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器实验中,为什么说恒流源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差分放大实验(必做实验修改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差分放大实验(必做实验修改稿)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东​南​大​学​模​拟​电​子​线​路​实​践​报​告​模​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恒流源在各种场合的应用
12:32:45&&&来源:OFweek 电子工程网
  就是一个能输出恒定电流的电源。 恒流源的领域非常广阔,然而不少应该用恒流源供电的场合,不适当的使用了稳压电源。下面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恒流源的应用:
  1:电真空器件,如示波管、显像管、功率发射管等,它们的灯丝冷电阻很小,当用额定电压点燃时,在通电瞬间电流非常大,常常超过灯丝额定电流xuduobei 。这样大的冲击电流容易使灯丝寿命缩短,为了保护灯丝,最好才用恒流供电,当灯丝从冷到热变化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保持稳定。对于价格昂贵的大功率发射管或要求电真空器件的工作十分稳定时,恒流供电尤为必要。
  2:各种标准灯(如光强度标准灯)的冷态电阻接近零,在使用时为防止电流冲击,一般通过调压器或者限流电阻逐步加大电流至额定值,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特别是,使用这些标准灯时,必须控制通过灯丝的额定电流不变,否则灯丝内阻变化将影响灯的发光稳定性。因此,采用恒流源供电更合理。
  3:在用通常的充电器充电是,随着蓄电池的电压逐渐升高,充电电流相应减小。位保证正常充电,必须随时提高充电器的输出电压。采用恒流充电,可以不必调整,即使从充电器中加入或移去部分蓄电池也不影响正常充电。
  4:校验电流表都用恒流源。校验时,将待校的多个电流表传接于恒流源电路中,调节恒流源的输出电流大小至被校表的慢度值,即可检查各电流表指示是否正确。
  5:在自动化仪表中,为避免传输线阻抗对电压信号的影响。其现场待输信号均以恒流给定器提供的直流电流作为统一的标准信号,便于对各种信号进行变换和运算,并使电——气、模——数直接的转换均能统一规定,有利于气动仪表、数字仪表的配合使用。
  6:半导体器件的参数测量常常用到恒流源。例如,测量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时,若预先将恒流源调至测试条件要求的电流值,则对不同击穿电压的晶体管无需调整就可由电表或图示仪直读击穿电压的数值。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且因限制了反向电流,不致损坏被测晶体管。其他如晶体管的热阻,二极管的反向压降。热敏电阻的阻值,乃至TTl集成电路的扇出系数和输出低电平等参数的测量都应使用恒流源。同样,半导体材料参数的测量也必须采用恒流源。因为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对温度、光照和注入大小极为敏感。弱采用稳压电源供电,当电阻率改变时,测试电流也会变化。从而影响被测材料的参数值,为了保持测试电流不变,只有采用恒流源供电。
  7:目前广泛应用各类物性型敏感器件:如热敏、力敏、光敏、磁敏、湿敏等传感器,常常采用恒流源供电。这不仅因为许多敏感器件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还因为这可避免连接器的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
  8:各种辉光放电光源,如光谱仪中的氢等,氘等,电影放映机中的氙灯,铟灯等等,一旦被点燃。管内稀薄空气迅速电离。由于离化过程的不稳定性并恒有增加倾向,放电管中的电流将随时上升。因此,在灯管上加以恒定电压时,它是不稳定的,其电流值可能增大到使灯管损坏。为了稳定放电电流,从而稳定灯管的工作状态,最好采用恒流源供电。
  9:恒流和恒压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并可互相转化。用恒定电流通过一组精密电阻器可获得一系列稳定的基准电压,特别是可得到一般情况下难以获得的低电压基准。用恒流源和稳压管组成的简单稳压器,其稳压性能大为改善。在串联负反馈稳压电源的许多环节中都可使用恒流源,它对提高稳压电源的稳定性、减小温漂、缩短预稳时间和简化电路结构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
  10:恒流源在电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中是应用最多的电路单元之一。主要用途有下列几个方面:
  a.作偏置电路,给晶体管提供稳定的偏流,起到稳定工作点的作用;
  b.作集电极有缘负载,可大幅度的提高放大器的增益;c.在电平移动电路和差分放大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中采用恒流源,可减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d.用恒流源的基准电压电路是集成稳压器的重要稳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在核物理试验装置中如粒子加速器,质谱仪以及云雾室中的磁场均要求十分稳定,否则会造成严重的测量误差。如果采用稳压电源。、由于电磁线圈工作时发热等原因使其阻值改变,因而供电电流变化。导致磁场不稳定。用恒流源供电就能客服上述缺点。
  因此凡是要求磁场十分稳定的装置,必须采用恒流源供电。其它,如电阻器阻值的测量和分级;电缆电阻的测量;线性扫描锯齿波的获得;有线通信远供电源;电泳、电解、电镀等电化学加工装置电源;以及在电子显微镜、电子束加工机、离子注入机等电子光学设备中聚焦线圈的供电电源等等也都应用恒流源。再有,大容量的直流电动机和某些电阻炉。如果改用恒流源启动,不但可以省去许多启动设备,而且提高了启动质量。
恒流源相关资源
应用相关资源
编辑:探路者
本文引用地址:
本周热门资源推荐
EEWORLD独家----> 基础实验与思考题2
基础实验与思考题2
&&&&&&&&&&&&
目录&&&&目录..................................................................................................................................................1第一章测量误差分析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与思考题...................................................................2第二章电子线路基础实验与思考题.............................................................................................3第三章低频电子线路设计实验与思考题.....................................................................................7第四章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实验与思考题.................................................................................