济学&62&0&0&5&0&0&0&5
&财管&158&1&3&3&0&2&0&9
&小计&955&9&12&23&1&2&0&47
管理系&工商&165&0&5&5&0&0&0&10
&市场&36&0&1&2&0&0&0&3
&工程&430&4&9&6&3&0&0&22
&行政&28&0&2&1&0&1&0&4
&信管&40&1&1&2&0&0&0&4
&小计&699&5&18&16&3&1&0&43
信工系&电气&174&0&4&4&1&1&1&11
&电子&36&0&3&4&0&2&0&9
&计算机&19&0&2&1&0&0&0&3
&小计&229&0&9&9&1&3&1&23
外语系&英语&97&1&0&8&0&0&0&9
&日语&30&0&1&1&0&1&0&3
&小计&127&1&1&9&0&1&0&12
&总计&&82&6&33&2&214
对于论文成绩的认定各系按照学院要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认定: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评阅教师给出的成绩、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给出的成绩。以便全方面考察学生的论文写作的水平、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表现等情况,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进行合理的评价,避免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中的失误,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评定过程有充分的了解,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使各专业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其中,成绩优秀人数101,占总数的2.9%;良好人数1089,占总数的30%;中等人数1920,占总数的52.9%;及格人数558,占总数的15.4%;不及格人数12,占总数的0.3%,可见毕业论文成绩成正态分布。论文成绩统计见表2。
表2: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统计表
系别&专业&学生
人数&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
地科系&宝石&135&7&5.2&69&51.1&53&39.3&6&4.4&0&0
&土管&270&23&8.5&139&51.5&98&36.3&10&3.7&0&0
&地质&264&25&9.5&178&67.4&56&21.2&5&1.9&0&0
&资勘&183&17&9.3&129&70.5&34&18.6&3&1.6&0&0
工程系&测绘&65&0&0&10&15.4&39&60&16&24.6&0&0
&机制&214&2&0.9&69&32.2&108&50.5&34&15.9&1&0.5
&土木&499&0&0&50&9.1&256&46.6&238&43.4&5&0.9
信工系&电气&171&0&0&54&31.5&92&53.9&24&14.0&1&0.6
&电子&36&1&2.8&8&22.2&19&52.8&8&22.2&0&0
&计算机&19&1&5.3&7&36.8&8&42.1&3&15.8&0&0
管理系&工商&163&0&0&21&12.9&119&73.0&23&14.1&0&0
&市场&36&0&0&6&16.7&21&58.3&8&22.2&1&2.8
&工程&429&7&1.6&70&16.3&245&57.1&106&24.7&1&0.2
&行政&28&0&0&13&46.4&15&53.6&0&0&0&0
&信管&40&2&5.0&33&82.5&4&10.0&0&0&1&2.5
系&英语&97&1&1.0&31&32.0&50&51.5&15&15.5&0&0
&日语&30&5&16.7&24&80.0&1&3.3&0&0&0&0
经济系&会计&642&1&0.1&92&14.3&518&86.7&31&4.9&0&0
&国贸&90&6&6.7&68&75.6&12&13.3&2&2.2&2&2.2
&经济学&61&3&4.9&11&18.1&41&67.2&6&9.8&0&0
&财管&158&0&0&7&4.4&131&82.9&20&12.7&0&0
&汇总&.9&0&52.9&558&15.4&12&0.3
备注:答辩成绩评定分为五个等级:1.优秀:100-90分,2.良好:89-80分,3.中等:79-70分,4.及格:69-60分,5.不及格:59-0分。
二、毕业论文工作亮点
&&& (一)组织严密,加强管理和监督
有计划、有组织地管理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为此,学院针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做出了详细具体地安排,在往届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本届毕业生论文(设计)工作更加严密,主要包括:动员、部署、开题、中期检查、查重、评阅、答辩、评定成绩、评优、总结等工作的程序和实施时间安排。其中查重、评优均是今年第一次开展。
在毕业生论文(设计)工作中,学院对于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了全程监控、检查、督促,对毕业生论文(设计)工作做到整体把控。具体来看,分别于2014年9月份审核各系上报指导教师选聘资格,月份检查各系选题开题任务书下达情况,2015年3月下发《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通知》并深入各系调研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情况,2015年4月下发《关于开展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工作的通知》,4月份在各系查重的基础于5月上旬对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查查重,并将学院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到系内,2015年5月中旬-5月底分系分专业参加各系开展的答辩工作,听取答辩过程。2015年6月下发《关于开展2015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7月下发《关于2015届优秀毕业论文复评工作通知》,最终评选出18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成册。
