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三角函数化简练习题的化简题

(1)计算:(2)2sin60°-cot30°+4tan45°(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
练习题及答案
(1)计算: (2)2sin60°-cot30°+4tan45°(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福建省月考题
所属题型:计算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解:原式= = 4 (2)解:原式  = = 4 (3)解:原式=  = 当时,原式=  =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1)计算:(2)2sin60°-cot30°+4tan45°(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及分式的化简、
实数的运算、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数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表:
函数名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从点O引出一条射线OP,设旋转角为&,设OP=r,P点的坐标为(x,y)有
正弦函数 sin&=y/r
余弦函数 cos&=x/r
正切函数 tan&=y/x
余切函数 cot&=x/y
正割函数 sec&=r/x
余割函数 csc&=r/y
正弦(sin):角&的对边比上斜边
余弦(cos):角&的邻边比上斜边
正切(tan):角&的对边比上邻边
余切(cot):角&的邻边比上对边
正割(sec):角&的斜边比上邻边
余割(csc):角&的斜边比上对边
特殊函数人倒数关系:
tan& &cot&=1
sin& &csc&=1
cos& &sec&=1
特殊函数人商数关系:
tan&=sin&/cos&
cot&=cos&/sin&
特殊函数人平方关系:
sin&²+cos&²=1
1+tan&²=sec&²
1+cot&=csc&²
以下关系,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2k&+&)=sin&
cos(2k&+&)=cos&
tan(2k&+&)=tan&
cot(2k&+&)=cot&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in(2&-&)=-sin&
cos(2&-&)=cos&
tan(2&-&)=-tan&
cot(2&-&)=-cot&
以下关系,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90&-&)=cos&
cos(90&-&)=sin&
tan(90&-&)=cot&
cot(90&-&)=tan&
sin(90&+&)=cos&
cos(90&+&)=sin&
tan(90&+&)=-cot&
cot(90&+&)=-tan&
sin(270&-&)=-cos&
cos(270&-&)=-sin&
tan(270&-&)=cot&
cot(270&-&)=tan&
sin(270&+&)=-cos&
cos(270&+&)=sin&
tan(270&+&)=-cot&
cot(270&+&)=-tan&
特殊三角函数人积化和差的关系:
sin& &cos&=(1/2)*[sin(&+&)+sin(&-&)]
cos& &sin&=(1/2)*[sin(&+&)-sin(&-&)]
cos& &cos&=(1/2)*[cos(&+&)+cos(&-&)]
sin& &sin&=(1/2)*[cos(&+&)-cos(&-&)]
特殊三角函数 - 和差化积公式
sin&+sin&=2*[sin(&+&)/2]*[cos(&-&)/2]
sin&-sin&=2*[cos(&+&)/2]*[sin(&-&)/2]
cos&+cos&=2*[cos(&+&)/2]*[cos(&-&)/2]
cos&-cos&=-22*[sin(&+&)/2]*[sin(&-&)/2]
特殊三角函数 -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sin&cos&+cos&sin&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
tan(&+&)==(tan&+tan& )/(1-tan& &tan&)
tan(&-&)=(tan&-tan& )/(1+tan& &tan&)
考点名称:
  分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应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也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运用乘法运算。
  分式化简:在数学上,化简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一些复杂难辨的式子,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化简才能更简单快速地对它们求值成功,所以一般把复杂式子化为简单式子的过程叫分式化简。分式化简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化简后的式子一般为最简式子,项数减少。解方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化简的过程,借助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换元法、整体代入法等,通过约分和通分来达到简化分式的目的。
  分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
  (2)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通分的根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且取各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求最简公分母是通分的关键,它的法则是:
  ①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③相同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高的。
  (3)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是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分式加减乘除运算解题技巧
  分式运算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式方程,求代数式的值,函数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及相关技巧:
  (1)注意运算顺序及解题步骤,把好符号关;
  (2)整式与分式的运算,根据题目特点,可将整式化为分母为&1&的分式;
  (3)运算中及时约分、化简;
  (4)注意运算律的正确使用;
  (5)结果应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分式化简常见题型及应对技巧
  (1)把假分式化成整式和真分式之和
  化简求值技巧:遇到这种题型不要直接通分计算,因为过于繁琐。可以将每个假分式化成整式和真分式之和的形式,之后再进行化简求和将会简便很多。
  说明:是否能正确地将假分式写成整式与真分式之和的形式是本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对这种类型题目进行讲解过程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进行通分计算试一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直接通分,几乎上就是无从下手,然后再让学生对各个分式进行变形,化成整式和真分式之和,即可继续进行化简。这样学生在一拿到题目的时候,就不会先盲目的进行通分,就会先想一下有没有简便的方法,促使学生去学习一定的解题技巧。这一类型题目在解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是逆向思维,其也被称为是求异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已经司空见惯的、形成一定定论的事物或者是观点,从其相反方面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2)对平方差公式进行使用