10第五章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实验与思考题.................................................................................13第六章综合性电子线路系统设计实验与思考题.....................................................................17第八章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19第九章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与应用实验与思考题.............................................................20第十章通用电子仪器及其应用实验与思考题.........................................................................21第十一章高频电子仪器及其应用实验与思考题.....................................................................22&&&&&&&& 第一章测量误差分析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与思考题&&&&1.1.1现有两块电压表,一块表的量程为150V,其精度等级为0.5级;另一块表的量程为15V,精度等级为2.5级。欲测量10V左右的电压,另一块表的量程为15V,精度等级为2.5级。欲测量10V左右的电压,问选用哪块电压表测量更准确?为什么(通过分析计算回答)?&&&&V012VR110k?AR210k?BVRi20k?&&&&&&&&1.1.2如题1.1.2图所示,该电路为一电阻分压电路。根据电阻分压原理VAB=V0/2=6V用一内阻Ri=20k?的直流电压表测量,结果并不等于6V,为什么?求电压表的测量值Vx及测量的相对误差γx。1.1.3对某信号源的输出频率f进行8次测量,数据如下:序号f/H....8z&&&&?求有限次测量的数学期望的估计值M(x)、均方差的估计值σ(x)。设置信概率P=95%,试估计被测频率的真值f0所处的范围。1.1.4用数字电压表测量某直流电压V0,测量数据如下:序号V/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V试问:测量中有无可疑数据?有无变值系差?设置信概率P=90%,求被测电压的真值V0所处的区间(用计算机解题)。1.2.1测量晶体二极管2AP9的伏安特性,其测量数据如下:VD/V0.00.10.20.30.40.5ID/?A求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及其函数表达式(用计算机解题)。1.2.2已知某四次函数式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x–2.0–0.40.21.04.0y24.000–0.269–0..000求插值点x=–1.5,–1.0,–0.2,0.0,0.4,0.8,1.5,2.0时对应的函数值y(x),并根据插值后的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用计算机解题)。&&&&&&&&?&&&&&&&& 第二章电子线路基础实验与思考题&&&&2.1.1用万用表判别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晶体三极管(PNP与NPN)的极性。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性能参数IR、r。要求在坐标纸上绘制特性曲线并标注IR、r的值。2.1.2用稳压电源或干电池测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与发光二极管相串联的电阻应如何选取?2.1.3在晶体管图示仪上测量晶体三极管3DG6、3AX31的输入、输出特性,主要性能参数β、β、ICEO、V(BR)CEO。要求在坐标纸上绘出所测的特性曲线并标出主要性能参数的值。2.1.4在晶体管图示仪上测量场效应管3DJ6的转移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及主要性能参数IDSS、VP及gm。要求在坐标纸上绘出所测的特性曲线并标出主要性能参数的值。2.1.5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普通晶体二极管?试结合图2.1.1进行说明。2.1.6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有何作用?若将1只红色与1只绿色的发光二极管并联后使用,并用一乳白色罩盖上会呈什么颜色?请实验观察。2.1.7在图2.1.3(c)所示电路中,若比较器的输出端不接两只背靠背的稳压二极管,输出电压的幅度为多少?若只接1只(或正向或反向接法),输出电压的幅度又为多少?2.1.8根据图2.1.5所示的几种晶体管功能电路,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电路进行安装与实验。调整后的实验参数与图中参数有可能不同,为什么?2.1.9在图2.1.5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用到了哪些晶体管,这些晶体管各有什么特点,在电路中的作用为何?2.1.10与晶体三极管相比,场效应管有何优越性?根据图2.1.6所举的几种电路加以说明。2.2.1测试运放?A741的性能参数VIO、IIO、AVO、AV?BW、SR及KCMR,并与表2.1.1所示的典型值相比较。2.2.2为什么测量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AVO时,信号源的输出频率应尽量选低?2.2.3用万用表粗测?A741、?A747器件,如何判断其是否损坏?2.2.4对?A741运放如何实现调零?调零结果如何?为什么交流电压放大器不需要调零?2.2.5对于图2.2.15(b)所示电路参数,若三角波的幅度Vm=1V,t1=t2=5ms(三角波的频率f=100Hz),试计算方波的幅度、所限制的高频电压增益AVF及频率fo,并用实验证明计算结果。2.2.6按照图2.2.18(b)所示电路,设计振荡频率fo=1kHz的双T型正弦波振荡器,并进行实验,说明影响电路起振、波形失真及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若将此电路作为电子门铃电路,哪些参数应进行调整?并制作一电子门铃。&&&&&&&& 2.2.7设计一宽度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提示:在图2.2.19(a)电路中,接入两只二极管),画出设计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2.2.8设计一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运算电路:&&&&?y=2x+42y=2?x&&&&&&&&已知直流电压Vi1=–0.2V,Vi2=–0.4V(提示:采用运放构成的加、减运算电。对所设计路,式中常数项为已知电压Vi1或Vi2与反馈支路的电阻运算的结果)的电路进行实验(注意调零),测出x、y的电压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2.2.9设计一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要求方波的频率f0=1kHz,幅度+Vm1=+VSAT&&&&2Vm1(运放的正向饱和电压),三角波的幅度Vm2=3。并说明三角波的输出幅度与&&&&&&&&哪些参数有关?