&& 各系根据学院有关精神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定和部署,专门成立了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按照日程表各系有序开展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二)细化过程管理,体现各系的特色
&&&& 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各系都抓好关键环节,细化管理,体现出各系自己的特色。
外语系各教研室组织学生以报告形式进行开题,学生向导师汇报定题后的准备情况,提交论文提纲、开题报告。
管理系要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必须相关,毕业论文撰写内容须符合所在的实习单位,不得凭空撰写虚构企业的论文内容;毕业论文撰写在学院要求的撰写规范的前提下提出更细化的内容,对于答辩前不符合系里要求的一律不得进行答辩。
工程系严格开题环节,不参加开题者毕业论文(设计)不予通过;严格中期检查环节,聘请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严格答辩环节,采取导师回避制,进行分组答辩,指导教师评审、专家评审和一次答辩不通过者,必须参加二辩,二辩不合格者毕业论文(设计)不予通过。
信工系于中期检查中重点检查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功能的实现情况和开发进度,对工作量合理程度及时调整,及时完善和丰富软件功能。
经济系注重指导、评阅、答辩等基本环节的工作质量。在指导环节上要求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选题进行个性化的认真指导,包括下达任务书、指导开题、讨论修改论文提纲、讨论修改论文初稿及修改稿、定稿、指导教师评语与评分等。
地科系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相互结合。指导教师结合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确定实习任务,再结合学生毕业实习具体情况,确定论文(设计)题目。
三、毕业论文工作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毕业论文整体工作组织有序,顺利开展,但仍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管理方面。学院缺少专门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对各系各个环节的监控虽有文件上的要求,但缺少针对性的、具体化的检查和指导;各系虽然有各个环节的严格时间点,在加强过程管理中有各系特色的地方,但仍存在部分环节没有严格到位,只一味上交材料的情况。
第二,选题方面。存在选题盲目;大而空,难以把握;角度不够新颖独到,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大;实践性不突出等问题。题目选定后,部分学生不断进行修改,且最终选题不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难度小,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内容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差较远。
&&& 第三,学生方面。一是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纪律比较涣散,对自己要求过低,论文(设计)需指导老师催促多次才能提交,提交论文格式不规范,对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重视甚至不理睬;二是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许多学生基础性知识匮乏,不清楚参考文献意义,更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不了解如何撰写论文,收集、整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欠缺。
第四,指导教师方面。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工作态度存在差别。个别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跨方向的论文的指导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论文内容中并不是自己研究方向的问题,指导不到位;部分指导教师没有完全对学生尽责,不积极指导,学生多次联系也不及时反馈论文修改信息;也有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对于不服从管理的学生任其放任自流。
第五,论文进度方面。存在&前松后紧&现象,每届毕业生在做毕业论文(设计)时都不同程度的受就业、考研等因素干扰,部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在论文的前期工作虽然着手较早,但最后撰写工作花费时间短,且提交初稿时间较晚,导致最后阶段的论文指导工作较为紧张。
第六,论文质量方面。表现为单纯叙述多,对选题的静态解释和再次印证做的过多。创新和理论深度稍显不足,论文行文中过渡不自然,常常是依靠小标题进行衔接,具体举例时,分析不深入,显得&例多而不精&,有拼凑的明显痕迹。
第七,论文查重方面。今年是学院首次对毕业论文(设计)在答辩前进行查重工作,根据各系查重反馈,由于各专业学科性质不同,最终定稿时间有所区别,各专业统一查重时间存在机械性。
第八,学院资料库方面。论文写作所必须的电子数据库和论文参考资料不完备,有些专业资料匮乏,有些专业资料没有更新,导致学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无法搜集到国内外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前沿,使得学生的眼界较窄。论文质量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准,这一问题在论文的文献综述中尤为突出。