  化简求值技巧:直接通分比较麻烦,先化简再求值的过程中注意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教师在讲题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平方差公式进行复习,然后在引导学生对公式和题目进行分析,尝试着自己进行解题,最后再由老师对这种类型题目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复习一次平方差公式,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类题型的记忆。
  可以通过分步通分的方式对其通分,每一步只用对左边两项进行通分。
  (3)巧妙使用&拆项消分&法
  化简求值技巧:教师在进行讲题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其规律,每个分式都具有的一般形式,解题时可以将其拆成两项,这样前后就可以有两个分式以相反数的形式被消掉,这种化简的方法就是&拆项消分&法,也是中学数学中化简比较常用的技巧。
  (4)利用整体代入法
  化简求值技巧:将x= 适当变形,化简分式后再求值,可以采取整体代入法,会使问题的求解过程简化很多。关于这种类型题目的讲解,则主要就是让学生对其题目中的条件和题目进行观察,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变形。
  关于初中数学分式化简求值的题型还有很多,本文主要列举了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及相应的化简求值技巧。学生在做题时必须要认真审题,根据不同类型的题型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同时在平常练习中,也要自己对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总结。
考点名称:
  实数的定义
  顾名思义,实数就是&实在的数&,指能直观定义为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称为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其中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就包括整数和分数。
  实数的分类
  1)可以分为整数,分数
  整数又可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
  分数又可分为正分数,负分数
  2)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
  正数又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
  负数又可分为负整数,负分数
  实数的运算法则
  (1)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任何数与零相加等于原数。
  (2)减法 a-b=a+(-b)
  (3)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即
  (4)除法 
  (5)乘方  
  (6)开方&
  在同一个式于里,先乘方、开方,然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
& & &实数的运算律
& & &(1)加法交换律 a+b=b+a
& & &(2)加法结合律 (a+b)+c=a+(b+c)
& & &(3)乘法交换律 ab=ba.
& &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 & &(5)分配律 a(b+c)=ab+ac其中a、b、c表示任意实数,运用运算律有时可使运算简便。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1)计算:(2)2sin60°-cot30°+4tan45°(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数学三角函数题,最下面一题,化简求值,过程_百度知道
数学三角函数题,最下面一题,化简求值,过程
=sin120cos30+cos60sin30-tan15=1-2+√3=√3-1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望采纳,谢谢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3条回答
解:sin(-1320°)cos1110°+cos(-1020°)sin750°+tan495°=-sin(1320°)cos1110°+cos(1020°)sin750°+tan495°=-sin(4×360°-120°)cos(3×360°+30°)+cos(3×360°-60°)sin(2×360°+30°)+tan(3×180°-45°)=-sin(-120°)cos30°+cos60°sin30°+tan(-45°)=sin120°cos30°+cos60°sin30°-tan45°=[(√3)/2]×[(√3)/2]+(1/2)×(1/2)-1=3/4+1/4-1=0
根本就不对
我是上海市金山区精锐教育的老师,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数学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个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题这个题我化简最后是√(1+sin 2a)答案是-sinα-cosα求解题步骤_百度作业帮
问个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题这个题我化简最后是√(1+sin 2a)答案是-sinα-cosα求解题步骤
问个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题这个题我化简最后是√(1+sin 2a)答案是-sinα-cosα求解题步骤
原式= 根号(1-2sinαcosα)&&&&&&& =根号(sin²α+cos²α-2sinαcosα)&&&&&&&& =sinα-cosα&&&&&&&& 因为是第三象限角,所以=-sina-cosa三角函数学了好久了,三角函数化简一看到答案就完全明白!可是不看答案怎么也做不出来!请问应该怎么办?其实我题目做得挺多的!_百度作业帮
三角函数学了好久了,三角函数化简一看到答案就完全明白!可是不看答案怎么也做不出来!请问应该怎么办?其实我题目做得挺多的!
三角函数学了好久了,三角函数化简一看到答案就完全明白!可是不看答案怎么也做不出来!请问应该怎么办?其实我题目做得挺多的!
·两角和与差·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倍角三倍角n倍角半角·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sin(α+φ)(tanφ=B/A)   Asinα+Bcosα=√(A^2+B^2)cos(α-φ)(tanφ=A/B)万能公式·降幂公式三角和的三角函数·推导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sin(α/2)+cos(α/2)]^2 1+sin(a)=(sin(a/2)+cos(a/2))^21-sin(a)=(sin(a/2)-cos(a/2))^2   csc(a)=1/sin(a) sec(a)=1/cos(a)   cos30=sin60   sin30=cos60   ·推导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sin(α/2)+cos(α/2)]^2兄弟,你记完没有!问个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题这个题我化简最后是√(1+sin 2a)答案是-sinα-cosα求解题步骤_百度作业帮
问个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题这个题我化简最后是√(1+sin 2a)答案是-sinα-cosα求解题步骤
问个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题这个题我化简最后是√(1+sin 2a)答案是-sinα-cosα求解题步骤
原式= 根号(1-2sinαcosα)&&&&&&& =根号(sin²α+cos²α-2sinαcosα)&&&&&&&& =sinα-cosα&&&&&&&& 因为是第三象限角,所以=-sina-cos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