为什么?2.2.10图2.2.20所示的阶梯波发生器电路中,单结晶体管T的作用为何?可否由晶体三极管来完成?2.2.11根据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晶体管特性曲线的原理(见第三篇),设计一可在示波器上显示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的电路(提示:该电路由矩形波发生器,锯齿波发生器,阶梯波发生器等电路组成)。2.2.12题2.2.12图所示为一“精密”全波整流电路,它可以克服只有当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大于0.3V(锗管)或者0.7V(硅管)时才开始导通的缺点。试分析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按照图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实验,观测输入输出电压的波形。&&&&&&&&R3R210k?R110k?2+12AP10×2A112R420k?7-A26+?A74710vo10k?R520k?vi-&&&&&&&&题2.2.12图2.3.1根据TTL、CMOS门电路的主要参数定义,设计测试电路对74LS00,CC4011的参数进行测试。2.3.2用74LS04或CC4069六反相器设计一个时钟脉冲源,要求输出频率fo=1kHz。2.3.3在图2.3.3(a)所示的去抖动开关电路中,当开关S从1转到2时,输出端Q的波形如何变化?当S从2转到1时,Q的波形又如何变化?分别画出其波形。2.3.4如题2.3.4图所示,用74LS03驱动一只发光二极管D和74LS00的两个门,为使电路正常工作,负载电阻RL及D的限流电阻RD应取多大值?设输入脉冲频率为1kHz,观测vi,vo,vo1及vo2的波形。2.3.5题2.3.5图所示电路为采用CMOS门电路构成的脉冲相位检测器,试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用实验证明。&&&&&&&& +5V+5V74LS03viRLvoRDDvo2CDLS00vo1AB=11D&&&&&&&&330?&&&&&&&&题2.3.4图&&&&&&&&题2.3.5图&&&&&&&&2.3.6在图2.3.2所示脉冲调制与解调电路中,为了在脉冲调制信号的高电平期间获得5个载波,Rt,Ct的值应如何设计,用实验证明。2.3.7用TTL或CMOS门电路设计一单稳触发延时电路,要求延迟时间tp=1s,用LED指示。2.4.1分频器与计数器有何异同?举出几个实际电路进行说明。&&&&?1N2?÷分频电路的含义是什么?试用&&&&&&&&2.4.2频电路,安装该电路并测试电路各点的输出波形。2.4.3用JK触发器设计一个同步单脉冲产生电路。要求消除开关的抖动现象并观察输出波形。2.4.4图2.4.4所示的“1”检出电路可否用74LS76代替74LS107?为什么?2.4.5图2.4.5所示的八度音产生器可否用74LS04代替CC4069构成音频振荡器?为什么?2.4.6非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与可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有何区别?举例说明。2.4.7用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221)或74LS123或CC4098等设计一脉冲发生器,要求输出频率fo=0.1Hz~10kHz,占空比为50%~90%可调节。2.4.8用集成单稳态触发器设计一脉冲丢失检测电路,设正常工作时的脉冲频率为1kHz的方波。若有脉冲丢失,则用发光二极管或蜂鸣器报警。2.4.9用集成单稳态触发器设计一个任意分频系数N的分频器。2.4.10安装如图2.4.8所示的电路。观测各点波形,计算tw、tp的值并与测量值比较,分析测量误差。2.5.1利用555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设计以下电路,并进行实验调整与制作。①触摸控制灯要求手触摸金属片(或导线)时,床头小电珠亮10s,作为晚上看手表时间用。②分频器设时钟脉冲的频率为1kHz,要求输出脉冲的频率为10Hz。③倍频器设时钟脉冲的频率为500Hz,要求输出脉冲的频率为1kHz。2.5.2利用555组成的多谐振荡器,设计以下电路,并进行实验。①晶体管测试器插上被测晶体管,发声,说明晶体管是好的。声音越大,β值越高。若无声,说明晶体管已坏。要求能够测试PNP型与NPN型的晶体三极管。②运算放大器测试器设被测运放为?A741。如果?A741是好的,则两只&&&&&&&&?132?D触发器设计一个÷分&&&&&&&& 发光二极管轮流导通发光;如果发光二极管不亮,说明?A741已损坏。③时钟信号发生器要求具有标准秒脉冲输出及1kHz、20Hz~20kHz内任意频率的信号,且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可调。2.5.3报警电路:水位报警、超速报警、防盗报警。报警用的检测器根据用途自行选定。2.5.4利用555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实现波形变换,将三角波变成方波。&&&&&&&& 第三章低频电子线路设计实验与思考题&&&&3.1.1分别增大或减小电阻RB1、RC、RL、RE及电源电压+VCC,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Q及性能指标有何影响?为什么?3.1.2加大输入信号Vi时,输出波形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失真?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3.1.3影响放大器低频特性fL的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使fL降低?为什么?3.1.4提高电压放大倍数AV会受到哪些因素限制?采取什么措施较好?为什么?3.1.5一般情况下,实验调整后的放大器的电路参数与设计计算值都会有差别,为什么?3.1.6测量静态工作点时,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各极对地的电压,而不是直接测量电压VCE、VBE及电流ICQ,为什么?3.1.7测量放大器性能指标Ri、Ro、AV及BW时,是用晶体管毫伏表或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输出电压,而不是用万用表测量,为什么?3.1.8测量输入电阻Ri及输出电阻Ro时,为什么测试电阻R要与Ri或Ro相接近?3.1.9调整静态工作点时,RB1要用一固定电阻与电位器相串联,而不能直接用电位器,为什么?3.1.10用实验说明图3.1.9所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改善了放大器的哪些性能?为什么?3.2.1测量场效应管源极跟随器的静态工作点VGQ、VSQ、VGSQ及IDQ时,采用什么方法?对测量仪表有何要求?3.2.2测量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Ri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3.2.3为什么场效应管输入端的耦合(隔直)电容C1一般只要0.02?F左右(它比晶体管的耦合电容要小得多)?3.2.4对于图3.2.7所示的源极跟随器电路,为什么要接电阻RG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3.2.5场效应管源极跟随器的频率响应fL、fH与哪些参数有关?