第九,毕业论文录入系统方面。系统较死板,程序复杂重复,加大毕业论文录入信息工作量,且不能很好的体现答辩分组和答辩流程。
&&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对今后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第一,进一步健全毕业论文领导机构。往届毕业论文工作主要由各系负责,各系主任、副主任和各教研室主任领导,为使以后的毕业论文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我院应建立相应的院级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应由院长担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各专业带头人为组员。学院领导小组与各专业领导小组相互配合,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严格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核力度。各教研室审核指导教师提交的论文选题,各系要组织专家对各教研室审核通过的题目再次审核。学生题目选定后允许在一个规定的期间内变更和更换论文题目,给选题存在问题的学生更改的机会,在此期间过后,不得再行改动,以保证毕业论文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第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就业为突破口,使他们合理认识到就业与学习的关系,探讨多种模式的毕业设计形式(例如一年的生产实习),从而让他们在实习工作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严格对学生的考查力度,防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抱无所谓态度;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组织有科研实力和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学习论文规范、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教学活动,积极孕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第四,加强指导教师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要求指导教师多总结、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对于指导能力有待提高的老师,各系可通过老教师协助方式,提高指导水平;明确对指导老师的要求,并定期严格检查。针对指导情况、论文质量、学生答辩情况、答辩通过率、各分数段比例,各系要在遵循学院文件的要求下适当调整指导教师带毕业论文学生的数量。对于不服从管理的教师予以批评,对于严重违反毕业设计(论文)纪律的老师,取消其指导资格。
第五,加强毕业论文关键节点的检查,开题、中期检查均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报告,并对前期的论文(设计)进展进行汇报,各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好开题提纲、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进度表,并指出论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对于问题多的论文(设计),系内要通报指导教师和学生,并要求限期整改。
第六,加大各系之间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情况的经验交流。各系在毕业论文(设计)组织工作中,均有好的地方,系与系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
第七,利用好现有数据库资料,加大论文数据库建设。对于现有数据库资料,指导学生如何有效使用资料;在资料方面给予更多的方便,如增加图书馆图书数量,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等。
&&&&&&&&&&&&&&&&&&&&&&&&&&&&&&&&&&&&&&&&&&&&&&&&&&&&&&&&&& 教务处
&&&&&&&&&&&&&&&&&&&&&&&&&&&&&&&&&&&&&&&&&&&&&&&&&&&&& 号
上一条:下一条:在中国大学最流行的考试并且直接和毕业证挂钩的是英语等级考试,怎么看待这个事实?
今天开始考四六级了,一年一度的四六级考试一定是中国大学最流行,最火热的考试,也是最重要的考试,因为对于中国大部分的本科大学生来说,英语4级的成绩都会直接和毕业证挂钩,因为大部分中国的大学都要求四级过“校线”才能拿到毕业证。我之前和一个在中国教授英语的英国人聊天,他说很奇怪,在中国英语居然比汉语重要,虽然他说的可能不够准确,但他作为一个旁观者,也或多或少地看到了一些中国的现象。去年12月全国就有900多万人参加考试了,,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呢?
按投票排序
任何专业课考试都和毕业证挂钩,任何一门专业课不及格则无法毕业。鄙校如此,据我所知多数大学也都是这样。而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程度足以令其与专业课地位等同,甚至我相信英语比本科阶段大多数专业课都更重要。你怎么不埋怨校方因为你专业课挂科而不给毕业?不就是因为你「觉得」专业课是你专业大纲的核心部分而大学英语考试仅仅是个边缘考试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明显不是中国大学最重要的考试。大学英语四级仅仅是高中英语水平,仅仅是很初级的英语应用水平。连四级校线都过不了,的确不具备大学本科毕业能力。在我国这种连政治课挂科都不能毕业的教育局势下,重视英语教育是少有的鼓励你开拓眼界的事情。用你人生中几个月的时间好好学学英语没坏处。学校当然很恶心地希望本校平均分越高越好。那您就费心应付一下吧,没那么多理想的事。- - -哈?和英国人聊天?「他说很奇怪」?「在中国英语居然比汉语重要」这种脑残评论也值得听?这就是你的哲学思考能力?这就是你的批评能力?