为什么?3.2.6场效应管源极跟随器的跟随范围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3.2.7将图3.2.7所示电路改接成场效应管共源电压放大器,并测试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AV、Ri、Ro及fL、fH。3.2.8熟练掌握场效应管主要参数VP、IDSS及gm的测试方法。在用图示仪测量场效应管特性时,为什么要将“阶梯选择”开关置于“伏/级”位置?3.2.9为什么场效应管电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一般没有晶体管的电压放大倍数大?3.2.10场效应管源极跟随器与晶体管射极跟随器各有哪些优缺点?各有哪些用途?3.3.1使RP1=0,即用导线将RP1短接,则传输特性曲线有何变化?为什么?如果用100?的电阻代替RP1,则传输特性曲线又有何变化?为什么?&&&&&&&& 题3.3.3图3.3.2增加vid,观察传输特性曲线的线性区、非线性区及限幅区,并记录开始出现上述各区域时的vid值。3.3.3使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i从100Hz开始增加(始终维持Vid=20mV不变),直到示波器上显示如题3.3.3图所示的传输特性曲线时,记下此时对应的fi值。问:传输特性曲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除了频率还有哪些因素也会造成这种现象?用实验证明之,并解释原因。3.3.4如果用一固定电阻Re(Re=10k?)代替恒流源电路,即将Re接在–VEE与RP1的滑动端之间,输入共模信号Vic=500mV,观测vC1与vC2的波形,其大小、极性及共模抑制比KCMR与恒流源电路相比有何区别?为什么?3.3.5为什么说恒流源的电流I0不能太大,但也不能太小?3.3.6可否用晶体管毫伏表跨接在输出端③与④之间(双端输出时)测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Vod?为什么?3.4.1在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中,差分对管射极并联电阻RE2有何作用?增大RE2的值或用导线将RE2短接,输出正弦波有何变化?为什么?3.4.2三角波的输出幅度是否可以超过方波的幅度?如果正负电源电压不等,输出波形如何?实验证明之。3.4.3为什么在安装RP1、RP2时,要先将其调整到设计值?3.4.4你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善输出正弦波的波形?3.4.5如果使方波的幅度减小为低于电源电压的某一固定电压值,则比较器的输出电路应如何变化,画出设计的电路,并实验证明。3.4.6用差分放大器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有何优缺点?为什么?3.4.7三角波的非线性系数γ△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减小正弦波的非线性失真系数γ~?3.4.8如何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改变成矩形波—锯齿波发生器?画出设计的电路,并用实验证明,绘出波形。3.4.9ICL8038的输出频率与哪些参数有关?如何减小波形失真?装调如图3.4.8所示电路,测试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3.4.10用ICL8038设计产生脉冲波、调频波、锯齿波,装调电路,测试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3.5.1用示波器分别观测变压器的副边输出电压V2、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VD(断开滤波电容)、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Vi及稳压器输出电压Vo的波形,并测量其电压值,画出它们的波形关系图。3.5.2集成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接电容Ci及Co有何作用?实验验证之。3.5.3若用470?F/25V的电容代替2200?F/25V的滤波电容,则稳压器的输入电压Vi有何变化?为什么?实验验证之。3.5.4适当增大负载电阻RL的值(如增加2?),测量Sv是否发生变化?3.5.5画出用CW317与CW337组成的具有正、负对称输出的电压可调的稳压电路。&&&&?&&&&&&&& 3.5.6么?&&&&&&&&图3.5.5中的保险丝FU有何作用?可否接在变压器的原边?为什&&&&&&&&3.5.7如何根据扩展电流I1,选择图3.5.6所示电路中的扩流管T1及保护电路中T2、R1、R2的参数?T3.5.8对于图3.5.7所示电路,如何根据扩展电流I1选择复合管T1、2及其偏置电阻R1、R2、R3的参数?3.6.1在低通滤波器的调试过程中,为什么要接调零电位器?用实验说明接入调零电位器后可改善滤波器的哪些性能。3.6.2高通滤波器的上限频率受哪些因素影响?采取什么措施减小这些影响?3.6.3用实验比较压控电压源电路(VCVS)与无限增益多路反馈电路(MFB)在电路的稳定性、性能参数的互相牵制、电路调整等方面的优缺点。3.6.4本节所介绍的滤波器快速设计方法与常规设计方法(即先设定几个电阻、电容值,再通过解方程求出其它元件值,然后通过实验调整)相比较,有哪些优越性?3.7.1小型电子线路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法有哪些异同点?3.7.2如何安装与调试一个小型电子线路系统?3.7.3在安装调试音响放大器时,与单元电路相比较,出现了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3.7.4你在安装调试电路时,是否出现过自激振荡现象?是什么自激?如何解决?3.7.5集成功率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在LA4100的⑤脚与①脚间接入几百皮法的电容可以消除自激?3.7.6集成功放接成OTL电路时,输出电容CC有何作用?自举电容CH有何作用?电容CB对频带的扩展范围有多大,用实验说明。3.7.7按照本课题所介绍的音响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测量Po、Ri、fL、fH及音调控制曲线后,再测量噪声电压VN、输入灵敏度VS及整机效率η。3.7.8按照图3.7.14所示BTL电路,将两组实验电路的集成功放LA4102的输出级相连接,测试输出功率能增加多少倍(注意负载电阻的额定功率应符合要求)。3.7.9图3.7.3所示电子混响电路中,分别观测MN3102的引脚②、④端的输出波形及MN3207的引脚⑦、⑧端与电位器RP2滑臂端输出波形。请对各点波形进行理论分析与解释。3.7.10设计一音响放大器,要求额定输出功率Po≥10W,其它主要技术指标与设计任务中的要求相同。&&&&&&&& 第四章&&&&&&&&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实验与思考题&&&&&&&&4.1.1如何判断并联谐振回路是否处于谐振状态?回路的谐振频率fo与哪些参数有关?用实验说明。4.1.2为什么说提高电压放大倍数AVO时,通频带BW会减小?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AVO?实验结果如何?4.1.3在调谐振回路时,对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有何要求?如果输入信号过大会出现什么现象?4.1.4影响谐振放大器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你在调整放大器时,是否出现过自激振荡,其表现形式为何?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的?4.1.5计算设计举例题的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VO,并与技术指标要求AVO≥20dB相比较,为什么理论计算值大很多?4.1.6计算你所设计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O,并与测量值相比较有何区别?为什么?输出频率fo、4.2.1LC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ICQ在0.5mA~4mA之间变化时,输出电压Vo及振荡波形有何变化?为什么?(实验后恢复ICQ值)4.2.2反馈系数F=C2/C3过大或过小时,对电路起振有何影响?对振荡器的输出电压的幅度有何影响?4.2.3影响主振频率fo及输出电压Vo的主要因素还有哪些?用实验说明。4.2.4变容二极管的接入系数p过大或过小,对调频信号的波形有何影响?用实验说明。4.2.5为什么说高频电路的测试点选择不当,会影响回路的谐振频率、Q值,甚至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对于图4.2.1所示的电路,如果在D点观测波形会出现什么现象?4.2.6用示波器观测调频波形。调制信号vW的频率fW=1kHz,当幅度VWm从0逐渐增加时,如果出现寄生调幅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减小寄生调幅的影响?4.2.7如何测量频率稳定度?fofo,最大频偏?fm及调制灵敏度Sf?4.2.8测量某已知变容二极管的特性曲线Cj-v,在曲线上选择静态工作点Q并确定斜率kC?4.2.9影响频偏?fm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频率偏移?4.2.10用调制度测量仪测调频信号的频偏,并画出示波器上观察出的调频波:①当调制信号f?=1kHz,VWm从零逐渐增加时,调频波如何变化?②当调制信号f?=10Hz,VWm一定时,调频波又如何变化?4.3.1在你所设计的丙类功放为临界工作状态时,负载电阻RL等于多少?集电极电流IC0有何变化?输出电压Vo有何变化?电路的工当RL=30?和100?时,作状态是否有改变?为什么?4.3.2在图4.3.1所示电路中,宽带功率放大器的发射极电阻增加或减少时,对末级丙类功率放大器有何影响?为什么?4.3.3丙类功放的工作状态受哪些参数影响?用实验说明放大器为过压区、欠压区及临界状态时所对应的参数值Rq,Vcm。&&&&&&&& 4.3.4如何判断集电极回路为谐振状态?调谐过程中是否有IC0的最小值与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VL的最大值不同时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4.3.5,找到谐振点后,再升高电源电压+VCC到规定值。最后还要再微调一下谐振回路的参数?4.3.6你在调谐功放时,是否出现过寄生振荡?是什么寄生振荡,如何消除的?&&&&T1R1CR2T2R3LC1&&&&++&&&&&&&&11~+VCC降低23为什么在调谐过程中,先将电源电压&&&&&&&&C2&&&&&&&&+VCCRL&&&&&&&&题4.3.8图4.3.7在图4.3.7所示功放测量电路中,为什么观测集电极输出电压的波形要选在E点?是否可以将示波器直接接在集电极或负载RL的两端?为什么?4.3.8题4.3.8图所示的是一个推挽功放电路。它可以用小功率晶体管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试分析该电路的工作原理。试采用此电路设计一个高频功放,替换图4.3.8所示的末级功
放。4.4.1在设计调频发射机整机电路时,为什么要有缓冲隔离级?如果不加射极跟随器将调频振荡器与功率放大器级联,会出现什么现象?用实验说明。4.4.2缓冲隔离级的常用电路有哪几种?射极跟随器作缓冲隔离级时,输入阻抗是否愈大愈好?为什么?输入阻C抗增大时,对前后级电路的哪些参数有影电容式话筒R+V响?用实验说明。CR4.4.3调频发射机整机设计时,为CL什么各级分配的是功率增益而不是电压CR增益?4.4.4负载为50?的电阻与负载为题4.4.6图电路的工作情况有何不50?的发射天线,同?为什么?4.4.5当调制信号为方波时,画出图4.4.1(a)各级的输出波形,用实验证明。4.4.6题4.4.6图所示电路为电容式话筒或调频发射机电路,其体积做得很小,可以放在身上,适合于移动场所使用。其中话筒为驻极体电容式话筒。电源电压VCC一般取(1.5~3.0)V。若用普通调频收录机作接收设备,试计算各元件参数值并制作电容式话筒调频发射机。4.5.1如果混频管的静态电流IC1Q选择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会出现哪些现象?为什么?用实验说明之。4.5.2如果本机振荡器的静态电流IC2Q选择不合适(过大或过小),则振荡器的输出波形有何变化?为什么?用实验说明之。4.5.3混频级静态工作状态与动态(信号输入)时的工作状态有何区别?对&&&&21CC2313&&&&&&&& 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的频率及电压幅度有何要求?4.5.4混频级的电压增益与哪些参数有关?对于图4.5.4所示电路,为什么要求其电压增益不要太高?4.5.5FS2204内部的中频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什么可以做到足够高?为什么该中频放大器既可以放大调频波的中频(10.7MHz)信号,也可以放大调幅波的中频(465kHz)信号?4.5.6试将图4.5.4所示电路改为一遥控接收机,控制一晶体三极管与继电器组成的开关电路,画出设计的电路图,并进行安装与实验。4.6.1当MC1496模拟乘法器为单电源供电时,4.6.3所示的调幅器电路图应如何设计?画出设计的电路图。4.6.2当调幅器的输出信号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时,MC1496的脚1、脚4的直流电压分别为多少?4.6.3如何获得抑制载波的单边带(上边带或下边带)信号?画出实验电路。4.6.4MC1496的输入信号vx的幅度的范围受哪些条件限制(接反馈电阻RE时)?为什么?4.6.5如何改善图4.6.8所示相位鉴频器的输出波形?请用实验证明之。4.6.6测量鉴频特性曲线时,鉴频特性参数Sd、2?fmax及非线性失真与图4.6.8中哪些参数有关?为什么?4.6.7如何应用MC1496模拟乘法器实现混频,倍频等频率变换,画出实验电路。4.7.1图4.7.3中所示的C1的作用是什么?加C1和不加C1的频率偏移是多少?是正偏移还是负偏移,用实验说明之。4.7.2调制电路的工作电流I0过小或过大会出现哪些现象?用实验说明I0过小产生的现象,为什么不能用实验来说明I0过大产生的现象。4.7.3用实验比较抑制载波的调幅波和调幅度为100%的调幅波的波形,说明二者的差别。4.7.4调制级输出出现过调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消除过调?用实验说明之。4.8.1高频放大级的增益与哪些参数有关?4.8.2本振频率与接收信号载波频率之差为什么要求小于30Hz?当接收信号中的调制频率为1kHz,本振与接收信号频率之差为500Hz时,接收机输出会发生什么变化?请用实验说明。4.8.3试设计一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其控制高频放大级的增益,使高频放大级在输入从30?V上升到300?V时,其输出的变化小于6dB。&&&&&&&& 第五章&&&&5.1.1何选择?5.1.25.1.35.1.4&&&&&&&&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实验与思考题&&&&&&&&用LED显示高低电平时,为什么要串接一个电阻,该电阻的阻值如什么是高有效译码器,什么是低有效译码器?