原题为“为什么四六级是大学最重要的考试”。从某个角度看,说“最重要”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很多学校的内部考试在出题,考场,评分,判卷这些环节都让考生有可乘之机,而四六级则是国家层面的考试,能钻的空子少很多。回到LZ更新过的题目上来,“四六级最流行”(是否和毕业证挂钩在现在未必是事实)的确是现象,也是大部分人的感受。直接答案依然是四六级是国家层面的,跨学校跨专业的考试。你可以和任何一个大学生谈对四六级的看法,但是无法保证可以和他谈论离散数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原理......(譬如这些就是我本科专业课,非信息专业的学生跟我就很难有共同语言)。所以我猜LZ的真实问题是——四六级考试有存在的必要么?四六级考试是九十年代初产生的,相应的时代背景是,中国已经开始铁了心要和世界接轨,而在接轨途中,拥有相应的和世界对话交流的能力必不可少。要达到这一目标,单纯由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承担交流任务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需要具备基础的英语能力。 也许有人会接着问,那由各个学校把英语设为必修课不就行了么,但是这样如何保证每个学校的出题和评判都能够达到国家认定的基础标准呢?简单地说,当年设立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国家意志的反映,即在民间和市场产生实际需求之前,由政府率先驱动和投入,和现在发射神舟飞船实际是一个道理(一样有很多人质疑太空任务是浪费纳税人钱)。当然到了今天,英语的需求和相应的培训市场已经远不可和20年前同日而语了,四六级是否能够取消呢?这其实变成了另外一个涉及公平的问题。从自由市场的角度而言,国家统考的四六级完全可以取消。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取消之后会发生什么:大量的英语培训班不会消失,高昂的培训费用不会下降——因为他们当中只有非常少的部分是依附四六级而存在。这反映出社会整体对英语能力的需求,以及对毕业生满足相应合格标准的期待都是实际存在的,不会因为四六级考试的废除而消失。那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必然会催生新的标准化并且具有公信力的考试——所以我一直认为新东方和ETS这两家机构最希望取消四六级,因为他们最有资格制定这种取代四六级的“四六级”。实际上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大型外企已经开始要求ETS的托业分数,考试费用是:听力与阅读608元,口语与写作698元。如果四六级不存在了,毕业生在大量企业招聘要求中,依然会看到“通过托业”(或者别的考试名目),他们甚至要花费更多来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考试。不要忘了,市场完全有资格因为你不具备某个能力来歧视你。
诶,其实我想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四六级和毕业脱钩了。
應該取消英語四六級考試,但所有科目改用英文教學,同時增加古漢語考試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考試,與畢業證掛鉤。
学过一门课:<科学技术哲学>,这门课的教材里有说过这个问题。在历史上,哪个国家的文明最发达,其他国家就有学习该国语言的趋势。在欧洲历史上的数次科技变迁都有:英国工业革命,于是一大堆人学英语法国启蒙运动后,一大堆人学法语德国崛起,一大堆人学德语。为什么?因为最尖端的技术,最顶尖的思想,一定是先用其本国的语言写成的,如果你不懂该国的语言,要等翻译的话会要很久,甚至可能根本就等不到翻译。这样的话,语言对于要学习最先进国家先进经验的人来说就非常重要了。现在再来说说英语的问题。首先,我们不能迷信英国人,英国人不等于牛逼,所以他的不理解,只是站在比较低的层次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代表说他认为不能理解就是不合理。其次,目前国际上已经把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跨语种交流的场景下,英语无疑是第一选择。而且国际的一流学术刊物,大都是英文版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英文能力过关,这个人才能被证明在学术上有后续的学习能力。所以大学并不是因为崇洋媚外而去要求学生英文能力必须达到4级水平以上,而是英文能力过关,才说明这个学生达到了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当然,因为现在中国大学已经渐渐成为普遍教育,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搞学术或者去研究新的东西,所以四级的要求也在降低。但只要这个学生未来希望自己能够持续学习,能够接触目前世界第一的文化与文明,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前沿的信息与知识,那么,他的英语应该至少达到大学四级水平。
当你的专业所有有价值的文献都是由英文撰写的时候,你根本不会问这个问题。没有阅读英文的能力就说明缺少进行科研的基础能力…这样你还有脸毕业?
很对,因为其他课程大多是扯淡。英语,给了你自学的可能性。
学习一门外语,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最大的好处是它打开了一道通向欧美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大门,开拓自己的见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我看来是大学文化的根本。而这个根本的基础,便是充分、广袤的见识。
其实四六级考试本身没有及格分数。大学里面普遍把总分710乘以60%得到的426分数线是没有意义的。710分数制是经过一个公式转换的,具体可以去官网看,爪机无力。同一次考试所有考生转换后的分数符合一个类似正态分布的曲线,官网上有十分分数段的百分位数表,四级430分的百分位数是17%。也就是说同一次考试只有17%的人“没过”。按照大学参加六次(实际可以有八到十次)计算,毕业时候没过的概率大约是0.00002。这样算虽然有些牵强,但是实际上没过的人也是极少数。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的话,不能毕业也是有道理的吧。=======================================两年后更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解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分为四级(CET-4)和六级(CET-6)两个级别。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设计参照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四级参照《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六级参照《教学要求》中规定的“较高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分数报道采用常模参照方式,不设及格线。四级考试的常模群体选自全国16所高校的约三万名非英语专业的考生;六级常模群体选自全国五所重点大学的约五千名非英语专业的考生。每次考试等值后的卷面分数都参照常模转换为报道分。四、六级考试报道总分为710分,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TotSco表示总分,X表示每位考生常模转换前的原始总分,Mean表示常模均值,SD表示常模标准差。每次四级考试等值后的卷面分数都将参照此常模公式转换为报道分数。 四、六级考试单项成绩有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以及所占的分值比例为:听力占35%,阅读占35%,综合占10%,作文占20%。各单项报道分的满分为:听力249分,阅读249分,综合70分,作文142分。各单项报道分之和等于报道总分。 每位考生的报道分在常模群体中都有一个相应的百分位位置。下面的表1和表2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道分数常模百分位对照表。举例说明表1的使用方法如下(表2的使用方法和表1相同)。例1:某考生四级报道总分是450分,从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相应百分位是25%,表示这名考生的英语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25%的人,但劣于75%的人。例2:某考生四级报道总分是500分,从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相应百分位在44%~55%之间,表示这名考生的英语成绩至少优于常模群体中44%的人,但不会优于55%的人。例3:某考生四级报道的听力单项分是140分,从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相应百分位在12%,表示这名考生的听力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12%的人。例4:某考生四级报道的阅读单项分是140分,从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体中的相应百分位在17%,表示这名考生的阅读成绩优于常模群体中17%的人。来源:
说到四六级,估计很多大学朋友都咬牙切齿.类似楼上很多人都说,英语学习能力如何重要,公司面试如何如何.有没有人注意到另一方面呢?在未来的工作里,用到英语的时候有多少?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拿来要求还有意义,二三线城市呢?小县城呢?有多少意义?你一个小县城的语文老师要求人家懂英语?不如要求过个普通话三甲来的有意义.楼上有意见说,学英语是为了提高自己,了解世界.学习技术,blablabla......有多少人是真的愿意去学最新的技术?了解世界?提高自己?混知乎的人能代表多少大学生?代表多少民众?学习英语很重要,但是是否真的适合每一个人?一定要逼着每个人去学英语?每个人都变精英?有多少人平时生活中需要用到英语的?有多少人不会英语找不到工作的?(你非说不会英语进不了500强,那是你活该.)拿着四六级证书的人,又有多少能把英语熟练运用,能在英文环境下工作的?另外一种意见在于,如果没有四六级考试,必然会有其他考试出现,新东方或者ETS之类的会窃喜,制定考试标准之类的.老兄,你了解形势么?ETS就是靠制定考试标准起家的好么?托福和GRE是谁主办的你知道么?培训机构自己制定考试标准如何?他没有权力强制全社会所有人都参加这个考试.别提什么美国大学入学要求提供托福和GRE成绩的.ETS只是提供考试,没有强制要求作为录取标准,因为人家考试的客观和公正性,美国大学才作为录取标准之一,也不是唯一的好么.为啥四六级被骂这么惨?通过四六级不代表任何英语能力好么?仅仅只是代表你的学习能力考试能力乃至考试技巧好么?有人又要说了,有学习能力比没学习能力好.拜托,平时专业课不代表学习能力么?只有四六级考试代表么?逻辑在哪?专业课都学不好的人,考过四六级就代表有学习能力了?每年四六级考试作弊的,考试技巧培训的.这个市场如此火爆本身就说明了这个考试的失败.HR招人拿四六级作为筛选条件就更搞笑了.如果这个职位要求用到英语,那是必须的.你招一销售,又不是外贸公司,也没有外籍员工或者客户.拿四六级来筛人,用意在哪?还不如仔细读读简历.用心把自己简历写好的人现在可没几个了.这比看四六级靠谱的多.商业机构制定考试,只有靠口碑,客观和公正才能赢得信任好么,为啥大家都认可托福成绩?因为不是靠技巧就能拿高分的好么?有人又要提新东方的培训帮多少人拿了高分了.那是人家有那个实力,短期培训熟练考试流程好么?你一个高考英语都不及格的人,谁都没法培训你到托福90分好么.更何况ETS也没强制每个人都去参加他的考试吧?市场有需求,自然会有相应的考试或者机构来填补.四六级也许是因为楼上所说的,当初英语人才太少,为了快速培养英语人才而设立的.在目前社会的环境下,四六级已经完全落伍,且该淘汰了.跨国500强公司需要英语的岗位,自然会有人去参加相应的英语考试.你说一个研究古汉语或者研究中国历史的,不会英语对他的研究能有多大影响?写小说的呢?写新闻的呢?四六级对他们有用么?现在英语人才如此丰富的时候,四六级这种完全不适应市场且不满足市场需求的考试早就该被淘汰掉了.市场自己会筛选出满足大多数需要英语能力岗位的考试,而不是靠国家强制这种最低效的方法.
比汉语重要是扯淡,缺什么学什么
可能是大学严进宽出,所以用另外的渠道保证学生的平均水准线。四级难度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省份高二期末考的难度(个人见解。)。难道学几年加上突击备考还不如高中生?不过中文课确实该有,我之前会写的汉字不过千。
是么那我上周考的那啥AutoCAD高级绘图师证算啥…隔壁计算机学院要考的计算机三级算啥…楼下的机车男考的驾驶证呢…对面美女学院考的会计师从业证呢…生物专业的师兄上次苦笑着拿给我看的营养师证又怎么算……不考不让毕业啊要考的(或者说选择性考的)证其实很多的题主…来,看我自己打脸:咱们全考过4级……
我来自天津财经大学,不得不表示,财大的毕业证书确实是和英语等级考试挂钩,而且必须过六级。所以,从大一开始,每个学生都要报名四六级考试,很遗憾,我没有复习,所以今天是我的第三次六级考试。虽然说学校也为毕业还没过的同学提供了校内四六级考试,但是总是和全国的没法比。英语好一些的,在大一就可以过四级和六级,六级通过后可以将六级分数换算为英语百分制成绩,免修英语课。那么一个大一就过了六级的同学将可以再也不碰英语,总感觉这样的规定少了很多意义。每次考六级开始和结束的那段时间,公寓门口都堵车,因为去考试的人太多。我是真的第一次看见骑自行车都会堵在路上。
中国大部分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的人的规则,普通人的活法,你周围大部分是普通人。但这也没什么不好。但大部分人说的就不见得是对的。语言为了什么,听说读写,一篇文章你毛都没读懂,却能全做对,高超精湛的做题技巧,高分,厉害,除了告诉你四六级分很高,什么都不代表。外国文献看不懂,遇到外国人说话听不懂说不出,是不是很囧。所以分数不重要,学习的本质才重要,要通事明理,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毕业要过四级是学校对外宣称自己四级通过率多NB的一项措施,大家误以为社会需要46级证,社会需要的只是你会英语,而不是会考英语。如果说汉语没有英语重要,你觉得让你忘掉一门语言,在中国,你忘掉哪一个会活得比较舒坦?(我很粗俗的用了“毛”这个字,请见谅)
人们如此疯狂于英语等级考试,根本原因在于一群不努力的人根本连区区四六级都过不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论文答辩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