利用3片74LS148和门电路构成24-5线优先编码器。使用74LS154和门电路,设计一个可控译码器。要求如下:当A=1&&&&&&&&时,译出Y3、Y9、Y12、Y15;当A=0时,译出Y2、Y4、Y8、Y10、Y14。5.1.5使用2片74LS138和74LS20、74LS30完成2个2位二进制数的加、乘及大小比较电路的设计。5.1.6用9片74LS151构成64选1数据选择器。5.1.7用2片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和门电路完成8421BCD码/余三循环码的转换。5.1.8用2片74LS83将2位十进制数的BCD码转换成7位二进制码输出。5.1.9用1片74LS83和门电路,构成A3A2A1×B2B1的乘法电路。5.1.10试用9片74LS138芯片实现6-64线的译码。5.1.11试用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芯片和门电路设计1位全减器电路。5.2.1小规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是什么?“1”5.2.2在设计时序逻辑电路时如何处理各触发器的置“0”端子RD和置SD。端子5.2.3如果设计的时序逻辑电路不能自启动,该怎么办?(QQQQ)5.2.4试用JK触发器和门电路设1010计一个同步带有进位输出端的1位十进制加法计数器。有效循环5.2.5试用JK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一个同步带有借位输出端的1位十进题5.2.6图制减法计数器。.6试用D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QQQQ)1个4位扭环形计数器,并能自启动。电路的状态转换图如题5.2.6图所示.试用D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1个4位环形计数器,并能自启动。电路有效循环的状态转换图如题5.2.7图所示。试用JK触发器和门电路设题5.2.7图计带有控制变量X的计数器,X=0时为当三进制计数器,X=1时为四进制计数器,设置1个进位输出端CO。5.2.9试用D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一个序列脉冲检测器。当连续输入信号为110时,该时序电路输出为1,否则为0。5.3.1简述在数字电路实验时排除故障的几个主要步骤。5.3.2如何测试多个相关脉冲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5.3.3采用74LS90异步计数器,分别用复位法和置位法设计一个M=7的&&&&&&&&&&&& BCD码的计数器和M=7的分频器。5.3.4用异步计数器74LS93与74LS90设计一个M=60的8421BCD码计数器电路,要求电路能够自启动。5.3.5采用74LS191同步可逆计数器,可以有哪些方法设计一个M=12的加法计数器?写出各控制端的控制方程式?画出设计的电路图。试比较哪种方案最优?5.3.6用74LS190、74LS48和7段显示器(共阴极),设计1个电子钟小时计数器,要求:;②当十位为0时,十位显①计数状态为示器灭灯。试画出完整的计数译码显示电路。5.3.7用1片CC40161和门电路设计1个M=4的计数器,其状态为十进制数的0,1,13,14。并画出完整的状态转换图。5.3.8用1片CC40161和门电路设计1个时序脉冲产生器,其时序脉冲信号为01。5.3.9用3片CC4017和门电路构成24个节拍的顺序脉冲发生器。5.3.10用74LS194构成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模8左移扭环形计数器。5.3.11用一片74LS194、选1数据选择器及门电路设计一个时序脉冲产生4器,其时序信号为.4.1在数字抢答器中,如何将序号为0的组号,在七段显示器上改为显示8?5.4.2在图5.4.2中,74LS148的输入使能信号ST为何要用CTR进行控制?如果改为主持人控制开关信号S和YEX相“与”去控制ST,会出现什么问题?5.4.3试分析图5.4.5(b)报警电路的时序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5.4.4定时抢答器的扩展功能还有哪些?举例说明,并设计电路。5.4.5定时抢答器中,有哪些电路会产生脉冲干扰?你是如何消除干扰的?5.5.1你所设计的数字钟电路:①标准秒脉冲信号是怎样产生的?振荡器的稳定度为多少?②校时电路在校时开关合上或断开时,是否出现过干扰脉冲?若出现应如何清除。③在电路调试中,是否出现过“竞争冒险”现象?如何采取措施消除的?5.5.2图5.5.6所示的闹时电路中,为什么采用OC门?驱动音响电路的与非门为什么要用2级?5.5.3若用OC门实现图5.5.7所示报时电路功能,应如何设计电路?5.5.4在图5.5.8所示报整点时数电路中,两级反相器G3与G4有何作用?不接这两级反相器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5.5.5如果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电路应如何设计?画出设计的电路图。5.5.6设计一个利用收音机自动校时电路,其要求是:当数字钟计时接近整点时,自动接通收音机电源,校时结束时自动切断电源,假定电台发出的低音是500Hz,高音是1kHz。5.5.7为什么数字电路的布线可以平行走线?5.5.8数字电路系统中,有哪些因素会产生脉冲干扰?其现象为何?结合数&&&&0,1,2,3,…,9,10,11,12,…,23&&&&&&&& 字钟的实验现象举例说明。5.5.9数字钟的扩展功能还有哪些?举例说明,并设计电路。5.5.10数字钟的应用还有哪些方面?举出几例说明,并画出设计的总体逻辑电路图。5.6.1数字频率计中,逻辑控制电路有何作用?如果不用集成电路单稳态触发器,是否可用其它器件或电路来完成逻辑控制功能?画出设计的逻辑控制电路。5.6.2用定时器555或运算放大器设计一施密特整形电路,使满足频率测量的要求。5.6.3图5.6.2中的开关S有何作用?可否用其它电路来代替S的功能?请画出电路。5.6.4当测频范围要求不宽,例如只要求两档扩展时,对于图5.6.3所示电路图,可否不用数据选择器74LS151?为什么?请设计电路,并完成频率为10Hz~100KHz的测量。5.6.5试采用测周期的方法测量频率为0.1Hz~10Hz的低频信号,要求测量–3精度γfx±2×10,画出设计的电路并进行频率测量。5.7.1为什么说发光二极管矩阵显示屏中8×8矩阵是最基本的矩阵?如果用8×8矩阵显示屏,则字符显示器的电路应如何设计?5.7.2如何利用图5.7.8所示电路,实现8×8矩阵显示,其电路应如何连接?5.7.3利用你所设计的可编程字符显示器,先用8×8矩阵显示一个字符,然后用16×16矩阵显示同一字符,并比较它们的显示效果。5.7.4如何选择计数脉冲的频率?你所设计的计数脉冲的频率f1与f2各为多少(调试时最好用电位器调整f1与f2,以使显示效果最佳)?5.7.5如果发光二极管的矩阵显示屏为16×256或256×16或256×256等,对于图5.7.8所示的电路,应如何改动?画出所设计的电路图。5.7.6在可编程字符显示器的电路设计中,采用行扫描技术有哪些优越性?扫描频率如果过高会影响显示屏的哪些性能?5.7.7如何提高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亮度?5.7.8你所设计的字符显示程序采用了哪些编程技术?字符是如何移动的?是从左向右移动还是从上向下移动?或者其它方式移动?5.7.9你所编写的一幅活动图案的显示方式如何?采用了哪些方法设计程序和电路。5.7.10了解并学会EPROM的擦除与写操作。5.8.1数字通信中的码位交织与反交织电路有何作用?5.8.2RAM随机存储器与EPROM只读存储器相比有何异同点?RAM的掉电保护措施有哪些?5.8.3图5.8.4(a)所示的掉电保护电路的实验结果如何?怎样才能使该电路可靠?5.8.4图5.8.4(b)所示的可靠掉电保护电路的实验结果如何?图中电阻R5、R6有何作用?应如何选择它们的阻值?二极管D4及RC组成的电路又有何作用?如何选择RC的值?5.8.5如果串行码组的位数增加到32位或更多的位,RAM的交织地址应如何提供,写出按交织地址寻址时,地址线A0~A9(RAM2114的全部地址线)的控制&&&&&&&& 方程式。5.8.6为什么要用74LS157和74LS191来设计顺序地址和交织地址产生器?可否用其它芯片代替?画出设计的电路图?5.8.7图5.8.6所示的输入/输出控制电路中,三态4总线缓冲器74LS125有何作用?5.8.8图5.8.7所示的动态模拟实验电路中,时钟脉冲源、M序列信号发生器及逻辑控制电路应如何设计,画出实验电路。5.8.9设计一个用发光二极管显示的可编程字符(图案)显示器,要求能对部分字符随时进行修改。5.8.10画出用2片RAM2114扩充为1K×8位的内存容量的连接电路。&&&&&&&& 第六章&&&&&&&&综合性电子线路系统设计实验与思考题&&&&&&&&6.1.1锁相环的捕捉带?fV与同步带?fL有何区别?实验结果如何?在实验中如何判定锁相环处于锁定和失锁状态。举例说明之。6.1.2VCO的固有振荡频率fV由哪些参数决定?当fV改变时,锁相环的捕捉带?fV与同步带?fL是否也改变?为什么?6.1.3电源电压VCC对VCO的固有振荡频率fV有何影响?实验证明之。6.1.4数字锁相环CC4046的输入信号可否为模拟信号,为什么?在环路锁定时,CC4046的①脚输出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6.1.5CC4046的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不同时,VCO的控制灵敏度KV是否相同?6.1.6如何判断与测量NE564的锁定与失锁?用实验说明之。6.1.7NE564用于FM调频电路如图6.1.13所示,用实验说明RP2的作用。可以将RP2换为图6.1.12中的C3、C4吗?为什么?6.1.8观测图6.1.14的FSK解调电路中,④、⑤脚及16脚的输出波形,改变哪些参数对输出波形有影响?6.1.9为什么图6.1.16中NE567的⑤、⑥脚输出的方波和三角波的幅度和电平不同?6.1.10将图6.1.16中NE567的③脚接地,用示波器观测⑤、⑧脚的波形,有何不同?如果将③脚与⑤脚相连,⑤、⑧脚的波形又有何不同?为什么?6.2.1控制电路中产生的锁存信号与清零信号的暂稳态持续时间应如何确定?锁存信号的最长持续时间为多少?6.2.2如何确定锁相环倍频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值?6.2.3根据CC4046的工作频率等参数,你认为该相位差测量仪能测量的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是多少?如果用该仪器测量输入信号频率为500Hz的两列正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测量结果准确吗?6.2.4设计放大与整形电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6.3.1若发射端用几只红外发射管串联发射时,会受到什么条件约束?6.3.2用几只红外管发射时,遥控角度会有什么变化?用实验说明。6.3.3画出用一部红外发射机对多部红外接收机实施多路控制的方框图。6.4.1若在发端要同时能看到被控对象的路数和状态数,发端程序应如何修改?画出显示子程序流程图。6.4.2若已经知道接收信号产生错码的原因是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串扰,应如何解决?6.4.3键值表、字符表、选通表是否一定要依序写入RAM的连续地址区?6.4.4显示器若采用共阳极数码管,字符值、路选通字符应作怎样修改?用实验说明之。6.5.1如果要产生包括音符频率fi在内的三个音区,图6.5.2的电路要作哪些改动?6.5.2EPROM2716能存几首歌曲?如果采用2764能存几首歌曲?6.5.3如何设计自动选曲电路,其功能有哪些?&&&&&&&& 6.5.4如果音调发生器不采用图6.5.2所示的电路,而用其它电路。试对表6.5.2的音符进行编码,并进行实验。6.5.5如果将图6.5.2、6.5.3及6.5.4中的74系列集成电路改为CMOS图系列集成电路,这些电路应如何设计?画出电路图并进行实验,说明电路的性能有哪些改进?6.6.1EPROM和RAM的地址单元完全重叠,为什么寻址时不会冲突?6.6.2设计一个能对输入电压Vi=0mV~10mV,最高频率fmax=100kHz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的系统,要求用数码管显示被测信号的频率、幅度,并在示波器上显示被测波形。6.6.3设计一个由8031单片机构成的数字频率计,要求用数码管显示被测信号的频率、周期并有自动量程转换等功能。6.6.4设计一个由8031单片机构成的多种波形信号的发生器,如三角波、正弦波、方波、阶梯波等。6.6.5设计一个由8031单片机构成的温度自动控制电路。6.7.1图6.7.5所示电路中,电阻R26在电路中起何作用?6.7.2三相步进电机36BF003的实际启动频率是多少?超过启动频率,会产生什么现象?6.7.3在功率放大电路中,如果不接续流二极管D,会产生什么后果?6.7.4使用TWH8751可以组成单电压的功率放大电路吗?如果能,请画出其电路的原理图。6.7.5在图6.7.3中,去掉电阻RD,在源极加一个0.5?/3W的取样电阻到地,用比较器LM393设计一个电流采样电路,当电机绕组通电时,要求绕组中的电流保持在1.2A不变,将采样电路的输出信号Vf反馈到功放管的输入端,使功放管受vo1和Vf的控制。请设计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并分析其工作原理。6.7.6请用两片CC4013、一片CC4052、一片CC4023,设计出一个具有“自启动”功能的三相六拍环形分配器,且能进行正、反转控制。&&&&&&&& 第八章&&&&&&&&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8.1.1编写图3.3.6所示差分放大器的输入源文件,要求进行交流分析、瞬态分析,打印输出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及差模传输特性曲线。8.1.2编写图3.6.5~3.6.8所示的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及带阻滤波器的输入源文件,要求含有子电路与库文件调用语句,并对上述滤波器进行交流分析、瞬态分析,打印输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8.2.1用PSpice分析如图3.3.8所示差分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交流特性、瞬态特性。并测量差分放大器的性能指标:传输特性曲线、差模电压增益AVD、差模输入电阻Rid、差模输出电阻Rod及共模抑制比KCMR等。8.2.2用PSpice辅助分析与设计二阶RC有源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及带阻滤波器等(可参考本教材第三章第六节的有关电路)。要求测量滤波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截止频率、增益、带宽、衰减速度等。按设计的参数要求组成电路,用仪器测量其性能指标并与PSpice分析的结果相比较。8.2.3用PSpice辅助分析与设计一个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RC双T正弦波振荡器(可参考本教材第二章第二节中的有关电路)。要求振荡频率f0=500Hz。8.24用PSpice辅助分析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中的由晶体管组成的LC高频振荡器。要求振荡频率fo=10.7MHz,输出幅度Vp=1V。8.2.5用PSpice辅助分析与设计一个由555组成的秒脉冲发生器。8.3.1用Protelforwindows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的电路原理图(参考教材第五章第五节)与PCB电路板图。要求进行电气规则检查,产生无错误信息的报告文件。8.3.2在Protelforwindows下,如何查阅原理图的器件名与PCB图的器件的封装名,举例说明。8.3.3在原理图与PCB图中,如何修改或建立一个新器件的符号,举例说明。&&&&&&&& 第九章&&&&&&&&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与应用实验与思考题&&&&&&&&9.1.1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9.1.2GAL16V8由哪几部分电路组成?9.1.3比较GAL和PAL器件在电路结构形式上的异同点?9.1.4GAL16V8的OLMC(n)宏单元分哪几种工作模式?说明每种模式的功能与工作原理。9.2.1什么是标识符?它有什么作用?9.2.2指出下面标识符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为什么?HELLO7_$4hellok5inputHEL.LoP_hThis_is_a_long_identifierAnotherlongldentifier9.2.3简述“–”“:=”和“=”的含义,指出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9.2.4写出ABEL-HDL源文件的主要结构,说明各段的作用。9.2.5怎样使用“ISTYPE”说明一个管脚或节点为寄存器输出?9.2.6ABEL-HDL语言描述逻辑功能的表达式有哪几种?写出它们对应的说明语句,并比较它们的特点。9.2.7说明“@Repeat5{H,}”的含义。9.2.8用ABEL-HDL语言中的符号(与),#(或),!(非),$(异或)整理(编译)下面一组逻辑函数表达式:&&&&Y1=ABCD+ABCD+ABCD+ABCD+ABCD&&&&&&&&Y2=ABCD+ABCD&&&&&&&&Y3=AB+CD+BC&&&&Y4=AB+AB&&&&&&&&9.2.10试用GAL16V8设计一个将8421BCD码转换为余三码的逻辑电路。9.2.11试用GAL16V8设计一个可控二进制计数器,当输入控制变量M=0时,计数器工作在15进制;M=1时工作在30进制。9.3.1什么是工程文件?如何建立工程项目?为了避免出现错误,Synario建议在建立工程项目时应该怎样做?9.3.2怎样建立一个内含ABEL-HDL语言的逻辑元件符号?9.3.3在仿真时,为了观看某一波形,应该怎样操作?9.3.4简述采用ALL-11编程器对GAL16V8编程的步骤。9.4.1列表说明CPLD器件与GAL器件的区别。9.4.2简述CPLD的基本组成,说明它有哪些特点。9.4.3简述FPGA的基本组成,说明它有哪些特点。9.4.4对可编程器件进行编程由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特点。9.5.1叙述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电路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步骤。9.5.2什么是分层次的电路设计方法?叙述分层次设计电路的基本过程。9.5.3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32768Hz,要求输出信号的频率为1Hz,试设计此电路。&&&&&&&& 第十章&&&&&&&&通用电子仪器及其应用实验与思考题&&&&&&&&10.1.1在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每改变一次信号频率,都要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旋钮使其幅度保持不变?10.1.2为什么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度在接入被测电路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0.2.1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的大小及周期时,如何才能保证其测量精度?为什么不能用普通万用表来测量较高频率的信号电压?10.2.2在使用TektronixTDS210型数字示波器时,如何利用光标功能和光标位移(垂直位移)旋钮来测量波形的峰-峰值电压、频率和周期?10.2.3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两个有相位差的电信号时,荧光屏上显示的是两个同相位的信号(即相位差为零),试分析是哪些方面使用不当造成的?10.2.4应该如何测试带有直流成分的交流电压信号?10.3.1在使用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时,“功耗限制电阻”在测试中起什么作用?改变其阻值大小,对显示的图形会产生什么影响?应怎样选择?10.3.2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三极管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阶梯信号零电位调整?怎样进行调整?10.4.1当失真度测量仪的工作选择开关置于“校准”档时,失真度测量仪测得的是什么电压值?当选择开关置于“失真度”档时,失真度测量仪测得的又是什么电压值?10.4.2为什么失真度测量仪在进行失真度测量前和测量后都必须进行校准?10.5.1如何用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调频接收机的中放谐振曲线?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存在工作不稳定或产生自激振荡现象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消除?10.5.2在用频率特性测试仪测试由ULN2204构成的单片调频接收机的鉴频特性曲线时,如何调节S曲线的中心频率f0和对称性?&&&&&&&& 第十一章&&&&&&&&高频电子仪器及其应用实验与思考题&&&&&&&&11.1.1怎样才能使HP8640B的输出信号是射频频率为10MHz、调制频率为500Hz的调频信号?11.1.2当HP8640B用作频率计时,按下面板上的×10键与按下×100键,对测量有什么影响?为什么?11.3.1在测试线圈的电感量时,为什么要在仪器规定的频率点上进行?11.3.2直读法测量Q值时,为什么一定要将输入电压调到给定值(即定位表示于Q×1处)?11.4.1BD5调制度测量仪中的“校准”开关在测量时起什么作用?11.4.2HP8901A调制度分析仪中的“校准”是怎样实现的?与BD5的校准有什么不同?11.4.3HP8901A调制度分析仪的“调制输出”插孔的信号,对于测量频偏和调制度有何用途?11.5.1哪些参数设置错误会使EE5113输出信号无频偏?11.5.2用EE5113测量频率时,要将其测量准确度提高到1×10–8fc,应采取什么措施?&&&&&&&&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大器 恒流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